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0760|回复: 8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年秋季15级读书心得专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0 15:4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雅欣 于 2016-1-1 14:36 编辑

                                                读《一个人与这个时代》有感

  普通的衬衣,普通的眼镜,普通的发型,普通的长相,他就是个普通人。这是我对这本书封面上的白岩松的第一印象。可等读到近乎二分之一再回过来看看时,觉得有点不一样了。他,就像是坐在我的对面,与我“平视”。那双眼睛,尽管藏身于黑色眼镜后面,可还是不由自主会被吸引过去,那里会否有着一个有点不同的世界。短硬的头发、眉毛、胡茬,不禁联想到他那硬硬的品质。嘴微抿,眉微皱,左手搭右手轻撑着下巴,些许严肃,我小心地模仿,惊喜地发现这个姿势用来思考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他就是这般,忧心忡忡地关注种种社会现象,希冀着一个更美好的社会。

  这本书记录了白岩松和央视一起走过的见证一个时代变迁的20年。这20年的中国电视新闻,经历了非同寻常的20年,从电视新闻、杂志、直播连线到新闻评论,电视新闻的传播语态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而他,赶上了这场新闻变革,成为这个时代的亲历者、参与者、记录者,那么,他的这20年又会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首先,提出的是要关注人。“新闻最核心的在于人”是白岩松做新闻的信条,也是他在整个电视新闻生涯所一直秉持的,因为他认为我们之所以关注新闻,是因为关注我们自己,关注人类的命运。他认为他是幸运的,他庆幸做电视记者是从人物开始的,老学者和长江人系列,一个让他靠近了生命最本质的东西,一个帮助他靠近生活最本质的东西。人格,才是最高的学问,它会塑造你,让你明白人生中的很多真相,以及什么才是你人生中往前走该追寻的最重要的东西。

  其次,他的“平视”思想也让我深深为之感动。正如他给我们呈现的形象,不仰视不俯视,不涂抹不上色,不谄媚不闪躲,说人话、关注人、像个人,平视自己,仅此而已。我们习惯于见到“高”的一些什么人便仰视,见到平民百姓却很容易忽视。“落地了,接地气了”都是很好的形容词,说明开始学会从高处回头去平视人生中最珍贵的和最不重要的都是什么,开始从低处、从地上去平视同样的东西,回到相对平视的位置。现实的中国怎么样,人们都在思考什么、挣扎什么、困惑什么、焦虑什么,俯视着闪躲着是不可能了解什么的,得平视,要站在公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或判断,要真正与千千万万颗平民的心一起跳动。

  再来,是得有思想,不能偷懒。他梦想的就是成为思想型主持人,尽管那来得更坎坷、更漫长,可他是个倔强的人,他在40岁就用“捍卫常识、建设理性、寻找信仰”12个字代替了“说人话、关注人、像个人”这九个字,并倔强地希望更多的人会明白这12个字的含义。

  无论是记者还是主持人,他都坚持用自己的方式。他对自己的定义有两点:一是知识分子,,二是啄木鸟。相同的点都要求带着自己的思考和自己的脑子,要有点小独立,小自由,会忧虑,不被左右,跳离“小我”。1998年的“抗洪”报道中,所有媒体都在报道如何救人,又是如何感人,等等。可是,白岩松看到的不仅是洪水泛滥,更有人口大堤的管涌,因为大洪水暴露出来的无数个沿江家庭,都是三四个、四五个孩子,而那时候“计划生育”可不是国策吗?他,就是这么逼着训练自己的思维方式,看新闻的角度就是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拒绝人云亦云,拒绝偷懒。

  还有一个分享的东西,是他生活的态度。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沿途的多少掌声都不意味着未来”,他信奉行走一段时间,就得停一下。做完悉尼奥运之后,他火了,而且是特火的那种,可是,他开始不安了,恐惧了。知道他最后怎么办了吗?在接受一次采访后,他关机了,别人找不到他了,别的主持人很怕消失,可是他却好像掌握了自己的节奏。“太阳正当午,可得注意落山呐”“没事儿,我换个地平线再升一回。”

