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年秋季15级读书心得专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2 21: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黑格尔导论》读书笔记

(一)

黑格尔认为我们首先是处于一个特定的概念框架之中,才有对事物的经验。人是通过各种需要、范畴(形而上学框架)和概念网络来感知世界。这是黑格尔继承康德的主张。而黑格尔与康德的两个重要的不同方面:1.康德认为,我们根据我们的范畴来理解世界,但世界本身并不是根据这些范畴建构起来的。而黑格尔认为我们的概念、范畴结构与世界自身的结构是同一的,它揭示世界自身的结构,使我们能够真正地认识到世界自身。
2.康德认为概念框架不能使我们通达事物自身。范畴构成了知识永恒不变的固定的先验框架。
而黑格尔认为某些范畴如 是者(being)可能是普遍的,其他一些范畴则并不普遍。此外,普遍的和不普遍的概念都是被不同的时代、文明和方式构思和理解的。范畴构成了知识变化着的历史性前提。

所有文明有共同特征,也有它们自己的独特思考方式,并不共有一个普遍的框架。文明都是特定时空的产物,我们需要在其产生的时空脉络中去理解。其他文明或时代的原则可以影响我们,但我们并不能简单地完全接受另一个时代或文明的观念和实践。

黑格尔确信人类历史发展中存在一条线可辨认的索和信念,那就是,文明在何种程度上意识到了人的自我规定性和自由。一个文明的人们没有意识到他们是自由的,这个文明就不是自由的,它也就不会发展出使人自由的制度。

文化观念的转变,来自人类自我理解的一个深化,它体现了我们对自身的自觉,这个自觉带来了对我们周围世界越来越充分的理解。

人类活动的普遍形式是人类从对各种观念的自我理解出发,来自我创造、自我规定、建构不同的社会生活。不同文明的区别在于它们在何种程度上意识到自身是自我创造和自我规定着的,在多大程度上自觉因而自由地自我规定着的。人越认识到人是自由的自我规定着的,人类就在历史中现实地越来越自由地自我规定着。

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并不是平稳的。历史是一个“屠宰架”,在历史的动荡中,要考虑是否实现了发展和进步。如果有实现进步的现象或趋势,付出沉重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黑格尔的历史观,是根据人的自我意识的变革来理解历史现实的变化。他认为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仅仅是人类观念的发展,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真理的追求,导致了信念和实践的变化。

黑格尔所定义的历史是,只有由人的自我意识、由对目标的自觉追求所导致的事件序列,才能够真正地被看做是历史的。黑格尔这样定义历史,源于他在自然变化和历史变化之间做出的区别。自然变化是被未经阐明的自然规律所决定的,它并不是自觉的活动。而历史是人类自觉的活动。
黑格尔认为人只有自觉地、有意识地通过订立一般的普遍的法律而凝结为一个共同体即国家,才能够追求自觉的目的,自觉地创造历史。

黑格尔的立场可以引出有一些文明比另外一些文明更加先进,但他并不是西方中心论者。他也清醒地认识到西方文明的缺陷。西方虽然把现代自由的原则和制度扩张到了全世界,但这些制度和原则并不是完美的。它们只抓住自由的一个方面,却忽视了其余方面。如意见自由忽略了真理的约束,经济竞争的自由忽视了伦理责任等等。因此我们现代人应当去恰当地理解自由。

历史是人创造的,但人类并没有完全掌握他们的历史活动,因为人类并不总能正确理解趋使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

对黑格尔来说,世界自身固有的内在逻辑是“理念”(idea)。在自然中,理念内在于空间,它导致了物体和生命的出现。在历史中,理念内在于人类的行动,它导致了人类的自觉。

(二)
黑格尔赞同趋向自由的现代转向,即人们已开始意识到自己是自由的是者并在此基础上开始创造新的世界。但他也清楚地认识到除非我们正确地理解了自由,否则会产生破坏性的后果。

黑格尔认为,十九世纪初有一些哲学家放弃了形而上学而转向研究“实用的”东西,这是不幸的。他认为我们不应以实用为理由排斥形而上学,而是要将它从一门研究难以捉摸的实体的学问改造成一门致力于阐明自由的精神的科学。

