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王爽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龙新时报》73期作品总汇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10-7 22:28:36 | 只看该作者
感官触动与新闻伦理的平衡
编者按:92日,一张被称为"最让人揪心的的照片"传遍了整个欧洲。叙利亚三岁男童艾兰在偷渡到欧洲的途中不幸溺亡。艾兰的照片很快占领了欧洲舆论场:大众表达了对艾兰的痛惜、催促欧盟重新审视难民的接纳问题。同时也有专业人士对这张照片的新闻伦理问题提出了质疑。
    92日,一张被称为“最让人揪心的照片”传遍了整个欧洲。照片的主人公是叙利亚的3岁男童艾兰·库尔迪,在与亲人从战乱的中东偷渡欧洲的过程中不幸溺亡,更为不幸的是艾兰的母亲和哥哥也在这场偷渡中死亡,只有父亲侥幸存活。
    艾兰的照片很快占领了欧洲舆论场:大众表达对艾兰的痛惜、欧盟重新审视难民的接纳问题。同时也有专业人士对这张照片的新闻伦理问题提出质疑:该不该拍摄这种照片?客观的媒体是否披上了煽情的外衣?消费了难民们的苦难?利用了受众的同情?在媒体刊登了这张照片之后,更多的灾难报道涌入媒体平台,在照片和文字上呈现了大量难民的逃难形象,一张张痛苦扭曲的脸展现在大众面前,直观地传达了逃亡难民的艰苦与辛酸。
    1993年新闻界也曾因为一张令人揪心的照片引发了争议。摄影师凯文·卡特拍下了《饥饿的苏丹》,照片中一个苏丹女孩饿得跪倒在地,而身后有只兀鹰正在虎视眈眈等待捕食女孩。这张照片使得摄影师获得了普利策奖,但因摄影师因拍照为重而未先救人引来了大众的指责,最后凯文不堪舆论压力而自杀。
    荷兰在线特约专栏曾如此评述:所有的人道主义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站在抽象的第一人称“我们”的位置上发言。当问题涉及到观看他人痛苦时,任何“我们”也不应该视为理所当然。事实上,那些大肆挥霍同情的泪水的媒体恰恰是往日以民族主义的敌意反对接纳难民的媒体。
    对叙利亚小难民的拍摄是否恰当,新闻摄影师傅拥军表示:这幅新闻照片不存在新闻伦理问题,而难民照片大量在媒体出现,是一些人借此炒作而已。
    而从实际意义出发,这张照片的确让欧盟开始行动起来了:欧洲对待难民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德国总理默克尔呼吁欧洲各国应该共同成立一个强制机制,让各国分担难民责任。德国预计到今年年底将会接收超过80万难民。
    拍下艾兰的摄影师德米尔曾对CNN 表示,拍下这一幕是作为摄影师的本能,工作职责不能允许她犹豫:“我很庆幸这终于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我希望我的照片能改变大家对欧洲移民的看法,希望再也没有人死在逃离战火的路上。如果这张照片能让欧洲改变它对难民的态度,那刊登出来就是正确的做法。
    《济宁晚报》记者宋延坤同样认为这些难民照片并没有什么问题,“这是渲染新闻效果的最佳途径,而最后的实际影响就是判断是否应该将照片公之于众的标准。”
