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年秋季15级读书心得专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22: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国原来是这样》有感
     这本书以一系列的背景介绍为主,然后一段会话来加强前面介绍的理解,显得非常生动有趣。而且是采用的中英文对照,当然我只能看英文,虽然前几章是看的英文,然后不懂的再对照中文,可是多看几章之后我就发现好晕啊,最后也是能以看中文结束了,哎!
     看了这本书之后,让我对英国的传统认知有了一种颠覆,尤其是讲到交礼仪时,文中说:“许多英国人非常害羞,在社交场所时会手足无措,不知该握手、亲脸颊还是拥抱。”而在我的印象中英国人对于社交这一领域应该是游刃有余的,而不是如文中所说那般,而且也不止一次文中说到英国人内向。我只能说或许我对英国人没有深入了解,所以真的在这之前我不知道英国人原来是这样的!‘
     而对于公平竞争的精神更是延伸到了国际政治及商业行为。在日常的生活也更是如此,比如对于插队一事更是达到了深恶痛绝的境地,书中的主人公格雷说到:“一看到那些插队,就全身打颤,神经紧绷。”我想如果在机场碰着有人插队,剩下的人肯定会毫不犹豫的把插队之人痛揍一顿,这种可能性真的很大。再想想国内,貌似是比谁更能插队呢,有时候好好排队人还会说‘作’,可能这种现象不多,但是我是见识过了,哎!书中可能也不全对,但是总能折射一些真是的东西。
     而文中令我非常不解的是,似乎每个民族对于历史的东西都有一种执着,英国对于君主制也有一股子执着劲儿,没有君主还不行呢!而有些国家对于‘奴性’也是刻在了骨子里,怎么也摆脱不了,现在也有着越演越烈的趋势。另外一个疑惑的就是英国人谈到钱时的拘谨。明明就是资本主义这样的一个体制框架的主要源地,居然会对金钱那么拘谨,但又不是完全的都是这样的,比如北边商人,他们因是靠着个人的努力,性子就比较豪爽,所以谈起金钱时就不那么拘谨。
     这本书真是------颠覆我一直以来的认知!




《穿透历史》有感
    每每谈起“历史”总觉得太过沉重,总也脱不开严肃二字。但是我确实也是喜欢历史的,不是因为其蕴藏的历史文化多么的丰厚,而是时纯粹的喜欢看故事,这或许会被说为不尊重历史,或者说我对历史了解不够,只停留于表面。但我想的是,历史于我而言只是兴趣,无关学术。这也是我读这本书的原因。
     翻开目录时,门阀制度、明清遗民秦汉之制------纷纷跃动在我眼前,翻开第一章的时候,就看到了让我感兴趣的东西,“江左”相信看过琅琊榜的人都知道江左在哪儿。虽然这种想方设法找乐趣做法并不理智,但是有时又并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全书采用问答式的写作方法,将人物的回答基本完全的呈现给读者。其文中记者的提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感受颇多!联想到自己以往自己的提问实在是拿不出来,哎!而且在记者提问时要根据被采访人物的回答来构思新的问题,并且也得对被提问人的又着较深的了解,这就不得不有着敏锐的观察力,而且事先得做好万全的准备,同时也得对被提问人的领域有一定的了解。忽然不羡慕工科的学生了,以前总是觉得工科的学生不仅能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学好对于文科一样很拿手。所以基本就是工科好的学生,学起文科来也一样强悍。不过作为一位记者,哪里还分什么工科、文科。要想生存,又怎么不顺应时势,记者要学的是没有界限的。
     在书中“王家范长时期看历史”这一章节,里面说到“宋代是实物征收向货币征收的过渡”。但是我所知道的是,在晚唐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货币征收。当然我也不能说书中所说是错的,也可能说法不一,再说书中所说的是过渡,这个说法本身也是一个较模糊的概念。但是总也是有点纠结的!