人的自由的主要源泉是思想。合理的自由的思想应不受任何权威约束,不把任何东西看做理所当然,它要批判所有的假定和预设,将它们带上理性的法庭。

形式逻辑原则形式逻辑推理需要从假定的前提出发并且受形式逻辑规则的约束,才会是有效的。 而从黑格尔的观点来看,真正自由的思维只遵循自己无预设的逻辑(理性自身的运动)

无预设思维的思维的起点就是“是”或存在 (being),就是思想到思维本身的存在,即我是在思想的。这并不是不思维,而是一种尚未展开的、无任何规定的思维。

黑格尔主张,如果我们要恰当地思维,就需要放弃对某些思想规则独断的坚持,而服从理性自身的运动。



读《来自上层的革命》


对于苏联解体,通常的说法是社会主义制度无法运行,苏联民众抛弃了体制。而本书提出了一个与传统观点相异的观点:苏联解体的主导力量是体制内的党国精英。

本书对苏联的体制进行了分析。在革命时期,由于沙皇专制机器过于强大,列宁等人组建了一个严密、权力集中的革命政党来组织工人的革命运动。尽管列宁赞同的是自下而上的民主,但布尔什维克在掌握政权后还是创造了集权式的国家机器。经过内战等一系列动荡,以及布(共)党为应对形势采取的革命专制手段,使其阶级基础丧失。而被吸引入党内的人,大多是追求特权和地位的精英和技术官僚,而非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斯大林上台后,大权独揽,确立了一套新的党—国体制。这个体制自上而下,等级严密,苏共对社会管理和权力运作的控制更加严格。苏共与国家计划组织的平级机构参与经济计划的制定、执行和监督;苏共和国家机构的权力互相渗透,控制苏维埃的运行。 本书作者将这套体制称为“国家社会主义”(我认为这个说法或翻译并不严谨,因为这个词本身就有特定的意义,并不特指苏联的体制),这套体制有很多社会主义的因素,如计划经济、充分的就业、广泛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较小的收入差距;也有很多非社会主义因素,党国精英全方面控制社会、垄断政治权力,苏联民众没有享受广泛的公民权利,更谈不上控制和管理苏联的体制。

在斯大林之后几任领导人虽然推行过改革,但只是小修小补,没有对极权体制进行变革。而到了戈尔巴乔夫,才提出应该改变这种极权体制。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目的,不是使苏联转变为资本主义,而是使苏联实现从极权的畸形的社会主义向民主的社会主义的转变。也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内进行变革,让劳动阶级而非官僚管理生产活动,并实现政治的民主化。但是他的改革还是借助苏共的统治权威,自上而下的改革。由于特殊利益集团掌控的国家机器总是控制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苏联的公民社会并不成熟,即使改革有经济和政治的民主化措施,苏联公众也是消极被动地参与社会事务。尽管苏联民众表达过对现行体制的不满,但是1991年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7%的民众支持西方式的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因此,普通民众并非是苏联解体的主导力量。

在市场改革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新兴资产阶级,他们与支持资本主义的知识分子、经济学家成为亲资本主义联盟。这个新兴的资本家阶级中,很大一部分人是苏联体制内的精英,正是他们成为了苏联体制终结的主导力量。苏联干部的官僚主义早就产生,二战后逐渐形成特权阶层,享有各种既得利益,如很高的工资津贴,工作用的豪华汽车,住进豪华别墅,特供商品等。但这些都只是依靠他们的个人职位获得的特权,他们一旦失去职位,就会失去特权和利益。而且他们即使享有特权,的物质生活条件也依然不如很多西方国家的领导。因为在苏联社会主义体制下,党国精英无法通过合法手段累积个人财富,也无法将特权留给子女,而西方国家的领导可以在从事政治的同时从事合法的经济活动。而私有化改革,对党国精英来说是最好的机遇,因为这使他们能有机会变得更富;民主化改革,弱化了苏共对社会的控制。党国精英发现,原有体制不能再使他们获利,而新的资本主义体制能使他们的利益实现最大化,他们便抛弃了旧的体制。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至今也并未向更好的方向进步。休克疗法迅速将原有国有资产私有化,产生的是寡头经济而不是自由资本主义。苏共的精英们在苏共的坟墓上发了财,而民众的生活并未得到多大的改善。本已确立了的民主制度,在叶利钦炮轰白宫的炮火中被葬送,如今便是普京和梅德韦杰夫钻宪法空子轮流坐庄。

