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年秋季15级读书心得专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5 12: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香 于 2016-1-6 16:15 编辑

《校报记者—新闻写作通论》
        在书架上看到这本书毫不犹豫的就把它拿了下来。我刚大一,对于新闻理论课可谓是极其陌生。这本书也许不仅能够提高我对新闻学的理解,在我平时遇到新闻写作的时候也不会显得那么茫然。
       作者为了让同学们通过本书的引领尽快的掌握新闻写作的要领,采取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对常见体裁的校园新闻范例分析、评介的方式进行阐释,让读者在对范例的解析中,形成应有的“新闻敏感”,捕捉住校园里的新闻事实,自觉地参与写作实践,从而由浅入深的、逐步领悟和掌握各种新闻体裁的写作技巧。在我看这本书的时候,一个非常强烈的感受就是这本书的逻辑。总分的结构一如树形图一样,让人一目了然,自然的可以抓住重点。
       本书分为上编和下编两个部分。
       上编主要是针对校报新闻的写作与概说,作者简单的向读者介绍了校报的性质与任务、职责与义务、发现与挖掘。虽说我没有加入校报的制作团队,但我觉得对于我在平时的练习与学习中也有很大帮助,至少我知道了校报的一个很重要的属性:校报作为高校党委机关报,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性原则。在政治、思想、组织三个方面上,都以党为指导。总之,校报存在的前提是:在党的指导下,服从党。校报与党始终分不开。于是我庆幸,为自己的一不小心网开了一面。虽然高校校报的受众主要为高校师生员工,部分报纸仅在校内流通,但是在当今这个高度文明和开放的信息社会,校报在新闻传媒界受到了广泛关注,所以无论是对本校的受众群众,还是新闻传媒界的发展体现,高校校报的质量有相当的要求与期望。所以校报的对从业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业人员都应紧跟时代的需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我觉得不仅限于校报,对于即将从事新闻职业的我,也必须要有如此严格的要求。对自己狠一点,才能做好事,这不仅是自己的态度问题,更是一个人对责任的深刻理解与实践。
       本书的下编主要是介绍了常见新闻体裁的写作。总共分了七章来讲,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采访,一类是写作。因为本书局限于新闻,所以采访类只用了一章来讲,重点放在了写作上面。对消息、通讯、新闻特写、新闻专访、新闻评论、报告文学六个方面的写作的介绍,也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首先介绍每种消息写作的特点以及含义,让读者在心中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在最后才开始叙述此方面的写作。本书在新闻写作这一方面介绍的尤其细致,比如,最近《新闻学概论》刚刚学过新闻真实,在消息的写作中,最重要的是用事实说话,也就是消息的真实性,但在这同时还有一个更需注重的是内容真实。用事实说话并不等于内容真实,内容真实是指构成该新闻的事实的真实,而不是为了撰写本条“新闻”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用别的事实去填充和代替。内容事实就更进一步要求我们在撰写新闻消息时,对消息内容的证实要尤其注意。记者要确保公众所接受的消息绝对真实,不仅要验证消息的内容真实,同时,不能随意歪曲事实,或者故意删减主要的事实内容,不允许“添盐加错”“合理想象”,不能把计划说成现实、把部分说成整体、把偶然说成经常、把个别说成普遍。一个记者,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牢记:内容真实,是新闻写作的根本原则。

         任何一本书,把它读透读深,读出你自己的感受。

         若以后不幸真做了一个媒体人,无论怎样,至少我会对自己负责,对我应该负责的人负责。








《孩子你慢慢来》
   

         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绳子穿来穿去,刚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开来,于是重新再来;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细细的草绳。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顷刻岁月安静柔和,龙应台给了这个孩子无限的爱与宽容。耐心与勇气,慢慢等下去,而非急躁的把蝴蝶结拿过来扎好再交回孩子手中。爱的成全。也许她确实想拿过这个蝴蝶结将它扎好再递给孩子,看着如此可爱的孩子,她是宁愿拿自己的时间换来孩子自己的破壳。也许很多母亲不能做到这一点,很多母亲将自己的孩子小心翼翼的守护在手中,这是爱,但它并不理智。是的,母亲们在潜意识里把自己对生活的期许都加在了孩子身上,希望他强大,希望他优秀,希望他不要惹麻烦。却忘记了,他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一切进步与成就都有发生的时间和规律。

