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年秋季15级读书心得专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7 21: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刘林 于 2015-12-30 14:45 编辑

我们终将逝去
                                       ——读《广岛之恋》有感
  
  (第一次进入教研室,搜寻着一本作为自己在大学里看的第一本书。扫描完大半个书架,看中了几本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书籍,为什么会挑《广岛之恋》这本书呢?一个原因就是我听过跟这本书同名的歌曲,看见这个书名就有了兴趣;第二个原因就是翻开这本书一看,字数比较少,作为一个不怎么喜欢看书的人,为了让自己第一次看书的“负担”不那么重,便选择了这本剧本式的书籍。在看完这本书以后,我并不怎么懂,于是去看了《广岛之恋》这部电影,最后在网上看了一些资料,才渐渐明白其中的一些寓意,尽管只是一些表层意思。)
  
  ——
  世界上到处都有萍水相逢的事。重要的是,这些常有的相遇之后所发生的事。

  ——
  我遇见你。
  我记得你。
  这座城市天生就适合恋爱。
  你天生就适合我的身体。
  
  一九五七年夏天,八月,广岛。一个四十来岁的日本男人,一个长得有些西方化的日本男人,一个有魅力的日本男人;一个三十二岁的法国女人,一个漂亮但更富于魅力的法国女人,一个差点为爱情献出生命的法国女人。他们在广岛相遇,一夜情,在短短不到两天的时间里,他们一起经历了一次萍水相逢的恋情,一段过眼云烟的恋情。家庭幸福美满的两个人,在广岛,大概是因为寂寞,在旅馆里,疯狂地需要彼此。
  
  这个法国女人,在内韦尔,在战争的时候爱上了一个德国人,爱上了一个敌人。在她们决定私奔的那天,她的德国情人在卢瓦尔河畔被无情地暗杀。当她到达时,他气息尚存。她趴在他身上,悲痛欲绝,她已精神错乱。她被扭到街头游街,被一群自称爱国正义的法国年轻人剃光了头。她疯了,被关在地下室过着暗无天日的日子。她的情况好转,她的母亲在一个黑夜里,放走她,她逃到巴黎。在十二年之后,在广岛,她遇见了这个日本男人。
  
  这个日本男人,和这个法国女人,都没有名字,代替的只是两个地名——广岛和内韦尔。从一开始的一夜情,再到后来的逐渐了解后相爱,但最后注定分离。
  
  ——
  我们将怀着满怀诚意,问心无愧地哀悼那消逝的太阳。
  我们将没有别的事情要做,唯有哀悼那消逝的太阳。
  时光将流逝。唯有时光流逝而去。
  然而,时光也会到来。
  时光将到来。到那时,我们将一点儿也说不出究竟是什么使我们结合。那个字眼将渐渐从我们的记忆中消失。
  然后,它将消失得无影无踪。
  ——
  我们就到此为止,仅此而已。而且,永远停留于此。
  
  这个日本男人和这个日本女人都没有名字,“他们是被高度抽象了的人,他们代表的一个是备受摧残的城市,他们的姓名只代表战争和爱情的符号:广岛、内韦尔。”
  
  记忆中那些刻骨铭心的细节,往往只是一瞬间。但是,时间会冲淡一切,我们都会遗忘,我们都会被遗忘... ...








没有告诉即使告诉
                                 ——读朴上春树《电视人》有感
  
  
  这是我看的第一本日本作家写的书——《电视人》,这是一本短片小说集,以第一篇小说命名。
  

  第一篇《电视人》,我读过比之后比较模糊,再回头来看这本书开篇的那短段:故事从头到尾都在追问“我”是否存在,展示主体性失落的荒谬过程。一般认为,人自身的存在在某种意义上是以他者为参照系的。好比一个人照镜子,如果四周所有镜子都照不到自己,那么自己就有可能陷入“我”是否存在的困惑以至恐慌之中。
  在《电视人》之中,妻子、电视人和公司同事都是镜子。就像书上说的:存在被拒绝,交流被拒绝,愿望被拒绝,所有镜子都照不出自己。这使得“我”对自身是否存在产生疑念,甚至觉得自己成了透明体。惟其“透明”,镜子才照不出自己。“我”之所为“我”的根据土崩瓦解,主体性失落殆尽。

  

  主体性失落殆尽,在生活中也是很常见的。
  比如说在寝室时,有时候一个人问了某个问题,寝室里的几个人,没有一个人回答,鸦雀无声,就好像当这个人不存在似的。或者也可以叫做存在感低吧。但是换个角度讲,当别人不存在却是不好的,是一种不尊重别人的行为。

  

  《电视人》也可以说是“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噩梦——虚拟世界使现实世界沦为其殖民地,进而威胁个人主体性,使之陷入失落的危机。
  如今,“低头族”越来越多,人与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少,这是不是也是一个很好的体现呢?

