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0778|回复: 8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年秋季15级读书心得专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7 00: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霞 于 2015-12-28 18:49 编辑

                读《风云人物采访记》有感

        世事无常,风云变幻。
        读了意大利记者,作家-奥里亚娜.法拉奇的作品《风云人物采访记》,让我受益匪浅,感慨良多。这部作品有她关于越南战争、印巴战争、中东战争和南非动乱的采访的一些相关资料。

        这样一个被称为“世界第一女记者”和“文化奇迹”的意大利女记者,让我依稀看见了几十年前的世界,了解那时的社会风貌与战争详情,以及当时世界的风云人物,我深表感激。她不乏雄心壮志,在她的同时代人中,很少有人能无视她那刨根究底的好奇心和她把提问突然转变为指控、争辩和诉状的能力。

         在这部作品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她有关于亨利.基辛格的采访记。基辛格在1972年11月,接受奥里娜采访时他担任尼克松政府的国务卿。后经证实在水门事件中丝毫未染,因而在福特政府继续就任国务卿,在美国的对外政策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直至1977年。之后,他继续活跃在美国和世界的舞台上。

       在她的采访记中,我看见了一个如人们对基辛格的称呼那样的,尼克松思维的保姆这样一个人。总统离不开他,做每一次旅行,参加每一项仪式,出席每一次正式宴会,度每一个假期,都把他带在身边。像他所取得的无与伦比的成就一样,基辛格一直是个谜。在看了奥里亚娜的采访记后,我发现基辛格并非只是一个弄权之人,他也是一个爱好和平,才华横溢之人。说不上是喜欢这样的人,然而钦佩的确是有的。

        在奥里亚娜这部作品中,我还看到了坚定的反共产主义者的阮文绍;誓死保卫越南共产党的武元甲将军;在越南战争中,先持中立立场,后又倒向北越一边,开始和中国来往的柬埔寨国王诺罗敦.西哈努克……

        看了这本书,你可以看见20世纪风云人物的背后,他们似乎可以主宰一切,但实际他们也有太多的无可奈何。看了它,或许你会对20世纪的世界大战有一些新的理解。

        不得不说,我佩服这位意大利的女记者,女作家,在她的笔下,我看见了风云人物的另一面,看见了世界大战背后的一些故事。感谢奥里亚娜,感谢《风云人物采访记》。但我仍然希望,和平是永恒的,战争是不必要的。世事无常,风云变幻。我们需静观其变,谋定而后动。     











      不要因为别人的否定而放弃坚持                              

――读《退稿信》有感

        凡人不知道缪斯会走哪条路。如果她再次造访你,请代我向她致意。
  
        当初他们在写稿时是如此信心满满,但是,那些报社的编辑们,把他们的稿件给彻底否定,如今它们却排列在书店的书架上,慢慢地卖出第二刷、第五刷,甚至第十刷。

        长久以来,有许多书与作者在被退稿后还获得了一举成名的机会,那案例多到无法在此一一备载。有些退稿信跟寄出它们的那些出版社一起销声匿迹了;有些退稿信则像“时光宝盒”一样被人收藏在某个角落,很可能永远都无法重见天日,再也没有机会满足那些研究者的好奇心。可以想象的是:大部分的退稿信都是不应该曝光的,编辑们宁愿把它们当成忧郁的悲歌,伴着自己以优雅的身影淡出业界,不带着任何痛苦。如果退稿信也可以被视为一种独立文类的话。当然,每个人都可以用“马后炮”的方式来批评这些信有多愚蠢;但这些信中的一部分注定要成为退稿信中的经典之作。

        读了这本《退稿信》,深深地明白:不要因为别人的否定而放弃坚持做对的自己。

        有那么多作品被那么多出版社给退了那么多次稿,坚持下去还是有一举成名的机会。所以对于如今的我们,尤其是学新闻专业的我们而言,无法避免地会面临如那些名家一样的被多次否定,多次退稿。但是,我依然坚信,每一次被否定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完善自我的机会。不能因为别人的否定而放弃坚持自己。

        就像夏绿蒂.勃朗特与《简.爱》,据说这个故事是以夏绿蒂与艾米莉在布鲁塞尔语言学校读书的经历为题材而写出的手稿寄给“Smith,Elder”出版社。在作者看来,那家出版社的退稿信“以一种非常客气、体贴的口吻”来讨论这本书的优缺点,“信中呈现出一种理性的精神,一种开明的鉴赏力,以至于他们的拒绝反而使作者更感欢欣鼓舞,因为她不希望人家以粗鲁随便的方式接受她。”就在同一年,“Smith,Elder”出版社出版了《简.爱》。被退稿,被否定都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之后不在坚持自己。

