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殷玉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级李月婷新闻日志专区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6-1-11 11:57:25 | 只看该作者
                                                                     小卖部
        学校的小卖部总是生意红火,不用担心客源。每天早上,会排着很长的队,大家都在买面包作为早餐。
而小卖部的叔叔也总是那么像,白白胖胖的脸,不太高的个子,还有必须存在的啤酒肚,可能不是啤酒肚,用我们当地老人的话来说,是比较“富态”。
        不用体力劳动,做在那儿收着钱,算算账,记记盈利。这就是我看的他所有的工作了。众所周知,小卖部的东西总有比校外的超市贵不少的,但无奈,为了方便,或是不想多走几步路,很多学生愿意付那多出的几元钱,当然也包括我。不知道一学期下来,花了多少冤枉钱呢。
        这个学校的小卖部物品摆放还算整齐,有垃圾食品在卖,不过还好,没有过期的食品。厂家送货上门,一个中型的货车在小卖部门口,就知道又有新面包了。
        学校里设置小卖部,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但一定要做好监管工作,保证学生的健康安全。
42#
发表于 2016-1-11 13:30:58 | 只看该作者
                               读《我们仨》有感
我们俩老了
我们仨失散了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整本书的三个部分。

封面有草纸型的感觉,一种古老的原木的味道,不自觉用手摸上这一条条竖形的印子,似外公的手掌,稍稍粗糙,可是安心。
而封面上“我们仨”几个说不出名的字体也令人喜欢。
第一部分,简单的一页,讲了一个老人的梦,离别的梦,钟书自顾自地离开“我”的梦。在梦里,我们总是那样脆弱。小时候,生病便做同样的梦,黑黑的隧道里,一个人漫无目的地走。醒来看见没人的房间,听见灶屋里锅碗碰撞的声音,便嘟嘟地跑去,坐到烧柴禾的凳子上,看着外婆切菜、烧菜,就如作者醒来向丈夫的埋怨。

第二部分,还是一个梦。一个最艰难最痛苦又长达万里的梦。奔波于丈夫与女儿两人双双病重的驿道上,“堤上的杨柳开始黄落,渐渐地落成一棵棵秃柳。我每天在驿道上,一脚一脚走,带着自己的影子,踏着落叶。”“我天天带着自己的影子,踏着落叶,一步一步小心地走,没完地走。”“驿道上又飘拂着嫩绿的长条,去年的落叶,已经给北风扫干净。”在柳叶黄了,落了,又生出新芽的过程中,爱女爱侣日渐衰落,作者的梦回到了三河里寓所,停在床头上消失了。“我觉得我的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饱含着热泪的眼睛。”反复看了上下,我也跟着饱含热泪,汩汩流下,没有抹去,不想抹去。

第三部分,是自1935年夫妻两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女儿与钟书相继逝世的一段平凡曲折欢乐的历程。一个学术家庭,生活却总是趣味儿不断,饭后“探险”,“石子”的分享,完全没有在学术上钻研追求时的那股“呆板”之气,就算仨人同时在家,各自做事不说话,也让人艳羡。文革时期精神和身体上的痛苦,也因相互扶持相互鼓励而共同踩着朴实有规律的步伐撑过来了。

想起一次和爸爸妈妈回外婆家路上的对话,“妈,2008年真的会世界末日吗,那怎么办啊?”“担心什么,只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就没什么可怕的。”我嘿嘿地笑了,那些楼房倒塌的画面想起来不再那么恐怖了。
43#
发表于 2016-1-11 14:06:44 | 只看该作者
                                                           读《摄影构图艺术》有感
    因为加了电视媒体,所以想要学习有关摄影的知识,在书架上看见了这本小小的书,不算很厚,应该可以较快地看完吧。
    可是,唉,一切都只是个人的想法啊。这本完全是理论性的书,看起来速度超慢的,看着看着难免打瞌睡啊。
