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传播学期刊目录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21#
 楼主| 发表于 2023-9-18 22:43:0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传媒》2023年17期目录



2023年17期


009 承继光荣传统 集聚发展动能

续写新时代山西传媒学院发展新篇章 / 吴刚

012 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应用型传媒大学 / 李伟

016 “产学研创展”一体化电影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贾樟柯 魏晓军

020 产教融合视域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路径探究——以山西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为例 / 温建梅

媒体融合

023 探索媒体融合纵深发展“裕农朋友圈”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径 / 罗永攀

026 新型主流媒体平台化转型研究述评 / 代羽

029 市场化新型智慧媒体融合发展的“主流化”再突破 / 李钢 魏传强

报刊观察

033 党报如何发挥专副刊作用讲好文化故事——以《甘肃日报》史话版为例 / 张葆英

036 学术出版国际化的动因、困境与路径选择 / 徐伟志 马献忠

039 新时期传统纸媒做好公益慈善报道的内容维度探析 / 王冰洁

广电聚焦

041 5G NR广播技术在应急广播系统的应用探析 / 李建勋

044 借势借力赋能 打造融媒矩阵——全媒体生态下新闻广播有效传播路径探析 / 张国政 张英笑 汪震宇

新兴传媒

046 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主题视频“微传播”研究 / 李根

049 微博热搜榜的新闻价值发现与重构 / 刘怡辰

052 AI绘画的演化、影响与思辨 / 杨宇鹤

媒体实战

056 文博类节目的价值意义与创新策略——以《中国考古大会》为例 / 刘彬

059 深入经济报道主战场 探索高质量发展新叙事——全媒体时代讲好中国经济故事的中新网实践 / 俞岚

061 乡村美食类短视频的创作路径探析 / 李木子

064 饮食文化类纪录片《澳门之味》对文化记忆的建构 / 赵然

传媒广角

068 地方主流媒体全国两会报道的媒介叙事创新 / 冯韶丹

071 中国本土化数字藏品的属性界定、价值挖掘与场景赋能 / 刘永坚 乔驿然 刘遹菡

076 新媒体时代公立医院品牌形象传播研究——以北京安贞医院为例 / 房琳 张文慧

传媒教育

079 隐喻视角下高校工会新媒体形象建构研究 / 李耸

082 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学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 / 陈琦 丁嗣胤

085 重塑分阶目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混合式课程改革 / 郝君

理论探索

088 民生新闻议题多元话语主体的议程设置研究 / 刘阳

091 基于媒介逻辑的“红色文化”新媒体传播研究 / 毕冉

094 具身传播对新闻业的影响与应用策略研究 / 孙倩颖

传媒书评

转变新闻播报方式 创新语言表达实践(孙丹青)

VR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审思(马娇)

美术教育教学的新媒体思维与方法论(刘卉)

文化自信视角下地方历史与民俗文化传播路径探析(孙大志 辛红)

新闻采写编发流程的理论总结和实践探索(杨睿奕)

跨文化传播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孙安)

互联网技术在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创新发展中的应用(李婷婷)



来源:传媒杂志社官方澎湃号

链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651706


编辑:覃韵琪


122#
 楼主| 发表于 2023-9-24 22:37:2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传学术前沿】《传媒观察》2023年第9期目录
目录


卷首语
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
亟待系统性迭代升级
胡正荣
China'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in the New Era :Calling for Immediate Systematic Iteration and Upgrade
Hu Zhengrong
【摘要】
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在国际传播领域奋发有为,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和明显的成效。特别是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回首“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10年来,我国加大国际传播力度,中国故事的传播力、影响力等大幅度提升,为深化改革开放赢得了重要发展时机,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时期。这就对我国的国际传播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需要国际传播实践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在新征程上加快推进我国的国际传播系统性迭代升级,构建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体系。
【关键词】
国际传播;“一带一路”倡议;讲好中国故事
国际传播 · “一带一路”这 10 年
贡献全球治理的公共产品:
“一带一路”10周年核心话语的内涵变迁与国际传播
 新 金圣钧 宋思怡 萨达凯提·玉赛音
Contributing Global Governance as a Public Good:The Change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Core Discourse in the Tenth Anniversary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Zhong Xin,Jin Shengjun,Song Siyi,Sadakaiti yusaiyin
【摘要】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顺应全球化的历史潮流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国际公共产品肩负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负责任大国担当。从国际传播的角度而言,10年来“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历程印证着中国全球治理观的变化和演进。本文尝试从国际公共产品的视角切入,通过分析政策文本和访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媒体记者,研究10年来“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政策话语和国际媒体话语。研究发现,10年来,中国通过“一带一路”贡献全球治理的话语发生了从区域合作到全球普惠、从设施供给到道路搭建和从利益纽带到全球公益治理的转变;“一带一路”的国际媒体话语呈现竞争与合作、本国利益与国际关系并存的构建逻辑,沿线国家媒体更注重报道“一带一路”对发展中国家的贡献、金钱之外“授人以渔”的知识技能共享以及“一带一路”高质量精细化的发展转变。
【关键词】
“一带一路”10周年;公共产品;国际公共产品;国际传播;全球治理
国际传播叙事的“南方转向”
——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媒体的扎根研究
史安斌 朱泓宇
Southern Turn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Narratives
Shi Anbin,Zhu Hongyu
【摘要】
以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主体的全球南方媒体积极倡导的“替代性叙事”成为国际传播“南方转向”的重要表征。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本文通过对相关国家媒体的扎根研究,发现:南方媒体通过构建“替代性叙事”积极汇入全球发展大变局,形成当代国际传播的“地方知识”,打破美西方主导性叙事的迷思,推动了国际传播超越西方现代性叙事的“南方转向”。
【关键词】
国际传播;“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南方;地方知识;文化帝国主义;扎根理论
主体性探寻:
“一带一路”与国际传播研究的想象力
姬德强 闫伯维
In Pursuit of Subjectivity: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the Imagination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Studies
Ji Deqiang,Yan Bowei
【摘要】
2013年至今的10年以来,“一带一路”倡议产生的政治经济效益和互联互通效果有目共睹,而其所蕴含的国际传播价值需要在反思西方国际传播理论脉络的基础上,结合理念传承、实践创新和认知转型加以发掘。“一带一路”倡议在中国国际传播中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正在凸显。“一带一路”倡议不是一种发展范式的单向对外输出,而是基于“五通”的合作互利,也是基于“中和”的尊重共赢,更是团结“全球南方”的发展动能,在数字时代为多元主体平等参与国际传播秩序构建提供了合法性来源。在这一全球公共思想产品和实践场域的驱动下,国际传播研究将有可能超越霸权主义和本质主义的认识论,在“将西方地方化”“将南方主体化”的前提下,为21世纪国际传播新秩序的重建提供从理念规范到基础设施再到实践策略的系统化支撑。
【关键词】
“一带一路”;国际传播;全球南方

深观察
理解生成式AI:
对一个互联网发展史上标志性节点的审视
喻国明 刘彧晗
Understanding Generative AI:An Examination of a Milestone in the History of the Internet's Development
Yu Guoming,Liu Yuhan
【摘要】
ChatGPT问世掀起生成式AI研究热潮。本文从复杂性范式出发,依循“是什么-会怎样-应如何”的逻辑分析生成式AI的理解路径。生成式AI是实现传播理性与非理性要素交织的新媒介技术,将内容网络升维成更具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从社会影响来看,生成式AI作为智能主体和智能工具,可通过“替代”与“增强”人类脑力的方式,促进人类非理性逻辑与机器理性逻辑交织并深入社会表达之中,使普罗大众得以跨越传播“能力沟”并实现平均水平的智力增强,进一步打破精英宰制的社会并迈入“常人政治”的未来新社会。在治理方面,应摒弃机械控制论思路,以其道德伦理和算法伦理为原则,形成抓大放小的复杂性治理思路。面对未来发展,为避免陷入科林格里奇困境,应沿智能试错方案的思路,允许通过技术小规模试错来厘清发展路径,相关研究也应更关注生成式AI具体应用层的议题。
【关键词】
生成式AI;复杂性范式;非理性因素;适应性主体;涌现;再组织化
卫星新闻的技术偏向与视觉修辞研究
高金萍 李庆豪
Technology Deviation and Visual Rhetoric Studies of Satellite News
Gao Jinping,Li Qinghao
【摘要】
媒介化时代,有图未必有真相,在预设立场或结论的前提下,通过视觉框架与视觉修辞的掩蔽,卫星遥感技术成为传播者影响舆论的工具,通过模糊的或语义含混的图像让来自太空的假新闻具有更大的迷惑性与欺骗性。卫星新闻是数据新闻的新变体,具有灵活适配多元报道场景、直观呈现俯瞰视角张力和多维支撑全球议题报道的独特表征。卫星新闻在视觉框架构建过程中的主要修辞策略是通过信源标注、语图互文、数据“耦合”来实现数据修辞、关系修辞和时空修辞,其中数据修辞是核心;关系修辞具体呈现为因果关系、共变关系、并列关系;时空“拓扑”、时空并置、时空对比是时空修辞的主要方式。技术经由视觉修辞的嵌套包裹进而凸显或遮蔽事实,由此产生技术的偏向。当前,中国媒体在卫星新闻实践中可运用视觉修辞作为争取全球话语权的新路径,通过进一步聚焦全球公共议题、融入交互设计、规避伦理失范等方式来创设技术场景、形塑公众认知、影响全球舆论。
【关键词】
卫星新闻;视觉修辞;全球传播