  强大的时尚化潮流中,类似浮躁的一些东西正在迅速蔓延。新闻主持人也有点被过度消费了,抵制诱惑,随时充电,主动选择寂寞,是面对被“掏空”的一条可走的路。大家脚步是不是太过于匆匆了,很难再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去冷静地看,还是多点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吧。就怕到最后,新闻主持人,公信力没有了,只成为一个娱乐的符号了。

  不仅对于电视新闻系统内部这个小环境,还是对于整个社会的时代背景吗,他都毫不吝啬地贡献出自己的思考。

  2010年他写出了《幸福了吗?》,他认为这是这个时代的腰眼,两年后的2012年,幸福成为媒体关注十大情感排行榜第一名的东西。现在会思考,并且相信,常识、理性,尤其是信仰,会伴随中国未来十到二十年的路程,会一个一个地成为关键词。

“寻找信仰,我觉得这是中国将来最大的命题。”中国改革头二十多年,着重解决人与物质的关系,比如温饱、小康、翻两番,无一例外都是物质的概念。到我们的物质水平上来了,心灵改革也就该提上日程,不然何谈和谐社会?只有解决了信仰问题和内心的稳定问题,才能对人们产生约束和改造的正能量。

我觉得这不仅仅是白岩松这样的新闻人应该做出的思考,这是一个处于变革的中国,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
思考,去了解,去行动……






                读《益往直前》有感
  水均益15年磨一剑,揭秘央视风云20年。
  从曼德拉到金正恩,从法兰西到美利坚,从伊拉克战地到索契雪山;突访朝鲜,遥望宝岛台湾,访日本众首相,看俄罗斯政坛,一名记者亲历的世界变迁!
  战地记者,高端访问,新闻老兵,一往直前!

------
这是对这本书的宣传,也大致概括了其中的内容,也正是这段话让我提起了好奇心,提起了兴趣。是一本很真实很真诚的书,没有故意为之,没有添枝加叶,没有遮遮掩掩,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接一个精彩的故事,更是通过他的眼睛看到一个有点不同的世界。
硝烟弥漫的战场前沿,光鲜亮丽的演播室,对比明显,他却游刃有余。银幕里的他严肃认真、意气风发,殊不知在那样一番光景的背后有藏着他多少努力与付出、心酸与泪水,这本书,质朴无华却是真情流露。
读完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点。
一、大国之间的博弈
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几句话很深刻地体现在水均益为我们讲述的那些里,而我们只能看着想着,不置可否。合作是基于共同利益上的,根本维护的还是国家利益。无论谁谁国家领导人表面看多么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比如普京,这位俄罗斯少女大妈的梦中情人,虽然以东方人的审美眼光我不知道他颜值怎么样,但就其富有情趣、时而幽默感十足这点而言,魅力爆表,但是,一旦坐到了与国家利益相关的谈判桌上,一副世人皆知的面具就被戴上,必是毫不相让。
他有他的视角:伊拉克战争已经成为了历史,但我们不能就此把它忘记,战乱岁月里人民所遭受的苦难,都在给我们敲着警钟:战争,不是可以“重启”的游戏。和平才是最重要的;俄罗斯是个令人生畏的国家,也是一直以来有着很强侵略性的国家,我们与他们做了邻居,在希冀友好的同时,也不能丢了提防之心;中国人要做的,是要真正认识今天的日本,第一步就是别把他们当“自己人”,要知道,他们需要的很多,拥有的却远远不够,将焉取之?西方,那是一片我们自以为了解其实不真正明白的天地,他们有很多我们没有并且需要学习的东西,,比如他们的社会保障体系,那是我们还远远无法企及的,比如美国,他们是有成为大国的实力的;朝鲜就像是把自己封闭了,我们都是外人,我们都不了解,他们敏感,他们紧张,可能他们眼里只有美国,可是中国却不能抛弃朝鲜,祝福他们;台湾于我们是铭心刻骨的,也是骨肉相连的,但是“一个国家”的观念已经越来越淡薄,不统不独的思想正在蔓延……
在这里,在他的字里行间里,我们看到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国家的人的生活状态,同时也看到我们的阵痛和困惑。
二、水均益的那点倔强
对于新闻工作,水均益的状态自能用狂热来形容,最为深刻地就是他在伊拉克的采访。
为了亲临一线,拿到刚出炉的第一手消息,也为了自己那点容不得别人说三道四的骄傲,更为了身为新闻人、身为中国人的荣誉,从主动请缨、带队采访,到贿赂讨好新闻官、到各种招数周旋于大使馆、到从约旦辗转科威特,再到不顾上级命令,先斩后奏,冒着炮火,重返战地,直至拿到自己想要的资料、去到自己想去的现场。
他的职业操守,他的主动意识,他的为了热爱的事业奋不顾身不达目的不罢休,我们又能做到几成?
这是一本很好的书,希望能被更多的人看见。


