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年秋季15级读书心得专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7 21:4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任祎寒 于 2016-1-10 13:29 编辑

成长的告白,从蒙昧中看开

                                                        
                                                                                             
  ——读《看见》有感

                                                                                                                  
        三周左右才看完柴静的《看见》。在此之前,对于柴静这个人,《看见》这本书,都仅仅停留于高中议论文的必备素材上,说难听点,就是为了高考写作文时能多一个可用的论据。

        当时在素材书上背了一句关于她的话:“这个脂粉女英雄,于铁马冰河中,波澜不惊。”这句话现在都记忆犹新。所以在教研室看到《看见》时,就毫不犹豫地借走了。

        这本书主要讲了柴静从湖南电台来到央视后,摸爬滚打上下求索的十年历程,一个辛酸坎坷但又不断成长的过程。《看见》一书也因此被称为柴静成长的告白书,是她用力挣脱蒙昧,用活着的跳动的心去感受成长的心路历程。

        我之所以读这本书,不是想从中学到关于新闻采访报道方面的专业知识,而是想通过重温她的那一段经历,去探视她内心的挣扎、矛盾与坚强。

        柴静从湖南电台去了央视的东方时空,做电台时的文艺感伤气息直面严肃理性的新闻逻辑思维。这与其说是一个困难的转变过程,不如说是一个内心挣扎的蜕变历程。柴静硬着头皮上了,从此,央视成了她的战地。

        新疆地震的那一震把她从演播室震到了目击现场,震到了疫情流窜的非典第一线,震到了雾霾充斥的山西故乡,震到了汶川大地震的血与泪,震到了两会的人民大会堂……柴静紧握着话筒来到现场,用发肤感受新闻,用内心追寻真相。

         最佩服柴静的不仅仅是她不顾一切踏出重围的勇气,还有她的坚韧,对新闻事业的坚守,对新闻真相的那一份炽热追求。她会在一次采访前准备一百多个问题,会在多少个凌晨熬夜查资料只为采访得更专业更全面,会在新闻发生的第一刻赶往目击现场……在央视挣扎向上的这十年,柴静正是凭借着她的不懈努力将自己的工作一步步做到极致。

        在她冲进非典疫情警戒线的那一刻,我看到一个桀骜的身躯,她也会怕,但是心底涌动的那一份对真相对事实的好奇和对人心的温热关切让她奋不顾身,她是在做新闻,更是在卖命。

        当她做出《双城的创伤》这一期儿童连续服毒自杀的新闻调查后,我又觉得她是温和的,她不忘她在客观地报道,但她依然能靠近对方的心门,悄然走进真相之中,能够不断发掘自己的认识,挖掘隐藏的内心世界。

        去山西深度调查雾霾污染的那一期,或许她知道那是她的家乡,她去得义不容辞。这时的她又多了一份刚劲,一份想要直击真相,窥本探源的强烈欲望。面对官员们的遮掩,面对企业老板们的“威逼利诱”,她依然不忘初心,剥茧抽丝,只为给老百姓他们最想要的回答。

        面对华南虎造假事件,柴静仿佛是一个“新闻柯南”,她不断质疑当事人,质疑领导,质疑专家,质疑一切不合理的声音。因为她相信真相最终会浮出水面;她多方打听,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因为她知道真相往往在于毫末之间。如今能够像她一样去寻找真相,还社会事实的人越来越少,社会需要柴静一样的人,需要像她一样,为了捍卫真相而赌完身上最后一分钱才悍然离场的赌徒。

        无论是强征拆迁还是家庭暴力,无论是药家鑫还是虐猫事件,都能看到柴静来回奔跑的身影,更能看到她每一个咬紧牙关的灵魂。

        对于我而言,最重要的便是感受柴静在每一个新闻事件中的心态。是不断地深入思考,还是陷入无底挣扎?是执着地坚持,还是灵活地飞跃,峰回路转?是深刻地自我反省,还是内心的苦苦思索?一切都不用回答,看完《看见》,便能看到柴静思考了什么,关切了什么,经历了什么,又收获了什么。

