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3993|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龙新时报》第74期总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9 14:39: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社会公器与记者私利碰撞
                                                《南国今报》大篇幅悼念自杀记者引争议
                                                              报道与读者无关属浪费
本报综合消息唐伍玉 6月23日,《南国今报》用11个版的篇幅悼念自杀身亡记者韦巍,此举在业界引发争议。
报纸大篇幅悼念自杀记者
    6月18日,《南国今报》记者韦巍在柳州某座桥跳下,自杀身亡。韦巍生前为《南国今报》经济专刊部主任,他在自己的微博简介中、写道“放任自流的小资产阶级文艺记者,二流摄影师,三流吉他手,后青春期的诗人”,9月18日自杀离世,年仅40岁。
    对于此事,《南国今报》在6月23日出版的《南国今报》“时尚·时殇”用11个专版的篇幅报道悼念韦巍。据不完整统计,在11个版中共有7首悼念诗。以这种方式悼念自己的员工,在以往的其他媒体中并不多见,就连曼德拉这种国际大人物辞世时,最多也才发过8个版。
    这一举动在业界引发广泛争议,有人认为这体现了报社的关怀和情怀;也有人认为,报纸是公器,报道与读者这么多无关的资讯是一种版面的浪费。对于种种争议,微博认证为“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南国今报副总编”的@新闻法眼于9月22日在其微博上表示:请你投一票,南国今报该不该这样刊登?今报理由:他不仅属于今报,更属于柳州文化圈;一个改变城市的时尚圈的媒体人,就应该享受这种哀荣。第二天,这条微博便被删除。
“公器”报道自家总会惹争议
    2011年,《长株潭报》对“7·23甬温线动车事故”的报道深入人心,从此《长株潭报》便进入公众视野。2011年6月6日,《长株潭报》创刊,于2015年9月21日起休刊。
    9月18日,《长株潭报》便在头版刊发休刊公告,正式宣布自2015年9月21日起休刊。9月21日出版的《长株潭报》共有8个版面,名为《新闻简史》,实则为其“告别特刊”。曾在《长株潭报》工作过的老员工得知老东家休刊的消息后,也一起参与制作最后一期“告别特刊”,进行撰稿或编版。不少人看了《长株潭报》的告别特刊后,为其“体面”进行赞叹,称“纸朽了,而铅字不朽!”但也有人对《长株潭报》告别特刊的做法提出质疑,不能因为出“告别特刊”,就完全放弃了新闻版面,毕竟当天有更多重要的事情值得记录。
    2013年10月,《新快报》在头版刊出《请放人》、《再请放人》,为记者陈永洲“维权”, 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然而事件后续发生了反转,使得《新快报》遭遇舆情危机。
    类似的事情曾在媒体上多次上演,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遭遇殴打时,所在媒体经常会刊发相关报道。然而媒体的此类行为往往会引发争议,看来,如何用好“公器”确实值得思考。
“公器”私用需谨慎
    有网友表示,如果记者自杀一事有深刻的社会意义,那么对其进行专门报道也未尝不可,但如果只是单纯地表达悼念之情,11个版就太夸张了,而且悼念的方式有很多种。2015年8月13日,无界新闻高级记者朝格图自杀离世。他供职过的媒体以各种形式表达了悼念之情,媒体人或撰写悼文发于微博、朋友圈、微信公号,或撰文回顾朝格图旧作。然而在《南国今报》的微信公众号及微博上却没有任何与韦巍自杀相关的报道。
    人民交通出版社高级策划编辑谢元表示:“报纸作为新闻媒体,应该理性客观中立,坚守正义和良知,一味偏袒自己一方,一定会慢慢失去民心,读者会越来越少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9 14:41:38 | 只看该作者
《人民日报》携33家媒体建立新闻互换机制
加强国际合作 实现新闻共享
本报综合消息 钟兴茂 9月22日,在人民日报社主办的2015“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媒体合作论坛上,《人民日报》就“一带一路”采访报道的合作问题,与来自23个国家的33家国外媒体签署了双边合作谅解备忘录,建立了新闻采访互换机制。
    《人民日报》与33家媒体承诺将以更加客观、准确、全面、公正的立场报道新闻、评论事件;将积极采用对方推送和推荐的重要新闻资讯,实现新闻资源共享;将就“一带一路”等专题进行跨境联合采访;将进一步推动团组互访、人员往来和广告合作。
    据悉,签署双边合作谅解备忘录的33家国外媒体,包括西班牙埃菲社、印尼安塔拉通讯社、哈萨克国际通讯社、乌克兰国家通讯社、墨西哥通讯社、韩国《中央日报》、埃及《金字塔报》、荷兰国际广播电台等通讯社、报纸、杂志、电台、新闻网。国外主流媒体积极评价双边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期待不断扩大和深化与人民日报社的合作。
