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8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大聘期制改革:三年到期后,九成老师没能踏进编制门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8 22:44: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color=rgba(0, 0, 0, 0.298039)]原创: [color=rgba(0, 0, 0, 0.298039)]张笛扬
[url=]南方周末[/url] [color=rgba(0, 0, 0, 0.298039)]昨天

高校教师聘用制改革,是2000年以来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视觉中国/图)

全文共5485字,阅读大约需要13分钟

  • 高校教师聘用制,又称聘期制、聘任制。2000年,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高等院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将聘用制推向实践,成为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

  • 2018年12月,一则关于“武汉大学首个聘期结束,淘汰率达97%”的消息传出,武大人事部不得不公布具体数据作为回应。尽管与前述传闻数字出入较大,但淘汰率仍超九成。南方周末记者采访其中涉及的教师、评审、武大人事部和专家,试图梳理其中的改革逻辑和争议原因。


[size=1em]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 | 南方周末记者 张笛扬
南方周末实习生 李霁
责任编辑 | 吴筱羽

从高考考上武大至今,18个年头过去了,本打算“一直在武大干下去”的何宏伟,最近一直自嘲为“临时工”。

武大是何宏伟的母校,他在这里从本科念到博士,之后在美国完成博士后研究,回到母校任教。任教3年后,又不得不离开。

何宏伟是武大首批聘期制教师之一。2015年初,武汉大学启动一系列人事改革,其中一项就是新进教师聘期制,对新招聘的教师采取合约聘用管理,要求在聘期内晋升为副教授才能转入固定事业编制,否则终止合约,不再续聘。

这项改革被称为“非升即走”,打破了高校教职的“铁饭碗”。类似改革举措自上世纪在清华大学发端,逐步被多家高校效仿。而这一制度也在实施过程中,经历了不断的争议和自我修正。

2018年9月,武大有69位聘期制教师首个聘期结束,校方统一组织了转编评审,42人仅有4人过关。

未能通过评审的教师面临尴尬,他们指责校方未信守契约,“如果一开始就告知有这么高的淘汰率,也不敢来”。

高淘汰率背后,是校方希望短期内提高人才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诉求。

主导这项改革的武汉大学人事部则表示,此举是为“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人事部副部长边金鸾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称,“现在国家对高校的要求和定位越来越高了,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我们的目标要和我们的定位相匹配”。
1
转编评审淘汰率超九成

对彼时刚回国的何宏伟来说,“非升即走”并不陌生,美国高校早已普遍采用这一制度,当时的他认为自己“没问题”。

武大此项制度设计起于2015年,当年3月,武大宣布实行聘期制教师制度,按照“3年+3年”两个聘期的合约聘用新进教师。

文件规定,聘期制教师的首个聘期纳入博士后管理,与学校签订聘用协议,薪酬待遇标准由学校制定,经费由学校承担;首个聘期未能转入事业编制的,可继续做第二站博士后,也可以自聘教师方式,签订非事业编制聘用合同,合同期限为3年,薪酬待遇标准由学院制定,学校给予一定补贴。

在这份文件中,武大这样表明改革初衷:“通过聘期制建设,扩大教师选聘范围,吸引并培养优秀人才,优化学校师资结构;推动新选聘教师尽快脱颖而出,提高优秀成果产出率;建立一套‘能进能出’的教师聘用、晋升、流转机制。”

武大并非聘期制的先行者。“改革往往是被同批次高校发展趋势带动的。”武大一位负责宣传工作的中层干部表示。

对于改革背景,武大人事部副部长边金鸾解释为“顺应历史潮流”,她反复强调了武汉大学面临的竞争压力,“很多高校已经走在前面,我们现在是追赶”。

边金鸾称,上述文件出台后,除了少部分有“人才帽子”的青年学者在被引进时可以直接获得固定编制外,所有新进校教师全部采用聘期制,接受“非升即走”的考验。

3年过后,首个聘期大限已到。边金鸾介绍,在人事部组织下,首次转固定教职评审工作于2018年7月启动,并在9月进行了集中投票评审。

评审结束后,淘汰率的数字却将武大聘期制引入公共视野。2018年12月,在网络论坛上,多名自称武大聘期制教师的用户将此事公开,称转编淘汰率高达97%。

这迫使武汉大学公布具体数据,边金鸾说,“负面消息影响太大,不得不回应”。武大人事部提供的数据显示,自2015年启动选聘工作至今,共选留聘期制教师112人。按照“3+3”聘期管理,至2018年底,有69人结束首个聘期。