       不要因为别人的否定而放弃坚持自己,如若放弃,那就真的没有了成功的机会。每一次被否定都是成长的机会。






                                                                     读《自私的基因》有感
         起初,我如作者所言将其视为科学幻想小说来阅读,虽其篇幅较长,但让我受益匪浅。“事实比想象更离奇”,我们都是生存机器――作为运载工具的机器人,其程序是盲目编制的,为的是永久保存所谓基因这种禀性自私的分子。我承认,刚看到这本书的题目时,被作者这种拟人化的方式所“欺骗”,将重点放在了“自私”一词上。

    虽然黑猩猩和人类的进化史大约有99.5%是共同的,但人类的大多数思想家还是把黑猩猩视为畸形异状,与人类毫不相干的怪物,而把人类自己看成通向全能上帝的阶梯。对像达尔文这样的一个进化论者来说,情况绝非如此。认为某一物种高尚是毫无客观依据的。不论是黑猩猩和人类,还是蜥蜴和真菌,它们都经过长达约30亿年之久的所谓自然选择这一过程进化而来。每一物种之内,某些个体比另一些个体留下更多的生存后代,因此,这些得以繁殖的幸运者的可遗传特性(基因),在其下一代中的数量就变得更加可观。基因的非随机性的分化生殖就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造就了我们,因此要想了解我们自身的特性就必须理解自然选择。

         尽管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进化学说是研究社会行为的关键所系,但却一直为许多人所忽视。社会科学领悟内一系列研究部门相继兴起,致力于建立一种达尔文前派和孟德尔前派的社会和心理世界的观点。甚至在生物学领域中,忽视和滥用达尔文学说的情况一直令人诧异。无论造成这种异常发展的原因究竟何在,有迹象表明,这种状况即将告终。道金斯对社会学说中这一崭新工作的主要论题逐一作了介绍,利他和利己行为的概念,遗传学上自私的定义,进犯行为的进化,亲族学说,性比率学说,相互利他主义,欺骗行为和性差别的自然选择。道金斯精通这一基本理论,他胸有成竹,以令人钦佩的清晰文体展示了这一崭新工作,由于他在生物学方面造诣颇深,他能够使我们这些读者领略生物学文献中丰富多彩和引人入胜之处。

       总之,达尔文主义的社会学说使我们窥见了社会关系中基本的对称性和逻辑性,在我们有了更充分的理解之后,我们的政治见解将会重获得活力,并对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支柱,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必将对我们受苦受难的众多根源有更深刻的理解。

        对于这本书的一些观点,说实在的,我并不能理解的很深刻,但是,它的确让我知道了更多东西,让我受益匪浅 。







                                                                         读懂“你”的心        
                                                           ――  读《微表情心理学全集》有感
          起初想读这本书是因为听说一些查案者,通过研究嫌疑人的微表情来实现破案。感觉十分神奇!十分有趣!

         俗话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就如同动物依靠保护色躲避敌人的攻击一样,人类也喜欢把自己伪装起来,不愿意表现出真实的一面。

        在我的认知里,社会本来就是复杂的,一些人为了追求利益常常会发生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事情,而想在这个扑朔迷离的社会里拨云见日,免受他人的误导、欺骗、中伤,就必须掌握“微表情读心术”的技巧。

        读过这本书让我知道,所谓的微表情就是人在受到来自外界的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应激反应。这种反应最短可持续1/25秒,最长也就是1/5秒,往往都是一闪而过,在实验室里,只有10%的察觉到。但相比人们有意识做出的表情,“微表情”更能体现人们真实的感受和动力,它不经过大脑,没有任何修饰,不以人的意识而转移,不能伪装,不能作假。它是人在遇到应急刺激后所做出的“第一表情”,这种表情才是人内心最真实的声音,读懂微表情是知道对方内心真实想法的前提。

       在我眼中,微表情是人们内心活动的“放大器”,一张面孔下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都可以通过微表情尽收眼底,一个人的外表、姿势、动作和说话的语气,甚至是一个眼神,一个习惯都在传达其内心的所思所想。正如法国文学家狄徳罗所说的:“一个人,他心灵的每一个活动都表现在他脸上,刻画得很清晰,很明显。”