《南方周末特写书稿》有感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特稿,猛然发现对其非常感兴趣,因为相对于硬新闻,特稿的软新闻,以其“人情味”吸引大量新近获得读写能力的新读者。特稿并不如硬新闻一般,选择“重大”或“厚重”的题材,而是多半选择普通人的事,其魅力也是无穷。列如:其中一篇普利策特稿写作获奖作品,许多女生反馈,她们是一边抹眼泪一边读完的。
其实在传统的中国新闻文体中是没有特稿这一品种的,1990年以后,由于市场的引进,严肃的读者和大众市场的报刊不得不进行改革,超越传统的价值认知,引进了域外的新闻写作价值理念。而从表面来看,特稿似乎与任务通讯相似:故事性和细节描写。但实际上二者大相径庭。其一特稿一般写凡夫俗子,而通讯稿可用于制造神话。其二,特稿是信息的取向,而通讯稿是消息和观点甚至是抒情的杂糅。其三,特稿是权利取向,面向公民。而通讯则是面向取悦即成体制 。其四,特稿属于新闻文体,秉持一切细节的客观性,而通讯则是宣传和文学杂糅的文体,往往伴随着整体和细节的客观失真和主观想象。
  而特稿文体所折射出的新闻价值理念获得认同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在于事件的叙述具有人的维度,有人情味;其次在于,文学化的新闻写作样式为读者喜闻乐见;最后在于,对时代的进步意义,经得起历史检验。而最触动人心的还是特稿中的事件具有人的高度,并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人物,而是一些与我们生活更加贴近的普通人,甚至是初遇苦难中的人。通过对人的叙述,揭示了这些普通人的生存状态。
特稿关注普通人,让这些普通人进入了媒体的叙事视野,体现了媒体公共性的价值追求。地震灾民、少数民族、水灾村民等等成了叙事的主角。这些人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对于普通人生活状态的描写,更具有时代意义。
我想作为职业记者的南香红、李海鹏等人之所以报道他们,一方面是个人责任感和使命感,职业的记者比起一般人可能更能体会到他们的苦难和忧伤,在媒介叙事上,排斥他们就是话语表达的不公不义。
    话说特稿是以人物为主体,而书中对人的描写也是非常到位的,这一点正是我现在最为欠缺的。他们将人置于现实生活中,用灵动的文字揭示人物的心灵世界,不是无病呻吟,更不是胡编乱造。将真相放于第一位,真相才是新闻的生命。




读《逃避的自由》有感
     弗洛姆将“如果人性不能适应自由所固有的危险与责任,它就很有可能转向极权主义”作为探讨的主题。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当代社会做出了强烈的批判。很少有像弗洛姆这样热烈的谈论自由的价值、社会的塑造、民主政治的真义以及发自内心的爱。他努力教导如何才能自由而不孤独、自爱而不自私、理智判断而不找合理化借口、拥有信仰而不迷信于神学。
     他以人为中心,虽然是从心理学角度来考察当前形式的重要性,但是他却并没有过高的依赖于心理学,而是把一个人放在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考察。书名里的逃避,其作者也做了详细的解释与分析。权威主义、破坏欲、机械趋同。而机械趋同里提到了一个“自由联想”,意为表达自己的原始感觉与思想,讲事实,但该事实并非指某人所想之事实,而是指原始思想,并非采纳了别人期望的思想。弗洛姆强调的是压抑“坏”念头,他似乎没能真正认识到“好”念头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压抑。
     自由在不同的立场就会有不同的名词解释,但是就现在的社会现状而言,我想自由是属于公众!自由并不是毫无节制的、滥用的自由,有限制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读《天空的另一半》有感
   初次看到书名的时候,还真的不知道讲的是什么!但是这个名字有比较对我的胃口。所以就让我有了了解的冲动,一翻开“讲述女性的绝望与希望”。书中仅仅只是前言就已经让我感到愤慨。“失踪女性”介于6000万到1.01亿之间,每一年全球至少又有200万名女性因为性别歧视而消失。同样是作为父母的孩子,却因为性别的歧视而遭遇不公平的对待。之所以对此感到愤慨,主要还是因为我的母亲也经历过“性别歧视”。在外公的眼中儿子才能养老送终,所以对我母亲从小就是打骂,只不过比起书中提到的一位母亲扎赫拉对待自己的女儿还是好太多。
虽说在近代,倡导男女平等,尤其在20世纪初,这也一股比较热的思潮。而很多女性因此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基本破除了大家闺秀的这一词,使女性走出家庭,为自己而活,为自己思考成为可能。但是这些的影响却不能说广泛,至少就我所知,一些比较落后的农村。“重男轻女”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在他们的心底扎根,很难拔除!。只是凡事都是相对而言,因为比起19世纪对女性的奴役制度,20世纪与21世纪的女性还算“幸福”,尤其是21世纪!
