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小记 西南科技大学第15届运动会,不仅是我大学里的第一场运动会,亦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独立采访。 11月5日下午13:00,还没享用午饭的我匆忙赶到东区排球场。因为据安排,半个小时后便是教工男子中年2组“保龄球”决赛,亦正是我要采访的比赛项目。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一个小时后裁判的那声“比赛开始”才姗姗来迟…… 为了让当裁判的学长学姐们对我映像不错,以便于比赛后好打听成绩,我也是“费尽心机”。看到只有两个学姐在抬装着保龄球的筐子,我忙微笑着上前主动帮忙。甚至在正式比赛时,我也一直乖乖地蹲在裁判学姐身边帮她捡运动员们扔出来的球。然而,最后我也并没能如愿拿到胜出的前8名的具体名单。因为总成绩最后由裁判老师单独统计,而她坚决不“泄密”,甚至于名字她也不愿透露。所幸在她统计时我眼疾手快,飞快地瞄到冠军得主并记了下来,并且通过学姐,我也知道了她的名字,终于有了一点满足感。 当我获得这点儿微薄的却得来不易的信息后,我才猛然发现参赛的老师们早已离开了排球场,不知去往何方。我的心瞬间又凉了半截,“怎么办啊?我还没有采访获得第一名的老师啊!我也不认识他……”我一边在内心里咆哮着,一边慢慢向排球场外走,一路四处观望着,尽管并不知自己在寻找什么。 忽然,我看到前方有一个老师正朝红绿灯方向走去,他穿着一身蓝色运动服,一种浓浓的熟悉感扑面而来。我小心翼翼地快速跟过去,说:“老师您好!打扰一下!请问您刚才是有参加保龄球比赛吗?”当得到肯定的答复时,我的心似乎都要飞起来了,于是我又激动地说:“老师,太棒了!我是大学生记者团的学生记者,我刚才观看了您们的整场比赛,很想采访一下获得第一名的土建学院的梁茵老师。但大家都已经离开了,您有他的联系方式吗?谢谢!”万分感谢那位成网的林老师,通过微信通讯录帮我寻到了梁老师的手机号,让我成功地联系到了他,完成了信息的采集。 最后,在寒风呼啸中,我终于完成了最后一项工作——写稿子,并上交给了报编的学姐。然后,功德圆满了,我也终于可以去祭我的五脏庙…… 此次采访,相信它定会令我终生难忘。因为它,我知道了或许有时付出并不一定能和收获成正比,尤其作为记者,甚至可能会被别人看做“间谍、探子”。但是,毕竟我也不能要求太多,不是吗?不告诉你,这也是别人的自由。然而我能做的,便是尽可能把可以做的事做好,并且对他人抱以感谢之心。 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道阻且跻,然我会坚持走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