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陈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8级《新闻评论教程》作业(1班2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9-24 21: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朱彦 于 2019-11-19 10:46 编辑

1.熊孩子离家出走,“熊家长”难辞其咎
临近开学,不少学生都在为还没做完的暑假作业而苦恼,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学业也是操碎了心。近日,14岁男孩小俊(化名)就因没有完成暑假作业,被父亲训斥一顿之后而离家出走,独自一人从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坐车回了老家河南。(8月29日,澎湃新闻网)
乍一看,这位小男孩确实太调皮了,仅仅因为挨训就离家出走,让家长担心,真是一位十足的“熊孩子”。但是古人就曾经说过“人之初,性本善”,小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家长在这张白纸上画什么,孩子就会使什么样子的。当我们谴责男孩不懂事时应该想想,或许家长教育的失败才是悲剧产生的原因。
小俊的父亲康先生主观臆断地想让小俊离开生活了十几年的老家,到广东来上学,所以将放暑假的小俊接来同住。但是小俊从小就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河南,更熟悉河南老家的环境以及学校的同学和老师,而广东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陌生的,他难免会产生抗拒感。在本来就有抗拒感的情况下,康先生还不顾小俊的感受,买了很多练习题,让他每天在家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暑假固然是提升成绩的一个机会,但是既然是放假,也应该让学生有休息和调整的时间,每天自觉学习对一个初中生来说确实是太残忍了。
父子间矛盾的升级在于康先生发现当天给小俊布置的作业没有完成,两人发生了口角,情急之下康先生打了小俊两巴掌,在小俊母亲的劝说下,小俊才答应会好好做作业。康先生的做法看似可以压制小俊的顶嘴,实则是没有给予小俊应有的尊重,让小俊真正地对这个父亲失望了。古代有孟母三迁感化孩子,曾子杀猪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现在的家长也应该用恰当的方式教育孩子,让孩子真正的改变,而不是用打骂的方式令孩子“屈服”。
面对“熊孩子”的调皮,家长应该避免用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不仅要让孩子明白不能这么做,还要让他们理解为什么不能这样做,这才是让孩子成长的根本方式。


2.贫富差距不是同情心泛滥的理由

近日,阿里巴巴旗下售卖生鲜食品的子公司盒马鲜生陷入舆论风波,原因是一位微博名为@小椅子Zoe的网友发了一条微博表示,她带着自己的母亲在盒马鲜生用餐时,看到了店内工作人员大量丢弃临期食品的场面。看着大量包装精美的饭菜、海鲜、甜品和饮料被悉数丢弃到小推车里扔掉,该女子的母亲——一位“勤劳朴素实惠的上海老阿姨”感到非常心痛,多次询问工作人员能否让她带回家,但遭到了工作人员的拒绝。该条微博一经发出,就引来了1.4万条评论和20.3万次点赞。
很多网友看到这条微博后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浪费”“资本主义”这些词语,联想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场面。他们认为这些食品还未变质,与其倒掉,不如送给那些吃不上饭的人。但是,餐饮公司如何处理过期食品不是其自身能够决定的。根据食品药监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对超过保质期食品监管工作的通知》中提到:“食品生产经营者要按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对超过保质期食品和回收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包装一并销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节约是一种美德,而浪费是可耻的,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教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一道理。因而不少网友在看到大量食品被丢弃时认为这一举措是错误的,但是将这些食品送给穷人也是不切实际且同情心泛滥的想法。
虽然盒马鲜生销毁的是还未超过保质期的临期食物,但若是发放给所谓的“穷人”,因为无人能够保证当这些食品到达他们手中时还在保质期内,如果他们因食用过期食品而出现其外状况,那么盒马鲜生难辞其咎。所以盒马鲜生对临期食品进行清理是对消费者的负责,对其自身的发展来说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盒马鲜生的知乎官方账号在事件发生后积极进行了回应:“目前已经尽力止损了,当然还有很多进步空间,任重道远。”将临期食物进行销毁是盒马鲜生在多方面考虑后才做出的决定,网友提出送给“穷人”的做法,其实是很不现实。一家企业的首要目的就是盈利,而不是放弃盈利去做慈善。若将食物送到福利院,企业必须花费更多的资金安置冷餐装置,保证临期食物在运输途中不变质,但企业没有义务承担这些额外的费用和风险。
古人云:“人穷志不穷。”前有黔敖不受嗟来之食,后有朱自清拒领美援面粉,中国人向来崇尚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有些人虽然暂时不能解决温饱问题,但是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在处理临期食品这件事情上,盒马鲜生作为一家走高端路线的新零售线下体验店,品质保障是最基本的要求。及时清理临期食品是对消费者的郑重承诺,完全销毁临期食品是遵从餐饮行业的规定和对社会负责,网友们在同情他人的同时,也应该更加理智看待贫富差距问题。


