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殷玉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年秋季14级2班新闻评论作业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5-11-25 00:10:58 | 只看该作者
    1               《中式学校》,中西教育是不可比的比较
20158月,英国广播公司(BBC)二台播出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记录了5位具备全英文教学能力的中国老师,在英国汉普郡公立博杭特中学特设的50人“中国实验班”上,开展为期一个月中国式教学,然后将中式和英式教学成果通过考试的形式进行评比的全过程。(来自南方都市报)
在纪录片中对体验中式教育的学生采访中,有学生说道“我觉得只有老师讲的授课方式太无趣了,我更喜欢自由的课堂讨论。我觉得在中式课堂上很难学到东西”的确,中西教育的差别太大。中式教育对于相对自由的外国学生来说,体现更多的感觉就是束缚感。这部纪录片播出后,有不少媒体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质疑说中式的教育本来就不适合西方,为什么要去试验、借鉴。其实每一个教育方式都有它的优劣点。中西思想本就不同,教育体制这种思想国情的产物定然也是不同的。所以中西教育理念的基准线本就不是一条,也没有谁比谁更为优秀的说法了。
2012年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统计调查显示,中国学生在数学、阅读、科学学科上的成绩均为世界第一名。实力远远超过外国其他学生。2014年的GRE全球成绩报告部分显示中国学生语文成绩居第二,数学成绩居全球第一,但是分析性写作的能力却是吊车尾的。这两项调查表明,中西教育很明显的,一个是补短式教育,一个是扬长式教育。中国的教育向来主张全面发展,在人口众多的国家你就要样样都擅长,不然在高考中你就是吃亏的,然后你的工作也会受此影响。中式教育的最大诟病就是把人培养成考试机器,这种压制下,学生们往往只会关注自己的学习成绩如何。课后仅仅的生活兴趣也只有很少人为了自己的乐趣而去学习,大多数是家长们为了孩子不落于人后,更有胜者是为了以前各种考级证书可以高考加分的政策而去培养兴趣。这种为了培养而去培养,是中国教育教育的落后。
但是对于学生人数十分庞大中国来说,这样的教育方式才能择优,才有利于社会的建设。中国的教育不管只有弊病,也有不小的优点。在《中式学校》这部纪录片的最后,也有英国的学生喜欢上了中国的教育方法。的确,中国要求严于律己,严格就是学习的准则。自己能够控制自己,才会有度。中式教育也很注重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注意情感、民族自豪感。更加重视对学生的思想熏陶与情操陶冶。我们教他们如何成为一个明事理,有责任感的祖国下一代。
反观西方的教育,现在所流行的留学热,纷纷把孩子送去欧美的学校,不管是不是名校,是一个外国学校就行,那么他们所需要也不过是那张海归证明而已。在他们眼中学历比学到的知识更加重要。西方教育的长处是很明艷的,这与他们开放自由的国情有必然的关系。这种扬长式的教育更较注重开发孩子们的潜能,培养出自己真正感兴趣爱好。所以说外国的孩子更富有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但是不是说西方的教育不是一无是处的,自由是好事,但是太过于自由却也阻碍了自己的发展。课堂上的学生们可以自由的讨论是可以由于思想的发散,但是随时在讨论反而就会打扰到老师的授课,随便离开座位也会吸引周围人的注意,破坏到课堂秩序。西方的教育布置的作业很少,但太少可能会达不到练习的意义,那么掌握的也就相对少了。
中西教育方式大相径庭,但是各有优劣。中式的教育是这个国家的产物,也证明是这个学校所需的。中式教育在中国的流行,更能帮助社会国家挑选出最优秀人人才。西方的教育方式也是他们国家所适应的,西方的政治环境相对比较宽松,所需的人才也更加多样化,多以他们培养的方式更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中西教育虽说同为教育,但是作用却不同。社会上有些总要比较高下,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各有优劣,各自随着社会的发展自行调整,便是最好的方法。

      2     吵架后无处发泄,别危害社会
2015佛山高新区粤港澳自行车邀请赛举行,一位选手和媒体分享自己的骑行经历时称,竟源于一次和女友的吵架。原来有一次和女朋友吵架后一时冲动就借了辆自行车从广东佛山骑到了北京。自己那次的经历后何干辉就爱上了骑行。两年后,与女友的再一次吵架,何干辉竟然从佛山一路骑行到了非洲。(羊城晚报99日)
近年来,在众多社会新闻中总是能看到各种人群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冲动的做出一些危害路人和社会的事情。但是,来自广东的何干辉选择的方式相比之下影响力就小了许多。报道中说,何干辉本是击剑运动的教练,但是因为与女友吵架后偶然的一次骑行,竟让他爱上了这项运动。他的这种发泄方式实在是要健康许多,既锻炼了自己,也体验了新的生活。
反观其他一些人的过激行为。911日,一女子和丈夫吵架失控跳楼,被卡在广告牌上;去年一沈阳小伙吵架后,当街拿起菜刀砍伤路人;同样也有人吵架后在网络上买了恐怖假手来吓唬路人。这样的行为使无数的无辜之人遭受到迁怒,也严重的扰乱了社火秩序。近年来,这种现象越来越多,也反映了当今人们的社会心理的严重不平衡,社会道德价值观的错误与缺失。
社会的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先进,还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大的压力,工作压力、学习压力、家庭压力等等造成了一些人心理上的扭曲,就容易危害社会。说到压力,就不得不说造成压力的原因。这类事件的发生,往往离不开两个字——情感,不管是来源于亲情还是爱情。现代人的情感相对脆弱,当他们遭受到了一点点波折,就会觉得影响到了所有的事情,情绪就会轻易的被感性控制。
还有一点就是现在的年亲人是一个很独特的群体,大部分是由独生子女组成。独生子女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往往吵架后会觉得自己没有被重视而做出一些让周围人关注的事情。还有就是现代族群的抗压能力越发的脆弱,一点挫折就会失去理智。
对于吵架后过激发泄,算不算一种社会道德败坏,我觉得应该算是。自身受到了伤害就去迁怒于别人来发泄自己的愤怒,实在是一种没有道德的行为。自己的情绪是得到的释放,但更多的是伤害了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带来的后果是足以令人后悔了。
何干辉的行为选择是很正确的,它从自身出发,选择了比较理性的方式来应对自己的情绪,他第一次吵架后从广东出发一直骑到了天安门,沿路虽然风吹雨打,十分艰辛,但是路途中的风景也是独一无二的。第二次吵架后,他到非洲的骑行,更是带给他更大的震撼,不仅可以好好冷静,也会好好思考自己的错误。这样受益的发泄方式是值得提倡的,但是不知道会不会有更多人理解这样的价值在哪里,发泄是正常的,但因为过激的发泄而危害到他人甚至是自身,就是一种错误的行为。
            3  文物刻字,刻下的是你的道德额度
911日,有网友称。故宫的一个历史300年的铜缸上被一对情侣刻上了爱心和名字,呼吁故宫博物院报案。该事件引起网友热论,并对游客在古迹上刻字的行为表示指责。故宫的工作人员称这类事件每年都会发生,他们也在加以监控和报警。(人民网 913日)
近年来,中国游客在旅游时的行为真是十分令人咋舌。这让一向拥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的中华儿女感到丢脸,纷纷跳出来谴责这样的不文明行为。去年大热的泰晤士河洗脚的中国大妈,埃及神庙刻下自己鼎鼎大名的游客,泰国卫生间里不文明的行为……这样的行为真是恶劣。可见中国人的素质教育并非像经济飞速发展一般提速起来。
文物所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历史,这些游客这样目无纲纪的做法,应该受到强烈的制裁。这不尊重民族历史的行为,现在有的仅仅只是处理一些罚款。这些罚款额度相对较轻,这样根本就起不了惩戒的作用。要怎么样去惩罚,让这些不文明行为的游客感觉到痛,才会减缓一点这样的行为。
中国四大名著中地的《西游记》中的经典片段,相信大家都记忆如新。孙悟空被如来佛困在五指山,它在其中的一座“山”上写下了“齐天大圣孙悟空到此一游”几个字。但恐怕是孙悟空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一做法会在千年之后如此流行。中国儿女只学到了这一证明自己存在感的低劣方法,但却没有学到孙悟空真正过人的品质——勇敢、忠诚。他们自以为很帅气的做法却是伤害了各个国家的历史。
游客的环保意识不强、生态道德素质低下是传统教育缺失的结果之一。文化素养低、环保意识差,游客很少会考虑自己行为的环境影响, 因而轻易在不知不觉间产生不文明行为。而现代教育的也是重视政治教育,轻视公民教育,缺乏对人性的教育。历史教育传统的缺失以及现代教育的不足,共同造成了教育传统上的缺失。
这样不文明的行为,不仅仅伤了自己的面子,也伤害了国家的面子尊严。别人会认为这些人就是中国人的素质代表,可见中国对人们素质教育的不在乎。一个人要秀出他的优越感和存在感大抵可以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情来证明,而不是这药的行为来显示他的无知和道德的缺失。
             4  别让“家有宠物”变成“家有动物园”
最近,有网友在论坛发帖称,有人在小区风如住房阳台上养鸡,大公鸡太敬业,每到凌晨四五点,便在阳台上引吭高歌,公鸡打鸣声严重影响了小区居民的日常休息。不仅打鸣声,下面院子里的落下的鸡粪容易滋生蚊虫,并散发阵阵恶臭,弥漫在家属院里。(人民网 911日)
现在随着城市化的演进,许许多多人都已经住上高楼林立的家属院小区。但小区里还是有许多人生活不甘寂寞。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普通的宠物来融入自己的生活。但许多小区里还是会有一些奇葩喂养让人惊讶。
所谓小区,就是人们居住的集聚点,人分布的密度大。所以自己的行为不单单是要对自己负责,跟是要考虑周围邻里和其他住户的感受。不仅仅养鸡是一大热门,也有人一次性养了十多条狗,这一起的狗吠声也是让邻居够呛。既然选择住进小区,就要遵守小区住户的守则,家里的面积本就只有那么大,何必要把家里每一个空间塞得满满地来“物尽其用”。
这样的行为是有些不道德,要想把家里变成“动物园”,那就要有动物园的硬性要求——地广人稀。你养鸡,我养鹅,他养鸽子。不仅这些动物发出的噪音会影响还在休息的住户,而且也不卫生,在家里养,清洁问题也不好彻底解决。特别是在夏天的话,细菌滋生还会危害了周围的住户。而且这些家禽的繁殖能力又较强,没有多久就真成了“动物园”、
这样随意饲养的行为,一方面也是住户本身意识的缺失。他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给邻里来带十分不便的生活,而且会扰乱整个小区的秩序。他们仅仅只考虑到了自家的饲养可以方便自己、带来外快等,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另一方面,也是所在小区对于管理和条例的设置上的疏忽,既然生活在同一个小区,小区委员会就应该先规定好大家需要一起遵守的生活准则,和相应的惩罚制度。如果事先打好预防针,并对违反者施以小戒,那么会有利于小区生活的秩序。
那些饲养的住户也可以换一些其他无公害的进行喂养。像什么花草或是家中所需的常用蔬菜都可以,没有必要去饲养既不文明又不卫生的家禽。不能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损害小区居民的利益。
            5  放走的是尾气,带来的是环境的伤害
今日,央视曝光了汽车尾气检测的黑幕。车检处和周围的维修厂勾结在一起,检测过程和结果都掌握在检测站里的人手里。在这些检测站车主只要黄牛疏通好了关系,仅仅需要200块钱,黄牛给检测站150元,尾气不合格的车辆,不需要维修就可以拿到合格的检测报告。(人民网 913)
汽车车检的黑幕一直都存在,但被披露出来惩戒后,还是存在。今日央视披露出了汽车年检尾气时和黄牛勾结黑幕的具体细节。这样的黑幕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显示出社会发展过程中体制建设和监管制度的不成熟。
这样与黄牛勾结,轻易放过了尾气超标的车辆。看上去车主和车辆检查处的工作都轻松许多,但是尾气超标对于环境的危害是相当大的,一氧化碳的过多排放会污染大气质量,人体吸入也会造成损伤。而对于车主,不严格的检查尾气排放也会损伤汽车的零件和寿命。所以汽车年检黑幕带来的危害是不可小觑的。
不仅仅是车年检有许多黑幕,类似事件也在频频发生。车管所修改驾证扣分分数来谋取利润,驾考科目三收取保护费用包过等。这些行为是对国家法律的严重不尊重行为。车辆的管理检测有它存在的意义,这不仅是对车主负责,也是为社会负责。这样的黑幕真是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这些黑幕的出现,车检处和维修厂是最大获利人,不仅工作轻松许多,只需做做样子,还有一笔钱拿。但他们是危害环境和社会的第一凶手,他们自以为是的行为也是需要付出代价,受到惩戒的。不仅仅来自与车检处和黄牛,车主也是这一事件的主谋,他们为了简单的过程,为方便省事就去选择这一“途径”,助长了黑幕的出现和生长。如果车主社会责任感稍微强烈一些,不让其他人有空可以钻,那么黑幕事件也就不会猖獗。再来是监管部门,惩戒力度的问题。加大惩戒力度,让违规违法的人望而生畏,这种类似的行为也会渐渐减少。杜绝是很困难的,只有加以遏制的作用。这样的行为是双方的,只有全方位的加以治理,才会有效用,不是只有简简单单的报道出来,让社会大众了解,就到达警示告诫的作用了。真正的解决方法只有法制健全,监管有力。

