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传媒教育网 新闻聚焦 查看内容

新华社记者与西海固 | 草地周刊·新华社建社90周年

2021-11-9 11:44| 发布者: 刘海明| 查看: 28| 评论: 0|来自: 新华社

摘要: 中南海连着西海固,作为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也始终关注着在这块被称为“中国贫困之冠”土地上生息的人们 几十年来,西海固一直是新华社重要的采访调研基地,是新华社记者了解国情、践行“四力”的热土。“勿忘人民 ...

中南海连着西海固,作为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也始终关注着在这块被称为“中国贫困之冠”土地上生息的人们


几十年来,西海固一直是新华社重要的采访调研基地,是新华社记者了解国情、践行“四力”的热土。“勿忘人民”是新华社的光荣传统。与人民同甘苦、共冷暖,新华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与关注从未中断


西海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六盘山集中连片贫困区的代称,囊括了固原市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彭阳县、泾源县,中卫市海原县以及吴忠市同心县、盐池县、红寺堡区等9个贫困县区。


“沃野千里,谷稼殷积,水草丰美,土宜产畜,牛马衔尾,群羊塞道。”历史上的西海固也曾林草茂密、田野肥沃,“萧关古道”商贾往来络绎不绝,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在此交会融合,生发无限繁华。


自宋代之后,气候变化、战乱频繁、滥垦滥伐,西海固这颗丝路明珠逐渐沦为“缺青少绿,十年九旱”的苦瘠之地。“剁开一粒黄土,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饿”,诗人的悲吟精确地描述出这里的贫瘠。


因为山大沟深,十年九旱,晚清名臣左宗棠在奏折中曾称这一地区“苦瘠甲于天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联合国专家来这里考察后,留下了一句绝望的结论:“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种下一篓子,收了一抱子,打了一帽子”,这曾是地处宁夏西海固腹地的固原地区土壤贫瘠的生动写照。1971年,新华社记者陈广俊采写了参考报道《固原地区贫困调查》,反映固原地区因连年旱灾,农民群众生活极度困难,不少人食不果腹、衣难蔽体。稿件引起中央高度重视,国务院专门组织召开固原地区五县领导干部会议,紧急为这个贫困地区解决了救济粮、救济款,解放军原总后勤部拨发了大批救济棉衣和被褥。同时,中央派出五个医疗队深入固原地区,帮助当地卫生机构防疫治病。


1972年,固原又一次遇到了严重的旱灾,群众的生活和生产受到极大影响。新华社记者邓子常等人深入灾区,采写了参考报道《宁夏固原地区受灾情况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当时固原地区在抗旱救灾中面临的几个紧迫问题:一是各级领导班子亟待加强;二是生产自救没有门路;三是救济粮运输困难重重;四是人口外流极为严重。稿件引起了中央领导和自治区领导的重视,宁夏紧急采取措施,缓解了群众的生活困难。


上世纪70年代初,已经身患重病的周恩来总理闻听西海固连旱3年,不少农户家无隔夜粮,身无御寒衣后潸然泪下,他在中直机关7000人大会上动情地说,解放这么多年,西海固人民群众生活还这么苦,我这个当总理的有责任啊!


1982年,在这片被称为中国贫困之冠的土地上,国家启动三西扶贫开发计划,每年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连续十年支持宁夏西海固和甘肃定西、河西地区的农业开发建设,首开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开发式扶贫的先河。


中南海连着西海固,作为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也始终关注着在这块被称为“中国贫困之冠”土地上生息的人们。


几十年来,西海固一直是新华社重要的采访调研基地,是新华社记者了解国情、践行“四力”的热土。


一篇500多字的报道,促成包产到户在宁夏全面推开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包产到户为主要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让绝大多数农民吃饱了肚子,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也由此开端。但在宁夏,包产到户政策的推进,却遇到了重重阻力。


1978年春天,极端贫困的宁夏固原地区固原县张易公社,率先在宁夏实行了包产到户。此举如同一声晴天霹雳,震动了固原地区乃至全宁夏的各级党政领导,进而引发了一场大争论。


