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0784|回复: 8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年秋季15级读书心得专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0 18: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胡闻文 于 2016-1-6 23:18 编辑

                                         读龙应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有感
所有的颠沛流离,
最后都由大江走向大海;
所有的生离死别,
都发生在某一个码头。
——上了船,就是一生。
这是《大江大海一九四九》这本是背面写着的一段话,最初打开这本书,是因着龙应台三字,她的文字有种独特的魅力,像是一个讲故事的人,缓缓道来,字句间,勾勒一副时代的图画。
“该书以传记体形式,讲述国共解放战争的“残忍”,特别是共产党为争取胜利而采取的残酷手段”这是我在百度上搜索到的关于《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的介绍。但我并不完全认同这一段话。
读《大江大海》,更多的,带给我一种无力感,一种人面对历史、面对时代、面对命运、面对战争的无力感。历史长河浩浩汤汤,记忆被碾碎在道路上,我们已离那个颠沛流离的时代太远太远,远到它们已经成了教科书上的几点墨色,遥远而又不真实,像是远远飘在空中的云,飘渺无依。
我只恨,恨自己学识短浅,笔力不足,无法将自己所感所见、所闻所思、尽数表达在这短短的几百字之中。
《大江大海》中,龙应台是以一个诉说着的身份娓娓道来,偶尔有着对自己儿子菲利普的点点话语,像是一个在和自己子女讲述故事的慈祥母亲。从大陆到台湾,再由台湾回到战乱纷飞的大陆,及至这场世界性的战争。
我爱读历史,历史与生俱来的时代感让人不由得被震慑、被吸引,而有的时候,我怕读历史,就如同当年明月说的那样,史书上的几行短字,就是一个人的一生。我又何德何能,寥寥几字,读尽一个人的一生,读尽一个人的悲欢离合?读历史,悲鸣之感不曾断绝,但那些感情才刚升起,就被历史巨轮毫不留情的碾碎在脚下,无处寻找,留下空空如也的双手,半点空气也不曾留下。
我看见巨大游轮缓缓离岸,船上的人撕心裂肺,岸边的人悲痛欲绝,离别在此时竟是如此的普通寻常,没有人不在痛苦,乱世之中,无处安身。离别的人中,有年轻尚不知事的学生,有壮志踌躇的新兵,有被迫和亲人离别的可怜人,他们都是被这个时代左右着命运的人。学生尚不知自己即将面对什么样的困境,士兵尚不知自己将战死何处,离别的人,更不知自己到何年何月,才能回归故乡,及至几十年后,侥幸存活并且能够回到家乡的人,又是否能从残垣断壁中找寻到点滴当年痕迹?
我看见十六七岁的少年,还是一身稚气,与我一般年纪,懵懵懂懂中,被拉入战争这个绞肉机,一件从已牺牲的士兵身上扒下来的宽大军服,破破烂烂的草鞋,手中拿着和自己一般高的步枪,眼神中还有这少年天真的水汽。这是那个年代大多数少年兵的写照。而这些少年兵,最后在战场上活下来的几率不过百分之一。在战争的号角声中冲上沙场,惊慌四散,又被流弹击中,永永远远的把自己的生命停留在战场上,来不及长大。其他的士兵们,似是行尸走肉一般,行军、打仗、行军、打仗,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在战火,在饥饿中倒下了,最后留下自己一个人,靠着一份活下去的信念,苟且偷生,最后孤孤单单回到故乡,才发现亲人早已消逝。
我看见被迫离乡背井的人,匆匆忙忙,行囊尚且来不及收拾,亲人也来不及道别,就踏上游轮,路途艰难,伤亡暂且不说,及至到达目的地,抬眼尽是陌生的景观、陌生的人。像是动物一样,被这些“本地人”指指点点,然后为生计所迫,做着最低贱的活,住着最肮脏的地方,衣衫褴褛,蓬头垢面,饥饿难耐入睡不得之时,只有抬头望向大海的方向,思念着记忆中的故乡。
他们的愤懑、他们的无奈、他们的悲伤、他们的无奈、他们的痛楚、他们的悔恨、他们的……再多的感情,再多的不满,终是随着时间的过去被掩盖、被淡化了。我无力去指责哪一个政府,哪一方势力,哪一个国家,战争的年代,人人自危,身不由己,没有谁能真正的主宰谁的生命,况且,那些血泪早已飘散在空中,掩埋于尘土,再去指责,再去辩解,早已无了意义。只愿逝者安息,生者释然。
正如龙应台所说,这本书,只是向所有被时代践踏、污辱、伤害的人,致敬。