自由之路仍然漫长。如果总是等待着被英雄们“解放”,被他们代表,那么自由永远不会实现。只有民众自觉地组织成公民社会,以自己的力量去争取自由,去掌握自己的命运,国家机器的强权才会被瓦解,自由才会真正来临。

《单向度的人》读书笔记

本书的中心论题是:当代工业社会是一个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它成功压制了社会中的反对派,压制了人否定、批判和超越的向度,从而使社会成了单向度的社会,使人成为了单向度的人,即只会肯定的人。
单向度的人,即是丧失否定、批判和超越能力的人。这样的人不再有能力去追求甚至去想象与现实不同的另一种生活。这正是发达工业社会极权主义的集中表现。
在马尔库塞看来,极权主义的共同特征并不是恐怖和暴力,而是否定对立派别和意见。当代工业社会是一个极权社会,从政治领域来看,它成功地消除了对立的政治派别。原先作为政治反对派的社民党和共产党,放弃暴力夺权,而曾是社会革命力量的无产阶级,随着劳动强度的降低以及蓝领工人白领化,逐步丧失了否定性和革命性。
从生活领域来看,发达工业社会使人的生活方式同化起来。
从文化领域来看,高层文化与现实同一。也就是说,理想已被现实所同一,表达理想的文化不再能过提供与现实根本不同的选择,不再具有同现实有根本区别的另一向度。
从思想领域来看,实证主义和分析哲学的流行也标志着单向度思考方式的胜利。这些思想将语言的意义同经验事实和具体操作等同起来,并无批判地把既定事实接受下来。那么我们只能顺从社会现状,再也不能做其他事情。
造成这种新型极权社会的,是技术的进步。技术进步使得发达工业社会可以通过各种传播媒介无孔不入地侵入人的闲暇时间从而控制人,占领人的私人空间;技术的进步使人们满足于眼前的物质需要而不再追求自由;技术进步使得发达工业社会掌控了杀伤力更大的武器。简言之,这种社会虽然能够更有效地控制人,但并不是一个自由的社会。
在马尔库塞看来,由于人们批判、否定和超越的向度的丧失,人们似乎不会再提出抗议。最有希望提出抗议的,是青年学生、持不同政见的知识分子、受迫害者等等。他们最少受到这一社会一体化趋势的影响,也最少受到这种制度的好处,因而可能存在一定的批判性向度。


