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稿】 该如何看待癌症发病谱的新趋势? 刘海明 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使“中国式现代化”迅速成为高频词。 “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构成内容。 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共生是一种理念,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同时包含着人与自然疾病的博弈。 在所有的疾病中,一度被视作“不治之症”的癌症,以发展的眼光看,人类并非束手无策。中国在预防和攻关癌症两个方面,做出的成绩令人瞩目。 11月15日的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消息,我国癌症发病谱正处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癌谱过渡的阶段。发达国家高发的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这些年在不断上升;发展中国家高发的食管癌、胃癌、肝癌等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经济观察网11月15日报道) 权威数据表明,原来癌症并非一层不变,与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变化有着一致的地方。 我国癌症发病谱的升降变化,关系到每个人的间接利益,这样的新闻,在新浪微博上也引发公共讨论—— 有的网友出于直觉,将癌症与个人饮食联系起来,从食品安全角度发表看法。“最大的一个原因是食品安全。”“一堆防腐剂,你除非不吃。”“先把防腐剂!甲醛生产停了。”“食品安全问题迫在眉睫啊。” 有的网友注意到都市生活方式与癌症之间的某种关联。“只有远离外卖,工业食品,和自来水,自己回农村自给自足,方能健康长寿。”“在国外,癌症已经被当作慢性病。通过生机饮食+营养素+适度运动,就能激发,和恢复人体自愈力。”“咱们正常人,没条件顿顿有机食物,用果蔬机,去掉蔬果农残、肉食激素,是很有必要的!”“饮食,情绪是最大问题!” 也有网友将疾病当作“一面镜子”,从疾病中反思人类应有的姿态。“疾病不是为了让我们受苦,疾病是来提醒我们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学会好好爱自己”“癌症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人想杀灭(激活)癌细胞加速的活力。癌细胞活力底时人带癌生存一生都很正常。” 癌症发病谱在我国呈现出的新变化,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发展变化的另一面。发病率下降的病种,多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发展中国家发病率较高的癌症,被形象地称作“穷癌”。所谓穷癌,不过是可供支配的物质财富有限,最终影响到人体的饮食结构平衡,为癌症的发生留下了可乘之机。 曾几何时,在许多家庭的饮食习惯中,保留着对残羹剩饭的节俭习惯。简单来说,晚饭剩下点蔬菜,上年纪的人觉得留着明天接着吃是传统美德。如果年轻人主张倒掉,老年们会觉得太奢侈,甚至认为年轻人是“败家子”。 这样的“美德”观念,在现代社会中遇到了挑战。也许,我们无法从道德的角度反驳节俭的德性,但从营养健康的角度,对于不适合隔夜保存的食物的刻意节俭,就站在了生命伦理的对立面。尊重生命,要从合理节俭做起,而不在于一枝一叶的残羹剩菜的锱铢必较。 我国癌症发病谱的新趋势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在摒弃不问健康的片面型节俭习惯,开始兼顾营养健康与节俭的平衡。正如网友所言:“穷癌,穷的主要不是经济,主要是知识。” 发展中国家多发的癌症在我国下降,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我国现代化在经济方面取得的成就。最有力的证明,莫过于类似食管癌、胃癌和肝癌等类型的癌症发病率呈现下降的趋势。 与此同时,还应看到“富癌”发病率有抬头的趋势。经济发展,人们的营养普遍加强,在享受美味佳肴的同时,也应注意到病菌对这个群体的觊觎。 在新闻发布会上,权威人士点了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的名。这样的癌症在发达国家发病率较高,与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饮食结构有关。 这样的癌症,被我国网友形象地称作“富癌”。言外之意,这是钱包鼓起来的家庭,营养方面的投资力度增加,但没注意到饮食结构应同步调整的结果。 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样蕴含着现代进程中的我们,要善于把握经济增长与饮食协调。如果只根据钱包下菜做饭,口感上的满足当然妙不可言,更要自问这样的饮食变化对自己的健康是否会有影响。 社会要发展,人们要享受这种发展的红利,在用经济手段压制了“穷癌”的发病率的同时,应该站在自爱的角度,预先考虑如何避免西方发达国家的“富癌”问题。这样的先行反思,何尝不是中国式现代化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内在要求呢? 从客观的癌症发病谱的变化中,现代化的国家的人们应该主动认识癌症的发病规律。对于这种变化规律的认识,可以让癌症与我们保持距离。这样的“距离”每拉开一小段,与我们遵守对自己生命健康的义务的程度密不可分。 将尽这种义务成为一种社会风尚,癌症发病谱自然就会朝着向好的趋势变化。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2641731193015109&wfr=spider&for=pc
