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北京大学开始筹划恢复新闻学教育。时年三十多岁的陈昌凤老师从一开始,便介入了新闻与传播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的筹备过程,并在学院工作七年,亲身经历了学院从无到有、逐渐发展的历程,直至2008年调入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回忆起当年创业的过程,她感慨良多。
筹建:一波三折
北大新闻教育的复兴,承载了太多人的期望。
记者:十年前,建立学院的想法是如何产生的呢? 陈昌凤:建立学院的引子应追溯到1998年百年校庆的时候。当年,中文系新闻专业1958届校友返校,他们多已成为中国新闻事业的栋梁。新华社的原社长、中央电视台的台长、几家大报的总编社长以及大量的新闻界和管理部门骨干都出自北大新闻专业。 而新闻学界的泰斗级人物,包括方汉奇教授、甘惜分教授、秦珪教授、何梓华教授、郑兴东教授等人民大学的老师、新闻系领导,当年也都曾执教于北大的新闻专业。他们也对北大恢复新闻教育寄予厚望。北大是中国新闻教育的发祥地,1918年就开创了新闻教育,解放后又两度在中文系办过新闻专业,前后16年,但自1978年就停止了。在八、九十年代,有几个院系都曾想再设新闻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百年校庆就成了契机。 我作为第一位进入北大的新闻专业博士,心里也总有一种再设新闻教育的理想和愿望。因此在系主任龚文庠老师等人的支持和领导下,校庆期间我就穿针引线,帮着张罗座谈会、联系访谈。中文系的校友返校时,我还陪着龚文庠老师去拜访他们,告诉他们新闻教育的火种依然存在。当时,国际关系学院的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流系已经开设了一些传播学和新闻学的课程。那年春天,在北大复兴新闻教育的想法就已经萌生了。
记者:您曾说,学院走到现在,一定要感谢三位前辈。为什么这么说呢? 陈昌凤:没有这三位前辈,应当说就不会有2001年创办的这个学院。这三位前辈是我的导师方汉奇教授、支持学院成立的北大前副校长何芳川教授以及前党委副书记赵存生教授。 1998年,百年校庆之际,方汉奇教授特地撰写了《中国新闻学和新闻教育的摇篮——写在北京大学100周年校庆之际》,这可以说是北大重建新闻教育的纲领性文章。后来我们在筹建学院时,这篇文章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当年10月,方老师领导的中国新闻史学会联合中国记协召开座谈会,将北京大学列为主办单位,并邀请主管文科的何校长出席。何校长参考了我给他的一些相关资料,在会上做了即兴演讲。他给自己的发言做了个标题:“重振旗鼓,再创辉煌!”何校长感慨于北大这个新闻教育的摇篮在数十年里的空白,表示在新闻教育方面,“北大将登高一呼”。何校长的思维之敏捷、言语之典雅有力、口才之雄辩,立即感染和鼓舞了在场的人们。会后,我在何校长和系里的支持下做了多方面的调研和论证,充满热情和理想。这个会议是筹建学院的一个起点。 11月,何校长召集了相关领导和教师的座谈会,讨论重振新闻教育的问题。赵存生书记在会上做了主题发言,主要论说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开展新闻教育的设想。这个会在何校长的办公室里开,房间很小,坐不下十多个人,有人只好坐在门外。校领导平易近人的态度、民主倾听的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2000年1月,何校长和赵书记召集了第一次“新闻与传播学院筹备组会议”。赵书记着重谈了筹建方案和学科建设的问题,提出了方案之一,即趁领导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部委院校脱钩的机会,合并一些外面的相关学院,比如中国新闻学院、XX广电学院。关于学科起点,他提出了4点:第一,强调学科制高点、北大特色;第二,要办一个文理兼备、甚至与工科(工程、远程)交叉的新闻学院;第三,除了利用北大综合资源外,要面向校内外招聘师资,要留出岗位向海内外招聘;第四,聘请大的传媒集团做董事。这次会上,我见识了赵书记的气魄和开放精神。 何校长认为,合并外面学院会带来很多负面问题,不如解放思想,白手起家。他说:“21世纪,北大有了新闻与传播学院,一定会大放异彩!如果没有,北大就会缺少了点什么……”他要求我们:“3月筹备完,4月开张!”我们又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期盼学院能在新世纪的第一年诞生。
记者:但学院是在2001年成立的,其间经历了什么波折呢? 陈昌凤:北大的事不易。由于种种原因,学院成立的日期一再推迟,从4月推迟到8月,再推迟到11月。最后,我们选定了11月28日,以为不会再有什么变动了。11月13日和23日,何校长又两次召集筹备组会议,确定人员组成、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事项,布置成立大会的事宜。各项工作在紧锣密鼓中。 就在大会召开前夕,我们突然接到上级部门的通知:暂停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一下子就懵了。我们的邀请信已经全部发出并落实,上海和新加坡的学界代表已经启程来北京了,暨南大学派了院领导刘家林老师费力地从广州送来了横匾。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郝晓鸣教授已经抵达学校。我们的心情沮丧到了极点,却又来不及沮丧,因为善后事宜还等着我们去处理。 我依然记得,那么尴尬与忙乱地在勺园接待郝晓鸣时,何校长亲自出面,完全没有我们那种阴霾气,依然谈笑风生,用最可谅解的话语向客人解释。我却始终不知口中饭菜的滋味。 那时,我在国际关系学院的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流系任教,之前已被列入学院出国交流计划。既然新传学院办不成了,我就在2001年1月去了美国。那年4月,龚老师在电话中说:学院又能办了。我在美国仍力所能及参与筹办工作,直到5月28日学院终于正式成立。
