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中大讲座上谈过三个话题:2014年的《媒体融合要守正出奇知止有定》,2015年的《重塑新闻事业核心资源》和《报业转型再思考/事业化体制和专业化生产》,看了一下当时的记录,有一个感觉:传统媒体、机构媒体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没有太大改变,但是又有一些新的误区、一些更迫切的问题需要思考解决。 今天就从一个朋友的提问说起:你们这一行老在说“融媒体”,可是究竟什么是“融媒体”呢?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
现在,传统媒体行业整天将“媒体融合”这四个字挂在嘴边,动辄都是平台、数据、5G、4K、智能媒体、AR、VR、写稿机器人,等等。但是,对这些概念准确含义的理解,其实各不相同、不甚了了、很不清晰。以“融合媒体”为例,这究竟是指多种传播形式与渠道的结合、还是指整个社会媒体生态的复杂多元?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讨论这个问题,。
个人觉得:媒体融合最准确的概念应该是媒体的“数字化(网络化)”,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需要适应时代的是要将自身“数字化”,把自己原来的特长,借助网络媒体精准、分众、互动的优势延续发展下去,而不是混在网络媒体的新潮流中被冲淡淹没,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其实完全应该、也能够生存,这个观点对还是不对?国内外都有各种案例,只能等待以后时代和历史告诉我们。
今天讲的内容没什么学术含量,都是身处工作一线的直接感受而已。但是,既不是为了发论文、为了升职加薪,也不期望能够改变什么,之所以说这些,因为我从来都是把新闻工作当作一种职业而不是一个什么官位、级别,深感当下不少传统媒体采编队伍渡日如年、心浮气躁,缺少专业引导,所以分享些真实的思考,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相关重视并直面问题、解决问题。 “融媒体”究竟要“融”什么?因为我是在广州日报工作,在我所理解的当今媒体生态中,我把广州日报归为机构媒体的行列,今天就想主要谈谈:在传统媒体转型的过程中,机构媒体尤其是体制内媒体面临的七个重大认识误区。
1
第一个问题:对习近平总书记推进媒体融合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正确理解,最准确地把握领会媒体融合的“初心”和“使命”。
大家都知道,谈到推进媒体融合时,习近平总书记说到“四全媒体”,即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对媒体融合的多种手段提出了要求。近日再次认真学习总书记对媒体融合、思想政治工作、哲学社科工作的多次重要讲话,我的体会是: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把握总书记对宣传文化工作最根本的要求,我个人理解,其精神核心主要有两点:
一、好的理论和好的宣传,重点是“能够真正说服人”,“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
二、今年总书记会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时说到,要对70年的过程有一个深入的分析,“要深入反映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党和人民的奋斗实践,深刻解读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含的内在逻辑”。
个人学习体会是:习总书记所指出的“四全媒体”,高度概括了当下媒体传播的现状与特点,是指媒体传播的新场景和新手段,要用新的手段、适应新的潮流刺凝聚人心鼓舞人心,而传播的落脚点与最终目的,是要放在能够“透彻说理”和“深入分析”这两个重要标准上。
中国是个非常神奇的国度,新中国成立七十年、特别是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很多奇迹,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创造了新的发展模式,但是,很多深藏其中的历史时刻、关键因素、难题破解,如果以“透彻说理”和“深入分析”的标准来衡量的话,其实是讲得还不透彻的。