    此书对摄影构图艺术的基本理论做了系统的阐述,共有九章。分别是摄影的本源与艺术特征(几乎没看进去)、画面构图是形象语言的基础(其中配了图片做讲解,还算没那么枯燥,让我基本了解了主体、陪体、前景、背景、空白等画面要素的作用)、拍摄角度与画面构成(曾看过一个对《琅琊榜》拍摄画面的技术分析帖,都是什么对角线。九宫格的应用,我想我放假回去要好好看下《琅琊榜》了,更有助于我理解这部分的内容吧)、画面形象造型、画面形象造型因素、画面视觉空间的“再造”与拓展、画面光线语言造型(还是需要自己慢慢摸索的)、培养摄影者的眼睛、画面美的探寻(这些都是需要不断观察、不断搜罗美好的图片慢慢培养的)。
    以上是以目录作的简单说明,但如果我们要想看了这本书对自己有用,就必须多多实践。书中说到要伸展画面的纵向空间,可以采用线条透视和空间透视,俯仰角度的斜侧拍摄和站在线条一端都能形成很好的线条透视。而一天中早晚两个时间,光线入射角低,则能获得很好的空间透视效果。于是我选择在一天早晨去清华楼那边,拍摄下面的三把钥匙的雕塑,从北门进校园的那条路则是主线条,并且也是俯角度拍摄,可结果总不会有想象中那样美丽了。原因可能有:手机像素差、没完全理解书中意思、没有好的画面主题、表达的东西不明确。
   不管怎样,好好学,总会进步的吧。
44#
发表于 2016-1-11 20:37:47 | 只看该作者
读《光荣与梦想之二—战争与和平》有感
   相信不少人肯定读过这本书,比我理解透彻的、比我想的更多的肯定也是多了去了,因此便不在这里丢脸了,只是说说对其中一些插图的感受吧,毕竟这是一版插图本,而图像又总是比文字来得更直接形象。
   首先是《沙利文五兄弟》。五个英俊逼人的小伙站在一起,同是迷人的笑脸,前面有一个船舱上的盖子挡住了三人的下半身。剩下的两人有一人右腿还绑着纱布。中间那人的身后是一面美国国旗。整个画面带给人的是一种胜利温暖的感觉。而在下方介绍到:当照片上的五兄弟听到他们的童年密友死于珍珠港日军的袭击后,便一起参加了海军。1942年11月14日五兄弟服役的巡洋舰在瓜达尔卡纳尔附近的一次战役中被击中并沉没。自从波士顿的利地亚在1864年的内战中失去五个儿子后,还没有一个美国家庭为国家遭受如此巨大的牺牲。
   如此简单的文字叙述的确是这样一个令人痛苦的事件,五个正年轻的生命将化为残骸,没有气息,水泡也冒不出一个,只能永远沉寂在海底。不敢想象其父母当时的心情,也不知道他们该如何去承受。再看下方那张附有其父母和妹妹的笑脸的照片,这就是战争啊。
   我们没有经历战争,只是在电影或电视剧中感受那种战争对于世界的残酷,甚至撕心裂肺。
   第六章开始是一张杜鲁门总统发表演讲的照片,他的特写。可能岁月悠久,技术问题,这张照片已很是模糊。他带着椭圆形框架的眼镜,双手放在演讲台上,一手翻着稿子的右上角,嘴巴半张着,和深邃的眼睛搭起来似是很语重心长地在讲一个很严肃的事情。当时的他,平稳地度过了政权交接期,解决了一系列民生问题。杜鲁门是美国历史上一位出生和能力都比较平凡的人。他能够依靠的就是他的勤奋,正如他在其总统生涯快要结束前说的,大意是,在美国可能有数百万人有才能比他做总统干的更好,但是,既然这个责任落到了他的头上,他就只有拼尽老命去把这份工作做好。
   其实,作为吾等“碌碌之辈”,杜鲁门的成功更能起到激发人心的作用。 
45#
发表于 2016-1-11 20:38:37 | 只看该作者
                                                                                 读《逃避自由》有感
    在讲新闻自由,对于逃避自由,就产生兴趣罗。
   《逃避自由》是法兰克福学派干将埃里希·弗洛姆的代表之作,一本以精神分析心理学为切入点剖析极权主义和批判现代社会的惊世力作,与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波普尔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并称为反极权主义三大经典著作。
   埃里希·弗洛姆出生在一个德国犹太人家庭,学过法学、社会学,后来专攻精神分析学。在他的心里革命理论中包括两个原理:一是治疗与拯救原理,一是培育创发爱的性的原理。
   这本书主要是从欧洲历史着眼。人在文艺复兴以前的社会中(主要是指中世纪)缺乏自由,但却处在稳定的社会结构中。社会虽然严格的规定了每个人的社会身分和地位,不许越雷池半步,但同时也给予个人以保障和安全感,使人不用为自己的前途、命运担心。