3.素质教育不是“负担大挪移”
最近,一则新闻称中关村三小800多名六年级学生进行了毕业论文答辩,他们研究的课题有《论手机对小学生视力的影响》《家有“二宝”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论国足为什么进不了世界杯》等颇具实意义的内容,涵盖了健康生活、信息技术、艺术、生物科学、社会科学等九大类选题。消息一出,立即在网上引起了热议,网友纷纷表示实在无法将“小学生”和“毕业论文”联系在一起。然而校方称,今年已经是中关村三小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第四个年头,要求小学毕业生写论文是希望孩子们多样化发展,为升入中学后的学习做准备。
但是,让小学生来写这些让众多大学生网友看了都直呼“高难度”的论文,这其中怕是有不少家长的“功劳”。当孩子的课外作业无法完成,而老师又要求必须完成时,家长就不得不为了孩子的成绩而“出手”了。校方要求学生写毕业论文的本意是好的,但是如果一篇论文几乎都是由家长完成,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而言是毫无意义的。
如中关村三小的某几位同学共同写了一篇名为《三小北校区门口早高峰时段堵车情况改良与控制》的论文,其中描述了上学时段校门口的堵车现状并提出了解决办法。他们还邀请了中交投资有限公司城市综合投资运营部的副总经理作为校外导师,从专业的角度对其论文进行指导。但是,由于该论题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寻找副经理作为导师,再进行社会调查和问题分析,仅依靠小学生个人恐怕无法完成,这个时候家长又不得不为此“买单”了。但是如此一来不仅给家长增添了负担,也没有起到对孩子应有的锻炼作用。
其实,帮孩子写论文只是近年来家长负担增加的一个缩影,真正让家长增负的是现在所谓的“素质教育”。上世纪90年代,国家政府提出要大力发展学生的素质教育,不能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要鼓励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于是教育部不断下令要给学生减轻学习负担,要求学校减少学生的书面作业,以便放学后有时间开展更多课外实践课程。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变少了,但是各种各样的课外作业却随之而来,如做手工、绘画、社会调查、制作幻灯片等看似简单的非书面作业,但其实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非常高,甚至远远超出了小学生的能力范围,都需要在家长的帮助下甚至让家长代替完成,以至于很多家长下班后还要帮助孩子完成作业直到深夜。
目前的教育体制是以考试成绩为标准进行优胜劣汰,所以学生和家长都想追求教育质量更高的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而教育质量一般又与成绩对等,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在激烈的升学考试中脱颖而出,课后作业是无法避免的,甚至很多家长还会给孩子补习班。所以强制性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无非是给学生的学习压力加码,不仅没有给学生减负,反而还在无形中将压力转移给了家长。
想要真正给学生减负,不应该只是负担转移这么简单,而需要教育体制、学校和老师的共同转变。老师布置作业的初衷是为了督促和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不是难倒学生,更不是为难家长。素质教育不应该为了给学生减负,将负担转移给家长,应该真正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4.艺人应为自己的“人设”负责
5月20日,有媒体爆料称艺人王源在北京某餐馆参加聚会时在室内吸烟,该消息一出,引起了网友的一片哗然。从媒体拍到的动态图看,王源在吃饭期间频频吸烟,姿势娴熟。随后,有关王源吸烟的消息几乎占满了微博热搜榜。大概王源自己也没想到,抽一支烟会引起如此大的轰动。
在娱乐圈,被爆料吸烟的艺人并不少见,如霍建华、黄晓明、郑爽、杨颖等,无论男星还是女星,都逃不过无处不在的媒体镜头,但是这些明星吸烟远远没有王源吸烟给公众带来的冲击力大。一方面,王源作为公众“看着长大”的偶像明星,一直都保持着青春阳光、积极向上的少年“人设”,而吸烟与他平常的形象大相径庭。虽然王源已经是一个年满19岁的成年人了,吸烟无可厚非,但他吸烟的事实与大众心中根深蒂固的“阳光少年”人设产生了巨大冲突,让大众一时无法接受。
另一方面,王源作为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在公众场合更加应该注重自己的行为,况且王源有许多粉丝尚未成年,他们在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偶像的行为会对他们产生极大的引导作用。此外,王源抽烟地点的特殊性也是被很多人指责的原因之一。按照《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的规定,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内区域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而王源吸烟地点是北京市一家餐厅内,这就使得王源的行为直接与违反法律法规相挂钩,为“王源吸烟”的新闻“热度”再增一分。
如果将本次吸烟事件的主人公换作一个普通的19岁男孩,必然不会引起这么大的舆论风波,因为他不像被公认为“正能量偶像”的王源一般有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而上过春晚,去过联合国做演讲的“正能量偶像”王源作出了这样“出格”的事,不仅是违反了相关条例,更是与公众对他的期待背道而驰。
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艺人也不例外,但是艺人们既然享受着高收入和高关注度,就应该负起相应的责任,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对公众造成的影响。由于大多数模仿者往往希望从外在的模仿以达到对自己所崇仰的人的内在认同,所以艺人的行为会被很多人模仿。正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尤其是对于那些有一定知名度和粉丝量的艺人,他们作为公众人物应当更多地考虑自己的行为对大众产生的影响。相比普通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被大众看在眼里,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大众的行为标杆。
王源在室内吸烟不仅违反了禁烟条例,而且没有为自身的“人设”负责。既然艺人选择了将自己暴露在聚光灯下,就应该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尤其是那些被人们视作榜样的正能量艺人,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大众负责。