        应当学会宽容与等待,慢慢地,等待那些生命的必然的到来,等待生命的慢慢成长,这需要温柔的坚持。是的,我们不要做强人,就让我们恢复温柔的本性,让生命恢复它本来的美丽面目。
      
   龙应台是个聪明的妈妈,她的孩子们是幸运的,她也是幸运的,在孩子的问题上选择了一个理智的做法。是的,慢一点,我们可以感受上天给我们安排的是多么丰盛的礼物。更真切地感受爱,我们才会生出更多温柔的情怀,更多的爱。

        
        美丽的故事是龙应台经历两个儿子幼年的成长中以及过程中的所感所思。文字里的“妈妈”是那样可爱的一个中国台湾女子,她在自己的异乡、儿子的故乡,用爱与理智抚育上天送给自己“作为女人的礼物”,用心地感受生命与这个世界最初的接触,感受他们在成长中的喜悦与泪水。文中没有跌宕的故事情节,没有峰回路转的曲折,但有无数的忍俊不禁,无数的低回温柔。成长,是如此可爱的过程;母亲,是这样一个温暖的字眼;孩子,是这样的让人心生温柔与怜悯。

           “这本书里的龙应台是一个母亲,与生命的本质和起点素面相对,做最深刻的思索,最不思索的热爱。它不是对传统母职的歌颂,它是对生命的实景写生,只有真正懂得爱的作家才写得出的生活散文。”

   
         孩子,你慢慢来。慢慢走。我等你。
   
      

        







   H.K科尔巴奇《政策》
       其实当时借《政策》的时候,我就猜到这本书也许会很难理解,毕竟我从来对政治这方面都不感兴趣。
      
        所以现在的这篇读后感中的一些我的理解,也许很肤浅,甚至是一些拙见。
      
        前言:这本书是属于《西方社会科学基本知识读本》,自19世纪中后期西学东渐以来,在西方思想和相关书籍引入方面的成就可蔚大观,但总的来说,大都强调系统理论的引进和评介。这套丛书以社会科学自诩,而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反映了不同于自然科学的文化内涵和根本的价值取向,因此它并不具有自然科学本身所拥有的客观性和普世性。它是西方社会科学家以西方持有的文化视野和价值取向为基点,看待西方世界和社会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集中反映。“这本书是对政策的一般性指南,而不是对任何特殊政策的介绍”。西方国家与我们中国在制度政策方面很多都不一样,从前高中时期也只是粗鄙的了解一些框框架架,并没有进行一些细小方面的深究。恰好这本书更是适合初学者,书中虽然引用了大量的专业术语但作者却能引出平时的一些通俗的事例来与之相印证,让思维不谨的我至少能读懂一二。

        这本书和我平时看的书不太一样。它的第一章并没有解释政策是什么,而是先发问:为什么要关注政策?而不像我们中方很多书籍在第一章便提出了某个事物的定义给读者造成了思维定视,让读者顺着自己的思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得到结果,然后这样下来,所有的读者只得到一个结果,并且还认为这个结果是完美的。但这本书,是一系列的问题而不是一系列的答案,它由各种系列的直接问题所组成,这些问题的目的在于弄清楚“政策”的概念是如何给我们提供了行动方面的立足点。从第一章开始论述关注政策的原因,将焦点放在两个大的方面上,一是政策与政府,二是政策与社会。概括来说,政策是一个核心概念,它为评论家和参与其中的人提供了一种手段来处理政策过程,以及一种方法来理解统治的复杂性。政策是一种工具,对统治者或者参与者来说,都是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而进行的打断或者总结言辞推出“最终结果”的手段。