“任何人都会觉得现实恍若梦幻,都会难以相信自身的存在”。
  每个人都可能被别人忽视。
  当自己一个人时候,时常在想,我的朋友呢?为什么只有我一个人?
  就算表面上看起来没事,实际上心里无比失落。

  

  除了《电视人》,另外五篇小说是《眠》、《加纳克里他》、《飞机》、《行尸》和《我们时代的民间传说》,每一篇都有很强的寓意。
这本书对我来说,还有很多地方我都不懂,但是我还会不断揣摩,我还是希望,门在应该关合的时候仍然敞开着。


              





               看得见吗
                   ——读柴静《看见》有感
  
提起柴静,脑海里首先冒出来了就是那个已被封的纪录片——《穹顶之下》,103分55秒长的片子,其制作费用全部来自于柴静2013年出版的自传性作品《看见》一书的版费。

  《穹顶之下》让我认识柴静,《看见》让我记住柴静。

  她看见了什么?在她书中写到的那几年记者生涯中,她看见了真相,她看见了人性,看见了无奈……一次次调查,一次次采访,一次次制作,最后作品是否播出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去看见的过程,去探索真相的过程,去深入人性的过程。

  她为什么要去看?记者,就是为了去发现真相。如今,有太多东西蒙住我们的眼睛,挡住我们的视线。真相有时被人小心翼翼地隐藏着,总得有人去把它找出来,我们需要一个真实的世界。《穹顶之下》,被封锁,不就是在隐藏真相吗?这部片子那时候引起很大的反响,很多人为自己的生命担忧,都呼吁着治理雾霾,但是在各种权力羁绊、责权规定不清、经济压力大等问题的面前,最终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最近,北京的雾霾“东山再起”,这便是恶果……

  她怎么去看?在她的记者生涯中,她在不断地成长,从开始时的理想主义者,到后来去理解人性,无论采访的是谁,都不带着有色眼镜。当我看见她擦去那个失去表姐的痛苦小男孩的眼泪的时候,看见她要求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亲不要喝酒吸烟以准备再次怀孕的时候,看见她告别惯例而去采访小区居民来报道“两会”的时候,我知道,她是首先是一个充满人性的人,然后才是一个很有方法的记者。

  这本书除了写她的记者经历之外,从头到尾,都贯穿这她和朋友之间的故事。陈虻不时督促她,帮助她,但是最终永远离她而去;老范、老郝和她一起,相互扶持,尽管有时有些小争执,但真正的朋友怎么会因为这些小矛盾而离开呢?他们,都是有血有肉的记者,和柴静的成长密不可分。

  《穹顶之下》中,她讲故事时,那坚定而又坦然的眼神,我现在还清晰地记着。《看见》中,她也提到了调查关于雾霾和污染的一些经历,到如今愈来愈严重的雾霾,不就是最好的印证吗?在几年之后,或许我也会成为一个记者,我是否也能去看见?




   

           七年之后的眼泪
                   ——读《汶川记忆》有感


  七年之前,就是2008年,那年,在那个春暖花开的五月,让人永生难忘。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这一刻,直到现在,很多人记忆犹新,回想起来,还有许多人泪流,那些离去的人,只能存在于回忆之中,回想起来,心中仍在隐隐作痛。


  《汶川记忆》这本书,是绵阳日报社赠送给教研室的。“百名亲历者讲述鲜为人知的人性故事”,这便是这本书的内容。震撼篇、童真篇、悲怆篇、生病篇、逃生篇和亲情篇这六个篇章,从地震亲历者向记者讲述的角度,讲述了一个有一个的人性故事,那些救人寻亲的细节,那些饱含深情的字句,让事发七年之后才读这本书的我,深受震撼。


  在地震来临的那一刻,伸出双臂,抵住门板,只为给学生一个逃生通道;震后被埋,砸破小腿,喝下自己的血液润喉,只为给两三米之外受伤的老公唱情歌,不让他睡着;知道自己的家人有危险,但作为一名护士,为了履行自己的职责,“三过家门而不入”;为了就自己的父母和公婆,翻越六座大山;忍着剧痛,亲手据掉自己的小腿,只为完成丈夫的遗愿——见到儿子……


  看着一张张震后被摧毁的家园的照片,看着亲历者讲述故事时的眼神,看着那一段段充满人性和感情的字句,尽管事发七年,仍是悸动……


  
  《活着》的作者余华说:“人是活着本身而活着”。汶川大地震过后,许多灾区家庭残缺不全,许多人很难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如今,七年过去了,许多人都已走出对已逝者的悲痛和思念,带着逝去的亲人的期望,重建家园。


  苦痛,是活着的人才有的权利。有什么能比活着更有意义呢?