    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在签署仪式上致辞表示,推进实施“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媒体大有可为人民日报社希望与各国媒体同行全面落实备忘录的有关事项,进一步扩大共识深化合作。
    在凤凰卫视记者李淼看来,新闻产品互换机制将在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和真实性方面提供很大的便利。她说:“人民日报社此举,无疑将在对‘一带一路’的报道上带来许多实质性的帮助。此外,在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冲击力加大的背景下,实行新闻产品互换机制也有利于传统媒体加大竞争力。”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提出,与东盟国家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目前,“一带一路”这一国家战略已经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9 14:41:40 | 只看该作者
《人民日报》携33家媒体建立新闻互换机制
加强国际合作 实现新闻共享
本报综合消息 钟兴茂 9月22日,在人民日报社主办的2015“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媒体合作论坛上,《人民日报》就“一带一路”采访报道的合作问题,与来自23个国家的33家国外媒体签署了双边合作谅解备忘录,建立了新闻采访互换机制。
    《人民日报》与33家媒体承诺将以更加客观、准确、全面、公正的立场报道新闻、评论事件;将积极采用对方推送和推荐的重要新闻资讯,实现新闻资源共享;将就“一带一路”等专题进行跨境联合采访;将进一步推动团组互访、人员往来和广告合作。
    据悉,签署双边合作谅解备忘录的33家国外媒体,包括西班牙埃菲社、印尼安塔拉通讯社、哈萨克国际通讯社、乌克兰国家通讯社、墨西哥通讯社、韩国《中央日报》、埃及《金字塔报》、荷兰国际广播电台等通讯社、报纸、杂志、电台、新闻网。国外主流媒体积极评价双边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期待不断扩大和深化与人民日报社的合作。
    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在签署仪式上致辞表示,推进实施“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媒体大有可为人民日报社希望与各国媒体同行全面落实备忘录的有关事项,进一步扩大共识深化合作。
    在凤凰卫视记者李淼看来,新闻产品互换机制将在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和真实性方面提供很大的便利。她说:“人民日报社此举,无疑将在对‘一带一路’的报道上带来许多实质性的帮助。此外,在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冲击力加大的背景下,实行新闻产品互换机制也有利于传统媒体加大竞争力。”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提出,与东盟国家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目前,“一带一路”这一国家战略已经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9 14:42:35 | 只看该作者
全国出版集团(社)报刊联盟正式成立
共享资源共创效益
本报综合消息 翁江林 9月18日,被誉为“期刊界的奥林匹克盛会”的2015中国期刊交易博览会在武汉开幕。此届刊博会除公布2015年度“百强报刊”入选名单外,还有另一项重量级的活动:全国出版集团(社)报刊联盟在刊博会期间宣布成立,并召开了第一届理事会。
    在第一届理事会中,中国出版集团、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为联盟第一届轮值主席单位。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十几家出版传媒机构为副主席单位。《三联生活周刊》等三十多家知名刊物担任联盟常务理事单位,联盟首批理事单位超过100家。
    全国出版集团(社)报刊联盟是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时代下的一次新探索。主要应对传统期刊发行量不断下降的问题。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指出,从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期刊总的印刷发行量自前年起在持续下滑,并且速度加快。为应对这种形势,全国出版集团(社)报刊联盟将采取新措施,对联盟的资源进行整合,并发挥社办报刊中流砥柱的作用,加强社办报刊与新媒体的交流,取长补短,为报刊注入新的活力。