       第一章给了读者足够的思考空间通过一些列的论述与事例来大致让“政策”的概念粗具模型。然后第二章作者开始摆出自己的观点,读者自己心中的思考与作者所提出的概念之间相互印证,互补缺漏。并没有把概念等加之于读者身上,与东方书籍著作思路全然不同,更加体现了自由资本主义与民主集中制的社会主义的不同与差距。

       书中说,政策这一观念通常依赖于三个对社会秩序的核心假设—工具性、等级化和一致性—这三个假设特征为政策提供了很多权力,是它们的价值所在。

        第一,对政策的理解是出于政策的目的,也就是为什么要制定政策,制定这个政策的人只是把政策当成一种工具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第二,等级性其实是对制定政策的人群的地位的判断。通常我们听到“政策”这一词,是一个地方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对它所管辖的范围的管理与发展前景的规划,是比较官方的。除了政府以外,公司等社会中的其他群体的高层领导人做规划时一般都采用什么协定等,并不会轻易的采用政策这一词。

        第三,一致性。在政策制定前,许多博弈者都尊以他们自己的观点为最高奉旨,思路观点途径各不统一,但在政策制定之后,尽管他们持有不同的意见,但他们都会将自己的思虑努力向政策所规定的这一方向靠拢。

         政策就像哲学一样,没有肯定的解释,并且随着时间地点的转移而转移。
      
      



     《南方报业采编经典案例》
   来到大学一段时间,新媒体和电视接触了不少,但对于报纸,还是及其陌生的。于是借了这一本书希望从中可以了解一点与其相关的知识。
     
      南方日报以其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公信力和高品质的主流新闻和深度报道,确立华南地区主流政经媒体地位。这本书的特点是以案例解析的形式来表达一些写作平时要注意的问题等。本书题材分为四类:时间报道、人物报道、财经报道、时政报道,几乎囊括了整个社会的报道方面。

     本书值得令人佩服的是,书中的事例都体现了南方报业的新闻工作者不畏艰险,以坚定的意志、娴熟的新闻技术,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去还原事物本来面目,以此坚守新闻舆论监督的职责,比如在调查富士康这件事时,调查记者长时间卧底成工厂工人 ,深入事件内部,为公众披露事件的原态。和世风日下的今日调查相比,确实敬业许多,负责许多。新闻真实性难以做到百分之百,不仅仅是哲学上那一点世界上没有绝对之物的哲理,更是因为一名记者要想给公众报道一件真实可信的社会事件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去还原事物的本质并且要保证事件的真实性,这也许是一件烦琐的事物但同时它也许是件危险的事物。要想了解到一个事物的本质并非那么容易的事,承载的越多,危险也就越大。

     书中有许多很多很精良的话语。“新闻害怕时间。时间害怕什么?时间害怕优秀的报道!做让时间害怕的新闻,正是优秀新闻人、优秀新闻团队的追求。对于一个传媒机构而言,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内容能力的优势打造,不仅要有好的理念、优秀的团队,更要有善于总结善于分享的机制。这样,才能有让时间害怕的新闻报道的产生。”对于一个新闻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肯定与新闻脱不了干系,我也想做一个优秀的新闻人,做一个信任感和责任感都很强的人。我希望当别人看到我的作品时第一时间脑海里想的不是在怀疑我报道的事件的真实性,而是疑惑我的报道的深度是否够格,在别人心里我希望我能给他们一个信任的基础。也许我做的不够好我很笨,但最基本的原则我要去遵守。我乐意与别人分享我的发现。前段时间看了一位学姐推荐的Vice陈冠希采访,里面他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在亚洲,你有了一个想法,你都是小心翼翼的把他藏着掖着害怕别人知道,但是在美国,你有了一个想法你会大方的把他跑出来和朋友们一起探讨。我想这就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中方文化弊端的一个典型体现吧。在这个人才极具膨胀的社会,更需要的不是多高的技术人才,而是你的一颗开放的心,你愿意和别人分享共同进步,而不是你自己守着自己的成果认为它是最好的。你愿意与别人分享,别人才愿意和你交流探讨他自己。做一个新闻人,就要能说并且会说。