中国互联网30年

中国网络治理30年:
“一体多元模式”的演进历程与规律启示
方兴东 何 可 钟祥铭 胡 钢
China's Internet Governance in the Past 30 Years:Evolution and Inspiration of the "Integrated Diverse Model"
Fang Xingdong,He Ke,Zhong Xiangming,Hu Gang
【摘要】
中国网络治理30年历程的突出成就,是为中国全面迈向数字时代的社会治理提供宝贵而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不可替代的先导性和引领变革的参照性。本文遵循互联网技术的全球演进历程和内在逻辑,以年代为划分标准,系统梳理跨越1990年代、2000年代、2010年代和2020年代四个阶段的中国网络治理30年演进历程,挖掘和提炼关键事件和重要节点,总结概括中国特色网络治理路径和模式。中国网络治理始终契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特性,基于问题导向进行实践摸索,以超越传统全知全能型政府思维的“政府去中心化”,形成中国特色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构成事实上的“一体多元模式”,这也成为中国网络治理最重要的制度创新和突破。中国网络治理的制度创新是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确保社会稳定和驱动创新的根本所在,更为新形势下全球网络治理提供宝贵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关键词】
网络治理;一体多元模式;多利益相关方模式;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马新观经典论著深化研究
概念辨析、情感领会与史实考证:
列宁新闻观基本理念的翻译要点
许红玲
Concept Discrimination,Emotional Comprehension and Historical Textual Research:The Translation Points of Lenin's Basic Concept of Journalism
Xu Hongling
【摘要】
由于时空语境、民族文化、思维、语言跨语际传播等方面的差异,列宁新闻思想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内容不够准确和错译等问题。笔者在参加教育部“马工程”重大项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及各学科重要论述摘编”新闻学分论的工作中,发现列宁论著中译文的若干问题,并从三方面予以论述,提出四方面的改进意见。笔者认为,编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著是一项严肃的工作,编译者需要多学科、多角度地提升综合知识储备。而对研究者而言,准确的中译文是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关键前提。提高译者在这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可以提供更为准确的中译文,帮助研究者正确把握革命导师的思想。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翻译列宁论著;信息真实;纯新闻业务

在场 · 粉丝“崛起”与文化症候
粉丝怀旧:媒介世代的粉丝生命史及情感支架
——基于TFBOYS“十年之约”演唱会的讨论
朱丽丽 张 帆
Fan Nostalgia:Fans Life History of Media Generations and Affective Scaffolds
Zhu Lili,Zhang Fan
【摘要】
本文以TFBOYS偶像团体“十年之约”演唱会为例,展开对粉丝怀旧的研究。首先,指出粉丝怀旧连接了特定媒介世代的集体记忆和共同情感,粉丝怀旧与粉丝生命史具备双重关联;其次,探讨多重面向的粉丝怀旧模式及怀旧实践,指出粉丝怀旧与记忆、生命、身份、媒介、仪式、情感等因素息息相关;再次,揭示粉丝怀旧如何被制造和扩大,资本在粉丝经济驱动下参与了怀旧制造,数字平台成为怀旧情感的扩大器。研究认为:作为特定的媒介世代的粉丝怀旧,事实上充当了粉丝代际寄托情感、标识身份、区别群体的“情感支架”。本文期待藉由对粉丝怀旧现象的剖析,更深刻地认知理解粉丝生命史及情感的内涵和意义。
【关键词】
粉丝怀旧;养成系偶像;粉丝生命史;媒介世代;情感支架
粉链经济:
“偶像-粉丝”文化经济模式的再考察
马中红 胡良益
The Absence of Communication:Landscaping in Red Country Construction
Shao Pei,Zheng Xin
【摘要】
粉丝文化经济的威力在娱乐产业和文旅产业中得到彰显,粉丝力量需要重新加以审视。在以偶像为中心的文化经济模式下,粉丝位于产业链的末端,被视作被动的消费者,他们作为生产主体性的位置遭到忽略。“粉链经济”以粉丝为中心重新考察“偶像-粉丝”的关系结构,发现粉丝不仅有着极强的文化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而且具备养成偶像、制约资本和平台、影响地方发展的能量。由粉丝立场来考察,“粉链经济”是将粉丝视为独立的、不依赖于明星、以满足自身需求为前提,并在与产业链上其他经济主体相抗衡、相博弈、相妥协中发展起来的新文化经济模式。
【关键词】
粉链经济;偶像;粉丝;饭圈;文化经济模式
作为“矛盾-同盟”的饭圈竞争、自我规训与声誉困境
——饭圈“污名化”再审视
蔡竺言
Competition,Self-Discipline and Reputational Dilemmas Among the "Conflictual Alliance" of Fans
Cai Zhuyan
【摘要】
本文基于TFBOYS十周年演唱会的粉丝实践,考察从“圈地自萌”、“文化出圈”到“饭圈整治”的变迁语境下,中国粉丝群体的分化、竞争及其自我规训。研究发现,一个“矛盾-同盟”的饭圈新生态正在逐步成型,其中潜藏着群体污名的恶性循环机制。饭圈同盟共享着相似的文化逻辑与行动策略,在“灯牌大战”与控评实践中,以组织化的集体行动累积文化资本,并试图通过某种程度的自我规训来应对饭圈整治、扭转负面舆论。然而,饭圈集体行动有着难以克服的舆论悖论,个体粉丝之间、不同饭圈组织之间激烈冲突的“出圈”,也戏剧化助长了饭圈整体污名。本文主张跳出赋权或批判的二元立场,进一步探索粉丝文化研究的物质性面向和生命史面向。
【关键词】
粉丝研究;饭圈;污名化;文化资本;自我规训

灯下漫卷
“另一个可能的世界”:
新世界主义与全球传播秩序再想象
崔保国
"Another Possible World":Neo-cosmopolitan and Re-imagination of Global Communication Order
Cui Baoguo
【摘要】
信息技术的变革引发了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的研究转向,为重新思考全球传播秩序带来契机。邵鹏、邵培仁的《全球传播愿景——新世界主义媒介理论研究》一书为当代世界国际传播体系提供了新的理论维度与研究进路。立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该著作系统性阐释了“新世界主义”的理论主张与认识体系;全局性梳理了“一带一路”倡议、全球新闻生产、中亚传播、网络空间等媒介话语实践议题;整体性展望了中国传媒全球传播、“一带一路”话语重构、人类整体传播学学科建设三大理论愿景,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为国际传播中国方案注入了学界力量。
【关键词】
媒介理论;国际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新世界主义;整体全球化