    而在联盟在对内部资源整合的问题上,则有五项措施:一是在联盟的成员单位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信息交流畅通的内部交流平台。二是多进行联合采访等合作协调活动。三是加强对核心知识产权的维护,防止盗版行为损害联盟权益。四是各单位共同讨论报刊在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五是联盟要出台奖励措施,激发工作人员热情。
    对于这次各大出版社、报刊成立联盟的未来发展前景,参与此届刊博会的中宣部出版局巡视员刘建生说:“我对这次互联网时代下的媒体整合十分看好。联盟的发展将为出版集团(社)报刊开辟一个合作共赢的新天地,创造新机遇。这是网络时代中国出版业深度开掘长足发展的必然选择。”
    据了解,全国出版集团(社)报刊联盟目前将主要精力放在加强会员单位的合作默契程度上,并积极参与由新闻出版总署提倡的“全民阅读报刊行”活动。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9 14:43:57 | 只看该作者
《华盛顿邮报》将在脸书发布所有报道
本报综合报道 张亚燕 美国《华盛顿邮报》22日宣布,该报将会在社交媒体脸书(Facebook)的交互式媒体内容创建工具“即时文章”(Instant Articles)上发布所有新闻报道。读者通过手机上的脸书应用软件阅读《华盛顿邮报》时,能够获得快速阅读、即时分享和评论的极佳用户体验。
    “即时文章”是全球社群龙头脸书在今年5月13日推出的一项全新服务。过去,用户在脸书上阅读新闻报道,需要点击外部链接,进入到原载网页。如今,用户通过应用软件“即时文章”便可直接浏览合作媒体提供的新闻内容,省去点击链接媒体网站的麻烦。
    脸书网站软件工程师TR·维什瓦纳特(TR Vishwanath)指出,用户在“即时文章”上除了能够享受更快的阅读速度外,还会拥有一些交互式的阅读体验,他们可以在手机上阅读一些文章时观看自动播放的视频,查阅交互式地图等。
    虽然首批加入的就有包括《纽约时报》、《国家地理杂志》、国家广播公司在内的9家美欧知名媒体,但因为该项目正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发展缓慢,使部分内容发布商在与之接触时仍有顾虑。截至今年6月,《纽约时报》就只准备每天在该平台发布30篇报道。
    作为第一家承诺通过“即时文章”发布全部报道的媒体,《华盛顿邮报》似乎在尝试利用脸书庞大的用户群以赢得更大的读者群。该报出版商弗雷德·瑞安(Fred Ryan)说:“我们会让所有平台的所有读者看到我们的文章,包括现在的读者和未来潜在的读者……脸书网站推动的‘即时文章’计划,确保我们能够给其相当大的读者群体提供更快、更具连续性的新闻阅读体验。”
    不过,由于《华盛顿邮报》由亚马逊首席执行官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所控制,所以或许有人认为这会让该报纸的出版政策更为复杂。但实际上,《华盛顿邮报》却早就尝试这样做了,亚马逊金牌用户已经可以免费阅读6个月的《华盛顿邮报》。
    该报也是Apple News的合作伙伴。已经有数百万人每天通过iPhone和iPad获取新闻,而集成在iOS9中的Apple News应用则给他们带来了与之接触的重大机遇。
    据新闻爱好者张照友分析,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结合是必然的趋势,双方互相利用、优化组合,而且双方一定签有商业协议,所以不必担心出版政策的问题,两个领域“相撞”才会有更大利益。《华盛顿邮报》需要脸书提供好的平台,脸书也需要《华盛顿邮报》的专业报道。
    据了解,脸书为号召更多的新闻媒体加入壮大“即时文章”项目,开出了诱人条件。比如允许刊登在脸书的新闻文章嵌入广告,广告盈利归媒体所有。如果媒体将销售广告业务交由脸书处理,则媒体可保留7成营收,脸书分到3成。
    脸书通过博客表示,该公司将在未来几个月扩大这项服务的用户群,并宣布“即时文章”很快将新增十余家合作伙伴。
    张照友还分析到,虽然脸书的这个项目才刚起步,但它却是进步的、可发展的。相比可以在“即时文章”上直接浏览新闻报道,国内像微博这样的平台就存在明显不足,一篇新闻一个链接的浏览方式很繁琐。虽然直接浏览报道会减少新闻网站本来的点击率,但这个问题并不需要担心,就像保险业的再保业务一样,受益的都是同一个人。
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9 14:44:54 | 只看该作者
ABC推出虚拟现实报道
受众亲临“现场”看新闻
本报综合消息 谭 娅 为了能缩短观众与新闻现场的距离,9月18日,美国ABC新闻部推出了一个名为“ABC News VR”(VR为虚拟现实的英文缩写)的服务。消费者需要在手机中下载一个应用软件,然后通过包括“谷歌纸板”(Google Cardboard)在内的虚拟现实头盔来观看新闻。
    就在前不久,Smart News Agency新闻通讯社发表了一则报道,用户在360度全景视频中观看到叙利亚内战后的废墟场。这段视频是由一名叙利亚记者在5月到6月间,用6个相机组成系统拍摄,并优化了虚拟现实眼镜观看效果。