                          读《总有一条路 》有感
不知几人敢把自己称为“传奇”,作为媒体的《新京报》敢,“十年前是一个传奇,十年间是一个传奇,十年后还将是一个传奇,作为一个媒体,活着,就是不输;有尊严地活着,就是传奇;有尊严而又有意义地活着,同样也是神迹。
这里有一群自恋与折腾的新闻人,他们用自己的新闻理想、新闻态度把心中的火与热都奉献给《新京报》,品质、责任、风骨,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他们的身上。
在这里,要吃三碗“灵魂饭”。第一碗:良知,“对良知绝对的坚守可以让历史在它面前臣服”,也正是因为有良知的庇护,新京报人才能活得如此的纯粹。第二碗:风骨,“没有温良恭俭让,没有互相吹捧,只有言辞尖锐的问题分析,不留情面,没有姑息”,最能吵架的“理想主义者”在这里扎堆,统统对事不对人,可惜“君子动口不动手,该吵吵该乐乐。第三碗:自由,无论办什么事,要想有个性,有差异化,有竞争力,有市场前途,体制内就必须给予空间,不能管的太多,干预的过多,理性与自由,正是《新京报》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
每个新京报人都吃了这三碗“灵魂饭”,而《新京报》之于他们,更是一大碗“灵魂饭”。
在这里,要传承与复制的两种DNADNA在,灵魂在,灵魂在,不论前方有何困难,都能坚持,都不会迷失方向。第一种:信念。“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你的意念”,坚持着,即使立于风雨飘摇中,同样展现自己的执着与风骨,熠熠生辉。第二种:理想。理想不能当饭吃,不标榜“理想主义”。一群对理念和价值观有类似认同的人聚在了一起,因为选择所以坚守;因为坚守,所以成就。
很难相信,《新京报》为何能把这群人都聚在了一起,每个人都有血性,每个人都有想法,在这个集体里,却都把自己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读《回到启蒙》有感

读它的时候,相较于前几本书,它显得晦涩了许多。由于认知水平和经验不足,我不能给予什么有价值、有深度的思考。脑袋里想到的是,哦哦,原来还有这样的观点和考虑,也还确有这么一批人,在为着共同的中国做出思考,无论是政治、经济,亦或是文化,一个又一个的人发现问题、揭露问题,努力寻求办法解决问题。

《回到启蒙》,是它的书名,听起来很深奥,格调很高,嗯,就它了。拿回去,翻了几页,实在是超出了我的理解范围。但借都借出来了,人呐,有时候就得逼自己一把。我硬着头皮看下去,度娘都快被我玩坏了。

读它的时候,觉得自己平常真的活在象牙塔里,看到的想到的都是些表象的东西,美好的大千世界,原来背后也安藏那么多的补丁和漏洞。

这本书收录了《方法》里的许多优秀文章。一篇又一篇,深入人心,撼人心魄。一群站在时代浪尖上的“睁眼人”,激情澎湃地讨论着聪明与愚蠢。各类领域的人在这里交流思想、擦出火花,在这里,标举的是“新启蒙”。

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各个行业,多个领域,显现了这本交叉学科杂志的特色,其中的思想深度令你叹服,我们还需努力。