媒介文化研究
“中国故事”海外传播力的建构与塑造
——基于YouTube平台网络剧的分析
 达
The Construction and Shaping of Chinese Story's Overseas Communication Power
You Da
【摘要】
当下,随着海外传播力的不断提升,网络剧已经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新锐力量。基于此,本文从“传播力”的概念着手,以国际视频平台YouTube为观测点建立研究路径,对网络剧海外传播力的变化趋势、影响因素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主动型思维的主体策略、坚持融合化思维的内容策略和开拓共事实思维的受众策略。
【关键词】
网络剧;YouTube;海外传播力;提升策略
想象与回归:
《长安三万里》的文化再生产及传播逻辑
陈可红 马晨荇
Imagination and Regression:Culture Reproduction and Communication Logic of Chang An
Chen Kehong,Ma Chenxing
【摘要】
近几年,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电影的回归是动画电影业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长安三万里》上映后,立即引发了“破圈”效应,不但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还开创了历史文化人物在国漫领域的历史叙事新模式,是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案例。本论文试图把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电影放在中国动画电影史的长河中,分析其再次回归的主要原因、改编特征,剖析近年来动画大电影的影像叙事方式和营销传播逻辑,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传播策略的角度,解读《长安三万里》如何主动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协同,寻找到政治、市场与艺术的平衡关系,以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规律和脉络。
【关键词】
《长安三万里》;传统文化题材;文化传承;传播


来源:媒介坐标(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6ZvuzVlovdq4YCoA3bhrgQ
编辑:覃韵琪

123#
 楼主| 发表于 2023-9-24 22:59:5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号外丨《青年记者》2023年9月下目录新鲜出炉~






来源:青年记者杂志(公众号)

编辑:覃韵琪


124#
 楼主| 发表于 2023-10-5 17:05:51 | 只看该作者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年第9期 目录及内容提要
01
中国自主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
依附与重构: 试论中国自主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建设
张涛甫 姜华(5)
02
传播学
竞争的基础设施纪念碑 ——“中国建造”的时间、关系与象征性
柯小俊 李诗乐(21)
03
实证研究
叙事话语与权力网络的历史互构——美国对华奥运政治叙事体系的形成与演进 (1993-2022 )
李沁 刘入豪 塔娜(38)
中国公民数字素养的概念测量与特征差异研究
杨江华 杨思宇(57)
“怜悯之毒”如何攻克“谣言之毒”
熊炎(72)
建设性沟通与政务健康信息采纳——基于31个省级卫健类政务微博的数据
刘嘉琪 康天姝(91)
04
新闻传播史
猜嫌、舆论与谣言:北伐前夕广州的政治生态(1925-1926)
徐进(109)
内容提要
依附与重构: 试论中国自主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建设
张涛甫 姜华
      作为晚近兴起且积累并不雄厚的学科,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问题显得尤为迫切。从全球学术发展演进脉络看,新闻传播学是“知识界的迟到者”。作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员,它与其他社会科学一样,长期受自然科学研究中“实证主义”、“科学性”、“客观性”等导向的深度影响,学科自主性薄弱。新闻传播学未来知识体系的建构,必须认识到自身是有关“人”、“事”、“社会”的学术研究,与自然科学存在明显差异: (1) 从知识追求上看,它以求真为旨趣; (2) 从其本质看,价值观念是其固有属性; (3) 从知识生产角度看,要构建知识体系,必须形成和遵循一定的规则与范式。中国新闻传播学建构自主知识体系,要在摆脱依附性知识生产不利情境的基础上,力求在 “知识”、“价值”、“范式”等方面有所突破。如此,才能逐步建立起既富有中国意蕴又能联通世界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
竞争的基础设施纪念碑 ——“中国建造”的时间、关系与象征性
柯小俊 李诗乐
      近年来,中国在非洲投资的基础设施成为国际舆论热议和争论的话题。然而,各国主流媒体对于这些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政治机制的塑造,在理论上仍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索。在全球南北基础设施叙事的背景下,借鉴技术政治、基础设施研究和纪念碑性的相关理论,借助“基础设施纪念碑”时间性、关系性、象征性三个维度的分析框架,通过对八份非洲和西方主流报纸的质性分析,对全球南北方媒体中的“中国建造”叙事进行研究,可发现: 全球南方和北方的主流报纸通过不同的技术政治叙事,以复数时态塑造了相互竞争的基础设施纪念碑,并以不同的时间和目的取向,对基础设施的技术想象进行了挪用。
叙事话语与权力网络的历史互构——美国对华奥运政治叙事体系的形成与演进 (1993-2022 )
李沁 刘入豪 塔娜
      政治叙事作为体系化的政治传播,在政治竞争中与权力互动而建构。中国申办奥运30年历程中,美国对华奥运议程展开持续针对性的国际政治传播,国会立法是其重要手段。该研究开拓性地对国会为主体的政治叙事进行由表及里的交叉分析,在历史维度比对叙事表象的“语义内容网络”与背后的“政治权力网络”。研究发现,过去30年美国逐渐形成一套以对华竞争战略为依托,叙事价值、议题与修辞框架连贯的多层次对华奥运政治叙事体系;在叙事体系的权力关系方面两党形成了主体更迭、议题竞合的对华负面叙事行动网络。叙事体系的话语内容与权力关系交互建构,统一于叙事体系的历史演进逻辑。对华奥运政治叙事从属于后冷战时代美国对华政治传播的实践体系,呈现出历史演进中的逻辑惯性,亦暴露出现实解构中的错位特征,映射出叙事体系背后利益竞争、霸权固守的政治惯习。
中国公民数字素养的概念测量与特征差异研究
杨江华 杨思宇
培育提升公民数字素养是当前我国网络强国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既关乎微观个体的数字红利获得,又关乎宏观国家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系统诊断中国公民数字素养的现状特征,首先厘清了数字素养的概念内涵,构建了数字素养的测量框架,并基于熵值法的加权聚合实证思路计算出数字素养指数,然后分析了该框架下中国公民数字素养的特征差异。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公民数字素养呈现出显著的结构性差异: 代际差异>教育差异>城乡差异>性别差异。通过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发现网络使用经验是解释这种结构性差异的关键因素。结论发现对提升我国公民的数字素养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怜悯之毒”如何攻克“谣言之毒”
熊炎
为了探索外生怜悯情感对辟谣支持决断的影响及其调节因素,该研究进行了两次支持流感疫苗接种的线上辟谣实验。实验结果既支持外生怜悯情感在总体上会增强谣言支持度较高且认知需求中等的人们对包含谣言受害者描述的辟谣信息的支持意愿,也支持外生怜悯情感会通过增强人们对谣言受害者的怜悯间接提高辟谣支持意愿,还支持外生怜悯情感会通过增强认知需求中等的人们的内生怜悯情感间接提高谣言支持意愿,但这一负面效应会被外生怜悯情感的正面效应或谣言受害者描述抵消。该研究既有助于丰富辟谣信息构成要素、评估-倾向框架理论与外生怜悯说服效应也有助于推动人们 (更好地) 运用外生怜悯情感来增强辟谣支持意愿。
建设性沟通与政务健康信息采纳 ——基于31个省级卫健类政务微博的数据
刘嘉琪 康天姝
在各省卫生健康发展进程不一致的环境下,如何科学优化地方政府健康沟通策略来提升全民健康意义建构水平是政府与学界共同面临的挑战。为此,与政务健康信息相关的六类建设性沟通方式和不同水平的政务新媒体影响力、居民健康素养公共医疗卫生资源对受众政务健康信息采纳产生的复杂联动效应值得深入研究。经对31个省级卫健类政务微博的45053 条健康信息进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后发现: 单一建设性沟通方式和健康决策环境因素均无法独立作为高水平政务健康信息采纳结果的必要条件,建设性沟通要素以组合形式发挥出较普适、关键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地方政务新媒体在客观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由内而外”提升健康沟通能力,缩小区域间民众健康认知发展差距。
猜嫌、舆论与谣言:北伐前夕广州的政治生态(1925-1926)
徐进
1925 年至 1926 年广东政局暗流涌动,从中可寻得日后诸多历史事件之线索。既有研究关注于此间各方势力的离合聚散,而且存在“倒放电影”的现象。实际上,如果回归历史语境,不难察觉当时弥漫的猜嫌氛围。猜嫌肇因于广东权力关系的急速变动,又反过来加剧了政局的动荡。猜嫌亦与政治谣言密切相关。民初以来政坛大行其道的纵横术,与报刊舆论共同构成了政治谣言生产的后台机制。在此背景下政治人物以造谣为政争策略,为猜嫌提供了土壤。随着国民党联俄联共政策深入与准备北伐,广州的革命氛围日益浓厚,传统的纵横术受到摈弃,猜嫌问题因此得以舒缓。
刊物介绍
《新闻与传播研究》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新闻与传播研究》是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的顶级学术期刊,主管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期刊创办于1994年,初为季刊,2008年改为双月刊,2013年改为月刊。其前身《新闻研究资料》为中国新闻史学界的权威刊物。
    《新闻与传播研究》创办以来,继承发扬重视学理研究的传统,以“代表中国新闻学、传播学学术研究的最高水平,引领中国新闻学、传播学学术研究的发展方向”为办刊追求,不断拓宽研究领域,并与国际学术界保持密切联系,刊发了一系列卓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 刊物基本信息 —
刊名:《新闻与传播研究》
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2577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320/G2
主编:胡正荣
执行主编:朱鸿军
副主编:刘瑞生  张满丽
责任编辑:沙垚  张萌  贾金玺  韩博
特约编辑:韩智冬
来源:新闻与传播研究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R6DycFTw9XVLenYIXgG2FQ
编辑:程博