                                 读柴静《看见》有感

对于柴静,真正感觉到这个看似弱不禁风的小女人的力量,是从《穹顶之下》开始的。

在那之前,对于柴静两字,只有杂志上她的只言片语,或是某篇文章中提到她的几句名言。我不知道她有怎样的经历,怎样的成就,怎样的情感。所以我读了《看见》,想要通过文字,透过文字,去试着认识一个人。

《看见》这本书的封面大概是描述了一个场景,柴静坐在村民中间,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好像在聊着天,一个走路尚且蹒跚的小孩子抬来一个小木凳,似是打算参加这场活动。照片极其生动,很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我继续看了下去。

于是,我看见,非典的时候,那个瘦瘦小小的女生,壮着胆子走进病区,手中只有一个小小的麦克风,死亡的恐惧侵袭着她,病区的墙雪白,床单雪白,来来往往都的医务人员也是穿着雪白的隔离服,这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空气中弥漫着恐惧与绝望。

躺在床上的病人发着高烧,脸上烧的发亮,眼下有深紫色的半月形,呼吸的时候有种奇怪的水声,咳嗽声不绝于耳,他们还未准备好迎接死亡,但是死亡从来不容拒绝。

病区的医护人员也不乏被感染非典的,每一个参加非典救助的医护人员都是做好了必死的准备的,我想起埃博拉病毒时赞美医务人员的一句话:不是闪闪发光的武器在战斗,而是英雄的心。病区二百多人感染非典,其中医护人员就有九十多人,这场救助好似一次以命换命,有人站起来,也有人倒下。

看“双城的创伤”一节,我恍恍惚惚回到了那个懵懂的年纪,突然想起来,在那个年纪的我,也是这样的,或者每一个处于那个年纪的我们,都不曾例外。小小的年纪,有天大的忧愁。世界观构筑的最初缺少了引导的人,方向就会逐步偏离主线,一去不复返。苗苗的心思我不是不懂,在那样的年纪,这就是一切,这就是毁灭。在那个时刻,最缺的,就是一个可以去疏导、抚慰你心灵的人,可年少的心思又有谁人能懂,又有谁人能解?而这双城的创伤,恰恰就伤在,并没有这样一个人,来承担这样一个角色。而身处其中的孩子们,也并没有走出这个梦魇。

新旧之间没有怨讼,唯有真与伪是大敌。看到这一章节的时候,我是沉默的,心中也是沉重的。这是新闻播报,或者视频剪辑的优点,亦是缺点。他们可以有选择的去向观众表达一些内容。而作为接收者的人,所能接收到的,只是别人想要你看到的东西。况且多数时候,人本身对事物的接收也是有选择的,主观的。有时候,真相恰恰便是这样被掩盖的。而对于这一点,原谅我见识短浅,资历尚浅,目前的我能做的,只有在生活的历练场中逐渐寻找答案,尽力去找寻那个不违本心的答案。

目光来到“沉默在尖叫”一节,这些故事的场景好像在每一次观看法制频道的时候都会看到:妻子受不了丈夫的长年家暴,甚至伤及家人,终于在沉默十多年之后,举起了手中的利刃,刺向了那个伤害自己的人,最终,丈夫身亡,妻子判刑,留下家中年幼的孩子与年迈的老父老母,举步维艰,感情疏离。画面的最后,隔着厚厚的玻璃,母亲与子女无声的哭泣。还年幼的时候,我天真的问父母:丈夫是与妻子有仇吗?或是有什么过节?是什么让一个丈夫可以数十年如一日的对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妻子始终暴力对待?