        在如今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掌握他人的长短优劣,在细微之中察人于无形,能让你更好地了解别人的想法,而后及时做出正确的应对,从而获得成功。如果我们错误地理解了微表情的含义,会让我们对交流对象形成错误的判断,这无疑会增加人们之间的隔阂。

       从这本书中,了解到眉梢眼角下,音容笑貌下隐藏的思绪。就好比说话时不断眨眼,说明一边讲话,一边还在考虑别的事情。也如掩口而笑的这类人大多性格内向,与人交往时比较害羞。如果是女性,则不会主动与人打交道,也不会轻易吐露心声。如果是男性,则多有些娘娘腔,跟其他人相比显得格格不入。

         读过这本书,让我开始反思往日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一些微表情,惊奇的发现,很多时候的微表情与书中所言都很契合。这本书,让我更好地去读懂别人的心,能够更好地与人交流、相处。
      









                                                                  有这样一个女人
                                                          ――读《林徽因传》有感
         林徽因――一个旷世美丽的女人;一个才华绝代的女人;一个创造了沙龙又走出沙龙的女人。

         她是许多人梦中的白莲花,徐志摩为她徘徊在康桥边,寻一支长篙,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只为圆旧时新梦;梁思成为她奔波在国内外,觅一世相守,在她的身边守候,只为搏红颜一笑;金岳霖为她终生未娶,寻一方净土,在净土之上低声吟唱,只为默默凝视她的美。

        张清平笔下的林徽因为中国女性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人生范式。整个20世纪的下半叶里,中国社会始终以极有限的一两种范式引导着自己的女人们,她们曾是穿越中国当代史和文学史的一系列符号,这是些伟大和崇高的符号。当这一页历史渐隐,人们获知共时段还有过另类的女英雄:被割断喉管的张志新,被切掉肾脏的黎九莲――这一切让人千百遍地想起那句有名的宣告:“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然而做人、做一个大写的女人又谈何容易!

         思成放下一切守护在徽因身边,他愿意做一切事情,只要能让徽因高兴。生命的脆弱和莫测使徽因和思成对人生、对爱有了新的认识。爱,不仅仅是花前月下,儿女情长;爱更是患难与共、是彼此的扶助和共同的承担。人的一生不可能无牵无挂无负载地来往于世,承担使生命有了沉甸甸的分量,承担阻止了人在痛苦的深渊中下坠。徽因的母亲走了,一段时间里,活泼好动的徽因变得沉默了。沉默的徽因依然灵秀清丽,只是她的眼眸里多了几分忧郁,几分深沉。这些思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面对命运,人要么被打垮,要么挺身承受。徽因挺身承受了这一切。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徽因在她生命的夏季里与思成开始了在营造学社的工作。思成留美期间,确立了以中国建筑发展史为自己的研究方向。而建筑在中国历来被认为是一门手艺。由工匠师徒相传,没有留下什么文字记载。几千年的古代中国,有关建筑技术方面的书籍仅有两部,一部是宋代李诫的《营造法式》,另一部是清代的《工程做法则例》。而且《营造法式》由于年代久远,许多建筑术语让现代人不知所云。因此,能够让思成和徽因学习参考的建筑学资料甚是稀有。在她生命的夏季里,她在北京布胡同留有足音,她与思成送别徐志摩,但这一次的离别却是永远的分离。她愁望着云泞的天和泥泞的地,只担心他们上山一路平安。到山大家都安好否?她在纪念。你去,她也走,你们在此分手;你上那一条大路,你放心走,你只消跟从这光明的直线!你先走,她站在此地望着你:放轻脚步。别教灰土扬起,她要认清你远去的身影,直到距离使她认你不分明。徐志摩乘着天边的一缕彩虹,轻轻地、悄悄地离开了这里。她在悼念着这位故友。

        在那些流亡的岁月里,她一心担忧着孩儿们,此时的她早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爱她的孩子。流亡的日子是精神容易迷惘的日子,流亡的日子是情绪容易波动的日子,流亡的日子更是思念故乡、怀念亲人的日子。每当这样的时候,思成和徽因就会领着大家唱起歌来。他们安家龙泉镇,在李庄,徽因病了,她一天天挣扎着,煎熬着,体温反反复复降不下来。病痛折磨着她。终于,他们北归清华园,结束了这段流亡岁月。