                                读《罗马盛衰原因论》有感


“条条大路通罗马”,从小时候就熟悉的这句俗语,让罗马充满了神秘色彩,让人向往,好奇……

这算不上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历史著作,以我有限的知识储备,来看这本《罗马盛衰原因论》,还是太吃力了些,理解起来相当困难,没有资格去判断对与错。也生怕别人问我,你读过吗?觉得怎么样?因为确实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公元前9世纪,罗马还只是意大利半岛上一个刚刚兴起的再普通不过的城市;公元前2世纪,罗马悄然成为地中海霸主;到了公元1世纪,一跃成为横跨欧亚非、称霸地中海的庞大罗马帝国,一时风光无人能及。这里,共和政体?严明的法律、自由的公民,还有在大大小小战争中被不断磨练出来的勇敢、大无畏,随时准备着为荣誉牺牲自己的精神。这样的罗马是不可能不胜利的。面对这样的罗马,我们很难不认同孟德斯鸠的感慨:“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在准备战争时能够像罗马人这样小心谨慎,在作战时能够像罗马人这样的毫不畏惧。”一切坚固的堡垒,在它面前都将灰飞烟灭。

可是,慢慢的,渐渐的,坐上霸主地位以后,无人能敌以后……共和、民主、自由精神在远去,人们变得不再关心帝国的前途和发展,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五脏已经开始腐朽”,帝国的衰落也只是时间问题了吧。

有盛必有衰,世间常事吧。就当给后人留下个遗憾和谈资吧!





                                           读《深度报道之理论、实践与案例》有感



“我们总是离事实很近,却离真相很远,深度是不断逼近的过程”,这是写在了《深度报道之理论、实践与案例》这本书封面上的一句话,也正是这句话吸引住了我,我想知道事实的背后是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真相,我想知道我们看到的报道背后又有怎样的深度和广度。

它不是一开始就给我们摆出理论,让我们似懂非懂地自己去蛮横地理解,以一个生动典型的例子,会变得简单得多。开篇就给我们举了一个关于天安门广场乱扔垃圾的报道的例子,一层又一层的剥开,让你不由自主地跟着去思考,就像脑袋瓜被人敲了一下又一下,总是忍不住地不停发出感慨,原来还有这样的角度,原来还有这样的真相,不断逼近。

事实很容易就被描述出来,但是否全面却有待考量。就这么一个事件,但若是想要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实,就必须有更多的事实的调查。只有在掌握更多事实的过程中,更多深度信息能不断被揭示出来。对于天安门广场扔垃圾这件事,我们可以发现:新闻事实的深度是一个层层挖掘、不断逼近、逐渐抵达的过程。

“通过一篇深度报道,逐步理解每一个新闻事实或现象背后的社会背景及意义,比如社会的管理方式、公共治理的逻辑、政治文化的生态及其背后的权利结构,也就是说,当读者脑海中不断形成关于治理方式、权力结构、文化脉络、管理制度的知识拼图,那么,就有可能逐步形成和完善对整个社会的深度认知和总体洞察。也许这就是深度报道比动态报道更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我不知道在这么一本书里,我接触到了多少个故事,一个又一个,那么的深刻、那么的震撼,不同的领域,不同的社会层面,但反映出来的却是我们国家不得不去重视的“毒瘤”。报道出来的价值和意义,就是让更多的人去认识、去了解、去关注,最后得以解决、每一个深度报道都像是个战场,你需得忍耐,需得挖掘,需得钻研,需得担当,才能到达你想要的深度。

从事深度报道的记者,很少会非常自信地说:我的报道揭示了全部的真相。其实,我们每个人,也不该偏好下结论,多思考一下吧。






                                       读《记录与透视之中国传媒热点事件访谈录》有感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这是笃信的时代,也是疑虑的时代……我们什么都有,也什么都没有;我们全都会上天堂,也全都会下地狱。”这是本书前言中引用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所绘制的一副令人冲动又使人讶异,既田园牧歌又危机重重的社会图景。引用这段话的原因是因为它也很贴切地描述着我们所处的时代。这是一个复杂的时代。


这是一本以中国传媒热点事件为议题的深度访谈录,一个又一个热点事件,不仅仅是媒体的独角戏,更是政治、经济、文化在这个行业的影射,都是时代的鲜明印记。捧着这本书的,无论是新闻业界的专业人士,抑或是关注社会进步、时代生态的普通读者,均可从书中获得关于时代发展的些许启发。


