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序章 新闻重要吗?有时候它真的很重要。2021 年 7 月,台风“烟花”正在浙江省沿海肆虐盘旋。连日来风狂雨骤,气象部门通过新闻媒体预报了此次台风,并提醒民众非必要不外出,备足水和粮食。当笔者傍晚来到邻近的超市时,发现绿叶蔬菜、鸡蛋、豆腐这类食材已经被买空,柜台上孤零零地躺着几根黄瓜、胡萝卜和茄子,从超市出来的人,大都拎着纯净水和方便面。与抢购食物同样重要的是如何避免财产损失,有人行动得早,把车停到了市内商超的地上多层停车场,或者干脆停在高架桥上;有人行动得晚,市区没地方了,只能将车安置在市郊的机场停车场。因为台风,这座城市的进出港航班早已全面取消。人们需要知道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是否还在运作,大家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相关信息呢?相信我们大部分人都会拿起手机去查找,包括但不限于“政府发布”的平台,地方电视台的官方社交账号,或是地铁、公交等部门的官方账号,又或是朋友圈。这些新闻是我们下一步行动和决策的参考。上述例子表明,民众需要从新闻中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作为行动指导,以参与社会生活或避免在社会生活中受到损害,这是新闻存在重要的原因。 有人可能会反驳,你说的这些其实是信息,而非新闻。我只依赖“政府发布”即可,也不一定必须要新闻吧?这是不全面的。首先,我国新闻机构作为党和政府喉舌,本就承担着传递政府信息的职能,同时也承担着解释、补充政府信息,监督政府机构的职责。其次,新闻和信息之间的界限正在消弭:这一方面是由于发布新闻的主体增加,一方面是由于媒介技术发展。因此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要求广大民众准确区分出哪些信息是政府主体发布的,哪些是新闻机构发布的,哪些又是自媒体发布的,进而判断信息的准确和全面性,这些工作应该由新闻媒体承担。总之,在此要强调的是,新闻依然是重要的且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回到上述例子中,自然灾害当前,如果希望大多数民众都能关注到林林总总的政府部门账号,从中梳理有效信息,这实在称不上是有效率的。这时候,最应该发挥作用的就是专业的新闻机构。 曾经,理想情况下,专业的新闻人员能够给众多信息排序,并按照重要程度、不同区域、不同人群而定向传播。曾经,理想情况下,专业的新闻能够依据传播形式的特点和传播速度的快慢,进行适应性的内容制作并向外发送。这是为什么新闻比信息更应被彰显的原因。 当然,自然灾害是一个专业的科学领域,它需要调集政府气象部门、土地部门、治安部门、经济部门等多方面力量,需要集科学、管理、经济等多领域的系统行动。因此,作为媒体的信息源,必须是准确的;新闻信息的更新,必须是时时与各方面联动的;作为新闻报道的预案,必须是科学合理的;作为新闻的人文关怀,必须是符合伦理的,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也要保护记者的生命安全和心理健康。好的报道能够及时准确地阐明理由,直指人心,鼓舞士气;坏的报道可能传递错误,造成恐慌,引发民愤:这是专业新闻存在的原因。所以说,跟信息相比,新闻是更可靠,也更专业的。 上面说的只是灾难事件新闻,事实上,我们每天看到的新闻是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它们扎扎实实地填满了民众的日常生活:有人命关天的,如 2020 年的世界新冠疫情、2021 年的郑州暴雨;但更多的是日常的,如政府新政、民生百态、文教体卫消息等。它们或许在重要性上不同,例如强台风和某个名人的绯闻,对生活的影响肯定是不同的,前者关乎身家性命,后者更多只是谈资。 不仅信息填满了生活,信息使用方式也占用了注意力:回想一下你在打开这本书之前手头做的事,是否跟手机或者电脑有关呢?拿起手机,解锁屏幕,然后点开任何一个App仿佛成为现代人的下意识动作,这个动作连接的都是信息,虽然可能距离你上次打开某个App不足 5 分钟,但你生怕错过了新消息:地球上哪个国家出现了灾难、事故,体育健儿奥运夺金,名人的婚丧嫁娶;失散多年的父子,历经千辛万苦得以重聚让人泪奔;复读 12 年,经历了 13 次高考,走不出高中的复读生让人感慨。悲恸的、兴奋的、意外的、预期的、惊爆眼球的、扼腕痛惜的、热泪盈眶的,一个个不同版本的故事元素被重新排列组合,以新闻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填满我们的生活。新闻致力于将世界上最不寻常也最重要的事物展现在我们面前,六月飞霜、巨星陨落、台风登陆、暴雨突袭,确实是重要的关系到民生的事件。 但是我们也看到,从用户的观感上回顾当今的大多数新闻,并没有那么美好,以至于新闻要么成了陈词滥调的代名词,要么就是空有标题的噱头。 在年轻人扎堆的二次元社区Bilibili网站(简称B站),有这样一群视频新闻账号:“DS不下哼”“震惊部搬运工”(它们的名字几经更改),这些账号发布的主要内容就是其他平台的“惊奇”新闻。首先要申明,这种搬运转载是内容侵权行为。但针对其具体内容,我们不禁要思考,公众一边看新闻一边对新闻平台给出很低的社会评价,这是为什么?这些新闻有很大的搬运价值吗?恐怕不是,但它们至少标题都很“惊奇”,而且绝对不会在标题上告诉你答案,必须要看内容才知道。 “搬运新闻”的原因是人们在某个新闻推送里被特别的标题吸引,但是点击进去发现要下载新的App才能看全文,“不下载就不给看”,用户被套路所以反感推送的平台。这反映了数字时代信息需求和供给的扭曲,看似是用户对标题党和互联网引流的不屑一顾,其实是我们身处无所不在的信息环境中,无法与之划清界限,不得不一边唾弃故弄玄虚的“小编”,一边又被这些新闻标题挠痒痒似的勾着。 