                   6 大学军训,处罚要把握好度
最近,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进行新生军训,20多名大一女生因为军训期间寝室卫生没搞好,内务不达标,违背了相应纪律,被教官处罚躺在沥青跑道上,身上裹着棉被,接受太阳的照晒和两千余名同学的围观。(新京报  918日)
现在不管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都会进行相对不同程度的军事训练。但当我们正在接受军训时,有没有想过让学生们进行军训,要训练的到底是什么?其实军训的项目也不过训练齐步正步,站军姿和整理好内务。而学生们要从这些训练中学习到的是军人坚持,严苛的精神。但是湖南外国语大学的女生因为卫生和内务没有达标的问题,而受到了这样的处罚,实在是有些过火了。没有达标是应该接受处罚,,但是这个处罚的点在哪里?教官让女生们在大热天裹着被子在操场罚晒,又让两千名同学围观,这是给这些女生带来的公然式的羞辱。
据说当时不光只有这些女生在接受如此的处罚,操场上还有三十多民男生在头上套着塑料桶在被罚跑圈。之前也有军训出现了宛如杂耍的画面,学生们练摆臂动作时手机放在胳膊上,站军姿时头顶手机保持平衡,踢正步时脚背顶手机……这些同学在几千人关注的目光下接受如此羞辱的处罚,非但没有得到同学们的同情和关心,反而被嘲他们娇气,连这一点苦都受不了,军训的不好本就该罚。这样“公然警示”“杀一儆百”的方式并没有达到多少效果,引起的反而是同学们看好戏的心情。
不光是心理上的羞辱,生理上也很受到折磨。虽然说军训要不怕苦,哪怕是面对烈日。但是教官让女生躺在操场上,夏日下的地表温度本就高的让人受不了,更不要说是全身裹着棉被躺在地上。这样的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中暑。而同时在接受处罚的男同学头上套着塑料桶,看不见前方和周围的情况,这样就很容易发生事故。
学生犯错了、违规了,给予处罚帮他们长记性无可厚非,但严格要求还应把握好度。众目睽睽之下,接受堪称奇葩的处罚,很可能超出某些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非但起不到教育效果,反而给其成长过程留下心理阴影。
7
                    环卫工人的监督值得更多尊重
    近日,江苏如东县60余名环卫工人GPS手环,根据要求他们上班后必须进行佩戴并对根据GPS对他们进行监督是否有效清扫垃圾、垃圾清运是否及时。有环卫工人称这让他们感觉不自在,也有市民表示这是对环卫工人的不尊重。(广州日报  916日)
管理层说是为了节约资源和更有效的监督,但是这种岗位定位是消极的做法。管理层应该勤勉一点深入一线,实地检查员工工作情况,以掌握第一手资料来评定员工工作态度。而不是根据冷冰冰的科技产品来鉴定一个人的工作是否合格。这样的做法实在是对环卫工人工作的不尊重。
城市里说道工作最辛苦的,一定有环卫工人的存在。他们早起贪黑,一天都在马路上进行清扫,为我们丢的垃圾负责。他们生活在我们社会生活的基层,工资也只有千余块,少得可怜,工作时间却最长。如果没有环卫工人,我们所生活的城市不知道会变得如何,所以他们理应受到我们的尊重。管理层使用高科技进行监督,是在一定方面节约了人本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磨灭了对人的尊重。
环卫工人的工作辛苦,有时偶尔做下来休息一下或者是上个厕所也是人之常情,这样监督真的让环卫工人没有自由可言。大冬天马路边生火取暖、夏日树下乘凉被开除,专门建设的漂亮环卫工休息室却常年大门紧锁,环卫工甚至担心被查到不在岗而不敢进休息室。本来都如此艰辛的环卫工人,现在有了GPS后可能真是连一个盹都不能打。
反观其他职位,工资高,休息时间长,福利高。对比下来,环卫工人这个职位十分艰辛。管理层与其花那么多资金来用高科技智能监督,还不如逢年过节,刮风下雨时多给环卫工人发一些福利。福利好了,他们工作自然地就会尽心。这样的软性政策比上带GPS定位的消极做法有效许多。
简单的来说,管理层让环卫工作者佩戴GPS是为了防止他们偷懒,但是管理人员不去实地监督,而依靠智能监督,这何尝不也是一种偷懒?而这种做法更会寒了环卫工人的心。他们本来就是最辛苦的职业,本就在认真的工作,如此监督就是对他们质疑,更加体现的对他们工作的不尊重。
8
                奥运冠军免试进名校,应该珍惜机会
孙杨免试成为苏州大学体育学院的研究生。而学校方面则给孙杨准备好了五本厚厚的理论书和一支十多人的导师团队,以帮助他尽快适应研究生生活。苏大根据他的实际情况,为他制定了相应的课程。将在该学院完成39个学分,尔后获得体育学的硕士研究生。(新浪网  918日)
近年来,奥运世界冠军被保送免试进名校,已经不是稀有的事情了。叶诗文被保送清华大学法学院,郭晶晶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在网上关于他们被保送名校的话题也讨论十分热烈,两极分化的也很严重。奥运冠军们从小开始训练,度日如年。如此艰苦的训练,让他们耽误了相应的学业。他们获得了世界冠军,这是以一种国家的荣耀,国家应当奖励。但不是这样随随便便奖励一所数一数二的大学来提高他们所谓的“文化修养”。而是应该根据本身的实际来奖励。
一个人的文化底蕴是来自于长久的累积,国家可以给予对他们考试时的一定优惠、加分。但这样免试就进入大学学习,还根据他们的自身情况,专门制定计划课程。这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照顾,就相当于把他们放在与其他同学不一样的起点。他们应该珍惜国家给与的这次宝贵的机会,而不能只一味地依赖于国家的特殊照顾而毕业,而不去真正学习到什么。
据不完全统计,1984年至2012年的中国奥运冠军中,近百名曾入读清华、北大、人大等著名高校。他们无一例外都是以体育特长生招进的,国家这样的决定看上去是把他们的人生履历添加的更完美,但是这样也相当于给了他们一张特权卷。反正得到冠军之后可以进名校,就会自动忽略了自己去主动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而有专人制定专门的计划课程就像是帮助他们顺利毕业。其实国家帮他们送进名校后,能否自己毕业应该是自己的事情,不应该全部包办。不然这样对普通学生遥不可及的机会,对他们来说是轻而易举的浪费。
之前,奥运冠军田亮报送进了清华后,7年都没有完成相应的学业,据同学说很少看到田亮来上学。网友也针对田亮是否有资格继续学业产生热议。田亮的行为就是依靠国家进一所名校后就以为无忧了,就硬生生的浪费了这对于普通人来说是登天的机会。
国家的奖励纵容了冠军们的理所当然的心理,这样一个不易的机会既然给了冠军们,他们就该好好去珍惜,不要奢望走什么特权之路来得到所谓的高学历。
9
                          高学历不是骗局的高保证
近日,北京某高校博士毕业生马某,成立公司以召开“洗脑”会议形式吸纳会员,让听课人缴纳“330元、3000元、33333元”不等的会费成为“普通会员、普世弟子或入门弟子”。拿着与名人合影,谎称名人都是他的弟子,因听从他指示获取成功。后被民警抓获并刑事拘留。(北京青年报  918日)
马某的行骗手段实在是不高明,他谎称用意念就可以治病,听从他就会获得成功。这些说法和法轮功有什么区别。如此低劣的手段还有不少的市民“中招”,那这些市民的思想也是令人担忧。他们可能是听见了马某是北京某大学的博士生,从而受骗。但博士生学历是高,但是也没有高到神这个级别。
近年来,骗子的组成变得多样化,竟然有不少都是高学历的学生。2012年的影视招聘骗局耍了200多人,俩高学历骗子被重判,还有2015年冒充QQ进行行骗的江苏高学历诈骗团。他们自以为自己拥有较高的学历,策划的骗局级别也很高,就开始大胆的行骗。但是最后都没有逃过法律的制裁,这些高学历的骗子的手段其实看起来很低劣,但是受骗的人多,就是因为那一张高学历的文凭。
不知道培养出这些高学历骗子的高校到底交给他们了什么,不仅仅是知识教育,素质教育也很重要。没有树立好正确的三观,只有让这些学生最后容易走上歪路。学校更应该交给他们应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做些什么。让他们知道自己所拥有的高学历并不是一把万能的钥匙。
这些高学历骗子也是没有做好自我的认识,一味的追求旁门左道,以为单纯动动脑子和嘴巴就可以财源滚滚,就完全是浪费了自己之前学习的资源,没有好好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他们有的也是不满足自己的高学历低收入,就想行骗来快速致富。骗子们的这种心理,是对自己高学历的膨胀,以为高学历就可以保证一切,但是他们并没有想到那一张高学历文凭并保证不了他们的犯罪行为。
10
                         别让手机消耗了自己的知识
昨日,在武汉一高校,一辅导员组织新生班会,期间发现到有同学在别人发言时只顾低头太不尊重。便不动声色地在班群里发了个3元的红包,顿时被抢光,遂按记录索机,一下“没收”了十几部,至班会结束奉还。(法制晚报 918日)
现在社会的科技不断进步,手机的智能化,也造成了不少低头族的产生。特别是学生群体,他们往往抵挡不了手机的诱惑,不管是聊天还是游戏、视频,都能占据他们一大部分时间。学生们现在起床之后和睡觉之前都离不开手机,不仅是在休息时间,就连本该上课听讲的时候,学生们都在下面玩手机。学生通过这部冰冷的设备与世界交流,却真正的忽略了自己和知识的沟通。
过度使用手机不仅影响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让他们玩物丧志,还会对眼睛、颈部等造成损害。特别是还在上课的时候,玩手机就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习。为了防止学生上课玩手机,不只是发红包这种做法,汉口学院采用了扫ppt上的二维码,直接在手机上答9道题。加州大学还专门出了一个应用,只要学生上课保持不玩手机,时间越长,能拿到越多奖励积分,这些积分又可以用来换取周围餐馆、服装店的折扣。看来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十分普遍。
这样的现象,一是手机的智能化发展的太快,一部手机几乎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如此方便的设备,加重了学生对其的依赖性;二是学生本身的自制力较低,上课时间不可能百分百的专注,稍微玩一玩手机就停不下来。学生越是做低头族,他们学习的时间就越是浪费,手机就已经消费了他们本应该获得的知识。
面对如此诱惑力,学校也应当加强一定的制度规定,一些老师的上课质量也和这现象有关,老师改进课堂质量也能有效地抑制上课低头的现象。但最主要的是学生自己,家长交学费把自己送入学校,学生自己却在用手机消费着这些金钱和自己的时间。也显示着对上课老师的不尊重,老师辛苦备课,却抵不过同学玩手机的诱惑。只有学生自己加强自制力,才能让学校、老师的资源得到利用,也有利于自己的发展。
                 11     官员公款打牌是亵渎公职
20141224日,环保部副司长等4人在北京深圳大厦开会期间使用公款打牌。赵永明作为会议的分管领导,将4人打牌赌博消费的1880元挂在会议经费的名下。该事件经调查核实,赵永明等4人于今日受到了党内警告处分,并被要求退换相关费用。(中国纪检监察报,922日)
近几年来,随着反腐倡廉之声的愈发响亮,我国公款吃喝的现象已经稍加抑制,但还是不乏有一些人钻国家的空子,背地里使用公款来达到自己的私人目的。2015年中纪委发布了“四风”顽疾依然存在,公款吃喝不降反升。从数据看,违规公款吃喝有所反弹。这样的个人作风问题,实在是需要大大的检讨,这样对自己工作不负责任,随意使用公款的行为是亵渎了自己的人民公仆的职位。
国家已经针对了反腐问题,提出了不少政策法令,可是为什么还是有人把政策法规当做耳旁风?为什么还是出现众多的公款使用的行为?一是在职人员对自己职务的危机意识不强烈,他们没有意识到在其位、谋其事。在开会期间的任务便是做好本质的工作,赵永明等4人竟然趁着开会的时间只顾着自己的娱乐赌博,还将赌博的花费用开会公款来支付。这样蔑视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实在是应该受到重罚。
官员们知法犯法的行为,是他们法律道德修养还有待加强,让他们真正意识到做对自己职业有益的事情,而不是依仗着自己的职权而为所欲为。对于官员的职权意识和法律道德修养都应该定期的进行培训和教育。让官员们知道自己在这个位置就应该遵守什么样的纪律性,而不是因为意识的缺失去做一些伤害公共利益的事情。
这些官员作为人民公仆就要为人民为这个社会真正的做一些实事,在自己的职位所得到的薪资是国家和公众给予的,而不是要通过公款私用来“补给”自己的生活。官员们也应该在自己工作的时候专心工作,而不是想着偷一点空闲来享受,更不要说是赌博行为了。在职人员对工作应该抱着认真、负责任的态度。而不是随便敷衍,不把他当一回事,更不能因为自己的职权就干扰工作的进行。
官员们公款私用本就不对,更不要说是赌博,这样的行为是没有把国家的法令政策放在心上,这是需要加强教育的。同时这样也是对他们自己公职的一种亵渎,不负责任的表现。并没有认真的为人民谋实事,而是把更多的心思花在了自己的生活娱乐上,这样的行为是受到社会和国家谴责的。


           12      世界无车日为何变成拥堵日?
     922日是世界无车日。广州市交通部门曾倡议市民参与“无车日”活动,绿色出行。昨日早高峰广州交通拥堵指数有所下降,但晚高峰时却基本处于“严重拥堵”级别。很多城市纷纷划定限行区域,禁止汽车通行。但是,多个城市在无车日的拥堵并没有消减,让无车日成为一种尴尬。(羊城晚报 923日)
早在一周前,多个城市就已经为了世界无车日宣传和倡导。按理来说,每个人就这一天不使用汽车也是合理的事情。但为什么那么多城市把这一个纪念性的节日变成一场作秀?
中国近年来买车一族越来越多,许多二三线城市的高峰期也是堵得个够呛。据2015汽车保有量的国家排名,中国的赫赫大名在世界第二的名次上稳稳的出现。可见现在中国汽车使用量是十分巨大的,而我国的城市拥挤程度也颇高。
中国的人口太多,公共交通的出行一是太过拥挤,二是不够方便,许多人都选择拥有一辆私家车,这样就可以方便的上班出行。再则,是中国的城市太过复杂,规模较大,出行的路线长,选择公共交通就耗时长。
除了主要的一线城市如此拥堵,许多二三线城市更多的是因为公共交通设施的不够完善而造成城市的拥堵,没有过于发达的公共交通,许多人就选择购买私家车出行。所以可见,缓解城市的拥堵和这个城市公共交通设施息息相关,政府建设起更好一点的公共交通就会让市民感到方便许多,也会采取公共交通的方式出行。许多城市设定限行,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对于出行行程不可奈何的人来说还是会选择驾车。
还有就是,政府的宣传倡导是否是进入了人们的内心?对于不驾驶的重要性并没有强调清楚,只是一味的强调922日是世界无车日,我们应该不驾车,但是为什么不驾车并没有强调进市民的心里。而市民也是没有意味到驾车出行也有一定不便性,只想到自己驾车比较方便,所以让无车日硬生生的变成了拥堵日。
                   13  老师惩罚学生的标准应该是什么?
连云港市一初级中学的学生遭老师殴打致骨折。受伤学生小赵的左侧锁骨骨折,称自己骨折就是被老师打的。对此,城头初级中学校长回应称,因受伤学生严重违纪引发此事,老师确实动手了,但事实跟学生所说的并非一样,因涉及未成年人,具体情况学校不便透露。(现代快报 923日)
学生违纪在每一所学校都是存在的事情,但有的老师对于学生的惩罚行为就像对不同了,但对于这样惩戒的标准在哪里?黑龙江一中学生被老师体罚后咳血,河南省一学前班教师暴力体罚6岁女童致其不能平躺,仅仅是言语上的教育,会不会太过轻,让学生不入耳?或者是采用一些班级的惩罚制度,让学生牢牢记着不能再犯?不管是哪一种方法,目的只有一个,老师教育学生就是为了让他们记得教训,获得经验。无论是如何教育学生,教师们都需要做到一点就是不动手,只需做到点醒学生即可。
除了学生,老师也是一所学校的脸面,老师教育学生是要有带头作用的。老师本身的素质也很重要,对于学生的惩罚不是体罚就可以结束的,体罚虽然说可以达到惩戒学生的效果,但是却给学生带来了心理上的阴影,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所以平时也应该加强对教师本身的素质教育,师生之间更需要的是相互尊重。
老师应该做到适当的方法来点醒学生,而不是选择动手。即使是再有什么让人气愤的事情,也应该知道动手是不应该的。这样的行为不仅伤害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也让自己的道德受到质疑,前途受到阻碍。而且对学生动手有可能不会获得惩罚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让学生反感老师的做法。学生犯了错是应该被惩罚,但惩罚应该规范化,老师应该和学生之间规定下自己的惩戒制度,既达的到警示犯错学生的作用也保证班级秩序的管理。