        既然是柴静的成长自白书,那就说明其中有她不断蜕变的成长收获。柴静常常会自省,准确是记者最重要的手艺,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关键,而自我感动、感动先行是准确最大的敌人。柴静自己也多次反省,作为一个记者,本职就是客观公正地报道摄像机前正发生的一切,传递给观众不加任何修饰的自然现场,而她自己却不能完全控制住自己的感情,或感性得太温润,或刚烈得太刺热。柴静在书中多次提醒自己,也多次提醒我们:绝不能走到探寻真相的半山腰就号啕大哭,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记者提供的是事实,而不是情绪;报道采访只为认识世界,而不是改造世界。

        她一再强调,记者的道德是——让人明白。

        读完柴静的这本书,没有看到她去刻意描绘重大的报道事件,没有看到她记者生涯发生的大事,我只看到了让她内心中真正震撼的力量,以及那些不断思考,不断求索,不断挣扎,不断反思的心路历程。

         柴静说,

        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中挣脱,这才是活着。

        成长的告白,从蒙昧中看开,

        这也恰好是我,我们所需要的。



美曰何物

——读《谈美》有感

      在高中时代,语文老师就推荐过我们阅读朱光潜先生的《谈美》,老师说那是一本可以让我们发现美、认识美和欣赏美的美学著作。
     
     《谈美》全书由15封信构成。首先朱光潜先生提出了“美感修养”的问题,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免俗”。这是对“利害圈”和物欲要有一些超越与超脱,有一些精神的寄托和回归,有一些理想与情趣,就可以超越利害关系,在“无所为而为”中净化心灵,得到人格精神的提升。
     
       提到“美感修养“,我们都会问:如何培养美感呢?朱光潜通俗而又深入地进行了论述。他点明:审美的态度和审美的眼睛是要逐渐养成的。作者谈到,由于人对事物的态度不同,或者说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观察事物的立足点也就不同,同样的事物在不同心态的人的心理或视觉上都会有其独特的反应。一棵古松,木材商是商业的心态去看,看到的是古松的实用性;科学家是研究的心态去看,看到的是古松的科学性;而画家用欣赏的心态去看,他用审美的态度,尝到了美的味道。古松在不同人眼里映衬了三种效果,只有画家不是从“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讲的:“无所为而为”的欣赏眼光去看的特点,说明人异于其他动物,除了生活需求外,还有更高尚的追求“美”。
     
        朱先生阐述了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概念:距离产生美。通过这句话,朱光潜先生明确地指出了美和生活的距离。真实世界笼罩了雾、雪或雨,这就容易给人们另外一种联想或则说假象,其状态使真实世界同你我之间就产生了距离,因而有了古往今来的诗情画意等及富美感的意境。就如同美学上的“移情作用”,把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外物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感情。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想应该也有这个道理。美和实际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要看到事物本身的美,必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去看,而且要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去看,才能真正的沉浸在艺术的美感当中。一些人们对于熟悉的事物总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了距离和神秘感,从实际生活中找不到真正的美。有了距离,才会有向往,美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
     
        这13封信,通俗易懂地阐释了曾以为高深晦涩的美学,使我对美学第一次有了清晰的认识——哦,原来美学也可以那么平易近人。《谈美》语言亲切自然,知识在这种脉脉温情的态度中传达出来,其间没有美学中那种概念的堆砌,却使人们对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读完《谈美》,便觉美无处不在。


快乐幸福的指南针

——读《人性的弱点》有感       


       高中时代的阅读和作文中,就经常涉及到卡耐基先生《人性的弱点》一书的内容。卡耐基先生被誉为“成人教育之父”,他通过写书、讲座,给无数人心灵上的启迪,它们就像一面镜子,帮助我认识自我,了解自我,从而完善自我,驾驭自我,成为一个善于经营自己生活的成功者。
      
      《人性的弱点》这本书就像良师益友般,给我以做人的指导,其中的一些观点很是受用,我就分条阐释我的感悟。
        
        1. 你如果关心别人,在两个月内所交的朋友,就比一个需要关心他自己的人,在两年之内所交的朋友还要多。”这是《人性的弱点》中的一句话。谊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常言道“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在朋友、亲人的帮助下,才可以把事情办好。《人性的弱点》就告诉了我们如何赢得朋友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与人相处的技巧。卡耐基先生告诉我们:“尽量去了解别人,而不要用责问的方式;尽量设身处地地去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比起批评责怪要有益、有趣得多,而让人心生同情、忍耐和仁慈”。细细品读,不是不觉间豁然开朗。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是人最优良的品质之一,是生活中交到真心的朋友的必要条件,一个人只有懂得换位思考,才能取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生活如此,工作亦然。
      