如果与今天的主题联系起来,“互联网+城市融媒体与文化传播创新”,广州这么大的城市,治理到现在这种高水平,历届市政府付出了多少艰辛的努力、克服了多少难以相像的困难?要真正做好对它的报道,不是简单说“就是好啊就是好就是好”,最需要的,其实也是有深度有高度的“透彻说理”和“深入分析”,城市管理各行各业有无数故事,无论是拆迁、交通、教育、医疗、福利、物管、产业变迁等,蕴含了很多破解问题时有趣、曲折的过程,但是这些“过程”往往湮没在高大上、大路货的宣传中,并没有把里面很多的故事或者是趣味真正挖掘出来。
综合起来理解的话,可以这么说:要求主流媒体推进媒体融合工作,关键就是为了“融人心”,无论手段和场景上有多少变化革新,关键还是要努力使你所传播的信息融入人心,“融人心”是最重要的,甚至可以说,这才是媒体融合的“初心”与“使命”。
从广东省委和广州市委对主流媒体的工作要求看,我们也体会到这种明显的变化,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同志要求《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和《深圳特区报》这三家党委机关报,要以《人民日报》为工作标杆,从报道、评论、版面、媒体融合上进行对标,要学习对标人民日报的政治高度。广州市委张硕辅书记则是特别重视参考报道,他来广州工作后使我们感受最深的,是短短两三个月内连续四次在《广州日报》送市委主要领导的参考报道上批示,在经济形势、治水、营造更好营商环境、拆违等问题上,肯定广州日报所进行的专题深入调查研究,并希望全市各级干部引起重视,可见我们的各级政府领导在攻坚克难的工作过程中,同样也是越来越重视深度报道的影响力。
2
第二个问题,传统媒体推进融合的过程中,当下最重要的问题是信息过剩,声光电污染,说服力不够。
这跟第一个观点的逻辑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承认我们宣传或者说传播的重点是为了“融人心”的话,那么最重要就是要提高传播信息的内涵与说服力,提高自身内容传播的精准、分众、互动性,而不能湮没在一堆声光电、H5各种各样新手段的信息污染中。
现在打开手机,有时候感觉就像是走进一个嘈杂的展览馆,展馆里各种各样的大喇叭、各种各样的大屏幕,让你烦不胜烦,很想早一点逃离现场。当前的很多媒体生态就是这样,形式与技巧过多,对目的与内涵的“执着”,好像大家反而没那么认真,一哄而上,故弄玄虚,方向有点偏了。特别是机构媒体、传统媒体传达的信息中,有多少是真正能够打动人的?这是我们必须去思考解决的问题。
前段时间看各地媒体融合的案例,看到报告中说某报的APP,可以用机器人也即智能软件来回应每一个读者在后台的提问。我在想,当读者知道回应他的是后台的机器人时,除了一时新奇好玩之外,还有什么感觉呢?难道没有“智商被侮辱”的感觉吗?我有,我觉得这就是玩噱头,没有什么实际作用,当然你也可以说这就是“智媒体”所带来的“深度融合”。
还有,智能写稿机器人,不否认在新闻的量产化、信息的工业化生产上有它的作用,特别是体育、财经、天气信息的集纳工作中,但是,还是要问:媒体融合的目的究竟是什么?难道现在真还有必要生产这么海量的信息?既然社会已经有无数易读好读的小视频?为什么传统媒体还要生产又长又难读的文章?
别的不说,我依然相信文字的力量和质量。以对自己的儿子的“传播”与“教育”为例,我当然知道他天性是喜欢看小视频小游戏的,但是,作为负责任的长辈,我的要求是明确的:必须看书,必须看长文章,必须看大部头作品,他能接受多少程度是他的造化,但我始终认为这个要求是对的。我们传播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使受众思考?还是为了使受众不思考?作为新闻系的毕业生,我的终生理念与信仰是:文以载道,这是不容置疑的,有人愿意改变,有人不愿意改变,有人愿意装睡,有人不愿意装睡,如此而已。
有些媒体推出了“虚拟主持人”,用各种手段合成、全天24小时不停播报新闻,我看了一下,真的是就像一个机器人在说话,虽然他们已经努力给人以“真人”的感觉,但是,看了以后,你的感觉是什么?这些就代表着传播的先进手段、先进效果吗?我从来不以自己是“文科男”而自卑,相反,我始终警惕那些“理工男”关于智能媒体的忽悠,我可能是错的,但估计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人能够有理有据地说服我。
