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的这首《晚春》,历来为人称奇。榆荚,颇具北方特征的晚春景物之一,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避短用长,争鸣争放,为“晚春”添色。
京报集团同心出版社推出张虎生先生的新作《榆荚集》,取名可谓一语双关:借晚春自况的同时,又以此自勉,鼓励“无才思”者敢于创造。 《榆荚集》如璞玉浑金,仔细咀嚼、品味,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的丰富知识和信息。笔者研读再三,愈发觉得甘惜分先生誉之为“报春花”,颇有见地。该书收录了不同体裁的许多作品,当是作者“柳丝榆荚自芳菲”的最佳写照。
一、深厚的文化底蕴
渊博的学识,深厚的文化素养,是《榆荚集》备受推崇的关键所在。平心而论,在新闻战线数十年的新闻工作者很多,但是,能取得丰硕成果并被新闻界所公认的新闻大家,屈指可数。究其原因,和不少新闻从业人员的知识储备不够,文化涵养欠佳有关。通读《榆荚集》,对张虎生先生深厚的国学功底,很是折服。这方面的文章,在《榆荚集》中俯拾皆是。例如,“金台论道”中的《畅民意 戒壅蔽》,从历史上魏徵告诫唐太宗要“居安思危”,得出“以史为鉴,可知兴替”的结论。其中,信手拈来的许多诗句,如“滋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为评论作品添色不少。再如《澹泊却早誉 华滋嶂尤湿》一文,引用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臣无粉本,并记在心”,以及另一位唐代画家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绘画心得,从而分析张正恒教授的绘画风格。
二、可贵的经验之谈
新闻工作,入门不难,真正做好却大不易。文化知识储备是基础,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实践中,勇于探索,总结出独家的工作经验。一个成功的新闻人,都能或多或少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榆荚集》中,同样凝结着张虎生先生的一些经验之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首推《“五不”清风消息采写回眸》。这篇采写心得介绍了三点体会。文章篇幅不长,却不乏真知灼见:他强调新闻工作者应有意识培养自己的“新闻眼”和“新闻耳”;在写作新闻稿件方面,提出了别是一家的“压缩饼干”论。“压缩饼干”理论不仅实用性很强,而且具有高度的概括性,适合于课堂教学,值得新闻专业学子领悟、学习。
此外,为学界和业界人士所称道的9则《灯下走笔》,也是典型的例子。诚如作者所说,“灯下走笔”是夜班编辑的一项基本功,惟其“厚积”方能“急发”。反观时下的新闻学教育,因为课程设置等原因,致使学生在知识积累和实际动手能力方面无法厚积,怎么指望日后这些学生在工作中“急发”?
三、最新的学术成果
张虎生先生虽然年逾花甲,不仅笔耕不辍,而且能够站在学术前沿。比如,位列全书最末的《公正分配与和谐社会》一文,是作者2006年下半年在北京大学和早稻田大学共同举办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进展》系列讲座上的讲义。写于2006年下半年的《互联网新闻学绪论》,作者站在网络新闻学的学术前沿,高屋建瓴地提出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如果把互联网双向传播的特性绝对化,认为它是无需管、管不住的‘自由媒体’,甚至认为它不能管、不该管,势必导致网上新闻信息庞杂无序、良莠不齐,不实、不良、有害信息大行其道,危害舆论安全和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对互联网新闻的编排,既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又提出网络新闻的“二次编辑”理论。
他的《从科索沃透视西方“新闻自由”的本质》一文,材料翔实,论据充分,分析透彻,对我们认清西方新闻自由的实质,很有帮助。
此外,作者长期从事拉丁美洲研究,其早期的论文与对拉丁美洲的介绍、研究有关。《拉丁美洲社会性质刍议》、《中国和拉美拓展南南合作的基础与前景》。其中,尤以《“中国人早早到达美洲”说质疑》最值得称道。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