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年秋季15级读书心得专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19: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罗华丽 于 2016-1-11 21:23 编辑

                                                                   一、《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娱乐至死》的作者是美国作家尼尔·波兹曼,他是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生前一直在纽约大学任教,首创媒体生态学。在《娱乐至死》里,波兹曼指出,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这是一份精彩、有利、重要且难以辩驳的控诉书。
1932年,乔治·奥威尔曾发表科幻小说《美丽新世界》,他警告人们将会受到来自外来压迫的奴役。但他的预言并没有实现,但来自赫胥黎的更可怕的预言似乎正在逐步应验。人们会失去自由、成功和历史并不是“老大哥”之过。在他看来,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简而言之,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这本书想告诉大家的就是,可能并且正在逐步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而不是奥威尔的。
媒介即隐喻。在一个工业飞速发展的年代,每座城市似乎都有自己的象征。每个城市都需要一座雕塑来象征自己代表经历。政治选举首先在意的是政治家的外形。不知道谁开始的这一惯例,但大家似乎并没有反抗,且更多的是迎合。尼克松将自己的竞选失败怪罪于化妆师的蓄意破坏,肯尼迪建议选举拉票前先减去20磅体重。我们似乎已经达到了这样一个阶段:政治家原本可以表现才干和驾驭能力的领域已经从智慧变成了化妆术。我们都曾经听过 这样一句话: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一定是一位演说家。在美国政治体系中,总统竞选需要到每个州投票去演讲以拉取投票。那么,试想,一个大腹便便的人走上讲台,肥大的肚子已经快要衬衣的扣子撑破,他讲两句话就口喘粗气,边揉着肚子边大谈他的政治理想。人们大概都不会愿意给他投一票,也没有多少人会相信他口中的政治理想。即使他在能言善辩,也难免淹没演讲中精妙的逻辑和思想。这就是电视时代。不同于广播,人们在以耳听心的同时,也让眼睛支配了自己的选择。
躲躲猫的世界。19世纪的美国人非常关心怎样“征服”空间的问题。它想要使自己国内的物质、精神、文化等等一切东西传播到世界各国,是一种“软殖民主义”,是一种文化侵略。各个国家如果失去自身的文化底蕴,就会轻易被“征服”,会盲目,会无所止境。当然,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电。联通了世界,各国通过各种各样的通讯手段连接起来,消除了地区概念,也淡化了人类心中的文化堡垒。即使这是需要代价的。于是,对于莫尔斯提出的问题——上帝创造了什么——我们有了一个令人不安的答案;一个住满了陌生人的拥挤的社区;一个破碎而断裂的世界。我们更加关心的是自己会不会获得这一信息,如何获得,是否快速。事实上,作为某时某地的“客观”片段,照片可以证明某个人在那里或发生了某事,但这样的证明无法提供任何意见--——无法提供“本来应该怎样”或者“本来可能怎样’.
娱乐化并没有错,错的是没能真正的把娱乐工具和生活分开。二者是否应该找到一个契合点,或者,如何将娱乐和电视结合起来,这是目前电视最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 、读《天空的另一半》有感
《天空的另一半》的作者是克里斯多夫夫妇,他们是第一对共同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夫妇。真正引起我去阅读这本书的是其封面的副标题——普利策新闻奖得主讲述女性的绝望与希望。记者作为一个社会的侦探者,他们会看到很多社会问题,但是他们并不能解决。他们知道太多,可是他们会感慨自己能做的太少太少。
“献给全球所有站在前线拯救世界的人,即使一次只解救一名妇女。”在当今世界上,虽然人人平等的观念看似已经深入人心了,但是在欠发达地区,并没有真正的倡导。女孩们依然只能作为社会的傀儡,父母应该提供的只是让你有力气活下去,没有良好的教育。书本的前言的标题是“女孩效应”,我一开始是不懂这个标题的含义的。他讲述了 一位名叫“拉思”的柬埔寨年轻女孩的可怜经历。她们被骗去出卖身体,但是去没有获得一分报酬。她们不允许穿衣服,因为害怕她们把钱藏在身上,害怕她们逃走。一旦她们反抗,她们会遭到惨绝人寰的毒打。某一天,她们豁出了性命,冒着危险逃出狼窝。本以为好心的警察会把他们送回家,可是只是被当做一件廉价的物品再次卖掉。我想:女孩内心是绝望的。她们都没有办法反抗。或者说:社会是不允许她们反抗的。在物质缺乏的时代,她们唯一能够想到的就是还能够逃出去,还能够像正常女孩一样成长。社会是冷漠的,政府是冷漠的。都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贫穷的柬埔寨是没有多余的物质力量去拯救堕入狼窝的少女的。更别提人权问题的了?但是作者在里面的一句话却让我格外感慨,这么一个小小的方面都不能解决好,还指望做出大的变革来改变人权吗?如果没有促进人民的觉醒,促进人们的奋发向上。
古希腊神话里说:人类原本是男女同体的,由于神灵的惩罚才将人类分成了两性。自那以后,男人和女人都在茫茫人海里寻找着自己的另一半,试图与那一半重新汇合。我想,这个神话的寓意是美好的。你会想到,这个世界上会有你的专属的那一半在等着你。这是多么好的契合。无论他怎么样,你们依然在互相寻找着。
可喜的是后来的拉思是幸运的,作者提到:女人不是难题,而是解决之道;女孩的苦境不在是悲剧,而是契机。我想这句话是值得我们回味的,一个人的路,特别是一个女性的路,该怎么走,除了运气的成分, 大多是自己的选择。解救女孩容易,防止其重操旧业难。林肯曾说:虽然成堆的书籍证明奴隶制度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我们从来没有听过哪个人希望成为奴隶,好从中得利。真正要做的不是打击卖淫集团或者解救被害女孩,而是加强思想教育,从内心深处改变其看法,改变观念。自重者人重。