新闻报道对社会和读者的价值,最根本还在于能否最快最深地提供事实和观点。科技发展带来的精准、分众、互动手段,可以为传播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把优秀的内容更准更好地传播给受众。但是,手段再炫、声音再响,如果源头上没有优质的内容为本,一味“炫技”,那就会像有人指出的“拼命炫耀手中的锄头,可就是不去耕地播种”——声光电太多,而能够“透彻说理”和“深入分析”的干货太少,这可能是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误区。
前两天我在记者群里抛出了一个题目:“电动车究竟是否安全”?最后还是没有人接招。因为连续有两宗电动汽车起火的事情。我原来也研究过要不要买电动车,最后还是不敢买,因为不确定电池的安全性和耐用性。深圳有比亚迪,也有世界一流的电池产业,我让驻深圳记者去采访一下锂电池目前的安全性到什么程度,能不能用5000字、8000字的文章告诉我,电动车有没有风险、能不能买?大家都觉得题目不错、很好,但是要落实的话,因为考核机制对工作的影响的问题,最后这个报道记者很难有时间去落实。
昨天南方周末关于电动车起火的报道在其微信公众号出来了,你们也可以去看一下。说真的,那篇文章很及时,但没有太多超过我对锂电池这个问题的学习理解。我这么一个门外汉,都看不到你在那里面能够给我提供很多行业资深工程师、或者是行业基础科学研究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的判断只能是:我们国内较高专业水准的机构媒体,目前也就只能写出这种水平的科技报道了。
现在大家都在讲“平台“和”点击率“,要有自己的平台、要有自己的“流量”,要有自己所谓的用户,对于专门生产内容的传统媒体也就是机构媒体来说,我还是认为:这可能是一个战略方向上的误区,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生态下应该成为“意见高地”而不是“传播平台”,如果机构媒体、内容类媒体现在还想将自己做成“平台”、还沿用技术型媒体海量信息的路子,还是想成为一对多的传播主体、还是想独占渠道的话,结果可能是死路一条。
平台当然能产生巨大价值,但是,这是技术型媒体的长处,内容类媒体如果往这方向努力可能没有什么机会,如微信微博腾讯等各种各样新的技术型媒体平台,他们才是我们机构媒体可以利用的平台,这个观点我从2014年就开始讲,2013年做微博微信时,很多人说为什么给别人做嫁衣裳,但是实践证明,传统媒体的内容,只有在众多的平台上、不同的平台上跑起来,找到各自的社群和“长尾”,才能够有自己的流量和传播。 国际的媒体以前也讲过“融媒体”,十几年前最著名的是美国的坦帕新闻中心等,后来它已经关闭了。从这两年来看,国际知名媒体的探索中还是内容的数字化、付费化模式比较有价值,在坦帕以后,没听说有谁是往“平台”方向发展的,反而都在强调“聚焦”。我自己看得最多也觉得最成功的,是以金融时报中文网为代表的模式。
究竟这是怎么回事?我们要回归常识与规律,去明晰媒体融合的方向和概念在哪里,不要动不动就是一大堆的平台、渠道、5G、4K、VR、AR等,好像大家都“咸与融合”了,但是具体路径却南辕北辙、不知所云,这可能造成很多资源和时机成本的巨大浪费。
我比较认同罗振宇的观点:机构媒体一定要成为独立的IP而不是一个什么平台,也就是构建自己独特风格、独特卖点的、有知识产权的内容,并借此四处出击,借助各个平台的渠道,成为线上商业资源,并在线下间接收获IP所带来的红利。社会和公众需要高质量的新闻报道,但借助新闻内容不可能成长为单一的大型聚合平台,不可能再走以前“流量带来广告”的商业模式,机构媒体一定要放弃这个幻想,要以“U盘式生存”的方式,在多个不同社交媒体平台上去跑、去分发,这是完全不同的战略路径。
我常跟同事说,要明确机构媒体的目标是什么,机构媒体的APP,其实也就是自己内容的数字化仓库而己,不要把它想象成真正的所谓传播“平台”,我们的内容真正能够大量分发流动的渠道,还是在各个社交平台如微博、微信、抖音,甚至是知乎、得到上,在这些现在网民最经常进入的平台上,我们要成为超市里的高端产品,但不能再幻想人家只来你这个精品“专卖店”。
现在社会上的媒体,大体可分为几类:1、社交媒体平台,比如说微博微信,属社交互动型的大型科技类媒体;2、个人自媒体,依托在大型平台上,互为支撑;3、政府与企业机构的自媒体,依托大型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有效传播;4、机构专业媒体。
目前发展方向最不明确的就是机构媒体。现在大家都在说“媒体融合”,实际上,这几类媒体各不相同,生存模式完全不同,不能把几类媒体混为一谈,而且,我始终相信:机器和技术能够做好的东西,基本就不是机构媒体所值得努力的方向,那是技术型媒体平台的事,机构媒体甚至要有战略智慧主动放弃那些“路径”,踏踏实实“走窄门”,像写书一样写新闻报道,用少而精的数字化内容,努力蜕变为一个真正有内容价值的IP ,U盘式生存、而不是向平台方向努力。