       3. 快乐的生活。寻求快乐的唯一途径是不要期望他人感恩,付出是一种享受施予的快乐。要追求真正的快乐,就必须抛弃别人会不会感激你的念头,只享受付出的快乐。另外,当今社会瞬息万变,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压力,疲劳是每个人都会有的,这就需要学会放松。我们的压力往往不是由工作引起,而是由于忧愁、烦恼、打击和不满,学会与自己交谈,可以引导自己思考什么是勇气和幸福,什么是自信和力量,每天跟自己谈些需要感谢的人和事,懂得感恩、懂得回馈,这样你的心灵就会海阔天空,舒心欢畅。
      
      4. 如何使人喜欢你。这点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是很重要的,能让更多的人喜欢你,那你的工作和生活就能更加的顺利。想要做到让别人喜欢你,首先就要做到真诚的关心别人。这不仅使得到关心的人有所收益同时也能使付出关心的人得到相应的回报。如果我们有真心的关心别人,那我们的身边的人对我们就一定会倍加喜爱。每个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去帮助别人,那么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也回来帮助我们,这能使彼此之间的情谊更加深厚。

       5.如何能更好的工作。卡耐基先生告诉我们:“个人迈向成熟的第一步应该是勇于承担责任。”确实,为人处世就要面对社会中的许多责任,要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工作中则更需要责任,一个人能力或许有高低,但是如果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最起码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反之,一个不负责的人,纵使天资卓越,也会对团队和集体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正所谓:“责任字字重千斤”。同时,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人,也会得到团队和集体的认可,是使工作更好开展和进行的最佳方法。

       卡耐基先生的《人性的弱点》一书无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认识的大门,这不仅仅是对生活哲理的阐述,更是对人性的仔细剖析。认清人性的弱点,正视人性的弱点,我们才能更好的完善自己。读完《人性的弱点》,让我觉得受益匪浅。



千寻诗意,如风潜于心

——读《重温最美古诗词》有感

      
       不得不承认,经典国学大师于丹的《重温最美古诗词》一书,还是我高中时代没有读完的遗憾。高中学习紧张繁忙,实在无暇顾及这本诗词经典,但自从我捧起这本书的第一刻起,我就被这本书深深吸引了,直到现在还未忘却。

       我也不得不说,鄙人文学素养特别是诗词造诣这一块实在不堪提及,索性借这一书来提升自己。

       与其说于丹这本书是在给诗词做诠释,倒不如说她其实就是在写诗。用诗一样的语言来诠释书中千古名句,无时不让人感觉读书是一种享受。书中从春风盎然,写到秋雨惆怅;从明月思乡,写到斜阳感伤;从田园的惬意,写到登临的豪放;从抚剑的豪情,写到把酒的放荡。  

       花开的时候我便会想起杜甫的那种“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的惬意。

  雪纷的时候我也会想起柳宗元的那种“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寂寞。

  月明的时候我更会想起,苏轼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旷达。

    我喜欢这诗意的人生,喜欢诗意的幸福生活,因为,诗意是一种浪漫丰富,是一种充实愉悦,诗意的人是一种热爱生活奋发向上的人。

    人生如诗,生命如诗,生活中处处都有诗。面对如诗如画的生活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去珍惜,不活出一个诗的境界和诗的韵味出来的。面对诗意十足的世界,我们都应该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一首美丽隽永的诗篇,让生命更诗意,使这个世界更诗化。

  诗意的人生是对真、善、美的升华,是对假、丑、恶的鞭挞。诗意的人生浪漫温馨的人生,是激扬向上的人生,是丰富多彩的人生!在诗意的人生里想爱你就大胆的爱,有梦你就尽情的追,投入的活一次,潇洒的走一回。

       年华有限,诗意无穷,让我们享受着诗意,诗意的生活,成就自己最美的人生。



束之高阁的经济也可以爱不释手

——读《王二的经济学故事》有感


        谈起这本书,老实说,是我读的第一本关于经济学的书籍。虽然刘老师每次都在说,要尽量多涉及其他专业其他方面的书籍,可经济学方面的书我从来不敢碰,因为感觉那离我太远,因为除了字母和数字,就是高深的理论。