在2018年9月组织的首批转编评审中,有42位聘期制教师和其他6位博士后申报转编,最终共有6人被聘任为固定教职副教授。

评审结束后的2018年9月30日,武大人事部曾公示这6名转编人选,南方周末记者查阅发现,其中有4人为来自各学院的聘期制教师,其他2人为来自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博士后。

也就是说,如果仅考虑聘期制教师,用申报的42人和成功转编的4人进行数据比较,淘汰率超过九成。

何宏伟称网络流传的“97%淘汰率”说法最初源于他,评审结束后,他在微信群中算出了这一比例。校方公布具体数字后,他承认此前算法有误。
2
职称评审权不再下放院系

“聘期内达到设岗单位副教授学术水平,可申请纳入事业编制。”多位聘期制教师向南方周末记者提供了聘用合同,合同约定中这样表述转编条件。

孟杨是2015年加入武大某工科学院的聘期制教师,他指出,在招聘签约时,主要对接的是学院而非人事部,学院领导对合同内容给出了自己的解释,“院长当时还向我出具了学院参评副教授的标准”,意指达到副教授的标准就能转编。

签约时,孟杨还观察了学院在岗副教授的学术成果,评估“达到那个水平并不难”。

等到评审结束,这些聘期制教师重新翻出合同,发现条款表意模糊,并未对转编设置具体标准。孟杨认为,达到副教授水平有应然和实然之分,学校和学院对晋升副教授均设置了最低标准,要求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我们大多数人都达到了那个标准”,但达到标准并不意味着必然能晋升副教授。

此次转编评审的高淘汰率,和武大2017年调整职称评审方式密切相关。

刘丰是武大某文科院系的领导,他参加了2018年9月聘期制教师转编评审的投票。他所在的人文学科组,共有10人申报转编,刘丰称,这10人都达到了晋升副教授的基本要求。

在刘丰的回忆里,参加投票的专家评委都是临时接到通知,通知时也未被告知具体事由。在评审现场,人事部向专家介绍评审规则,不许院系领导帮教师作介绍,投票只能投一轮。在人文学科组,人事部给了4个转编指标,每位专家可以投4票。

不过,除了名额竞争外,评审还要求,参选人得票数须达到评委人数三分之二以上,才能通过考核。正因为有票数要求,人文学科组最终仅有一人通过评审获得编制。刘丰惋惜,还有一人距三分之二仅差一票。

在此之前,武汉大学将教授、副教授的评审权长期下放到院系。由学校给各院系安排名额指标,院系内部就能完成评审。

2017年底,原有的职称评审方式进行了调整,不再由院系负责,改由各学院推出人选,综合到学部进行竞争。武大按学科划分了6个学部,分别是人文科学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理学部、工学部、信息学部和医学部。

刘丰打了个比方,假设文学院和哲学学院分别有一个和两个升副教授的编制,之前是学院各自评审选出人选。职称评审方式改革后,按给予的编制比例,文学院可推选两个人,哲学学院可推选四个人,六人一起到学部竞争这三个名额。“这样的话,文学院可能一个人都评不上。”

职称评审权从学院提高到学部后,票数要求也对应了更严格的规定。边金鸾向南方周末记者展示了一份武大2012年印发的人事文件,该文件要求在院系的职称评审需要超过二分之一的得票,在学校层面的评审则要达到三分之二。

2018年4月,武汉大学进行了一次晋升教授、副教授的职称评审,首次采用了这一机制。由于票数要求,通过的人比往年少。
3
评审成简单的论文数量比较?

职称评审方式的调整在武大校内引发不小争议。

孟杨解释,不同学院的老师一起竞争,有些评委并不清楚其他专业学术成果的价值,容易变成简单的论文数量比较,而一些校内强势学科,发表科研成果的难度相对较低,容易挤掉其他学院的候选人。孟杨还发现了个别极端情况,有的学院领导会运用“田忌赛马”式的投票技巧。

刘丰则对这项调整整体持肯定的观点,“评审权在学院的话,容易搞关系‘近亲繁殖’,本校培养出来的人占比很大”。

“之前评审副教授和教授时,只要学院分到编制,参选人达到基本参评条件就可以上,”刘丰介绍,“如果参选人多了的话,也不是说谁的科研能力最强就选谁,还要看资历,会有论资排辈的情况。”评审权收到学部后,学院担心名额被其他学院抢走,则会推选实力最强的人。