工作的不顺,生活的不快,这便是可以向妻子或是子女挥出大手的原因吗?妻子与子女是一个附属品吗?是发泄的工具吗?我想了很久,这不该是一个死局,离,离不得。告,告不赢。只会招致更加可怖的对待。沉默的数十年的妻子,终于发出了自己的尖叫,而这次尖叫的代价,是家破人亡。

事实上,柴静在《看见》一书中描述的远远不止这些,我向一个忽然收到许多文字财富的孩子,惶恐而慌乱,着急忙慌的,囫囵吞枣。恨不得将这些只是一口气全部吞进肚子里,可惜容量有限,阅历有限,还有许多文字是现在的我根本不能理解的,只盼在历经艰辛后,彻彻底底的读懂这些文字。

就好像那句话: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这本书,有的还未领悟,有的感触良多,这些感悟,这些问题,远远不是这寥寥一千字可以表达的,我只希望,有些东西,沉淀在心中,缓缓化为养料,滋润内心,方不负这阅读,这思考。


   





                                         读余秋雨《千年一叹》有感

说来惭愧,早在高中时期,语文老师就要求过我们阅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千年一叹》、《行者无疆》三本书,但是偷懒的我至今只读过《文化苦旅》,所以,读《千年一叹》,既是大学的丰富自我,也是重新在心里,再走一次属于中学的路。
读《千年一叹》,你会发现,历史是可以触摸到的,文明是可以感受到的。这处地方,它的城墙、它的树木、它的河流、它的丘陵、它的来来往往的人群、它的人们的
招呼声,叫卖声、它的孩子们的举手投足。太多太多,这处地方的历史,这处地方的文明,这处地方的风土人情,都可以感受的到。
从希腊、埃及,到以色列,伊拉克,再到印度,尼泊尔。一步一步,踏过沙砾路,穿过沙漠,渡过大河,踩过高山。追随文明发展的踪迹,感受历史残留的痕迹。这片异域的土地上,好似一切都是神秘莫测的,风沙纵使会侵蚀曾经高大巍峨的城墙,但哪怕是断壁残垣也能够记住昔日的荣光。
我们来看爱琴海,浩大而不威严,温和而不柔媚。几座简朴的的房子静静的围护着这片蔚蓝色的海。爱琴海在我们如今的生活中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浪漫含义,但是再过华丽的浪漫定义,都无法盖过属于这个平静温和的海的精灵眼中氤氲千年的智慧与沧桑。一个立着很多洁白石柱的巨大峭壁安静伫立在海边,白色石柱在大海与岩石的对比衬托下显得精致轻盈,年轻而又极富活力,但是这是公元前五世纪的遗迹。苍老的希腊纵使身处困境,但是提到其深远长久的历史感,想必是没有黄口小儿敢在其面前张牙舞爪的。希腊,是文明,是历史,是久远,是年代,人类最初开始的地方之一。
我们来看埃及,目光转至哈特谢普索特女王祀殿,她静静的矗立在尼罗河的西岸,面对尼罗河谷底。我想这概是几个文明发源地约定好的,对于神,对于信仰,我们都热衷于为我们心中的神铸造一座神殿,图写禽兽,画彩仙灵,神的样子被镌刻在墙壁上受人敬仰,受人膜拜,神都是美的,或是怪的,它的形象来源于人,却又不再能够被称之为人。帝王谷中帝王陵墓的壁画也是不能超脱这个道理的。其中一幅壁画描绘一位帝王死后脱下冠冕,交出权杖,脚踩凉鞋,拜见鹰头神,神接纳了他,于是他从此手无杖脚无鞋,来去自如,无拘无束。我突然想起道德经中有一句:吾之大患在吾有身。
我们来看伊拉克,这个地方常年被战乱侵袭,新闻中它的样子似乎永远是一望无际的黄沙漫天,脏兮兮的孩童瘦骨嶙峋,大大的眼睛里天真的光芒还来不及散去,就被死亡的恐惧残忍扼杀。到处是断壁残垣,人们居无定所,刺目的阳光却始终在炙烤着这片土地。物价高昂,环境脏乱,枪声不停,死亡未息,一屋悲怆。我们眼中看到的,是晚霞中的万千金顶,还是夕阳下的尸横遍野?但是当我们把历尽磨难的目光放下,灰亮的底格里斯河却平静而又充沛的向我们欢快的道一声:您早!或许此时一切都不重要了,我们的心,平静下来了。
最后,让我们看看尼泊尔。我对这地图上小小一块颜色最初的印象,是它坐落于喜马拉雅山脚下,雪山巍峨,潺潺而下冰凉纯净的雪山之水在悄无声息的滋润着这个地方,滋润着这个地方的人。它是我们通往喜马拉雅的过渡,但是却也是一个有这小小灵魂的过渡。尼泊尔是绿色的,山谷中有雪山融水,水流不大,像是在白沙间嵌着一脉晶亮。尼泊尔贫穷,但是干净,这儿驻扎着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运动员,不同肤色,不同国别,来来往往,像是去做一件决定命运的事前的重大狂欢。跋涉千里,穿越黄沙,这是一座中国的国门,以世界屋脊作门槛,以千年冰雪坐门楣,这座国门,实在气派。真正痛切是文明上的陌生,真正思念是陌生中的趋近。
读《千年一叹》,最为享受的,是哪种亲自用脚步去丈量,用双手去触摸,用皮肤去呼吸,用眼睛去追寻这片土地的历史与人文的感觉。历史总是有这样的魅力,它神秘莫测,引人探寻,一步步深入,一次次了解,恍然醒悟,才发现自己早已深陷于厚重的历史之中,无法自拔。但是你却又是心甘情愿的,就想徜徉在这历史长河里,在这文化逆流里,不愿醒来。