125#
 楼主| 发表于 2023-10-8 23:25:25 | 只看该作者
号外丨《青年记者》2023年10月上目录新鲜出炉~
来源:青年记者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gKf8azJB1ogV6VUwo-1K8Q
编辑:程博

126#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0 21:35:4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闻爱好者》2023年9期目录




来源:新闻爱好者杂志


编辑:郑程程

127#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1 22:17:5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闻界》2023年第9期目录



前沿视点·数字媒体生态反思
新“个人门户”与智能平台:智能时代互联网发展的可能走向
彭兰
摘要  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或将促使用户的信息消费向基于人机互动的“个人门户”模式迁移,这种模式有助于为个体提供更高效率的信息收集与加工、整合,但也会使个体处于更加封闭的状态,个体之间的社会联系减少。用户向人机互动的个人门户的迁移,会导致互联网平台的新运动,智能平台将成为新一代平台,它们也会不断获得并强化自己的权力,媒体的权力则进一步被侵蚀。用户会在知识生产与应用、艺术创作等动力下形成新的权利与权力流动,但在总体上,机器对人的认知控制权力会不断加大。

关键词  智能传播;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个人门户;智能平台;平台权力

数字媒体与情感极化:表征、成因与对策
杨洸 邹艳雪
摘要  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信息接触和交流沟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数字平台上,社会群体较之传统时代更易于形成极化现象,情感极化已成为当下一种突出的社会现象,与党派极化、群体极化、公众舆论之间存在着相互交织的关系。本文从政治极化溯源,探索情感极化在政治领域以及非政治领域蔓延扩散的表现、原因和后果。个人迫切希望获得群体认同的心理在数字平台上得到了极大发扬,社交媒体平台被动迎合个人形象积极策展的需求,社交媒体主动的界面功能改版激发更多蕴含愤怒情绪的内容传播,因此,基于身份动机的帖子往往会在在线社交网络中获得更高参与度,对内群体的喜爱言论以及对外群体的对立言论在网络中层出不穷,同时后者数量远超于前者数量,导致情感极化愈演愈烈。本文也从群际交流互动视角探索了缓解情感极化的有效方案。

关键词  情感极化;网络敌意;网络仇恨;数字平台;群际沟通

新闻学研究
选择的困境:当代新闻报道实践的价值论反思
曹培鑫 宋启明
摘要  新闻价值理论脱胎于工业商品社会并在新闻采编实践中被奉为普适性指导原则。其与当下新闻报道实践之间存在的一些冲突仍缺少学术观照。在中国丰富的新闻传播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本土新闻价值思想传统成为厘清割裂的新闻价值理论与新闻报道实践之罅隙的理论资源之一,是建构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价值理论的重要思想资源。立足于中国情境,推动中国新闻价值观念与西方新闻价值理论的平等对话,重新凝练适应当代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理论表述,需要调配本土新闻价值思想资源,也需要审视新闻价值理论在中国新闻学体系中的位置,并反思新闻价值理论应该如何在指导当代中国新闻传播实践中保持理论的生命力与当下性。

关键词  新闻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体系;群众路线

传播学研究
社交媒体可供性视角下社会运动动员机制及其变化
张志安 杨洋
摘要  社会运动是社会群体利益诉求的集体表达方式,也是影响政治权力与社会结构演化发展的关键变量。本文尝试在立足经验案例的基础上引入社交媒体可供性视角,对行动者利用不同传播技术发起社会运动的经验案例进行比较分析,从身份认同、传播资源与动员结构等不同维度,尝试回答“行动者如何利用传播技术影响和改变社会运动”这一问题。本文认为,传播技术的变迁使得社会运动的身份认同构建由面对面沟通转变为线上多元聚合,传播资源动员由资源调用转变为技术赋能,动员结构生成由人际关系网络转变为线上组织的无形化。在此基础上,文章总结出社交媒体可供性视角下,传播技术对社会运动的影响:根据具体事件的关注而产生的新的集体行动形式“连接性行动”更多出现,短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传播内容丰富了社会运动的传播资源,社交媒体的内容可复制性为社会运动提供了新的学习路径,同时的、多点的跨境社会运动涌现。

关键词  传播技术;可供性;身份认同;传播资源;动员结构

传播与社会
融媒体如何促进中国青年的政治信任?——基于链式双重中介模型的考察
李晓静 刘祎宁
摘要  政治融媒体已成为中国青年获取政治信息、形塑政治态度的重要渠道。相较于过往研究,本文从政治社会化理论视角切入,以整群随机抽样法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62所高校的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N = 3011),探讨政治融媒体的使用对中国青年政治信任的影响,并通过链式中介模型考察媒介可信度和国家认同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后,融媒体使用对政治信任、媒介可信度及国家认同都有显著正向影响;媒介可信度与国家认同在融媒体使用对政治信任的影响中,发挥着独立中介及链式中介效应。研究揭示了新兴融媒体对青年政治信任的积极作用机制,对于融媒体时代如何提升我国的政治传播效果,提供了新的理论参考,也在现实层面验证了融媒体在构建主流意识形态、塑造青年人政治信任方面的巨大潜力。

关键词  融媒体;政治信任;政治传播;媒介可信度;国家认同;青年大学习;学习强国

新闻与传播史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对读者的调查研究工作
王宁 双传学
摘要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在全面抗战时期,作为面向全国发行的机关报——《新华日报》的任务即争夺“中间地带”的读者大众,以壮大抗日力量。但由于办报环境的复杂性,加之缺乏读者意识,早期《新华日报》并不受读者欢迎。为破解宣传困境,《新华日报》对读者需求展开调查研究。其间,新华报人灵活采用会议调查、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和技巧,取得了良好成效。根据调查结果,《新华日报》实施了改版,目的就是将更多的基层民众纳入中国共产党的宣传网络中。在此基础上,《新华日报》的动员效果得以彰显,并为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创造出新的实践形式,“群众办报”由此成型。考察这一历史经过,可为新时代党报的调查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读者视角;调查研究;群众路线

博士生新论
破解算法侵权责任界定的中立性难题——以“算法推荐第一案”为切入点
邵红红
摘要  “算法推荐第一案”是我国算法侵权责任界定的代表性案例,法院通过对技术中立原则的阐释,主张采用算法推荐的平台承担帮助侵权责任,但在逻辑上难以自洽,引发技术中立原则对于算法侵权责任界定的可适用性质疑。对此问题的回答需要检视“技术中立”概念的正当性并理解算法侵权问题的特殊性所在。技术具有独特的意向结构,在价值上并非中立,“技术中立”是个伪概念。从技术哲学视角出发,算法不同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典型技术,其运行的高度自主性、主体控制的间接性和算法侵权后果的严重性对平台侵权责任的界定提出了特殊要求。因此,算法侵权的责任界定应当摒弃“技术中立”思维,引入“算法向善”理念,回归侵权法过错归责框架,个案中算法平台注意义务的界定需要综合考虑算法平台性质、算法应用场景以及信息管理能力等三类因素。

关键词  算法侵权;平台责任;技术中立;算法向善

关系赋权:老漂族微信朋友圈的脸面运作研究
雷思涵
摘要  老漂族是为照料子孙而迁徙至新城市的老年流动人群。既有研究关注老漂族媒体使用在个体层面的赋能,包括认知协调、技能提升和机会获得,却未充分考虑中国式关系的权力动态及有关脸面运作,由此简化了媒介技术在关系网络层面的赋权。本文基于深度访谈和文本分析,结合赋权理论和关系向度理论,聚焦老漂族的微信朋友圈实践,考察社交媒体的技术逻辑如何赋权老漂族的社会交往。研究发现,面向家庭代际关系时,老漂族借助亲密性朋友圈实践协调成员之间的脸面和权力结构,实现缓冲型关系赋权;面向家乡旧友时,老漂族通过朋友圈成为流动经验的分享主体,在重新联结关系的基础上获取面子资源,实现强化型关系赋权;面向城市新邻时,老漂族在朋友圈点赞中完成人情交换,实现拓展型关系赋权。

