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传媒教育网 新闻聚焦 查看内容

红网“青椒评论”2025年8月简报&评委说

2025-9-28 00:14| 发布者: 刘海明| 查看: 12| 评论: 0|来自: 红辣椒评论(公众号)

摘要: 红网“青椒评论”2025年8月简报&评委说
近日,红网“青椒评论”已完成2025年8月份统计分析工作。红网理论评论中心按程序初选作品,特邀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燕道成,评出8月优胜佳作。现综合8月优胜作品、评委点评、高校参与情况、投稿量等信息,发布本简报。

图片6.png (312.97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 分钟前 上传




对于本月优胜作品,燕道成教授依次进行了点评。
弄错CT致女子被误诊“绝症”:医疗漏洞不能止于“严肃处理”


作者:李坤泽(山东大学)
评分:96分
点评:本文以一起具体的医疗误诊事件为切入点,深刻揭示了医疗系统中存在的制度性漏洞和责任逃避现象。作者没有停留在对个案的情绪化批评,而是冷静地指出“严肃处理”往往成为系统回避根本问题的挡箭牌,呼吁建立更透明的错误上报机制、第三方监督流程和患者权益保障体系。
文章结构严谨,从事件叙述到问题分析,再到对策建议,层层递进,逻辑清晰。语言冷静而有力,数据与案例使用恰当,体现出较强的实证精神和政策意识。尤其在当前医患关系敏感背景下,本文展现了难得的理性与建设性,不仅具有舆论监督价值,更为医疗体制改革提供了切实的思考方向。
举报污染遭报复:如何让监督不再是“一个人的战斗”
作者:谢淼(长沙理工大学)
评分:95分
点评:选题直击环境保护中的现实困境——公民参与监督的高风险性与制度保障的缺失。作者通过典型案例揭示了个体举报人面临的报复压力,进而批判了环保执法中的“运动式治理”弊端,强调应从法律制度、社会组织支持、政府响应机制等多维度构建系统性保护网络。
文章不仅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更在理论上提出了“从个体抗争到制度共建”的路径转型。论证扎实,情感与理性平衡得当,语言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与号召力。在生态文明建设日益重要的今天,此类评论推动公众与政府共同思考如何实现真正的“环境共治”,社会价值显著。
假院士遇上真招商,33亿文化项目何以“空转”?

作者:李佳靈(上海交通大学)
评分:94分
点评:作者以敏锐的洞察力揭露了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存在的形式主义、绩效焦虑与评审机制缺陷问题。文章通过“假院士”与“真招商”的荒诞对照,批判了某些地方盲目追求项目规模而忽视实质内容与社会效益的现象。
分析层次丰富,既有点上的案例深挖,也有面上的制度反思,指出的“空转”现象具有普遍代表性。语言犀利而不失稳重,逻辑严密,数据与政策引用恰当。本文不仅是一次舆论监督,更对地方政府如何科学决策、如何评估项目真实性提出了深刻诘问,具有较高的公共政策参考价值。
高校取消“非升即走”并不等于取消竞争

作者:甘煜敏(湖南工业大学)
评分:92分
点评:针对近年来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中争议极大的“非升即走”制度,作者没有陷入简单的支持或反对,而是理性辨析了“取消形式竞争”与“建立实质竞争机制”之间的关系。文章指出,问题的核心不在于是否竞争,而在于如何构建更公平、更科学、更人性的评价体系。
论述平衡、客观,避免了极端化情绪,提出了分类评价、长周期评估、教学与研究平衡等具体建议,体现出较强的政策理解力和辩证思维。在舆论场中,本文提供了一种清醒而建设性的声音,对高校治理现代化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先别慌着“掐灭”鲁迅的烟

作者:李琛(湖南师范大学)
评分:91分
点评:本文从鲁迅雕像手中的烟被质疑这一文化现象出发,深入探讨了历史人物符号化、道德化解读背后的认知浅化与时代焦虑。作者指出,将鲁迅“去烟化”实质是对其批判精神与复杂性的消解,反映了当代社会中某种道德洁癖与历史虚无主义的倾向。
文章不仅是对一起事件的回应,更是一次关于如何理解历史、如何对待文化符号的深刻思辨。逻辑严密,引证丰富,语言富有文气与哲理性,展现出较强的人文素养和批判思维。在娱乐化、碎片化阅读盛行的当下,此类评论引导公众重新审视文化记忆与精神传承,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与思想启发性。
评委说
本期特别邀请了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燕道成担任评委。

