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刚多位媒体圈朋友称,南周前资深调查记者朝格图跳楼自杀,传闻其因患抑郁。不过尚无官方消息。致哀!朝格图前同事资深记者陈宝成连夜撰写悼文。 2015年6月25日,沉寂多年的前南方周末资深记者朝格图,重出传媒江湖,以无界新闻记者之名刊发《永州零陵区发改委副主任之死》的特稿,刷爆众多传媒人的朋友圈。 资深记者陈宝成连夜撰写悼文: 怀念朝格图兄
朝格图旧文:焊接断裂的传统与剧变的社会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得到过一种标准答案:物质。人们在日常行为中不断践履着这个哲学信条,只是物质的概念与以往不同——它们变得不再抽象,它是房子、车,以及品牌。 生命是什么?存在是什么?原本应该出现在一片寂静中的寻常问题,在2010年的北京,已经被现代生活的喧嚣简化为房价和车牌。如果想在这个冬天添加点什么,那么好吧,还有大白菜的价格。 当然,人们对文化并非全然冷漠。颠覆世界和颠覆自我的建国后三十年,名义上的“哲学”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搅拌机,而今轰鸣远去。通过拜服在道长李一或者瑜伽教练的脚下,一些人才会觉得有所皈依。 2000年以降,于丹和易中天们对传统经典的解读,在学术界看来颇多微词,但就他们在屏幕前受欢迎的程度而言,普通民众对传统的乡愁仍有残留仍有需求,虽然许多人对“传统”已倍感陌生。 呈现在过去一个世纪的历史镜像中,偶像的黄昏不断来临。对儒家的疯狂颠覆,在五四运动和四九年后的批林批孔中反复掀起。孔家店被毁的同时,人们心中最重要的部分已经断裂。每个人心里都残留着一个废墟,跟这个时代的一样大。 由此不难理解80年代的种种寻根热潮和90年代的国学乡愁,为什么都会发生在社会急剧变化时期。那是无处安放的时代精神的种种面孔。当时进入人们新知领域里的新风潮,比如存在主义、现代诗和美学,其影响也绝不仅仅存在于狭义的知识界。 朝格图近年重大采访:2009年,采写安徽“灰色宾馆”强暴事件。 2010年8月6日,在吉林桦甸采访洪灾,朝格图被当地警方扣押在常山派出所,并被令删除照相和录音,二人上厕所还被辱骂。 之后朝格图向编辑部打来紧急求援电话,称他和了望东方周刊记者王立三被吉林省桦甸市常山镇派出所和市委宣传部跟踪、扭送、扣押已逾两小时。 南方周末即对此事展开调查与交涉。南方周末记者朝格图讲述了事件经过,并向桦甸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辰光作了求证。 2015年6月25日,沉寂多年的前南方周末资深记者朝格图,重出传媒江湖,以无界新闻记者之名刊发《永州零陵区发改委副主任之死》的特稿,刷爆众多传媒人的朋友圈。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