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闻有见解,字里行间读懂社会万象;思想有碰撞,弄潮观点把握时代脉搏。一起《读端》,一起“潮”。本期嘉宾是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海明。 ![]() 图片来源于网络这两天,浙江象山的县政府大院又刷屏了。刷屏原因,不是其有多么“高端大气上档次”,而是低调、内敛,甚至还有些“寒碜”。对,你没有听错,火的就是一个看起来“寒碜”的县政府大院。简陋狭小的门面、土黄色的斑驳外墙,与现今常见的高楼林立的城市景象,形成鲜明对比。那么,为什么说“又”?其实,早在2015年,浙江日报所属新媒体平台就推出了一组系列报道“浙江最‘寒碜’县府大院”,当时就引发社会不小关注。报道提到多个案例,象山就是其中之一。十年时光,可以改变很多事情,但象山那个“寒碜大院”依然没变。 ![]() 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海明:象山县府大院的“寒碜”,美在哪儿?各级政府“过紧日子”,正在成为新的时尚。“紧日子”的表述看似形象,仔细品味,却又显得有点抽象。简陋狭小的门面、土黄色的斑驳外墙……浙江省象山县政府大院的“本色”,诠释了什么才是政府部门应有的“紧日子”。这样的“本色县府”,被网友刷屏。“寒碜”的县府大院被刷屏,这样的“寒碜”究竟美在何处?象山政府大院的“寒碜”,美在时间的连续性。美有自己的时间逻辑,只有在时间上能够保持相继性的东西,才具有历史的厚重感。象山县府大院的“寒碜”并非新闻,早在2015年前就已经被舆论关注过,可贵的是十年来始终保持着原貌的“定力”。这样的“寒碜”展示的是“建筑年轮”美,网络刷屏正是对时间连续性的酬赏。象山政府大院的“寒碜”,美在理念的一致性。县府也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官”,每一任主政官员都有自己的管理理念,其中就包括对办公环境的审美。不嫌弃县府大院的“寒碜”,在流行新政府场地、政府大院建筑豪华的大环境下,以“寒碜”为美的理念不因领导的更迭而被改写,象山官员建筑审美传统的保持,也是网络刷屏“梅开二度”的原因。象山政府大院的“寒碜”,美在惠民的优先性。在现实生活中,满身珠光宝气者不一定真的富裕,衣着朴素者未必家境贫寒,穿着打扮出于资金配置的去处不同。象山县府大院的“寒碜”并不意味着这是国家级贫困县,恰恰相反,在2024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单中,象山县位居第53位。县府大院的“寒碜”,在于财政收入用到了发展当地民生上。县府大院不需要“排面”,人民群众的百姓幸福指数需要“排面”。只要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利益置于“C位”,即便县府大院“寒碜”点,仍然闪烁着道德的光彩、价值的光芒。 来源:疃子评弹(公众号) 编辑:张席睿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