        有次在教研室书架上偶然发现了这本书,我就抱着尝试的态度取下来翻看。读了一小会,我就果断借走它了。因为这是第一本让我觉得爱不释手的经济学书籍。

         这本书里的题目和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由两部分组成,例如书中讲王二施粥和春节火车票的分配,王二的包子和中国的税负,王二开公司和月饼税,王二的开荒和外资流入,故事和题目一样,前半部分是作者以王二为故事主角写的虚拟故事,后半部分是作者要呈现的较难理解的经济学理论。这是本书最大的特色,通过鲜活生动的小故事来讲解高深的经济学知识。


        这本书我用了两周的时间读完,没有放弃其中的任何一章,因为章章都很精彩。王二在这本书里,可以是老板,可以是有三个儿子的父亲,也可以是一个爱吃猪肉的有钱人,他可以是我们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人,作者就是有这个功力,可以把高大上的经济学,融入到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小故事里。


        印象最深的,便是《富人吃肉和收入分配不均》一章。王二在这个故事里,是一个有钱人,喜欢吃肉,村里其他人都很穷,平日里不买肉,而养猪的屠夫猪肉也都大多卖给了王二。过年的时候,王二家里因为宴请宾客,会需要更多的肉,而村里人攒了一年前,也就只有过年的时候能够奢侈一把买些肉,都需要肉的情况下,供给跟不上,屠夫就抬高价格,王二依然买得起,穷人变成了没肉吃。如此一来,穷人们开始埋怨王二,把肉都买光了。王二说我没偷没抢跟你们有什么关系,我也不希望猪肉贵,你们应该找屠夫去。屠夫说大家都需要肉我当然谁出高价我卖谁,我是商人。村民的愤怒也是合理的,但王二和屠夫又好似都没错。


        这个故事想要说的经济学问题就是收入不均。尤其是买房问题。中国现阶段也确实存在这个问题,有钱人好几套房子,用来投资和自住,而没钱的人,因为房价高,只能观望,租房住。在讲解经济学常识的同时,也映射了当下时事热点,还包括作者对这件事该如何解决的看法。王二和村民是在一个小的环境下发生的故事,而房价,收入不均等等问题,是全国都有的问题,所以解决起来,更加困难。


       简约不简单,这才是一本真真的好书。



传奇式悲殇中的生命力
                             
——读《活着》有感



        以前从未接触过余华的作品,只听同学们说,他的作品大都是悲情史,活下去的往往只有主人公。至于其他人物,无论好坏,大都会被余华的绝情笔椽狠狠埋葬。

        我并不好奇他的作品究竟能悲情到什么地步,而我所关心的,是在大悲大伤后隐藏着怎样心绪?带着这个疑惑我开始阅读《活着》。
余华开始写这部小说,源于他在聆听美国名歌《老奴哥》后产生的,对于理想和现实挣扎以及看透现实重拾希望而产生的大彻大悟的情怀。
《活着》主要通过一条小线索和一个大背景来融合呈现。小说以福贵的第一口吻讲述了其从幼时到老年的一生缩影,及其亲情、爱情和友情的变化、发展历程,这可以看作是一条比较完整而迅速的小线索。那小线索是存在于怎样一个大环境呢?与其说是大环境,还不如说是一个宏大的时间轴,承载起了福贵一生的起起落落。这个时间线索伟岸延绵,从封建社会一直延伸到改革开放之后,打倒地主之后文革风尘滚滚,这其间中国经历了苦难的几十年,这是一个时代悲剧。

        众悲之下的独悲之殇,这是《活着》的鲜明主题。

        青年时期的福贵是一个风流倜傥、颐指气使的地主之子,蛮横而霸道,陶醉于酒池肉林灯红酒绿。后来痴迷沉赌,不经意间输掉了房产和田地,一夜之间就沦为了布衣之族。随后父亲、母亲的离世,家道随之中落,福贵的传奇式悲情之路正式开启。从前显赫光耀的他,只好携上温柔贤惠的妻子和两个可爱的孩子,在简陋的茅屋之中过着无比心酸的穷苦日子。在福贵被抓去当炮兵侥幸逃回家乡后,农民解放了,分给他们的几亩田成为五口人唯一的温饱来源。后来进入集体公社时期,他们什么都没有了,过着时常饥饿的日子,连喝米粥都是一种极大的奢侈。再到后来,死亡之神一步步接近了他们。年仅十多岁的儿子有庆,因为给校长输血过多而失血死亡,好不容易找到丈夫的聋哑女儿凤霞,才幸福了没几年,又由于产后大出血而死。儿女在最艰难的时候接连死去,这对于福贵和妻子家珍来说,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巨大打击。还没等福贵从悲伤中抽离出来,体弱的家珍又因为软骨病而死去。就只剩下福贵和女婿二喜以及孙子苦根。读到这儿时,我觉得从前风光显耀的一家人不可能再继续悲惨下去了吧,难道余华真就那么“狠心”?事实的确如此,二喜后来在工地被水泥板砸死,小孙子苦根吃煮豆子时撑死……到后来,七个人物死得就剩下福贵一个。

