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年秋季15级读书心得专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4 01:2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

文/杨茜丹

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乌克兰共和国切尔诺贝利严重核泄漏及爆炸。
“切尔诺贝利”(Chernobyl)意为“切尔诺伯格(Chernobog,斯拉夫神话中代表黑暗,死亡,疾病的黑之神)的居所”。正如我所看到的图片一样,令人窒息的色调,每一处毛孔都随之紧张起来。你永远都想象不到下一个点开的图片是多么的毛骨悚然。
如今,那里仍是一座无人居住的“死城”。核电站周围半径30公里的地区被辟为隔离区,严格限制人员进入。用书里的文字来形容,这是一个“花朵盛开,可是没有味道”的地方,这里是很多疯狂的事情被视若平常的地方。
《我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讲述的就是关于这场灾难——切尔诺贝利的悲鸣。
初见这本书的书名,我也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对书中内容的模糊不清,我甚至不知道它写生死还是爱情。
最后看完这本书,我也不知道该说点什么。有一种感受深刻到无言,就像突然的剥夺掉你的语言表达功能,说什么都词不达意。
其作者阿列克谢耶维奇连续三年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她冒着核辐射的危险,深入切尔诺贝利,采访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她曾在访谈中说到:“你来到某个村庄,村里的人已经全部搬走(有些村庄连同茅屋、水井、圣像都一起被埋了起来)——只留下一尊列宁纪念碑。我还记得,有一次黄昏时分,我们乘车开进一座村庄,那里只有阵亡烈士墓、公墓和列宁纪念碑……对于可触可见的牺牲物,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了。我们等待出现双头的雏鸡、无刺的刺猬。最初,谁也不理解所发生的事件的规模,谁也不了解可以杀死你身上的未来。”
人类,人群,一个人,什么都变的渺小到细如尘埃。你我会死去,我们也会像猛犸一样永远的死去。无奈的被迫背叛了世世代代的子孙后代,同时也背叛了同人类一样存活在这个天底下共同呼吸的其他生灵。“离反应堆十公里,有个地方就是牲畜的集中营,庞大的坟场。把人运走了,把牲畜杀了,其中有狗、有猫、有奶牛、有牛犊。这是一种极其野蛮的、背信弃义的行为——人们坐进了装甲运输车,可是狗却站在外面看着他们。”
而事故发生20年后,生态学家们惊奇地发现“石棺”周围的“死亡区”竟成了动植物的“天堂”。这里生存着270多种鸟类,繁茂的植被为野猪、鹿等动物提供了栖身之所。一个不该再有生命的地方还有活物,生命是顽强的,但也或许是畸形的。
“普里皮亚季镇的一位妇女对我讲过,他们怎样通宵达旦地观赏反应堆冒起来的大火。大火五彩缤纷,像一种非人间地光彩,满天辉煌。”我终于明白了“死亡是凄美的”这句话的含义,就跟这场焰火一样,把一切都烧尽,留下的只有灰烬,可是你眼里还是会浮现燃烧时候火焰的光亮强烈到刺眼,燃烧起来的热浪扑面而来脸上的温度也还在。殊不知这美——致人于死命。
每年都有一些难舍故土的人自愿回到隔离区生活。隔离区内现有500—800名居民,绝大多数是退休者。老人们居住的房子通了电,有的还安了电话,他们在隔离区里种菜、饲养家禽、捕鱼打猎,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这几百个人,偏执到置肉体会承受的折磨不顾,只为了守护着那份承诺,守护着这片土地的每一寸,还有那些并未消散的灵魂。
书中所有描述切尔诺贝利的话语都是简单直白,像是平静的讲述一件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事。但每一句,都能让你看到一个画面,都让处在不同年代的人,感受到这份真实的切肤之痛。虽然没有直接的暴力血腥,但确实满眼的黑白灰色彩,以及无尽的疮痍。
对于受害者亲人的访谈,这是最真实的部分。没有过多赘述的将受访者的情感通过文字转述给读者,最真实、深刻、沉痛的内心感受,书中写道:“很多人突然死掉——走路走到一半,倒在地上,睡着后永远醒不过来;带花给护士时,心脏突然停止跳动,一个接一个死掉……”就像在看一部恐怖片里才会出现如此这般诡异的情境,对于死亡的无奈之至,你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只能看着,看着……
正如《纽约时报》对这本书的评价:每一页都是奇异而残忍的故事,就像那些残留在幸存者身上的辐射。