8月青椒评委燕道成教授
燕道成,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生导师;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负责人,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兼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新闻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史学会媒介法规与伦理研究委员会副会长、湖南省新闻传播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鉴定专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湖南省青少年新媒体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湖南省社会舆情监测与网络舆情研究中心秘书长、湖南红网智库首批特聘专家、湖南省新闻系列高级职称评委,泰国宣素那他皇家大学传播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Q
红辣椒评论:能否从整体上概括下,8月红网“青椒评论”作品有什么亮点,又有哪些不足?您的建议又是什么?
燕道成教授:8月参评作品整体上体现出青年学子对社会热点的高度敏感和较强的议题设置能力。
亮点在于选题广泛覆盖民生、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且多数作品具有较强的现实关怀和批判意识,如《弄错CT致女子被误诊“绝症”:医疗漏洞不能止于“严肃处理”》《举报污染遭报复:如何让监督不再是“一个人的战斗”》等文,直击制度漏洞与公共利益问题,体现了评论的社会监督功能。
不足之处在于部分文章论证仍显单薄,依赖情绪化表达而非扎实的理据支撑,个别作品存在观点同质化、缺乏创新性的问题。建议作者在写作中加强数据引用、案例对比与理论依托,同时注重从多维度剖析问题,避免非黑即白的简单判断。
Q
红辣椒评论:一些作者在确定论点时,常常会陷入观点陈旧或缺乏深度的困境。您认为他们应该怎样借助自身的知识储备和角度,挖掘出新颖且有深度的论点呢?
燕道成教授:挖掘新颖论点需要作者具备跨学科视野和问题意识。
建议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跳出事件表面,追问其背后的制度、文化或心理动因,例如从“民宿退房包浆”事件探讨消费伦理而非仅止于道德批评;
二是结合自身专业背景提供独特视角,如法学学生可从法律条文切入,心理学学生可分析群体行为动机;
三是关注舆论场中的“沉默声音”,寻找未被充分讨论的侧面,如《先别慌着“掐灭”鲁迅的烟》一文从符号学角度重构争议,避免了泛道德化讨论。
Q
红辣椒评论:当作者面对一个自己不太熟悉领域的新闻事件,却又想要进行评论时,如何在短时间内通过有效的信息搜集和学习,让自己写出相对专业、有质量的评论?
燕道成教授:快速进入陌生领域的关键在于“精准学习”和“边界意识”。
首先,优先搜集权威信源,如政府文件、学术论文、行业报告等,避免依赖自媒体或碎片化信息;其次,抓住核心争议点与关键术语,通过知网、读秀等平台进行概念溯源和案例比对;
最后,明确自身评论的定位——不必追求成为领域专家,而应立足公共理性,从常识、伦理或比较视角提出质疑与建议。例如评论医疗事件时,可侧重患者权益与制度设计而非医学技术细节。
Q
红辣椒评论:在主流媒体转型升级背景下,媒体越来越强调用户思维,评论作者在调整语言风格时,该如何平衡“通俗化”与“专业性”,以避免陷入口水化或晦涩化两个极端?
燕道成教授:平衡“通俗化”与“专业性”的本质是实现“深入浅出”。
建议采用以下策略:
一是用生活化比喻解释专业概念,如将“非升即走”类比为“游戏规则调整”;
二是通过场景化叙述增强代入感,如以具体人物故事引入宏观议题;
三是控制句式长度与术语密度,必要时以括号注释或背景补充降低阅读门槛。但需警惕过度迎合流量导致的逻辑简化,真正的好评论应如白居易诗般“老妪能解”却不失思想锋芒。
Q
红辣椒评论:您如何评价“青椒评论”,对于平台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何建议?
燕道成教授:“青椒评论”已成为青年评论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其价值在于打通学术与实践、个体发声与公共参与之间的通道。
建议未来从三方面深化发展:
一是建立“导师-作者”结对机制,引入更多业界专家提供针对性指导;
二是开设区域性、行业性垂直赛道,如“乡村振兴评论专场”“科技伦理专题”,引导深度议题挖掘;
三是加强成果转化,将优秀评论推荐至更多主流媒体平台,并推动部分政策建议类作品与相关部门对接,实现评论的社会效用最大化。



来源:红辣椒评论(公众号)
编辑:张席睿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