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年秋季15级读书心得专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8 17: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晓艳 于 2016-1-5 00:20 编辑


                                                                                  读《新闻心理学》有感
       新闻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基本原理与方法,主要研究探讨新闻工作与传播过程中受传双方的心理特点,感应规律及其各自的心理机制与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在我看来,凡事由心而起,相由心生,如果能够更好地抓住自身与受众的心理及其变化,且能更好地化解和克服,不仅能提升工作质量,真正地体会到工作带来的乐趣,更能更好地让新闻服务于大众。
      书中讲解了很多关乎新闻工作的一些心理,但于我而言,现在的我对于新闻方面的工作接触较少,还有很多东西都未曾体会。在这本书中,印象最深的是关于采访的心理,因为曾有过采访经历的我,将书中的内容与自己的体验相结合,深有感触,更得到很多启发和感悟。
       要顺利地完成采访工作必须善于掌握并调节采访对象的心理。采访对象的心理一般都会因生活经历、职业需要、所处环境、知识水平、道德修养,性格习惯等等不同而有所区别,所以心理及其表现都会不一样,为此,记者在每次访问前,都要大致了解采访对象的经历,性格,兴趣,目前工作生活状况与处境等,弄清对方属于哪种类型,以便采取相应的心理调节措施,这便是记者采访前应做的基本的准备工作,只有具备一定的了解,才能增强被采访者对我们的信任,才能保障采访的顺利进行,了解是沟通的开始。当然,不仅如此,身为记者还必须有理论、政策,情绪和知识上的准备,还应收集大量相关资料,拟定采访计划,如此看来,采访从来就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自有它的繁琐与我们所要付出的心力,但凡事,但求用心。
      在采访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握对方的心理活动及其变化,要掌握谈话提问的技巧,与被采访者建立情感交流,更要耐心启发,寻机突破,努力让对方自然而然地说出更多我们所需要的更多有价值的,理想的答案,让深入的话题来深化主题。
      采访是两个甚至多个人之间的事,这需要几者之间良好的配合,源于沟通与了解,也源于彼此心的联结,不是为了采访而采访,而是为着去发现,去了解,去感悟别人的内心世界。对心理的探求无疑将会发展与深化这种奇妙的关系,记者与大众,是朋友一样的关系!

     


                                                                              读《印证芬兰》有感
      不知道说起芬兰这个国家,大家会是怎样的印象,可能是星罗棋布的湖泊,抑或是 迷人的小岛,但可能会是片面而单调的,于我而言亦是如此,但在看完这本书后,我想我对芬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那些它背后的故事。
       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个国家的建立往往是十分不易的,而且更难的是维护其统治,芬兰在瑞典统治下的历史长达600年,从1809到1907年她曾经又是沙俄帝国的自治大公国,俄国一直想要完全控制芬兰,执掌其政权,于是不断地施加压力与发动战争,而芬兰却有着她及其顽强的性格,与俄国进行着多年的斗争,从未屈服于俄国的大国势力,在这些抗争的岁月里,芬兰这个国家付出了很多,很多,也品尝着很多意想不到的艰辛,但那是一个国家的尊严,是一个国家的骨气。
       关于经济,历史上,芬兰的出口直到中世纪都一直是依靠着森林产业,被誉为“绿色金子”的森林工业是芬兰民族工业的第一个支柱。芬兰的经济命运是多舛的,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多次经济大萧条,但她却也是唯一一个即使在经济环境的逆境中,对美国和其它国家而言,芬兰能保持她“付清所有债务的国家”的声誉,芬兰也是顽强的,尽管面临来自多方的压力,她却也能成功将其克服,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经济奇迹,她的坚强与抗打击,就和这个国家所生产的诺基亚手机一样,着实令人钦佩。
       芬兰是一个超级音乐大国,艺术和音乐明确地代表了芬兰历史环境下的“民族课题”。有很多世界闻名的音乐家都是来自芬兰这个美丽的国度,简.西贝柳斯的一生和成就使他成为芬兰民族的一座丰碑,他的音乐作品所表达的价值观念在今天仍然被人们所敬仰,而他的成就让同时代的其他作品相形见绌。每到夏季,芬兰的乡村和城市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文化节,那样的热闹与盛大,如果有机会,我多想去看看。
      芬兰是一个美丽的国度,那些景色,那些人,还有那些属于她们自己的精神!




