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传媒教育网 新闻聚焦 查看内容

每周好稿 | 在这个夏日,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2025-6-23 21:32| 发布者: 刘海明| 查看: 12| 评论: 0|来自: 磨稿子(公众号)

摘要: 每周好稿 | 在这个夏日,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从上周开始,全国多地发布高温预警,“35℃⁺”的灼热夏天里,还有多少记者跑在新闻现场的一线?
记得十几、二十几年前,一到夏天,编辑会观察哪个记者晒得最黑,以此来作为记者是否勤奋地出现场的依据。如今,采访方式的多元化,确实让采访更便捷,但坐在家里电话或者视频采访,终究不能代替新闻现场得来的内容。
所以,我们必须要向那些对新闻仍有持续热情的记者表达敬意。只有坚持负责任的态度才能追问出真实的内容。
本周,我们特别向“顶端新闻”表达敬意,在“临澧烟花厂爆炸事故”的报道中,他们除了有事故现场的图片、视频和文字报道,还持续追踪,有挖掘,有追问,也有评论。每一个字都在这个夏日掷地有声。

标题:临澧山洲烟花公司爆炸背后的待解之问
作者:谭君
来源:澎湃新闻
时间:2025-06-19
用好背景,让新闻像一棵成长的树。
灾难发生了,灾难性报道的使命,就是揭示事故发生的深层原因。做好这样的报道,记者的现场突破能力当然至关重要,但是,充分掌握事件相关背景资料的能力也至关重要,深度报道,又被称为“全背景新闻”,说得就是这个理儿。许多背景浮现出来,深藏不露的原因也就昭然若揭了。
澎湃新闻这篇报道,有生动丰富的现场目击观察,有对当地主管领导的追问,有深入事发村庄对村民的访谈。但最大的亮点,正是在对背景资料深度发掘上。记者笔下,2004年临澧县特大烟花生产线特大爆炸事故、2012年实施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中的具体规定、本次涉事企业山洲烟花公司2017年成立时的股权结构及运营方式、2020年、2024年山洲烟花公司两次发生疑似燃爆事故、2022年12月、2025年5月临澧县有关部门对山洲烟花公司违规问题的惩处,等等,这一系列背景穿插在记者现场观察及对事发现场的还原过程中,让整个报道丰满有力,可读性也比较强。
当年美国《纽约时报》发行人曾放言:“经常读我们《纽约时报》人,从来不会有大吃一惊的感觉。”这对纽约时报的历史实践而言,当然有些大言不惭,但作为一种媒体的理想,值得我们铭记和追求。
新闻是易碎的,人是健忘的。而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能够把过往许多碎片一片片打捞出来,用他们生产新闻,犹如把一棵幼苗培育成参天大树。这不应该仅仅是一篇报道的采写方式,更重要的,它应该成为一种重要的媒体形式,不同时期、不同记者、甚至不同的媒体所做过的报道,能通过一种恰当的方式不断汇聚在一起,在特定的时候,自然而然,成一条宽广的河流、像一棵茂盛的大树。(高校新闻学老师王天定)

标题:专抢承包户,村民怎么想的
作者:冷西
来源:南风窗
时间:2025-06-20
连续多年,发生在河南、河北、安徽等多地的哄抢农作物事件,仿佛已经成了新闻媒体的保留节目。这类事件您不用担心它消失,每年都会发生几起。
对于这种新闻,很多媒体的常规操作就是两种。离得近的媒体派出记者去实地采访,拍几张被哄抢后一片狼藉的田地,再拍几张种植户无助的表情,配合点文字描述,一篇报道就出炉了。而离得远的媒体,要么是电话采访一下,要么干脆直接转载转发同行的报道。
总之,这些媒体都习惯于把这些起的哄抢事件看成孤立事件,甚至只是一个老百姓占便宜的社会新闻,而不愿意去探究这种事件频发的底层逻辑。
在此背景下,《南风窗》的这篇同题的报道就显得格外突出,因为在这篇稿子里,他们把公众所关注的问题都想到了,也都问出了答案。
开篇,报道简述了最近发生的几起哄抢农作物事件的来龙去脉,虽然高度概括,但五要素一个都不缺。
接下来,报道以“拾荒异变”为小标题,深入分析起了这种事件最原始的成因,并且分析了一些看上去“勤劳善良”的农民为什么会演变成为哄抢事件中面目狰狞的抢劫者。
然后,报道以一个小标题的篇幅介绍了那些抢劫者对谁种出的作物是有区别的,如果是本村村民种植的则可相安无事,如果是外来承包户种植的则是待宰羔羊。
最难得的是,报道以“情与法并行”为小标题直接把这种哄抢事件的上升到了法律层面,既抛出了执法者那种“法不责众”的丛林法则式思维,又具象化地剖析了每一次的哄抢本质上就是一次抢劫。
不得不说,《南风窗》的这篇报道并没有只是像新闻复读机一样地去重复一次次的哄抢事件,而是真正地从最本质的角度去描绘了中国农村那种依旧处于丛林法则之下的众生相。
一篇真正好的报道就应该这样!(资深媒体人王洪禹)

标题:张家界溶洞污染事件调查
作者:刘向南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时间:2025-06-18
以白描的方式,稿子将观点隐藏于文字背后,讲述了慈利县溶洞污染事件暴露出的农村环保基础设施滞后与监管体系漏洞的深层问题。我想,记者是想表达如下观点:
城乡环卫一体化前的"空白期"本应通过制度补位规避污染风险,却成为垃圾违规倾倒的温床;招商引资的养殖场粪污直排、村民随意倾倒垃圾等现象,折射出地方政府重发展轻环保的短视与公共环卫设施缺位的现实。
更值得警惕的是,一些地方主政者将问题简单归咎于"历史原因""企业逐利"或"村民环保意识薄弱",实则是逃避监管责任的懒政逻辑。
溶洞地质结构复杂、污染物扩散隐蔽,修复难度极大;畜禽养殖污染涉及面广,需系统性重构规划与监管。此事件警示我们,生态脆弱区的保护必须前置,地方政府应扛起属地责任,建立"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全链条治理机制,以刚性制度约束开发行为,强化问责、补齐基建短板、压实企业主体责任,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悲剧重演。(资深媒体人张有义)