     做好社会的瞭望者,在无处不在的守望里,有我们共同的未来。这是南都的职责,也是南都的核心价值所在。

     记者应该有治史之志。当下这些被认为是匪夷所思的事件发生,看似偶然,但暗流涌流之下,却是中国转型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之势。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敏悟这些迹象和征兆,实写其现象与轨迹,综其所成便是一部未经篡改的中国史书。

    现在我们所做的事所写的字,在将来都会被当作历史来看待,正如我们现在研究过去的东西,我们不希望它存在谬误,那我们现在所执之事在将来的后代人心中便也是这样。所以我们的责任之重大,不仅影响现代社会,对将来多多少少也会产生一些影响,这对我们整个中国的发展也是存在极大的研究意义的。真实,两个简简单单的字,却承载了我们多少的责任与恐慌。

    这本书对新闻写作是大有帮助的,特别是对于我这种初出茅庐的新闻系学生,应该是引导我向遵守新闻基本原则与新闻调查实践方面非常有意义的导师。











《革命与反革命》
       本书是属于西方社会科学基本知识读本,之前也读过这类丛书中的一本,《政策》。觉得思想挺特别,而且难读懂,但还是借了。

       每次看一本书的出版导言,都觉得写的特别好。虽然也许这是翻译者自己的看法或者总结,在某些方面总结的不够不严谨,但至少说出来这一本书中的精华。

      到21世纪的今天,“革命”作为一个术语,如此广泛的被使用,甚至一次清洁活动都可以用革命冠之,以至于它的最初面目已经变得模糊不清和无关紧要了。社会科学名词都差不多,知识背景的差异导致了解释的迥然不同。革命的定义,至今有人无法去准确的定义它,并且在这历史发展长河中,革命的定义也在不断的被当代所谓的思想家科学家等不断的改变。读这本书,给我的印象是,革命在牵着学者的鼻子走。革命发生的方式背景变一下,学者对于其的解释也就跟着在变。

       革命的英语“Revolution”,在工程学中指循环运动的一个单位,在政治中则指方向的突然变动。其在政治学中的使用始于15世纪的意大利。

       第一次变化是在1688年的“光荣革命”。这场被认为是不流血的政变在当时仅仅被看作是一个孤立的事件,《简明牛津英语辞典》给革命的定义是:“新的统治者或政治组织通过武力取代旧的统治”。但是到了十八世纪,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水平的提高,光荣革命不再被认为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以英格兰内战为起点的一系列变革过程的结束或顶点,“革命”就又开始改变意思了。也许是因为17到18世纪这个阶段,阶级的发展正处于上风或者经济的发展处于转型时期,知识也在不断的上升,文明前进,政治上的发展随之受到影响,革命一词的含义扩展成为指涉政治动乱和社会剧变之后恢复政府秩序、参与政府的概念,以及变为向一个更文明的社会进步的意义上的术语,但这一个转变的过程却非常的缓慢。在这样一个动荡的发展过程中,法国开始策划着一场革命,人民期待着一场变革。自上而下的攻克巴士底狱,这场革命在世界上的影响极大。对于这场革命,保守主义者和思想激进派又产生了对立的思想。对于法国的这场革命,英国的埃德蒙·伯克从一个保守主义者真正的洞察力出发,抨击这一场革命。在法国这场革命的影响下,革命的定义又变了。《企鹅政治学辞典》毫不含糊的下了一个非常狭义的概念:我们所称谓的革命,严格意义上说,是政治系统的一场全面的暴力变革,不仅仅改变了社会的权力分布,还导致了整个社会结构的重大改变。…在政治科学里,其主要的含义是:有所准备的、有所意图的,而且经常是暴力性的,由一个新的统治阶级领导动员起民众反对现存体系、推翻旧统治阶级。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在1917年发生的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后转而被解释为革命的权力赋予了对马克思的理论的狭义的阐释—革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模式。偷梁换柱似乎在表面上进行的非常顺利,但当你深挖其中却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首先俄国并未经历资产阶级革命,对马克思来说,资产阶级革命不止是权力在物理形式上的转换,而且还是只有在封建阶级生产力被耗尽之后才能发生的。第二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其面前的法国革命模式中得出明晰的结论:革命是自发的群众起义。但俄国1917年攻取东宫,在事实上不过是两百名经过训练的军人的有纪律的军事行动。第三是革命之后将发生什么。革命旨在推翻一个阶级,同样,革命还指导所有阶级的消亡和一个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