我们都有一个安东尼

            
文/杨茜丹


              ”确实是想过从这本书里找到我想要的东西。   
            【这些 都是你给我的爱】     -
             安东尼 著                                           echo绘   
             大连-墨而本,他写字。                     南京-墨尔本,她画画。   
             有生之年,欣喜相逢。    -
             送给之前陪我一直傻的你们。-
             这是一个关于 爱 旅行 成长的故事,兔子安东尼失恋了 于是他踏上了旅程 寻找一棵开满鲜花的事,旅行中 他认识了一些新的朋友 对人生和爱 也有了新的体会。      
             按捺不住的心理暗示,让我放慢了速度,尽量平息了心情,尽量试着去理解,去意会他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于是,很辛苦地完成了这本书的阅读。 给予了他太多累赘般的束缚,也让我自己难受,但这叫固执。-
             很久之前,老师教我们区分‘他’与‘她’,一个是男性,一个是女性,但在既有男性又有女性的一群人,称做‘他们’,不公平吧,那时在我还很幼稚的心里是这样想的,可怜‘她’的不公平待遇,于是就尽量是用‘她’这个字眼,用在任何可能适合或不适合的地方,是很别扭吗,是很格格不入吗。-
             有只猫对安东尼说:‘如果 找不到也不要太 难过…嗯…想得到的东西不一定都会得到…嗯…人生也不过如此’但是安东尼还是固执地去找了呀,我们只有在真正难过了才会哭泣,在真正遇到挫折了才会觉得别人说得都对,固执的想法,固执的我们。-
             就象现在的我,偏偏要把心中所想写在纸上,再一键一按钮地写在手机里,就是因为偏爱笔尖与纸的每一次摩擦的痕迹,给人以踏实的感觉,就是偏爱,就是固执。-
             即使我很羡慕你的睿智,你的宠辱不惊,你的大气,你的我看得见却学不会的一切,遇到事情总是会分析,理性地判断吧,怎么可以这样,懂事地让人心疼。如果真想好好地放纵一次,就不想那么多吧,真希望每天你,你们都可以开心的。曾说过,我们都变了,离陌生的以前的自己越来越远了,来迎接一个更加陌生的自己,真不适应,这样的感觉让人惶恐不安,还有怅然若失的落莫, 尽力固执点,放慢这流失的脚步,翻转了沙漏,却倒不回春秋。   
             趁现在还固执着,就继续固执下去吧,趁我们还没长大,还是一群青涩又成熟的孩子,趁现在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那些,陪我一起傻过的人,你们在我身上,留下了什么,我要不要死心踏地地找回你们,还是微笑后坚定地转身,从此变得聪明。     -
             当你们一个个,还是,或者已经不是那些日子里的你的时候,我已经成了现在的我了。-
             谢谢你们 一起固执地陪我傻过  “
             这是以前对于这本书写下的感受,时隔几年,现在看起来,好幼稚的语句,好天真的想法,那个年龄的故作成熟,其实就是想的太多。前段时间上映的电影,让我又重温了这个故事。
             整部电影,像一本白开水一样淡淡的味道,偶尔还能尝到一点甜味。不知道自己被哪里的情节瞬间击中,还是因为以前看过原著,对其储存了几年的感情,我还是被感动到了。拥抱之后,捶着左胸,含着泪笑,原来还有这样一种爱情,干净成这般模样。
             我记得那段时间我过的很颓废,很茫然。然而就在看了电影之后,整个人一下子通透了。回家途中还在一家书店精挑细选了一本别致的本子,宣布着新生活的来到,写下了第一页的文字:
“我买了一本长得很像地板砖的本子
我是因为你像地板砖才买下你的啊
你可是一本特别的本子
没有比你长得更像地板砖的了
我是因为你脸上的小雀斑才喜欢你的啊
就连雀斑长在你脸上都那么可爱
我就是喜欢这么特别长有小雀斑的你啊
你都不知道你有多特别”
               那些漫长岁月,那个安东尼。