                              读韩寒《青春》有感
初读《青春》,翻至序言,大概明白了韩寒《青春》一书多是自己平日里博客中的一些文章,算是合集,并不能完全是整书都在叙述一件事,但也差不了多少,毕竟都是自己平日里生活中所遇各事所感。
读《青春》之前,听朋友描述《青春》一书,说:“尽是些愤青之言,没有什么看头。”但我还是看了,因为冲着韩寒这个名头。
韩寒在我心里是极为特立独行的一个人,像是他唱的《我》一样:“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从《三重门》到《长安乱》再到《后会无期》,感觉的出来,他的文字总是带着许多讽刺的意味,讽刺人,讽刺制度,讽刺社会。
他算是80后这一代人中叛逆的代表,——虽然我并不喜欢一个人就代表了一个时代的人这种说法。
但在我眼中,他也不是那么的独特,像很多80后那样,像我身边的80后,或者70后,60后那样,他们会对身边的所发生的事作自己的评判,或是吐槽,或是安慰,他们都在表达着自己的想法;他们会对国家的新制度做评判,这些政策制度可不可行,毕竟只有这些切身体会的人最为清楚;他们会为自己身边所闻打抱不平,也会对朋友仗义相助,他们都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活在现实中的人物。
韩寒亦是,他与其他人的不同在于,他用文字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像是一个普通的年轻人,和自己的兄弟聊天一般,吐吐槽,发发牢骚,感叹感叹生活。
实际上,看《青春》的时候我很放松,或许是我这个人平日里就很少对别人的看法表示什么不同,也或许是近两个月的辩论生活让我学会了接受不同观点。《青春》中韩寒的言论并未给我一种十足的“愤青”之感,反倒像是听平日里兄长和自己的朋友们聊天一样,对就近发生的某事吐槽一番,表达一下自己对某事的独特看法,顺带炫耀一点自己看破一切的睿智。
《青春》实际上讲了很多东西,但遗憾的是此书出版的时间已经是大约5年以前,对于韩寒一些时事的评论我并没有十足的感同身受,不过有文字就以足够,时间掩盖不了一切。
《青春》中讲的多是平日里就我们就能够接受的到事件,像是富士康员工跳楼、房价猛涨、 抵制法国货、山寨、以及一些在新闻中报道的有争议事件,书的后三分之一部分大多讲的是韩寒赛车的一些事。
他的文字中很多处都暗含讽刺的意味,用一种属于局外人的眼光来看待这些事件,然后想想我们自己的生活,看看我们的身边,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有太多太多。然后恍然发现,哦,原来我们都是这样活着的,并没有什么奇怪的。
对于这本书中的很多言论,我以倾听为主,正如我前面所说,像是一个普通的年轻人,对自己身边的事吐吐槽、发发牢骚,正确与否早就不是什么值得去纠结的问题了。一本书的言论并不能简单的影响一个人的人格或者思想,但在我看来,看书,或者倾听他人的言论,与自己来说,实在是开阔视野的好方法之一。
在我心中,如果为《青春》打分的话,我打6分。仅适合用来开阔视野,倾听不同的意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物。不是因为他写的不好,只是因为这本中一些主观的意见很强,如果以一种太过深究的目光去看待的话,实在不是一件明智的方法。