而作为21世纪的一位女性兼未来的女记者,我想文中提到的一句话尤其值得深思!“记者往往善于报道特定日子发生的事件,却疏于报道每日常态性发生的事情”。拉思的遭遇是否我们这样的疏忽有关呢?




读《人生发展心理学》有感
“心理学”这一个名词在我的心目中是非常具有神秘色彩的。以前还想过要读心理专业的呢!不过后来懂事一点之后,就没有这种想法了,因为我听别人说其实读心理专业的人反而心理压力更大,所以啊,我就为了这一毫无根据的话而放弃了。其实想想我可能电视看多了,将“心理学”神话了,看了这本书其实也没什么的,只是有点小小的----
      这里的“心理学”更加倾向于一个专业的名词。而关于人生心理发展的研究也比较少,初次看的时候的实在是有点艰涩难懂。这本书从人的一生发展的角度来阐述个体在人生各个阶段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其特点,深刻理解影响个体心理个体心理发展的各种。
     人对于死亡的恐惧似乎怎么也消失不了,有时我也在想,回首过去的20年,似乎只是一晃眼。人的一生从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中年到老年。对于曾经我如此害怕死亡,本来还以为有点不正常呢。但是看着文中写到的“对生命的热爱、对死亡的恐惧,乃是人之常情”。“同时,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看到听到别人死亡的情景,更加深了对死亡的恐惧。不过呢,我也做不到庄子所说的“生未必乐,死未必苦,生死其实没什么分别,一个人活着,不过是‘做大梦’”。这个境界我还做不到,可能我还是普通人。不过以成熟的个性、良好的适应能力坚强的意志力和稳定的情绪来对待。



读《张爱玲传》有感
    想起那个大师辈出的动乱年代。尽管那个年代的人已经远去,却不影响人们对他们的向往和追求,一时间,便氤氲出《张爱玲传》、《林徽因传》、《陆小曼传》等一大批传记。《醉花阴——张爱玲传》,便是一部描写张爱玲这位在大上海掀起惊涛骇浪的奇女子的作品。
一本传记,最重要的是让读者清晰、全面了解一个人一生的历程,对其身世、思想、生活、成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然而《醉花阴》这一本书,从题目到前言再到内容,总有抒情甚至是接近于矫情的文字——虽然文字写得极为美丽动人,就如安意如的《陌上花开》等无不充斥着华丽柔美的辞藻。《醉花阴》中的每一章每一节,从起领文字直至总结,大段大段的情感抒发俯拾即是,且不说符不符合张爱玲彼时的心情,有的描写甚至能让读者一眼看穿其中的牵强:书中那是作者心目中的张爱玲,她臆想中的张爱玲。作者认为,那个在昏暗的家庭背景下出生和成长的女子,看着胡兰成离开时,她会“轻轻卷起书页,默想李清照的《醉花阴》”——这样的张爱玲是作者想象中的张爱玲,在事实之前蒙上历史的轻纱,模糊化中的张爱玲!然而却偏离生活中真的张爱玲!