         不息的变幻,一叶凋零,秋之将至。季节如此,风尚亦然。徽因喜爱沈从文的文字,她懂他,徽因绝望,为何经历了几百年的战乱和沧桑,在解放前夕还能从炮口下抢救出来的古城,反而在新中国的和平建设中要被毁弃?她悲痛这些。1951年底至1952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党和国家机关中开展“三反”、“五反”运动。1954年秋冬之际,徽因病倒了。夜半风起时,风卷着尘沙,打着呼啸。徽因在这时,离开了我们。不久后,思成也病了。

         徽因的一生经历了民国到新中国成立的变迁。她一生爱建筑,爱诗歌,爱民主,爱自由。她就是这样一个女人。这本书不仅仅写出了林徽因的生命历程,心路历程,同时也让我看到了像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人生,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影子,有着很高的认识价值和积极的人生启示。读这本书,我读到的不只是一个新女性,一个才女,还有这个时代,还有她对建筑、对文学的爱。







     


                                                            读《中外名记者及其新闻风格》有感
        19世纪末到20世纪,是资本主义发展成熟的时期,它既经历了繁荣,又经历了危机。

         劳资两大对立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人类发生了世界性的惊天巨变,巴黎公社、十月革命、反法西斯战争、中国的新生等一系列的革命和变革性的事件接踵而至。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为20世纪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广袤的大舞台。一大批优秀的新闻记者脱颖而出,写出无数震惊世人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既是当时的新闻,又是今日的历史,也是新世纪新闻记者学习的范本与创新的参考。

       许多为人类正义、追求真理而奋斗的记者因此也成为20世纪的新闻巨擘,为后人所敬仰。这些新闻记者的勇敢、坚强、正直无畏的品格是我们新世纪记者的鼓舞力量。

       做一名优秀的、成功的记者并不容易,要想成为世界顶尖级记者更要付出终身的努力。成功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既有必然因素,也有偶然因素;既有长期的坚持努力,也有瞬间智慧火花的爆发。

        在作者尹均生看来,纵观中外名记者的成功之路,他觉得:机遇是历史之神的恩赐,经历是从业智慧的源泉,敏锐是捕捉新闻的燃烧点,技巧是新闻作品的华衮。还有统率这一切的――正直,是新闻记者品格的灵魂。其中,机遇和经历是一个记者大获成功或一举成名的必须条件,“时势造英雄”在新闻工作中尤为明显,没有大变革的“时势”就不会有重量级的新闻,没有重量级的新闻,自然就难有一鸣惊人的新闻记者。当然,仅有机遇,却不善把握、不深入采访也是写不出好新闻的。

       在尹均生的这本书里,你能看到:巴黎公社的战士、目击者和记录人――利沙加勒;美国新闻界的“拿破仑”――约瑟夫.普利策;享誉世界的新闻报业巨人――沃尔特.李普曼;十月革命的历史见证人――约翰.里德;拍摄曙光、采撷“圣火”的政治记者――瞿秋白;中国女兵记者第一人――谢冰莹;被媒体誉为“世纪女性”的电视主持人――吴小莉,等等。

      他们有的是战地玫瑰,有的是时代先锋,他们用自己严谨的态度,火热的激情,全身心的投入到新闻工作中,他们是可敬的,是伟大的,他们为新世纪的新闻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我敬他们,并将他们作为自己的楷模。有他们,是新闻界的幸运,是我们后辈学习新闻的幸运。
      
                                          


                                                                                                            读《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有感

                                                                                                                ――  初心不改,方得始终

青春就像是一台戏剧,而曾经的我们,不过都是台上蹩脚的演出的演员。终于等到演技精湛时,也走到了曲终人散。

我们收获着,也一路的失去着,只是,当时的那些最初的心,最初的梦,我们还有吗?我们还在坚持吗?