          思想层面较为肤浅,以后重读这本书,相信定不是现在这么的浅出。












《两个民国女大学生的日记》有感
        
          同样作为大学生,自然的是想更多的了解一下“同行”的生活。

         看到这本书的名字,两个,书里应该会有对比;民国,表明了时代,想到了民国的特殊的社会环境,由“旧”到“新”的转换,东西文化的碰撞之下,到底会给大学生带来哪些影响?日记,日记一般都是随笔并且真情实感,表现了自己的切身感受,没有文字的技巧,最朴实最平凡,这样的对一个人的了解可能是最真实的最容易的。

          历史人物以大小区分,已属屡遭非议的常见之论。其实,关于历史人物倒有另一种看分法:有些人由于直接影响了历史的前进方向而在后世的舞台上总能占据主位,而更多的人则被掩盖历史深处不为人知,让人物从历史深处走出来,尤其是那些被掩盖于历史深处的人,以他们的书信、日记或私人档案为我们展示大历史的现场,其意义不言而喻,甚至由此能够形成新的历史评估。“从下往上看的历史研究法”。《两个民国女大学生的日记》由此出版。

         日记主人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中属于极为普通的个体,却代表着长期为人们忽略的民国社会群体,以私人化的感性文字,真实记录下大时代的历史现场。它有着大多数普通人愿意亲近的生活,也有着能够引起我们共鸣的特质。本书收录了两位处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的两位女大学生的日记,蔡文星女士和简玉睿女士。她们的日记非常平凡真实。“她写的时候是用平常为自己做备忘录的态度写的,不带一丝的做作,也没有半分的虚伪。因为她既不曾预料到自己的生命竟会一闪就过去,她写日记的时候自然不会采取夸张的写法,希图到用它来做自己宣传,她更不曾预知这段日记会有人替她印刷出来,所以亦没有模仿小说家的笔调,编的线索分明,说的娓娓动听”。但是“这日记里有:失爱的强颜欢笑声中的泪痕与哽咽,贫穷人假装的豪奢相背后的凄颜,孤苦无依者自解自慰的妙语,爱康健者病弱中的切望与叹息,受压迫着竭力自尊自爱的挣扎”。(引自慕晖女士《附录在文妹的日记前面》)看着书中的这位大学生的心路不断不断的变化,开心难过与其同享,深刻感受到了民国社会所谓的对人的摧残,不仅是肉体上的,更多的是承担社会道德社会压迫下的强大的心理压力。想和爱人在一起又受与贞洁,想自已一个人好好过下生活却又不得不承担起照顾家人的责任,想要康健的让自己面对这一切却又不得不屈服于病魔的缠绕。确实让人怜惜让人慰叹。在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等的发生下,社会上的文化碰撞造成严峻的社会形势,女大学生这一群体在不停的求生活,渴婚姻,迷出路。“毕业即失业”的口号让人为之畏惧。抑郁苦闷之情油然而生。