边金鸾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这一变化并非武大自主进行的改革,而是根据2017年教育部、人社部联合下发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要求“高校副教授、教授评审权不应下放至院(系)一级”,从而进行了相应调整。源于此,有教师会认为学校政策随意更改。

实际上,南方周末记者发现,边金鸾提到的这份文件,反而是将职称评审权下放到高校而进行简政放权的一份文件,在评审权下放到学校的同时,要求不能下放到院系。在之前,除了部分重点高校外,多数高校没有职称评审的自主权,职称晋升需要政府行政部门进行评审。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别敦荣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目前国内的重点高校中,大部分仍将职称评审权放在院系,只是最终要上报到学校审批通过。

对此,边金鸾回应称,这取决于学术共同体是否自律。

实际上,首批聘期制教师中有部分提前转编的。南方周末记者获得的一份武大人事部官网截图显示,2017年12月,人事部曾公示4位聘期制教师转编,分别是水利水电学院的曾文治、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的蒋永华、电子信息学院的姜春华和石润。目前,这份公示在武大人事部官网上已查找不到。

当时这4位教师的首个聘期还未到期,武大人事部称,4人是经二级单位考核申报、学校人力资源委员会专家组评审从而确定转编的。公示信息显示,4人均在武大从本科读到博士。
4
“我们只要最优秀的人”

“如果学校给的指标能全部选上,淘汰率算是正常的。”刘丰认为,评审只是存在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因为是第一次转编评审投票,评委们操作上不太熟练。

边金鸾却表示,此次转编考核的通过率和预想中差不多。“我们肯定要多放点指标,才能选出合适的人,但多放指标的情况下,专家的共识度也没那么高。”

边金鸾否认了外界提出武汉大学存在编制紧张的怀疑,称放出的编制数可由人事部自己掌握,“部属高校的编制教育部不太管,几乎所有部属高校都是超编运行,经费按学生数量拨款”。

在考核前,孟杨放下手中的科研项目,开始准备材料,当时院领导对他说,“以你的水平升副教授没问题”。孟杨的工作业绩表显示,他已发表了学科内SCI论文12篇,其中有9篇发表在学科内顶级SCI学术期刊上。(注:SCI指《科学引文索引》,是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理论学科方面的重要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

根据武大人事部的公示信息,此次评审后转编的4位聘期制教师分别是哲学学院的廖璨璨、动力与机械学院的陈重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的李彦胜和电气工程学院的肖淞。理学部无一人通过。

唯一来自文科院系的廖璨璨主要研究宋元明清哲学和易学,她发表了6篇CSSCI论文。陈重学发表SCI论文超过50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的有27篇,此外他还指导本科生发表了两篇第一作者SCI论文。肖淞已发表SCI论文32篇,李彦胜的论文发表数量较少,但也发了20篇SCI论文。

参与了评审投票的刘丰认为,申报转编的教师中“有强的,也有不太行的”。即使是转编了的廖璨璨,在权威期刊上发文的数量也较少。

边金鸾认为,新选聘教师的考察期是6年,首个聘期能成功转编的属于特别优秀,其他人还有3年考察期。边金鸾从各学院汇总上来的数据显示,有19人第二个聘期转为特聘副研究员聘用,其他人可继续按聘期制讲师续聘。

武大计划自2019年起,每年组织2次转固定教职评审,不过,每位聘期制教师在第二个3年聘期内仅有一次申报机会。如果落选,就不再续聘。

然而,在首次评审超过九成的淘汰率下,已有不少人选择离开。《中国青年报》报道,有一位聘期制教师最后选择进入一所“211”高校,直接成了正教授。南方周末记者接触到的未续聘教师有5人,他们中多数到了普通一本高校或省属二本院校。
5
“三年变化太快”

对选择离开的聘期制教师来说,他们主要担心三年后形势将更加严峻。

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边金鸾没有否认,这批聘期制教师的科研水平,如果放在合同签约时的三年前,大部分人都能转为副教授。边金鸾称,就目前态势而言,博士毕业3年升副教授越来越难成为普遍情况。

边金鸾感慨道,“三年前能拿‘杰青’的人,放到现在能不能上?或者五年前能上院士的,现在能不能当院士?三年变化太快,其实和做报纸、做新闻是一样的,这三年是不是也变化特别大?”