5.偷拍现象泛滥,法律监管的不足不容忽视
2018年5月,张某和女友到苏州旅游时,在一家情侣酒店住了三天,没想到一个月后,一付费色情网站竟然出现了有关两人在旅馆中长达40分钟的私密画面。该视频经过一个多月的传播,点击量已经超过4万次。张某报案后,警方经过仔细搜查,在房间墙壁上找到了一个依靠装饰物遮挡的微型摄像头,其正对床头,可以将旅客的行为一览无余。
近年来,偷拍事件频频发生,地铁、楼梯、厕所,似乎任何公众场合都可能有隐藏的摄像头,泄露普通人的隐私。我国201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将偷拍专门列出来,并归为侵犯人身权利一类的违法行为: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5日一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一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偷拍对被偷拍者可能会造成一生的阴影,但加害者受到的惩罚却仅是5至10天的拘留。法律惩戒力度不足,才造成了犯罪分子更加的猖獗。
但是,微型摄像头的来源非常广泛,在淘宝上可以用低至几十元的价格买到一个微型摄像头,更不要说法律难以触及的黑市交易,所以想要从根源断绝偷拍很难做到。对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增强对犯罪分子的处罚力度,以法律来约束偷拍行为的泛滥。


6.湖北“官方贷”,非法校园贷的终结者
9月12日,湖北银保监局在2019年湖北省暨武汉市防范和处置“非法校园贷”系列主题活动启动仪式上表示,将不断完善大学生信用体系建设,加大校园正规银行信贷产品供给,降低贷款办理门槛,力争按照每个学生消费贷款5000元左右标准,向全省大学生投放80亿元至100亿元消费信贷,满足大学生正常消费信贷需求,以强有力的正规金融供给驱逐不良网贷毒瘤。
每年开学季,人人喊打的非法校园贷就如烧不尽的野草一样再次出现在各大高校,“用明天的钱来完成今天的梦想”“月息不到1%,无需抵押”等诱人的条件的背后,藏着一个个深不见底的陷阱,让单纯的大学生们一旦触碰非法校园贷就难以脱身。高利贷、多头贷、刷单贷、裸条贷、培训贷等五花八门非法校园贷的形式,可能让学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背负上巨额债务。近年来,不断有新闻爆出因还不上校园贷而不得不辍学打工的学生,甚至还有的因不堪重负而选择自杀。
湖北省相关部门调查显示,从2014年到2017年这4年间,湖北省参与校园网贷的学生平均年龄仅为20.28岁,包括手续费、利息、违约金在内的人均在校借贷金额高达22293元,平均年化利率为36.72%,即一笔2000元的借款,到手往往只有1300元左右。
对此,虽然各地相关部门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治理措施,遏制非法校园贷已经有了一定成效,但多数政策只是治标不治本,非法校园贷出现的根本原因还是在学生们的经济能力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对于大学生来说,仅学费、住宿费、伙食费和医疗费用等基本需求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更何况还有不定的其他需求。一些学生家庭情况相对较好,可以由父母承担这些费用,但有些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不佳,可能难以负担额外费用,所以学生急需一个经济来源来满足自己的日常开销。
有需求就有市场,但银行贷款往往门槛较高,虽然大部分大学生已经成年,但还是无法满足银行需要担保、抵押等贷款条件。不法分子正是看准了这块巨大的市场,利用学生初入社会的单纯,以低利息、低门槛等看似“诱人”的条件轻易地将学生引诱上钩。所以要真正消灭非法校园贷,还是应该用更好的贷款方式来取代它,通过银行以正当手段给学生提供靠谱的经济来源渠道,以满足其正当的消费,从源头上根治非法贷款。
早在2017年,湖北省政府就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网贷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责令已从事校园网贷业务的机构暂停新发网贷业务,并退出整改。同时,鼓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驻校园,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消费情况,推出创新金融服务和产品,以正规手段和合理利息给学生提供贷款,从而铲除非法校园贷的生存空间,顺理成章地摘掉这颗毒瘤。