可爱的骨头
文/杨茜丹

“1993年12月6日,我被谋害时不过14岁”这是一句开头,也是一句结尾。
故事以已经死去的14岁女孩的视角展开,她在一个“生命只是永久的昨天”的地方俯瞰着地面上的一切,一个再没有她参与的世界,她的无力,憎恨,失望,透过文字,感受到极致。
大概由于大部分外国文学作品的特点,亦或许是翻译的绝妙,文字描写的场景都很真实,很强烈的代入感。你能感受到从胸腔到喉咙汹涌而上的作呕感,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里男人的粗暴恶心。
关于死亡
“我原先一直都不知道死意味着什么,我以为只是迷失了,或者冻僵了,原来死意味着离开,永远不再回来。”这是很多人都无法直面的事实,无论是对于这个悲痛欲绝的家庭,还是心存执念的女孩。时间终会治愈一切:最后,让人心痛的父亲母亲绕了一个圈重新依偎在一起,妹妹代替自己勇敢成长,另外的女孩代替自己去爱值得珍惜的男孩。当坦然放下,终是去了天堂,“我来人世一遭,而后匆匆离去”。
时间良药
“我的死引发了家中亲人的改变,有些改变平淡无奇,有些改变的代价相当高昂,但我死后发生的每件事情,几乎都有特殊的意义。这些年来,他们所经历的一切就像绵延伸展的美丽骨干,把大家紧密结合在一起。我终于开始认清,没有我,他们依然可以活得很好。我的死最终造就了家庭的融合,犹如身体中的骨骼,尽管有时会有缺失,但在不可知的未来终将长出新的骨干,重新变得圆满完美。”
故事的结局过于完美,生活终究归于平静。但故事令人感动的不在于恶人终有恶报,而是在感受到背后的绝望之后,那份重振的温暖。事情不可逆转,生活还要继续,学会面对,学会放下,很多人缺乏的就是这份勇气。
缺失破损的骨架,终有一日会痊愈。



感知不到的存在

——读《电视人》有感

文/杨茜丹

这是村上春树的一部短篇集,第一次接触他的作品,并不像他的名字那般看起来那么清新而富有诗意,村上文学的主题之一便是——孤独,无奈,疏离,寻找与失落的周而复始。
故事从头至尾都在追问“我”是否存在,展示主体性失落的荒谬过程。一般认为,人自身的存在在某种意义上是以他者为参照系的。好比一个人照镜子,如果四周所有镜子都照不出自己,那么自己就有可能陷入“我”是否存在的困惑甚至惶恐之中。就此而言,镜子即是电视人,是妻子,是公司同事——电视人进来时我明明歪在房间里最显眼位置的沙发上眼望天花板,然而在电视人看来“仿佛我根本不在此处”,离开时也对“我”不理不睬,仿佛压根儿就没有我这个人。妻子回来时,“我”本来也想就电视人把房间弄的乱七八糟这一异常事态加以解释,不料她什么也没说;公司同事在“我”提起本应有目共睹的电视人时默不作声,看都没看我一眼——电视人漠视“我”的存在,妻子和公司同事漠视“我”拥有的信息。换言之,存在被拒绝,交流被拒绝,愿望被拒绝,所有镜子都找不出自己。这使得“我”对自身是否存在产生疑念,甚至觉得自己成了透明体。惟其“透明”,镜子才照不出自己。“我”之所以以为“我”的根据土崩瓦解,主体性失落殆尽。
这是展示的是始于村上春树创作初期的一贯主题:任何人都会觉得现实恍若梦幻,都会难以相信自身的存在。