    “从震撼效果和实际影响这个角度来讲,这张新闻照片是成功的,但是欧洲接待难民无疑是给自己的国家增添了负担,从国家利益出发,媒体是否应该大肆报道难民而逼自己的国家当个好心的‘施舍家’是更应该讨论的问题。”宋延坤记者说道。
■ 李 旭
死的寂静 生的喧嚣
   “溺亡叙利亚男孩儿照片被公之于众”一事引发了全球媒体及网友的关注,据报道称一名身穿红色上衣、深色短裤的溺亡孩子被冲到岸边,脸部朝下埋在沙中,身体不断被海浪冲击,让人看了非常不舍。摄影师尼吕费·德米尔在看到这一幕时拿起了相机,记录了下来。
    当照片被众人所看到时,随即又引发了一场关于新闻理论的争议:将小孩的照片如此赤裸裸地拍摄下来会加深其家人的痛苦,同时也是对小男孩的不尊重。但是摄影师却不这样想,她说这个照片是小男孩这具小小身体的无声呐喊。因为战争,因为贫穷,他们不得已选择用偷渡的方式到达另一个自认为安全的地方,可是希望终究还是破灭了。
    英国《独立报》是英国境内唯一一家选用小艾兰独自俯卧海滩的近景的 报纸,对此,《独立报》的编辑解释道:我们认为,而且始终认为,冲击力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才有民主。我们的动机并非博眼球,而是为了用冲击和震撼去推动世界采取行动。
    令人欣慰的是,这个事件一出使欧洲国家“松口”了,英国、德国、奥地利承诺允许更多难民入境,而多个国家也呼吁欧盟制定出统一的难民政策。
    联合国表示:自20113月叙利亚爆发内战以来,有超过四百万人逃离家园,偷渡到土耳其、黎巴嫩和约旦等国家。只今年不幸丧生地中海的难民就高达2500多人。说到这里,我不得不问,为什么早就知道有很多难民因逃难身亡,但是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呢?非要有人将这“痛苦”的一面向众人展示才会有回应吗?不得不说,有些时候“新闻道德”也会被“残酷现实”所打败。
    “男童溺亡”这一事件不仅使欧洲各国开始接纳难民,同时也引起了世界各地的回响。据环球网报道:在澳大利亚当地时间201597日,成千上万的澳大利亚人集会悼念叙利亚三岁遇难男童,抵抗政府当前的移民政策。据《北京晨报》2015915日报道:埃及富豪纳吉布·萨维里斯在本月上旬透露有意购买一个荒岛来安置叙利亚等战乱国家的难民,而且荒岛的名字将以叙利亚已逝男童命名,取名“艾兰岛”。
    不仅如此,全世界的画家都在为艾兰作画,画中皆显示出艾兰在一片安全静谧的环境中熟睡,不被战争所牵连。而艾兰的父亲也将艾兰和其母亲、哥哥的遗体带回祖国好好安葬。而我们也希望各国能尽好接纳难民的责任,保护好这群因为国家的内部问题而遭到无辜牵连的人们。
    新闻报道与新闻伦理发生冲突时,我们仍很难做出选择。就像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任悦说的那样:社交媒体让图片传播的生态系统发生了改变,对一张可能存在争议的照片谨慎小心地处理,似乎守旧,但仍有必要。这个系统保障我们去理解复杂的事实本身,而不是煽情。把照片放到语境中去,我想这应该是职业报道摄影师的工作要义。
■ 谢鑫宇 王艺咨
“感性”与“理性”之争
    叙利亚3岁男童艾兰·库尔迪偷渡溺亡、伏尸土耳其海滩的照片在网上流传的同时,也引发了关于新闻伦理的争议:如此赤裸裸地拍摄死难者尸体的照片是否应该被刊登?据称,有媒体曾拒绝刊登这张照片,认为应当保全小男孩的尊严,减轻家属的痛苦。而促使拍摄者坚持将这张照片公之于众的理由是什么呢?
