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传媒教育网 新闻聚焦 查看内容

迎接“浸媒体”时代 2016新浪未来媒体峰会在北京召开

2016-10-26 19:33| 发布者: 张熹| 查看: 122| 评论: 0

摘要:   人民网北京10月26日电 昨日,由新浪新闻主办的2016未来媒体峰会在京召开。本次峰会主题为“迎接浸媒体时代”,各界行业大咖共同探寻在媒体行业变革大潮下,各领域从业者如何破与立,一起迎接浸媒体时代。  作 ...

  人民网北京10月26日电 昨日,由新浪新闻主办的2016未来媒体峰会在京召开。本次峰会主题为“迎接浸媒体时代”,各界行业大咖共同探寻在媒体行业变革大潮下,各领域从业者如何破与立,一起迎接浸媒体时代。
  作为国内媒体行业的领跑者,新浪在去年举办了以“新闻革新·联接未来”为主题的“2015新浪新媒体峰会”,全方位关注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和未来。
  昨天,新浪网副总裁、新闻总编辑周晓鹏,北京电影学院动画与虚拟现实国际研究中心执行董事Kevin Geiger,真格基金合伙人兼CIO李剑威等来自国内外领军媒体行业的嘉宾参会。他们在这些话题基础上再度深入挖掘,针对VR、AR等新技术支撑下未来媒体什么样,未来媒体人生态趋势等问题展开了深入地探讨。
  未来媒体是什么?浸媒体时代的思想交锋
  “未来媒体到底是什么?它是属于技术的,是属于人的吗?未来到底会是什么样子?该怎么样去预测?该怎么样去着手?”一开场,新浪网副总裁、新闻总编辑周晓鹏就在主题演讲中抛出了问题,随即也阐述了他的观点。
  周晓鹏认为,未来媒体既是技术也是艺术。他肯定了在未来的媒体报导当中技术手段的重要,但是提醒大家更要考虑表达的技术形式和思维模式。
  “未来的媒体,包括日常的信息流的组织与呈现,它本身既是技术也是艺术的表达。要知道美感在什么地方,要知道如何让用户获得更好的受众体验。所以在传媒领域我们应该要技术,但不应该一味崇尚技术而弱化我们的价值。”周晓鹏将未来媒体需要解决的问题归纳为“信息增量、视角增量跟体验增量”,并且给出了具体阐述。
  与周晓鹏“注重艺术感和人的价值”这样的“体验派”不同,来自北京电影学院动画与虚拟现实国际研究中心的执行董事Kevin Geiger则重点从技术的角度切入,通过对VR虚拟现实的发展,为大家讲解了未来媒体的演变之路,并且详细解答了VR技术在新媒体应用当中的优势等问题。
  而针对此次峰会的“浸媒体”主题,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沈浩也带来了他的观点,似乎能够从学术界的角度来给“浸媒体”一个直观的描述:“我想,‘浸’既可以表现出用户的体验更加沉浸,也可以代表媒体人更专注、投入。”沈浩也强调了技术的重要性,并且表示,技术往往都遮蔽在文化中,只有当技术产生革命性变革的时候,我们才会意识到技术带来的变化。”
  未来媒体向何处去?网络平台VS用户VS资本
  当下媒体身处变革时代,技术支撑成为行业迭代的强大推动力,这些都是参会嘉宾们的共识。然而,未来媒体究竟会向何处去?是如周晓鹏所言,被“人的价值”所定义,还是如同其他嘉宾所说,被技术推动?甚至还有观点认为,资本流动的方向将最终决定未来媒体的去向。
  在下午的圆桌论坛上,嘉宾们的讨论观点更是激烈交锋,精彩纷呈。
  “受众定义不再,每个人都是传播主体。”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宋建武说,“互联网时代没有受众只有用户。用户是清晰、特定的主体和个人。新的传播关系的已经产生,新的以个性化服务为主要特征的传播关系替代了大众传播,我们看到了哀鸿遍野,大众传播趋向崩溃,传统的商业模式在崩塌之中。”
  诚然,传统的商业模式在崩塌,而新的商业秩序尚未被建立。未来媒体的新商业模式是什么?未来媒体走向何处才是正途?
  “浸媒体,大平台,大数据。”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宋建武回答道,未来的传播将不会是以某一种特定的技术为支撑,而一定是一个大平台上的整体运营。谁有互联网的平台,谁有作为主体的用户,谁就有未来。依靠大数据,只有平台才能聚合大数据并进行处理,未来传统媒体包括互联网媒体就要向这个方向发展:汇集原生数据,生产自身的用户数据。
  在这些内容、技术层面之上,真格基金合伙人李剑威则从产业角度解答了未来媒体如何满足用户、吸引投资的问题。李剑威认为,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算法驱动型媒体和一些针对用户深层次需求提供优质内容的“内容型驱动”媒体,都将成为未来行业的超级独角兽。