                                                                            读《编剧的核心技巧》有感
       这里什么都没有。只有我们、摄像机,以及在黑暗中的一群能干的人。
                                                 ——诺玛.戴斯蒙德
       上网查询了一下,编剧就是剧本的作者,这含义竟简洁明了到如此地步,但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编剧这个身份却有着极为深远的意味,他们用自己过人的智慧,逻辑思维,想象力,文采等等,极力为我们描绘出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故事,成就着自己,更圆满着我们每一个人的梦。
       戏剧就是冲突,但它不是事件的记录表,也不是简单的生活,戏剧是线性事件,事件按叙述上的安排一一发生;戏剧告知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对抗——冲突——结果”这整个事件的全过程,其间每一部分都会使生活发生明显的改变,直接冲突带来成功或失败的影响。所以,编剧的首要工作,就是要萃取出生活中的重要意外事件,并且将之强调出来形成段落,并用来述说带来转变的故事。
       观看经验不只进到我们大脑,更进到心里;不只进到我们意识,更到达我们的心灵。电影要让观众满足,就要更好地从观众角度来思考问题,我们将三幕结构的定义加以扩展。作为编剧,就要把开始、中间、结尾,转换为:吸引力
                                    预期心理
                                    满意
这样不仅为这三幕带来了生命力,而且也暗示了每个部分各自应当实现的目的。
     事实上,每一个故事均由许多特定的基础元素建构而成,包括:建立主要角色、建构他(她)的环境、提出戏剧冲突的核心问题、提供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主要角色故事最后必须采取什么行动来克服障碍,并解决冲突。这些特定基础元素的安排结构顺序,也就是创造性写作的真正技巧所在。
       要想创造好的故事角色就要学习主动去倾听并使用自传体式的放大镜,要去感受角色,更要喜爱角色。
       好的剧本,其实就是非常特别的努力工作的成果。不只是需要仔细思考漫想,还要有谨慎的结构设计,以及经过仔细构思的文学创作。优秀的剧本创作必须遵照法则,并要有结构。必须利用最不成熟的想法,然后把它转换成一般大众能够了解的内容,给观众一些“东西”,让他们满意地离开戏院,并感觉所花的时间和金钱是值得的。
      所以,编剧需要留心注意许多故事脉络要素,要注意戏剧化的强调、物质世界、时间,以及角色的社会思潮,在最佳情况下,编剧必须能够使角色很自然地存在于他们的故事脉络之中,而这些角色的价值观和行为,也都只能由存在的故事脉络而决定。
       一份好的剧本,一部好的电影,无疑是编剧思想智慧的体现,是思想迸出的美丽火花,是伟大的成功。
       岁月夹着物质轰轰烈烈地往后跑,而灵魂伴着思想冰清玉洁地向前奔,在这个物质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极度需要精神寄托,虽然可能我们不曾察觉,但编剧所创造的优秀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精神的慰藉,他们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无限可能,异彩纷呈!





                                                                       读《宰相之妻》有感
     “相濡以沫”在词典中的解释为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中,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之前对此词并无深刻体会,但看过此书后感觉自己对于此词,对于夫妻之间的那种感情有了比以往更深入的了解,不再只是停留于陌生词语的抽象叙述,而是对其有了更加形象,有质感的了解。
      这本书所述均为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日本一些名人政要与他们的妻子之间的故事,侧重于描写他们的妻子在他们的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如很多平凡的夫妻一样,他们的故事很简单,但他们的故事却又极不平凡。
      铃木佐智的寝室里,悬挂着一块横匾,上面写着“守分顺时”四个字,她是内阁总理大臣铃木善幸的夫人,她自己讲其解释为“安守本分,顺乎时事”,她时刻叮嘱自己要做到像这四个大字一样,像影子一样陪伴着丈夫,尽可能地为丈夫打理好生活。
      作为内阁总理大臣的铃木善幸,身居高位自是公务繁忙,极为劳累,他没有大把的时间去陪伴妻子,反而却是妻子为其倾其所有。在佐智的记忆里都没有新婚生活的快乐,有的只是那些声称自己是先来者占据着房间而且说话做事都很不客气的房客,铃木对这些房客的照料比对自己的老婆还周到。但佐智毫无怨言地为他们洗衣做饭,很多时候都累得要哭,但如今谈起那些洗不完的衣服和做不完的饭,她却早已忘的一干二净,只说那是非常值得怀念和有意思的日子。
      当然,夫妻之间也难免会有矛盾,小摩擦,他们也会吵架,只不过没有现在年轻夫妻的无理取闹,易燥易怒,而且他们之间会多一种难能可贵的默契与体谅,这是他们在长年的共同生活中所形成的,他们能更好地互相谅解,互相独立,铸就这种奇妙感情的,是时间。
      其实佐智与铃木的性格是互补的,佐智的一切付出也都在铃木的成功上得到了体现,无论是幸福美满的生活,还是顺畅通达的仕途,为人妻的佐智都在尽最大努力,最大可能地散发她的光和热。
      这般体贴暖心的妻子,这般孝顺的丈夫,这对相扶相持的夫妻,这般经年累积的情感,这般简单美好的生活,羡煞旁人。
      其实每对夫妻都有他们自己的相处之道,处事哲学,书中的其他政治家和他们的妻子也一样,他们都有着自己的鲜明个性,不同于铃木,亦不同于佐智,但不变的是他们的生活中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思考,去领悟的东西,他们为对方倾其所有,也成就了对方,圆满各自生活。
      婚姻是大多数人都会经历的一个人生阶段,不知道糟糕的自己会不会是那大多数人中的一个,如果是,希望未来的我们都能为对方着想,互相体谅,互相包容,过着即使无言也不会尴尬的简单生活。