    拍摄者土耳其女摄影师尼吕费·德米尔在接受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和VICE的采访时道出了她内心的真实想法。她说之所以将这张照片发表出来,最终的目的和最美好的期盼是希望这张照片里的场景永远不要再出现了。她看到这一幕的时候第一念头是将它传递给公众,让人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群人因为战乱而流离失所,他们无家可归,在这些大洲和海洋间徘徊,可他们得到的更多是不允许移民,被驱逐,他们努力想找一个平静的地方生活,但他们只能偷渡。德米尔希望通过她的镜头传递灾难,让人们开始关心他们、收留他们。艾兰·库尔迪的父亲作为这个家庭的唯一幸存者,他说他现在什么都不想要了,他失去了他的所有,原本偷渡是为了逃离战乱,生存下来,没想到逃离了战场却依然逃不脱死亡的命运,他现在只想埋葬了孩子,守着孩子直到死去。
    作为这惨烈一幕的见证者,德米尔义无反顾的报道遭到了人们的质疑,她这样做是否践踏了男孩的尊严,是否无视了人权?这些问题萦绕在人们心中,对媒体人是否应该“感性”一点的问题也一直争论不休。如果德米尔没有将这张照片发表,那么艾兰的尊严当然得以保护,不过这样的事恐怕也难以引起全世界的关注,难民的问题也就一直难以解决,那些国家也就会一直拒绝接受难民,那时也许就会有更多的艾兰出现,悲剧就会一直重复上演。那样对成千上万的难民家庭也是不公平的。
    媒体人的职责是什么?媒体人就是要将公众看不见的事实通过自己的报理性地呈现在公众面前,保证公众的知情权,这样问题才能及时解决,而不是为了所谓的“道义”让千千万万本来有机会活下来的孩子无辜丧失生命,这才是真正的冷血和没有职业道德的表现。尽管艾兰的悲剧是值得人同情的,但是在他的死已难以弥补的情况下,做出理性的判断,告诉公众,警醒公众,我们的世界还有这样一群可怜人,他们的生存权无法保障,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
    所幸的是这件事令欧洲“松口”了,英国、德国、奥地利承诺允许更多难民入境。多国呼吁欧盟制定出统一的难民政策。所以不管德米尔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情,至少在减少难民,帮助难民方面,德米尔是做正确了的。
    既然如此,媒体人又何来“感性”与“理性”之争呢?只要出于一个正确的目的,确实形成了好的结果,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不伤害当事人的确实权益,作为一个合格的媒体人,在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的情况下,是可以做出适合当下情况的决定的。
■ 叶 阳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10-7 22:29:00 | 只看该作者
克服创伤后的应激障碍
    “你们告诉我,这一定不是真的,一定不是,最小的我亲爱的弟弟,我们还在路上,根本不敢开口告诉我妈妈。”在得知未满18岁的作为消防员的袁海在天津爆炸事故中牺牲后,姐姐袁媛痛苦地在微博上写出了这么一段话。
    天津爆炸事故过去将近一个多月,对于见证灾难的人来说,“灾难或许才刚刚开始”。亲人的离世,财产的损失往往会给灾难中的幸存者或者痛失亲人的人造成巨大的心理阴影。
    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会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而在生理上,他们往往会表现出做恶梦、睡眠困难、与人疏远、手抖、冒冷汗等行为。医学上,把这称为创伤后的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简称PTSD)。
    PTSD最初是根据上个世纪70年代参战越战的美国士兵回国后集体表现出的症状提出来的。之后,国内外研究者对PTSD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PTSD的诊断只限于临床问诊,不过这种方法的反应率只有50%,还存在着复发的可能,因为受到伤害的病人会错误地陈述他们的感觉,从而逃避与创伤有关的回忆。
    德雷珀实验室的副主席莱恩·波利佐(Len Polizzotto)所带领的团队希望能找到PTSD出现的生物标志,他们通过血液测试、尿样检验、核磁共振等手段来获得这些生物标记。临床研究院詹妮弗·法斯特林则希望通过长期观察生物特征,心理特征和人际交往方面的特征,为下一步该采取的预防措施提供一些思路。
    美国霍德华休斯医学院从研究中发现了一种与性别有关的脑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PACAP),受雌激素调节的PACAP使得女性患上PTSD的几率是男性的两倍。
    还有研究指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可能导致一个人的免疫系统变化。研究者称:“PTSD患者表现出了对疱疹病毒的免疫应答增加,该病毒已知可以作为一种免疫健康生物标记。”
    汶川地震后,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对汶川地震幸存者进行了心理调查,发现羌族居民与汉族居民相比,灾后应激障碍能力明显偏高。
    在这些研究支持下,PTSD患者逐步受到重视并得到专业的治疗。心理学培训师叶壮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第十五天就赶往灾区什邡绵竹进行应激障碍干预。
    对于PTSD,目前普遍的治疗方法分为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而心理治疗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心理治疗分为暴露治疗(重现灾难发生的情况)、认知重构(脱离不好的记忆)、抗压训练(学习减轻焦虑的方法)。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两种药物可用于成人创伤后应激障碍治疗,分别为舍曲林和帕罗西汀。
■ 宋 西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10-7 22:29:23 | 只看该作者
人工智能=威胁?