        真的就只剩下他一个了。

        当我读完这本书,唯一一个感受——传奇式悲殇。不用“悲伤”而用“悲殇”,因为“伤”已不能体现出那种无法名状的悲痛之情,“殇”才是对让人身心无法承受的巨大悲哀的最好解释。

        在这儿也不得不提,《活着》这部小说的确有些夸张,福贵一家五口人,一个接一个意外死去,这样的情节安排稍有些不合理,甚至让人有点不太能接受。但可能这也是余华的写作特色吧,极具悲情主义地渲染主题,或许只有死,才是最高的灵魂超度;只有亡,才是最崇高的致意。
撇开过于唐突的情节来看,福贵的成长和心态的变化才是重点。昔日出入红场青楼的富家纨绔子弟,如今沦为了短褐布衣之族,那种天与地之间的差距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和承受的。然而福贵和她的妻子别无选择,只好接受人生命运的轮转,这一轮,便是一辈子;这一转,便是一生。
有句话说得好,真正的伟大,不在于你经历了什么,而在于你承受了什么。经历只能说是命运的安排、人生的选择亦或是被自愿的安排,但从中承受到了什么痛苦磨难,承受了什么艰辛心酸,这才是最珍贵的东西。“活着”在我的理解,不是对于那个艰苦年代的控诉,不是对于桑海桑田和物是人非的消极顿挫,更不是对于悲惨生活的消极惘然……反而,是一种在经历亦或是忍受之后的,对于生活给予的苦难、平庸和责任的切肤感受,然后收获对于一生世事巨变的大彻大悟的情怀。或许对于丧失整个家庭的福贵来说,“活着”是一件很艰难的事,因为他要学会重新面对这一切,独自承担风雨,孑然一身。

        福贵成为了单身的养牛老汉儿,牵着牛游走在蓝天之下,田埂之上,过着看似悠然自得的生活。
   
         这可能就是活着吧。



心如莲花,智通慧达

——读《林清玄金典作品选集之 处处莲花开》有感


        在我印象里,林清玄是一位游走于佛寺和社会街头的悟性中人。中学时期就读过他的诗和散文,大多为三类,一类是对台湾社会善与恶的赞美和鞭笞,一类是对佛门法事的思辨,还有一类是将前两种融合,借佛法之礼透彻纷乱世事。

        这次我阅读的,乃是林先生的《处处莲花开》这一选集。在阅读之前,我就在想,林先生为什么要用“莲花”一词作为整本书的主题词?这个物象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在阅读作者序后,我明白了。按照林先生的说法,“莲花”一词在佛教用语中代表着纯净、庄严、细腻和美好,所以作者想借《处处莲花开》这一标题告诫我们,即使身处在如今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红尘飞扬的社会,我们也应该保持内心的高洁和清净,就像一朵亭亭而立的莲花那样,身处淤泥之中,不忘本心。

        书中前大半部分,林清玄主要聚焦于台湾社会的万象,或是政府的政策措施,或是台南田间地里的农民,亦或是艺术行当,亦或是某个无人街头徘徊于犯罪边缘的年轻人……但都没有脱离一个主题,纷繁世间的那颗如莲之心。

        生活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每一刻我们身边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那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它们呢?是随之改变自我,还是显得格格不入?是堕落沉陷,还是逃脱抽离?或许我们可以借鉴一下林清玄的想法。社会的急剧变化之中,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同时也存在很多弊病,如基础设施建设、公众的素质和行业领域的工作素养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林先生用比较委婉的方式指出,然后加以一些建议和看法。然而对于一些比较严重的社会痼疾,林先生往往直言不讳地指出,执大椽如同长戟,警醒社会世人。