对于固原县发端于张易公社的这场“土地革命”,自治区党委内部也存在两种意见。有人积极支持,有人坚持反对。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了1978年秋天,宁夏全区已经有39%的社队自发实行了包产到户。


面对宁夏各地农村一浪高过一浪的包产到户浪潮,及推行过程出现的阻力,新华社记者敏锐地觉察到,包产到户既是农民为解决吃饭问题而做出的抉择,更是基层干部冲破“左”倾路线的束缚,解放农村生产力的有力措施,新华社应当给予大力支持和鼓励。


1980年四五月份,新华社记者傅上伦、王漫沧等深入固原县,对张易公社试行包产到户的情况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发出了《定产到田,责任到户是怎么回事?》《张易公社为什么要搞包产到户?》《在实践中不断解决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强烈的反响 激烈的争论》等一组4篇参考报道《固原县张易公社推行定产到田,责任到户调查》。这组稿件刊发后,引起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


同年8月,为推动农村改革,新华社总社牵头组织、由宁夏分社记者傅上伦、甘肃分社记者胡国华、陕西分社记者戴国强三人组成的落实农村政策情况调研小分队来到宁夏后,第一站便深入到西海固地区。


采访中,三位记者了解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线索:他们听说固原县什字公社75个生产队,有62个生产队要求包产到户,上级机关有领导坚决反对,阻力很大。


对这个事后被认为影响历史进程的事件,在人民出版社200812月出版的《告别饥饿1978》一书中,196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的记者傅上伦,详细回忆了当时的经过:


“那是89日,听说固原县什字公社有十几个生产队的社员,成熟了的麦子也不去割。我们立即赶去调查,才知原因是农民强烈要求包产到户,但县里坚决不同意……农民说,干了也是白干,不如不干。胆子大一点儿的队干部则不管三七二十一,领头搞了包产到户。


眼看“火山”就要爆发,傅上伦等几位记者心急火燎,决定立即向总社报告。那个时候,山区通信条件极其落后,他们赶回固原,在邮电局用手摇的老式电话,好不容易接通了国内部主任的电话。主任听了他们的报告,马上说,这事情太重要了,不必慢吞吞写稿子了,你们口授,我叫人来记录。一会儿,编辑老杨来接电话,戴国强、胡国华在一旁帮着编句子,傅上伦捏着电话筒,一句一句说。约莫记了几百个字,老杨就叫了起来:就这些已足够说明问题,我马上编发,详细情况你们随后写好再报。根据电话记录,编辑部很快整理出了一条参考报道。


稿件随即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并最终促使包产到户在宁夏广大农村迅速推广。事后,自治区党委一位领导评价说:“新华社是赞同、支持(宁夏)农村包产到户最早、态度最坚决、旗帜最鲜明的新闻单位。”


在书中,傅上伦写道:“一篇500多字的报道,能够引起中央如此重视,促成包产到户在宁夏全面推开,这是我们最大的快慰。


“这个渠道一定要保持畅通”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当西海固遭遇百年不遇的旱灾时,新华社记者感同身受,眼含热泪采写参考报道,向中央反映百姓疾苦;当西海固城乡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时,新华社记者也欢欣鼓舞,通过一篇篇沾泥土、带露珠的报道,为西海固的发展讴歌鼓劲。


新华社原党组成员、秘书长张锦同志,是一名土生土长的西海固人。他在宁夏分社工作的近15年间,带着深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年年都要深入到这片土地采访,每次少则十几二十天,多则月余。1997年,因工作调动,他离开宁夏,告别了西海固,从此辗转甘肃、北京等地。我一直怀念着这片土地,甚至有时连那里的一草一木都牵挂得不能自已!时常通过报纸、电视和新媒体,关注着它的发展变迁。”


宁夏在脱贫攻坚中创造的一个个奇迹、书写的一个个故事、取得的一项项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正如张锦当年采写的通讯《中南海连着西海固》里记述的,西海固的贫困,始终牵动着党中央的目光。


