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民谣都是弥足珍贵的舆情信息。《诗经》时代,社会治理部门就懂得从民谣中了解社会疾苦,及时纠正问题的道路。可以说,没有采诗制度,就没有《诗经》的传世。 信息时代,民谣更多。“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这个新民谣,就是一例。民谣抽象,有几个官员愿意把它具象化,假想成自己就是骗人者或受骗对象呢?遇到被骗,如何对待被骗的态度,又是考验地方政府对待虚假信息态度的关键时刻。 3月12日下午,黑龙江省省长陆昊在京主持召开龙煤集团脱困发展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龙煤集团拖欠职工工资问题。省政府通报称,“我们要深刻吸取掌握、报告情况信息不准确的教训,尊重职工合理诉求……再次发生重要信息报告不真实的情况要严肃处理。”(《新京报》3月12日快报) 3月6日,黑龙江省长言之凿凿,否认龙煤存在拖欠工资问题。很快,龙煤集团矿工为讨工资聚集事件,很不给陆省长面子。好在黑龙江方面及时应对,比继续捂着盖子是个不小的进步,应该肯定。 这个事件,其负面影响远远超过天价鱼事件和GDP增速倒数排名的影响。要消除这类负面事件的影响,当地对这个事件的问责,在很大程度上衡量着他们对待欺上瞒下的态度。 省政府的这个通报,对下面呈报的“重要信息报告”明明知道严重失实,居然用“再次发生重要信息报告不真实的情况要严肃处理”警示一下。这样的警示,连“罚酒三杯”都不如,等于是活脱脱的“下不为例”嘛。 信息的真伪,事关社会的祸福。信息虚假,决策失误,这不仅仅坑政府、害领导,更是在坑民。古装电视剧告诉我们,其君之罪,在那时是要砍脑袋的。如今,重要信息报告制度,下级部门呈递的报告存在水分,甚至是赤裸裸地谎报,负责起草“重要信息报告”的人该承担什么责任?谁授意他们这么写的,授意者又该被如何问责,却是地道的谜。 重要信息报告都谎报,这是拿一个地方的社会声誉做赌注,拿当地民众的利益当儿戏。如此重要敏感的事情,黑龙江以前有过吗?如果有,可曾发现过吗?发现的话,如何处理的?没有发现,是真没有还是有过不愿承认?这样的追问,同样适用于其它省份。 作为省政府的通报,措词应该准确,态度应该鲜明。“再次发生……要严肃处理”的表述,给人以暧昧的感觉。从字面意思看,这次虽然谎报了重要信息,但处理不重。也许,省政府觉得这样的谎报给黑龙江造成的影响不大,或者谎报情有可原。当然,也不排除重要信息报告属实,省长在全国“两会”碍于面子,没敢说出实情。这样,“重要信息报告”成了个临时的“替罪羊”。处理起“替罪羊”来,连语气都很温柔甚至模糊不清。这虽然是推测,但可能性不该为零吧? 信息时代,省长被不实报告所骗,变成了“新闻”。涉事省份对被骗者的处分基本上“下不为例”,给人留下更多的悬念。也许,这样的悬念,要等很多年过去,真相才可能浮出水面。历史等得起,我们的社会发展,等得起不,这倒是个不小的问题。 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16/0312/22/BI0940D600014SEH.html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