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田编采圈 2025年09月13日 编采圈|新闻人专业充电站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1988届校友、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先生作为校友代表发言。 “你们的底气,不是‘新闻专业’,而是‘新闻思维’。”王长田深情回顾了从复旦新闻毕业后近40年的职业发展历程。他用这份复旦毕业生的“实验报告”告诉大家,新闻学子并非只做“新闻”,而是在跨界中不断构建生存能力与创造能力。 王长田呼应金力校长在学校开学典礼的发言:“校长说‘能考进复旦,就别怀疑自己的智商’,我说‘能从新闻学院毕业,就别怀疑自己的底气’。” 他总结出“复旦新闻人”的四种底气: 第一,“跨新闻,进入信息世界”的底气,我们是人类版的“信息过滤器”,最擅长的就是处理信息; 第二,“跨信息,进入内容创造”的底气,我们用信息讲述故事,努力成为“通才+创作者”; 第三,“跨内容,进入媒体渠道”的底气,我们既懂内容、能产出内容,也能搭建传播舞台; 第四,“跨媒体,进入营销世界”的底气,凭借对传播与人性的理解,我们在营销上具备天然优势。 王长田表示,“这个世界变得越快,我们的空间就越大。”复旦新闻学院学生应成为信息的解读者、内容的创造者、媒体的运营者、传播的策划者,用新闻思维闯出更大的世界。 因为新闻学院带给我们的,从来不是一个岗位,而是一套底层系统——一套让我们持续跨界、持续刷新自我的能力系统。 新闻没死,只是换了个马甲“AI会抢新闻人的饭碗吗?”这是当下新闻学子最常问的问题。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开学典礼上,王长田一句话打破了这份焦虑:“新闻没死,只是换了个马甲。”他认为,AI能整理信息,却写不出有温度的故事;能抓取数据,却懂不了读者的共情——而这些,正是新闻人不可替代的核心能力: ——“有人说新闻已死,我们这些人没用,我要说新闻没死,只不过换了一个马甲叫信息,而我们最擅长的正是处理信息。判断它、分析它、串联它、预测它、表述它、传播它,这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习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社会的需求。即使在AI时代,我们也是最有价值的群体。” ——“新闻和信息其实只是内容的一种,而内容既包括客观真实的报道和信息,也包括虚构的故事。电影、戏剧、游戏、小说,本质上就是在讲故事。信息是事实,内容是故事,而故事才是这个时代最硬的通货。” ——“如果说别的专业是专才,而我们是通才加创作者。我们不是在内容的边缘行走,我们是在核心地带盖楼。” ——“是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二者争霸,强者为王。内容要有渠道,才能触达人心,从传统媒体到互联网,我们不仅会做内容,更会搭建舞台,别人在平台上跳舞,我们在造平台。” ——“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我们是信息的解读者、内容的创造者、媒体的运营者、传播的策划者,这个世界变化的越快,我们的空间就越大,关键在于你敢不敢打破边界,打破自己的天花板。”
编辑:梅镕缨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