               14    警察的不作为如何为人民服务?
昨日早上,租住在丰台区的郑先生用手机银行转账,一不小心转错对象。想追回款项,却不知对方是谁联系不上。求助于银行,银行称涉及隐私无法提供,让找警方立案,银行一定会配合警方并提供帮助。但郑先生找到警方却称,不构成诈骗等立案标准无法立案,并让他和银行自行解决。(人民网 927日)
郑先生因为转错账,找银行,银行推给警察;找警察,警察推给银行。银行以拒绝泄露客户的隐私为由拒绝了为郑先生联系。说实话银行的做法的确没什么错,他们做好了自己的职责,保护客户的隐私,总不能不明所以就把客户的财产经济状况泄露给你。而相比之下警察的做法就欠缺了。
警察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保护公民的私人财产就是法律宗旨。虽然对方不是诈骗,但郑先生却是个人财产的丢失。警察以不构成诈骗等立案标准为由,不给郑先生立案,虽然没有完备的相关法律,但是警察也可以酌情处置。郑先生的个人财产丢失,转错的账户的不当获利,我认为是有资格成立案件的。
最近警察不作为的报道越来越多,要求证明你爸是你爸,要求证明婚姻关系等,还有一系列不开具证明的政策下来。这可谓是让人民火大,警察的不作为,乱作为,更加导致了社会的矛盾。
许多情况虽然没有相关的条例,但现在的条例不都是因为之前有了案例才成立的吗?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不可能每条法律都适合每个人,警察们要解决问题、调和矛盾就是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来处理。这样因为没有规定就拒绝办事的行为,是没有真正做到为人民办实事的要求。
警方的职责是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民财产安全。警方没有给郑先生立案,也就没有保证郑先生的财产安全。虽然国家法律没有如此完备,但是警察还是应该规定遇见特殊情况的时候,应该怎样处理,而不是照本宣科的做。



             15    儿童被虐待从法律做起
温州的家鞋店的夫妻俩,经常虐待他们四岁的女儿。夫妻俩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女孩已体无完肤,身上全是打火机烫的水泡!女孩腿上伤痕触目惊心,好几处皮肤红肿溃烂,孩子的伤口是亲爹用烧热的钢勺烫的!可是,由于孩子所受伤害尚未达到法律意义上的“轻伤”,无法按故意伤害立案。按照现行法律,民警只能对他进行严肃教育,然后将他放回。(钱江晚报,923日)
儿童是大家的天使,他们是应该被保护的对象,而近年来一起又一起虐待儿童的事件被披露出来,我们看到是一幕幕令人心寒画面。孩子的父母是孩子血缘关系最亲近的人,但因为其不正常的心理状态,把自己的孩子残害至此,实在是令人谴责的行为。然而,许多孩子被父母虐待的伤势并没有达到国家为他们出头的程度,法律也只有放过其父母的行为,国家对儿童保护的底线到底在哪里
中国的《刑法》中没有独立的虐待儿童罪的罪名。中国禁止虐待儿童的法律规定中有关于儿童虐待罪的刑事罪名,但对于什么是虐待儿童法律定性不清晰。而受害儿童需要受害人伤势达到轻伤以上才能将施虐者入罪。真的只有把虐待儿童的入罪扩宽,我们才能真正保护到那些可爱的孩子们。
国家也没有专门的儿童虐待防治法,这样虐待的界限就很难界定,许多父母或者是施虐者就很有可能逃之夭夭。那么社会就会出现不停止的虐童新闻。像著名的3.31南京虐童案,2013年温岭虐童案……这些让人触目惊心的案件还会不消停。
中国的法制不健全,儿童的父母意识就不强。中国自古以来的思想都是认为孩子是家庭的私有品,不管打还是骂都是自己家庭的事情,外人不容插手。没有相应的儿童保护的法律知识,孩子父母的行为就会更猖獗。我们的法律应该向国外学习,从法律根本上给予儿童明确的保护条例和措施,让父母知道,虽然孩子的自家的但什么能做该做,什么不能做,这才是最重要的。


              16    代孕承载着金钱和希望破灭的风险
    据湖南某档节目曝光,长沙地下代孕黑幕,不管患有何种不孕不育的症状,该公司现有四个套餐,价位从38万到80万不等。只要缴纳85万元费用,不仅可以由顾客挑选代孕女子的容貌和品质,还能成功地生下男孩。(《中国青年网》,928日报道)
在我国,买卖婴儿、代孕技术都是违法甚至犯罪行为,而市民若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生育的话,很有可能人财两空,权益无法保障。
中国自古以来就提倡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这样的理念催生了代孕行业的出现和发展,但是代孕行业在社会伦理道德上饱受争议,虽然说我国并没有明确的把代孕作为违法行为,这就让很多人钻了空子,成立代孕公司,利用妇女的权利到达自己的利益。
但是也有一定的风险,代孕公司会签订代孕协议,但是这个协议是基于委托人和代孕人的默契成立,所以很有可能无效。代孕协议无效,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当事人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如果顺利代孕成功,看起来好像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双方依约履行便是,就算发生纠纷,当事人也会考虑到种种原因选择私了。容易产生权益损失的当属委托人和代孕妈妈了。一方是付出了巨额金钱,另一方则是付出自己的身体和精力。
而作为代孕妈妈,如果由于自己本身的身体素质和生下的孩子先天身体素质、性别等因素没有符合协议和委托人的要求。他们要是拒绝领走孩子,那么代孕妈妈只能面临两个选择:要么自己抚养,要么将孩子遗弃。而这两个选择,一个意味着要背负沉重的社会伦理压力、经济压力,另一个则会背负上刑事责任。而委托人也会承受巨大的金钱损失,据调查,代孕的花费相当高。中国一对夫妇进行代孕要花费150~200万人民币。
虽然说代孕这件事看上去是双方你情我愿的一件事,但是有些非法的社会机构正是利用这一点非法牟利,这不仅仅是贬低了女性的尊严,也是违背了一定的社会伦理道德,加剧了其风险性。它本身就是一项不值得提倡的做法,因为它所带来的损失不仅仅是金钱,人情还有道德。



        17              地铁喝饮料到底该不该罚?
近日,在南京地铁1号线上,有一对年轻夫妻坐在地铁座位上喝饮料。巡查的南京市地铁交通的执法人员,走到这对夫妻身边。禁止他们在地铁车厢里饮食,执法人员现场向他们开出了一张警告的罚单。(新民网,928日报道)
近年来,随着不少城市的地铁禁食令的发布,地铁里吃东西的现象大大减少。原本颁布禁食令是为了防止市民们在地铁里吃东西时散发出特殊味道和打扰到其他乘客。但现在,就连在地铁里喝水都会被开出一张罚单,这是不是地铁交通的过度反应?其实,市民们在地铁里吃喝本不提倡,一定的警告是有效用的,但是地铁交通颁布的禁食禁饮还是要遵从人性化原则。
地铁禁食可以让文明“提速”。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通勤距离长,上班时间赶,这也是上班族着急忙慌买早点在地铁里吃喝的原因。但从另一个角度想,也正是同样的原因,我们才更加需要清洁干净文明的乘车环境。地铁车厢人流量大,工作人员不能随时清洁,市民在运动着的车厢里也有可能把饮料洒出。如果车厢拥挤很有可能洒在别人身上,不拥挤的话,就会洒在地面上,人进出频繁,很容易脚滑摔倒。
这样的规定是为了应对所有可能发生的事件,也是为了市民着想。这样的规定也是提高公众素质的一个过程。地铁的路途不像火车那样漫长,它普遍较短,有进餐饮水需求的人可以在上车之前先解决,所以这项对乘客禁止吃喝的要求也是比较合理。
但是这样的规定也不能一棒子打死。是人都会有一个特殊情况,一味禁止的态度是决绝了,对于特殊需要的人有特殊的解决方法。而光开警告罚单也不是好方法,更加要做到的是文明倡导来提升公民的素质。


       18                学校建宿舍不可急于求成
近日,北京大学的新生反映学校安排入住的宿舍楼中有刺鼻异味。涉事宿舍为3栋今年刚刚装修完成的新宿舍,有同学表示入住后不久就有人身体不适。北京大学回应称,经专业检测机构的监测,该3栋学生宿舍空气质量合格。凤凰网,928日报道)。
学校所修的宿舍是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虽然说新修宿舍,加强设施建设是件好事。但是高校过于心急的把新装修好宿舍给学生们住,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有极大的危害。新装修好的房屋都因为装修中的甲醛物质较多,需要通风透气几个月。学校学校为了利益,直接让学生们入住,这是对他们的不负责任。
近年来,随着许多大学的扩招,高校原有的住宿房屋不够,他们纷纷修建新宿舍迎新生。像北京大学新生入住新宿舍有异味的事件也不少,最近,武汉大学新生入学部分女生入住新建宿舍楼,感觉气味难闻。有学生用试剂检测后发现,宿舍内甲醛含量超标。不管武大还是北大,他们这样的行为的确没有体现出名校的责任。而北大的回应似乎让人更恼怒,它不仅让学生入住刚装修好的宿舍,还逃避推卸责任,建议同学自己多通风缓解。
新房装修的一些物质、气体危害也是越来越多,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特别是甲醛,甲醛可以说是影响家庭生活环境中最有害的一种气体了。如果立即入住新装修好的房屋,会对人的眼睛、呼吸道和肺部产生不好的影响,重者还会致癌的危险。况且学校修建的宿舍入住率很高,入住的密度也大,一栋新修的宿舍就会给上千名学生带来不适。
学校在决定修建新宿舍的时候就应该规划好时间,修建宿舍需要多少时间,加上通风透气的时间又需要多少。提早开始修建,留出多余的空白时间。这样有弹性的计划,带给学生们的是安全舒适,带给校方的是安心。学生们一天在宿舍里呆的时间比上课时间还长,一份安心舒适的住宿环境很重要。只有学校负责任的为学生们着想,为他们的安全着想,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才能长远。


         19      飙车飚的是生命安全而不是刺激
近日,一男子驾驶摩托车13分钟跑完北京二环的视频引发热议。视频中,男子驾驶摩托车深夜飞驰在二环主路上,连超多辆车,多次车身倾斜,十分惊险。车主称,当晚驾车最快时速达237公里。昨天下午,北京交管局通报称,正在对涉事人员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取证,一经查证属实将依法严肃处理。(中国广播网,927日报道)
这个世界上追求刺激的运动不少,飙车也是其中一项。新闻中的主人公又称“摩托二环十三郎”,他在北京二环这个范围内飙车13分钟就跑完了全程。这让无数网友唏嘘,是该让人称赞感叹还是让人觉得惊悚呢?
距北京的交通道路法规定,北京二三环机动车限速50~80公里,摩托车更是不准驶入二环。虽说飙车人在晚上进行飙车,但他的行为确实是违反的法律法规。北京的二环飙车虽然是在晚上九点,但是路途上的车流量还是较大。飙车人在二环骑着摩托车到处穿行,忽视了自己的其他人的安全。车主最快时速达到237公里,假设车身倾斜车主摔倒,以这样的车速,车主一定会被甩出而丧命,若是马路上穿出一个行人丧命的就可能不止那么少了。车主在众多的车流中穿梭,那么高的时速,一不小心就会挂上或者撞上旁边的车,危及的人将会更多。
飙车人只顾自己刺激的心理,不管自己扰乱了交通秩序,以及可能给身边人带来危险的行为也是蔑视法律法规存在的行为。虽然冒险是他个人的自由,但是这种行为确实危害到了他人的生命安全。据统计,现在80%的交通事故是车速问题造成的。这位“摩托二环十三郎”也曾在广西高速路上进行过飙车,时速高达270公里。高速路上所有车的速度都比较快,摩托车本就禁上高速,更何况这样的飙车万一造成事故,损失该会多么惨重。
过于追求刺激这样也是一种心理问题,飙车人缺乏安全感,心理压力大,就会选择一些极端的方式来寻求刺激,释放压力。但是自己倒是精神上满足了,但带来的使更多的隐患和其他驾驶人的困扰,破坏了社会规则和自己的道德,飙车一族的行为是不可取的,看上去飚出了刺激,但同时也威胁着自己和别人的生命安全。


       20            饭馆当街宰杀,你真的安心吗?
为了证明自己卖的驴肉是最新鲜 ,店主在店门口当街现杀活驴,生意也比较好,一大早就排满了来买驴肉的市民。临街的慢车道上搭着架子,挂着驴骨头、肉块,路上残留着不少血迹,一张被剥掉的驴皮铺在地上。但是,也有一部市民指出,当街杀驴影响市容,并且场面太过血腥。(新民网,928日报道)
“现杀现卖”这个做法,往往该人带来商品很新鲜的感官,市民们对于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巴不得要亲眼看着制作的过程才放心。这样的心理也催生了许多像驴肉馆这样的“现杀”的商家,以求大家买的安心,吃的放心。但是让人亲眼目睹这样血腥的过程,大家真的能安心的买吗?
其实,我认为不是能的。不管是出于人内心的情感还是卫生状况都不能让人信服,反而给人们带来残忍和避之不及的感觉。
当街宰杀,实在是一件很血腥的事情。店主操刀宰杀,家禽家畜惨叫的声音令过路的人听着瘆的慌,同时也惊扰了附近的居民,他们天天听着如此惨烈的声音内心该是多么的煎熬。当街宰杀对周围的环境也造成不小的破坏,宰杀时流出的血,宰杀处理后不要的废料全都残留在路面上,这让过路的人和前来吃饭的人都觉得胆寒,对大人还好,因为好奇前来凑热闹小孩看见了宰杀的过程,如此血腥的画面将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不少阴影。而宰杀散发的味道也是令附近的人不快。店家让市民看见自己想要买的肉是如此惨烈的宰杀、割下来的,那么买主的心里想来也是十分不舒服的,这样还能安心购买的食物吗?
不仅从购买心理无法让人安心,这种现杀现卖的食品在卫生要求上的安全性也是不合格的。驴肉没有像生猪那样规定定点宰杀,所以宰杀驴都是私人的,所以所宰杀的驴是否合格的经过检疫,我们也不得而知。当街宰杀,不像在特定的地点,街上卫生环境很糟糕,把那么多肉暴露在当街的空气里,不知道有多少有害气体。露天的宰杀所招来的苍蝇蚊虫也比较多,细菌也多,这样的肉卫生条件令人堪忧。
当街宰杀虽然说会带给人吃的新鲜的感觉,但是它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是很多。不管从心理上还是卫生条件上,市民并不能买的安心,吃的放心。

       21                名不副实的5A该不该取缔?
今年十一期间,国家旅游局暗访发现,山海关景区存在价格欺诈、环境卫生脏乱、设施破损普遍、服务质量下降、管理水平差等问题,认为山海关景区已不具备5A级景区条件。昨天,山海关景区成为国内首个被取消5A级景区资质的旅游景点。著名的杭州西溪湿地等65A级景区也同时被“黄牌警告”。(央广网,1010日报道)
近年来,陆续被爆出的著名景区现状堪忧,那些带A级的景区的管理也是一片混乱。一个著名的景区是一个国家的门面,很多外国游客往往会把景区的综合素质作为中国素质的一个参照。所以一个优秀的景区不仅要让游客玩的值得,还要提高本地、本国的软实力。
而现在,很多省市的景区都在打造A级景区,越来越多A级景区出现,一些原本很著名的5A级文化景区非但没有在如此多的“后继者”的面前做好表率,反而纵容自己、非法提价售卖。可以说这一部分的景区已经和它背后的文化底蕴不相符合了。对于这些景区如此轻浮的态度,我国的旅游管理局是该做出合适的措施,适当的取缔也会更利于景区自我的发展。
5A级为中国旅游景区最高等级,代表着中国世界级精品的旅游风景区等级。作为5A级景区的山海关,景色这一方面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它仅凭着它的火热度就乱提高门票价格、地面不洁、垃圾未清理、甚至没有良好的服务质量。这样的景区素质,带来的负面评价会远远多于正面评价,那么山海关的景区等级的资格是该让人好好反思一下。不光是山海关,杭州的西溪、丽江的古城、北京白洋淀等都被列入严重警告的名单。
对于这些不称职的风景区,适时地取缔他们的等级,一是做到了对他们的惩罚,再者是警示了各个A级景区要想保住A级的帽子,就要真正的做出实事,合适的票价,完整的设施建设,良好的服务态度才是一个景区走的长远的路。只有取缔等级这样的惩罚措施才是我国景区文化长远的必经之路。