3
第三个问题,当下的关键是缺少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声音。 分析一下:既然信息已经过剩,什么类型的信息才有真正的需求? 由于传播技术的普及和进步,现在的发声主体(也就是内容制作主体),数量可能是以前的几百万倍、几千万倍,大量的个人自媒体、政府自媒体、企业自媒体,生产的信息“内容”是传统时代的不可计数倍,现在,最缺的是反而超脱于自媒体、政府企业各自立场、社交媒体平台的、独立第三方立场的媒体,最缺的是有公信力的、有质量的事实信息。
中大长期研究传播领域的张志安院长统计过,中国各级政府的自媒体数量40万到50万左右。这是非常可喜的变化,对政府来说,有了跟公众沟通非常好的渠道。这种声音多了,就意味着媒体生态的声音更丰富了。但是,政府自媒体的声音一定也有自己的局限,人家会觉得这是政府自己的声音,从它角度发出的声音必然有自己的立场和局限,只要是知识层次高一点的公众,都会认识到这个问题。
有明确立场的政府自媒体,当然是鲜明地宣传自己的观点,这不奇怪,但是,社交媒体也不是完全“无辜单纯”的,西方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也就是人在新媒体生态中的“茧房化”、智能推送的欺骗性,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政治家浑水摸鱼可利用的利器,比如特朗普当选,已经有报道选举期间大量社交媒体上有目的的智能化推送,甚至是向精准目标推送有诱导性质的假新闻,起了很大作用,包括英国的脱欧,有报道也指出一些政治传播机构利用大数据、利用推送的真真假假信息,有效地影响了很多选民。
就一个城市的传播而言,正因为这些丰富多元的自媒体和大型平台“各说各话”,所以,我们依然、甚至更需要有人以采访、探寻、思考和观察为主业,通过团队的高效合作,通过扎实的数据和资料积累,对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的各种问题、各种成就、各种故事,进行认真深入的挖掘,这才是“深入分析”,这才是“透彻说理”,这是一个健康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报道”与“观察”,这才是机构媒体应该起到的作用,他就应该是城市里的意见领袖和传播高地,而不是一个热闹的“广场舞”。
机构媒体可以做快闪、漫画、H5、抖音类短视频,我不反对用这样的手段,但是,机构媒体的核心定位和核心能力一定不是在这些东西上,而是你要真的能够深入分析挖掘出很多我们城市管理中,无论是相关部委,还是相关公司、普通老百姓都讲不出的、或者是他们分析不出来的东西,这才是高质量的调查报告、有说服力的评论,这就是只有机构媒体才能够提供的“干货”。
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其实现在有见识的政府官员也已经意识到这种变化,他们也深感自己大量的辛苦的工作并没有得到老百姓的理解支持,他们也深感普通政务信息的传播缺乏更有效的效果。最近有新闻说浙江长兴,也就是现在做区县融媒体的行业标杆,要求当地各级政府切实减少政务信息的发布量。澎湃报道说,乡长们闻之“如释重负”,终于从每天的六七条政务信息编审中解放出来,终于有时间认认真真办理公务了。这就是目前“信息过剩”的一个缩影,大家其实都迫切看到了,正因为发布渠道多了,我们需要的是更高质量的资讯、而不是杂乱的信息海洋。
4
第四个问题,信息海洋里,机构媒体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定位。 一个报社如果有500名记者该如何用?是每天汲汲于去做大量人有我有的简单信息?还是集中时间和力量在重大报道上轮番发力、每天贡献少而精的大稿?我认为网络时代与以前是完全不同的,以前的信息传播需要数量,传统传播时代,广州日报能够日产100版就是巨大的胜利,而现在可能相反,信息数量已经严重过剩了,“少而精”的模式才可能产生影响力,才可能沿着新的路径找到新的商业模式。
由于当下国内报社普遍重视“融合”并以流量和点击率考核编辑记者,我们看到,大量严肃媒体、机构媒体的采编人力,依然用记者队伍自己来大量生产一般生活资讯、社会新闻上,某种程度,近似把当年都市报打市场时用的套路,复制到网络时代来,还在幻想用自产资讯成为一个平台吸引流量和广告。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