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7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院庆日:媒体人返校的温情与悲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8 13:09:2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5-10-26 马少华 少华读书

  昨天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庆60周年。上午是纪念大会;下午是各届毕业生的联谊活动。我受邀参加的是一个被称作“媒体人回家一聚”的聚会,主要由现在媒体工作的毕业生与曾经给他们上过课的、讲授新闻实务老师参加。本来计划40人,但实际人数已经超过60人,明德新闻楼最大的0201座无虚席。一些人只好站着;还有一些进不来。



  然而,这场温情浓郁的聚会,由于每个人心头都悬着中国新闻业的沉重命运,不免开成了一个涉及新闻业出路和媒体人处境的对话会:除了抱团取暖,相互激励,提振信心,也不仅有(旧日的)师生对话,还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从业者之间的对话,甚至观点碰撞。
  温情的聚会主题,也就不免些许悲情的色彩。
  这是我受邀作为聚会活动的主持人最初没有想到,尽管身处其中,我觉得这个话题非常自然,也无可回避。
  尽管学院领导郭庆光、蔡雯和杨保军老师在聚会开始后不久的发言中,在涉及新闻业信心的话题还没有从毕业生的发言中明显冒出来的时候,就主动回应了这个主题;尽管最后发言的涂光晋、张征、高钢老师用新闻理想和新闻专业主义勉励同学们对新闻业的坚守和创造,但是我觉得:同学们走出校门之后面对的这个困境只能靠自己的创造性实践来解决。他们也不是回来向老师寻求答案的。
  我在主持聚会的开场白中说到:过去的师生关系已经没有了。我这句看似不太温情的话,是一句大实话,它不仅意味着那种基于职业责任和权利义务的师生关系不存在了,其实也意味着基于知识结构的师生关系不存在了。
  学校和老师仍然有用,仍然有责任,但已经不是对你们这一群人了。面对新闻业因传播技术和传播结构的变革而面对的变局,学院和老师也仍然有自己问题需要解决,但这主要仍在新闻教育变革的主题之下。
  我们共同面临着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技术与结构的变局。我自己1983年大学本科毕业入行,在报社要闻部上夜班的时候,拿着画好的“版样”下到排字车间,因为年轻好奇,还曾经帮助拼版师傅搬抬用铅字拼好的版面盘子(师傅大叫:“千万小心,别撒了!”——因为那意味着要至少花一个多小时重排,影响按时出报。)
  我当时怎么也不可能想到,到我再进学校,研究生毕业之后,新闻媒体“铅与火”的时代已悄然成为过往,报社全面采用基于电脑技术的“激光照排”。我要想找回一只铅字、一张浇铸版面的“纸型”留作纪念都来不及了。那些至少两代以此为业的拼版师傅的职业早已经因这个技术变革而被淘汰。而这个变化,与如今互联网应用给新闻传播带来的变化,相去又何止“以道里计”!
  尽管它对新闻业和新闻教育作为一个产业和职业构成挑战,但它无疑是人类的进步。我们作为人类的一员(从中受益),这个积极的价值判断应当没有疑问。剩下的,就是在新的结构之中创造职业的空间和个体的空间。
  昨天晚上回到家,我在微信中婉拒了一位刚刚毕业不久的同学请我看一篇评论作品的要求。这不仅因为我自有一堆现在班上同学的作业要看,而且是有意给他一种切断心理脐带的暗示:离开学校,一切就只能靠自己了。反过来,如果老师还有一点用处的话,要在学校期间珍惜。



  在昨天的院庆和聚会上,我也抽空向十位过去的学生赠寄了我的新书《开放的评论课堂》。赠送的标准是:我的教学日志收录了他们的课上或课下的观点,而教学日志收入了这本书。符合这个标准的学生有一百多人。



  还有一些同学,我上午见到时说过要赠书或见面时没有反应过来应当赠给他(她),后来下午没见到,失去了机会。其中有某届双学位班的马兰和某届本科生李南。请与他们有联系的同学转告她们与我联系。我原来从院庆活动的发布信息中注意到2007级、2008级本科生也在明德楼不同的教室聚会,本来想去看一下那些学生聚会中有没有我要赠书的同学,但也因我要主持的聚会一直抽不出身来,没有见到这些同学。颇为遗憾。
  其中接受我赠书的一些同学,其实已经离开了新闻业自主创业。我和他们共同拥有的,只是这些印在书中和留在过去教室里的对话了。

  下面,我就抄录一下我为这场聚会准备的开场白。(点击页面底部的“阅读原文”,也可听我事先的朗读。)

   各位下午好!感谢大家的美意,也感谢组织者的周到安排,各位在院庆60周年之际返回母校,和我们这一起相聚。我首先要对大家说的话,就是请各位放松。过去那种师生关系,自从你们走出校门的时候就不存在了。那种建立在职业、责任和权利、义务之上的师生关系已经不存在了。人与人的关系也就变得简单、轻松和纯粹了。虽然年龄的差距看起来是没法消除了。
  我们只是有幸曾经在校园相遇的人,在你们那么年轻,而我们还没有变老的时候。这种关系,就叫作“同学”——这个词就是一起学习的意思,也是教学相长的意思。老师这么称呼学生,本来就是这个意思。再过十年,你在这儿就找不到我了。我要找你,也没力气了。所以我说:曾经有幸,今日有幸。
  你们回到校园,我们回到过去,让我们一起回忆共同学习的美好时光。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肯定只是在人生很短的一段时间里才真正需要老师。学校和老师都不可能给予我们只有在社会上经风历雨,在实践和创造中才能得到的东西。这就是学校和老师的基本局限。你们是青春的河水,滔滔而过,有着远大的前途。我们在河岸边逐渐变老。如此而已。
  那就先请在媒体工作的每一位同学讲几句话——听你们离开校园之后的精彩故事;然后请几位老师讲一讲你们离开以后的故事。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E5MDk5NQ==&mid=400120112&idx=1&sn=4782f72baed772124389ed9c997d66e6&scene=1&srcid=1028gvul1kAFFzN0sN3fBoNV&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d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