    而在去年9月份,南加州大学研究员Nonny de la pena和她的团队通过采集战场上的视频声音数据,合成虚拟现实数据。之后通过Oculus Rift(电子游戏设计的头戴显示器)传达给试验者。试验者戴上Oculus rift和耳机,如同真的置身于战争中的城市现场一般。他们目睹恐怖袭击的发生,走过难民安置点,感受战争带给他们的强大的沉浸感和近距离的情感波动。
    据《网络传播杂志》报道,美国雪城大学纽豪斯公共传播学院的新闻学教授丹·帕切就这样设想过虚拟现实技术在将来如何报道新闻:其中具有互动效果的3D地图是一个发展方向,能够在自然报道中发挥独特之处。如灾气候报道中,他设想了一个节目:你可以在地图上选择一座沿海城市,然后切入到这座城市的海岸,你就可以观察到现在的水位如何,甚至可以看到在10年/20年乃至30年后的预计水位是多少。他认为:“这样的新闻报道将非常具有震撼力和说服力,因为你不再只是阅读有关气候变化后果的文字,而是身临其境的感受气候变化。”
    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刘海明老师对此的看法是“技术服务于每个行业,包括新闻业。技术可以增加新闻报道的可感性,有助于公众对新闻的理解,只是技术的作用不应该被片面夸大,传统媒体既要坚守,也不要排斥新技术。”
    《光明日报》评论员周龙在他的社评《虚拟现实技术不能根变新闻》中谈到:“新闻媒体总体上对于新技术的运用还是比较滞后的,一方面,因为技术的市场回报低;另一方面,新闻报道的水平和能力更多是由于非技术因素,新闻最核心的信息的收集与加工,靠的还是编辑、记者和撰稿人的个人知识、资历和经验。新闻报道有可能就是这一技术的匆匆过客,就像当初电影与新闻的结合一样。到底,新闻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最终还是要回到它传统的领域——通过建制性的新闻报道团队来支持强大的真相挖掘能力,维护一个社会对于准确而不是愉悦信息的需求。这一功能,是即时性、碎片化的社交媒体所不能完全取代的。”
    目前,虚拟技术更广泛应用于网络游戏、建筑行业、艺术行业和远程教育等,不过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能够亲临现场的新闻报道也逐渐成为虚拟现实的另外一个应用场景。
7#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9 14:45:38 | 只看该作者
牙买加延长版权保护期  各方观点不一
本报综合消息 张婉秋 最近,牙买加《版权法》修正案将版权保护期从50年延长至95年。这一法案的出台让受版权保护的创造者和所有者将再获得45年的收入。
    牙买加政府的政策一出,音乐界称赞此举能很好地打击侵犯著作权作者利益的盗版行为,保护好原作者的合法权益,为社会的创新积极性注满新的活力。然而,也有观点认为版权保护期延长并不能促进创新。
    英国2006年的《高尔斯知识产权报告》显示,将录音者和表演者的保护期延长不会增加投资欲望,也不会导致新作品的激增。记者采访了解到,版权作品的保护期延长,创造者们继续创作的动力减弱了,因为他们仍然可以收取版税。而且,如果保护期延长,新的创新者们需要等更长时间,因为他们要在已有作品的基础上创造新作品。
    延长版权保护期不仅不会促进社会的创新性,还会对消费者产生消极的影响。据2006年《知识经济中版权及邻接权的重塑》的报告显示,版权保护期延长会使消费者为录音制品支付更高的费用。当录音制品进入公共领域时,将有大量相互竞争的供应商,这将为消费者降低价格。但是,当限制存在,也就没有了竞争,而消费者们仍将在好多年内为同样的录音制品支付高昂的价格。除此之外,研究显示,版权法更易使大公司而不是创造者获利。
    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张寒老师表示:“一味地延长版权保护期和提高社会创新性两者并没有必然联系。”
    知识创新作为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各国通常的做法是延长版权保护期和加大对侵权的处罚力度等方法来保护知识产权,提高本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美国作为科技领先型国家,十分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从1790年的《著作权法》到1998年国会通过的《著作权期限延伸法》,美国著作权保护期限一度从28年延长到作者死后的70年之久。
    我国在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道路上,也采取了相关的措施。为使我国能在2020年能步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我国已把保护知识产权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地位。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现代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与知识产权的相关措施和政策也在不断完善。
8#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9 14:46:31 | 只看该作者
用11个版面报道记者自杀,闹哪样?