    1911年,美国纽约世博会上展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家用机器人Elektro,这个操作简单的机器人由电缆控制,能说77个字,可行走,还会抽烟。Elektro的出现使人们对机器人的幻想不再只是纸上之谈,而成为了付诸于现实的真实形象。但与之相伴的,是对机器人是否具有人性产生的种种质疑。近十几年来,包括《终结者》、《人工智能》在内的大量以智能机器人为题材的反乌托邦未来主义电影也在不断预言着:当人工智能达到一定高度后,将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影响。
    7月份,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德国大众汽车制造厂中一个机器人杀死了一名人类工作人员。当时这名工人正在安装和调制机器人,后者突然"出手"击中工人的胸部,并将其碾压在金属板上,致使这名工人当场死亡。这件事一经报道,在德国引起了巨大社会反响,有德国网友甚至宣称这是第一起“机器人杀人案”。
    99日,在中国大连举行的2015夏季达沃斯论坛首场发布会上,美国机器人制造专家罗德尼·布鲁克斯表示,未来机器人是否会统治世界,与他们是否存在意识没有关系。机器人战胜人类,控制世界,取决于它们是否能生成更合理的策略。“如果未来有一天,机器人真的有意识,我们就要面临这样的抉择——是否赋予机器人相应的‘人权’”。而美国人工智能专家斯图尔特·罗素则表示,完全控制机器人的难点是无法知道机器人按照何种方式去实现目标,当机器人足够智能的时候,过程就远比结果更难控制。
    早在去年,数十位权威级科学家、企业家及与人工智能领域有关的投资者曾联名发出一封公开信,警告人们必须更多地注意人工智能的安全性及其社会效益。其中包括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以及数字货币、私人太空飞行和电子汽车的先驱埃隆·马斯克。其中,马斯克甚至提出了与“铁钉灭世论”相似的假设:也许机器人会“觉得”删除垃圾邮件的最好办法是把人类一起干掉。
    眼下,机器人研究道路基本趋向医疗、金融和咨询等生活日常。以中国为例,腾讯公司所研发的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Dreamwriter”,可根据算法在第一时间自动生成稿件,一分钟内将重要资讯和解读送达用户。这无疑解放了大量人力,使记者可以摆脱过去繁冗的消息稿写作,转而投向更有深度的新闻报道。而在中国金融界则早已成为人工智能的天下,在98日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CEO李彦宏向在场观众展示一款名为“度秘”的机器人助理;同日,支付宝发布“自我学习”机器人;而早在几个月前,交通银行联合小i机器人在传统银行推出首个智能机器人雇员“小e”,目前已在全国25个省市分支行上岗。可以看到,即使在人工智能质疑呼声如此强大的时刻,有关人工智能的研发道路依旧充满无限潜力。
    20154月,英国导演亚历克斯·嘉兰的电影《Ex Machina》(中文译名:机器姬)在北美上映,该片讲述了女机器人伊娃如何借助借助他人之手成功杀死其创造者的故事,它的出现又重构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反思。看来,有关人工智能的讨论仍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话题。
■ 宋晓璐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10-7 22:29:54 | 只看该作者
黑暗森林中潜行的猎人
    近日,著名科幻小说家刘慈欣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获得被称为“科幻文学诺贝尔”的雨果奖,瞬间席卷了整个网络,并掀起一股科幻烧脑的热潮。之后《三体》将拍摄电影的消息也透露出来,引发网友们的热议。