       22          婚恋骗局,婚恋网站应该严格网站机制
昨天,一名男子被她的一堆“女朋友”扭送到了郑州市公安局。男子常某称自己苦读心理学,在各大婚恋网上骗了十几个女友。凭借心理学的知识,常某在行骗的过程中,经常会抓住女性的弱点来骗取金钱。众多被骗女友都损失严重,最多的女友被男子骗走了50万。(光明网,1010日报道)
自从电视上的婚恋节目播出大热后,各大婚恋网站也热度不减,但是这些网站多的实在是让人眼花缭乱,网站复杂,所以近年来的婚恋骗局也是越来越多。许多男女落入骗局,不少人说是这些受骗者本身没有防备戒心,自己够傻。但是感情本来就是人的一大弱点,所以有常骗子利用这一弱点来获取自己的利益。要想避免这些骗局,那么使这些人落入骗局的婚恋网站也有很大的责任。
近年来婚恋网站越来越多,其实有很多都是不正规的,这些网站旨在收取婚恋会员们的会员费,但是对于会员的真实性和目的性还有很大欠缺。网站注册信息也是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网站对身份证和实名似乎并不严格,能够成功支付会员费才是问题的关键。网站的所谓的高富帅,白富美有不少的都是托,在借机与交友对象进一步接触时就使出骗钱大计。
无论是著名的婚恋网还是其他山寨婚恋交友网站,如果不能杜绝上面这些乱象,即使面临着庞大的婚恋交友市场,他们所标榜的所有原则都只是一张白纸。要想遏制婚恋骗局的出现,网站秉持的目的就不能仅仅是赚钱,应该做一个真正为人牵线的红娘。首先从注册开始就必须要做好和真人信息的核实。其次应该列一个黑名单或者是不良记录,这样有不良做法的人都会让人知道。
加强自身网站的管理,不仅仅能帮助到人们,而且对于网站本身的发展也有助力。秉持真实性为原则,严格网站会员管理,才能有利于防止婚恋骗局的泛滥。
          23                    中奖也不一定是幸运
滨州的王女士在村里开了一个小卖部,经营着一些日用百货。在销货的过程中,经常有品牌商为了提高销量,来搞一些有奖促销的活动,这大奖就落到了王女士头上。这意外的惊喜是一款名为“舒味”的乳酸菌饮品给客户的“感恩”回馈,根据奖项设置,特等奖是免费港澳双卧七日游。(新华网,1012日报道)
商家为了提高产品的销量,会时常高一些促销活动,其中也不乏一些抽奖活动。但是一般的产品的抽奖结果也只是价值对等的物品,只有一些很少的名额是所谓的大奖。商家们的目的只是为了提高销售量,但却忽视了奖品的质量,中奖者的幸运也不一定是好事。
新闻中的销售厂家是一家化工产品等生产项目建设的企业,并不是一家专门的食品企业。所以他们本身生产饮料就有不利性,对于饮品的促销也不如专门的食品厂家一样专业化。它所提供的特等奖看上去很诱人,天底下没有免费午餐,所谓免费是促销,高额购物才是目的。它所联系的旅行社也不一定能百分百安心去的。
不仅如此,有的商家还会在中奖说明中与顾客玩文字游戏,采用一些较模糊的字眼。还有的商品也出现难以兑换的情况。像前几年,发生了顾客们拿着印着“再来壹瓶”的中奖字样的康师傅饮料向超市、各销售点无法兑换的事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饮料生产厂家既然在瓶盖上打出了“再来一瓶”的字样,经销商就有义务执行。这是因为康师傅厂家不回收补偿商家兑换下来的瓶盖,自然没有商家再做这亏本买卖。一些厂家的奖品虽然按时按量的送了出去,但是中奖者却不是真正的顾客,而是厂家的“关系户”。
进行促销抽奖的厂家要想真心的提高销量,就应该负责任的提供奖品而不是空欢喜一场,否则这就是变相销售而不是抽奖送礼。像旅游产品是特殊的商品,商家如将旅游产品作为奖品实施促销活动,业应该验证该旅行社的可靠性,而顾客们也应该,不要被“获奖”、“赠送”、“低价”等为噱头的宣传蒙蔽了双眼。
       24                 公共场所与狗共用碗筷真的合适吗?
    近日,重庆江北大石坝某餐馆用餐时也出现奇葩的一幕:中年女子和年轻女子来就餐,中年女子用餐馆提供的筷子给宠物狗和自己夹菜吃,狗闻过舔过的肉片主人一口吞。中年女子拧开可乐,把瓶口对准狗,随后,泰迪犬舔了下瓶口。年轻女子随手拿起被狗舔过瓶口的可乐喝了几大口,而中年女子并未制止。(《重庆商报》,1012日报道)
现在人越来越喜欢喂养宠物,也出现不少爱宠物如命的人。宠物毕竟是人类的好伙伴,对待它好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有一些公共场合也是明令禁止宠物出入的,为防止疫病发生和传播,保障公民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养宠物的人也应该自律一点,毕竟公众场合关乎的是大家的利益。
重庆的这对母女对狗的爱并没有错,把狗当做自己的亲人般也没有任何的错,但是对狗好,不一定对人好,在家里和宠物共用餐具是不妥当的,但毕竟是他们的私事,而但在餐厅那就不应该了在餐厅的餐具都是循环使用的,并不像家里一样仅供自己使用,饭店的餐具别人还要用,得考虑别人的感受,同时也是尊重别人。在公共场合和宠物同桌吃饭也有一些不雅,而饭店的人员也应该出面阻止,毕竟整个餐厅的顾客利益才是商家的利益。
况且从卫生这个问题来说,这样的做法也是不妥的。动物身上常常携带有许多的细菌和寄生虫,人若不慎感染,可能导致肠胃疾病甚至更严重的后果。所以同吃同睡共用碗筷的行为很容易对自己的健康造成影响。爱狗人士虽然宠爱它们,但是自己的健康问题还是应该重视。
    人与狗种之间是不同的我们要理解这种差异我们爱护们是应该的,人道的对待动物和生命但是再爱他他还是动物,正常人还是有界限的在公共场合与狗同桌吃饭的行为是对其他顾客的不尊重既不文明,也不注意自己的健康。
         25                       恶搞也要有一个适当的度
    昨日,一篇在微信上流传的文章称,昆明航空女乘务员刚刚开飞航班,要被安全员塞进机舱的行李架。很多昆明航女空乘务员的对这个行为很无奈,想投诉但有迫于压力。这篇文章是一直以来以爆各种乘务员的小料为主要内容的账号所为,仅仅从文章的内容分析就能看出很多炒作漏洞。(新浪网 ,1012日报道)
    把空姐塞在行李架这种行为十分不安全及不严肃,存在安全隐患。新闻报道中采访了其他航空的空姐,称是乘务员之间互相开玩笑,在航班过站或者结束之后的一种开玩笑的举动。如此开玩笑,是否对空乘职业有一点不尊重呢?而昆航的领导认为这是类似游戏的“惯例”,是空乘人员的个人行为,因此不予调查,昆航这样的回应不乏有一种包容纵容的之嫌。
网上的段子和炒作现在越来越厉害,那篇微信文章把这件事放到网上,也想有更多的人关注这件事,关注他们的恶搞,但是这个玩笑开的合适吗?如果这样的行为是在飞机飞行中,安全员把空姐塞到那么高的行李箱里,不小心伤到乘客怎么办?影响航班安全怎么办?,如果不是在飞行中这样的恶搞也是存在安全隐患,行李箱那么高,空姐很容易摔下来。
生活中小小的恶搞不仅不会伤害身心,还会娱乐到不多的人,所谓恶搞,目的就是取乐自己和他人,但是过度的恶搞反而让人得不偿失。之前湄潭的一个新郎在结婚典礼上被朋友恶搞,还引得汽油烧身伤残,最后和朋友打官司,这样伤了自己也伤害了别人。网络最近很红的恶搞古人名人,这样把历史人物娱乐化,虽说能更加平易近人,但是也不能违背它本身的形象。恶搞要把握住搞笑的度,太过分的话就有可能不是笑,而是哭了。


           26                食堂承包商的营养餐太黑心
萧山一小学的家长报料称,学校的营养午餐没有塑封、操场露天分饭、蔬菜里夹杂着虫子和竹叶,卫生条件极差。负责给学校配送午餐的杭州蔬香蔬菜有限公司,现已经被要求停业整顿。(《每日商报》1024日报道)
涉事的公司介绍自己有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所用蔬菜必须进行农药残留测试。所有餐具都消毒合格,有效地杜绝了有害病菌的感染和繁衍。如此说法,看上去很让人放心,但是真像却是这样的令人堪忧。这样的公司,他们的服务对象是各个学校,学校里学生就是直接受害者,哪一位家长会放心让自己的孩子吃着如此不卫生的饭?
他们盛装米饭直接用生着霉斑的泡沫箱,要处理的肉就堆在生产车间的地上。这样的行为实在是太黑心。给学生儿童们吃的饭卫生这样堪忧,很容易细菌感染让孩子们生病。就是这样的饭菜,居然还被称为营养午餐,难道所谓的营养就是“全天然”吗?学生的抵抗力小,身体还在发育,生产商的饭不仅没有供给够营养而且容易滋生疾病。
在杭州萧山区还有很多学校像这样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在名单中选出配送企业。这些为学校送餐的运营企业。他们为学校办事,拿着学校给的资金,就应该全心全意的为这所学校学生服务,而不是随便的敷衍,说的是营养午餐,就应该做到真正的营养健康,而不是仅仅做出一顿能吃的午餐,况且这午餐还不卫生。现在这些企业越来越被利益化了,公司的经营变成了只为赚钱的工具,没有为消费者考虑的因素,一眛的追求眼前利益,没有考虑长久的效益,甚至做出伤害别人的买卖,做出这样没有责任感的、黑心的行为。这些公司企业也许需要的不仅仅是停业整顿,而是真正的取缔。
和学校有联系的企业,直接接触了万千学生——这些祖国发展的潜力股。他们应该抱着为祖国培养学生而去,应该有责任感,有良心的去做实事。而不是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伤害孩子们,这样的短见,也是在自毁前程。对于这样的黑心企业,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强对他们的监管,而不是等到有人爆料了才知道这件事,学校也应该在招标的时候慎重选择,看见如此不卫生的公司也应该换一个承包商,为学生的身体健康着想。

     27          记笔记不在与形式,而在于走心
新文化报的记者踏访几所省内的高校课堂,发现大多数学生把智能手机变成“记笔记神器”来翻拍老师的PPT,有的学生甚至连拍都不拍,在下课后直接管老师要课件。(《新文化报》111日报道)
在国庆节期间,哈工大的校长周玉就刊登了一篇名为《让记笔记成为人生的必修课》的文章,他认为应该让记笔记成为一种习惯,而不是让笔记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或者是利用高科技来简化记笔记的过程。其实,记笔记的目的从始自终就只有一个——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我们不应该拘泥于记笔记的形式,而是要达到学习到知识的最终目的。
从最先的竹简刻字到书写在纸上,在发展到现在的用手机记录课堂笔记的方法,记笔记的形式也在不断随着时代而进步。学生记笔记的方式的进化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过程,我们不应该太过于放大化,纠结于记笔记就应该用传统的书写方式才能发挥效用,而是在于从笔记中是否学到了相应的知识。就像手机的发展与推广,它让人们摆脱了只靠书写来传递信息的时代,人们不仅仅实现了沟通的方便化、高速化,谁还在乎是不是没有使用传统纸笔,反而依赖于那一方小小屏幕呢?
很多人把学生用手机拍下笔记行为的原因归结于懒,我认为虽然有这个因素,但是现在高校的老师上课基本上都是用PPT代替了课堂板书的存在。PPT虽然方便、形象化,可是老师用PPT翻页的速度实在是学生用笔记录无法企及的,所以催生了学生用拍照记录下笔记的行为。
这样利用高科技来记课堂笔记,很方便学生跟上老师的进度,这样高效率的方式,老师能在课堂上讲的知识更多,学生也能学到更多。但是也不是没有坏处,学生不能拿来不及写下笔记为借口,而去不记笔记,只依赖老师所谓的“重点”。用手机拍下或是用U盘拷下笔记,在课后就一定要用心记忆理解,真正的学到领悟到老师所讲的知识。而不能被自己的惰性打败,有认为反正手机上有笔记,现在不看它也跑不掉的思想。
记笔记总归是一个学习知识、加强巩固的一个方法,我们不应该太过在乎这个方法的形式。想学习的人,无论如何都会用自己的方式记下笔记,不想学的人,就是把笔记双手奉上都不一定会去看。记下笔记只是一个前提,关键还是我们要用心的利用这些笔记来理解领悟、获取知识。
22#
发表于 2015-11-25 00:14: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徐佳 于 2015-11-25 00:49 编辑

