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传媒教育网 新闻聚焦 查看内容

《燕赵晚报》原副总编辑王惠平病逝!同仁痛忆

2018-8-12 17:0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19| 评论: 0|来自: 编前会

摘要: 编辑:杨琦钜

来源:燕赵晚报

原标题:永远的微笑——《燕赵晚报》原副总编辑王惠平病逝,同仁痛忆!

王惠平

又一位媒体人不幸离世。


8月12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燕赵晚报》多名员工处获悉,《燕赵晚报》原副总编辑王惠平于2018年8月11日上午病逝,终年56岁。


据《石家庄日报》 2013年8月14日报道,在中国晚报协会2013年度会长会上,《燕赵晚报》副总编辑王惠平获“中国晚报杰出贡献总编奖”。(澎湃新闻)

永远的微笑

——追忆燕赵晚报原副总编王惠平
作者:武瑞春

点开微信朋友圈,满屏都是,燕赵晚报原副总编王惠平女士去世的消息。这是2018年8月11日,当时我在6路公交车上 。我忘了下车,坐到终点;坐回来,一路上光顾得看手机,又坐过站……如是五次,我仿佛迷了路,在我最熟悉的城市里。 我当过十年记者,几乎跑遍石家庄的大街小巷。这一次,我是丢了同伴和领路人么?我的眼里一次一次漫出泪水,遮挡了我的视线。我的眼里,似乎只能看见那张微笑的脸。
2003年我从生活早报转到燕赵晚报当记者时,她就是副总编了。当时中层以上领导每年都要述职,我听她在述职报告中说,编辑要尊重记者的个性和写作风格,不要把稿子改得“千人一面”,我对此深以为然。我还听别的领导述职时提到,惠平副总编当记者时曾写过“蛋贱伤农”的稿子,引起过很大的反响。后来,我从“社区网”“记者之家”(现已不存)栏目里看到惠平副总编写的一篇纪念父亲的文章,行文流畅,情真意切,文笔不错。“这是一位在行的领导”,这就是我最初对她的印象。

燕赵晚报有个传统——举行重大公益活动时,往往都要义卖报纸,这时报社全员都要上街,报社领导也不例外,惠平副总编作为女性,作为领导,也没有搞过特殊。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5月24日、25日,燕赵晚报利用周六日街头人流量大的时机,全员出动义卖报纸。时任副总编的王惠平、王海刚、程建英等人也来到我负责的临时卖报点——中山路与大经街交叉口卖报。平时零售价每份5角,临时调整为每份1元。这就要跟读者解释:“这是 为汶川地震灾区的孩子募捐的,所得报款将全部捐给灾区……”来往的路人有的欣然解囊,有的不顾而去。即使碰了壁,惠平副总编等人也不急不恼,为了一元钱依然满面笑容地四处兜售报纸。作为一个有职务、有职称,又有一些岁数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女性,能不尴尬吗?我用相机捕捉着他们的表情,没有发现。惠平副总编的笑容尤其真挚和灿烂。

2012年8月,我从惠平副总编分管的社会新闻部调往副刊部,向她“辞行”。她表示理解,微笑着,当着全办公室的人对我说:“这是因为你文笔好,副刊部才要的你。”这让我深感惊讶,因为,不久前我可能因“不执行领导命令”而“冒犯”过她——我和摄影记者前往井陉县采访一起鱼塘大量死鱼事件引起了较大反响,当时惠平副总编指示我们追踪报道时,要查清给鱼塘供水的水渠是否被污染了,要逆流而上沿途探查。可水渠在山间盘旋几十公里,有时走地上明线,有时走地下暗渠,我们的采访车过不去,没有当地环保部门配合,我们很难将调查继续下去。没想到,惠平副总编既没有因我们“违命”而“记仇”,更没有给我们“穿小鞋”。
久入职场的人都知道,女同志干得再好,再卖力气,异性领导往往也不大愿意表扬她,这倒不一定是因为领导大男子主义,可能就是为了“规避男女嫌疑”。而作为女性领导,对女性下属就没有这层顾虑了,惠平副总编就多次对我们一些女同志进行了公开表扬。我到了副刊部,惠平副总编看了我编的“揭秘”等版面,几次微笑着夸奖,说这些版面从此有了时效性,说:“毕竟这个编辑是干过新闻的。”这让我们工作起来有了更大的动力。
2014年下半年,惠平副总编52岁,根据报社当时的规定,她内退了。我有些怅然若失。当年的圣诞节时,我给她寄了几个“平安果”,祝她平安快乐。她没有收到。我当时不知道,与这几个平安果一起失落的,还有我对她的祝福……
在我的记忆里,惠平副总编身体健康,待人和善, 脸上总是洋溢着明媚的笑容,可8月11日这一天,她的头像都变成灰色的了。离开我们,她也黯然不舍呀。
“愿天堂里没有病痛”“希望你在那个世界里平安宁静,永远没有病痛,只有微笑”……同志们一声声的呼唤,惠平副总编,您听到了吗?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