                                        三 、 读《王小波作品精选》有感
爱看王小波的书,大概是因为我觉得他才是一个真正的会讲故事的人。他说:“我认为,可以在话语的世界里分出两极。一极是圣贤的话语,这些话是自愿的捐献。另一极是沉默者的话语,这些话是强征来的税金。在这两极之间的话,全是暧昧难明:既是捐献,又是税金。”
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讲述了《铁皮鼓》中的一个小故事,小奥斯卡是一个不愿意长大的人,因为他发现大人的世界是多么的荒谬。于是他选择了沉默,同作者一样,我们都是那个别人眼中的“侏儒”,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私底下则妙语连珠。我们为什么不愿意开口?我还记得曾经看过的一段文章,叫《中国人,你为什么不反抗》。大概说的是战争时期愚昧的中国人在面临敌人进攻时,还在一旁看热闹。我想那种场景是令人痛心的。但是情况不是也是这样吗?我们太习惯沉默。遇见路上碰瓷事件,我们习惯沉默,我们更加愿意做一个观看者。我们害怕,害怕会把麻烦惹上身。我们可以在沉默和话语两种文化之间做出选择。作者甚至提到了在一个较为复杂的年代,他会选择沉默。他说他自己沉默了很多年,你可能会不相信。他不喜欢在会议上发表任何言论,或许是因为在那个错的东西也是对的的年代,你的正确会引来巨大的麻烦。于是,我们选择了沉默,我们也习惯了沉默。
王小波曾说:“写《黄金时代》用了我很长的时间和才华,写得很精致,倾注了我对小说的许多想法。‘性’是一个人隐藏的最多的东西,是透视灵魂的真正的窗口,这点《黄金时代》写得有些境界。全书以王二回忆自述的方式展开的,主要写的是王二在云南插队时期与地方医生陈清扬之间的爱情与友情模糊不清的爱情与友情故事。这本书也展现了那段特殊时期人民之间的爱情。作者也在用一种最简单的手法和最淳朴的文字去描述一种生活状态。不同的出版社对于王小波的作品的选择是不同的,王小波现象也有特定的文化背景。


                          四、读《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有感
“勒庞的《乌合之众》是一本当之无愧的名著,他极为精致的描述了集体心态”这是费罗伊德对这本书的高度评价。
高中课本上就已经论述了马克思的“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这一点和书中所提到的那种身处于“无知群众”中的一种无理性的被绑架的相信。在书的第一卷“群体的心理”中提到,任何时候,一个名族都不可能出现在一个公众场合——人数太多了——但不管他们在哪里、他们彼此之间的距离有多远,他们是同一个群体,他们的行为表征没有任何的区别。从这个角度上看,大到国家政治体系,小到白菜价格,我们都不得不说人民人民的舆论力量。它可以把一群契合利益自己的人推上台,也可以把不符合自己利益的逼下台。利己性看以就更加可怕了,但是他是建立在群体特征上的。所以说,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从秦朝的愚民政策,到如今的政党条例要代表人民利益。根据勒庞的理论,在讨论各种因素对群体的影响的时候,理性是放在最后一位的。几乎没有人能够在一个群体中以个人的智慧添彩增光。群体智商一定且永远是放在最后一位的,几乎没有人能够在一个群体中以个人智慧为整个集体智慧增光添彩。
虽然勒庞对于各种因素对群体的影响的影像的排列并不完全可信。但是对于如何让群体接受新观念都是简单明了的。