关键词  老漂族;媒介化;赋权理论;关系向度理论

来源:新闻界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gspytmTUyuF6cMZPU_nfrQ
编辑:郑程程


128#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3 21:40:2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当代传播》2023年第5期 · 内容提要

UGC 未竟,AIGC 已来:“内容”的重溯、重思与重构
  □ 胡 泳 刘纯懿
【内容提要】伴随着ChatGPT的引爆式流行与广泛讨论,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然成为数字化社会的又一崭新风向标。而在这一轮人工智能革命中,“内容”正如在此前互联网发展中所起的关键作用那样,再一次被推到了前台,并在 AIGC的概念内涵和外延中焕发着新的生机,同时也产生了新的警示性问题。在这样一个技术迭代的路口,回顾和反思“内容”发展的历史,探讨“内容何以成为今日之内容”“内容何以变得如此之重要”“内容的未来又将通向何方”等问题成为时代必需。本文重返“内容”的历史起点,在对“内容”的回望中发现内容革命的精神原点、产业起点和此后发生的实践错位,在对PGC和UGC以及二者结合的产物PUGC进行脉络梳理和经验总结中,探讨AIGC对内容加以重构的可能性以及隐藏在技术赋权背后的危机与选择。
【关键词】PGC;UGC;AIGC;生成式AI;大型语言模型

社交媒体使用对线上公共协商程度的差异化效果研究
——基于使用动机的中介作用
□ 吴 飞 孙梦如 杨龙梦珏 汪明磊 张 婵
【内容提要】国内外研究对社交媒体等数字平台对于公共协商的影响表现出广泛的兴趣。但是,相关研究对社交媒体使用与公共协商程度之间关系的发现是不一致的。本研究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通过实证的问卷调查研究对社交媒体使用与公共协商程度的关系提供了新的阐释视角。研究发现,社交媒体使用总体上对三个维度的公共协商程度(观点清晰度、讨论合理度和反观点理解度)都具有正向影响,不过也会导致更高程度的谈话主导度。此外,由于社交媒体用户的不同动机,社交媒体使用对于公共协商程度的间接效果有些是反方向的。具体来说,社交动机、表达动机和信息动机主要在社交媒体使用与公共协商程度的关系之间起到正向中介作用,而娱乐消遣动机则起到负向中介作用。本研究增进了社交媒体使用对公共协商程度影响机制的理解,并对提升社交媒体等数字平台上的公共协商程度具有一定的实践启示。
【关键词】社交媒体;公共协商;差异化效果;使用动机

观念政治下的网络战:社交媒体时代信息战的观念更迭与范式转换
□ 赵永华 窦书棋 赵家琦
【内容提要】技术赋能之下全球信息传播格局和国际间流动的信息所扮演的角色发生巨变,权力对信息的控制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社交媒体时代“观念政治”超越生物政治和信息地缘政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核心是将思想、价值观、规范等要素视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外交和信息战略工具。网络信息战争代表了观念政治下的典型冲突。当前国际社交媒体平台上“以网络为中心”的信息战褪去了“硬实力”争夺中强烈的政治军事色彩,承载着思想与观念的信息成为武器。利用社交机器人开展计算宣传,成为引导国际舆论、影响战争走向的新式作战手段。于中国而言,从国家安全与战略布局层面进行部署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中国在倡导建立新的全球网络治理机制和治理框架的同时,亦应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数字化公共外交、国际传播体系建设等途径提升自身的软实力,增强信息作战能力。
【关键词】信息战;信息;观念政治;社交媒体;国际传播

工作共同体的衰落:媒介社会背景下鲍曼思想的传播社会学反思
□ 董晨宇 丁依然
【内容提要】鲍曼的“共同体”思想并没有得到国内主流传播学界的足够重视。本文尝试在他的思想体系下,探究液态现代、共同体等思考如何对当下媒介社会中工作共同体的嬗变具有解释力。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媒介社会中,新兴技术/媒介条件对于个体、共同体和时空整体的强劲影响及其特征,以作为观察当今工作共同体运作的理论视角。研究表明,个体的去根化和块茎化、社会行动的网络化和中介化等趋势的合力,助推了工作共同体的衰落,这种衰落可能进一步造成私域侵占公域、正当化的阶级差距以及社会隔膜的加深。
【关键词】鲍曼;共同体;媒介社会;技术;工作

  再论新闻述真变异的重构
  ——基于“文本引导解释”与“收受真实”视角
□ 蒋晓丽 钟棣冰
【内容提要】收受真实作为新闻真实的最终归宿,被新闻真实研究忽视。符号文本的意义实现取决于解释者,但文本本身也携带着大量形式因素,引导或要求接收者做出某种解释:文本体裁产生的“期待”,决定了文本的根本读法;双轴关系中的聚合轴显现,揭示文本组合成分的多种选择可能性;文本“自携元语言”直接引导解释者看到特定的意义。在“文本引导解释”的基础上,收受真实的实现取决于收受主体对传播主体的信任,“信任真实”通过诉诸社会文化大部分成员(解释社群)对新闻文本的正常读法(信任读法),形成传受双方在意义解释标准上达成一致的“共识真实”。
【关键词】新闻真实;收受真实;社群真知;文本引导解释;共识真实

算法叙述文本在隐含读者与真实读者/现实用户间的叙述滑动
□ 刘 丽 阿斯比恩·格伦斯塔德 哈尔瓦德·莫伊
【内容提要】随着算法技术的无边界渗透,“叙述闭锁”成为算法叙述文本巨量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悖论样态。本文从算法信息生发过程的叙述文本特征出发,基于隐含读者与真实读者/现实用户之间的距离关系波动,考察二者之间由预设的镜像弥合到实践中裂隙的变化,算法叙述文本由此从叙述闭锁向叙述开放滑动,真实读者/现实用户的自我认知也从封闭趋向解放。
【关键词】算法叙述文本;隐含读者;真实读者/现实用户;镜像弥合;叙述滑动

生成式AI浪潮下版权生态的态与势
——试论“微版权”范式的转型迭代
□ 喻国明 李 钒
【内容提要】生成式AI浪潮下,AIGC对版权范式带来了新挑战。本文从版权生态的角度探讨了生成式AI浪潮下,构建以“知识元”为核心的版权图谱的基本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版权全新生态位的态与势,提出了整体观与过程观下的版权价值衡量体系;进而研究了版权实现的生态回环问题,认为在数字时代版权具有丰富的价值回报形式,应积极探索版权价值分配的新途径。
【关键词】生成式AI;版权生态;生态位态势;微版权;知识元;版权图谱

生成式智能媒体对涉华议题的媒介记忆
——以ChatGPT为例
□ 党明辉 凌兴福 丁朋娜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比ChatGPT、中文主流媒体、西方主流媒体对涉华议题的报道框架,探讨主流媒体对智能媒体媒介记忆的建构作用。研究发现,ChatGPT在中文语言环境和英文语言环境下生成的涉华议题报道具有不同的主题框架和叙事框架,西方主流媒体显著影响ChatGPT英文所采用的主题框架和态度框架,但对ChatGPT中文所采用的主题框架和态度框架没有显著影响;中文主流媒体和ChatGPT中文总体而言都倾向于采用正面主题框架以及中立以上态度,但中文主流媒体对ChatGPT中文的影响作用尚不具有显著性;ChatGPT中英文报道都倾向于采用分析评估叙事框架,不受中西方主流媒体的影响。文章最后指出,随着语料库的更新以及自主大模型的推出,中文主流媒体将在智能媒体的议题建构中发挥更加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媒介记忆;智能媒体;新闻框架;国际传播秩序