   对自由没有能力抒发己见,只能摘抄一段来自网名为“薄荷de薄荷”的很好的书评:一个社会,唯有当个人的成长与幸福是文化的目标与意义时;唯有当生命的价值不必用成就大小或别的什么予以衡量时;唯有当个人不必受到任何外在与他的权威(无论是国家,还是经济机器)的奴役和操纵时;唯有当个人的良知与理想不是外在需要的派生物,而是真正属于他的,并且表达了源出于他的自我独特性的目的时,总之,唯有在这么一个高度民主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自由。
   自由是一个暧昧的定义,它既包括了“自由的做什么”的积极意义,也包含了“解脱什么”的消极意义。人处于一个社会才能是真正的人,不管外部环境如何,我们要做的知识坚持最本真的自我,勇于探索与发现。
46#
发表于 2016-1-11 20:39:17 | 只看该作者
                                                读《写在人生边上·人生边上的边上·石语》有感
   看完《我们仨》,也想看钱钟书先生的书了,以前老师会经常提到,却都没有机会看。这是第一本,还真的很喜欢。不过也整的喜欢做书摘的我很是苦恼啊,总是无从下手,因为往往就是一大篇。
   在序言中,杨绛先生代写道:钱钟书六十年前曾对我说:他志气不大,但愿竭毕生精力,做做学问。六十年来,他就写几本书。本《集》收集了他的主要作品。凭他自己说的“志气不大”,《钱钟书集》只能是菲薄的贡献。
  他们菲薄的贡献可让我开了思维啊,不是受益匪浅也就找自己的问题吧,字字珠玑,没有一句啰嗦,一字重复,读来甚是舒服爽快。
  论快乐、论文人、论俗气、谈教训、谈交友、谈中国诗、说笑、说“回家”·······每一篇都短小精湛,睿智,诙谐,幽默,还有让人拜服的旁征博引。就如第一篇的“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其魔鬼是密尔顿《失乐园》里因造反、大闹天堂被贬的魔鬼,是歌德《浮士德》里与世界文明日新俱进的魔鬼,也是柯律立治《魔鬼有所思》里的以谦恭饰骄傲的魔鬼。
  在“报纸的开放是大趋势”里,钱钟书先生写道:我们现在是个开放中的社会,报纸的改革就是开放的一个表现。官话已经不重要了,但多少还得说;只要有官存在,就不可能没有官话。所谓透明度,总有个限度,比如人,透明到不穿衣服甚至剥掉皮肉,也不行。这些无疑都与我们所讲的新闻价值、新闻自由相联,自由不是任性的。
  在《马克斯传》最后,钱钟书这样写道:P.S.顷又把来信细读,乃知看错题目,并不限于一九三四年出版的书。宽题窄做,悔之无及;懒得重写,由他去!哈哈,如此的率性自然,仿佛一个生气无奈只得放下笔拍拍自己头的很认真的和蔼的长者就在自己眼前呢,真是亲切。
  书是很神奇的东西,特别是钱钟书先生的书。
47#
发表于 2016-1-11 20:40:00 | 只看该作者
                                                                            读《智慧宫》有感
    事实上,这对我来说也是本极其深奥的书,冗长复杂的外国名字增加了阅读的难度,每页下的批注也不能完全解决我的问题,实在是识浅啊,有机会再好好读一次。
    起初此书吸引我的是目录中以穆斯林每日五次礼拜而划分的章节。序言(昏礼/日落)、宵礼/黄昏、晨礼/黎明、晌礼/正午、哺礼/下午,五部分,很想看看是怎样的故事呢。
    作者乔纳森·莱昂斯现就教于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和美国乔治海森大学,曾经作为编辑和记者为路透社工作达20余年,足迹遍及阿拉伯世界。他长期致力于东西方关系研究,最初关注冷战双方,后转入阿拉伯世界与西方关系的研究中。
    而《智慧宫》讲述的则是“阿拉伯人如何改变了西方文明”。在欧洲蒙昧的中世纪时期,以“智慧宫”为代表的相对先进、有创造力的阿拉伯文明翻译、保存、创造了丰富的科学和哲学成果,这些成果又是通过征服、贸易和大量以阿德拉为代表的“知识朝圣者”的艰苦译介引入西方,为后来欧洲的文化复兴和近代文明崛起奠定基础,进而影响了整个西方文明形态的。
   如今使用的阿拉伯数字,没有几个人会对它的产生有特别的重视吧,当然更没想过为什么西方会使用阿拉伯数字了,西方人对阿拉伯人传入的文明有意无意地遗忘,是我们应共同思考的问题,正如现在说起“文明古国”时人们的不以为意。