                      读《新闻的力量》有感
说实在的,这本书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有点晦涩了,文中大量的引用各种新闻案例去举证作者的观点,却向读者仔细的描述一个属于新闻的世界,文中也有很多的专业术语却描述新闻的力量,读了这么久,这本书仍旧有许多地方我还是不甚明白。
《新闻的力量》这本书在豆瓣的评分高达8.1,算是很不错的评分了。有些人说新闻仅是反映世界的信息,也有些人说新闻是兜售党派性观点的宣传。然而在迈克尔•舒德森看来,新闻是这两张形式,而又不仅仅是。它很微妙,很复杂。是一种来自于文化的力量。新闻确实是有着无可比拟的力量的,它悄无声息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但是我们的心中都潜伏着它的影子。
迈克尔•舒德森设想过一个情景,当每个人都成为我们自己的新闻工作者的时候,公民们将倾向于依赖最具合法性的公共官员获取新闻,尤其信任白宫传递给他们的新闻。宗教团体成员依靠他们的牧师,年轻的运动员依靠他们的教练,夫妻之间则互相依靠。
但是出现了一个问题,我们所获得的信息中,什么事最重要的?什么是最相关的?什么是最有趣的?什么是我们都想到了解的?什么是发生在我们周围我们却不清楚来龙去脉的?我们需要有人来为我们解释与说明。
这就是新闻事业,因为民众对此有了需求,对与其他的、外界的事务有了求知欲、探索欲,所以新闻事业才会如此蓬勃发展。因为人们渴望知晓的,不仅仅是闲话,不仅仅是关于他们只晓得人与地方的信息,不仅是关于世界各地神秘事物与奇迹的记录。
正如迈克尔•舒德森所说:“新闻的效果之一是促进了不同领域的社会互动,道义的放大与道义的组织。”
“新闻的力量不是从它对受众的直接影响中获取的,而是从一种认为它对公民的认识是有效的信念获取的。”私以为,这句话所说的,应该是我们常说到的,新闻的价值性。
新闻因为有其被民众了解的价值,民众对此类的新闻有了需求,才会存在。
同样,迈克尔•舒德森看来,新闻有四种倾向:
1.倾向与强调冲突、纠纷与战争;
2.倾向于超然,新闻工作者对于政治越来越逃离疏远甚至讽刺的态度;
3.倾向于重视战略与战术;
4.倾向于官方,依赖正统的公共消息来源。
民众依靠新闻去获取外界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很多这样的例子:地震时,外界的人依靠新闻了解灾区情况;政府的会议内容,由新闻去代为传达,代为深度解读。
我们都不应该仅仅把新闻看作是我们生活中的报纸、电视、广播。这些只是载体,只是工具,真正影响我们的生活的,是它们所承载的内容。而我们的生活,也不能缺少了这些内容。
新闻的力量,实际上是文化的力量,我们不能片面的以为新闻只是当权者意识的传达,不能片面的以为新闻只是在寻求无意义的噱头以博钱财,更不能以为新闻是我们的生活中可以可有可无的事,因为你要知道,新闻最初的诞生,就是来自于人类最纯粹的求知欲。
说实在的,哪怕到现在,我还不是很明白书中许多出地方的含义,加之自己文笔浅薄,见识短浅,我想,在我今后的生活中,我还回去《新闻的力量》一书再度重逢,唯有依靠于我们的真实生活,依靠于对于新闻的深入了解,我才能真正读懂这本书。




