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器代替一部分媒体人的工作正在变成现实,在中国,一些科技创业团队正在做这样的事情。 2011年,郑朝晖在和一家传统媒体的网站聊天时,建议他们应该在编辑工作中更多地使用技术以提高效率,让郑朝晖印象深刻的是对方表现出对技术抵制的态度,“他担心的是技术来了,一千个编辑要可能裁掉九百个,为什么不能是一千个编辑发挥一万个编辑的作用呢?” 不久之后,郑朝晖自己带领团队做了一个以“兴趣推荐”为技术核心的资讯产品“一点资讯”——根据用户搜索行为,为其推荐相关的新闻,这些新闻从其他媒体抓取而来,而一点资讯扮演的是一个平台的角色。 不需要像媒体那样在内容上深耕细作,更多精力用于推广,一点资讯发展飞速。 据一点资讯方面提供的数据称,其移动端日活跃量已经超过1100万,而整体日活接近2000万。郑朝晖做了个决定,去海外市场,最先进入的是美国市场,下一步的计划是印度等其他国际市场。“预计海外可以带来三倍的增量。”郑朝晖说。 难以想象一家中国媒体做海外市场需要经历多少门槛,而他们要做的仅仅是复制技术,“如果是一个纯媒体公司,做内容生产必须要理解当地的语言、文化等,但我们是一个技术驱动的公司,是一个内容平台,是自动的去聚合各个市场的本地内容。”郑朝晖介绍,从今年4月进入美国市场到现在,产品已经做了几次迭代。 郑朝晖把一点资讯定义为门户和搜索的下一代产品,他强调他们做的是“兴趣推荐”。在他眼里,从雅虎时代在门户网站希望达到的“千人千面”,到现在一点资讯做的兴趣推荐,都是基于这样一个认知——用户在变得越来越主动,提供的信息应当越来越个性化。 在创业之前,郑朝晖在雅虎美国总部主管雅虎的全球搜索引擎的质量以及雅虎“千人千面”的个性化首页。雅虎的“千人千面”是较早涉及个性化推荐的新闻页面——根据用户在页面上的点击习惯,推断用户的兴趣偏好,从而推荐相关的信息,由于每个人点击习惯不一样,呈现给每个人的主页也是不一样的。 但在郑朝晖看来,此时用户仍然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用户最初的点击行为是基于网页推送的信息,很有可能是无意识地信息消费。 而在2011年前后,郑朝晖做了个决定,离开硅谷总部,带领团队来到北京建立雅虎北京研究院,算是雅虎内部创业的一次尝试,“在硅谷,我们的团队是整个公司最核心的团队,但大家都被束缚在提升搜索的质量和个性化推荐的精准度,这些都是量变。” 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用户在变得越来越主动——谷歌将搜索引擎推向大众市场,搜索变成互联网用户一个极为高频的使用行为,而这种搜索行为中隐藏了用户的信息需求,“不管你是所谓的高端用户还是小白用户,它的搜索日志都是呈常规分布,既会搜大家都关注的东西,也搜这个用户独特关注的内容。” 他认为应该有新一代的信息平台——“兴趣引擎”,把搜索和推荐两者的优缺点完全结合起来。 郑朝晖先是率领团队在雅虎北京研究院内部做了一些创业尝试,但项目大多失败,随即郑朝晖带着团队离开,自此,他也认识到大公司内部创业的困难,“公司内部可以孵化一个产品,但是最后还要持续地去做推广,各种各样的迭代,而在一个大公司内是很难把这个流程走通。” 从2011年开始,郑朝晖带领团队开始创业,着手做一点资讯。他们的产品并不像大多数移动互联网产品那样,用几个月时间就能够开发出来,“我们是一个强技术驱动的,所以获取几十万用户后,团队整整花了有两年的时间打磨技术和产品。” 而此时市场上也有了近似的信息平台产品“今日头条”,但郑朝晖一直强调,一点资讯做的是兴趣引擎,而今日头条更接近雅虎“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推荐。 “我知道我想要什么,然后用搜索引擎搜索,然后你根据我的搜索来推荐,这是兴趣引擎。”郑朝晖强调,相比之下,个性化推荐则较为被动,“个性化推荐是我不知道想要什么,你先给我一些大家都爱看的,然后你用算法来观察我的行为,来猜我的兴趣,然后给我推荐。” 到了2014年,传统门户网站凤凰网开始寻求和一点资讯的合作,斥资7000万美元成为这家平台公司最大的股东。 2014年是一个传统媒体急剧震荡的年份,在经济下滑导致媒体广告收入锐减的背景下,诸多媒体寻求转型,“我们(凤凰网)首页的访问量在整体门户中是第一位的,在中国广义媒体性网站首页流量仅次于百度,但是这样的结果并没有给凤凰网带来较高的商业价值。”凤凰网副总裁李亚说,7000万对于凤凰网整体营收而言并不是一个小数目,但他们不得不这样。 除了凤凰网,小米也入股了一点资讯,原本是新浪网总编的陈彤在加入小米担任副总裁后,主导了这次投资。 和凤凰网的合作以及在小米手机中的预装,让一点资讯从2014年开始经历了一个病毒式的增长,到2015年5月,用户数量同比增长超过3000%。 让郑朝晖和李亚都觉得感慨的是,个性化新闻推荐美国是由门户网站和社交媒体做成,比如雅虎以及推特、Facebook,但在中国却由技术创业公司做成,一个没有太多媒体基因的技术公司每日在为超过两千万的用户推送新闻。 在很大程度上,这完成了郑朝晖一开始的设想,用技术代替传统编辑的角色——在和传统门户以及现在蓬勃兴起的自媒体合作时,他们对这些新闻来源首先有严格的评级,这些评级影响到未来推荐时的力度;而在一个具体事件发生时,他们能够根据用户不同爱好,将同一事件的不同新闻稿件推荐给不同用户。 “比如说‘三里屯试衣间’这样一个事件出现以后,在我们的媒体后台可能有好几百篇相关的自媒体文章,那推荐哪一篇给不同的读者呢?这个既有和读者兴趣匹配的问题,同时也有一个标准,就是对自媒体帐号的评级。”李亚说,这种精准推荐也能够使广告主的广告投放更为精确。 郑朝晖说,一点资讯未来会将兴趣引擎的技术开放给媒体,“未来个性化推荐会成为产业界的标配,媒体用我们的技术,就不用自己开发了。” 如果这件事情能够成形,对于一点资讯而言,它能够掌握更多的数据,不断优化它的搜索引擎和团队。一个搜索引擎优化之路需要花数年的时间,郑朝晖说,未来一点资讯这样的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将取代搜索引擎。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