“既然国家把我们定位成‘双一流’,我们就要向世界一流大学看齐,这样才能进入那个行列,如果老跟过去比,怎么能行?”边金鸾有些激动。

牛伟2014年进入武大,他自称赶上了容易拿编制的末班车,入校后,他先做了两年的师资博士后,于2016年转为固定编制的讲师,“虽然对转讲师设定了一些考核要求,但一般人都能达到”。施行聘期制前,武大长期以这种方式招聘教职。

而聘期制刚施行三年,聘期制教师队伍在武大也变得越来越少。根据武大人事部公布的数据,2015年至今,共招聘了112位聘期制教师,其中69人是2015年加入武大的。也就是说,从2016年至今的三年内,武大招收的聘期制教师还没2015年一年的数量多。边金鸾解释,目前起步更高了,招聘的新进教师主要是以特聘副研究员为主(副研究员和副教授职称相当)。

边金鸾解释,“国家提出高校要内涵式发展,提高教师质量是内涵式发展的一环,而其他方面比如管理和运转需要长期磨合”。

“有些老师需要调整心理预期,武大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进的,”边金鸾说道,“现在我们‘青千’的量越来越大,人才梯次越来越往高处走。”

赞同严格考核新进教师的刘丰认为,改革的触及面不应该只停留在年轻教师上,对在编的教职工也应该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刘丰自己观察发现,“近三分之一教授五年来没发过一篇论文。”

贺源曾在武大理学部一学院担任聘期制教师,他的首个聘期在2018年7月就到期了,他自称,合约到期后学校直接停发了工资。转编评审结束后,贺源没有选择续聘,他认为“现在的标准定下来了,未来改的可能性不大,淘汰率依然会很高”。

贺源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身边有的同事即便先续聘了,但也处于观望状态,已经写好的科研成果也暂时不发表,等到了新单位再发,“拿在手上更好找工作”。

至于何宏伟,他从2018年9月就开始找工作,目前已有两所湖北省属一本院校公示了要引进他,此外他还面试了一所外省高校。这次找工作,和院校知名度、薪水待遇相比,何宏伟更在乎职业安全感。有一家高校承诺满足考核条件就给他编制,但合同条款中又写“满足考核条件后由甲乙双方协商”,何宏伟断然拒绝。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何宏伟、刘丰、孟杨、牛伟、贺源为化名)







精选留言
[url=]写留言[/url]

  • 2161

    Moon
    三年能出多大价值的论文?都是搞研究的,不可能这点常识没有吧,说白了还是急于求成,希望在短期内看到成果,而恰恰也就是这样的思维导向,导致我国越来越少人沉得下心来做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

  • 1672

    hehehetang
    让在岗人员也参与二次考核,能上能下,没有铁饭碗,才更有道理吧

  • 1356

    王乐凡
    本该专心搞科研和教学的老师成了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奔命者,这是尊重人才么?

  • 1201

    hyy
    这么严格的考核教师,学校的行政人员怎么考核?

  • 977

    韩宝山
    老教师是不是也可以加入考核呢?考核者是否被考核呢?抗癌药是三年就可以研发出来的么?

  • 970

    奇葩姐
    唯论文,唯科研,唯奖项。试问,谁去教学。设立大学的目的是什么?评聘中各种隐性不合理,不深入其中,很难知晓职称评聘之中的浑水有多深。无权,无裙带关系,无背景的普通教师是学校中最无助最不受重视的群体。

  • 863

    蕴曼
    通篇没看到与教学相关的一个字,呵呵。

  • 765

    陈年
    老职工占了97个编,剩下的3个编让新来100号人搞竞争,还美其名曰提高队伍整体水平,不在理啊。整体水平要提毋庸置疑,就是这做法有点挂羊头卖狗肉,自欺欺人了。

  • 557

    =_=
    还不是因为有编制没编制待遇差太多?要是待遇一样谁还非得要编制啊

  • 539

    浮生一梦
    三年做材料可能能发二十篇sci,换成做天然产物全合成可能六年也出不了一篇JACS,我们要把所有年轻的学者全逼到好做出成果的方向,那些难的,不好出成果的课题和研究方向就让他们自生自灭,这不是好导向,还要逼着年轻人去抢帽子,让现在的年轻人背负之前编制宽松留下的问题,要这么搞下去,能不能安心搞科研和教学都是问题。