关于《看见》之外的

身边很多人在读《看见》,我也在看。评价是一片叫好,我认识的人当中,有自讨腰包买了好几本送朋友的,有看书从头哭到尾的。
奇怪的是,很多人都说看完了,印象最深刻的不是作者柴静本人,而是她所描写的身边的那些人。 有人喜欢陈虻,大约也希望生活中有这样的长者指点一二。跟柴静合作的几位男女摄影和导演更是各有粉丝。
这么火红的第一女主角不被喜欢,反而是配角们纷纷抢镜,让我想到的简直就是《士兵突击》中的那个许三多。
还有人看到的是大事件,是并不那么遥远,跟我们切身相关的大事件——SARS事件,汶川地震,山西煤矿塌陷|、华南虎造假,大事件像舞台上的聚光灯,把主角照的熠熠生辉,这也就是对此书不那么喜欢的人所说的—— 柴静是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而不是记者。
不知道为什么,反正跟许三多不一样,我看到的是一个人,一个人的成长。这跟CCAV的宏大背景无关,跟著名记者的光环无关,跟那些传播率极高的新闻节目无关,我能看到的,是一位女性,从年轻气盛,到平淡如水。
她说二十出头的时候,采访黄永玉, 问他的人生哲学是什么。 黄回答“寻常”。 二十多岁的柴静不明白,心想,这也叫哲学吗?。老人家说, “天上那么多高干子弟,七仙女为什么要下凡嫁董永? 因为她什么都有,只缺寻常。”
二十几岁,她听不懂。
在最初的不适应之后,她在SARS的报道中找到了勇往直前的胆气,也找到了记者引以为豪的“正义感”和“道德感”。
但是, 太用力了。
太用力并不是坏事,年轻的时候,自然是应该“跨马提刀入东京”,应该“一日看遍长安花”, 年轻的时候,快意恩仇是对的,热血沸腾是对的。
我想起自己十四五的时候,还拿刀割过手腕,呃- - - - 太痛,结果放弃了。但总觉得死是件诗意浪漫的事,活得窝窝囊囊才糟糕呢。看到张爱玲说“成名要趁早”简直引为知己。
当然, 也并没有成名。
还有虚荣心,心里眼里老看着那个谁。 比我漂亮了也不行,比我成绩好了也不行。高中的时候强烈妒忌一个女生,人家长得也不行,成绩也普通,就语文特别强,没事作诗填个词什么的,让我气得牙痒痒,晚上打个手电也看全唐诗什么的,但是没那份文雅,一看就瞌睡,只好换成武侠小说。后来进大学了,还跟装没事地跟老同学打听她的近况。
好像都是这么过来的。
用力,咬着牙地用力,拼着命地用力。看见菜场里穿着睡衣,蓬乱着头发,还有眼屎的大妈就害怕,生怕以后变成她们那样。
太用力了,为赋新词强说愁。
所以我才喜欢这本书,喜欢中间往后的部分,喜欢那种慢慢松下来的活法。 SARS是2002年,柴静26岁。 汶川地震是2008年,柴静32岁。
汶川的报道是平静的,他们跟随普通的叶哥叶嫂回家,从废墟里挖出锅来,挖出土豆和白菜,做饭。镜头里几分钟都没人说话。 她说“我不想提问,也不想劝谁不难过”。 也许,如果是26岁的柴静,她会配上解说词“汶川人民仍然坚强地生活着”。
那不行,32岁的她已经知道,那个,太用力了。
如果是40岁前的每一天,我猜想我唯一要做的,就是不要那么用力地生活,但是认真地生活,每一天,每一天。做饭,吃饭,睡觉,起床。 天凉了加床被子,天热了买个新扇子,不需过分强求,但也不一味退让。 用点气力生活,但如果太累了就歇着。
市井人生,就过成那个样子。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文/杨茜丹