                               五、  读《优雅的失落》有感
这是一本讲述摄影作品的书。作者一般主张摄影应该忠于对象,肯定其代表的价值,绝不利用对象来彰显自己的意识形态。对于对纪实摄影的忠实信徒的我而言,同样认为只有没有经过人工雕琢的照片才能给人带来怦然心动的感觉,才会被一张照片感动。只有曝光在底片上的影像,才是事实的证据。
全书的第一张照片拍摄的是一对母女拉着手走过一片麦田中的小径,天气阴沉,远处的山峰欠缺层次感。非但无法衬托眼前的景色,反而觉得碍眼。照片放大出来后显得平淡无奇。《农夫鞋与老板凳》是我比较喜欢的一幅作品。画面在一座老房子旁边,你会在第一眼中就看见一双老旧的农夫鞋和一个板凳。不能说这张照片有多么华美,但是你会被它朴实的美所打动,你会看见。他们静静的呆在那儿,不用张口,就深刻的道出了农家生活的勤奋节俭、安贫乐道。好旧好旧,却又保护得好好的这双趾农夫鞋,源自日本传统忍者鞋,抓地能力也特别强,无论是走跑、走、跳,脚掌都能很灵活。针对功能而设计的物件能如此悦目,真是“实用就是美,美就是必须实用”的最好见证。
《思乡人》描绘的一位花甲男子带着黑狗流浪,上岸后替他洗刷一番,在牵到防波堤上来回走动,让海风将心爱的狗儿吹干。背后还跟着两个年幼的小姐妹,像极了在操练的架势。海面没有波涛汹涌的盛况,只有平静的海风吹拂着江面,荡起层层波纹。这是作者拍摄于1981年的一张照片,那是他付兵役的几年里。异乡的孤独与惆怅在这片淡淡的海水下面显得格外的平静。尽管如此,布料粗糙,颜色退失的军服一穿。作者还是会觉得自己是被时代捉弄的人,一夕之间,割离挚爱,永别家园。
《归园外的逍遥人》讲述的是几位下工人在园外小径事的淡淡欢欣之色。一对庄稼驾着牛车下工,骑单车的长辈顺路同行,闲话家常,有说有笑,开怀满足的模样,似乎都已经感染了看这幅摄影作品的人。
其实真正好的作品不在于有多么的气势恢宏,而在于它能从平凡的画面中寻找生活,寻找感动。

                   六、 《我这一辈子》读后感
人人都有可笑之处,自己也无非例外。人寿百年,而企图无限,根本矛盾可笑。——老舍
这是老舍写于1937年的抗战前的一部中篇小说。他以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讲述了旧时代普通巡警的坎坷的一生。从老舍式的幽默之中,我们既可以发现平常生活中的乐趣,也能品味人生的现实与厚重。
小说的男主人公是一个聪明、幽默、善良、并且善于学习的人。但是现实是残酷的,他处在了一个不幸的时代。他所有的优秀品质都并不能都能够使他过上幸福的生活。现实使他一次又一次的面临自身的困境,无法逃脱悲剧的命运。他也很痛苦,他也在挣扎。但是他的每一次努力,都只是像鱼吐出来的水泡,化作了泡影。我们看书的时候,也看同情与可怜着男主;他的经历与思想的变化,让我们审视着那个旧社会的一切,审视着社会。他在遭受社会层出不穷的“优待”后,他也在感叹命运为何如此不公。“空中飞着些雪片,天已经遮满了乌云。我送他出去,谁也没说什么,一个阴惨的世界,好像只有我们俩的脚步声儿。到了门口,他连头也没回,探着点身在雪花中走去。”他是无奈的,在一次又一次的辛苦努力和付出都成为了泡影之后,他还是妥协了。他终于明白,在那样一个社会里,无论怎么挣扎和努力,都不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的确,像男主人公一样,在封建社会里,人们的性格遭到了摧残,人格开始扭曲。如男主人公一样,经过三年的学艺和饱受压迫,逐渐失去人格,学会了如何当“奴才”,学会了变成“忍耐者”。
在知道妻子和自己的师哥通奸时,他认为自己足够爱她,他比师哥优秀,就能唤回年轻女人的心。他还只是认为自己的妻子有点野,只要自己真心诚意对她,妻子就会回来。从一开始的不怀疑,到不干涉。后来现实摆在了他的面前,他终于还是觉得好人难当了。可是那时当好人吗?我认为不是的。那是一种怯弱,是一种逃避。他不敢是面对现实,他错就错在他太单纯,也太过善良。所以,才会被人欺负。
小说结尾写的:“我还笑,笑我这一辈子的聪明本事,笑这出奇不公平的世界,希望等我笑到末一声,这世界就换一个样儿吧!”他是个巡警,可惜那不过是摆设。他们只是用来剥夺民脂民膏的工具而已。