  • 447

    Danzer
    都是劳动者,为什么非得设置编制,优胜劣汰,让所有人在同一平台工作竞争不行吗

  • 432

    Feng
    你以为你是高校讲台上的鲁迅,其实你是闰土。

  • 381

    SCS
    作为刚入职没几年的青椒,非升即走确实越来越是趋势。文中说国外早就这样了,学习国外好的经验无可厚非。然而要求三年出成果,却还要论资排队,这又算什么?还有,全部在谈论学术成果,作为一个学校本职工作的教学该放在何位呢?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一味注重教师教学班级考试结果,到大学一味注重教师学术研究结果。我承认,大学里的确有很多所谓水课。可是,这个问题难道仅仅是因为老师的问题? 在我天朝当教师,职业尊严感真的太值得商榷了。工作大环境,甚至是待遇,说起来都是泪。看评论里还有人说大学老师在混日子,真是哭笑不得,希望大家来亲身混一混才好。

  • 259

    杨冬
    根本问题是拥有博士学历的人太多。美国博士找不到固定工作早就是事实了,而且已经这样至少20多年了且形势日益变差。中国以前博士学位持有者有很多消化途径,但是现在也日趋饱和。所以根本解决问题是在于不要随便进入学术研究这个行业。中国很多人念博士并不是出于对学术研究的兴趣,而是出于自己认为自己除了读研究生外没有其它出路。那么既然你觉得没有其它出路,现在唯一的一条出路(就是大学任教)也不给你就不能说不合理。实际上美国也有这个问题。美国除了最top的大学外,生物学专业的PhD大多是申请医学院失败的人士来就读。估计他们觉得自己可以得到一个博士头衔也可以聊以自慰毕竟英语里面也叫doctor。然而,这种出于“负选择”的产物最终往往不太会有很好的效果。很多此类美国学生最终不是觉得博士难以毕业就是毕业了也得不偿失(肯定不能和医学博士比)。事实上,凡是学生物学博士学的好的都是“正选择”的产物,即一开始就想搞理论研究学生物PhD,打死也不学医的人。

  • 254

    居湖
    这种考核要求,已经在编制内的人,能完成否?

  • 251

    Mahatma
    大学不是教书育人的吗?要那么多写论文的机器干什么……

  • 243

    小海狸
    会造成大量人才浪费。中国目前的样子是几十年来的铁饭碗给的,科研就是科研,不是企业。探索未知世界,哪有那么容易啊?重量级成果哪是三五年能搞出来的?提高入职门槛,通过绩效调节收入,多劳多得,千万不要搞非升即走:这些人都读了博士,都有教师资格证,都是砸了巨资培养出来的。中国不同美国,文化不同,人口不同,国情不同。再说了,西方的,也未必正确,他们也在学中国模式。

  • 175

    卿梓💭
    不排除有很多混吃等死的,但是科研也不是3年就容易出成果的。这确实是一个难解决的问题。

  • 166

    蕙心
    我们学校教师一个聘期是五年、行政人员是三年。对教师来说,三年聘期确实太短。在加大对新近教师要求的同时,也应该对那些占着编织不做科研、不好好上课、混工资等退休的老教师进行提前退休让出位置,不能自己不上进还耽误学生。

  • 147

    小海狸
    现在的年轻人进高校的门槛已经很高了,压力很大,还不稳定,以后没人进高校了。一个体制的不良反应通常会滞后二十年出现。

  • 112

    武儿
    考核的方式要看工作性质来,业务员、推销员按件,提成计酬有道理,但对于要放松心情,专心思考远离现实和功利层面的问题的学者来说,这种方式就是要毁掉他们。为何不看看欧洲的很多国家怎么把这些人养起来,专门让他们衣食无忧,又有社会地位,作为仅有的铁饭碗存在的?

  • 108

    细晶强化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到个省属本二院校能当大爷供着。

  • 84

    神奇宝贝米奇
    高等学校和企业一样,不会给你机会时间成长,都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胜不了,走人,再找一批

  • 82

    不知道叫啥
    支持学校的做法,体制外所有的民企都是这样的,这才是市场经济

  • 70

    Blooming
    挤破脑袋进编制 烦人

  • 65

    zxilong
    现在就是拼SCI

  • 65

    🚴Cold November Rain🚴
    早该引入竞争机制 一些老师一些学生就是在混吃等死

  • 61

    寸草心
    企业能下岗,商店能倒闭,为什么高校就能高枕无忧?凭什么?

  • 52

    光耀春秋
    只要在签订合同前把要求都明确了,就没啥问题。

  • 49

    宝石仙人
    挺好的~凭什么高校就是铁饭碗?

  • 47

    王大力
    打破所有的铁饭碗,确定好考核标准,大家评实力竞争。

  • 27

    brp
    能者上,事先也约好了,没毛病

  • 4

    管仲
    50年后成为顶尖大学。

  • 编辑:邢海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