1
大一新生交不起学费自杀 是懂事还是逃避现实?
  近日,徐州邳州一名即将踏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却在开学之际喝下农药自杀。经过三天的抢救,直到99日下午,邳州市的准大学生安宁(化名)才脱离生命危险。据了解,安宁是因为怕拖累家里,才会以这种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而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在得知这种情况后表示将会尽快安排安宁入学。(现代快报20150911日)
  其实大学生考起了大学但因交不起学费而无法入学这种事不算多,但确实也是不少的。虽然如今在国内的中小学、大学都有贫困学生补助、助学贷款等帮助贫困生的政策,但是许多贫困的学生都如本条新闻中的主角安宁一般,虽然他们家境贫困,但是自尊心却很强,他们怕丢脸、怕被同学看不起,所以大多数的贫困生并不愿意申请贫困生补助。就我所知,我身边有很多同学也申请了贫困生补助,但其实他们的家庭收入并不符合通过这个补助的条件。所以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国家给予了足够的资金在贫困助学上,但是具体实施在高校中对于申请的条件审核却并不严格,这使得许多需要帮助的贫困生申请不到,贫困生补助却给了有钱的同学。
  从这名学生的做法来说,我们能够看到他懂事的一面。他自知家庭条件不好,以自己的家庭收入来说,父母要供他读大学太困难了,他能够理解父母的难处。但是说实话,我不能理解,也不赞同他解决问题的方法,人活着比死更难。选择死亡只是逃避问题,他把更多的问题更多的痛苦留给了他的家人。他应该知道,即使他的家境再贫寒,他的父母也从未放弃过他,他的父母一直在辛苦地挣钱供他读书。如果他死了,他是不用面对这一切问题了,可是他的父母呢?他有为他们想过吗,父母这么多年的钱都是白花了,这么多年的心血都是白费了,而且他们还要忍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作为一个即将进入大学的学生,如果他的抗压性这么弱,以后如何生存?还未进入社会他就已经不能接受这个社会的挑战,进入社会后该如何立足?如果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他觉得死是唯一的选择,那么我觉得这个人其实是不值得同情的。没有钱不是问题,大家都知道,我们可以做暑期工,就算是工资最低的发传单一个月也能有两千块钱左右。况且在进入大学后首先可以申请贫困生补助,然后你可以好好学习,在各方面表现优异,可以获得奖学金。我想安宁也许是顾忌自己那点可怜的自尊心,顾虑自己的面子,所以不愿意去打工,也不愿意申请贫困生补助。但是我真的想说,生命才是最重要的,让那些自尊心、面子都见鬼去吧。
所以死,其实是最简单的,活着才是最难的选择。遇见困难时应该积极想办法应对,而不是一味逃避,在面对一点点生活的困难时就选择死的人不值得我们同情。你选择死只是你逃避现实的借口。
2
挤破头也要读个好学校究竟是为了什么
  近日,武汉十余名家长为了让孩子上武汉市光谷第一小学而托关系,并且交了2万元择校费给中间人,临开学时中间人却失去了联系,事件总共涉及金额高达80余万元。(荆楚网911日)
  在现在这个社会,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这其实是一个好的现象。但是每个家长都想自己的孩子上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小学……这已经造成了一种恶性竞争了。
  从幼儿园到大学,每个学生都在不停地择校,择校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避免的社会问题。家长都不希望自己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自然挤破头也要为孩子寻一个好学校。除此之外,各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差距过大也是导致家长为孩子择校的原因。确实,虽然现在许多学校都取消了小升初、初升高的说法,但是许多初中、高中学校在进校后都是按照考试成绩分班的。这也导致了家长想要为孩子选择更好的学校就读。而且一些乡村、区县的学校收入待遇明显不如市区的学校,一些学校留不住好老师,这也导致了择校。
  那么读了一个好学校孩子就真的会变优秀吗?教学质量较差的学校就没有好学生吗?事实上情况并不是这样的,我们都知道虽然老师、学校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会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但自身还是最重要的。所以说,进入一个好学校也不并意味着孩子就会变得优秀,学习就会变好,并且,并不是学习好的人将来就会有大出息。其实这些道理大多数家长都是懂的,大多数家长择校给孩子选择一个好学校也是为了孩子好。但是不可否认,也会有一些家长只是为了自己有面子。如果自己的孩子能够读一个省重点、市重点,自己和别人谈起也会特别有面子。有这种心理的家长也许还不在少数,他们才应该问问自己,给孩子选个好学校读究竟是为了什么?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择校难的问题,仅仅靠家长改变观念是不行的。政府要增加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在制订政策时多听取家长、学生的意见,促进各地区教育的公平。同时,还要扩张教育资源总量,取消公立私立学校之分,促进教育资源的平衡。学校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招揽好老师,对待学生一视同仁。
  择校问题也是社会长时间发展形成的问题。家长需要改变观念,想清楚让孩子读个好学校究竟是为了什么。社会、政府、学校等各方力量需要一齐努力,解决择校问题。
3
驾考腐败问题应该如何根治
  近日,浙江省驾考培训费将全面开放的消息引起了不小的关注。驾考培训费开放意味着价格由市场决定,这是否能遏制部分地区驾考价格高的现象成了百姓最关心的问题。近年来我国驾驶员人数不断增加,高速增长的驾驶员人数和有限的驾驶员考试培训资源,导致驾培市场不断升温。一方面,驾培收费持续上涨;另一方面,一些地方驾考腐败现象严重。(人民网 20150911日)
  现在驾驶证已经几乎是每人必备的证件了,许多大学生在刚高考完就会去报驾校、考驾照,不少中年人也在抓紧时间拿驾照,驾驶员考试培训行业火爆是我国目前的现状。在我国有些地方驾驶培训考试市场价格贵,学车周期长。即使在一些小城市,从报名到拿到驾照,正经的花费也不会低于五千,这还不算请老师吃饭、补考等的费用。
  同时,驾驶员培训腐败、不严格严谨也会带来许多问题。如果一个学员在学习培训不充分的情况下,通过送“红包”、走后门等方式拿到了驾照,那么开车上路就可能成为“马路杀手”。
  驾考之所以会腐败,归根到底还是制度不完善、执行不严格。其实要解决驾考腐败的问题也并非难事。作为驾校来说,保证适当的利润才能更好地提供服务。同时,驾考培训费由政府统一定价也是不科学的,还是如浙江省的改革一般,将驾考培训费全面开放,同时加强价格指导和监督,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在促进市场调节驾考培训费的同时,政府也要加大对驾培行业的管理力度,加强对驾校、对教练、对整个培训过程的监管。
  对于许多地方排队时间长的问题,车驾管可以出台考生自主预约考试名额、自行预约考试时间的政策,这样可以促进公平,减少一些塞红包插队的现象。其次,对于一些教练和考官勾结的现象,可以在科目二、科目三考试的车上、路上安装视频监控,这样不需要教练和考官在现场,减少了他们的交流。而且考官可以直接在监控室里监看,这样可以如实地记录考试状况,同时相关民警也可以全程监督。
  如今驾考越来越火,驾考腐败的问题亟待解决。其实只要有关部门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一定会有办法的。
4
教师节拒绝收礼 为校长点赞
  910日教师节早上,合肥南门小学的小学生们如以往的教师节一般捧着鲜花、拿着礼物来到学校准备送给老师时,却发现当天南门小学校长亲自站在校门口,将学生带的鲜花、礼物劝阻了下来。今年教师节南门小学提倡“拒绝鲜花,拒绝贺卡”,让学生们在校门口的墙上张贴卡片,将祝福送给老师。(安徽网2015911日)
  在教师节当日曝光出许多晒礼物、威胁学生家长送礼物的老师中,还有这样一位拒绝收礼的老师,确实是令人称赞的。
  教师节本来是一个感谢老师一年来教导的节日,本是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但是近年来,教师节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如今教师节已经变成了学生家长想方设法通过送礼物“讨好”老师,也成为了老师收礼物收钱的一个手段。
  有网友说道:“一束鲜花本不算什么,但南门小学防微杜渐,拒收礼物,确实可赞,为重树师德校风做了表率。”是的,大多数学生也是心存感激的,是想借着教师节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意,给老师送上一束花、一张贺卡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总有一些家长小题大做,有些家长借着送礼物互相攀比,有些家长已经进入了一个误区,总认为如果自己送的礼物没有其他家长的礼物好老师就会不重视自己的孩子。其实不然,大多数老师还是秉持着做老师的原则,对所有的学生都是一视同仁的。比如我自己,从上学到现在,我的家长从未给老师送过礼,也从未请过老师吃饭,但我的每一个老师都是喜欢我的,都对我很多。所以由此可见,并不是你送的礼越多老师就对你的孩子越好,不送礼的孩子老师就不理会。
  也有人认为这位校长只是在作秀,也许平时已经收到了足够的礼物了,在教师节一日当然要作秀以示清白。但是在我看来,无论这件事的真相是如何,这位校长能够在别的老师都把教师节收礼当做是常事的时候公开地拒绝收礼,他的行为是值得我们点赞的。
  教师节老师不收礼本应是正常的,但在如今的社会不收礼的老师可能已经成为了异类。但是这种现象的造成也不仅仅是老师的原因,学生家长也是有责任的。只希望教师节能恢复它本来所拥有的含义,希望拒绝收礼的老师会越来越多。
5
学校不让学生吃外卖 安全还是垄断?
  日前,一名网友发帖吐槽称,常州幼儿师范学校由学生处发出了通知规定,学生不准吃外卖,若有发现,罚款500元以上。(现代快报2015912日)
  当记者去到常州幼儿师范学校了解情况时,写有处罚的牌子已被撤下。一名姓魏的校长告诉记者这件事是保安队长的个人行为,随后保安队长也承认了。这件事到这里算是结束了,可是这件事依然让人觉得问题重重。该学校只规定了学生不准吃外卖,那么老师呢?老师不是更应该以身作则吗?而且敢问哪个学校的保安敢自己随便出通知,还是以学生处的名义。学校既然敢出这样的通知规定,那就应该敢于承认,而不是把责任推脱到一个不相干的人身上。这种学校,难怪会引发网友的吐槽。
  学校不让学生吃外卖的行为是能够理解的,毕竟常州幼儿师范学校是一所全寄宿制的学校,若学生在学校出了安全事故,学校是要负责任的,所以重视学生的饮食安全是很重要的。学校不准学生吃外卖,一方面肯定是为了学生的安全着想,但另一方面是不是也是一种垄断行为呢?学校为了保证食堂的收益,若是放任学生吃外卖,那么学校食堂可能会没有盈利吧。学校重视安全是对的,但是罚款这种手段是错误的,学校何不想想学生为何会吃外卖?若是学校食堂饭菜的质量、数量有所保障,学生干嘛还去吃外卖。
这也让我想起了我的高中学校,也是一所全寄宿制的学校。我们学校也是不准学生吃外卖的,若是被发现会被给予警告处分或是口头教育。但是学校食堂的饭菜实在是难吃,所以许多学生还是会冒着被处罚的危险去买外卖。有一段时间学校对吃外卖这件事管得特别严格,有一名学生因为吃了外卖被记了大过。我们都认为学校对吃外卖这件事处罚得太重了,甚至一些家长对此也是不满的。给学生记大过以后这个处罚将会伴随他的一生,也会给他以后的人生带来恶劣的影响。
  其实许多学校都是不准学生吃外卖的,处罚的手段肯定也是各有不同的。记者称这所不让学生吃外卖的学校为“奇葩”,但是在许多同学心中一定不是奇葩的。学校与其把心思放在如何禁止学生吃外卖上,还不如好好想想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食堂饭菜的质量。这样,学生的安全也有了保障,食堂的“垄断”也保证了。
6
别样军训变轻松 军训改革刻不容缓
  九月,又到了开学的季节,各大高校也开始了军训。然而今年武汉有一所高校的军训却与往常却不同,军训开营仪式上,学生没有穿迷彩服,而是穿着统一设计的白T恤,黑裤子。该高校的军训共15天,前面大部分时间为活动,比如请知名公司高管开讲座、看美国励志大片等,真正体能训练压缩为5天。(武汉晚报2015915日)
  军训原本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同时培养学生不怕吃苦的精神。该高校如此改变军训,真的能达到这种目的吗?搜狐北京市网友说道:“连这点苦都不能吃,这样的大学生就是学成了也是思想精神上的废物。”但是我倒不这么认为,军训的目的本不是让学生受苦受累,只要最终能达到训练的目的,也可以把军训搞得轻松化。
  我们每一个人应该都是经历过军训的,军训的过程的确让人叫累。记得我军训的时候,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有时下着小雨也要训练。传统的军训形式其实并不受学生的欢迎,而且短短十五天的训练,其实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生活习惯,也不能突然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武汉这所高校在军训中有学生参与订立规章制度,同时也有站军姿、齐步、正步走等体能训练,这样不仅能够达到体能训练的目的,而且能够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了解学校,并做好职业和人生规划,达到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发展领导力、团队合作等目的。
  每年因为军训而引起的事故也是不计其数。2014824日,皇仓中学在军训中发生了一起冲突事件,学生与教官在军训互动中引起不愉快,然后教官在训练中疑有“报复性”动作,引发冲突。部分新生以为自己的老师被打,心生不满,遂打砸门窗、敲击玻璃发泄情绪。在近几年的军训中,时常出现学生轻微晕厥、中暑、交通意外等“突发性事件”,因此,对于军训的改革刻不容缓。
  军训该如何改革呢?其实可以将军训改为选修课程,军训课程的内容也可以多样化,可以开展电子对抗、单兵战术、轻武器射击、野战行军生存、素质拓展等课程,提高学生对军训的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学到真正的技能。除了武汉这所高校外,我国一些学校也已经在开始对军训进行改革了,2014年天津当城中学的军训就增加了核生化防护、无线电侧向、95式自动步枪实弹射击等新增训练项目。如今广东部分高校军训也已增加了女子防狼术等新鲜技能。
  军训的必要性是大家都看得到的,但是军训内容过于单一,让学生失去了兴趣,因此军训改革势在必行。
7
发朋友圈求救 女大学生遭强奸该怪谁?
  下沙一所高校的大一女生小陆在今年5月初与几个朋友聚会,聚会结束后,同行男子胡和小陆来到一家快捷酒店开了房,胡坦言想跟她发生关系。小陆发了一张胡的照片到朋友圈并配了一段求救文字:“我在×××号房间,他想×我,救命!” 小陆逃走了两次,但由于忘了东西,均返回了。第二次回去时胡强行和她发生了性关系。小陆最终报了警,因犯强奸罪,胡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都市快报,918日)
  女生小陆在遇见危险情况第一情况竟然是拍照发朋友圈而不是报警?明知男子胡意图不轨她还两次返回?这个女生的种种行为都不得不让人疑问,女孩被强奸难道仅仅是这个男子的错吗?
网络世界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但是同时也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害。若是这种事发生在以前,受害者的第一反应一定是报警或者是给最亲近的人打电话。但是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连遇到如此危急的情况也是先拍照片,再发朋友圈求救。有拍照、上网的时间,也早就报了警了。若是这个女学生的第一反应是报警而不是发朋友圈求救,这个悲剧也许是能避免的。
湖北武汉网友评价道:“虽然有些人说的话不好听,说女孩是自愿的,或者说她本来也不是什么好人,不过这女孩好不容易跑出来为了个手机再回去,这智商也是可以的,不管是不是自愿,就凭她这智商强奸也只能说她太傻了,谁让她回去的。”新闻评论君也说:“还要折返两次?这警觉性也是醉了。”在新闻中我们很明显的看到,女孩有两次都已经离开了,但因为东西没有拿都返回去了,若这女孩不是心存什么不好的想法,那这智商也着实令人堪忧。
作为女孩就读的学校也是有一定责任的,女孩在上学期间夜不归宿学校竟然不知。现在虽然许多大学想出了“奇葩”的办法来整治学生夜不归宿的问题,但是毕竟上有政策,“下”就会有相应的对策,高校对于夜不归宿这个问题的管理也还需加强。
虽然在这个事件中女孩的做法让我们觉得有很多问题,但毕竟最终的不幸是发生在了她的身上,她是受害人,我们也不必过多地去指责她。不过作为女生,我们是需要自爱的,更是需要学习自我保护的办法。
8
扶起跌倒老人 传递正能量
  前几日安徽淮南师范学院女大学生扶跌倒老人称被讹的事件还未水落石出,今日又爆出了另一个事件。今年710日,安徽蚌埠大学生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位老人晕倒,冲下公交车去救老人。在对老人进行了急救措施后这名大学生离去,老人的家属通过警方找到了这名大学生对其表达了感激之意。(中安在线,916日)
  这名大学生是学医的,在记者对他采访时问道,当时有没有想到可能会遇上碰瓷?这名大学生计星胜说,救死扶伤是医学生的本能反应,事发突然,没想这么多。“救人才是摆在第一位的,生命最宝贵。社会上还是好人多,居心不良的人是少数,不能因为有顾虑而对生命视而不见。”为什么扶不扶摔倒老人现在成为了一个社会热点问题?扶人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帮助人也是应该的。那么问题出在了哪里呢?近几年频发的好心人扶老人却被“讹”事件,让许多人都感到寒心。做了好事还要被冤枉,让许多人对此类事件有了防范心理,也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些老人假借摔倒骗取他人同情,这是道德败坏的表现,不仅损害他人利益,更影响了整个社会风气。
  但也并不是所有老人都是这样的,大学生计星胜在对晕倒老人进行急救措施后老人还是不幸身亡了,但是老人的家人并没有因此而认为是计星胜的责任,计星胜的行为让老人的家人觉得安慰、减少了自己的愧疚感。他们当面对计星胜表达了感激,并且带着锦旗和6000元钱以示感谢。扶起跌倒老人本身就是一件正义的事,我们不能因为社会上有部分人不安好心地利用这件事而就不扶老人了。扶起一位跌倒的老人,也许你是救了他一命,反之,若有老人跌倒却没有人帮助他,也许一条生命会就此消失。201314日,68岁的海口市民杨先生骑着自行车去白龙北路菜市场买菜,杨先生半路突然摔倒,尽管有人围观,但没有人站出来扶他一把。在旁人冷漠的围观中,杨先生一直趴在地上,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一个小时后死亡。如果当时有一个人将老人扶了起来,也许老人就不会死去。
  社会上大多数人还是正义、善良的,无论如何,看见跌倒老人还是应该扶起,这是最起码的道德问题。但是怎样扶,这也是一门学问,我们可以借鉴网友推荐的方法“一看,二问,三扶,四打电话,五拍照,六录音,七找证人”。媒体报道的“讹”人的老人只是极少数的,我们要相信社会上没有那么多利益熏心的老人。扶跌倒老人是中华民族流传几千年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义务,扶起跌倒老人,将正义传递下去。
9
街边烧烤安全令人堪忧如何放心吃?

