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传媒教育网 时事研读 查看内容

记者vs大模型,谁是“笔杆子”?

2025-4-16 22:37| 发布者: 刘海明| 查看: 24| 评论: 0|来自: NEWS全媒体采访与写作公众号

摘要: 哪家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写新闻稿方面略胜一筹?Ai究竟能不能取代真人记者?今天让我们来一场“小比赛”!

最近国内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是越来越火了,相信你也和小牛一样好奇,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写新闻稿方面的表现怎么样。

哪家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写新闻稿方面略胜一筹?Ai究竟能不能取代真人记者今天让我们来一场“小比赛”!

小牛对四家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豆包、文心一言和Kimi)下达了同样的指令——让它们以“春节期间中国经济的年味”为题写一段观察,500字左右

不出意料,小牛仅花了五分钟就得到了四篇新闻稿!

 

DeepSeek依据所给指令写出的新闻稿

 

豆包依据所给指令写出的新闻稿

 

文心一言依据所给指令写出的新闻稿

 

Kimi依据所给指令写出的新闻稿

 

 

一、四大模型的“比稿大赛”

整体看来,四家人工智能大模型生成的新闻稿思路较为清晰,体现出如下共同点

01

行文结构相似

四家人工智能大模型都提到了线下消费市场、文旅消费和线上消费新业态,也都采用了“总分总”结构,体现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在行文思路上的相似之处。

02

语言理解深度不足

这里的“年味”应指春节前消费市场的需求旺盛,使得中国经济不仅有着节庆意义上的“年味”,也有着繁荣意义上的“年味”。

但四家大模型对此都并未作出解释,仅有“kimi”为“年味”加上了引号,这也体现出人工智能大模型在理解语言背后深层含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同时,四家人工智能大模型有着各自的优劣势

1.Deepseek

DeepSeek是唯一一家在观察中加入了数据的大模型,经小牛核查发现,这些数据包括2025年最新数据

2.豆包

豆包在段落衔接上最自然流畅,但部分叙述缺乏数据支撑,如文中提到“据相关数据显示”,但未指出是哪里的数据,也并未提供具体数据,这也使得部分表述变得空泛,如“超市里,坚果、糖果等年货礼盒供不应求”。

3..文心一言

文心一言则大量使用“琳琅满目”“浑身解数““层出不穷”“人头攒动”“大放异彩”等四字词语。但如果逐句细读,就会发现其中部分表述存在前后不一致,比如开篇提到“从繁华的都市到宁静的乡村,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节日的喜庆与活力”,但后文的观察都围绕都市展开,并未涉及乡村。

4.Kimi

Kimi的优点在于内容的全面性,比如它不仅提到了线上线下消费、文旅市场等其他大模型也提到的内容,还关注了餐饮行业。不过它在标点符号应用方面有待加强,部分标点使用有误,比如“享受着美食与团圆的幸福时光”后应为句号。

总体来说,四家人工智能写的新闻稿整体差距不大,都有新闻点不突出的问题,文章信息增量有限

 

二、记者vs大模型,

谁更胜一筹?



中新社记者尹倩芸《(经济观察)春节将至消费热 中国经济“年味”浓》

 

再来对比一下同一主题真人记者的新闻稿。

以中新社记者尹倩芸的《(经济观察)春节将至消费热 中国经济“年味”浓》为例,记者在导语就解释了标题中的“年味”也指“节前的消费市场人气足、需求旺”,而且点出了2025年春节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中国春节”。

文中,记者使用的都是经过核实2025年最新数据,结合了春节申遗成功、免签政策红利充分释放、首次将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纳入中央资金补贴支持范围的新闻,还引入了社交媒体上的网友发言和专业公司预测,使得论述更加全面、充分。

此外,记者的新闻稿每段文字较少,读起来简洁流畅,还设置了小标题,方便读者速览;同时文章图文并茂,图片则是记者拍摄的最新庙会实况,在生动之外也加强了说服力。

最后,记者所关注到的申遗成功对今年春节有何影响、春节档电影情况及开年民生政策等,都是关注度较高的社会话题,更大程度上回应了民众关切。

 

三、大模型如何成为

记者的“最强辅助”?

当前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迅速,具备了一定的写稿能力,但还不能完全取代真人记者

01

记者能够结合当前现实情况,判断事实重要程度并排序,将最重要的事实提至标题、导语等显要位置进行突出;

02

记者拥有人类的共情能力,能够较好地预设读者可感的内容,并在稿件完成后进行阅读,根据阅读体验自行修改

03

记者可能长期跟踪某个领域,对其中的情况更加了解,而这些经验是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训练库并不具备的——人工智能的知识总集是互联网和用户投喂的已有信息,而记者在应用人工智能获取这些信息,调动自身经验之外,还能联系相关跑口部门的同事取经,从而为通稿在“减法”之余做“加法”,在必要时加入对相关新闻背景或专有名词的介绍,加强新闻的可读性。

对于记者而言,该如何利用好人工智能大模型,帮助自身提升工作效率和稿件质量? 小牛为大家提供几点思路:

01

记者可以将已有选题输入给人工智能,让它帮忙评估选题优劣,提供思路

02

记者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检索关于某一话题的最新新闻,搜集、整合相关资料,作为报道的补充;

03

记者可以在成稿后用人工智能检查稿件语病、润色、修改内容的前后顺序、删减非重要内容等,加强稿件的流畅度和简洁度。

记者也应主动学习相关知识,一方面发扬记者自身相对于人工智能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可将人工智能作为必要时的补充手段之一。总之,一切都是为了写出好稿,服务读者!



编辑:张家乐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