   何谓“中国好故事”
   ——基于《第六声》及其新闻报道的分析
□ 邓建国 黄依婷
【内容提要】近年来,有关“讲好中国故事”的研究层出不穷,诸多学者围绕对外传播活动进行了大量理论检视与实践探索。然而对于什么是“中国好故事”、由谁来评判以及如何评价“中国故事”的好与坏等问题鲜有回答且缺乏严谨论证。本文认为,“中国好故事”的评判者首先应是海外受众。依据这一逻辑,文章回顾了叙事学理论中“好故事”的维度与特征,并对在国际上获奖的《第六声》(Sixth Tone)报道的中国故事进行量化分析,从而提炼出“中国好故事”的核心特征——情感共鸣、沟通对话、立体多面、叙事鲜明等,并分析其通过关注全球议题、协作式生产、再语境化等策略讲述“中国好故事”的过程。本研究将有助于我国对外传播机构和个人提升对“中国故事”的选择和报道能力,真正实现“中国故事”漂洋过海这一传播目标。
【关键词】对外传播;中国好故事;特征;《第六声》
(部分内容摘要从略,全刊请参见《当代传播》2023年第5期)

来源:当代传播期刊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sCCycvj_duTHfWOZ6d0Tg
编辑:郑程程

129#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6 20:42:12 | 只看该作者
《传媒观察》2023年第10期目录
卷首语


数字媒介时代的
图像阐释学及其范式创新
刘 涛

Image Interpretation Studies and Paradigm Innovation in the Digital Media Era
Liu Tao

【摘要】
数字媒介时代的特征之一便是图像的极速“繁殖”,各种图像形式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铺设了文化的形式及语言。由于技术逻辑完成了从模拟到数字的跨越,并释放出前所未有的生产欲望,图像生产的机械复制模式逐渐“进化”到 W.J.T 米歇尔所说的以生物控制、自动生成、几何增殖为特征的全新阶段。因此,如何解读图像,又如何理解“图像世界”,并抵达文化深层的视觉性命题,成为图像阐释学亟待拓展和创新的一个理论命题。

【关键词】图像;图像阐释学;范式创新

在场·变化的新闻业

数字新闻与开放生产:
从实践创新到理念革新
常 江 罗雅琴

Digital Journalism and Open Production :From Practical Innovation to Idea Evolution
Chang Jiang,Luo Yaqin

【摘
要】
[color=rgba(0, 0, 0, 0.9)]开放生产是数字新闻业最核心的实践特征之一,也是数字新闻业超越传统新闻业最集中的体现。本文梳理新闻生产在数字技术助益下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探讨开放性新闻生产的核心要素和基本理念,并从人文主义和文化公共性视角对新闻业的“开放性革命”作出价值反思。数字新闻开放生产机制包括生产工具、生产资料和生产者三个核心要素。数字新闻业在探索性的开放生产实践中实现了三方面的理论革新:对传统客观性法则的超越,记者转型为资源协调者,以及“作为生活方式的新闻”。此外,本文主张关注开放新闻生产中包孕的“初创悖论”,呼吁通过不断创新机构形式和提升新闻行动者数字素养来追求开放生产的高质量和可持续性,从而令新闻业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对有秩序、有尊严的公共生活的追求。

【关键词】数字新闻;开放生产;新闻生产;新闻创新

液态新闻业:
流动现代性的回响与新变
郭 毅

The Response to Liquid Modernity :The Changed and Unchanged of Liquid Journalism
Guo Yi


【摘
要】
“液态新闻业”由荷兰学者杜兹率先提出,并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社会学家鲍曼“流动的现代性”和“流动的现代生活”的观点,描述了后现代社会新闻业的动态变迁。然而在坎图拉、科约宁、嘉德等学者对液态新闻业的补充论述中,对“液态新闻业”的阐释逐渐偏离了鲍曼和杜兹的早期论述。这些论述强调从固态到液态并非新闻业的线性进化,液态新闻业的出现也不代表固态新闻业的终结。“液态新闻业”最终成为一套在新闻业“变化”中审视“不变”的话语,而这也是“流动的现代性”中我国新闻界需要关注的议题。

【关键词】液态新闻;新闻理论;新闻文化;后现代;创新



中国互联网 30 年

中国互联网绿色转型的生成逻辑、
演化进程与总体特征(1994―2023)
朱政德 胡 泳

The Generation Logic,Evolution Path and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Internet's
Green Transformation(1994―2023)
Zhu Zhengde,Hu Yong


【摘
要】
创造“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已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当务之急,中国互联网自身的技术、产业逻辑迎来深刻的绿色转型。这番转型貌似空前,实则经过了漫长的探索与试错,因为在中国互联网近30年的辗转变迁中,“用互联网治理环境风险”一度借助西方技术话语的影响力被片面推崇,使主流社会惯于忽略“治理互联网的环境风险”,由此衍生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该趋势经过前绿色转型期(1994―2004)、绿色转型过渡期(2005―2015)的沿革推移,在初步绿色转型期(2016―2020)得到加速矫正,最终在全面绿色转型期(2021迄今)真正迈向环境友好的中国互联网发展之路。总体来看,中央政府主导、回应性色彩浓厚、逐渐扬弃对西方技术话语的依附性是绿色转型的三大特征,“用互联网治理环境风险”和“治理互联网的环境风险”交融一体是绿色转型的突出成就。

【关键词】中国互联网;绿色转型;环境风险;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网络舆论30年:
从内容驱动走向数据驱动
黄浩宇 方兴东 王 奔

30 Years of Online Public Opinion in China :From Content-driven to Data-driven
Huang Haoyu,Fang Xingdong,Wang Ben

【摘
要】
[color=rgba(0, 0, 0, 0.9)]回顾中国网络舆论30年的发展,可以清晰地看见互联网对中国社会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和深刻变革,这也为观察中国互联网30年来的发展和演变提供了一个鲜活而独特的视角。经过30年的发展与演进,网络舆论作为一种公众意见和社会评价的本质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但网络舆论的形成、发展与传播机制等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正在从内容驱动的舆论范式向数据驱动的舆论范式转变,我国应更加积极主动应对这场可能是“古登堡时刻”以来变革最剧烈的历史性转折。

【关键词】中国互联网30年;网络舆论;内容驱动;数据驱动

马新观经典论著深化研究
(特约主持:陈力丹)

作为政治传播实践的新书推广策划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广告宣传策略探析
葛在波 荣雪燕

New Book Promotion Planning as a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Practice
Ge Zaibo,Rong Xueyan

【摘要】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广告可以被用来推广自己的论著、传播革命思想,但这一观点还不太为人所知,相关的研究成果不多。本文研究了这方面的一个具体案例,即1865年,恩格斯在马克思的策划和支持下为自己的小册子《普鲁士军事问题和德国工人政党》写广告,马克思本人也为恩格斯的新书写广告,取得了明显的传播成效。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一政治传播的经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也对我们的新闻实践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和恩格斯;政治传播;广告;《普鲁士军事问题和德国工人政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华夏传播研究
(特约主持:潘祥辉)

中西方的辩论传统之辨:
词源内涵、媒介偏倚与文化差异
潘祥辉 伍栋阳

Debate Traditions in China and the West :Etymological Connotation,Bias of Media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Pan Xianghui,Wu Dongyang

【摘要】
辩论是一种通过言辞来解释和论证自己观点并与另一观点进行交锋的表达行为。辩论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轴心时代,中西方就出现了丰富的辩论实践,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辩论观念和辩论文化。与西方注重竞争、程序与逻辑的辩论观念相比,中国古代的辩论观念更加注重辩论之于社会的“治理功能”,东汉许慎将“辩”解释为“治也”,就呈现了这种本土文化内涵。在辩论场所方面,西方的辩论多在议会和法庭上展开,受众广泛,具有较强的表演性,形成了一种“广场模式”。古代中国的辩论则多在朝堂之上进行,主要目的为说服君主,呈现出一种“宫廷模式”。中国古代发达的文字传统及“文书行政”的“早熟”,使得中国的辩论不仅依托口头表达,且十分倚重书面媒介,“论辨”甚至成为一种文章体式。书面化也使得中国式辩论可以穿越时空、脱离现场,更具灵活性。秦汉以后,随着“儒法国家”的成型,儒家和法家的辩论观念成为主流,“墨辩”“名辩”及纵横家式的“雄辩”日益式微,“贬辩”传统得以形成。这与西方自古希腊以来传承至今的“尚辩”传统形成了鲜明对比。中西方的两种辩论传统植根于不同的历史、政治和文化背景,各有特色,迄今仍然影响着当代人的传播观念和传播行为。

