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墙画上的“鲁迅夹烟”要摁灭吗 作者:柯锐 新京报 2025年8月25日 点评: 鲁迅夹烟遭遇投诉 是一个公民教育的案例 (点评人:张涛甫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 近日,鲁迅故里墙画上的“鲁迅夹烟”形象,却遭到了游客的投诉。鲁迅生前遭遇了各种明枪暗箭,他都以战士的姿态予以回击,成就了他勇毅的品格和深邃的思想,但在他老人家离开这个世界近九十年的今天,竟然有视觉洁癖的游客投诉,理由是鲁迅作为公众人物以“抽烟“形象示人,有误导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之嫌。投诉者有如此“卓越”的想象力和较真精神,令人大开眼界,引发舆论场“看客”的引颈围观。鲁迅先生地下有知,一定莫名惊诧,他抽烟的习惯竟然会给后人带来如此严重的后果! “鲁迅夹烟”新闻引发的关注和讨论,不能搁浅在对一个历史名人“不良习惯”的影响层面,这背后的道理值得认真掰扯掰扯,不能被这位“好事”游客的“见义勇为”绕进去,被其表面上的振振有词带偏节奏。《新京报》的这篇评论跟“鲁迅夹烟”有害论较起真来,把“鲁迅夹烟”有害论的话术和思维陷阱一一剥开,把误导公众的论调戳穿。通过这个案例的辨析,对公民如何理解历史与现实的边界,对于理解“抽烟”细节与鲁迅精神的关系,都是一次难得的教育。 评论的难度不在于对于黑白分明的是非与善恶的鉴别,而是对于低空飞行的常识和带有杂质的日常问题的辨识,而平时最贴近芸芸众生生活的就是这些似是而非的话题和观点。这些弥漫在众生生活中的思想粉尘不清除,长期吸入,可能比主动或被动抽烟的害处还要大。 来源:首都青年记协时评研究室(公众号) 编辑:杨泓艳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