2020年初春和盛夏时节,已过花甲之年的张锦同志,两次穿山越岭重走西海固,写下了长篇通讯《重走萧关古道看新生》,在《新华每日电讯》刊发。这位老记者将笔触拉回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为我们讲述了一段令人难忘的采访故事。


那是1995年暮春4月,宁夏平原已呈现一派波光迎日动,柳色向人深的景象,然而,距离首府银川300多公里之外的西海固地区,又在遭受着一场60年不遇的大旱。


在那个不见新绿的春天,时任新华社宁夏分社副社长的张锦,带队驱车从银川出发,由北向南进入西海固地区。所到之处,满目焦黄,风沙扑面。


踏着尘土飞扬的乡村土路,张锦一行来到了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黄堡村,低矮的土坯房和破窑洞中,不见一张农民的笑脸,只闻厨房里的哭声。走进村民陈具元家黑乎乎的窑洞,铺着一张破席子的土炕占去一半,旁边锅台上放着半盆苜蓿菜,竟没一粒粮食。一个蓬头垢面的小女孩哭着说:“一点供应粮让我爸卖了当路费,到外面搞副业去了,我妈领着妹子要饭着哩!”围进来的乡亲们诉说:“像这样要一顿、吃一顿的,庄子上还有好多户哩……”


20天的采访中,张锦一行驱车2000多公里,沿途采访5个县区的16个乡镇、30多个自然村,踏进60多户农家,看到几乎家家断粮、户户缺水。采访结束后,他们用第一手材料含泪写出了《连年旱魔肆虐 不见新绿》《群众生活十分凄惨》《乡村少见干部踪影》一组三篇西海固地区灾情报告


这组深度调研稿刊发后,多位中央领导作出重要批示,国务院工作组专程到宁夏指导西海固地区抗旱救灾工作。曾在宁夏工作过的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刘澜涛、杨静仁两位老同志,看了这组灾情报告,含泪联名给中央领导写信:“希望中央高度重视西海固灾情……还好有新华社这块阵地,这个渠道一定要保持畅通。”


为西海固脱贫发展鼓与呼


 勿忘人民是新华社的光荣传统。与人民同甘苦、共冷暖,新华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与关注从未中断。、


为了让年轻记者在西海固沉下心、扎下根,宁夏分社先后通过选派骨干记者挂职西海固贫困乡镇、记者坐班车下乡、在西海固贫困农户家过年等方式,鼓励记者扎根西海固土地,贴近西海固群众。


在分社历任领导带头践行“扎根工程”和一系列管理措施的激励下,宁夏分社记者纷纷把西海固当作“第二故乡”,有的记者在西海固一待就是一两个星期,有的记者一年到西海固采访数十次。尤其是在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后,新华社宁夏分社更是把西海固的脱贫事业作为报道的重中之重。


贫困地区的教育,是个沉重的话题;在20年前的西海固地区,这个话题更加沉重。因为穷根太深,学生娃的求学路更加艰难。


将土豆切成条,水开后入锅,再放些面条煮熟后,加入盐、浇几滴油,这就是“洋芋面”。在2003年前后,这是西海固地区一般百姓的当家饭,也是绝大多数住校生每天仅能吃到的饭。但就是这种每顿不到5角钱的饭,当时在西吉县女子中学初二5班上学的王晓霞,一天也只能吃一顿。


在王晓霞老家平峰乡芦沟村,宁夏分社记者看到,黄泥房内没有像样的家具。家里兄妹3人,姐姐王晓燕上一年考入长安大学,哥哥王小刚在西吉一中上高三。王晓霞的母亲刘尔珍,47岁头发已花白。她向记者哭诉说,家里种的地刚够吃饭,娃的学费全靠他爸外出打工,再就是借。


在一本旧塑料皮笔记本上,记者看到这样一份欠账单:2002年以来,刘尔珍家向35户借了账,有1000元、20.5元的现金账,也有10公斤胡麻、33公斤豌豆这样的实物账。