    人们一直相信宇宙中除了地球之外,一定还存在着类似地球的行星,也存在着类似人类的智慧生物,《三体》无疑满足了人们的这种想象。自从影像技术发明以来,人类也拍摄了不少关于人类与外星人接触的影视作品,如《E.T》,一度让许多人产生了对外星文明的向往之情。但是影视作品毕竟是影视作品,人类真的应该与外星人接触吗?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霍金就曾说过:人类不应该与外星人接触。霍金警告说,外星人几乎是肯定存在的,但我们人类不要努力去寻找外星人,应该尽量避免与他们接触,否则,有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他认为,宇宙有1000亿个星系,每个星系含有数亿颗恒星。宇宙如此之大,地球不可能是唯一一个拥有生命的星球。他说:“我从数学的逻辑来思考,只是这些数字就可以极其合理地考虑外星人的存在。我们真正的挑战是弄清楚外星生命长什么样子。”
    霍金认为少数生命形式可能是智能化的,话句话说,外星人是智慧生物,而且极有可能是比人类更高等的智慧生物。地球已存在了46亿年,而人类只有大约300万年的历史,人类文明只有大约5000年的历史,科技迅猛发展也不过短短两百年光景,但是这两百年的变化足以看作是“翻天覆地”,如今的人类也可以轻松地消灭两百年之前的人类。
    如果外星人真的存在的话,我们无法确定他们的科技领先我们多少,也无法确定他们的目的究竟为何。人类对他们来说犹如3岁孩童一般,年幼而脆弱。
    未知的永远是危险的,霍金用人类自身的行为类比外星人对人类的威胁:“如果外星人来拜访人类,我想其结果会变得与哥伦布到达新大陆时非常相似,他对美洲土著可并不友好。”以人类现在的科技,即便是观察到其他有生命的星球,也无法做任何事,更别说判断该星球的人是否是更高级的智慧生命了。
    如果贸然地向其他有生命的星球传递消息,说不定会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刘慈欣的《三体》贯彻并发扬了霍金的这一理念并升级为“黑暗森林法则”: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种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
    虽然只是科幻小说和预言,但是这无疑是给某些盲目追求外星文明的人类警示:也许他们等来的不是友好和帮助,而是无尽的奴役甚至是灭亡。
■ 吴瑞馨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10-7 22:30:22 | 只看该作者
新闻众筹
--未来新闻发展之路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的发展受到限制,不可避免的会撤销很多报道计划。那么记者的报道计划在没有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又该怎样将最终的报道呈现在公众面前呢?
    这时候,不妨考虑利用众筹来完成新闻报道。众筹的想法来源于众包的概念。2006年美国互联网杂志《连线》的编辑杰夫·豪在 2006 年《众包的崛起》中首次运用了“众包”一词。众筹(crowdfunding)是他在随后的《众包:群众力量驱动商业未来》中划分的四种基本众包应用类型(余下三种:集体智慧(crow wisdom)、集体创造(crow creation)、集体投票(crowd voting))的一种。西南石油大学经济学的蒋文强就“众筹”这个概念解释说:“暑假很热门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就是一个成功的众筹典范。通过将电影这个项目发布在众筹的网络平台向大众直接筹资,这是一种新型融资模式。”
    依此看来新闻众筹就是依靠受众的力量来完成受众所感兴趣的新闻报道项目,公民记者、自由撰稿人、小型网络媒体成为新闻项目的发起人。这一切都起源于2008年新闻众筹网站Spot.us,众筹这一概念也真正应运而生,进而成功地拓展到新闻行业。Spot.us是一个非盈利性质的创业公司,它主要通过社区的力量分担雇佣一个新闻记者的成本。位于旧金山湾区的Spot.us已经资助记者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像当地警局问题,贫困问题,以及市政预算等问题。Spot.us今年“最耀眼”的项目莫过于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的新闻众筹项目,这次传统媒体与新兴新闻运营媒体的首次联姻,为新闻众筹造成不小的轰动效应。