                 读《欧洲文明十五讲》有感
《欧洲文明十五讲》一书,实际上是陈乐民教授在2002年为北大国际关系学院三年级学生开的一门课,对讲课时出现的某些口误或者知识性错误进行修改过后,加以编辑出版的。
简单来说,这本书讲的就是欧洲文明,从希腊开始,到罗马,到中世纪,再至近代的英法革命,最后联系世界历史,以总览的眼光看待其文化发展。这本书看似浅显易懂,但在我们所熟知的历史中,又增加了许多有过深刻思考的东西。对于我这种只对历史有简单了解的人来说,用于加深对史实的了解,是再好不过了。
此书中有一处,学生向陈乐民教授发问:“从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到十字军东征,到宗教改革,到新教的清规戒律和自以为足,我们看到的是三个字——不宽容。希望您谈谈对这方面“西方文化传统”的看法。”阅至此处,我心中也有了一些疑问,我们所接触的,所了解到的欧洲文明,或者是希腊文明一直以来都以“民主、自由、宽容”标榜自身,事实亦是如此,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其中一些与“民主、宽容”所不符之处,这是相对立的吗?
而陈乐民教授的解答是:“民主、宽容”是西方文明的核心,这并非是绝对的。没有人说十字军东征不残酷,杀人盈野。但是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所以,看我们怎么看,从哪个角度看,从历史的结果看,还是从这个一时,是“宽容”还是“不宽容”的。斗争肯定残酷,但是人文的精神总是宽容和自由的。或许,我们应当学会用整体的目光来看待事件,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书中又提到的一个让我很欣赏的观点,叫做“异化”。什么叫做“异化”呢,比如科学发展,结果造出了克隆人,发展出炸弹,原子弹,虽然我觉得此处的例子举的并不算很合适,但民主也可以“异化”,可以异化到“多数暴政”。其实那少数是正确的,但是多数压倒少数,少数反而得不到认可,苏格拉底之死也有一部分是多数暴政的结果。很多东西都会发生异化,就好像我最近看到的一则新闻:在几十年前的西方国家,同性恋被认为是应当受到歧视的,甚至认同同性恋的人也会受到歧视。随着观念的开放,近些年来,许多国家都通过了同性结婚的法令。这肯定是好的,因为在我看来,感情是不分性别的,但是进来西方国家出现了一种状况:不认同同性相恋的人反而会遭到歧视。这一点我是完全不认同的。对于一件事情的认同或者不认同,全然是自己的主观意见,这不是他人应当干涉的。我想,这也是一种异化。
读《欧洲文明十五讲》,其中实在有许多由历史延伸至我们的生活之中的事件,或者说,读历史,历史就如同我们的人生。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读《最后的耍猴人》有感
看到《耍猴人》这本书,我想起了中学时放学回家路上偶尔出现的耍猴人,一般在寒冷的冬日出现,一只或是两只小猴,一个小木箱,穿的单薄,随便在路边找个空地,就是表演的舞台。因为觉得被绳子束缚住的小猴子十分可怜,那时候的我是不太喜欢他们的,只觉得他们太过无情,面对一个这样的可爱的小生灵,却只将它当做一个赚钱的工具,所以路过的时候我一般是随便瞥上一眼,匆匆走过。