        除此之外,林清玄在此书中灌注了无比多的爱和关心,但这并不是一种宽泛浩瀚的关爱,而是一种对于游离在犯罪边缘的缺爱群体的理解和包容。书中讲解了林先生和杀人狂魔、吸毒犯以及少年心理问题者的故事。心怀菩提的林先生通过自己所写的文章不断地感化那些在繁华都市中的一颗颗冷漠的心灵,用切肤之温存给那些内心坚硬而冰冷的边缘少年送去爱和宽容。

        书的后部分主要叙述了林清玄对于佛门之事的参悟和领悟,包括他和星云大师等法师的交流、他对佛门清规的感悟和他渐悟了经藏之后的身体力行。这部分内容读起来稍有些困难,但也能够从中学到一些东西,足以珍藏于繁杂世事。

        在一个粗鲁的时代,细腻是必要的;

        在一个赤裸的时代,含蓄是必要的;

        在一个野蛮的时代,温柔是必要的;

        在一个丑陋的时代,美丽是必要的;

        心如莲花,智通慧达。


文字大师的静美思愁

——读《毕淑敏散文集之 忍受快乐》有感

        谈起毕淑敏,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因为这位文字大家的散文经常出现在我们高中时代的语文阅读中。还记得,每次读到毕淑敏的文章,总会有种清新淡雅的冰凉之感,如同一股小溪流水缓缓淌过浮躁的心间,留下水滴点点的静心之余。

        在读她的散文集之前,我并不是很了解毕淑敏这个作家,只知道她是一位用美感审视文字,用温柔心灵体肤人心痼疾的作家。现在才知道,原来毕淑敏是从临床医生转行到作家的,更准确一点,是转行到了执笔写文的心理医生,她用自己先前所学的医学知识加上自己对人心的尖锐洞察和敏感力,解剖着自我和部分人隐隐作痛的内心,可以说,她成为了文学界的白衣天使。

         或许很多人会说,毕淑敏的文章字字过于精琢、句句过于雕饰,读起来不免有些富美堂皇和空空寥寥。但我并不这么认为,对字词句的精准拿捏和仔细运用并不代表内容的空泛。就拿毕淑敏的这本散文选集来说,书中她区分了“将来”和“未来”的区别,分析了“但是”一词……初看文章,我也觉得有些突兀和不理解,为什么对于一个字词的解释都可以成为一大篇散文?但我慢慢读下去,发现并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毕淑敏对待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汇仿佛都充满了一种特殊的感情,她迫不及待地用笔下优美的文字去解释它们,用自己发自内心的感想去使它们变得鲜活变得生动。
在文字大师毕淑敏区分“将来”和“未来”时,她先阐明了她自己的理解:“未来”一般指比较遥远的时间段,而“将来”大多指较贴近的时间,紧接着她又查询字典,但发现并无收获。后来她又开始翻阅资料文献,从字形、释义等方面来思考,终于得出结论,然后毕淑敏用自己灵动的文字将自己的理解“翻译”出来:“未来”是指我们视野之外的明天,“将来”是指在我们掌握之中的明天;“未来”是一颗雾蒙蒙的核桃,“将来”是一只隐蔽的魔柜……读到这里顿觉明了,原来平日里我们习以为常混用的词汇居然还有这么大的区别。但毕淑敏还没有停止思考,她还顺着思路展开了对于将来和未来的更深层次的延伸拓展。她谈到,将来很实惠,未来多虚幻,劝导我们要为眼前之事而努力,对于远方保持憧憬。

        毕淑敏的散文不仅仅辞藻精准华美、语言灵动,还具有丰富深刻的意识层面。毕淑敏从内心深层次的角度,对一些心存痼疾的人群给予关切和体察。书中经常谈到不少人上访毕淑敏,请求解决心理困惑,或关于亲情冷漠的,关于爱情疯狂的,关于自身无法审视自己的,关于工作压力而致病态的……然后毕淑敏总会让他们平心静气下来,细细地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给出解决方案。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毕淑敏内心的细腻和思维的清晰,她能用她所用的爱,孕育出一片生长着勇气、能力、智慧、才干、友谊的草原。
         所有人间的美德和属于大自然的美丽天分,毕淑敏的爱都会无私地给予。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