                                                                     读《小王子》有感
    ——写给孩子,也写给所有“起先都是孩子”的大人。
      趁着静谧的夜,在很短的时间内看完了《小王子》。关乎书的内容,其实书中的故事不长也很平淡,但当我合上书页后,心里总有一种若有似无的情感,极其细微的触动,一种说不出的若有所思。
       六岁的“他”在书上看过蟒蛇吞吃猛兽的图后依样画下,但没有一个大人看出“他”所描绘的,于是“他”一遍一遍地给他们解释,但之后依旧无人理解,于是“他”就给他们说他们能懂且喜欢的,于是大人们很高兴,觉得“他”通情达理。
       “他”孤独地生活着,因为无人理解。但直到六年前,一切似乎发生了转机,“他”因飞机故障被迫降落在撒哈拉大沙漠,陷入生存的绝境,但却也收获惊喜,在这个时候遇到了来自其他星球的小王子,小王子所在的星球很小,只有他一个人居住,那里有两座活火山和一座死火山,他在活火山上热早餐,每天疏通着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发的死火山,还有一朵他很喜欢但不懂得怎么去爱的花,他每天都会给她浇水,怕被风折断给她盖上罩子,他每天都会及时清理猴面包树的幼苗,因为他的星球实在太小了,小到会被猴面包树的根撑破裂。其实如此种种在今天看来,在现代人的眼中,自是荒谬且可笑的,但这样的想象天马行空,这样的生活幸福简单,是现在的我们难以触及的。
      一个人感到非常忧伤的时候,他就喜欢看日落。这是我极为羡慕的,在那不为人知的小小星球上,小王子只要把椅子挪动几步就能随时看到夕阳余晖,读到这里竟有一丝伤感,我也是很喜欢落日的,但自问自己静静看日落的次数,实在是少之又少。感觉自己每天快被冗杂繁乱的事情所淹没,每天慌慌张张地过着,没有让心平静,让心去体会,去思考,忙忙碌碌,碌碌无为,其实很多时候,我也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那些苦心经营的,很多事竟变得无谓了。
      在离开自己星球的长长的旅途中,小王子发现人的可悲,如他所言,我们在一座花园里种出五千多玫瑰,却没能从中找出自己想要的东西,然而我们要找的东西,在一朵玫瑰或者一点儿水里就能找到,因为我们没有用心,所以甚至不及他对那一朵花的依恋。
      小王子和狐狸成为了好朋友,在狐狸被“驯服”的阶段,它说,如果小王子能在下午四点钟来,那么它在三点钟就会有一种幸福的感觉,不知怎的,我不禁笑了,内心也生出一种幸福感,那样的猝不及防而又理所当然。离别时,狐狸很难受,小王子说它被“驯服”却没有什么好处,而且还伤心得想哭,但狐狸却说它得到了,那是麦田的颜色给它的,小王子的头发是金黄的,每当风儿吹拂麦浪,就会想起他,纯真可爱的小王子。这样的表达是多么可爱而暖心啊,同时也发人深省,我想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在于作者那细腻的情感表达,很多时候直戳人心的想象,那些我们可能缺乏而又难以想到的,这本书里,都有。
      小王子最终还是离开了“我”,回到那颗属于他自己的小小星球,但“我”一直都很想念他,记挂着他,我想他也在想着“我”,在静谧的夜,我看到他在冲着我笑......