更有甚者,一些平台为了引流,推出阅读或者观看“返现”的活动。各位年轻的读者不妨去自己长辈的手机上看看,是不是有这类App。常见的方式是安装了某App后,每天观看一定数量的短视频,或者走路达到一定步数后,用户会得到一些金币奖励,这些奖励积攒到一定程度后可以提现,从几毛钱到十几块钱不等。 新闻App为什么要用这种活动吸引用户,是因为他们人好心善钱多吗?答案是为了装机量和用户活跃度,因为这些指标代表了资本市场对这类企业的估值,代表了他们潜在的商业价值和广告价值。但这种价值在信息行业中,如果并非由于产品本身质量过硬,不是凭借及时、深度、多元的报道来吸引用户,而是通过标题党和返现聚拢人气,这就是虚假的人气累积,而且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累积。 平台要维持人气,要么生产出好的内容产品来留住用户,要么持续不断地使用奖金激励来拉新,并寄希望于新用户能够转化为活跃用户。但是,生产高质量的内容产品无疑需要大量投入,无论是加强原创,还是购买内容版权,抑或是吸引知名UGC或OGC的入驻,都必须投入资金。而持续不断的“拉新”获客手段,同样需要前期的投资积累。广告商最为看重的用户行为数据,也可能因为这种“拉新”行为而受“误导”,因此市场上又出现了第三方数据调查机构。互联网市场培育了新兴业务,看似越来越繁荣,但是当流量商业模式被用在新闻领域,可能会出现大量耸人听闻的新闻。 看到这里,读者不禁要问,那我逃离新闻世界可以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一方面享受着网络空间带来的各种便利,另一方面却又迷茫地围观着纷繁复杂的信息反转,艰难地寻找着抚慰人心的情感。 本书将分九章来探讨当前的新闻技术与新闻专业主义问题,试图描述当前技术条件下的新闻业态,回答新闻是否重要,如何才能专业的话题。 第一章界定了新闻和新闻业,回顾了新闻行业“专业规范”的由来,它是如何从一个外部要求向内部责任转化的过程,以及在数字时代专业性面临的严峻挑战。希望在阅读完此章后,读者能够理解新闻客观的复杂性,理解社会制度环境对新闻专业主义的造就与改造,理解当前的媒介技术与新闻专业主义之间的复杂互动。 第二章回顾了技术对新闻业的影响,从印刷术到计算机辅助报道,再到“云”上的新闻,这一系列变化对新闻事业产生了多方位且深刻的影响。在这一章里,我们着重分析媒介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当代媒介技术对社会心理的影响——人们对空间的感知被时间取代,对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技术造就了一批越来越没有耐心的读者和一些越来越追求“在网”而非“在场”的媒体报道者,对专业主义提出了挑战。 第三章和第四章介绍了媒介技术给新闻业实践带来的具体变革:记者专业性受到平台和算法的挑战,职业信念的建立更加困难,专业能力作为一种职业门槛被打破了;在线新闻生产形成了有别于传统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时空分配和流程规范,对新闻工作者的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五章围绕当前新闻生产领域的多元主体展开,回顾了平台化媒体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商业门户网站对新闻行业乃至中文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影响,以便于读者能更方便理解平台新闻业的运作模式,并着重分析了平台社会时代的算法公平、隐私和后真相问题。 第六章探讨了传播的权力观在数字时代的变化,作为第五权力的网络舆论的确具有弥补第四种权力不足的作用,但第四权力和第五权力不是单纯的继承关系,也不是后者取代前者的竞争关系。相比较而言,第四权力的拥有者如何保持独立性,在第五权力更彰显的背景下透彻地认识网络社会,理解第五权力拥有者的认知心理和文化心理,从而保持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关注与维护,或许才是在三种权力之外谈论其他权力的意义所在。 第七章将视角从行业/事件转移到了“人”这一主体上。从媒体人到媒体从业者的称谓变化,体现了新闻工作者取得职业合法性的媒体形象正在弱化,跟媒体相关的工作本身反而得到了强调。面对新闻商业环境的变化,传统媒体的把关权渐失,在职业获得感降低和生存压力下,媒体人出现了几轮离职潮,他们中的一些人推动了新媒体变革,还有更多人已经不再从事新闻工作。如果我们从“专业新闻”的存在意义考虑这个现象,不禁让人忧虑:用户越来越难从作者层面区分哪些新闻值得信赖,什么样的新闻值得信赖。 第八章从人的互联网复现展开,介绍了虚拟现实在新闻领域的应用情况,涉及已经实现的数字虚拟人、各类沉浸式新闻报道,到元宇宙等未来新闻的想象空间。探讨了它在新闻专业领域可能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九章作为尾章,篇幅短小,因为我认为更多的观察有待于时间考验,但新闻作为一门学科需要专业性。同时,新闻专业有其独特性,技术主义不是当下问题的解药,但它应该被重视。互联网为所有人带来的唯一确定性的东西就是不确定性,互联网对所有人一视同仁的就是无限性。我们在这里既是用户,也是产品;既是符号,也是数据;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 审核:学会秘书处 来源:浙江省传播学会(公众号) 编辑:李佳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