            浴火重生何其难
                        ——读龙应台《野火集》有感

  
  1984年11月20日,在那日的《中国时报》上,龙应台发表了“野火”的第一篇文章——《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2014年,“野火”三十年。
  2015年,《野火集》三十周年纪念版,刚知道有学姐捐赠给教研室,我便托同学借了回来。

  
  听说龙应台这个名字,应该是高中的时候,但是一直不知道是位男作家还是女作家。就像《野火集》里面的文章发表之后,要不是一次“意外”,当年的那些读者,也都以为是位男作家。
  这是我看的龙应台写的第一本书。第一本书,往往就决定了我对这位作家其他作品的看法,想看,或是不想看;无聊,或是好玩;看的懂,或是摸不透。
  现在看来,对龙应台的书,想看,不无聊,看得懂,我就想看她写的其他书,比如《亲爱的安德烈》(可是教研室和图书馆都没有)、《孩子你慢慢来》、《目送》和《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等等之类的书。

  
  《野火集》这本书,主要就是批判,说真话,揭露现实,想要促使当年那些人醒悟。
而现在的大陆,跟八十年代的台湾竟有些相似。
《野火集》,就是在暴露当年台湾的弱点出来检讨,这是优点,不是缺点。可是现在的大陆呢?敢不敢暴露自己的弱点出来检讨?第一篇文章《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是龙应台从美国回来后不久,对政治的暗流毫无知觉,不知道人们社会、被政府压抑到什么程度,没想到发表只有的反响有这么大。就像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那样,需要有人去揭一揭那口压力锅。

  
  《野火集》出版二十五周年,在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时,龙应台说的:“《野火集》就像个纪录片一样,呈现了二十五年前台湾人在开始面对同样问题的时候,如何艰辛地挣扎和努力。对今天的大陆而言,它就再度成为一面惊心动魄、折射精准的镜子。”
  

  
  龙应台2010年在北大演讲时说,她的梦想,是“希望中国人的下一代,可以在任何一个晚上,站在任何一个地方,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而心中没有任何恐惧。我们这一代所做的种种努力,也不过是寄望我们的下一代将有‘免于恐惧的自由’”。
  短短的“免于恐惧的自由”几个字,要实现,何其难也。

  
  “每个社会都有它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衍生不同的痛苦”。
  如今在这个阶段,需要水的清澈和温柔,还是更需要火的炽热和烧痛呢?




           
          说话是门技术活
                                                             ——读《蔡康永的说话之道》有感



   我不爱说话,但是我在不断改变。
  上周星期天,也就两天前,上完舞蹈课之后,我便去教研室借书。当时教研室人很多,可能是周刊或时报要开会,好不容易“挤”到书架,开始搜寻一下有没有想看到书。
  快看完一半的书架了,依旧是那些古老的理论书,前两天看见某个老师捐赠的那几本新书早已不见踪影,已经有人先行一步借走了。



  突然,我看见了一本颜色鲜艳的书,仔细一看名字——《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蔡康永?在《康熙来了》的主持人,可是我没看过《康熙来了》,倒是在《奇葩说》上见过他。一想到他,脑海里便浮现出每次《奇葩说》快结束的时候,他做总结时那温柔的语调,虽很温柔,但却很能让人信服。
  书拿在手里翻了翻,竟然还有漫画,嗯,不错,就这本了。



  


  这本书我花了一天多看完的,看得比较快(相对与我的速度而言),一是因为它比较短,更重要的是它有趣。
  或许只看书名,会以为蔡康永在讲大道理,但事实上截然相反。
  


  每一小篇,都会有一幅四格漫画,文章开头,都是用现实生活中常出现的事情做引,或好或坏,然后再从这些事情中提出观点,在文章末尾,都是用幽默搞笑的语言结尾,但效果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使人深思。
  这本书也提到过几次媒体人的“说话”之道,都是以事例的方式。



  


  蔡康永说:“把说话练好,是最划算的事情。”
  看完这本书,确实看见了一些我常遇见的细节,或者我自己缺乏的东西,也看见了一些作为媒体人应该有的“说话之道”。



  


  学会说话,并不是要去阿谀奉承或是什么的,而是去“认真看待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然后得到比较多对人对己的了解,然后比较靠近幸福”。
  书的最后一句话——“靠语言确认了解彼此的 存在,此时语言最美”。