标题:百年一遇洪水过境怀集县 | 深度聚焦
作者:吴凯文
来源:北青深一度
时间:2025-06-20
北青深一度的速度与深度,始终让我“嫉妒”。本篇让这种“嫉妒”很具象化——在一个洪灾、内涝频发、甚至当地有些习以为常的地方,迅速找人、找故事,筛选、编辑,把一起突发灾难中的种种,以一个个特写镜头、不同角度呈现出来,既有令人揪心的救援细节(过不去的河与独自在家的老人、孕妇……),更有令人温馨、给人鼓舞的灾区场景,3000余字,如同一部电影一样,从架构、节奏、细节,均呈现出完美的整体感,令人印象深刻——这一切,足见这一团队多年来在采、写、编环节,从机制到技术的持续优化与积累。(资深媒体人郝成)

标题:一场被寄予厚望的摇滚演唱会
作者:李强
来源:冰点周刊
时间:2025-06-18
此类报道基本只有两个角度:台前和幕后,这篇文章选择的是幕后。它很到位,对一些会出现的、该思考的,都给以了不遗余力的展示,也成功采访到了当地体制内的两个负责人。这两个人是用化名接受采访的,这一点本身也饶有意味,说明着一些文化上的隔阂。
我想到另一座类似的城市——张家口市的张北县。十几年前,张北第一次办摇滚音乐节,遭遇的困难和文化冲击比晋城更大,也更具有标本意义。南周当时特意跑过去做了一篇报道,叫《一个贫困县的摇滚音乐节》。十几年过去了,张北一直在办音乐节,它得到了什么、改变了什么?这种文化有没有跟当地的文化、当地的人有一些融合和碰撞呢?我想应该是有的。
期盼看到作者去探访,写一篇类似的报道。(资深媒体人冯翔)

标题:人民网评:禁止违规吃喝,不是吃喝都违规
作者:李家林
来源:人民网
时间:2025-06-17
这是在全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整治舌尖上的腐败以及公款吃喝权力寻租问题、一些地方执行政策出现“懒政”以及“一刀切”偏差时,率先发出的非常及时而又准确的声音。这篇文章像一场及时雨,浇醒了那些有着机械、盲目、层层加码作风的基层干部,有着“纠偏”的时代意义。
近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阻力,媒体形态新旧交替,虽然各类报道层出不穷,但不少媒体只追求传播形式的花样翻新和博人眼球,放下甚至放弃了舆论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这些最核心的价值追求。有的不但难以发出具有正确引导力的声音,还发出了毁人三观的无稽之论,令群众反感。
为什么新媒体越发达,媒体评论的声音却越来越少?无非是本领恐慌,对上面的政策没有准确的理解,缺乏正确的价值判断,不敢说话,怕说错话。实际上,越是不说话,越是被一些杂音带乱了节奏,也逐渐失去了引导舆论的本领和能力。
越是纷繁复杂的社会,越是需要正确而有力的声音。媒体能否“一锤定音”,考验着媒体的识和胆。在这里,“识”排在“胆”的前面。
好的新闻作品会记录时代,也必将被时代所记录。(资深媒体人程子龙)

标题:湖南一花炮厂爆炸有人失联,多个烟花产品曾抽查不合格
作者:杨晓妍
来源:顶端新闻
时间:2025-06-16


标题:湖南烟花厂爆炸后:钢筋混凝土砸穿村民房顶嵌入冰箱
作者:张恒
来源:顶端新闻
时间:2025-06-19


标题:临澧烟花厂爆炸事故后,百亿产业梦想还有多远|顶端100℃
作者:张恒
来源:顶端新闻
时间:2025-06-19


标题:五问临澧烟花厂爆炸:危爆行业的狂飙,是盲目扩张吗?|顶端100℃
作者:张恒
来源:顶端新闻
时间:2025-06-22


标题:烟花爆竹产业,莫被安全问题一剑封喉丨顶端快评
作者:张恒
来源:顶端新闻
时间:2025-06-22


新媒体时代,对于事故类突发事件的报道,不少媒体会转发一下事故现场信息、引用一下官方伤亡通报,仅此而已。顶端新闻是怎么做的?
6月16日,湖南省临澧县山洲烟花有限责任公司发生爆炸事故,顶端新闻不是简单转发官方通报,而是连续跟踪7天,发了5篇稿件,对此事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报道,既有事发当天的事故快讯,也有随后的记者探访,还有产业的全面观察,并发出五条追问、安全锐评。在内容呈现上,见人,见事,见现场;在报道形式上,有文,有图,有视频。内容丰富深入,传播效果良好。
新媒体时代,新闻信息更新快,媒体报道容易碎片化,难以“一篇看完知全貌”。不过,也是因为新媒体时代,报道不再局限于报刊截稿时间,可以持续关注、随时更新,通过立体报道、多维呈现,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事件的全面信息,也对产业进行深刻剖析,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度追问,引发了当地和业界的深入思考,这种“组合报道”的价值,是传统的单篇报道难以实现的。
顶端新闻这种“组合报道”,可以说是当前事故报道的一种创新,堪称典范,值得其他媒体参考和借鉴。(资深媒体人金明大)



来源:磨稿子(公众号)
编辑:张席睿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