记者韦巍原为《南国今报》经济专刊部主任,9月18日自杀离世。《南国今报》用11个版报道悼念自己的员工,这在以往其他媒体中并不多见。此举也引发了媒体同行间的争议。(9月22日《沈阳晚报》)
    优秀记者或在职媒体人的逝世对单位对社会都会造成一定量的损失,人们以自己的方式哀悼逝者也属情理之中。两个月前,无界媒体人朝格图跳楼自杀,朝格图的同事们以文字的方式追悼死者。而今《南国今报》以11个版面的报道哀悼逝者,看似发乎情理,其实有私用公器之嫌。
    因为媒体人的职业与传播有特殊的关系,一些关于媒体人突然逝世的新闻也的确存在一定的新闻价值。一家报纸,花多个版面报道死亡员工,的确可以引起大家对媒体从业人员的关注,让媒体人有些许安慰。但仔细观察这11个版面的报道内容,大都是死者亲友所抒发的个人情,其价值和意义只能说非常单一贫乏。
    报纸是为老百姓服务的传播工具,媒体人有权将采访报道的文章出版、发布,但从实质上看,报纸并非媒体人的私有器具,而是社会公器。媒体人客观采编新闻、合理出版的权利也是由社会大众提供的。《南国今报》将宝贵的11个版面,单一地报道单位员工的死亡,无视社会公众的感受。只能说这只是《南国今报》在通过社会公器抒发私情。
    此外,韦巍是跳江自杀身亡,这本身就是是否值得高调报道的争议点。11篇报道多哀悼死者,缺乏对死者自杀原因和影响的思考,且11个版大肆报道,会不会给一些人带来误解呢?我们知道,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大热之时,有不少少年都模仿作品中的主人公自杀,诗人海子卧轨自杀后,一些少年也效仿其卧轨自杀。虽然目前并未看到有人模仿韦巍的行为,但是不是会给一些人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呢,会不会给一些处于消极、彷徨状态的人指出错误的导向呢?
