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蓝媒汇了解,知名客户端一点资讯和zaker与新京报的版权协议将在7、8月到期,之后新京报将不再售卖版权给上述客户端使用。 一点资讯及zaker的相关负责人对此向蓝媒汇回复称,尚没听说此事。 1新京报逆势将版权收费提高50%去年,新京报分别和一点资讯、zaker签署了一年期的版权协议。但其后新京报的版权战略有所调整,针对门户等商业网站的版权使用,均在原来基础上提高了50%-100%。其原因是在新媒体时代,生产了大量非刊发在报纸上的即时新闻,而以前售卖的版权只包括报纸内容。 “即时新闻反应快,全部关注的当下热点,用户更加关心。”新京报即时新闻的一位负责人介绍,即时新闻在各门户的使用量、推送量都很高。 为此,新京报向各新闻网站提出版权至少增加50%以上的要求,经过一轮轮的谈判、甚至起诉,基本都签署了协议,但改变了原来的授权多年为“一年”。 “因为内容变化太快,每年都有新内容出来。”新京报版权负责人说,去年开始生产大量视频、3D动画、二维动画等内容,这些都要分别售卖版权。 2停止向一点资讯、zaker售卖版权据了解,新京报向各门户收取的版权费都在百万级以上。而对于新兴的客户端一点资讯、zaker,新京报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成长的速度,“收取的版权费非常低,领导也不满意,决定停止合作。” 一点资讯和今日头条类似,是一款以搜索和个性化推荐为导向的客户端,号称“跃居移动资讯客户端四强行列”。并标榜为用户提供私人定制的精准资讯。其在2013年,由前百度公司副总裁任旭阳、前雅虎中国区研究院院长郑朝晖等人创办,凤凰新媒体和小米分别投资了一点资讯。 Zaker则开发于2010年,是一款定制阅读软件,将资讯、报纸、杂志、图片、微博、微信等众多内容,按照用户意愿聚合到一起,实现个性化定制。 这两款客户端在资本市场上都获得了投资,但是和新京报签署的版权费用却很低,这导致其决定将不再授权使用。 3是否继续向今日头条授权不得而知去年,新京报刊发社论讨伐今日头条未经授权使用其内容,后经多方斡旋,今日头条化解了此危机,并成为品牌宣传的大好机会,今日头条支付的版权费也快追上了门户网站。 据悉,到今年三季度,具体月份不详,新京报和今日头条的版权协议也将到期,新京报会不会停止授权今日头条,将是两难问题。一方面今日头条已经比较强大,断了此渠道就是断了影响力传播;二是在日渐式微的传统媒体,新京报是否会放弃这百万级收入也是个问题。 事实上,新京报收紧版权政策仅针对的是移动客户端,和其的战略转型不无关系,截至目前,新京报还没有向任何一家网站售卖其视频版权,这也是和该报下一步的视频战略相关。而此次停止售卖版权给一点资讯和zaker,主要是为了打击竞争对手,推广自己的客户端“热门话题”。 新京报官方文章介绍,热门话题APP主要提供“有趣有用有温度”的精致内容,“与肤浅为敌,将有趣进行到底”,使用户看到不一样的新闻解读,反常的另类的新闻重构,让用户参与当下最热话题的讨论。 主持该项目负责人在此前接受采访时称,“简单说热门话题APP就是《今日头条》的相反方向。它拒绝碎片化信息和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只提供精致内容,大家关心的才是热门,针对社会热点,给出另类的、趣味的、深度的、精致的阅读体验和话题讨论。” 很显然,热门话题客户端将今日头条、一点资讯、zaker等移动端产品当作了竞品,以不再售卖版权的方式打击竞争对手,以获得自身的发展。 今日头条、一点资讯走的都是海量信息及技术路线,而新京报则擅长内容生产。此前曝光的热门话题app团队,其中内容人员主要是深度报道团队,他们如何跨过技术这道坎? 新京报副总裁刘炳路曾在一篇文章中称——做过一个调查,在海量信息和精致内容之间做单选的话,结果令人惊讶,17.67:82.33,对海量信息有诉求的人超过了8成,热门话题采取机器智能+人工精编的方式呈现内容。“机器有再强的挖掘、学习能力,也需要人去定义、去写程序,所以归根结底还是离不开人的干预和控制,也就是“编辑”的作用,机器和代码是手段,不是目的,人才是思想者,要采取算法+人工的方式呈现内容。” 现在看来,很多纸媒在第一波媒体转型中,已经确立自己的基本架构——纸媒+网站+APP+公众号,并且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将原先纸媒的读者转化为客户端用户,并通过产品上线吸引了更多的阅读群体。 随着自家产品的影响力和阅读量不断上升,起初依赖第三方平台打影响力的时代已经逐渐结束,传统媒体转型的新媒体,急需将回收那些散落在第三方平台的用户——毕竟用户在自己手里才是未来发展的王道,因此在版权上加价甚至放弃出售版权,也是为了自身产品的发展考虑。 另外,传统媒体在转型后,也尝试了更多的报道方式——无论是视频拍摄还是动用无人机进入现场,甚至通过手机端直播新闻,这都是转型前的传统媒体无法触及的报道方式。这些技术的运用加上纸媒根基深厚的新闻报道素质,能制作出大量精致且形式不同的新闻内容——而这些内容作为版权,既然报道成本发生了改变,其价格理应提升。当然,这些报道未来或作为转型媒体的另一突破口,那样的话,谁又不愿意将内容当做自己的武器,而出售给他人呢? 业内人士分析,如果《新京报》停止出售版权给第三方客户端,这一模式会否引发的链式反应,目前尚不确定。毕竟,此前今日头条曾因版权,与多家媒体产生纠纷。加之眼下各家媒体都在推广自家客户端,收紧内容版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