被掩盖的主体
——读《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

官方马哲教科书体系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归结为几条像公式定理一样的“规律”,这种线性的规律主导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在教科书体系中,“历史唯物主义”被解释成一种几乎与人类这一主体无缘的理论。人类社会在这种体系的解释下,成为了三种物质实体的简单相加——人之外的地理环境、降低为自然数量的人口和似乎与人无关的物质生产方式。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好似离开人而自在的运转,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被解释为一个“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似自然的发展过程。人类主体的能动性也只是停留在“社会意识的反作用”上。如此看来,人类的历史好像是在人之外发生的。
但是实际上,马克思作为一位西方思想家,他也很大程度上受到人文主义、启蒙主义的影响,因此不管是在青年时期还是之后,他的思想不缺乏对人的关注。他青年时期的著作,尤其是在他的《巴黎手稿》中,表现出了强烈的人本主义色彩。他高度赞誉人类主体的自我为超越性和创造性,在他看来,人要超越自然的限定,要不断趋于高尚,不能成为奴隶般的工具。青年的马克思认为人是世界之本,要求人复归人本真的状态。他在早期著作中提出了“经济异化”的理论,他先验预设了人的本质是热爱劳动创造,因为人在生产创造的过程中物化了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并在创造活动的同时享受了个人的生命表现和个人的乐趣。而在现实资本主义的经济过程中的每个人把自己变成了他人心目中的东西,人为了占有他人的物品,实际上把自己变成了手段、工具、某物品的生产者。这表现了经济对人的压迫,表现了人的主体性的丧失。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变成了被迫的活动,降低为仅仅为了维持生计的活动。而这种统治人的经济力量和社会关系也是人创造出来的。人创造出来的东西反过来奴役人,因此他说“要推翻那些使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一切关系”。
教科书中所着重强调的那些客观社会存在,是马克思历史辩证法中的客体向度。这些客体向度是在马克思成熟时期的著作中所提出的。他的历史学说出现了两种逻辑层面,即从客观社会存在出发的历史唯物主义以及肯定人类主体的主导作用的历史辩证法。在这里,从主体向度来看,马克思扬弃了先前对人的本质的先验预设,以人类主体具体的现实的实践活动来阐释社会历史。从客体向度来看,他也考察了生产活动作为社会存在的基础和起点的作用。而就是这些客观的存在,也是与人息息相关的,自然是人化的自然;地理环境不仅包括了自然的环境,还包括了文化和工业的环境,物质资料的生产从本质上看也是人类的实践活动。那么主客体应是统一的:客体并不是脱离人而独自运动的,正是因为有了人类实践的主导作用,社会存在才能发生改变,这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正如他所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教科书体系从“社会经济形态”角度入手,这存在一种错误,把特殊阶段的现象当做普遍规律。在马克思的文本中,社会经济形态指的是经济力量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人是被决定的。这种现象特指资本主义社会,而这正是马克思所反对、扬弃的畸形现象。
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方面,教科书从马克思等人的著作之中抽象总结出几条原理,把它们当做适用于所有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性规律,由此又引出戒律似的方法论,让人产生一种惰性,去遵从所谓的客观规律而不去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去改变世界。
读过张一兵教授的这本书之后,我发觉教科书体系其实是在一个很肤浅的层面用独断片面的方法去解释马克思的哲学理论。这种理论体系只能引出消极的宿命论、经济决定论,到了现实层面,便会引发出对思想、文化的忽视以及人文关怀的缺失等问题。



《小逻辑》笔记

导言
讲哲学的对象、内容和方法
§1
第一节讲哲学研究的对象与其他具体科学研究的对象的不同
哲学研究的对象是真理、无限整体;具体科学有其具体研究范围,具体科学只要把表象所直接接受的东西作为研究对象
但是表象中直接的东西是一种现成的假定,并不是事物的根源,因此哲学不以武断的假定为起点,而是以概念为起点。概念既是起点又是终点。

表象在时间上在先:人的意识,对于对象是先形成表象,后形成概念,只有通过表象,思维才能够把握和理解对象。
而概念在逻辑上在先(首先是处于一个特定的概念预设框架之中,才有对事物的经验)。


§2 哲学思想与一般思想的不同
哲学可以定义为对事物的思考着的研究。

哲学思想和一般思想本质上是一个东西,但哲学思想以思想本身为认识对象,以概念的形式出现,而后者以情感、表象的形式出现。

基于思维,表现人性的意识内容,首先会以情感 直觉或表象等形式出现。

§3哲学的对象——思想、 概念      
我们意识中的内容,都是构成思想、概念的规定性的要素。情绪 直观 印象就是这个内容所表现的形式,都是思维的对象。
情绪、直观这些一般被称为表象。从大体上说,哲学是思想、范畴,是用概念去代替表象。

§6纯思与实在的关系
哲学以世界为内容,哲学通过概念的形式认识事物的真实性。
哲学的对象——概念、理念,是内在于事物之内的核心和本质,而不是主观的东西,因此它必然会成为实在的东西。

§7近代哲学注重经验的精神

在经验和个体事物中寻求普遍和确定标准,以及在偶然中寻求规律与必然性所得的知识,都可被称为哲学知识。
其内容,取材于人类对外界和内心的直观和知觉。


逻辑学概念的初步规定
§19
逻辑学是研究纯粹理念——思维最抽象要素形成的理念 的科学
逻辑学研究思维的规定和规律

§21
我们熟识的现象,只是感性现象。感官不能把握本质,为了获得对象的真实性质,必须要对它进行反思。
反思的作用就是寻求固定的普遍原则,即事物的本质和真理。
普遍不能被知觉,它只是对精神而存在的,是精神和思想的对象。