【关键词】辩论;中西比较;传播观念;华夏传播;传播考古学

“永恒时间”隐喻:
古代青铜器涡纹的传播符号学阐释
胡易容  许春红

The Metaphor of "Eternal Time" :A Communication Semiotic Interpretation of Swirl Patterns  on Ancient Bronze Ware
Hu Yirong,Xu Chunhong

【摘
要】
涡纹是青铜器上一种常见纹饰,其来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圆圈纹和弧线纹。本文引入传播符号学视角,结合符形、符义、符用三个维度,考察涡纹符号的母题。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以“圆”为整体框架、以“旋”为表意核心的符形文本已发展成型,涡纹是进入青铜时代后这一符号在纹饰上的新演变。在传播过程中,“圆”与“旋”的符号原型具有时空上的传播属性差异,通过跨越媒介与信息成为表意符号文本。在社会符用实践中,涡纹符号的理据常常变化流动,以像似性为基础的原初理据往往被符用理据取代,而涡纹符号通过多重表意寄寓着对“永恒时间”的向往。

【关键词】
中华文化;传播符号学;母题;理据性;空间时间化


数字生活

新私人书写与公共化:
社交媒体用户自我呈现中的“隐而不退”实践
晏庆合 操瑞青

New Private Writing and Publicity :Social Media User Practice of "Invisibility without Retreating"
Yan Qinghe,Cao Ruiqing

【摘
要】
[color=rgba(0, 0, 0, 0.9)]社交媒体将自我呈现深刻嵌进社会交往。新情境中,更直接的呈现效果以及退化式的呈现反思一直是研究热点,但“隐身而不退场”的呈现弱化现象尚未引起广泛讨论。本文着眼于这一特征,以微信朋友圈为个案,通过媒介实践视角,对其四种典型权限功能进行探讨,考察自我呈现弱化建构过程以及社交媒体私人书写的新型特质。具体而言,社交媒体用户利用层级管理、流动转换、重构私人以及主动限制等不同程度的弱化行为,实现着公开呈现向私人书写的转化可能。社交媒体改变着私人书写长期以来存在于书信媒介的私密传统,实现方式从局限式的私密情境转向公共空间对私人的回归,在社交媒体构建着公私兼具的新型私人书写方式。“隐而不退”背后的私密需求,来源于社交媒体对外部公共力量的有序组织与重构,泛滥的私人书写经由制度化筛选后,更具公共化的普遍特征。

【关键词】
社交媒体;自我呈现;私人书写;媒介实践


媒介法规与伦理

媒体引用逝者社交媒体内容的规范研究
范玉吉 孙晓萌

Research on the Rules of Social Media Citation of Contents Related to the Dead
Fan Yuji,Sun Xiaomeng

【摘
要】
社交媒体是网民表达思想或与好友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社会化媒介。与此同时,社交媒体上的内容也越来越频繁地成为公共议题的报道资源。在公共事件报道中,部分媒体为充实事件背景、引发受众兴趣而引用、转载逝者通过社交媒体发布的内容,引发法律和新闻伦理问题。逝者生前发布于社交平台的内容可分为一般信息与个人信息,而个人信息中可能包含私密信息。媒体对不同类别的信息应设定不同的引用规范。一般信息可以自由引用,个人信息要征得近亲属同意后引用,私密信息则不可以引用。对逝者也要区分公众人物和普通公众进行不同的对待。在使用逝者社交平台信息时,既要从保护个人权益角度设定引用标准、取得近亲属同意,还应对个人权益与公共利益进行个案平衡。

【关键词】
媒体报道;社交媒体;个人信息;传播规范


短视频平台隐私政策的全球在地化
——对抖音和TikTok的比较分析
曹小杰 戴梦雅

The Glocalization of Short-video Platforms' Privacy Policies
Cao Xiaojie,Dai Mengya

【摘
要】
在互联网平台“出海”的浪潮之下,隐私政策在地化成为日益被关注的问题,这一方面涉及平台能否顺利“落地”并取得发展,另一方面也为理解隐私提供跨边界契机。本文以抖音和TikTok的隐私政策为研究对象,以“全球在地化”为分析落点,采用文本分析法对两大平台的共性与特性进行深入比较分析。根据在地法律及隐私文化的不同,抖音和TikTok隐私政策在文本架构和信息设计的风格上既有延续也有调整,但在更深层次的权责问题上,TikTok隐私政策会做出更具弹性的规定,表现为对用户责任的强调以及对删除权、数据可携权等新兴权利的迅速确认。但在隐私政治化的背景下,TikTok在如何平衡特殊用户(集中体现为未成年人)的信息保护与普通用户的言论表达、如何抵抗数据保护解释框架的国家安全化方面,遭遇极大挑战。

【关键词】
短视频平台;全球在地化;隐私政策;TikTok


讲好故事研究

作为框架的“长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的青年形象建构
蔡 骐 赵嘉悦

"Growing up" as a Framework :Image Construction of Youth in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Reports
Cai Qi,Zhao Jiayue

【摘
要】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新闻报道发挥着重要的传播作用。新冠疫情期间,我国各行各业的90后与00后青年勇敢“逆行”、积极奉献,新闻媒体纷纷采用“长大”这一框架对他们进行报道。纵观这类报道,“长大”主要是作为归因框架、影响框架与背景框架被使用的,分别建构了守护者、成长者与行动者三类青年形象。“长大”框架的出现,90后与00后青年表现出的崭新面貌是直接动力,而新闻组织在灾难情境中的生产惯例以及社会的主流青年观是培育这一框架的结构性土壤。“长大”框架同时具有描述、解释与认知的功能,还发展成为青年报道的一种常见模式。但这一框架在报道实践中也面临一些困境:它一定程度遮蔽了个体的异质性,过于强调人生关键节点而淡化成长的过程性,使得报道中缺乏清晰的概念界定、话语主体含混。

【关键词】
“长大”;框架;青年;形象建构;生产惯例

媒介文化研究

谁在言说:
数字时代城市品牌传播的主体问题研究
陈 霖 韩 雪

Who is Telling the Story :The Subject of City Br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Digital Era
Chen Lin,Han Xue


【摘
要】
面对数字时代城市品牌传播的丰富和复杂的现象,研究不能满足于围绕城市形象、城市营销展开,还需涉及其中的主体问题。本文就此展开初步的探讨,首先阐述城市品牌主体构成的集合体性质,揭示其作为城市认同资源的内在支撑,同时提醒异质性主体拓展城市品牌传播空间的潜能;其次,阐述平台技术和平台资本作用下产生的“新闲逛者”这类主体,他们正在改变传统的城市品牌内涵,并将新的生活方式和观念铭写于城市品牌之中;最后,引入技术哲学中技术自主性观念,阐述数字技术促成了融合主体,人与技术的融合作用于城市品牌传播的形式与内容。
【关键词】
城市品牌传播;集合主体;“新闲逛者”;融合主体

大运河空间转向的媒质、权力和表征
周小雯 骆正林

The Spatial Turn of the Grand Canal in Medium,Power and Representation
Zhou Xiaowen,Luo Zhenglin

【摘要】
[color=rgba(0, 0, 0, 0.9)]探析大运河的空间转向问题,需要从列斐伏尔和苏贾的空间理论出发,从物质和意识的空间出发,梳理分析运河与生俱来的媒质属性及空间内部的力量关系,既要深入历史进程和生产实践,又要反思批判这种把运河固化在不同空间维度的某种特定物的局限性。本文通过CiteSpace软件对当下运河丰富多元的研究成果进行聚类分析和可视化呈现,解构了大运河学术空间的构成和面向,并以此为出发点,以一种灵活的策略从运河空间的表征来到表征的空间,并以表征空间的确定性来弥合空间不确定性和更多可能性的断裂互斥问题。


【关键词】
大运河;媒质;力量关系;空间表征;表征空间


来源:传媒观察杂志(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WVvkOJH6QuD6Qzu6tjklQ
编辑:潘洁


130#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2 20:21:17 | 只看该作者
《新闻大学》:2023年第9期
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系列专题
·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传播观的理论来源、核心要义与实践路径
郑 权  郑保卫
【摘  要】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传播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百年中国共产党生态传播思想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思想成果。本文基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历史、理论与实践维度,系统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习近平生态传播理论体系,包括理论来源、鲜明主题和整体架构等。其中,重点阐释了如何看待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与表述生态环境问题、实现人与他者之间和谐共生、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传播理论和人类交往等基本理念。习近平新时代生态传播观在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叙事方式创新、国际传播提质增效等层面实现了全方位的实践引领。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传播观;理论来源;核心要义;实践路径

