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传媒教育网 海明评说 查看内容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贵在落实

2016-2-4 09:32| 发布者: 刘海明| 查看: 155| 评论: 0|原作者: 欣岩|来自: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摘要: 约稿
近日,2016年度的中央1号文件和公众见面。其中第18点意见指出:“全面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实施文化惠民项目。在农村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整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项目,发挥基层文化公共设施整体效应。”

文化是衡量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当代社会的文化概念,并未给农村文化留下多少自由发展的空间。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强调农村改革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显然是站在文化强国和城乡文化均衡发展的高度,提出了建设目标。这样的目标,可谓意义深远。

农耕时代,乡村是文化生产的基地;工业文明,农村对文化的贡献率显著下降。然而,小康社会的建设,不仅仅是解决温暖问题,更应包括精神消费的“小康”。可以说,没有精神消费的小康,现代就是瘸腿的现代化。显然,农村的文化小康,需要有一套适合中国农情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容,决定了体系建设的方向。在当今社会的文化语境下,现阶段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应该以城市的大众文化反哺乡村为主。吸引广大农村居民对优质的图书和报刊影视作品感兴趣,培养其读书看报的习惯,培养他们欣赏优秀影视作品的习惯,进而提升农村居民的文化创造力,应该是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最好落实。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落实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不免一刀切,应因地制宜,摸索适应不同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我国地域辽阔,农村文化差异大,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明显。作为中央1号文件,只能提纲挈领地提出建设目标,对这个宏观的目标的理解,要站在符合地域实情的角度,不能简单划一。否则,容易变成形式主义的落实。

这两天,回农村老家,发现村东头的耕地上,多了一个庞然大物的固定性建筑物:戏台。据说,这是上面统一要求每个村庄建设的。空荡荡的戏台,占了耕地,一年能唱几回戏,能播放几次电影,如果利用率不高,会不会造成较大浪费,有待时间给出答案。由此给人提出的问题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一窝蜂地突击完成“任务”。

仓廪实而知礼节。经济宽裕的农村居民,他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是刚性的。专门针对农村居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确实应提上地方政府部门的议事日程。这个服务体系的建设,贵在摸清本地农村居民的文化兴趣点何在,这样的文化兴趣点有无提升的空间,进而在满足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文化消费兴趣,提升他们创新农村文化的能力,这当是最1号文化相关要求的最好落实。


新闻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5-01/15/c_133920319.htm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