记者:您在筹办过程中都做了哪些工作? 陈昌凤:先是调研。1998-2000年,我经常拿个本子就去拜访燕京大学新闻系的老校友、人民大学与北京广播学院的老前辈,倾听他们对新闻学教育的经验和想法。比如秦珪老师,他是“老燕京”、“老北大”,那时候刚从人大新闻学院副院长的位子上退下来,提供了很多好的建议和想法。还有同样是“老燕京”、“老北大”的何梓华教授(时任人大新闻学院院长)、胡一龙先生(曾任中宣部新闻局局长)。 后来又开座谈会。除了参加何校长牵头的座谈会以外,我们还请人大的新老教师来座谈,比如方汉奇、郑兴东、喻国明老师。他们畅所欲言,讲了很多办新闻教育很有意思的事情。 筹备小组成立后,我主要分工的是教学调研与教学计划的草拟,以及负责具体事务的执行。跑腿儿、办手续、拟名单、发请柬、打电话……那几年身体一直比较虚弱,最严重的时候要呵着腰瘸着腿去开会,走不了200米就得坐在路上歇一歇。真的是百废待兴、一无所有啊,感觉一个学院的诞生,真是不容易。然而北大新闻教育的复兴,承载了太多人的期望,咬着牙努力做吧,不能辜负大家的希望。
教学:从零开始
我崇尚宽口径的教学,但条件有限,学生也难以接受。
记者:学院成立时,专业是如何设计的? 陈昌凤:1999年在筹备成立学院时,我已经设计了新闻专业并得到了教务部门的批准。当时去很多学校的新闻学院做调研,比如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很多前辈给予了无私的援助。我在设计课程时,思路上有点摸不着头脑,前辈们便会给我介绍经验,也不避讳他们已经遇到的问题。秦珪老师重点介绍了燕京大学新闻系重视实践的传统,要求学生一路写进来,一路写出去。比如,学院要举行开学典礼,事先安排好学生在前排制造一点冲突,然后要求学生立即写一篇报道,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报道能力。针对同一件事情,大家写的报道都不一样。这个传统对他们影响深远。此外,燕大新闻系培养出的学生知识面很广,诸如天文地理学得都很棒,笔头也非常好,走出学校后适应能力很强。 广告和编辑出版是北大以前就有的专业,整合到学院来。我负责教学时,从一开始就专门成立了教学工作组,让编辑出版专业的肖东发老师做组长,我做副组长。大家每天都在认真讨论,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一心想的是如何让学院运转起来。 学院成立一年后,北大招生办要求学院设立广播电视新闻学,以利于招生。我又在新闻学的基础上设计了广电专业,形成了现在学院本科阶段四个专业并存的局面。
记者:现在您怎样评价这样的专业设计和课程设计? 陈昌凤:我崇尚西方宽口径的教学方式,但条件比较困难,学生也难以接受。高中时,应试教育把他们每天的时间都填得满满的,进入大学后突然要他们自主学习,时间空下来,学生有点无所适从。大一、二以基础课、素质课为主,专业课少,学生觉得缺少专业感觉。 2003年趁北大修订本科教学计划,我们做了一次调整。我们把学院的老师们拉出去开了一整天的教学研讨会,请大家畅所欲言,整整说了一天。过后,我整理了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以求最大限度地接纳吸收。在进行了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我对教学计划又做了一次改进,将专业课提前了一些,采用课组的方式组织主干课程,并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了“新闻传播入门”课,让学生对各学科有所了解,激发他们对专业的兴趣,又让老师发挥自己的长处。同时在本科增设了讲座性的“新闻与传播前沿”,与2001年就开设的研究生阶段的“新闻与传播专题研究”成为同学们喜爱的课程,加上几门由新闻一线的优秀工作者开设的业务课,还真激发了一些同学从事新闻事业的热情。那几年毕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生中,出了非常优秀的记者,有的毕业后两三年就拿到中国新闻奖。 那之前,我们开设了古代汉语、古代文学之类的基础课程,但我们很难找到好老师,学生普遍不感兴趣,后来这些课程压缩成了“汉语言修养”。我还计划开文学类课程,却找不到合适的老师来教。 此外,从一开始我就非常坚定地认为要加强方法类的课程,这是工具性的,可以让学生们终身受益的。这一方面,较兄弟院校,做得还是超前的、不逊的。 现在想想,学院按国务院学位办新闻传播学设计的四个本科专业方向,存在一定的问题,学院师资力量相当有限,四个专业资源就更加分散。而限于器材和师资力量,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无法培养学生应有的一些动手能力,也很遗憾。
记者:学院以前还开过二学位,后来为什么停掉了呢? 陈昌凤:学院在刚成立的时候,我们将国际关系学院的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流二学位带到了新闻与传播学院,学制两年。这个专业对外语要求高,一开始只招英语专业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