看了账单,再看到墙上的十几张“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优秀奖”等奖状,记者感到特别心酸。


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200312月,分社记者采写了一组三篇的《宁夏西海固地区教育状况调查》,集中反映了制约西海固地区教育发展的种种难题。报道在新华社《半月谈》刊发后,自治区政府相关领导专门打电话到教育厅等相关部门,要求对稿件反映的问题深入研究。


被西海固贫困状况震惊的读者,纷纷向文章中提到的王晓燕三兄妹捐资,自治区党委不仅表示要资助王晓燕三兄妹上大学,还将其全家列入了移民搬迁计划。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贫困地区产业的发展,更是新华社记者关注的重点。


西海固曾经的苦,不仅连着风沙、烈日、黄土,也连着一种食物——洋芋蛋蛋,学名马铃薯。“一年四季,就是洋芋陪伴人的生活。”西海固女作家马金莲记得,洋芋既是主粮也当蔬菜,记忆中的舌尖体验就是洋芋、洋芋和洋芋,蒸炸拌煎炒煮,苦日子里,洋芋填充着饥饿的胃,成了西海固人的“救命蛋蛋”,也成为西海固贫穷的象征。


让马铃薯成为西海固农民脱贫致富的“金蛋蛋”,是西吉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亮点之一。因为产量高价格好,到2000年前后,马铃薯行情好的时候,一亩地能卖几千块钱。马铃薯产业成为名副其实的战略性主导产业之一,西吉县也成了中国马铃薯之乡


2008年,在西海固核心区的固原市,马铃薯获得了大丰收,但由于销售不畅且价格下跌,出现了卖难现象。在西吉县最大的马铃薯加工企业门前,宁夏分社记者看到,装满马铃薯的农用车,在公司门前排起约1公里的长龙,前来交售马铃薯的农民们在冷风中焦急等待,有的甚至守候了三天时间,依然未能将马铃薯顺利出售。


此情此景让记者心急如焚。经过深入采访,记者撰写了一篇“现场目击”稿件,反映了固原马铃薯销售不畅、被低价贱卖、广大种植户增产不增收的问题。


2008124日,这篇参考报道刊发后,引起中央领导关注并批示。原农业部委派工作组迅速赶赴宁夏,并协调国家相关部委,全力帮助固原市缓解马铃薯难卖的问题。经过央地携手联动,不仅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还畅通了走向全国大市场的通道,从根本上破解了脱贫产业面临的发展之困


20201116日,随着当地最后一个贫困县——西吉县宣告脱贫出列,有着苦瘠甲天下之称的宁夏西海固地区,从此整体告别了绝对贫困,这其中,涉及千家万户、早已跃上产业化发展道路的马铃薯产业功不可没。


有呐喊鼓劲,也有监督建议


铁肩担道义,直笔写春秋。记者的职能,不仅仅是呐喊鼓劲,也有监督建议。对西海固也是如此,爱之深,责之切。


西海固穷,穷在山大沟深,十年九旱,人畜饮水困难。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问题,新华社记者多次深入采访,通过多种渠道,呼吁从根本上解决西海固的吃水问题。


宁夏西海固地区盐池县和同心县、甘肃省环县、陕西省定边县,曾是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又是极度干旱缺水地区和地氟病高发区。1987年,国家批准兴建盐环定大型电力扬黄工程,预计建成后可解决三省区四县36万人、127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


这项被称为“亚洲最大人畜饮水工程”的大型电力扬黄工程,自19887月动工以来,历时十多年,耗资近10亿元。可由于工程涉及三省,协调难度大,续建配套乏力,工程建成了半拉子工程


为了使工程早日发挥效益,让西海固群众喝上甘甜的黄河水,自2002年开始,宁夏分社多次安排记者调研了解情况,采写的稿件引起国务院领导同志关注,批示要求妥善解决遗留问题,使这项工程发挥应有的效益,减少损失和浪费。同时要认真吸取教训