              采访是门艺术                                          
                                                                    ——读肯·梅茨勒《创造性采访》有感




        这是一本讲技巧、比较有实用性的书,从教研室借回来很长一段时间了。


      《创造性采访》,第三版,就像前言中所讲,与前两版的区别就是“力求真实”。这学期的新闻理论课也有新闻真实这一讲,但这本书,更加侧重于新闻工作——采访方面的真实。


      作者肯·梅茨勒(Ken Metzler)教授也是从课堂和学术研讨会中汲取数以千计的采访范例,对他们进行细致的归纳和总结,从而对一些基本的采访技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那些作者从实例中提取出来的基本的采访技巧,有些很容易被人忽略,因此这本书对读者来说,同样有实践性指导的意义。

   
      “‘创造性’,突出了新闻采访中信息传播的规律——双向性和交互性”。这样电视上一问一答的采访是不同的。采访,其最终目的是信息的交换和流通,是否能够达到最终目的,采访成功与否,就要看采访过程是不是自然的交流过程,就要看采访者能否恰当地使用一些交流的技巧,更要看采访者是否能够真诚平等地与被采访者谈话。


      肯·梅茨勒教授在书中,对采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合实例,分析采访步骤,并且对具体的采访细节诸如策划采访、创造性提问、采访笔记、采访录音等方面提出了细致、独到的建议。而采访又有几大项具体的采访领域,作者都将其分章探讨。


      译者认为“对于新闻专业的在校生和新闻从业人员而言,这无疑是一本必读之书”,这也许也是它存在于教研室的原因。现在我是新闻网专业的在校生,将来不出意外我也是新闻从业人员,我将受益于那些细致的采访技巧。


      采访是门艺术,掌握这门艺术的人,一定会跨越人际交流的障碍,实现与外界思想的自由沟通和目标。







            灵魂的对话
                                                         ——读夏洛特·勃朗特姐妹《简·爱》有感



      一百六十八年以前,有了《简·爱》,有了简·爱,尽管问世这么久,但它依然散发自己耀眼的光芒,依然被许多人所珍爱,被我珍爱。夏洛特·勃朗特姐妹,以其生活经历印证在《简·爱》之中,但《简·爱》又并是自传或自传体小说。
      


      《简·爱》主要通过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出生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却始终坚持维护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自由、主张人人平等、不向命运低头的坚强女性形象。



      在盖茨黑德,面对舅妈的嫌弃、表兄的侮辱和毒打、表姐的蔑视、势利的佣人的为虎作伥,她丝毫都不屈服,反而做出了令那些人胆战心惊的抗争。

      在罗德沃寄宿学校,罗克赫斯特对她的诋毁,没有使她沉沦,面对肉体上的受罚和心灵上的被摧残,她却变得更加刚强,不断奋发进取,最后在学习上飞速进步,也得到了师生们的理解。

      在桑菲尔德,她遇见了命中注定的那个人——罗切斯特。她面对两个人身份地位悬殊的现实时的不卑不亢,她面对英格拉姆小姐的咄咄逼人时的从容,无不表现出她那种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力量。

      在她心里,人人平等,因此才敢于对着罗切斯特说:“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我的心灵跟你一样充实!……我不是根据世俗、常规,甚至也不是以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

      在精神上,她与罗切斯特的位置正好相反,她在他面前是很高大的,罗切斯特在她面前有时甚至会感到自惭形秽,但有对她肃然起敬,并且也非常爱她。正因如此,简·爱才接受他的爱并同意和他结婚。但发现罗切斯特已婚之后,简·爱便毅然决然地离开他。这就是她的纯粹的爱情观。

      她认为自由高于一切。离开罗切斯特之后她遇见了圣·约翰,她的救命恩人,但是她却拒绝了圣·约翰的求婚,因为她不想以这种身份依附于他,做他的妻子。

      她是无私的。当她得知罗切斯特为救他的妻子而双目失明、身体残疾、没有独立生活能力、妻亡财毁之后,又带着她的爱回到罗切斯特身边。

      

      简·爱追求自由、平等,维护人的尊严,她敢于斗争、不屈服。而今,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这样真正的独立,能够追求自由?太多人,败倒在现实的羁绊之下,退缩于现实的阻碍之前,屈服于权力或畏惧之下。还有很多人,经受不了残酷的现实的考验,不去面对,不去坚持,选择逃避,选择放弃。又有多少人拥有纯粹的爱情,拥有平等的爱情?


      
      或许这就是现实,社会的局限,人心的畏惧。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