    从Spot.us运行成功的项目我们不难看出,新闻众筹对于一些没有收到媒体组织财力支持的新闻报道计划是有相当大的助力的。今年年初柴静的雾霾调查《穹顶之下》让更多人关注雾霾、关注环境保护,这是一个成功的报道,但是其背后的花费是一个普通的记者不能承担的,但通过新闻众筹的平台,《穹顶之下》最终问世,像这样很多不被支持的新闻报道项目会在预先被受众关注,受众为这个感兴趣的项目预先买单,在项目完成后再得到信息或物质的回报。这样的方法解决了许多新闻报道的财力之忧,但是,完成新闻报道的前提是这条新闻有让受众预先买单的价值。
    这种预先买单的新闻信息获取的方法,或将是新闻未来发展之路。首先,新闻众筹成功的项目必须要先抓住受众对新闻的需求,这是强调“内容为王”的新闻发展模式。其次,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受众碎片化的时间只够用来消化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新闻行业也出现了专门的报道分类,新闻众筹先了解受众的兴趣及关注点再着手做出新闻,这必将节省很多人财力资源,投资于更多有价值的新闻报道。
    同为新闻系学子的四川理工大学的黄平表示:“对于这种新的新闻发展道路,我以后出去做新闻摄影或打算进行新闻报道也许会考虑以这种方式来完成,毕竟作为新闻人还是要与时俱进,接受新的新闻报道方式。”
■ 江 雪
16#
 楼主| 发表于 2015-10-7 22:30:43 | 只看该作者
好新闻究竟是什么?
    世界上没有一样的树叶,就如没有一模一样的人,这种天生的不同决定了每个人看待事物的差异。不同的视觉、嗅觉、味觉导致对一道菜肴的不同认知,但一道菜肴的好坏就只取决于品尝者的一面之词吗?答案是否定的,从食材的挑选开始一切都开始不同。
    同样,作为新闻专业学生,都希望有一篇好新闻来证明自己。但是哪怕是从业几十年的厨师也无法满足每一个口味挑剔的顾客,所以往往百思不得其解——究竟哪种才能算“好”?
    南方传媒书院从基础入手,上了一堂关于“好新闻”的公开课。好新闻不一定是大新闻,也不一定是奇闻怪事,尽管众口难调也依然会有一定的客观标准。这就要去深究好新闻的背后都有些什么。
    公开课上认为新闻要被称“好”,那就离不开真、善、美的品质。
    真即为真诚和真实。真诚是体现在作品中的一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或状态,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真诚就自然会被新闻作品感染。而真实是好新闻的必要条件。由于条件差异,主观认知和客观事实有时候并不一致,真有时候不一定等于实。如何做到真与实、主观事实与客观事实、局部真实与整体真实尽量一致,取决于主观的努力程度和客观条件的允许程度。善需要从业人员牢记自己身上的社会责任,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新闻,都应该对社会起到鼓舞、鼓气、鼓劲或者警示的作用。美分为两种,内在与外在。好的新闻作品应具有审美的价值与作用,要有社会意义,不应单纯追求轰动效应、腥色效应、审丑效应和恐惧效应。外在美,即字面意思,好的新闻应该制作精良,能够让人产生美的联想或美的追求。
    知道了什么才是“好新闻”,那如何识别假“好新闻”呢?可以通过几个否定词组进行判断。第一,未到现场。无论最后呈现的报道是多么完美,但都不是记者的第一手资料,从各处搜集资料拼凑而成,都不能算作好新闻。第二,非相关性。只要新闻作品和传播对象没有什么关系,新闻作品聚焦不清晰,都无法看作好新闻。第三,无真善美。第四,无引导力。
    好新闻的创造者便是有着新闻敏感的记者,好记者就像好厨师,哪怕食材再优质,没有丰富的掌勺经验,那佳肴也会变黑暗料理。想要成为好记者就需要牢牢抓住几个要素:智,能够对社会现象和新闻事件做出正常判断和超常判断;信,人无信不立;仁,不忘初心;勇,勇于担当、创新;严,作风严谨,态度严肃,流程严格,态度严正;胆,要有敬业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为名利所惑;才学识,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事物,以专业的态度和标准写出具有思想、时代高度和历史深度的作品。