但是就去柴静所说,有些细节,看见一点,蒙在人心上的成见就掉了一些。跟随着马宏杰的镜头,我慢慢的触摸到了属于耍猴人的生活,属于他们的喜怒哀乐。我看见,猴子和人同吃一锅饭,同睡一张床,结一辈子的伴,行走江湖,赚钱养家,猴子个人养育各自的儿女,他们一起生活,一起老去,一起消逝于这个时代。
耍猴人在社会上是一个受人歧视的职业,好一点的,嗤之以鼻,差一点的,恶言相向,但最过分的,莫过于那些对他们拳脚相加的人。那些人都不一定是在社会上有着多么崇高地位的人,但恰恰是他们生活中的不如意,才使他们把怨气发泄到“低人一等”的耍猴人身上,而四处游荡,闯荡江湖的耍猴人,在面对这样的不公平待遇的时候,只能忍气吞声,反抗不得。有时候,被打一顿过后,还要庆幸视若珍宝的猴子没有被抢走。怎一个辛酸了得。所以,只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对于那些同样受困于生活的人,多一点尊重,无所谓高低贵贱,无所谓身份地位,只是尊重。
但是同为天涯沦落人,被这样的人们那样暴力的对待过后,耍猴人们还能用一个真挚的心去接受同样沦落在外的异乡人,如同04年春节时候,面对无家可归,身无分文的四川小伙子,生活同样艰难的耍猴人却毫不犹豫的给予的援助。没有春节联欢晚会,没有鞭炮,更没有儿女在身边,这样的春节,因为一次善意的援助,让人辛酸之余,又有些暖心。过完年,回家了,为防身上的钱在回家的时候被偷或是被抢,辛酸的耍猴人又把血汗钱蒸在馒头里,带回家。
耍猴在逐渐消失并不能完全归因于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兴起,人们动物保护观念的逐渐提升。耍猴这个行业中许多传统,许多文化已经随着历史的发展消逝在久远的年代里了。曾经的耍猴人,猴子的穿着打扮,一举一动,都有着文化的气息。但是到了现代,只剩下了一些杂技类的把戏,再没有了属于文化,属于传统的独特魅力。
《耍猴人》中,除了感觉到属于耍猴人的辛酸,还有的,是人与猴的和谐相处。书中许多镜头,或是吃饭时猴与人同食,或是小猴子攀上主人的肩膀,撒娇耍赖,不肯走路。或是陪伴了自己许久的猴子的逝去,主人无言的伤悲。我们都能感受到人与猴的感情,完全不似我之前所认为的“只当一个赚钱的工具”。用女耍猴人党有娇的话说,“猴子是我们家的一口人,它活着的时候给咱家出力赚钱,我们得感恩与它。”
这点在养猴人黄爱青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他家的院子里,小猴子们满院子乱跑,他女儿放学回家,没有理会拴在门口的小猴,那只猴子就叽叽呱呱的叫个不停,直到女儿从屋里出来,蹲在它面前,抚摸着它,说一会儿话,它才安静下来。像是家人一样。他家的女儿、儿子都和猴子成为了好朋友。有一张照片,是黄爱青的儿子睡觉时,小猴子趴在他的怀里,小手抚摸着他儿子的脸,安静的睡着,十足的依赖的神态,而黄爱青的儿子的手,也轻轻的覆在小猴子头上,相拥的一人一猴,十分和谐。
突然想起书中提到的,一个16岁的小女孩在看完猴戏后,对耍猴人杨贵林说:“老爷爷,你这一生给多少人带来了快乐啊!”杨贵林听了,那天一路上都很开心。
马宏杰作为一个记者,一个摄影师,如柴静所说:“他所拍的耍猴人,就是耍猴人,他没有把这个词诗化,照片里的生活就是他们本身,笨重粗粝,人的心里都磨着沙石,吃着劲,但活着。”
他只是一个记者,所以他做的,是一个记者,去观察生活的事,不干涉,不导演,只要真实。而这恰恰,是一个记者,最该拥有的东西。






