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传媒教育网 海明评说 查看内容

从张泉灵离职感言说起

2015-9-10 13:3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83| 评论: 1|原作者: 欣岩|来自: 本网原创

摘要: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人生没有永恒的工作。告别工作单位,只是个时间早晚的问题。对于离职的人而言,离职的原因各有各的不同,离职的感言也不尽相同。对于名人来说,他们的离职感言也许更引人瞩目。9月9日早间,央视 ...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人生没有永恒的工作。告别工作单位,只是个时间早晚的问题。对于离职的人而言,离职的原因各有各的不同,离职的感言也不尽相同。对于名人来说,他们的离职感言也许更引人瞩目。

9月9日早间,央视原主播、记者张泉灵发布长微博,记录自己从央视离职的心路历程。扭头吐痰这种事情,既不公平也不厚道。(澎湃新闻网9月10日报道)

作为名主持人的张泉灵,她离开央视,让不少人感到意外。不过,最让我在意的是她的这番离职感言。她觉得离职如离婚,这样的特别感觉,相信发自肺腑。但她不希望对老东家说三道四,更看不起那些对老东家嗤之以鼻甚至发泄不满的离职感言,我深表赞同。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离职,有找到更满意单位的,也有被迫离开心仪的单位,甚至被迫流浪的。不论哪种情况,总有人对原单位表示不满。往高处走的,会看不起刚刚离职的单位,因为自己的老东家水准差。

在我看来,任何单位都是“学校”,员工都是“学生”,你在一个感觉不理想的单位供职,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己的鉴别力,让你发现了问题。自己以后如果有更好的职位,可以改进类似的问题。所以,离职者可以赞美新单位,却没有必要抱怨、吐槽原单位,好像老东家太垃圾,配不上自己似的。

对于不想离职被迫离职的人而言,同样不必牢骚满腹,不必去责备单位。工作是双向选择,被迫离职的虽然是单位淘汰了你,你有不满多权利。只是抱怨没有用处。与其抱怨,不如尝试挑战自己,用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己的能力。所以,被迫离职其实时给自己一个主动提高自己到机会。

反观现在的一些离职者,离职后喜欢走社交媒体上发表对原单位深恶痛绝的言论。相信不是每个单位都公正,但扭头吐痰但做法,更多暴露了一些人的为人处事习惯。

凡事有利必有弊,反之亦然。只要我们改变了视角,才能发现与众不同的世界。对于媒体人来说,更应如此。如果媒体人不能从常态中看出不同,不能用乐观的态度看待问题,包括看待自己的事情,又如何能做好本职工作呢?

现在,我们的社会充满着某种戾气。对于媒体人来说,这样的习气要尽量避免。对于单位的感觉,同样要综合评价,不宜只看到满眼的黑暗,看不到丝毫的阳光。即便一个单位确实糟糕,也别忘记黑暗正在孕育光明,也是对员工的间接锤炼。

遗憾的是,最近在几个媒体微信群里,看到有的记者言语不雅,脾气暴躁,有的听不进别人的批评。对于自己的供职单位和其他同行单位,充满了攻击性点语言。人未走,痰已吐;或者对其他单位“吐痰”。这样的“爱憎分明”,虽然是每个人的自由,只是这样的“自由”值得商榷。如果稍加审视,就知道世上没有完人,也没有完美的单位。爱它而不是攻击它,让它改进而不是任其保持缺点,这才是真正的爱单位(包括爱国)。

相信缘分,对过去的和现在的缘分保持善意,对恩要铭记,对恨要体谅甚至原谅。一个不懂感恩的人,相信干什么样的工作都可能最终“耿耿于怀”。相信张泉灵对老东家多缺点也有自己的感受。她没有吐痰,而是感谢央视的培养,张泉灵的这个“答卷”,是不是值得我们学习呢?


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15/0910/07/B34RPN4A0001124J.html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admin 2015-9-22 12:34
2015年9月12日《浙江工人日报》2版 民声

从张泉灵离职感言说起
  微观点:在我看来,任何单位都是“学校”,员工就是“学生”。从原单位离职者,可以赞美新单位,却没有必要吐槽原单位,好像老东家太垃圾,配不上自己似的。张泉灵的这个“答卷”,就值得我们学习!
  ■刘海明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人生没有永恒的工作。告别工作单位,只是个时间早晚的问题。对于离职的人而言,离职的原因各有各的不同,离职的感言也不尽相同。对于名人来说,他们的离职感言也许更引人瞩目。
  9月9日早间,央视原主播、记者张泉灵发布长微博,记录自己从央视离职的心路历程,并表示扭头吐痰这种事情,既不公平也不厚道。
  作为名主持人的张泉灵,她离开央视,让不少人感到意外。不过,最让我在意的是她的这番离职感言。她觉得离职如离婚,这样的特别感觉,相信发自肺腑。但她不希望对老东家说三道四,更看不起那些对老东家嗤之以鼻甚至发泄不满的离职感言,我深表赞同。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离职,有找到更满意单位的,也有被迫离开心仪的单位,甚至被迫流浪的。不论哪种情况,总有人对原单位表示不满。往高处走的,会看不起刚刚离职的单位,因为自己的老东家水准差。
  在我看来,任何单位都是“学校”,员工都是“学生”。你在一个感觉不理想的单位供职,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己的鉴别力,让你发现了问题。自己以后如果有更好的职位,可以改进类似的问题。所以,离职者可以赞美新单位,却没有必要抱怨、吐槽原单位,好像老东家太垃圾,配不上自己似的。
  对于不想离职被迫离职的人而言,同样不必牢骚满腹,不必去责备单位。工作是双向选择,被迫离职的虽然是单位淘汰了你,你有不满的权利,只是抱怨没有用处。与其抱怨,不如尝试挑战自己,用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己的能力。所以,被迫离职其实是给了自己一个主动提高自己的机会。
  反观现在的一些离职者,离职后喜欢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对原单位深恶痛绝的言论。相信不是每个单位都公正,但扭头吐痰的做法,更多暴露了一些人的为人处事习惯。
  凡事有利必有弊,反之亦然。只要我们改变了视角,才能发现与众不同的世界。对于媒体人来说,更应如此。如果媒体人不能从常态中看出不同,不能用乐观的态度看待问题,包括看待自己的事情,又如何能做好本职工作呢?
  现在,我们的社会充满着某种戾气。对于媒体人来说,这样的习气要尽量避免。对于单位的感觉,同样要综合评价,不宜只看到满眼的黑暗,看不到丝毫的阳光。即便一个单位确实糟糕,也别忘记黑暗正在孕育光明,也是对员工的间接锤炼。
  遗憾的是,最近在几个媒体微信群里,看到有的记者言语不雅,脾气暴躁,有的听不进别人的批评。对于自己的供职单位和其他同行单位,充满了攻击性的语言。人未走,痰已吐;或者对其他单位“吐痰”。这样的“爱憎分明”,虽然是每个人的自由,只是这样的“自由”值得商榷。如果稍加审视,就知道世上没有完人,也没有完美的单位。爱它而不是攻击它,让它改进而不是任其保持缺点,这才是真正的爱单位(包括爱国)。
  相信缘分,对过去的和现在的缘分保持善意,对恩要铭记,对恨要体谅甚至原谅。一个不懂感恩的人,相信干什么样的工作都可能最终“耿耿于怀”。相信张泉灵对老东家的缺点也有自己的感受。她没有吐痰,而是感谢央视的培养。张泉灵的这个“答卷”,是不是值得我们学习呢?
http://epaper.zjgrrb.com/html/2015-09/12/content_2528847.htm?div=-1

查看全部评论(1)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