    不论是在学习途中还是已从事新闻工作,都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牢记自身的社会责任,这样的新闻才称得上“好新闻”。
■ 白姝玮
17#
 楼主| 发表于 2015-10-7 22:31:09 | 只看该作者
当新闻教育遇上设计思维
    The New School(美国纽约的一所高等学府)在2014年成立了“Journalism+Design”(新闻+设计)这个创新的专业。奈特基金会给这个创新项目赞助了250,000美金,他们希望The New School能围绕“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这个新概念,开设特色创新新闻课程。
    The New School认为设计等技术课程与新闻知识同等重要。该专业的负责人Heather Chaplin说,虽然我个人对技术不那么感冒,但新闻业变得越来越重视技术,要适应这种变化,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才不至于太过无力。
    当大家谈论到“设计”的时候,第一反应想到的往往是视觉层面的。视觉很重要,但新闻教育里的“设计”远远超越视觉上的设计。“设计”指“设计思维”。“设计思维”是以用户为核心的,而增强用户参与度正是“设计思维”的一种体现。“设计思维”要求,在“设计之前”你要思考你在“为谁设计”以及“为什么要设计”。如果新闻工作者带着自己的想法来做新闻,结果一定是不好的。
    The New School在课堂上邀请了设计师、社交媒体编辑和数据分析师来担任老师,上一年,他们开设了让学生学会“倾听”的课程。学生们外出采访、做调研,然后大家再一起脑力风暴把听回来的故事变成成熟的新闻选题。他们甚至开设了一个专门的项目,花了一个学期的时间来研究读者的媒介行为习惯。上一学期,开设了关于“秘密新闻”的课程——教学生如何把新闻呈现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整个学期,同学们都在设计不同的方案,琢磨着如何把新闻呈现在联合广场地铁站上。“设计”“社交媒体运营”和“数据分析”这些传统新闻教育所缺乏的,在他们那里却是主流。
    The New School认为这只是一个本科教学计划,有些同学以后会进入传媒业,但有些同学只是把这个当成一种学习体验。但他们整个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变得更聪明、有创造力,并且学会与人合作。并相信,无论他们的学生以后是不是把记者作为一种职业,当需要他们做一些记者的工作时,他们会知道怎么做。
    新闻在一个自由的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我们运用设计等技术来制作新闻,让读者更清晰地理解新闻事件,更好地解决问题,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变得更有想象力,这样的新闻才有可能被大家喜爱。
整理编辑 文金凤
18#
 楼主| 发表于 2015-10-7 22:31:30 | 只看该作者
干了这碗鸡汤,做一个理想主义者
    尽管《新闻编辑室》在美国国内不论是新闻界还是影评界评价都不是太高,但在国内豆瓣网上的评分却是一季高过一季,这的确是一部墙里开花墙外香的作品。
    面对质疑,索金(该剧编剧)做出这样的回应:“我喜欢书写那些不披斗篷,不上伪装的英雄们。《新闻编辑室》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新闻产业状态。它有现实世界的观感,给人以现实世界的感受,为什么就不是真正的现实世界呢?《堂吉诃德》、《亚特兰蒂斯》以及《南海天堂》这些描述迷失之城的作品都表达了这个隐喻。《新闻编辑室》注定是一个美妙的幻想,它与现实中各种真实而严重的事件相对立。”
    “在一个民主国家,没有什么比选民的知情权更重要。如果信息闭塞或者是虚假消息,会导致灾难性决策,抹杀百家争鸣的可能性。这是我从事新闻业的原因。”面对这样的言语,一个未来的新闻从业者怎么能不热血沸腾呢?第四权力、无冕之王,这些高大上的名词曾吸引了多少天真少年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新闻行业,然而面对现实,又有多少人因为失望而忘记自己当时的新闻梦想?