我想说这不是一部文艺到鸡汤的流行畅销书。
先说说蒋方舟。从我第一次在杂志媒体上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她便附上了“天才作家”的标签,从此之后,“新概念”“北大才女”她的标签越来越多,反而,越发的不清楚她这个人是什么样子的。不清楚、不了解,所以不敢妄下定论,也不敢苟同那些肤浅的标签,于是,通过这本书,第一次认识了蒋方舟。
“9种逃离,又回到最初的地方”这算不算是本书的一个剧透?
她谈到这部小说时说:“这本书的写作让我掏空了之前人生所有的体验和经历。”
我很感动,感动这份毫无保留,我也感激她作为一个作者的这份努力。
《台北·自画像》
或许是因为从很早就开始审视或审判童年,蒋方舟对童年的描写格外让人惊心动魄。她十分直白坦诚,对童年的表达甚至会有些残忍坚决。这篇小说中有一段全家人吃鱼的描写,让人看得心惊肉跳。蒋方舟文字中的“母亲”形象,也一直都是值得推敲品味的,苦涩的,具有真实感的展现方式。
仅我个人之见,除去乔意的两个人物里,比起对林满的描写,我更喜欢唐鹏的部分。但蒋方舟对林满的把握是正确的,这种不畏惧展现丑陋部分、揭开疮疤的正确,更多时候,是我们这些对青春优质年轻男子仍抱有幻想的女孩子们拒绝去接受的。而在小说中,方舟却操纵她笔下的女主角接受了这些。这是她的成熟。
小说的女主角姜夕,虽然我未必赞同她的有些选择,也没有她的有些经历、优点、特质,但我喜欢这样的一个女孩子。坦诚,坚强,有决心,有天赋,对身边的一些事情有敏感,但也具备相应的判断力。同时不失女性的柔情。
我喜欢方舟的小说文笔,算得上老练,不矫情,说几句故事,又能不露痕迹地跳脱出来。我喜欢这篇故事的架构,也欣赏方舟在这篇小说中,不费多少笔墨就立起来的东西。但有些不喜欢结尾,结尾太过仓促,仿佛可以要去贴近“逃离”后的“回归”。
《拉萨·绿度母》
看到第二篇意识到蒋方舟或许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在第一篇小说里出现最后无疾而终的“唐鹏”这条线又出现了。这篇小说以唐鹏的视角来写,也许是因为性别不同吧,笔下的这个唐鹏十分具有女性眼里男性的虚无感,和上一篇姜夕比起来不够实。做POV的唐鹏也没有上一篇中那么可爱了,他也老啦,衰老让人气息腐败。
语言还是一如既往地有闪光点。但这次的“城市”概念拉萨相比上一篇的台北,尽管奔赴目的和动机新颖,但安排有些刻意,拉萨现如今也是一个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极易留俗的地方了。
《三亚·手铐》
本篇中的主人公柯宏志是上一篇唐鹏的好友。在上一篇中写的有关于他和南方谈话的部分,非常动人。这种人物的勾连很动人。上一篇小说中你觉得他仿佛是对生活满足的、不知凄苦、置身事外的,不是吗?但读了这篇,说得俗点你懂了什么叫“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说得不俗点你简直看见了现代孤离悲苦的众生相。
这篇里有关于樊怡的前半部分格外动人,作为母亲。而她的名字,还让人忍不住地想到繁漪,都是神经质的可怜女人啊。这篇中的朱晓阳,算是我上文中提到的一脉相承的角色。
情节颇有戏剧性。
说白了这不是传统意义是的小说,它就是生活本身。但小说亦是生活本身,所以它又是小说。不惊天动地、没有寻死觅活,但看得让人挺直了脊背,心惊胆战。
《青岛·爸爸》
这篇里的朱晓光是上一篇朱晓阳的妹妹。晓阳这个名字很常见,但晓光这个名字却有味道了不少。也许因为这篇的pov更为年轻,尽管也仍符合方舟“表现中年人生活”的主题,但是多了不少青春气息,少女的心态刻画得也非常细腻。
“娃哈哈”和“海龟”的部分非常感人心酸,看得落下泪来。
。有一个关于酒席上小米粥里的海参仿佛仍活着的那个比方简直太动人了,我爱吃那道菜,我也喜欢那篇比喻。结尾让我想到王小波的“绿毛水怪”。那种空旷感。
我最近在读好几本短篇集子,同时,每天每本读一篇。读托宾的一本集子后,我意识到一点。我觉得方舟的小说文笔太精炼(或太简练)是因为她没有余笔,她的每一句话似乎都在想着要表达什么,每一句话都有目的、都意有所指。
《伊瓜苏·海蓝宝》
主人公是前一篇朱晓光的音乐老师叶莺。让我想到王彩玲,但叶莺又不如王彩玲值得同情。她渴望一些东西,但又没有承受这些东西的觉悟和灵气,让人想到松子。松子“被嫌弃”,尽管最后我为她流泪,但我并无法做到同情她。