我们的传媒与我们的好时代。这个时代有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有敢于出声的新人类,新闻媒介也在尝试做出自己的努力,勇敢地跨出去拥抱新变化。社交媒体的到来,不仅仅改变着用户接受信息的方式,也在持续不断地改变着原有的传播格局。例如,“微博”平台就给知识分子和草根群体提供了一个新的恣意狂欢的舆论场,社交媒体上任何新问题都可能被提出。这时候,,寻求变化与发展是唯一的选择。引进国际版权贸易促进真人秀节目的崛起、针对受众收视新习惯做出全方位的调整等等,都是在利用社交媒体“话题酵母”功能,化危机为转机,全面拥抱新媒体的选择结果。这些变化,还在继续……


我们的传媒与我们的坏时代。新技术的传播也对媒介内容产生巨大影响。“网络和微博更像是媒体,它们设置话题,给出观点;而传统媒体更像是听众和记录者,对微博上的观点给出‘是’或‘否’的评价。这导致两个结果:一方面,传统媒体成为微博的回音壁,另一方面,媒体声音趋同,失去了各自的立场和特色。这是很可怕的。”社交媒体上的观点,尤其是那些占上风的、受拥护的观点,很轻易地就左右了传统媒体对新闻事件的判断!体育报道的激情与乱像、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和舆论审判、道德批判与网络狂欢等等,让我们看到了网民的“力量”,何为“网络暴力”,全民“口水”舆论风暴,实乃可怕!


时代的记录,时代的印记,每段历史都是个性鲜明的,脚下的路该去往何方,多些思考……






                                                    读《最后的耍猴人》有感

生活的时代不对头,关于,“耍猴”这类民间艺术,没有机会接触到了。“最后的耍猴人”?最后?我们都还没见识过呢?怎么就成最后了?


《最后的耍猴人》是由知名人文纪实摄影师马宏杰用整整12年的时间,以全新的视角,用广域的跟拍,忠实地记录了“耍猴”这门才艺为生的一群民间艺术家的真实生存状态,及其在当下中国的发展情况,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正在消失的民间中国。


马宏杰,本书的作者,他拍耍猴人。一开始是在街上偶然遇见,感兴趣,接着就陆续很拍了近十年。他跟着耍猴人走南闯北混江湖,一起卖艺,一起扒车,一起在外面和猴子打地铺睡觉。所以,翻开这本书,首先打动我的,是作者的职业精神,他尊重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职业和自己拍出来的照片,更是那些照片背后所呈现的底层人民的生存环境。


他拍些什么呢?


耍猴人,走街串巷挨饿受冻担惊受怕,一天辛苦下来发现收到50元假币的难过,被地痞流氓欺负,被保安城管搜掉身上所有的辛苦钱,顶着车厢顶不足一米处的高压线扒火车,跳车躲避摔断胳膊腿,甚至丢掉性命,用塑料布搭窝棚当家睡在立交桥底下,用干馍充当几天几夜的食粮……生活本就不易,这都是耍猴人的生活状态,心酸不已。


可是。


当看到杨林贵驮着疲惫的猴子,喂猴子吃自己还没动筷子的清汤挂面时,当看到小猴子藏在小孩的被窝里,把手搭在小主人脸上熟睡时,当看到女主人用自己的乳头安慰小猴子,小猴子像婴儿般哼哼唧唧撒娇时,当看到猴子帮主人抓头发,帮主人捏肩时……我觉得至少释怀了些,还是有一些,不,许多,许多背后的温情在默默支撑着,支撑着他们在艰难的生活中,从不抱怨,勇敢前行。


他们的表演给人带来欢乐,但创建文明城市的步伐越来越近,他们的表演与干净的大城市越来越不符合,能够容纳他们的空间越来越小,越来越边缘,最后连一点点的容身之处也没有了,只得离开,直至不得不放弃这千年技艺……


印象最深的一段话:耍猴人行走江湖,居然要如此忍气吞声。他们如此年复一年行走江湖、卖艺赚钱,从河南新野到1000多公里外的四川耍猴卖艺,这样冒着生命危险扒火车,不过是为了省几个辛苦钱,归根到底还不是为了活着?我不也是为了活着?只不过活着的方式不同而已。


生活不易,人与猴,都如此。


我们尊重的,都是生活本身。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