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传媒教育网 新闻聚焦 查看内容

62岁《中国经营报》副总编辑张曙光因病去世

2016-7-27 13:37| 发布者: 张熹| 查看: 85| 评论: 0|原作者: 傅婷|来自: 蓝鲸传媒

摘要: 《中国经营报》原副总编辑张曙光蓝鲸传媒27日讯中国经营报官方消息,2016年7月25日上午8时59分,《中国经营报》原副总编辑张曙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今日,中国经营报编辑部发文缅怀张曙光,文章高度评价张 ...

1.jpg

《中国经营报》原副总编辑张曙光


蓝鲸传媒27日讯 中国经营报官方消息,2016年7月25日上午8时59分,《中国经营报》原副总编辑张曙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


今日,中国经营报编辑部发文缅怀张曙光,文章高度评价张曙光为勤奋的工作者、睿智的思想者和温和的管理者。


以下为编辑部全文:


曙光是《中国经营报》这份事业早期的建设者之一,后来又长期担任报纸内容的主管工作,对于《中国经营报》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回顾和曙光一起工作的日子,历历在目,仿佛昨天。


曙光是一名勤奋的工作者。


做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曙光写出了大量优秀的新闻作品。即便已走上副总编辑的管理岗位,还经常亲临采访一线,采访新闻、撰写报道。他采写的联想倪光南等人物专访,现在也堪称报道典范。


《中国经营报》总编室的同事们不会忘记,每个周四、周五的晚上,都会看到曙光伏案批读的身影。在那些签版的日子里,他仔细阅读、修改每一篇即将上报的文章,为了一点微小的质疑和编辑、记者交流。为了报纸的出版,曙光牺牲了无数个周末的夜晚。可以说,那时每一张出版的《中国经营报》,都凝聚着曙光的心血。


曙光是一名睿智的思想者。


做为一家财经报刊的副总编,曙光时刻关心、学习、思考着中国经济的现状与未来。曙光长期亲自担任《中国经营报》评论员,撰写本报社论和重要评论文章。可以说,他用自己的学识、思考和才华,在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中,留下了不容忽视的一笔。2014年1月,就在他退休的前夕,他还写下了反响热烈的评论《市场的力量与秩序的约束》,他在文中的结尾写到:


没有约束的力量是可怖的力量,没有秩序的力量是破坏的力量。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至今已经过了22年,这一伟大实践至 今仍在进行。如果从历史的高度来看,中国人100多年来一直在努力将西方的先进经验和理念嵌入到中国的社会土壤中。从泯灭人的自私性,到发挥人的自私性, 再到将这种自私冲动的能量归纳于秩序之中,这些努力都是在尝试,在改革。


他已经把中国的经济活动上升到历史的高度和人性的高度,展现出他超乎寻常的认知水准和思想情怀。


曙光是一名温和的管理者。


直到今天,想到曙光,我们就会想到他那谦谦君子之风。做为报社的高级管理者,他对每一个员工都表现出谦逊、温和、亲切的态度,让人如沐春风。


曙光关心员工的成长,愿意和他们进行业务交流,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也 愿意倾听他们的烦恼,并给出中肯的意见。


他与人为善、急人所急,真诚地帮助身边每一个人。但正是这种温和、宽厚、善解人意,在《中国经营报》起飞的日子里,能把员工们凝聚在一起,做出了今天这份令所有经营报人骄傲的事业。


对于亲友、对于同事,曙光突如其来的离去是让人难以接受的。他才62岁,本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文章要写,还有很多天伦之乐要去享受,但病魔没有把他留给我们。这让我们每一个人都陷入悲痛和追思之中。但病魔夺不走的,是曙光的音容笑貌、是曙光的深刻思想、是曙光的高贵品行,这些都留在了这个世界上,都留给了我们每一个人。


最后,我们说,曙光,你还活着,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我们爱你,会永远怀念你!


《中国经营报》编辑部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