在目前看到的故事里,这个故事最超现实吧。
故事的最后说“她想到好多人都曾经对她说,会永远爱她,无论她变成什么样子。”这句话很动人,但也很让人难过。比起从未有人爱过,至少被人爱过本该是好的,不管别人爱的是不是只是你青春欢笑时的容貌,但她却被这些爱害了一辈子。所以女人并不能只是女人,女人要有能力,不能依附,永远不能依附。
《武威·腿》
我之前说过上一篇是最超现实的是吧?好,那现在可以改一改了,还是这篇最超现实。这个设计并不新颖,但不知道为什么却无比动人。田福福这个人物,目前还没看出和前面人物的关联,但真是一个可爱的角色。
作者对田福福的老婆有几段不同的外貌描写,都写得很精彩。
上一辈人的形象(丁吉花的母亲,田福福的祖父和母亲)也都被描写得非常精彩。
终于出现关联了,是前一篇中和叶莺有关系的王帅。
而故事的悬疑程度,有些超出人的料想。
《维也纳·衣柜》
我同时读着两本短篇小说集子。读这篇的前一个晚上我读的刚好是托宾另一本集子里一个相同题材的故事《采珠人》。把托宾的那篇和这篇对照来看。托宾看上去有一种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爱尔兰甚至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从容,让我想到《死亡诗社》中的男校,不,更早,早到《模仿游戏》中那样。而方舟的小说,却时时不忘牵进现实,剖析心理,要把这时代赋予的分秒都刻到骨血里。
这篇小说也很有意思。名为“维也纳风情”的餐馆,是《腿》中丁吉花遇到田福福之前待的餐馆,而老板娘“母亲”唐瑶,在《海蓝宝》里和叶莺也有着一段往事的关联。
“男性同性恋”,蒋方舟在小说总会试图去解释人物的心理,他们对自己的身份充满着困惑、质疑,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探索才能弄清楚。而在托宾看来,这种心理是不用去解释的,他笔下的人物都坦然地接受了这一切。两人在处理时的这种区别是两人阅历的差距,是文化形式的差别,也是两人笔下的这个群体在两个不同国家截然不同的生存状态的写照。
这篇小说中除了拯民和科夫的感情外,还有拯民学琴的童年阴影,维也纳梦想,我觉得这部分处理得更好。我一直觉得小提琴是一种蕴藏着复杂情绪的乐器,从小看陈凯歌《和你在一起》,还有后来的一系列励志广告,这种并不经得起推敲,但却油然而生的“多少孩子渴望通过这个乐器改变命运”的感觉。特别是母子去维也纳的那一段,在其中也许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能看出自己母亲的影子吧。
如果要说实话,我对贫穷本该没有多少特别的感同身受,家庭虽然不算富裕,但好歹也是个小康。但也许是想要的太多、梦太大,我无法直面文艺作品中对贫穷(或是不够富裕)的那种真实的描写。每当这时候,内心就深切地浮起“今后不要贫穷、不要事事节省”的愿望。这也是一直激励我隔一段时间就把自己打醒做一会儿现充的原因。
《轻井泽·温泉》
故事进行到现在,一切越来越熟稔。“起承转合”这一切在慢慢合拢。
乔意又出现了,故事最初的乔意。而井上忍就是上一篇《维也纳》中的日本小女孩。
这篇里提到了某个事件。似乎是我看中国的当代小说里唯一提到这件事的一次。没有明说,却用后边的一部《秦俑》上映把这个信息描浓了。有趣的是,在网上查到的《秦俑》上映日期是1990.4.12,刚好位于小说中提到的移民政策截止日期1990.4.11的后一天。不知道是其中有差错,还是整一个营造起了恰如其分的穿越之感?
如果说我越来越能理解一些事情了,燥热的,表象的,关于夏天的,漫长的融化在记忆里又牢牢凝固起来的一些东西,只能说这一切都是情绪、情绪,无数人的无数种情绪。谁又能保证绝对的清醒,谁又能说自己从未被欺骗?
《美国·香气》
最短的一篇,有关气味。一切都合拢了。
最开始的故事每个都要非常工整,要有逃离,要有回归。到最后三四篇的时候,一切都在交汇,结尾的时候也不必特别提出,人们又如何的回归了生活的正轨。这一篇的结尾简直像是一个开放的冒险。
林满最后和姜夕如何了呢,死亡的气息在他的身体上继续扩散还是就此消绝了呢?
(写在最后:我也不太喜欢这个会让人误读的书名。)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