7.
床帘之争:安全很重要,隐私权同样不可缺失
近日,一网友爆料称,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石湫校区学生宿舍禁止学生挂床帘,这一规定引起了网友们的激烈讨论。该校的规定中明确指出,宿舍不能挂床帘,如果被发现就会被强行拆除,拒绝的话也会被扣分。的确,在校方举出的案例中表明,某学生因剧烈运动后躺在床上休息时突发疾病,因床帘遮挡未能及时被同学发现而猝死在床上。虽然校方回应称,这是出于学生们的安全考虑,但学生们对此并不买账。
从此次事件来看,床帘确实存在巨大安全隐患,但床帘并不是事故的根源。学生本就应该有一定的运动常识,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进行适当的锻炼,如果运动方式不恰当,即使不挂床帘也会造成一定的身体损伤。其次,大学生都已经是成年人了,有权利拥有自己的私密空间,且一个相对封闭和私密的空间可以让人在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更加放松。更重要的是,宿舍里并非每一个人的作息时间都相同,室友之间还是需要一定的距离来防止互相打扰。但大学宿舍大多是以四至八人寝为主,且寝室面积小,大多都是公共区域,学生的一举一动都相当于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缺少必要的隐私权。
校方处于保护学生安全的目的禁止学生挂床帘,其本意是好的,但却是指标不治本。除了禁止挂床帘,还有更好的方式来解决这一安全隐患。如要求学生定期进行体检,多促进室友之间的关系等。校方即使处于为学生着想也不能用这种“一刀切”的方法,而应该保障学生安全的同时,也尊重学生的人权,真正做到为学生考虑。



8.女性晚间不能“顺风”?受害者何罪之有?
2019116日,滴滴顺分车发布了“滴滴顺风车试运营方案”,宣布从1120日起,顺风车将陆续在几个城市开始试运营。回首去年滴滴顺风车下架的原因,那两名年轻女孩的悲惨遭遇依旧让人不寒而栗。201855日晚,21岁郑州空姐凌晨搭乘滴滴顺风车遇害;同年824日,乐清女孩于下午1点搭乘顺风车再出命案。这两起命案给广大女性带来了很重的心理阴影,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不敢轻易打车出行。然而时隔一年后,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的滴滴顺风车给出的解决方案却是限制女性出行时间——顺风车在凌晨5点至晚上8点不对女性提供服务。
滴滴顺风车的回归固然解决了许多人的出行距离远、成本高的难题,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其对于女性安全问题的解决办法却是让人无法接受的。且不说男性是否也会有危险,首先从前两起命案来看,一个受害者是在凌晨遇害,但另一个是在下午乘车时遇害,可见乘车时间并非关键因素,而滴滴给出的方案显然是避重就轻了。在乘坐顺风车时遇害的最根本因素在于司机,而滴滴却反过来限制女性的出行时间,着实让人无法信服。
关于顺风车的危险性上,明明可以有更加完美的解决办法,如让女性司机对口女性乘客,或减少信用程度低的司机接单量,对司机的心理状况进行测评等,而滴滴却选择了最表面的一种,将矛头指向了受害者。


9.7岁女童眼睛遭塞纸片:未成年人的恶意不应该被忽视
一片片黄色的作业本纸片从女孩的眼睛里挑出来的场面触目惊心,我们无法去想象孩子的家长看到这一幕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近日,河南禹州一7岁女童眼睛里遭塞数十张纸片一事引发了大众关注。眼睛作为人体最娇弱的器官之一,应该被特别的爱护。然而,该女童的眼睛里却被塞了数十张纸片,这是究竟是有怎样的恶意才能做出这样狠心的事。
经过调查发现,塞纸片的人正是女童同班的3个男同学,才刚上二年级的孩子竟然做出如此残忍的事,让人不寒而栗。对此,该学校校长称塞纸片的学生“没有恶意”,是孩子们在开玩笑时塞进去的。这一言论更是引起了网友们的公愤。
这不得不让人想到近年来常常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学校里的“毒瘤”仅仅因为一点小事就对同学做出殴打、扒衣服、扯头发的暴力行为,甚至录下视频发布到网上。但是,对于这些罪恶行径学校老师却往往只是用“孩子在打闹”“孩子小,不懂事”等言论搪塞过去,肇事者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受害者也没有得到相应的保护措施,这样的事件在人们看不到的地方不知还发生了多少次。
很多校园暴力事件由于发生在未成年人身上,施暴者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下不能受到相应的惩罚,但是这些行为如此残暴的“未成年人”是否真的值得保护,而法律真正应该保护的是哪些“未成年人”,这是一个值得社会大众思考的问题。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