    哀悼亡灵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显现,适当合理的方式会给死者和死者亲友心灵上的慰藉。若是用大众赋予的权利擅自大肆报道死亡员工,不仅是对大众的不礼貌,也是对有较高新闻素养的死者意愿的曲解。
9#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9 14:47:12 | 只看该作者
别让商业化降低了‘春晚’档次
据悉,11月10日晚,由冯小刚导演担任总导演的“天猫2015双11狂欢夜”将在湖南卫视直播。作为首届双十一春晚,消费者还可以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等平台,通过多场景互动,实现边看边玩边买。(10月12日新华网)
    1956年,春节联欢晚会还叫《春节大联欢》,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出品。1983年,首届现场直播形式的春节联欢晚会在央视正式播出,从此,春晚几十年如一日在每年的除夕之夜为国人带来视听盛宴,至今,周而复始的春晚,变成了一种象征、一种年俗、一种“固定仪式”和文化现象,它的意义不再是那么平凡,但是就是因为这来之不易的不平凡,以至于春晚正在经历一场变革,渐渐商业化是不争的事实。
    往年春晚人们回味的是节目的经典,而现在,我们看到“春晚”这个美好的回忆正在被一种叫“过度商业化”的病毒侵蚀。不断植入的软广告都让春晚的内涵掉色不少,当一台原本精彩高品质的节目被强行植入过多广告,当观众被强行接受广告时,一切就都变了味道,观众不再讨论节目的妙笔之处,而在评批广告砸了节目的精彩;节目本身传递的信息被改变,观众潜意识的意愿也被改变了。
    此次双十一春晚,节目质量和效果暂且不说,能否被主流大众所接受才是它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来,双十一作为“光棍节”和“购物节”联系在一起,就已经面对过舆论的口诛笔伐,虽然后来双十一成为了中国互联网最大规模的商业活动,但是无论如何将春晚和双十一相结合,多少还是有点赚取商业利益的嫌疑,春晚的受众是面对各种文化阶层的人群,而如果春晚也被贴上了购物的标签,那么是否说明是在故意缩小春晚的范围?属于小众群体的能称之为晚会,但是如若是任何地方或者商业性质的晚会都称为“春晚”,那这样的春晚不是在贬低自己?况且用双11和春晚两个话题来为一场商演宣传造势,其用心一目了然,即使是知名的大导演来安排,也不见得不是为了把春晚当作自身受益的工具。
    春晚商业化的事实毋庸置疑,双十一购物节也逐渐成为大众狂欢节日,二者如果能够将优点相互结合,双十一发挥调动消费的功能,春晚发挥吸引人们关注创造话题的功能,那么这样才能给老百姓们带来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新时代春晚”,如果只是为了商业利益迎合趋势的话,即使商家赚得盆满钵满,那又能怎样呢?能够留下来的还不是一片哗然以及一次疯狂抢购后的唏嘘。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9 14:47:47 | 只看该作者
真人秀改革迫在眉睫
目前,中国电视屏幕上的真人秀节目既缺乏创新意识又变得 “过度娱乐化”,为此,对真人秀节目的改革已迫在眉睫。(9月22日参考消息网)
    近两年,中国真人秀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时间让观众眼花缭乱。像《爸爸去哪儿》、《真心英雄》、《中国好声音》等节目在周末都会和观众见面。但一些真人秀既没有真正达到传播正能量的高度,也没有触碰道德底线,虽然收视率很高,但大部分就如观众说的那样“有意思没意义”。所以,真人秀类节目亟待改革。
    中国的真人秀节目一方面存在“过度娱乐化”的问题,另一方面还缺乏创造性思维,这两个因素使得这类节目陷入困境。而关于真人秀秀“什么”、怎么“秀”又是一个大问题。
    第一,中国电视工作者要提高节目的创新能力和制作水平,摆脱对海外节目依赖,做出原创性节目。中国的这类节目一开始就从海外购买版权,加上缺乏创新意识,在如今看来,海外原创的速度就快要赶不上中国买版权的速度了。有创意有新意的节目才会夺人眼球,而眼下中国真人秀大部分是“舶来品”。所以,电视人需要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取长补短,在这类节目发展道路上探索出规律,只有真正了解真人秀,才能做出好的节目,才能秀出自己的特色。
    第二,要让“真人秀”有意思也有意义,改革更多的是要面向普通群众,让普通人参与进来。现在一些电视台为了收视率不惜重金邀请大量明星出镜,明星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观众的同时又把他们的人格过度放大。他们是否在作秀,是否有真实的情感表达一时间让观众真假难辨。如果这类节目一味追捧明星大腕儿,脱离现实,只会让节目过度娱乐化,这将与真人秀初衷相悖。反之,如果能更接地气,更贴近生活,关注普通群众的生活,真人秀才会更有生命力。
    最近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布,将“加强对真人秀类节目的规范”,这一举措将促进国产原创真人秀节目的出现以及控制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化。改革绝不是让这些节目禁播或停播,而是让节目更注重质量,真正把握好“真”与“秀”的程度。真人秀何去何从,值得制片人、明星和观众思考,同时也需要这三方的共同努力,摒弃过度娱乐和低俗,提高创新性,传播正能量才是大势所趋。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