     一个人若是活得诚恳,那他一定是活在遥远的地方了。
    我们天性中最优美的品格,像果实上的霜粉一样,是只能轻手轻脚,才得以保存的。然而,人与人之间,就是没有能如此温柔地相处。
    人们关心的,并不是真正应该敬重的东西,只是那些受人尊敬的东西。
    文明人和野蛮人有一个重要的区别:有人给文明人的生活设计了一套制度,无疑是为了我们的好处,这套制度为了保存种族的生活,能使种族的生活更臻完美,却大大地牺牲了个人的生活。
    查普曼:这虚伪的人类社会,为了人间的宏伟,至上的欢乐稀薄得像空气,文明制造了皇宫,但要制造贵族和国王却没那么容易。
    为什么狱吏不把牢狱的门打开,——为什么审判官不把他手上的案件撤销,——为什么布道的人不叫会众离去;这是因为这些人不服从上帝给他们的暗示,也因为他们不愿接受上帝自由地赐给一切人的大赦。
    在一个智慧者的印象中,宇宙万物是普遍无知的。毒药反而不一定是毒的,受伤反而不一定是致命的。恻隐之心是一个很不可靠的基础。它是稍纵即逝的。它的诉诸同情的方法不能一成不变。
  然而我有时经历到,在任何大自然的事物中,都能找出最甜蜜温柔,最天真和鼓舞人的伴侣,即使是对于愤世嫉俗的可怜人和最最忧慢的人也一样。只要生活在大自然之间而还有五官的话,便不可能有很阴郁的忧虑。
    相聚的时间之短促,来不及使彼此获得任何新的有价值的东西。我们在每日三餐的时间里相见,大家重新尝尝我们这种陈腐乳酪的味道。我们都必须同意若干条规则,那就是所谓的礼节和礼貌,使得这种经常的聚首能相安无事,避免公开争吵,以至 面红耳赤。我们相会于邮局,于社交场所,每晚在炉火边;我们生活得太拥挤,互相干扰,彼此牵绊,因此我想,彼此已缺乏敬意了。
    在人类的所谓游戏与消遣底下,甚 至都隐藏着一种凝固的、不知又不觉的绝望。两者中都没有娱乐可言,因为工作之后才能娱乐。可是不做绝望的事,才是智慧的一种表征。
快把你的视线转向内心,你将发现你心中有一千处地区未曾发现。那么去旅行。
  一个比较清醒的人将发现自己“正式违抗”所谓“社会最神圣的法律”的次数是太多了,因为他服从一些更加神圣的法律,他不故意这样做,也已经测验了他自己的决心。
   一只活着的狗总比一头死去的狮子好。难道一个人属于矮子一类便该上吊?为什么他不能做矮子中最长的一人。人人该管他自己的事情,努力于他的职责。
只有真理,永不破蔽。
    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他自己的天性的深浅。湖所产生的湖边的树木是睫毛一样的镶边,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
爱找缺点的人就是到天堂里也找得到缺点
无论两条腿如何努力,也无法让两颗心的距离更加接近。
巴黎的猴王要是戴上一顶旅行帽,全美国的猴子都会跟着做。
人们并不去探查湖底,就立刻相信它是无底之湖,这就奇怪极了。
多余的财富只能够买多余的东西,人的灵魂必需的东西,是不需要花钱买的。
耗尽一生中最宝贵的时间去赚钱,为的竟是在最不宝贵的时间享受一点可疑的自由。
我不愿生活在这个不安的、神经质的、忙乱的。琐细的十九世纪生活中,宁可或立或坐,沉思着,听任这十九世纪过去。
使我们失去视觉的那种光明,对于我们是黑暗。只有我们睁开眼睛醒过来的那一天,天才亮了。天亮的日子多着呢。太阳不过是一个晓星。  