    读《记录与透视 中国传媒热点事件访谈录》有感
读这本书,像是在看一场电视访谈,虽不及真正的电视节目那样具体,但是恰是如此,才更体现文字的魅力。每一个事件,都邀请了4为媒体界专家来加以评论,表达自己的看法,观点的碰撞之间,才使事件的脉络越发的清晰。
导语引用了狄更斯的:“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这是笃信的时代,也是疑虑的时代……我们什么都有,也什么都没有。”
社会错综复杂,关系交错纵横,我们又该以一种怎样的态度,怎样的眼光,怎样的心态去看待这样的社会,才不使自己被物欲遮了眼,盖了心呢?
很多新闻事件,每看一次,我就越发明白一点属于新闻的力量,属于媒体的力量,属于舆论的力量。
例如当谈论到伦敦奥运会时,国内对于刘翔的报道从最开始的“悲情英雄”过渡到另一个极端的“阴谋论”,媒体的态度和方式的变化,有蕴含了怎样的传媒内涵?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王润泽提出的:西方有人曾说,媒体的罪过在于常常将人引向那些微不足道的事件。忽的想起高中看过的一部韩国关于记者的电视剧。主角的父亲是消防小队的队长,在一次事故中,因为报案人的故意误导,导致全队都在火灾中牺牲,媒体在报道此事的时候,没有追踪火灾的起因,反而将焦点聚焦于队长的指挥失误,大量的极具攻击性的报道使得主角在承担父亲死亡的同时,母亲自杀,兄弟失散。虽然电视剧后来揭晓韩国媒体这样报道的原因是为了演示政治上的另一件事,但是因为这样新闻报道带给主角的悲痛却已经不可逆转了。这样的事件中,媒体缺乏的,是冷静的思考,独立的思考,个性的评论,甚至是冷静的沉默。为了追求销量,博取眼球,丧失了冷静,却造成了这样的惨剧。只希望,作为媒体人,作为旁观者,都能保有一颗冷静分析事实的心。
关于央视“你幸福吗”的系列报道,民间议论纷纷,褒贬不一。我还记得高中看新闻联播中此系列报道的时候,当中有一个片段,当记者采访至一个中年男子,询问“请问,你幸福吗?”的时候,男子耿直憨厚的回答:“不,我姓曾。”我还记得当时班上同学们善意的笑声,平常沉默无比的新闻联播时间因此欢快了许多。
我想,且不论此系列报道的意义,新闻联播能够作出如此的改变,已是历史性的一步了。对于很多人认为的当事人“被幸福”,从而实现新闻联播想要体现的社会风气总体向上的观点,我想我不是完全认同,作为新闻联播这样的媒体,为观众传达这样正能量的态度,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记得读柴静《看见》的时候,其中有提到,电视节目所呈现的内容,实际上是媒体想要让观众了解的内容,有时候,并不是那么的客观全面。但是还是那句话,新闻联播这样的媒体所传达,理应是正能量,这句话并非是说新闻联播只能报道这样的内容,只是表示,对此类事件,或许不应如此大惊小怪。
我还记得许久以前,曾看过一段视频,是马加爵被捕过后,在镜头面前念一篇自己写的信,姑且说是自悔信吧。信的内容很煽情,马加爵在信中成为了一个出身贫困但努力向上,孝顺父母,自力更生,并且很努力的与朋友相处的热情小伙,信中说他用打工的钱买了电脑,为了与朋友和睦相处,把电脑借给室友使用,满怀赤诚之心。当时的我并不清楚马加爵究竟是谁,做了什么,但是看到他的这段视频,不明始终的我心中的天平默默的偏向了他。
但是当我弄清楚来龙去脉过后,却只觉得那段视频的偏颇之处实在是太多。真正的马加爵,仅因一点口角之争,杀害两名室友,担心事情暴露,又杀害了完全无辜的两名同学,3天,手中了结了4条生命,这样的一个人,在视频当中,摇身一变,变成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四好青年,真是讽刺。
的确,在媒体报道的时候,对于凶手的详细报道,可以使观众更加了解事件真相,即使是凶手,我们也不该报以偏见与无端谩骂。但是对于为凶手“立碑”这样的报道,就应该,就能够这样直接面向观众吗?《记录与透视》中提到的校园暴力事件报道过后,观众中甚至出现了 “只有杀人,只有做坏事才能收到关注”这样的观点,究其原因,问责谁人?
媒体对于一件事的报道,应当全面客观,对于凶手,更应关注,但是正是因为媒体报道的倾向性,媒体人在报道的时候,是否注意了报道对于观众的引导正确与否呢?
正如我前面提到的,许多新闻事件,看一次,便更加明白一些属于新闻的力量,我只希望,作为媒体人,作为文字工作者,我们都能意识到,文字的力量,新闻的力量,从而更加体会,手中的笔,是多么的沉重,多么的有力,多么的直击人心,多么的引人向上。
如此,下笔,才会慎重,思考,就会深远。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