§22
直觉 表象的内容通过反思这一中介而发生改变,对象的本质才可出现在意识前面。

我们可以通过反思的作用通达实体性的东西。这与康德将思想和事物自身分离对立的观点相反。

§23
反思能揭示出事物的本质,而这种思维活动也是我的活动,如是则事物的本质也是我精神的产物。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笔记

何为“存在先于本质”?在萨特看来,人本无善恶等先验本质。
人的存在是先在的,然后通过人的自由选择和行动,人才能确定他是什么样的人。
存在主义为何是一种人道主义?由于人的行为出于自由选择,所以要承担责任,对行为的后果负责,对自己成为怎样的人负责。因此,存在主义把人当做人,而不当做物,尊重人的自由和尊严,是一种人道主义。人在为自己做出选择时,也在为所有人作出示范,这样的责任扩大后,就涉及到整个人类。这样无限度地扩大行为的后果,也就无限度地加重了行动者的责任。所以,行动者只能从和他的行动有密切关系的可能性作出决定。
萨特认为人的主观性是非常重要的,但他也没有无视规律和限制。限制,就包含遵循规律,而人应当否定或适应某些限制。存在主义的核心就在于自由选择、自由承担责任,当人没法避免选择时,他不选择也等于作出选择。


《全球通史》读后感

世界历史既不是以西方为主导的历史,也不是各地区文明历史的简单总和,而是世界各地区文明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历史。
旧石器时代,人类在非洲大陆上出现,并逐渐扩散到欧亚大陆、澳大利亚和南北美洲。新石器时代,农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随即产生了金属制造和其他各种技术,从而导致了城市生活和文明的产生。这些技术发源于中东,并向四周扩散,从而发展了欧亚大陆诸伟大的文明,包括中国文明、印度文明、中东文明和欧洲文明。虽然这些文明由于某些强大的、跨地区的历史力量,诸如希腊文化、基督教、佛教和来自欧亚大陆中部大草原的游牧部族的多次入侵,但几千年来,它们的发展一直是平行而独立的。 1500年以后,欧亚大陆的这种平衡状态逐渐为由新兴的西方促成的全球性一体化状态所取代,这种一体化状态在 19 世纪时发展到顶点,转而导致前所未有的世界性霸权。 20 世纪的历史,实质上是日甚一日地反对世界霸权的历史,是西方的技术和思想的迅速传播迫使人们冒险探索一条通向新的世界平衡的道路的历史。在21世纪的今天,全球化更加显著,各种重大的事件都会产生全球性影响。因此,观察历史的视野也应愈益扩大,才能认识到世界各地区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对人类历史进程所起的重大作用。


《文明论概略》读书笔记


本书阐释了文明的含义。福泽谕吉认为,文明一次的范围非常广大,从商业、科技到政治制度、文艺、道德,凡是人类社会的物质精神财富,都属于文明。他尤其强调道德智慧的重要性,而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可以用人民的道德和智力水平来衡量。因此,他认为要促进文明的发展,首先要提高人民的德智。人民德智的提高是无止境的,因此文明的进步也无止境。

福泽谕吉从历史上分析比较了日本文明和西洋文明,断定日本落后,西洋先进。日本应当向西方学习,以赶上西方文明。文明的外形易取而内在精神难求。谋求一国的文明,应该先攻其难而后取其易。这种观点,应用到日本社会现实,就是先变革思想和制度,而后学习器物技术。因此,日本才能很快实现从落后的封建国家向现代化国家的转型。而晚清时期的中国,统治者却仍抱着天朝上国的观念不放,只学器物而不学内在精神,使得中国在现代化转型之路上步履维艰。

福泽虽然承认西方文明高于日本文明,但他并不认为西方文明是完美的。他认为,西方文明有很多缺点,只是相对于落后国家而言较为先进。他不把西方文明看做是永恒的东西,而是看做一定历史时期发展的产物,当人类更加进步后,回顾当时的西方文明,也定会感到其野蛮。文明的进步是无止境的,因此也不能只满足于当前的西方文明。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