我爱这痞气十足

——读《活着活着就老了》

文/杨茜丹

最近因为一部冯唐翻译的《飞鸟集》争议颇多最后出版社召回书籍的事件,我对冯唐这个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之前一部电影《万物生长》便是由他的小说改编,暂且不说电影拍的怎么样,细微处感受到的故事的微妙,让我为之震撼。
我想读一读冯唐的书。
《活着活着就老了》是一本随笔,随笔这种东西,虽然好写,但不容易写好。小说可以依靠人物刻画、故事情节出彩,随笔却更要依赖于作者的文字水平,拼的是基本功。冯唐的过人之处在于,读他的随笔,即使文章中没有什么独特的观点或新颖的内容,但仅凭那些肆意、幽默、有气势、无遮拦的文字,就能让你得到一种享受。这就好比一个会聊天儿的人,什么普普通通的事儿从他嘴里说出来,怎么听着就那么有意思呢?
冯唐属于70后作家,这拨儿人和更年轻的一代作者,其实有个共同的遗憾,就是文字功力平平——太白、太嫩、少见大家风范。我觉得,冯唐是个特例。冯唐的文字节奏感好,大气,还有他不是流露出来的痞气。
这本书中到处可见让人过目难忘的冯唐式文字:“千百年后,肉体腐烂,凡心消亡,而某些俗人的事功文学,仍然在后代俗人的凡心里流转,让这些凡心痛如刀绞,影响他们的肉体,让这些肉体激素澎湃。”(——《人活不过手上那块玉》)、“曾国藩牛啊,把自己的肉身当成蜡烛,剁开两节,四个端点,点燃四个火苗燃烧,在通往牛逼的仄仄石板路上发足狂奔。”(——《愤青曾国藩的自我完善之路》)、“香港地仄人稠,你在中环皇后大道中放个屁,几十个人嗅到,七八个人听见,一两个人怀疑是不是有人推了一下他们的腰眼,没有一个人回头看你。”(——《二楼和地下室的风景》)。
如今大多数中文随笔似乎走的都是清淡、婉约、书卷气十足的路子,而冯唐属于一个异数。冯唐写随笔有一种“浑不吝”的态度:文学、姑娘、饭局、城市体验、人生规划——什么都聊,聊的时候嘴边没有遮拦,笑话、狂话、黄话、俏皮话——全都一股脑地喷泄在纸上。如果说大多数好散文像是一杯清茶,那么冯唐的随笔更像一碗浓汤。
翻阅时下的文学刊物,假如我们不看作者姓名,随机拎出一段文字来读,有多少青年作者能保证他的这段随机文字有质量、有趣味、有独特的风格以至于让人一看便知作者是谁呢?我觉得,冯唐几乎可以做到这一点。
我喜欢这样的男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