小的时候,我们没有很多漂亮的衣服,没有很多好吃的零食,没有那麽多的人情世故。有的只是小小世界里,单纯简单的快乐。有的只是童真七彩的天空。那个时候我们相信童话,我们喜欢单纯的小红帽,我们崇拜无所不能,上天入地的孙悟空。我们相信灰姑娘最后和王子会一直幸福的在一起。想想,那个时候的自己真是了不起,敢做那些现在,再也不敢做的白日梦。

我深深的觉得,一个人最初的梦想,就像是一粒种子,在我们最单纯无邪的年纪华的土壤里,笑容是阳光,干净的心是雨露。慢慢的可以生根发芽。然后,只是有的开了花,有的半路枯萎。因为,有些人的心,一直是澄澈的,而另一些人,却在所谓的成长过程中,给那片“心的土壤”,负载了太多东西。再也没有时间,去浇灌那、朵最初的花。

一直坚持,初心不改的人啊,就是心无旁骛的,也该是“单纯”的。因为这个世界诱惑那么多,路有那么多条。稍微一偏,我们的人生就是另一番景象了,我有一个朋友,很多年前,我们都爱好文字。当时都大夸奇谈的说,以后一定会出书。可笑的是,毕业以后,我们这些当初学文学的人,都没有从事写作这一行业,只有他一个人,回到了老家,白天打工,晚上创作。终于,在今年马上就要出版了。而在我恭贺羡慕之余,更是感慨良多。

我曾经多次问过他,是什么原因,可以一直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创作的呢。他直说,他坚信自己的书,有一天一定会出版的。然后就因为这个动力,在无数次别人的冷眼中,不理解中坚持到现在。对于他而言,写作已然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这样的初心不改,当真让我等,只是口头说说的人惭愧不已。

大宗师里,宫二先生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应”。我们只要信念一直在,就总有被回应的一天,哪怕现在无人理解,终会有被人理解的一天的。我想,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是这样在追逐初心的路上,孤独的跋涉者。

趁我们还未老,还能抓住青春的尾巴时候,静下来。好好跟自己。来一次内心的对话。时常去看看那朵,成长于我们内心的花。别让荒芜,蔓草住满心田,适时的给梦想的植物,剪剪枝丫。

别让人生遗憾太多,在且行且珍惜的道路上,初心不改,方得始终 。



                     





                                                         读《乡关何处》有感
                                                            ――有一抹乡愁
         野夫在此书的扉页上这样写到:许多年来,我问过许多人的故乡何在,大多都不知所云,故乡于很多人来说,是必须要扔掉的裹脚布,仿佛不遗忘,他们便难以飞的更高走的更远。而我,若干年来却像一个遗老,总是沉浸在往事的泥淖中,在诗酒猖狂之余,常常失魂落魄的站成一段乡愁。

        看了野夫的这本书,引发了我内心深处的一些思考,当然也让如今离家求学的我,心中油然而生起一抹乡愁。

        虽说他讲的是他那个年代的故乡、故事、故人,但是,就正是在这些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对于故乡、故事、故人的回忆里,隐隐约约地却又强烈地表现出野夫对于那个时代的反思。使他的回忆变得生动,富有社会现实意义。

       他的母亲和外婆的遭遇正是那个时代男女不平等,男尊女卑,社会偏见,军阀混战带来的恶果。他在回忆里对母亲和外婆表现出来的同情和惋惜,正是他对于在那个混乱的时代里受着伤害的千万人民的同情的缩影。

         如今的我,虽不能亲眼看见清朝末期,民国初期社会的动荡与不公,但是,透过野夫的文字我依稀能够感受到一些那个时代的不公。能够体会到一些他的感受,他的惋惜痛苦之情。

        此时,我的心中也有一抹乡愁在牵动着我,虽说,这抹乡愁的牵动力没有野夫心中的那抹乡愁强烈和深刻,但是,它的的确确是真真实实存在的。对于故乡,我是有所眷恋的,这一点与野夫很像;对于故事,我是有所感悟的,这一点却不如野夫的浓烈;对于故人,我是有所怀念的,可这一点却不如野夫的深刻。

        我喜欢野夫的这本书,喜欢野夫的文字,平淡中不失深意,朴实中引人深思。野夫,有一抹乡愁,我也有一抹乡愁,只是这其中的深意,我的这抹乡愁却是真真切切抵不过野夫的那抹乡愁的。到这里,我不竟又想起了野夫的那发问:你的故乡何在?

         是的,野夫是一个遗老,对故乡念念不忘;对故事所思甚足;对故人深深怀念。与其说,我上面写的这些粗浅的文字是对野夫《乡关何处》这本书的思考,不如说,我更多的是想要去了解野夫这个人,了解他书中的主人公的一生。最后,我不得不承认,我喜欢野夫的文字,也感谢他简单真切的为我们这些读者展现出属于那个时代的一些他自己真实的感受与思考。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