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因为中国和诺贝尔奖缘分不够,这个奖一直是中国人的痛。这个痛,并未因为诺贝尔奖和中国人结缘,就此画上句号。文学奖和和平奖授予中国公民,诺奖依旧刺激中国民众的痛点;自然科学奖实现零的突破,中国民众骨子里的“荣誉痛点”症状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局部反弹。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消息传到国内,网络舆论先是为之鼓掌,很快开始“反思”。有的给中医喝彩,认为这是中医的胜利;有的在替国内的院士感到悲哀,觉得屠呦呦的获奖,是对中国院士制度的嘲讽,中国的院士们应该集体感到脸红。 传统中医的尴尬,众多院士与诺奖无缘,中国大学排名靠后……这些事关中国形象和国际地位的荣誉,因含金量不高,历来是中国公众心中的一个痛。在平时,这些“荣誉痛点”因麻木其症状并不显现。一旦遇到足以举国兴奋的事情,民众潜意识中储存的“荣誉痛点”,就容易因兴奋而被迸发出来。这样的痛点浮出水面,在网络舆论中引发争论,进而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屠呦呦获奖,填补了中国公民和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无缘的空白。与此同时,不少人开始揪心起来:青蒿素的发现,是屠呦呦个人的荣誉还是集体的荣誉,10月7日的央视节目里,评论员还在阐释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屠呦呦谦虚,评论员也在试图平衡个人和集体的关系。这个细节,暴露出中国式荣誉的潜台词:没有集体,个体可能啥也不是。同样,一位“三无”教授的获奖,则可以轻而易举颠覆某个群体,好像在中国只有“三无”科学家才可能摘取殊荣。凡此这些逻辑,显然都很不正常。 人穷气短;局部脱贫,同样会刺激某些人的神经,加剧其气短症状。浮躁是中国当代社会的通病。这种病症的感染,是国家政策和社会环境的必然产物。就拿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来说,何尝不是急功近利的产物。如果不是上峰的指令,如果不是应急攻关,如果不是站在传统中医的肩膀上,青蒿素的提炼,可能还要晚问世多年。同样,今天中国的各种科研项目,同样是“荣誉痛点”的产物。管理部门按照自己的需要设置议题,以科研买卖的方式发包项目。这样的研究,也许在孕育新的诺贝尔奖,只是这样的孕育需要几十年以后才能得到检验,现在不少人抱着这样的希望在做事。至于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还是有心栽花花不开,这个谜底当事人自己也未必能看得到。在谜底揭开之前,不论科研部门还是当事人,他们的“荣誉痛点”就无法消失。 屠呦呦获奖,网上传出一些科研管理部门的贺信。这些贺信突破节假日单位放假的限制,临时赶制贺信本身,表明这些科研管理部门的“荣誉痛点”也未消失,所谓的贺信不过是意料之外的礼节性肯定罢了。如果没有这样的痛点,在日常管理中多给科研工作者送点帮,给他们一点尊重,也许我们的科研成果得到国际社会认可的概率就增加了许多。相反,不肯松绑,或者把个人荣誉绑在自己的战车上,本身就是不自信的表现。 屠呦呦获奖是偶然现象还是中国开启诺奖常规获奖模式,这才是中国“荣誉痛点”的核心所在。假若三五年里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和中国科学家无缘,想必会让更多的国人揪心不已。不信,我们拭目以待! 新闻链接: http://news.163.com/15/1007/10/B5AMOB0200014AEE.html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