                                                                      读《大河奔流的精神》有感
      一个人的生命也像一条河流,最开始的时候平凡而渺小,后来经过漫长的生命旅程,无数支流的汇入,最终汇入大海,变得磅礴而壮丽,小小的生命被赋予宏伟的意义。
      这本书是俞敏洪所写,作为知名企业家,教育家的他自是身负异彩,当时看到这本书最先注意到的是他的名字,而非书名,选书时未免狭隘,但却也因此与之结缘。
      俞敏洪口才很好,深谙演讲的学问,书中的内容和我想的一样,自是很多励志的话语,满是“心灵鸡汤,”其实之前对诸如此类的话语有些抗拒,但发现看完书后还是懂得了很多关乎人生的道理和哲学,能为生活所用,也为一些事积攒了力量。
      这本书从很多方面讲述了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我们应该采取的方法与态度,成功的一些因素。大多都是他自己的故事,亲身经历,他用心地将它们细细划分,娓娓道来,呈现给我们有情感,有启发的故事,给予我们人生道路上的指引。
      在很多学生面临两难的人生抉择时,他说选择时不要犹豫,因为选择多,使得大家瞻前顾后,不再能够勇往直前,为自己的选择做出百分百的努力。这让我想起莎士比亚笔下的经典角色——哈姆雷特,在面临重大选择时优柔寡断,最终葬送自己,我觉得我和他有相似之处,如果面对的选择太多,我就会很慌乱,不能冷静思考,最终常常是当事情都快要发生了,而我还陷在纠结的泥淖,于是很多时候会耽误,也会后悔。
      看完书后我终是懂得了选择的奥妙,首先自己的选择要向内看,一定要遵从自己的内心,做自己喜欢,热爱的事,这会让我们真正拥有幸福感和成就感,即使这选择日后使我们异常辛苦,但心里也会是欢愉却满足的。不要在选择上花太多时间,一旦做出选择就不再犹豫,坚定地一直走下去,在自己的认识道路上,循着自己的心,大步向前。
      不要看轻自己。这话对我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因为自己太平庸,太糟糕,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所以有时会很自卑,在我犹豫要不要做一件事时,会怀疑自己,否定自己,“枪毙”自己,于是结果是沦为更加平庸,更加不堪。今后的日子里,我会努力相信自己,也看清自己,坚信自己,但不是盲目,也不是自负,坚信自己,亦坚信他人。
      奋斗改变命运。生命中那些固定的脚本,那些不能改变的,我们自是无能为力,但那些能改变的,我们想要变得更好,就必定需要不懈的奋斗,要付出很多辛苦,但其实也不过就是辛苦罢了,那些通过奋斗能改变的,能改观的,能改善的,都不是真正的困难,而且在我们将其实现后,都将会是人生中极为壮阔的图景。
      每个人的生命都像是一条河流,可能过程不尽相同,但我希望我们的结局都会是美丽而绚烂的!