然而,一晃两年多时间过去了,“妥善解决遗留问题”不仅仍基本停留在协调阶段,甚至连重新编制的续建工程可研报告都未通过正式审查。项目区绝大多数地方的群众,依然喝着氟含量超过可饮用水卫生标准数倍的苦水,有的还要出高价到很远处买水吃。


200567日,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刊发了稿件《亚洲最大的人畜饮水工程缘何变成半拉子工程?》,对盐环定大型电力扬黄工程动工十多年来,项目区绝大多数地方缺水状况依旧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分析,指出症结所在。


稿件再次引起中央领导同志重视并作出批示,国家发改委、水利部迅速责成相关方面必须尽快完成并上报审批续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陕甘宁三省区也迅速行动起来,积极着手解决盐环定工程续建问题。


在新华社的连续报道和追踪下,盐环定电力扬黄工程终于顺利完工,陕甘宁三省区四县几十万严重缺水的群众盼望了几十年,终于喝上了甘甜的黄河水!

《山海情》中的新华情


年初,火遍全国的电视剧《山海情》,高度还原了西海固地区真实的贫穷、吊庄移民的艰辛和移民工程的巨大成功,也让位于银川郊区的闽宁镇名扬全国。其实,在吊庄移民和闽宁镇发展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


在《山海情》第19集开头,闽宁镇领导们在开会。镇党委书记说:亏了政府,苦了百姓,这文章你们都看了没有?好家伙,咱闽宁镇可出了大名了。并问在场的领导:那两个记者是咋摸到咱们镇上来的?会议还在进行,前来讨薪的村民却砸烂了会议室的窗户,马得福也被石头砸破了头。


这篇曾让闽宁镇“出了大名”的文章,播发于2004223日,题目就叫《献礼工程:亏了政府,苦了百姓》,摸到镇上采访的那两个记者,正是两位新华社记者。这篇文章因为真实反映了闽宁镇建设早期走的一段弯路,被《山海情》编剧还原在了电视剧里。


据记者回忆,1997年开工建设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移民吊庄闽宁镇,由于镇领导先后两次搞所谓献礼建设,不仅使镇政府背上了700多万元的沉重债务,还影响了从西海固干旱山区搬迁来的贫困移民的生计。


盲目蛮干搞“献礼”,热闹过后吞苦果。作为建设中的移民吊庄区,闽宁镇财政当时几乎没有任何经济收入,大小开支均依赖上级拨款,政府根本无法消化这样一笔巨额亏空,只能向上面申请帮助。一晃几年过去了,窟窿还是没补上。当时临近年关,每天都有包工头和农民到镇政府围堵讨债,还有人四处上访告状。


那年春节前夕,两位记者来到闽宁镇调查采访,在镇政府大院碰到了30多名讨要工钱的当地农民。一位村民告诉他们,政府欠他的4500元工钱连一分也没有见着。全家6口人靠着几亩地生活,去年天旱,种下的麦子绝收。如果再要不上钱,连年也没办法过了。


据知情人告诉记者,2002年,就在时任镇领导忙着搞献礼工程的时候,全镇还有上万群众连饮水问题都得不到解决。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闽宁镇有两个村近4000亩耕地灌溉困难,宁夏扶贫办曾拨付180万元计划修建一座三级扬水工程,谁知镇上却从中挪用30万元用于办公大楼建设,致使这一本应在20029月交工的民心工程工期一拖再拖,到2004年也没有完工。当地农民满腹怨气地说,西海固干旱缺水,我们才举家搬迁到了这里,可到了这里还是一样没水。


前任留下了700多万元亏空,现任领导被沉重的债务压得有苦难言。采访中,记者多次联系镇党委书记,办公室电话一直没人接,手机总是关机。找人一打听,才知道他已经好几天没进办公室了。费尽周折好不容易找到了他,这位上任还不到一年的镇党委书记无奈地说,讨债的人一拨接着一拨地追着要钱,他这样东躲西藏也是迫不得已。


 

编辑:蒋可心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