  多维度视角观察未来 峰会发布媒体趋势和从业者生态报告
  此次峰会期间,还发布了两份重要报告。一份是新浪联合皮埃罗这位硅谷精神布道师,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做客教授,共同发布的2017未来媒体趋势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既有全球视角下皮埃罗对未来媒体极富创建性的思考,也有新浪作为中国最大门户网站、站在中国立场对未来媒体的观察。
  “不管你喜不喜欢,我们有越来越多的算法,这些算法决定了新闻制作的流程。”皮埃罗?斯加鲁菲在2016新浪未来媒体峰会上如是说。
  对于未来媒体会发展向何方,皮埃罗在报告中提出了十大趋势:用户体验技术、大数据、新内容时代、流媒体、手机应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共舞、创客文化、货币化、新平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写作。
  而面向未来,皮埃罗认为,未来的新闻将不再是用来“读”的,而是用来“体验”的。未来媒体将成为连接新闻叙述者和新闻制作者的桥梁。未来新闻工作者的工作内容将会被改变,媒体工作者要组织人工智能、大数据、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应用”,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技能是,选择最好的设备。
  另一份报告则是新浪新媒体实验室联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周葆华发布的2016网络新闻从业者生态报告报告,从人的角度分析了未来媒体中最重要力量的生存现状。
  周葆华也在峰会现场对报告进行了解读。在技术革命带来新闻变化的形态下,他将从业者的生态锁定在当代网络新闻从业者群体的基本特征、职业理念、技术环境下从业者技能、如何看待新闻业面临的竞争、从业者的生存现状5个主题并进行了分析。
  报告在全方位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未来新闻从业者应当做创新者,同时做桥梁者,对文本、内容、计算机编程、艺术的应用来回穿梭。同时建议行业共同探讨,关注新闻从业者群体,关注网络新闻人的状态,更好地拥抱科技应对未来。
  走在“浸媒体”时代前列 新浪直播生态布局显现
  不论是去年的“新媒体”峰会,还是今年的“未来媒体”峰会,新浪始终密切关注新技术的更新和行业动态,走在变革的前列。当去年那些被讨论的预测性观点,如今正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被演绎时,我们不得不承认,新浪似乎在不知不觉中,又在行业迭代的过程中推波助澜。
  新浪在“未来媒体”道路上所做的,当然不止这些。其中颇值得一提的是,周晓鹏在峰会开场演讲上围绕新浪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中文泛资讯直播生态,给出的详细介绍。
  根据周晓鹏的介绍,在新浪、新浪微博与一直播三个新浪产品生态当中,每天将会产生30万场直播。并且,这些直播内容可以在三个平台之间实现互通,为用户带来更大的传播效果。除此之外,新浪微博正在启动的“赋能计划”,将能够满足用户全场景的直播需求,通过新浪新闻的客户端,通过一直播,通过新浪微博的直播和新浪天眼直播的项目。
  总结来说,新浪正在做的是,通过多种直播体系的搭建,实现为用户提供全场景直播的能力。并且提供技术,赋予合作伙伴去搭建这样的直播能力和直播场景。
  而周晓鹏也宣布了接下来新浪将启动的“一二三”首批战略合作计划:将与100家媒体、200家机构和300个个人进行首批战略直播合作,涉及到时尚、娱乐、体育健身、社会、财经、科技等多个领域。对于这些首批战略合作伙伴,将在各种资源上给予支持,来打造各品类垂直的直播IP。
  “愿你的道路漫长,充满奇迹,充满发现。”这是周晓鹏为此次未来媒体峰会嘉宾的美好寄语。而这似乎也可以成为当下这个日新月异的媒体变革时代,每一个从业者的期望和愿景。在浸媒体的帮助下,我们生活的时代、空间、消费信息的方式,一切都值得被重新定义。
  来源:人民网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