                                                                                   读《解忧杂货店》有感
      因为偷的车不幸半路电池报废,事出紧急,三个小偷急切寻找藏身之处。时间越长,事情就越容易败露,所以最后他们不得已去一栋于偶然之中发现的废弃屋,以逃避警察,躲过这难熬的夜晚。
      那是一家店铺兼住家,房子不大,但却满载漫长岁月的痕迹,看起来很破旧。好不容易辨认出看板上“杂货”这两个字,但前面的店名,早已被无情的岁月所掩盖,所侵蚀,斑驳难辨。
       他们原本是想静静地躲在屋子里,等天一亮,他们就离开。但一封信件的来访彻底改写了这个夜晚,他们胆战心惊,以为是自己的行迹暴露,但却惊奇地发现发现了关于这家店的秘密,原来这家店叫做“浪矢杂货店,”是一家专门为人排忧解难的杂货店,几十年前,浪矢爷爷就是在这里接收并回复咨询者的来信。他很认真,很仔细,即使有的来信在我们看来都不过只是小孩子的恶作剧,但上了年纪的他也会绞尽脑汁,认真回答。如他而言:“不管是捣蛋还是恶作剧,写信给杂货店的人,和真正为了烦恼而上门的人一样,他们内心有破洞,重要的东西正从那个破洞渐渐流失,最好的证明,就是他们一定会来看牛奶箱,会来拿回信。”浪矢爷爷的真心使得小店门前总是热闹而繁盛。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家店的时间不同于店铺以外的时间,他们收到的信是来自以前的人的,也就是说几十年前的人在向他们咨询困难。
      这个夜晚,他们收到了很多写给浪矢爷爷的,来自未来的信,每封信都是一个故事,悲伤或温情,但却都是关乎我们内心的细腻情感,娓娓道来,动人心扉,会因为这些事哭,也会因为其笑。虽然他们觉得像他们这样的人给人以建议是十分鄙夷的,虽然起初只是单纯地为了逃命,虽然这事其实与他们无关,但最终他们还是选择努力去思考,去回复,希望给他们最好的答案,希望他们能从惨淡的生活中解脱,会因此变得更加幸福。
      在书的结尾,三个小偷,三个因为自己所珍视的东西而犯错的小偷,在明白某些事情后,决心竭力弥补自己所犯下的过错,也决心去警察局自首,洗心革面,那样的坦然,他们的人生正翻向暂新的一页。
       和很多人一样,我也会有很多烦恼,一些痛苦的事,多希望也能有一个浪矢杂货店让我去倾诉,给迷茫的我一些指引。






                                                                              读《偷影子的人》有感
      有些人只拥吻影子,于是只拥有幸福的幻影。
                           ——莎士比亚
       当看到这书名以及小男孩亲吻影子的封面,便感觉很温暖,目光便不自觉地被其所吸引,我想知道,作为一种真实却又难以触及的存在,影子到底意味着什么?书中的影子又到底是怎样的存在呢?
      书中的小男孩矮小而瘦弱,而且是全班年纪最小的人,正因如此,他做着很多辛苦的事,但对他来说,这些都不算什么,最可怜的是他被班上一个叫马格的恶霸欺负,他最大的敌人在很多方面都和他不一样,甚至是完全相反,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漂亮女孩伊丽莎白的爱慕。
       在反抗马格压迫以及为赢取伊丽莎白芳心的明争暗斗中,小男孩惊奇地发现自己偷走了属于马格的影子,而且他还能够与影子交谈,这些影子往往都会向他吐露心声,马格的影子也一样,这使他诚惶诚恐,但当他将马格的影子还回,也渐渐体会到能读懂影子的奇妙与美好,他变得愈发坚强与勇敢,不再那么软弱,怯懦。
      小男孩通过影子的话语读懂人心,用自己的能力来帮助他人解开心结,给予心灵上的指引,完满他人,而他自己也因此获得了极为真挚的友谊,也渐渐开始珍视自己奇异的能力,全然不同于之前的惊恐与忧虑,而更多的是一份欣喜与坦然。
       在一次与母亲海滨度假的经历中,小男孩邂逅了聋哑小女孩,克蕾儿,在小男孩眼里,她是那样的善良与美丽,是不同于伊丽莎白的美好存在,就像是心意相投的知己,他们会在沙滩上放风筝,然后用飞翔的风筝画出一连串的8和无数的s,他们也会在防波提旁的小小废弃的灯塔见面,依偎着诉说彼此的故事,那样的平淡而美好。这段时间里,他完完全全地放下了对伊丽莎白的迷恋,这段时间里,他也看清了很多东西。
       时间过得很快,小男孩早已长大成为一名医生,有着自己的工作与爱情,以后的几个暑假,他都没能去海滨赴克蕾儿的约,也再也没有克蕾儿的消息,以后的以后,在没有克蕾儿的生活里,他在心底深处默默期待着,期待着重逢,期待着多年之后的相遇。
       或许书的基调自是如此,结局是美好的,那场因未及时应允而被漫长时光所搁置的重逢,在书的最后也终是到来了,长大后的克蕾儿用那经过修复的破旧风筝在广场上写出“我想你,”那是她在漫长岁月里累积起来的对小男孩的情感,那样的温暖动人。
小男孩的影子亲吻了克蕾儿的影子,他们在漫长的离别后温暖相拥。
       我不知道我的影子是否也能诉说,是否也有着它自己的情绪,有着对我的不满与埋怨,我不知道在我的影子的眼里,我是怎样的存在,但我希望它能因每日与我相伴而开心,喜悦,心满意足,此刻的我多想像封面的小男孩一样温柔地亲吻我的影子!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