    索金的美妙幻想是一个骄傲甚至是自大自负的小团体,目空一切的天才们以及一个个可以把所有对他优越感爆棚的控诉统统吃进,并以熔岩般的冲击力一一反击的“媒体精英”。站在美国社会的政治斗争之外,抛开无限狗血的三角恋,着重于新闻编辑室本身,虽然对于新闻的来源讲述较少,但是男女主角对于新闻播出的把控,对于新闻理念的说教,那一句“只有医生能宣告她死亡,新闻不能”让我对这部剧的好感飙升,让多少媒体汗颜。当下国内的新闻媒体作为宣传工具充当了法庭等多种角色,唯独忘记自己的新闻使命了。
    总之,有理想的人才会为了理想而奋斗,那些以外部环境为借口放弃自己新闻理想的人,是做不出好的新闻的,你只要做到不去阻止,不去嘲笑那些还有新闻梦想的人就好。
    Remember, youre a fucking newsman
■ 舒孟华
19#
 楼主| 发表于 2015-10-7 22:31:56 | 只看该作者
媒体应成为公益发展的助力
    公益传播对公益事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纵观当下,我国的公益传播显然无法与公益事业发展进程相匹配。传播的滞后使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加入公益事业,媒体人的转型越来越趋向于公益领域,媒体圈与公益圈的交融已成大势。但在此背景下,有媒体作为助力加入的公益事业,其发展前景仍有不少问题。
    前些年,自媒体尚未兴起时,人们对于公益的了解大多来自央视的公益广告,不少公益广告让人津津乐道,甚至以影视作品的身份在舆论中博得一席之地,其本身所传播的内容,却很少能激起几朵浪花。
    自媒体大兴的时代,“免费午餐”、“大爱清尘”和“微博打拐”等公益活动出现了,并且都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这些都是由知名媒体人发起或动员的公益活动,理应给公益界一个非常重要的警示:公益不应闭门造车,传播出去,动员了大众,才能做出影响深远的公益。
    在这样的前提下,媒体力量对于公益事业的意义可见一斑。媒体人对公益事业是很有感情的,尤其是调查记者。
    在大众心中,记者是人民的发声筒,职责是向社会传递人民的心声,维护人民利益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记者与公益人的职责有了很大的重合。怀抱着新闻理想的记者,在接触社会的阴暗面时,势必会对弱势群体产生同情心理。在播报新闻时,记者需要公正无私,然而在镜头外,却总有于心不忍者,索性做起了公益,以最直接的方式,帮助弱势群体。
    邓飞、王克勤、崔永元等知名媒体人都是出于这样的心理,也因此,就把“免费午餐”、“大爱清尘”办了起来。媒体人做公益有着天然的优势,他们是公益圈的一股清流,为公益圈带来一种全新的发展可能——打开大门,从自己的小圈子里走出去,面向大众。
    媒体人清楚如何制造、引导舆论,对公益事业的传播方式熟门熟路,以他们为先锋军,带领公益事业的转型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也正因为媒体人的尖锐性,将公益变为舆论的焦点是否对公益有益也是不得而知。红十字基金会经过“郭美美”事件后,声誉一蹶不振,这是很可怕的前车之鉴。公益事业情况特殊,不比其他,正因为公益的立足点便是高道德水准,依赖的也正是大众的信任,一旦出现纰漏,舆论将给公益组织带来成倍的伤害。
    只有媒体人和公益人结合起来,媒体人以才能更加专业的态度面对公益,不是一味地带动舆论,公益人也学着面对大众搞传播,公益事业才能真正和媒体圈相交融,实现双方的共赢。
■ 杜锦瑞
20#
 楼主| 发表于 2015-10-7 22:32:37 | 只看该作者
           刘 虎
实名举报数官员,涉嫌诽谤或实情。
快报刘虎发微博,京城警司查渝宅。
关押提审三百日,咏蝉带宽三十斤。
如今乏据不起诉,法律公正岂堪埋。
新闻背景:2013824日,北京警方证实记者刘虎因涉嫌制造传播谣言,将其刑事拘留。刘虎被关押346天出狱后,他的体重足足减了30斤。2015910日,因其涉嫌犯罪事实和证据不符合起诉条件,北京检方决定不起诉刘虎。
■ 陈卿媛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