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伦,1989年6月生,先后在外交学院、牛津大学取得学士、硕士学位,2014年进入新华社工作,现为驻耶路撒冷首席记者,主任记者,获新华社“十佳记者”称号。驻外前,她是一名外交时政记者。2021年,她申请到中东地区工作,2022年更是来到情况复杂危险的巴以地区。 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她多次前往能够抵达的战火最前线和废墟核心区域,进行现场报道,以独家视角向受众展示一线实况。 王卓伦应邀向中国记协“新锐记者说”栏目来稿,讲述自己从业经历与感悟思考。 本栏目长期征稿,详细信息附文末。 新锐记者说 | 新华社“十佳记者”现场领奖,手机响起防空警报……本文作者:王卓伦 2024年1月11日,我站在新华社礼堂的讲台上,从社领导手中接过第十四届新华社“十佳记者”证书。作为唯一获此殊荣的驻外记者,那一刻我的心情很激动,也有些恍惚——就在前一天,我还在战火纷飞的巴以冲突前线,紧密跟踪着战事的最新进展。 唏嘘的是,当我回到台下落座时,手机便开始不断推送关于火箭弹来袭的警报。我长吁一口气,庆幸自己在开会前设置了静音。 在巴以冲突前线,频繁响起的警报声,已经成为一年多来我的生活背景音。日日夜夜,挥之不去。 2023年10月7日,几十年来规模最大、耗时最久、伤亡人数最多的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一年多来战火仍未平息,超过了以往每次中东战争的时长。 在以色列,有近3万枚导弹、火箭弹和无人机来袭。而在距离驻地耶路撒冷几十公里的加沙地带,更加惨绝人寰、令世界揪心的人道主义悲剧正在发生。截至2024年11月,死亡人数已经超过4.4万。 成为新华社记者十年来,我一直对这份职业心怀感恩,对国家通讯社的平台倍感珍惜。 对这个世界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探索,似乎一直贯穿在我走过的路中。大学填报志愿时,我选择了中国外交官的摇篮——外交学院的外交学专业。其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学,后来又赴英国牛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这些求学经历都在丰富着我对国际新闻的理解和想象。 2021年,初派驻到中东地区之前,我是新华社总社一名报道外交外事新闻的记者。从几乎只穿正装的时政记者到全身配备厚重防弹装备的战地记者,从庙堂之高到战火前线,变的是新闻的场合与内容,不变的是我对这份职业的深深热爱。 身处战地,对职业的热爱造就了我一次次奔赴前线的勇气。在那些风险性很高的突发事件中,我总是全情投入、义无反顾,从未觉得危险和苦累。 “你一个女孩子,真没想到这么勇敢!”这是我经常听到的声音。或许由于战地女性的形象,我得到了很多关注。其实,我一直是个胆子大、爱挑战、敢拼搏的人。 我想,作为女性,我们和男性一样,是多面的、多元的、多彩的。一个人的敬业精神、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准,和性别并没有关系。我想成为一名敢战必赢的新华社战地记者,只不过我恰好是一名女性。 客观而言,战地东方女性的形象确实会引起不少好奇。一次次在废墟旁与外媒同行或当地民众的交流中,我都会有种油然而生的使命感,我想让更多国际人士了解中国记者,感受到中国国家通讯社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在竞争激烈的国际舆论场上,中国媒体不仅没有缺席,甚至能够冲在前列。 从新闻业务的角度看,如果说经历战争对记者是一种“机遇”,那么我坚信,“机遇”也一定是给有准备的人。 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之前,我已经在巴以地区工作了近两年,亲历过多起持枪持刀袭击、驾车冲撞、公交车爆炸案以及多次小规模的巴以交火。这些经历,为此次更大规模冲突的报道打下了坚实的经验基础。 也许,唯有十年如一日勤勉敬业、持续提升业务能力,深入钻研新的报道领域和中东地区的复杂局势,才能在大事突发时临危不乱、镇定报道,在急难险重中举重若轻,在厚积薄发中出新出彩。 “你觉得最大的困难是什么?”2023年底,我被新华社的一位前辈这样问道。 “看不到希望。”我说。 如今,2024年即将走向尾声,我的答案仍然如此。 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一周年,我再次站在加沙边境。看着冲天而起的黑烟浓烈而沉重地划破天际,我默然无语。今天的战火,明天的烟云,在这片土地上已经成为常态。每一声爆炸,每一片浓烟,带来的不仅是破碎的砖瓦,还有破碎的家庭、破碎的希望。 久居战地,我更加感性,也更加坚强。 长期处于紧张高压的状态,人的心理很难不受丝毫影响。记得今年母亲生日那天,我走在耶路撒冷的街头,想录一段轻松的生日祝福视频发给她,却反复录了好几遍——总是刚开口说一两句话,就控制不住情绪,鼻酸哽咽。那一刻,我远没有在炮火中面对镜头时那般冷静从容。 作为一名中国记者,记录和观察巴以冲突,让我对世界和平有了更真切的渴望和对无辜生命更深切的悲悯。尽管每天都要面对紧张的报道和令人疲惫的琐事,我仍不断告诉自己:只要还活着、身体尚健康,就没有过不去的难关。 选择这份职业,就意味着选择坚守,选择抗击并战胜绝望。 来源:中国记协 编辑:程正元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