  阅读《醉花阴》时,发现作者对于张爱玲童年的描写集中在了她不幸的家庭生活:父母离异,后母不惜等,却忽视了张爱玲童年鲜明的另一面:张爱玲的文学天赋在其童年时候便已经显示出来。七岁左右,写了一篇没有题目的家庭伦理悲剧,讲述一个家庭里面姑嫂相斗相杀的故事;十四岁时,写出了《摩登红楼梦》,把红楼梦中的人物搬到当时的旧上海,惊艳一时。张爱玲幼时对家中藏书的阅读,特别是对《红楼梦》的通读,以及学生时期文字的练习,奠定她的文学基础——这对张爱玲后来的文学创作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可惜在《醉花阴》中,作者着墨不多,有的更是未曾提及。不得不说,这本传记在给予读者了解张爱玲的信息上有所缺失,这甚为可惜。
  再者,作者在书中对张爱玲的把握不够全面,没能描绘出一个活灵活现的张爱玲。作者似乎忘记了这个拙于言辞却一字千金的张爱玲,对于读书归来,重回上海,打响名声第一枪的这一拜访周瘦鹃的情节也仅是匆匆带过,只着力于大胆热衷 “奇装异服”的张爱玲,为爱情不顾一切的张爱玲,多少有些不尽人意。
  不可否认,《醉花阴——张爱玲传》是美的,情感抒发素美,情节描写苍美,气氛烘托凄美,有时给我一种在看言情小说的错觉。但若是这本书放在传记的位置上,“张迷”们很难认同这是一部好的传记。建议作者把题目改成《醉花阴——我心目中的张爱玲》,离开了传记的束缚,改以其他文学形式,便可以理直气壮地站在后人的角度上,用自己的心回望大上海那个奇女子的背影,在张爱玲留下来的只言片语中揣测她起伏的一生,情到深处,畅所欲言。这样也许更好。

读《名人传》有感
由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的。书中写了三个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个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另一个是意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开朗基罗;最后一个是俄罗斯名作家:托尔斯泰。而贝多芬也是这三个人我相对而言比较熟的。所以选择写他
最令我感动的就是贝多芬的故事。以往只是在别人的口中知道一些关于贝多芬的一些事,所了解也仅仅只够拿来写作文。但是从名人传中,我却对他又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贝多芬是个音乐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他的父亲发现了,不幸的是,贝多芬的父亲并不是一个称职的好父亲,他天天让贝多芬练琴,不顾及他的心情,一个劲儿的培训他,有时甚至把贝多芬和一把小提琴一起放进一个屋子里关起来,一关就是一整天,用暴力逼他学音乐。贝多芬的童年是十分悲惨的,他的母亲在他十六岁时就去世了,他的父亲变成了挥霍的酒鬼。这些不幸一起压到了贝多芬的头上,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伤痕,也因此导致他的脾气暴躁而古怪。但是贝多芬没有因此而沉沦,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所热爱的音乐事业中去了。由于他的天分和勤奋,很快地他就成名了。当他沉醉在音乐给他带来的幸福当中时,不幸的事情又发生了:他的耳朵聋了。对于一个音乐家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耳朵,而像贝多芬这样以音乐为生的大音乐家,却聋了耳朵,这个打击是常人所接受不了的。   
贝多芬的一生是悲惨的,也是多灾多难的,但他为什么还能成功呢?为什么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却能做到呢?这引起了我的深思。我认为,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有着超与凡人的毅力和奋斗精神。面对困难,他丝毫无惧。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时,经常想到的就是请求他人的帮助,而不是直面困难,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而贝多芬,因为脾气古怪,没有人愿意与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对困难,只能单枪匹马,奋力应战。虽然很孤独,却学会了别人学不到的东西:只要给自己无限的勇气,再可怕的敌人也可以打败。   
虽然我不是贝多芬,也不是什么名人,但是我却非常钦佩贝多芬那样的生活态度。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