相信不少人都吃过街边的烤串之类的小吃吧。昨天,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近年来对街头摊点烧烤类动物性食品的首份调查报告。调查显示,本市街头摊点烧烤类动物性食品中致癌物苯并(a)芘含量存在超标现象。(新闻晨报,9月20日)

街边的烧烤光是闻起来就够诱人了,很少有人能够抵制住它的诱惑。但是不是说越是美丽的东西越是有毒吗,街边的烧烤亦是如此。按国家对食品中苯并(a)芘的限量规定,肉制品、熏烤动物制品及粮食卫生标准为5.0微克/千克。然而。大多数的烧烤摊都无视国家的规定,食品中苯并(a)芘的含量都超过了规定。苯并(a)芘具有较强致癌、致畸、致突变和内分泌干扰等危害性。而且大多数商贩使用的猪肉、羊肉、鸡肉等原料都是廉价边角料、下脚料,这些原料很多都没经过检疫检验,不经清洗,甚至涂上色素。还有些商家为了追求美味,串烤时间过短,肉串没有熟透,致病菌没有完全杀灭。因此,街边的烧烤不仅仅是不卫生的问题,其中含有的致癌物更是会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然而要解决这些问题,仅仅按专家所说的,给这些商家办法卫生许可证就可以了吗?有网友说道:“不要光报道啊,也要采取措施。不然光说这不能吃,那不能吃,有什么意思。”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状况令人堪忧,尤其是烧烤一类的食物,人们都知道吃烧烤会对身体不好,也知道烧烤不卫生,但是烧烤的美味还是让人忍不住去吃。

从国家来说,食品安全问题应当受到重视,对于食品安全要定期检查,要求也要严格起来。从商家来说,要使用好的食材,商家也可以改善自己的经营方式等。商家要学会换位思考,别忘了自己是商家的同时其实也是消费者。从消费者个人来说,尽量少吃烧烤类的食品。也可以学习一些健康吃烧烤的方法,比如可以自己烤来吃,尽量多烤蔬菜,吃完烧烤后吃水果等。

食物是人们离不开的,希望食品的安全问题能够得到改善。
10
开车看手机频出事 如何解决?
  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开车时也离不开手机了。因为驾驶员在开车时看手机、接电话而导致的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今日,江苏泰州一名女子一边骑摩托车一边玩手机,竟一头撞上旁边驶来的轿车,腾空而起,重重摔在地上。(财经网,918日)
  众所周知,开车时看手机是不被允许的。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明确规定,驾驶机动车不得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对违反上述规定的,公安部123号令对于开车打手机有了明确的记分规定,驾驶人除处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外,并记2分。而且开车看手机出事故的发生率是普通驾驶的23倍。
  为什么有些驾驶员明知在开车时看手机会被处罚也不安全还是会看呢?有些驾驶员是对自己的驾驶技术有足够的信心,有的驾驶员是觉得处罚并不严格,还有的驾驶员是因为有重要的电话不得不接。开车看手机不仅是对车上人员安全的不负责,也是对行人的不负责。
  在国外也有驾驶员在开车时看手机的现象,那么他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呢?在日本,《道路交通管理法》严禁机动车驾驶员开车时使用手机,即使拿起手机也将被罚款和罚分。交法还规定在开车时不仅不能接打电话,也不得阅读手机上的信息。另外,在日本很多地区,骑自行车时使用手机通话也不被允许。而在澳大利亚,2010年前后各个州相继出台了开车禁用手机的条令并出台罚款措施。此外,维多利亚州试用一种长焦的照相机,能够拍摄到700米外车内的状况。新南威尔士州尝试引入一种雷达,可探测出行驶车辆是否有手机数据使用。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这些方法,但是要想解决开车看手机的问题我觉得还得从多方面着手。首先,“低头族”越来越多,有关部门要重视开车看手机这个问题,加强监管力度,像酒驾一样,加大惩罚力度。比如在去年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分组审议刑法修正案草案,部分委员在审议时提出,将驾车时玩手机的“盲驾”行为列入刑法,以此降低驾驶风险。虽然是否要将“盲驾”列入刑法还有待商榷,但是对于“盲驾”的惩罚力度确实是该加强的。其次,也可以推出一些辅助的手机软件之类的东西来帮助驾驶员“戒”掉“盲驾”的坏习惯。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的高中生王天时就发明了一个这种软件,他开发的软件能自动判断出乘车人乘客还是驾驶员,同时能通过监测汽车行驶速度,动态锁定驾驶员手机。王天时发明的这个软件很好地帮助了驾驶员,能够让驾驶员不再被开车时有电话接不接的问题而困扰了。一家名为Valeo的法国汽车硬件供应商为汽车设计了全新的仪表盘交互界面,可以显示来自用户智能手机的相关内容。这些小软件、小技术的发明都是可以帮助解决“盲驾”的问题的。
  如今的人越来越离不开手机了,但是驾驶员在开车时看手机会给自己和他人的交通安全都带来极大的隐患。生命诚可贵,开车时还是别看手机吧。
11
公款消费为何屡绝不断?

2014
年12月,环保部副司长赵永明利用开会之机,与其他三位政府工作人员用公款打牌赌博。案发后,其中三人受到党内警告处分。(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9月22日)

自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上台以来,我国的反腐工作一直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党的十八大以来也已有51名副省部级以上官员被查处。这些官员的“落马”无疑给其他官员敲响了一记警钟。但是为何在如此严格的反腐措施下,我国政府的贪污腐败、公款消费现象还是屡绝不断?很明显,公款消费是被人民群众抵制的,全国上下也时常在呼吁遏制公款消费。其实我国国务院、各级地方政府也出台了许多的相关政策,明令禁止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用公款搞任何形式的宴请。然而在昨天,也披露出了霞浦县第二自来水厂干部多次在公务接待中安排高消费娱乐活动,并用公款核销。为何此类现象断绝不了?

我觉得首先是制度上存在问题。在以往整治公款消费时,也曾有地方立法规定一次性餐饮消费超过300元要征税。那么如果消费超过了300元怎么办?很简单,只需要开成几个不足300元的发票就行了,而且这些发票还能够公家报销。还有在制度上对于公款消费的惩戒力度也不够,该新闻中赵永明等人在公款消费后,对他们的处罚也只是让他们把钱补回,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同时监管部门也存在问题,他们监管不严,官官相护,导致了公款消费屡绝不断。

其次我认为是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于公款消费带来的危害认识未够。公款来自税收,税收来自人民群众。公职人员公款消费等同于用人民群众的血汗钱在大吃大喝,这是侵犯我国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这也是不得民心的行为。公职人员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公职人员本应是人民的公仆,但现在却用着人民的钱在消费,这怎么可以?

公款消费屡绝不断还有就是因为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有朋友、领导来请客吃饭是正常的现象。而且现在政府各部门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只要在饭桌上什么事情都好办。

公款消费带来的危害是极大的,不仅败坏风气,更是一种浪费。要想杜绝公款消费政府就要拿出决心,拿出魄力,杜绝公款消费迫在眉睫。
12
就业还是创业?大学生的出路在哪里
  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到749万人,比2014年再增加22万人,大学生就业面临新的挑战,大学生究竟该选择就业还是创业?今年27岁的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生庄栋,曾经任职于世界500强的外企,是一名年薪20余万元的部门主管,而在今年5月,他为了创业毅然决定辞职,回到了母校卖凉皮。(华商报,924日)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许多大学生都面临着毕业就失业的问题。  不少
大学生毕业生都选择了继续读研、读博,但更多的毕业生却是选择了就业。那么对于就业的大学生来说,是该选择进入企、事业单位就业,还是自主创业呢?
  在企、事业单位就业,为别人“打工”,相较于自主创业其实会轻松一些,压力也会小一些。同时也可以在工作中锻炼、提升自己,积累经验,更好地学习人际交往等。而且只要你自身有能力、有实力,那么升职也不会是奢望,发展前景是可观的。对于经济条件比较困难的毕业生来说就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很现实地说,选择就业可以很好地获得回报。而且相对来说,就业也是更加稳定的。
  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选择创业的人数还是比较少的。自主创业首先需要有好的投资眼光,同时也需要创业基金,更重要的是需要有承担创业失败的能力。像庄栋一样从年薪20万元的职位辞职去创业也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而像庄栋这样辞职,更是会受到很大的压力,家人、同事、朋友也许都会不理解。但是如果一旦创业成功,带来的喜悦是无法言喻的。而如果成功了,对于未来也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也许也会比选择就业的人更成功。而且创业如果成功,也可以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
但是作为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不能盲目创业,最好不要一毕业就选择创业。庄栋的创业也不会盲目的,他给自己规划了在大企业工作三年,再在小企业工作三年,然后再自主创业。所以大学毕业生最好还是能够先工作积累经验,有能力后再自主创业。
13
让座是美德还是义务?

前日,浙大附中高二的一名女生乘坐28路公交车。五六站后,一位五六十岁的大妈硬要挤上来。由于女孩当时中过暑,加上东西又很多,她就对老人说:“我还有两站就下车了,能不能稍等一会儿?”没有想到大妈就开始骂这个女孩不懂事,见了老人也不让座,没素质,没教养。(杭州日报,9月21日)

作为一个年轻人给老人让座是应该的,这是一种美德。但是每个乘客都是买票上车的,也就是说其实每个乘客都有坐座位的资格。从法律上来说,迄今为止,也没有任何一部法律规定年轻人有让座的义务。主动为需要帮助的乘客让座本身是一种美德,而让座的人更是应该被表扬、被感谢。有些老人不应该倚老卖老,像新闻中这位老人一般,认为自己是上了年纪的人,年轻人就应该给她让座。然而这些老人却没有考虑过,即使是年轻人,也会有身体不适的时候。

近些年这类事情却是时有发生,2012年,杭州一位小伙因没给抱着孩子的年轻夫妇让座,被扇了5个耳光。近日,济南一位母亲带3岁的孩子坐公交车时,同样没人给她让座,她一怒之下竟扇了一名男乘客一个耳光,并称“是替你妈妈教育你”。像这种因为别人没有让座就出手打人的人在道德理念上更是有问题,道德是个人的问题,用暴力是无法解决的。这些人认为自己是需要帮助的人,所有人就都改给他让座,但是却不知给他人让座并不是必须的,更不能强制逼迫别人给你让座。即使是身强体壮的年轻人也有不让座的权利。

现在网络越来越发达,有些类似的事被曝光,网友们不知真相,只知是年轻人没让座。对年轻人道德绑架,要求每一个年轻人都让座。更是让老人或是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就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年轻人就应当给他们让座。别把让座上升到社会公德的高度,让座是美德,年轻人没有让座的义务。