【见报稿】 如何看待癌症发病谱的新趋势刘海明(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在,“中国式现代化”已成为中国语境中的高频词。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中国国情的特色。其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共生是一种理念,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同时包含着人与自然疾病的博弈。以发展的眼光看,在所有的疾病中,对一度被视作“不治之症”的癌症,人类并非束手无策。中国在预防和攻克癌症两个方面,都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据日前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消息,我国癌症发病谱正处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癌谱过渡的阶段,发达国家高发的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这些年在不断上升,发展中国家高发的食管癌、胃癌、肝癌等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 权威数据表明,原来癌症并非一成不变,而与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变化有着一致的地方。我国癌症发病谱的升降变化,关系到每个人的间接利益,这样的新闻,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网友热议。 癌症发病谱在我国呈现出的新变化,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发展变化的另一面。发病率下降的病种,多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发展中国家发病率较高的癌症,被形象地称作“穷癌”。所谓“穷癌”,不过是可供支配的物质财富有限,最终影响到人体的饮食结构平衡,为癌症的发生留下了可乘之机。 曾几何时,在许多家庭中保留着对残羹剩饭的节俭习惯。简单来说,晚饭剩下点蔬菜,上年纪的人觉得留着明天接着吃是传统美德。如果年轻人主张倒掉,老人们会觉得太奢侈,甚至认为年轻人是“败家子”。 这样的“美德”观念,在现代社会中遇到了挑战。也许,我们无法从道德的角度反驳节俭的德性,但从营养健康的角度,对于不适合隔夜保存的食物的刻意节俭,就是站在了生命伦理的对立面。尊重生命,要从合理节俭做起,而不在于对一枝一叶的残羹剩菜的锱铢必较。 我国癌症发病谱的新趋势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在摒弃不问健康的片面型节俭习惯,开始兼顾营养健康与节俭的平衡。正如网友所言:“穷癌,穷的主要不是经济,主要是知识。” 发展中国家多发的癌症在我国下降,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我国现代化在经济方面取得的成就。最有力的证明,莫过于类似食管癌、胃癌和肝癌等类型的癌症发病率呈现下降的趋势。 与此同时,还应看到“富癌”发病率有抬头的趋势。经济发展,人们的营养普遍加强,在享受美味佳肴的同时,也应注意到病菌对这个群体的觊觎。此次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权威人士点了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的名。这样的癌症在发达国家发病率较高,与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饮食结构有关。 这样的癌症,被我国网友形象地称作“富癌”。言外之意,这是钱包鼓起来的家庭,营养方面的投资有所增加,但没注意到饮食结构应同步调整的结果。 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样蕴含着现代进程中要善于把握经济增长与饮食协调的道理。如果只根据钱包下菜做饭,口感上的满足当然妙不可言,但更要考量这样的饮食变化对自己的健康是否会有影响。 社会要发展,人们要享受发展的红利,在用经济手段压制“穷癌”发病率的同时,应该站在自爱的角度,预先考虑如何避免西方发达国家的“富癌”问题。这样的先行反思,何尝不是中国式现代化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内在要求呢? 从客观的癌症发病谱的变化中,现代化进程中的人们应该主动认识癌症的发病规律。对于这种变化规律的认识,可以让癌症与我们保持距离。这样的“距离”每拉开一小段,与我们恪尽对自己生命健康的义务的程度密不可分。 将尽这种义务形成一种社会风尚,癌症发病谱自然就会朝着向好的趋势变化。
来源:北京青年报 链接:http://epaper.ynet.com/html/2023-11/19/content_426805.htm?div=-1 编辑:程博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