   阿拉伯人在西方世界观的形成中扮演着”建筑大师“和”助产士“,中世纪的拉丁人在这些智识的照耀下恢复了古典的智慧,哲学家、哲学教师们利用这些智慧突破了教会的限制····阿拉伯人完成了对前人智识的继承,同时也进行了众多修正、突破,完成了智识的再造。
   作者在书前写道:谨以此书献给我的父亲——威尔·莱昂斯,是他让我了解到思想的力量。思想的力量,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强大,至少现在明白能思考是件很好的事。进一步深造我的思想吧,常常自省,别被社会一连串的“进步”、“发展”误了头脑。
48#
发表于 2016-1-12 00:18:23 | 只看该作者
                                                             音乐——这个神奇的东西
   说起音乐,就算是门外汉也想说说。
   世界上这么多音乐人,我能真正领悟到其音乐精神灵魂的可能没有吧。但是,音乐为什么要有那么多高深的东西呢,他是我们生活中最普遍的东西,随处都可见,我们通过它感受不一样的世界,放飞身体即可。
   最近迷上了《dessert》,英美风,一首很适合舞蹈的歌曲,一首富有魔性的曲子,我想它肯定触到了我身体里的耳朵虫,完全让我停不下来。看见一个对他的评论:听到这个歌就想脱掉衣服在地上打滚。哈哈,是的,我有同感,身体莫名地想动,虽然我本身就是那种听到喜欢的音乐便绝不坐着的人。
   “They can imitate you,but they can’t duplicate you,cause you got something special,that makes me wanna taste you......”我不要重复,也不去重复。
   单曲循环了好久,没有听腻,或许有一个时刻,还是会有一点点腻,其实每首都会这样。但我得学会它,记住其歌词,然后像那样活着。
  
49#
发表于 2016-1-12 00:18:58 | 只看该作者
                                          考试前的一小时
   这周是考试周,担忧的同时也很期待,因为考完就放假了呗。虽然是大学,但,是学生就免不了想放假。
   今天是考试周的第一天,上午十点开始考现代汉语。
   而自己就是这样犯贱啊,考试前一个小时才知道,没复习的有很多很多。
   九点,拿出现代汉语上册的教材,之前听别人说,要考一些概念解释,是从八个中任意选两个回答。我不要求自己全都答上,但一定不要留空白瑟,于是看见一些较为重要的定义就开始背,顺手写一写,记忆深刻一些。又不能不管肚子的抗议,还是迅速跑下楼,在小卖部买了一个面包和一袋奶,五分钟内解决掉。
  “我们该走了吧?”“啊,现在几点了,可以走了吧?”室友们说着,已经发出收拾东西的声音,越来越慌张了,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呀,不甘心,又把下册翻开,看见上课做的有关考试的笔记,发现几个重点都没有看,顿时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走之前,把上下两册书放在书包里,这是个习惯,因为有安全感。
   坐在考室里,拿着卷子,果然,是老师强调的重点,只有自己挖空心思了,至于结果,就。。。。。。。
50#
发表于 2016-1-12 00:19:53 | 只看该作者
                                             花儿草儿
   几个星期前,我们寝室迎来了两颗室草,买的时候没跟去,具体名字便是不清楚了。
   一株是针形叶,淡青色,一株是圆形叶片,深绿色。
   因为它们的到来,寝室活力健康了不少,咔嚓,特意给他们来一张。希望能他们在我们这所小窝里好好生活下去哦。
   其实在室内养花养草也是需要用心的,倾注一番感情,你会看见不一样的惊喜。剥去了他们像外面的花花草草一样自由生长的权利,你总得给予他们一点什么吧。
   说起外面的,他们也不易啊。
   今天考完试回寝室的途中,发现宿舍楼下枝条杂乱的两束藤条开起了黄色的小花,一束有十几朵的样子,像是点缀在上面的。每朵花六片花瓣,中间的花蕊上还有淡红的花粉,静静地开在那没想到会开花的藤条上,他们没有扑鼻的香味,也没有那么艳丽,估计没多少人注意,也不会有太多人喜欢,他们只是那样平凡。
   但也因祸得福,免受了被折断的命运。然后默默完成自己的使命,没有告别,第二年另一朵花儿将代他重生。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