也希望年轻人在看到老年人时能够主动让座,而老人在年轻人没有让座时也为年轻人想想,即便是身强体壮的年轻人也会有生病、不舒服的时候。希望减少让座之争,减少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的让座矛盾。
14
体罚学生伤害了谁?
  21日上午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生米中学18位未完成语文作业的学生被班主任叫到操场上跑步5圈,其中一位学生在跑完后晕倒,经抢救无效死亡。目前,涉事班主任已被停职,并接受调查。(中国新闻网,922日)
  看到这条新闻,不得不让人感慨,又是一起因老师体罚学生而发生的悲剧。学生的死亡不仅给他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也让他的老师被停职调查,甚至是他所在的学校也会受到影响。其实在我看来,在我国体罚学生并不少见。在我的记忆中,高中时我的班主任也是像这位班主任一样,如果有人迟到就会被罚跑步,而且同学中也没有人提出异议。
  其实从这个事件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个老师对于学生没有完成作业这件事的处理是不当的,而我国的教育制度在某些方面是存在问题的。班上有18个同学没有完成作业,老师想的不是学生为什么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而是想着如何处罚学生。而对于处罚的方式,老师更是简单粗暴,不是用言语教育学生而是直接体罚。而且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老师并不知道体罚学生是违法的行为。我国《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禁止学校的教师有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对违反者,将视其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行政处罚;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或承担其他民事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次“小小”的体罚,伤害了这个学生。一个花季的少年,还未亲身体会到世间的美好就此离去。这个学生的死亡给他的家庭更是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害。他的父母将他含辛茹苦地养到这么大,却因为老师的体罚,让孩子从此离去。如果是个独生子,他的父母该如何独自活下去?对于这个老师和老师的家庭来说,何尝不是一种伤害?这个老师也因为体罚学生而被停职调查,最终也会承担相应的责任。而老师的家人,也会受到伤害。一次“小小”的体罚,使两个家庭变得支离破碎。
  摒弃体罚,保护学生也是保护老师。
15
一日无车能够治堵吗?
  922日世界无车日,北京市响应无车日“不开私家车的倡导”,将王府井大街、南锣鼓巷和奥林匹克中心区3个区域作为倡导无车区,倡导市民在“无车区”步行或骑自行车,并在一些路段实行限行。但记者在“无车区”采访时却发现,措施刚开始实行,却遇到了严重拥堵的尴尬。(中国新闻网,922日)
  世界无车日的宗旨是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了解汽车对城市环境造成的危害,鼓励人们在市区使用交通工具、骑车或步行。然而北京市今年的无车日却遇到了极大的尴尬,在实施限行时,不仅没有缓解交通拥挤的情况,反倒比平时更乱了。无车日一年就这么一日,仅仅靠无车日能够治堵吗?而且北京市在无车日做出这些举动,无疑让人觉得有“作秀”的嫌疑。
  在北京,无车日是将几个区域作为无车区,并实施限行。既然是世界无车日,那么让我们看看其他国家是怎样做的? 俄罗斯,政府发放了半价公交票。在泰国曼谷,市长还带头骑自行车,呼吁更多的民众切实参与进来。而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922日当天9点至19点,市区所有私人机动车禁行,市民可以免费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看起来其他国家在无车日的措施似乎都比北京市划无车区限行有效得多。
  其实要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不能仅仅靠世界无车日一日的作为。世界无车日起到的仅仅是一个宣传的作用,让大家重视拥堵的问题,让大家认识到少用私家车、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如果只是在无车日一日强调要“无车”那有何用?只是形式主义,只会让限行外的地方更加拥堵。有网友评价道:“无车日还不如坚持强制限号出行,更有用。”
  要治理拥堵问题不能只搞无车日这种形式主义,还得从根本上想办法。我觉得要想解决交通拥堵问题,首先要想想怎样减少私家车的数量。而私家车为何会这么多,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公共交通系统不够完善,人们出行不方便。所以政府首先还是要规划建设好公共交通。交通拥堵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马路边乱停车,针对这个问题就要提供较大的停车空间。红绿灯的时间不合理也是导致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交通部门也要根据每个路口的具体情况规划红绿的时间。
  交通拥堵问题事关我们每一个人,导致拥堵的原因也有许多,只靠无车日一日“无车”是解决不了拥堵的。
16
大学才开设性教育课 晚了吗?
  922日,四川文理学院一门新的选修课——性健康教育课开讲,当晚原本可坐50人的教室爆棚,约有10名学生还站在教室门前蹭课听讲。该课程由于“热门”,一开放出来3秒钟就被抢完。(中新网,924日)
  近日,该类新闻已不是第一次出现。天津大学开设“恋爱课”,学生成功找到对象可酌情修得满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对于恋爱教育、性教育越来越重视。但是性教育课程到大学才开设,会不会晚了呢?
  今年5月,广西多名小学生遭到性侵。惨被社会青年性侵的小学生不止一人,而且有人还被多次性侵。而在广州天河区,近两年来发生的性侵案受害者有四成为未成年人。其实相对于已经成人的大学生来说,未成年人更需要接受性教育知识,更需要学会自我保护。
  而在国外,性教育是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的。从1966年起,瑞典就开始尝试通过电视实施教育,打破家长难以启齿谈性教育的局面。而这种方式也是取得了成效,在瑞典性病患病率和少女怀孕率都显著降低。而在英国,青少年对性的认识则主要来自于课堂。英国的“国家必修科学课程”中,有一门“性与关系”课。根据课程大纲,将学生分为4个年龄段授课。日本人也很重视性教育,日本的学校一般都设有保健室,这成为了性教育的第二课堂。
  在目前的中国,性教育课程虽已被一些学校提上了日程,但仍有许多老师、家长不重视性教育。针对我国目前的现状,在中小学中开设性教育课程是很有必要的。
17
地铁内禁饮食 维护大家的利益
  去年71日,《南京轨道交通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新条例增加了禁止在列车内饮食等规定。
  近日,在南京地铁一号线上,有一对年轻夫妻在座位上喝饮料。巡查的南京地铁交通设施保护办公室执法人员正好走到这对夫妻身边,执法人员现场向他们开出了一张警告的罚单。(现代快报,928日)
  据说在地铁内禁食这个规定刚开始执行时就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但是随着规定的严格执行,人们渐渐地接受了这个规定,而在地铁内饮食的现象也的确得到了好转。但是在地铁内喝水也会受到惩罚,这一项规定却是引起了网友们的集体不满。许多人平日里搭乘地铁的时间都超过了一个小时,而假若是在炎热的夏天,连续一个小时不喝酒的确是很困难的。而且不喝水的规定对于年轻人来说还好,但是对于身体较弱的老年人和小孩来说该怎么办?而如果有人是突然不舒服需要喝水,又该怎么办?禁止饮水这种规定的确是有一点不人性化的。
  但其实南京这个禁止饮食的规定也不是新鲜事,在国外早已有了这样的规定。在新加坡的地铁上也是严禁吃喝的,就连开水、矿泉水、含在嘴里的糖也不例外,甚至连老人、幼儿及孕妇在地铁上也不能喝水,连母亲哺乳也会被请下车。而在台湾的捷运车站内也是禁食、禁饮的。中国许多城市都在渐渐推行禁止在地铁内饮食的规定。而且乘客随意丢弃在车站以及轨道上的食物,会招引老鼠蚁虫等动物,破坏轨道电缆,导致行车故障等。
  在地铁上饮食不仅会有异味,会污染车厢内的空气,给他人带来不便,更有可能不小心将东西弄到别人身上,引起争执。而在地铁内喝水更是有可能洒到地上,不仅会导致他人滑到,造成人身伤害,同时也会将地面弄脏。
  地铁上禁止饮食这种规定一眼看来是会觉得“简单粗暴”、没有人性,但是细细想来却是有道理的,禁止饮食是保护了我们每一个乘坐地铁的人的利益。地铁内的乘车环境是大家公有的,每个人都要学会换位思考,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尽量不要在地铁上喝水,以免给他人带来不便。
18
捡钱不还应受到惩罚
  23日下午四点多,宋先生拿着刚从银行取出的两万三千多元钱准备去医院看朋友。但从银行走出不到三分钟就发现钱不见了,他原路寻找,却一无所获。通过查看监控录像,宋先生发现他身后一名中年女子看见他掉在地上的钱,一声不吭地将钱捡起后就走了。26日,宋先生在网上发布了寻人信息。(观察者网,927日)
  如果你眼睁睁的看着前面不过四米距离的人掉了大把钞票,你会喊他还是不喊?捡了钱你是还还是不还?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们都知道捡了钱是应该还的,因此这个中年女子捡了钱一声不吭地走掉的行为更是让人觉得不齿。但是如果是我们自己捡到了这么大一笔钱,我们真的能够经得住诱惑吗?真的能做到将钱还给失主吗?
  让我们从法律的角度来看看这个问题,许多人都会疑惑,捡钱不还是不是违法的行为?法律上将他人不小心遗失在地上的钱财定性为遗失物。我国物权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给权利人。而且拾得人对于遗失物有通知义务、保管义务和返还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我国刑法也规定,将他人遗失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且拒不归还的,按照侵占罪予以处罚。简单来说,如果捡到钱,我们应当及时交还给失主,如果找不到失主则可以上交给公安部门。如果数额巨大或是故意占有、拒不归还的甚至有可能构成犯罪。其实就算法律上对于这个问题没有规定,我们捡到了别人的东西也是该归还给别人的。然而尽管从法律上我国对于捡到别人东西是否该归还这个问题规定的很明确,但由于对法律的执行不严格,还是有很多人捡到东西会想据为己有。
  对于自己的财物,每个人都应当保管好,遗失了东西自己是占很大一部分责任的。但作为见到别人财物的人,归还东西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不要用别人的粗心来掩饰自己的无德。
  路不拾遗这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要求,更是法律的规定。
19
“狼爸虎妈”式的教育方式不可取
  一对15岁的孪生姐妹从小被寄养在姨姑家,而从和父母同住后,父亲总是以家长自居的威严对待她们,母亲很少管她们,父母不让孩子看电视、不让孩子出街、也不让孩子带同学回家,周末父母还请了家庭老师为他们补习。最终,这对孪生姐妹因嫌父母管教过严,将毒鼠强拌入饭中,将亲生父母双双毒死在家中。(中国新闻网,1010日)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棍棒底下出孝子”,“狼爸虎妈”们也许正是秉持着这种观念来教育孩子。没有一个父母不想自己的孩子好,但是严厉的苛责,甚至是时常的打骂,真的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方式吗?我们都知道,父母的陪伴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多么重要。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父母为了挣更多钱,给孩子更好的物质条件,便忽略了陪伴孩子的时间。缺少了父母的陪伴,会造成孩子安全感匮乏、自控力缺失等问题,父母又会觉得孩子不懂事,他们便在仅有的陪伴孩子的时间里用打骂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这种“狼爸虎妈”式的教育方式给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极大的。
  “虎妈”蔡美儿坚持中国式教育,给自己的两个女儿定制了严厉的要求;“狼爸”萧百佑以“每天挨顿骂,孩子进北大”为教育宣言,亦是对孩子管教严格。“狼爸虎妈”式的教育虽也有成功,但其成功是有特定的条件的,是不可复制的,这种过于严苛的教育方式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是不可取的。
  “狼爸虎妈”让孩子一两岁、甚至是几个月时就开始了学习的生涯,他们早早地结束了孩子宝贵的玩耍时光。然而他们并不知,孩子的身心尚未适应这样的学习。而且据研究,过早地上学容易让孩子增加厌学情绪,普遍会产生“三年级效应”。“狼爸虎妈”们总是以惩罚、打骂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但其实打骂惩罚虽然能一时镇住孩子,但负面影响很多,更有可能会激起孩子的愤怒、不服气和反感,引起孩子的逆反,还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只有失败的父母才会以打骂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狼爸虎妈”式的教育模式的出现是教育的失败,这不仅是父母的错,也是应试教育造成的。“狼爸虎妈”式的教育也许最终能够让孩子考入名牌大学,但是人生的成功仅仅是进入名牌大学?作为家长,他们的责任是给孩子爱,给孩子呵护、温暖,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狼爸虎妈”式的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
20
提前消费火热网购“赊账”要适度

随着网上购物的流行,网购的付款方式也悄然发生了改变,网上购物先使用后期再慢慢付款已成为当下流行促销招数。今年“十一”黄金周,“阿里花呗”、“京东白条”、“苏宁任性付”等互联网企业通过“赊账”的方式进行营销,受到了消费者青睐。据上海苏宁透露,仅10月1日当天就有超过5万人向苏宁“借钱”成功,总额超过1.6亿元。(长江商报,10月9日)

所谓互联网“赊账”,是指授信企业根据风险控制大数据和消费者信用评估体系,为消费者提供一定额度的“先消费,后买单”服务,并且有对应的免息还款期。网购“赊账”的消费方式为何能够受到消费者的热捧呢?毫无疑问,这种付款方式既可以分期付款,而且还可以免去利息,符合了当代年轻人的消费特点。而且相较于信用卡来说,网购“赊账”方便了许多,不用到银行去办理繁复的手续,而且在一定期限内是没有利息的,因此网购“赊账”能够火爆起来。

年轻人是使用网购“赊账”这种消费模式的主要人群,特别是我们大学生,我们每个月的生活费是有限的,使用网购“赊账”可以让我们提前买到我们想要的东西。但是很多人都发现,自从使用了网购“赊账”后网购的频率更加频繁了。网购“赊账”助长了年轻消费者的不理性消费。

网购“赊账”能够让消费者买到自己想买的东西,也可以促进消费的增长,但是在网购“赊账”背后隐藏的弊端又是什么?网购“赊账”的实质是商家对消费金融市场的争夺。网购“赊账”是一种超前的消费模式,这种“超前消费”的模式也容易让消费者盲目购买喜欢的物品。网购“赊账”的还款其实也是有相对的免息期的,消费者如果在还款时碰到意外没有及时还款或者将来还不上的时候,平台就会不断催款,产生不良记录,影响信誉度,导致消费信用额度降低,且不良的信用记录过多就会被列入黑名单。而如果逾期问题被纳入到数据库当中,将来买房、买车贷款甚至是找工作,或者申请信用卡等可能都会受到影响,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

作为一个普通的消费者,要知道到网购“赊账”会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要知道网购赊的账也是需要还的。因此消费者要养成理性的消费观念,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收入水平来消费。
21
国人更愿出国购物 这是为何?
  在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中,日本无疑是大陆人最青睐的旅游地。根据日本当地旅游行业协会的消息显示,黄金周一周中,约有40万名中国大陆游客前往日本旅游,在日本消费达到1000亿日元。其次,韩国、泰国等地也成为大陆游客喜爱的旅游地,大陆游客为这些地方的GDP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广州日报,1010日)
  其实早从三四年前起,中国大陆游客赴日韩、东南亚国家旅游就已开始火爆起来,大陆游客出境旅游,购物也是一大目的。有人认为大陆游客出国旅游购物是不爱国的表现,尤其是到日本旅游、购物,但是我倒不这么看,国人看日本动漫、开日本车的也不占少数,难道这也是不爱国的表现?与其在这里争论这是不是一种不爱国的表现,还不如认真探究大陆人为何如此喜爱出国购物。
  说到底,无论是日韩还是欧美的商品,不少都是印着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的,明明同是国产货,国人为何不在国内买便利的国货,而要出国买?就算不是“中国制造”的,其实在国内也有类似的产品,大陆人也不在国内买,而是不嫌麻烦地出国买?
  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我国一些本土制造的商品存在问题,其实我国正宗的“中国制造”商品质量是很好的,但是问题就在于我国市场上太多低劣的“中国制造”商品,消费者有时花了高价钱,也许也不能买到品质优良的商品。其次我国对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太高,消费者在国内购买进口商品花的价钱是在国外的好几倍,这也使得消费者宁愿出国买东西。还有市场监管不力,对于商品的售前、售后服务不够周全等问题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让我们来细细探寻一下原因吧,首先来说说同样是“中国制造”的产品。作为一个消费者,购买东西无非是冲着两个标准去的,一是要质量好,二是要便宜,而我们看看,国内的“中国制造”能够占到哪一样?就价格方面来说,比如我们的国酒茅台酒,在美国市场上,1000ml53°茅台售价折合人民币1500元左右,仅为国内价格的一半左右。质量方面就更别说了,国内的假酒、假烟等各种假商品不计其数。这样的“中国制造”商品有何竞争优势,让国人心甘情愿地购买?
  然后再说说“正宗”的外国商品吧。毋庸置疑,国外的品牌货很多,比如日本的佳能、松下、资生堂,韩国的现代、雪花秀等等,这些国家的产品小到化妆品,大到电器、汽车,都有自己的知名品牌,而这些品牌在国人心中是品质的象征,国人宁愿花更多的钱,费更多的功夫去买外国产品。而且在国外买的商品售后服务等方面也更加周全,消费者能够购买地更加放心。
  消费者愿意到国外购物,是没有人可以干涉的,这是消费者的消费主权。国人更愿意出国购物,“中国制造”的有些商品品质不高的确占了很大一部分的原因,但是政府为何不反省关税高的问题?如果国人能够在国内买到质量好、价格低的东西,谁又愿意麻烦地出国去买?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的产品不如国外的是因为我们曾经落后,这样的借口是用来骗谁的?我们是曾经落后,但是我国经济已经发展了多年,在许多方面也进入了世界前列,我认为如果政府、商家有心改变这种现状,其实是不难的。若说国外有自己的知名品牌,难道中国没有吗?中国的百雀羚、海尔等难道不是有名的老品牌?但是国内假冒伪劣的商品太多,使得国人不敢买。作为“中国制造”的商家应该做好自己的产品,保障商品的质量,打响自己的品牌,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吸引消费者。对于一些假冒伪劣的商品,应该由政府出面管理,维护市场的秩序,保证国内“中国制造”商品的高品质。而且既然国外的商家能够把我国的消费者吸引去,那么我们为何不能做出自己的特色产品,打造自己特有的购物中心,吸引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前来购物。
  消费者喜欢出国购物并没有错,别光去指责消费者。如果能将自己的产品做得物廉价美,何愁没有人来买?
22
回家是给父母最好的礼物
  1010日上午,一名窦姓独居老人在燕子矶城市绿洲小区旁边的废弃拆迁工地呼救。随后发现,老人本来是准备轻生的,没想到却数次轻生未遂,便打消了这个念头。窦老汉轻生的原因竟是在今年中秋和国庆假期期间,他的三个子女没有回家探望,老汉因此产生了轻生的念头。(现代快报,1011日)
  有人说现在的老人太“作”,儿女不陪自己就要自杀,老人也可以自己旅游、自己打打牌喝喝茶,过自己的生活。是的,这样的生活对于身心健康的老人来说的确没有问题。可是对于独居老人来说,他们不仅子女离家,而且没有老伴。况且作为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身上哪里没有一点病痛?据调查,有超过40%的独居老人有抑郁症倾向,其中有48%是由于老人长期独居的孤独感引起的。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是独居老人中的一个,我们会怎么想、怎么做?
  独居老人往往会感觉自己被社会忽略。独居老人一般很少与他人交往,也很少参与社区活动。此外,也有一些独居老人对婚姻和家庭有所排斥,宁愿选择独自生活。从生理上来讲,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身体状况每况愈下,自理能力也会随之下降。从心理上来看,老人通常不会向他人表露出自己的感受,这样更是会感到孤独、失望。
  其实老人要的并不多,他们最希望的不过是儿女的陪伴。谁都有老的时侯,父母含辛茹苦地将我们养育成人,如今我们有能力回报他们了,却连回家看看他们的时间都没有。谁都会有儿女,若将来我们的儿女也这样对待我们,我们又该怎么做?别让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发生。儿女要尽量抽空回家,多陪陪父母,有能力的尽量选择将父母接到身边,别让父母感到孤独。如果有可能,老人也可以找个另一半,不让自己孤独。
  通过这件事同样给那些还抱着“养儿防老”的想法的老人一记耳光。儿女的工作压力也很大,不能时常陪着自己也是能够体谅的。老人应该自己找点事做,让自己忙碌起来,比如可以多参加社区活动,像现在流行的广场舞也可以常参加,多和同龄的老人一起游玩,也可以常和儿女通通电话、话话家常……忙碌起来后就会发现对儿女的思念渐渐地减少了,有了自己的事做,身体、精神都会好起来。