本刊特稿
· 主持人语   
在中国社会变迁中,社区作为居民日常生活的空间场所,成为市域共同体的基础单元,也是实现城市社会治理的关键抓手。在深度媒介化社会场景下,数字媒体为社区居民的自治实践、共同体意识的培育、社区的有效整合提供了可能。从媒介本位出发,数字赋能在社区整合和社区治理中的媒介逻辑和机理发生了怎样的重构?以中国为方法,从身边找问题,两篇论文以东部(上海)和西部(西安)两个大城市的基层社区为研究对象,试图回答社区整合机制中数字媒介的关键功能。周怡靓、严三九关注数字媒介成为社区日常实践的基础构件之后,居民互动实践“共同在场”与“再地域化”的转型,以及人、地、物如何被整合到同一个数字化平台上,形成自下而上、权力流动、多元共治的自组织。杨馨等人则关注遭遇“数字鸿沟”的老年群体,聚焦微信群如何为老年人提供了参与社区公共事务与治理实践的“可供性”,提出了如何围绕老年人建构的“拟差序格局”来营造社区的凝聚力、向心力,以及“共治”“善治”的共同体意识。数字媒体的繁荣发展,将为社区治理提供更多可能性,也会有助于人性化、适老化的治理模式构建,凝聚社会共识,突破“区而不社”的治理困境。
主持人:许加彪

· 互动性视域下的媒介技术与城市社区转型
——以上海F小区为例
周怡靓 严三九
【摘  要】
现代城市社区常常陷入“区而不社”的共性问题。媒介技术革命会通过改变居民互动实践的方式促进社区转型。本文以上海市F小区为例,分析当数字媒介成为社区日常实践的基础构件时,居民互动实践及社区形态的转型。首先,数字媒介创造城市社区中人与人互动的新体验,居民以“永久在场”“共同在场”的方式展开类似传统社区中面对面交往的互动;其次,数字媒介创造出人、地连接的新模式,通过将社区场景转变为可移动的拼贴式社区,实现居民实践“再地域化”,以此对抗现代化“脱域”趋势带来的社区空心化浪潮;最后,在数字媒介的中介下,居民互动建构起“交互化、去等级化、去中心化”的多重立体网络,人、地、物被整合到同一个数字化平台上,基于信任和协商的互动能够有效实现自下而上、权力流动、多元共治的自组织。
【关键词】
数字媒介;社区转型;社会治理
· 让“银发社区”不再脆弱:新媒介可供性与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建构
杨 馨 许加彪 梁少怡
【摘  要】
在传统的治理理论与传播学理论中,遭遇“数字鸿沟”的老年人作为基层治理的主要被服务人群,往往被安置于治理“圈子”之外。基于对X市Z社区的田野研究,本文发现微信群为老年人提供了参与社区公共事务与治理实践的“可供性”,围绕着老年人建构起的“拟差序格局”提升了社区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帮助社区营造了“共治”“善治”的共同体意识。这一创新性经验为国内其它“银发社区”的治理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社区治理;老龄化;可供性;微信;拟差序格局


新闻业务
· 从“案件”到“事件”:作为媒体事件的重大社会新闻报道研究
刘海贵 董 辉
【摘  要】
文章以“聂树斌案”系列报道为研究对象, 探究该案如何从一起典型的刑事冤错案,逐渐转变为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媒体事件。研究发现,“聂树斌案”的意义转变与媒体报道引发的舆论关注存在一定关联。主流媒体参与报道,借助司法政策调整,将其界定为司法主动纠错、程序正义得以实现的典型案件;同时,媒体自身报道观念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推动了意义转换;网络直播等扩大了公众对案件的理性认知,促进了媒体与司法在互动中开展合作。
【关键词】
聂树斌案;社会新闻;刑事冤错案;媒体事件

新闻理论
·  世界变局下的近代中国国际新闻观念的建构
赵思洋
【摘  要】
在从古代天下体系向现代国际社会转型的世界变局下,近代中国报人、学人对于国际局势的认知,特别是对逐步形成的帝国主义时代的判断,影响着近代中国国际新闻观念的建构。本文运用思想史与观念史研究的方法,阐述了在帝国主义时代下,近代中国报人、大众和学人对于国际新闻的认识。文章认为,在近代中国国际新闻观念中,现实主义特征与人类共同体理想并存,前者指向以国际新闻的生产与阅读建构主权观念与维护国家利益;而后者则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平责任,并指向以国际新闻构建并维护和平的世界秩序。
【关键词】
国际新闻;新闻观念;国际关系

传播学

· 电竞馆作为空间的媒介性:联结、会遇和交往
——基于一个西北县城的田野考察
雷蔚真 杨家明
【摘  要】
本研究基于一个西北县城的田野考察,尝试讨论电竞馆作为“空间”的“媒介性”。研究发现,电竞馆在嵌入地方社会的过程中,通过其“中介实践”的组织和运作,塑造并调适着游戏者的人际交往、空间实践与日常生活现实,持续生成着新的时空会遇、游戏体验和社会关系,进而成为一种在多维地理尺度和文化边界之间建立着动态联结的“空间媒介”和“活的实践”。基于传播地理学“传播之弧”理论,本文发现,电竞馆催生了一种处在流动和生成之中的空间性,这是一种在人、物、时间、空间和地方之间展开的关系际遇和生命体验。
【关键词】
电竞馆;空间媒介;中介实践;传播地理学
· 理想与现实之间:传播学行政研究的概念史考察
展 宁 常悠悠
【摘  要】
“行政研究”最初源于拉扎斯菲尔德“融合”批判以再造经验研究的设想。作为一套主导传播学及相关社会科学研究的知识生产模式,它从诞生之初就饱受质疑。阿多诺将“行政研究”看作标准化与理性化的现代知识生产与思维模式的体现;吉特林则从学术服从于市场与政治的面向出发,把“行政研究”看作受社会民主主义意识形态牵引的学术机制。“行政研究”的应用特征进一步引发了传播学科知识贡献与价值立场的争议,身处其中的严肃学者也常表现出摇摆与挣扎。对“行政研究”的概念史考察有助于传播学的学科反思。
【关键词】
传播学;行政研究;应用研究;社会科学

新闻史

· 通讯的发明:黄远生与作为新闻的政治
李晓荣
【摘  要】
在近代中国报刊史上,黄远生被视为新闻通讯的开创者,但这种说法忽略了技术、制度、实践和行动者的复杂互动过程。自清末以来,随着机械化交通的普及,《时报》形成了一种以京师新闻为重点,注重解释与分析的报道传统。民国初年,在政治与报业变革的双重变奏中,黄远生发展出来一套关于解释性与时间性的操作规范,从而产生了一种能被明确识别的新闻体裁,即“通讯”。他还提出了“客观”的主张,但不同于西方的“客观性”,这是一种儒家“良心”观与新闻职业道德的混合物。这一观念提高了报刊动员能力的同时,也使新闻与政治之间纠缠不清的关系复杂化了。
【关键词】
解释性报道;时间性;客观性;《时报》

新媒体研究

· 位置媒介与数码地貌:对一位普米族青年数字足迹的田野考察
王东林  孙信茹  张忠训
【摘  要】
新媒介的定位功能愈来愈鼓励普通人生产有关地方和空间的叙述。文章综合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和民族志方法,考察一位普米族青年在微信朋友圈中的数字足迹,并对其进行了文化阐释。研究发现,被标记出来的位置信息将人、技术与地方的复杂关系呈现在电子地图上,从而构成包含个体生命经纬的数码地貌。它有两个彼此交叉、关联的维度:一是个体与多个地理区位的“共鸣”;二是个体快速依附特定地方和转换空间的能力。作为个体地理实践的本土消费形式,数码地貌再造了人们产生地方依恋的机制。以移动换取新地方情感的媒介实践活动,不仅是人们地理观念和行为能力的更新,更在社会学的意义上为个体创造出一种自我身份构建的新方式,展现出个体在社会系统结构中的潜能和活力。
【关键词】
位置媒介;少数民族青年;数字足迹;数码地貌





来源:传媒学术网
编辑:潘洁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