          研究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更重要的是当事人。以当事人所面对的反之来分析社会,研究时代以人为本。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胜利


         自1840年开始到1919年结束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历经79年,期间爆发多次革命,最后虽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却未能根本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挽救民族危亡。而自1919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经短短30年却使中国脱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走上人民当家作主的道路。这使我们不得不深思为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得以在中国,并且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一个根本的区别在于领导阶级的不同。前者由无产阶级领导,后者由资产阶级领导。结合当时中国社会实际情况,我们来寻找两个阶级的区别:
首先,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在外国列强入侵之下和地主阶级开办工业示范作用之下产生的,再加上本国工业经济基础薄弱,技术装备落后, 因而民族资产阶级先天就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具有一定的依赖性,这也就决定了其革命性是受到限制的,其阶级力量是比较薄弱的。而外国列强入侵,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许多小生产者破产,不得不流入城市,成为工人,转化为无产阶级,因而无产阶级产生时间早于民族资产阶级。同时无产阶级不仅受到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列强的压迫,同时也受本国民族资产阶级和之后的官僚资本主义压迫,在这种情况下,无产阶级的革命性也最为彻底。


         其次,当时的中国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大国,与此相关的一个大问题便是土地问题。而资产阶级虽在土地问题上提出过“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等设想,但并未从根本上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因而也就无法团结最广大的农民群众。而广大农民阶级没有土地所有权,同工人阶级一样除了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并且受经济结构变动影响,许多农民破产,不得不进入城市出卖劳动力,因而也很自然地成为无产阶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来看,无产阶级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其革命力量也更为强大。
从两个阶级的政党来说,国民党虽然改组,之后也在形式上统一中国,但是内部派系林立,意见不统一,各军阀地方势力都有自己的利益考虑,导致系统涣散。 共产党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由最开始的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右”倾机会主义到第五次反围剿的“左”倾教条主义,中国共产党终于在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同时经过反围剿和长征也锻炼了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力量,也培养和保存了一大批革命骨干力量。因而从组织体系来看,共产党优于国民党。


        从政权建设方面来看,国民党虽在各大城市拥有自己的统治力量,也自1928年起,宣布“实施训政”,但实质上是国民党一党专政,实际上也是蒋介石的独裁专制,并且也有不少的腐败现象,逐渐失去人心。而中国共产党坚持统一战线,团结农民阶级、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也将建立一个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政府作为自己的政治革命纲领,还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三三制原则。在井冈山革命时期,开展土地革命,使农民拥有了土地。因而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共产党逐渐获得人心。而人心的向背是决定胜负的关键,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抗战结束后,中国共产党能在一年内通过三大战役基本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统治。
为什么在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实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能一步一步壮大呢?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不同阶段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应变能力以及理论创新能力。在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之后,中国共产党建立自己的军队,并且大胆地提出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样也就避免了直接与将主要力量保存在城市的国民党的正面冲突,并通过各种政策在农村发展自己,也团结广大人民,赢得人心。在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之后,中国共产党首先号召“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也在抗日战争时期,一方面团结抗日,另一方面面对国民党的排斥,共产党在不影响大局的前提下保存发展自己。
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放在国际大环境中,可以找到与中国革命胜利相关的三件大事。其中两件大事是1929年到1933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和随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两件大事使各列强忙于应对内部危机和矛盾,而对中国革命无暇顾及。之后冷战拉开序幕并愈演愈烈,这也促使苏联加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社会主义力量的支持。客观上这些都有利于共产党发展壮大,推翻国民党统治。


        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时中国国情错综复杂,它能胜利归根结底是人心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与此同时,共产党的胜利是共产党人智慧和努力的结果,也是团结人民的结果。
