                       七 、 读《逃避自由》有感
“如果人性不能适应自由所固有的责任与危险,它就极可能转向集权主义。”这是本书所探索的主题。这本书也是艾里希·费洛姆在他1941年出版的社会心理学里程碑式著作。
这本书写作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集权主义威胁着人类共同的命运。《逃避自由》既是费洛姆对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政治现状的诠释,也是他从心理学角度对当代社会做出的系统而强烈的批判,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发人深思,被誉为精神分析运用在社会学中的不朽名著。
费洛姆开宗明义:要战胜集权主义势力,就必须首先弄清楚集权主义者竭逃力逃避自由的原因。他在书中主要探索了在历史进程中,“人性”和在“自由”概念不定化变化的关系。他提出,如果民主的兴起让某些人感到自由,那么与此同时,它也产生了一个让人感到孤立和无能为力的社会。
读完整本书,我的内心有些许恐惧。在现在,我们看起来好像拥有了许多自由。我们面临许多选择,我们看似可以为了自己的想法而活,但是好像就是这样却束缚了我们。但是,真正的自由应该是一种受约束的自由,不似野蛮时代“任性的自由”。想着我们可以自己做许多决定,学习、工作、买房、结婚、生子。。。究竟是出自内心的真实的想法还是仅仅是为了过上其他人眼中的“正常的生活”?我们拼命工作,戴上面具进行各种表演,为了“责任”而放弃乐趣和幸福,难道真是为了不愧对自己这一生?
金钱、地位、权利、家庭、、、、这些看似虚幻的东西支撑着我们的生活,依靠他们我们获得了来自外界的力量,也获得了内心的丰盈和满足。和看起来的满足感和安全感。但是同时也放弃了自由。我羡慕那些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的人。我羡慕他们的洒脱,我也怀疑他们的责任感。其实我也想过去过那种生活,就像海子所描述的那种生活。“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材、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但是,理想的这条道路上充满了荆棘与坎坷,物质上的损失都只能成为小事,不被人理解的孤独和不安定的生活状态会真正的击垮一个人的内心。
虽然这本书不适合用来给励志者观看,不会带给你奋发图强的之感,不会让你要求自己奋发向上。但是可以安抚你躁动的内心,是你更加坦然的面对生活。



八、读《偷影子的人》有感
有人只拥吻影子,于是只拥有幸福的幻影。——莎士比亚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老是受班上同学欺负的瘦弱小男孩,因为拥有一种特别能力而强大;他能“偷别人的影子”,因而能看见他人的心事,听见人们心中不愿意说出口的秘密。他开始成为需要帮助者的心灵伙伴,为每个偷来的影子说出口的秘密。他开始成为需要帮助者的心灵伙伴,为每个偷来的影子找到点亮生活的小小光芒。
整本小说最喜欢的还是主人公的童年,如梦幻一般,充斥着画面感的文字带给我还一幅幅场景图,仿佛生活的蒙太奇,在他的视觉和感受中,自己童年的那一幕幕活灵活现的展现在眼前。回不去的曾经,也只因为曾经无忧无虑的美好,我们才一遍遍追忆。打动我的更多的是细节,好像里面的很多故事自己的童年也有过,或者是类似经历的。爱情里最需要的,是想象力。每个人必须用尽全力和全部的想象力来行塑对方,并丝毫不像现实低头。那么,当双方的幻想相遇。。。就再也没有比这更美的景象了。
孩子的世界是单纯而美好的,他只会想着去帮助别人。小主人公的淡淡的忧伤却因为他可以偷别人影子读懂别人愁绪而转化成一种伸出有主之手的友爱。记得在柴静的《看见》中也提到过相似的道理,我们看见很多事情其实仅仅是事件的表面,今天我们看到的是弱者被欺凌,但在这欺凌的背后又会有多少不为人知的隐情。这也让我明白,在这个世界上存活着。要少点计较,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看待问题,怀着理解、宽容的心去谅解他人的缺点、过失。而不是用自己定下的标准去指责别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