《你我之间》有感

           从各国首脑,到艺术名流,再到流氓恶棍,无论是声名显赫之辈,还是臭名昭著之徒,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密友—迈克·华莱士。

           华莱士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你我之间》这本书又称作是|迈克·华莱士回忆录|。迈克·华莱士,美国王牌电视人,CBS电视新闻杂志《60分钟》明星记者,节目主持人和业界常青树。在中国人心中,迈克·华莱士这个名字还和某种特殊的政治时局变革相联系。20世纪80年代初,全世界用疑虑重重的眼光打量着这个刚刚历经浩劫、重新打开国门的红色国度之时,华莱士代表CBS在北京中南海独家采访了当时的中国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成为一起轰动整个西方世界的政治大事。《人民日报》随后刊发部分采访内容。这是邓小平首次也是唯一一次接受西方电视媒体的专访。华莱士由此成为让西方世界了解“红色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第一人。在其职业生涯中,华莱士也获得了无数举世诧惊的奖项,他的退休甚至被认为“标志美国新闻界一个时代的结束”。

        本书里,华莱士真诚的讲述了自己职业生涯中发生的诸多镜头背后的故事,其实也就是他的一本个人职业生涯回忆录。

         20世纪50年代,电视还处于黑白图像时代,默默无闻的在纽约电视台工作的华莱士和他的同事特德·耶茨却因为一档新颖的电视访谈节目《深夜追击》声名大噪。以扎实的调查为前提,向嘉宾提出任何电视观众如有机会都想问问的问题,无论这些问题,蛮横无礼,带着挑衅意味。
        “这世界上没有鲁莽的提问”。—“电视女王”费·埃默森。
        “通常,最有才干的、最有教养的人最爱谈论的话题是宗教、政治和性。不夸张的说,他们对除此之外的话题兴趣寥寥。而对于普通的、教养少些的人,即使他们组成团体讨论,也会制定规则避免谈宗教、政治方面的话题,他们想当然的认为,任何受人尊敬的、品格高尚的人是不会谈论性的。”—萧伯纳。
          当然在一个节目中,纠纷难以避免。比如有一期华莱士采访了当时华盛顿专栏作家德鲁·皮尔森。皮尔森是一个坚守新闻传统的记者,他擅长挖掘华府政界的丑闻,并因此认为是华盛顿最可怕的记者,他还以形式鲁莽出名。在采访中,他们谈到政治和下一届的总统选举,共和党派尼克松,民主党派肯尼迪。就谈到肯尼迪写的一本书《当仁不让》时,皮尔森坚决说这本书是肯尼迪找人代写并获得普利策奖的,但当事人却坚决否认。在诽谤诉讼的威胁下,华莱士的上司也就是ABC电视台总裁奥利弗·特雷兹在节目播出之前还出面公开道歉。一个电视节目惹恼肯尼迪家族,并且收到诽谤诉讼进行道歉,是节目本身应该对政治避而不谈还是美国当时的社会言论已经受到严重约束?虽然后来历史学家赫伯特·帕梅特在《杰克:约翰·F·肯尼迪的挣扎》中披露了他对《当仁不让》写作过程的详细调查,他得出结论:书显然是由人代写的,“书的调查、草稿和大纲是其他人的集体劳动”,他指出,“而文风,显然是特德·索伦森本人的特色”。(索伦森:肯尼迪的高级顾问和首席演讲撰稿人)
         
        当他面对那些改变和试图改变人类历史的大人物们时,他冷静、甚至冷酷地以自己的方式尖锐地刺入了他们的内心世界,追寻着真相,也追寻着这些功过难断的人物内心深处的个人渴望、动力,还有恐惧。

          在当下的中国,新闻媒体行业处于一个发展的非常时期,它摆脱了原有的单一“喉舌”角色,以前从未有的自尊和勇气发挥着前所未有的社会功能。

        没有愚蠢的提问,只有愚蠢的回答。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