23
解决农村学校无人上问题刻不容缓
  城市学校读不上,农村学校无人上,这难道不是一种教育的悲哀吗?去年冬天,重庆云阳县全心小学的最后一名学生离开学校后,再也没有一个学生前来就读。如今,只剩下三位老师,孤独守望着空落落的校园。今年916日,新学期开学已过半月,有着87年历史的全心小学,没能等来一名学生。(澎湃新闻,1011日)
  其实这样的情况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只是从未引起我们的注意。我只记得以前常常有新闻谈到城市学校太火爆,对于生源的管理愈发严格,不少在外务工的家长都只有把孩子送回老家读书。但从未想到农村的学校竟是这般情形——整个校园只剩三位五十多岁的老师、没有一个学生前来就读、校园里的操场长满了杂草……空有学校和老师,却无学生,这是何等的悲哀。
  现在农村里的年轻人不少都外出务工了,家里只剩老人和孩子,父母只有将孩子带在身边,孩子只好就读当地学校。城镇化建设使得不少乡镇上的学校条件设施、师资力量都更好,父母宁愿让孩子到远一点的地方上学。好的学校待遇更好,老师也就更愿意去,这样导致农村学校好的老师更少,只剩下一些老老师。这种种原因导致了如今农村学校无人上,城市学校读不上的局面。
  其实农村学校无人上这种情况也并不是中国独有的,韩国城市化也让农村小学消失。这不得不让人想到,这也许是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但我们就这样接受这样的结果吗?结合到我国的实情,我们目前的农村学校能够完全消失吗?答案是否定的。我国农村人口这么多,适龄读书的孩子这么多,如果农村学校没有了,让他们全到城市读书吗?那城市学校不得挤爆。所以让农村学校消失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现在的城镇化发展不也已经就地城镇化了吗?为什么不能让学校也这样?从农村学校的设施、师资力量去改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农村学校最缺乏的是资金,没有钱就没有办法提高硬件设施,也没有办法请到好的老师,对于这一点,国家应该给足资金,解决了农村学校无人上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城市学校挤爆了的问题。其次,农村学校的学生择校现象其实非常严重,要真正留住学生,学校要从根本上增强吸引力,例如:可以实施寄宿制、小班化教学和教材改革等,寻找到农村特有的教育发展道路。在当下,农村学校要想得到生存和更好发展,就必须在办学思路和办学方式上有所创新,走出一条特色之路。
  解决农村学校无人上的情况,愿每个老师都有书可教,每个孩子都有学可上。
24
理性爱孩子 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近日,长沙市岳麓区某小学一年级学生被学校要求值日打扫卫生,但由于大多数孩子都不会打扫,于是家长们专门请来家政公司每周五放学时到孩子学校帮忙打扫卫生。每个家长凑五百块钱,老师对这种行为也保持了默许的态度。(华声在线,1012日)
  学校让孩子做卫生一方面是锻炼孩子的能力,让孩子学习新的技能,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我觉得首先老师的态度就有问题,家长不知道学校让孩子做卫生的初衷,难道老师不明白吗?老师为何不反对家长请家政公司帮忙打扫的行为?
  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小学时代过来的,大多数人小学时应该也被要求过做卫生吧。我们都知道学校让我们打扫的其实并不多,无非是擦擦黑板、扫地拖地、倒垃圾等,危险的事都不会让我们去做。这些事我们做过,这些家长也是做过的,为什么现在的小孩就不能做了?现在的小孩娇生惯养,吃着进口奶粉、穿着进口衣服长大,却连一点苦都吃不得,说到底还是家长不理性的爱,对孩子的溺爱“害”了孩子。
  溺爱孩子是一个常谈的话题,但是现在溺爱孩子的家长却是有增无减。随着现在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小孩,每个孩子都是家长捧在手心的宝。有些家长不仅请家政公司帮孩子做卫生,甚至还自己请假帮孩子做卫生,更甚的是,有些家长还在开学前帮孩子赶作业。这样爱孩子真的是正确的吗?我记得以前我们寝室有个女生学习比较好,但是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她的母亲每天早上从十几公里外的地方赶来帮她打扫卫生、做饭等,最后她在寝室住了十几天就搬走了。我们常议论她,觉得她学习好又怎样,除了学习其他什么都不会。她的父母确定这是在爱她,而不是害她吗?
  现在许多家长都是这样,溺爱孩子,什么事都不忍心让孩子做。其实家长应该意识到,让孩子独立有多么重要,家长能够帮得了孩子一时,却帮不了一世。有一天孩子离开了父母,发现自己什么事都不会做,你能确保他不会怪父母吗?家长应该理性地爱孩子,尽可能地让孩子独自完成他能够做的事,毕竟将来他要独立面对很多事情,如果连打扫卫生这张小事都需要人帮忙,那么孩子的依赖性就越来越大,做事情就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如果是孩子不会做的事,家长可以教,而不是帮他做。
  家长应该找到正确的方式爱孩子,理性地爱孩子,而不是一味地溺爱,这样不是爱孩子,而是害孩子。
25
网络专车服务合法化利大于弊
  近几年网络专车的出现,给消费者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网络专车服务却一直面临着非法运营的问题。108日,上海市交通委正式宣布向滴滴快的专车平台办法网络约租车平台经营资格许可。这是国内第一张专车平台的资质许可,滴滴快的也成为第一家获得网络约车租车平台资质的公司。(澎湃新闻网,108日)
  随着网络专车的日渐流行,政府对其的管理也更加严格。今年430日,广州市工商、交委和公安三部门联合行动以“涉嫌非法经营”的名义对Uber广州分公司进行检查;武汉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处近日也要求滴滴及时对打车软件平台上从事非法运营的车辆及司机进行清理。毫无疑问,一方面,网络专车服务给普通民众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种新型的打车方式是受到民众的热捧的。但是另一方面,网络专车却是存在着争议的,它打破了出租车行业多年来的垄断,且网络专车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黑车”。

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打车确实是一项难题,网络专车需求已是一种客观存在。政府对于网络专车的管理也不是一味地打压,上海市滴滴快车经营合法化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网络专车服务合法化是存在一定弊端的,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来说,专车合法化后就和普通的出租车没有两样了,打车的价格自然也会上涨。其次,专车合法化后,作为运营车辆的专车司机需要依法纳税了,这会影响到司机和平台的收入,也许专车的数量也会减少。

虽然网络专车服务合法化会带来一定的弊端,但是其利肯定是大于弊的。最简单的方面,对于专车司机来说,如果专车合法化了,他们以后将不再担心被交警检查了,不用再担心自己是非法运营了。成都滴滴快的专职司机彭冬,在得知上海滴滴快的取得经营资格许可的消息后,第一反应是激动地蹦出一个字,爽。而且在专车合法化后,专车车辆需要通过平台审查后获取营运证,司机也需要通过平台审查后获取从业资格上岗证。专车平台也将统一购买营运性的交通事故强制责任险和第三方承运人责任险,承运人责任险和乘客意外伤害险。这些举措为消费者的安全取得了一定的保障。从最实际的方面来说,网络专车合法化后将实际、合法地为人民的出行带来便利。

既然网络专车服务的流行不可避免,那么使其合法化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网络专车服务合法化带来的利处远远大于弊端,希望全国范围内的网络专车都能尽快合法化。

26
管教孩子要宽严得当
  1010日上午,永康市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手脚被铁链绑着,低着头、驼着背在街上,而他的母亲在身后不紧不慢地走着,牵着儿子“游街示众”,这一场面引起了很多路人的围观。(钱江晚报,1014日)
  这位母亲将儿子绑起来游街的原因是孩子不想上班,喜欢和朋友出去玩,,还经常离家出走,家里人实在没有办法了,才想出拿铁链把孩子绑起来,带他游街惩罚。虽然这个孩子确实需要被教训,但是这种方式实在欠妥。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世上哪有父母不是为孩子好的?但是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早熟,对父母的管教方式不认可,而对于父母来说,该如何管教孩子成了一大难题。对于孩子的管教过于严格了,有孪生姐妹用毒鼠强将父母杀害的悲剧发生;对孩子太溺爱吧,又会让孩子无法独立,将来也会怪罪父母。如今,由教育方式不当造成的悲剧越来越多,那么严格管教孩子是正确的吗?
  可以肯定的是,由父母过分溺爱长大的孩子几乎都会在性格、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问题,因此,孩子是需要严管的。但是过于严格的管教,反而会适得其反。有些孩子骂凶了,打重了都会和家长吵,更别说将孩子绑起来,甚至是带上街行走了,这是极其伤害孩子自尊心的做法。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别说让孩子听你的话了,甚至会使孩子更加叛逆。过于严格的教育还使得孩子有胆小、敢怒不敢言等缺点,父母将孩子管教得越严,孩子的压力就会越大,这种教育方法是得不偿失的。
  教育孩子要用科学的方法,要宽严有度。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他们还不够成熟,还没有什么人生经验,自我管理、约束能力比较差,因此难免会犯一些错。作为父母,应该用宽容的态度去包容孩子的这些错误,但是这种宽容要适度,不能毫无理智。且父母也要知道,尽管孩子年纪小,但却是能够明白事理的,过于严厉的批评只会让孩子离自己越来越远。教育孩子既要动之以情,也要晓之以理,要防止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父母尽量采取说理的方式,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履行教育好子女的职责,这样才能教育好孩子,使孩子茁壮成长。
27
厕所改革需切实
  从今年开始到2017年底,广州将新建和改扩建旅游厕所230座,并且还鼓励建设与景观协调一致、具有岭南文化内涵特色的旅游厕所。对于广州发起的这一“厕所革命”,民众有赞也有弹,一名知名新闻评论员表示,“没有必要把厕所建成花果山或者农家院子的样子”。(参考消息网,1019日)
  厕所是一个城市的门面,特别是公共厕所,人总有三急,无论是外地人还是本地人,都有机会见识到这座城市的厕所,因此厕所给人留下的印象特别重要。厕所还是衡量文明的重要标志,改善厕所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人民的健康和环境状况。我国以前的公共厕所用三个字来形容再贴切不过:脏、乱、差,公共厕所的臭味常常是在几十米外的地方就能闻到。而且公共厕所不仅又脏又差,还少得可怜,这些公厕环卫状况差、设施陈旧破损、管理服务滞后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在大街上,很少能够见到有公共厕所;景区就更别说了,在厕所前排队排几十米是常事,这样的公共厕所是影响城市和景区的形象的。
  我国现在的公共厕所的确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改革也是刻不容缓的。但是将厕所打造得如同旅游景点一般,又真的合适吗?厕所本身的作用仅仅是给人提供方便,让人出门在外能够及时解决三急问题。因此,厕所只有干净、整洁就可以了。“厕所革命”若是全修建“豪华”的,如景点一般的厕所,会大大增加厕所的造价或者改造费用。而事实是,我国现在各大城市的公共厕所远未达到应有的数量,而且环卫经费也是不足的。由此可见,将所有厕所都修建得像景点一样是不现实的。
  改革应该一步一步的来,俗话不是说吗,一口气吃不成大胖子。针对我国现在厕所不足的现状,想把厕所变成景观还为时尚早,还是应该先修够足够数量的普通厕所,把现有的厕所管理好,加强日常保洁管理,切实解决某些地方“如厕难”的问题。如果以后有条件了,再将厕所建成“花果山或者农家院子的样子”。
  眼下中国厕所革命需要的是加大公厕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国人如厕观念,这样才能解决好如厕难、公厕“脏、乱、差”等问题。总之,其实民众对厕所的要求也没有那么高,不需要什么“星级厕所”、“第五空间”公测,厕所只要干净、整洁,能在内急的时候解决燃眉之急就行了。厕所改革急不来,政府还是得一步步地解决问题。

28
二次购票不合理 实名制应发挥作用
  今年暑假,浙江一大学生参加了支教活动,学校统一为学生订购了从杭州到昆明的火车票。但在登车时,该学生发现自己的车票不慎遗失,她向列车员求助,并出示了火车票购票短信、拍摄的纸质火车票照片和二代身份证,但是列车员却坚持让她补票,并且不给退票。(1016日,京华时报)
  在以前没有实名制的时候,车票掉了就掉了,因为无法说明是谁的车票,也无法证明你买了车票,车票掉了再买也是能够想通的。但是现在火车票早已进入了实名制的时代,实名制不能单单防止倒票的现象,在这方面也应该发挥出作用。每张火车票都可以对应一张身份证,因此如果乘客有身份证,就应该可以补票,二次购票实在是不合理。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旅客购买实名制火车票后丢失车票,可不晚于票面发站停止检票时间前20分钟到车站售票窗口办理挂失补办手续,按规定核收补票的手续费。但是乘车后丢失车票的,应当另行购票。同样的事件之前也有发生,今年9月,市民小叶和女朋友的纸质火车票丢了,在西安火车站出站口出站时被拦要求补票。尽管他出示了网络购票记录,但检票人员仍坚持要求补票。我记得我有次出去旅游,在上火车前掉了车票,立即就在窗口用身份证按原价补办了车票,到站后再退钱,最后只交了几块钱手续费。那么为什么在上车前能够补票,上车后就只能重新购票了呢?我觉得这两种情况在本质上其实是没有差别的,在实名制的前提下,都可以随时查询到身份证持有人是否购了票,如果真是票掉了,直接补办就可以了,最多收手续费,让乘客二次购票不免让人质疑实名制购票的作用。
  如今高铁乘车,只需要刷身份证就可以乘车,这就说明了车票并不是唯一的购票凭证,查票只要查验身份证就可以证明此人是否是购票。普通火车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毕竟身份证对于人们来说重要得多,因此不会那么容易就被弄丢。在当今铁路乘客信息化的情况下,强迫乘客二次购票这种不合理的规定,早就该废止了。

29
塑胶跑道也有毒 该问谁的责
  塑胶跑道具有弹性好、耐磨防滑等特点,被公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佳的体育运动场地。我国现在大多数的运动场都铺上了颜色鲜艳、实用性强的塑胶跑道,但是你知道劣质的塑胶跑道是有毒的,并且会影响人的健康吗?
  近日,江苏苏州、无锡等地有不少孩子在上学后出现了流鼻血、头晕、起红疹等症状,初步怀疑与学校的塑胶跑道气味呛人有关。校方找遍了当地所有检测单位,但是都无法出具检测报告。(中国广播网,1013日)
  一条塑胶跑道从修建到正式投入使用,需要采购商购买材料、建筑公司修建,更是要经过环保部、住建部、质监局等部门的检测。即使要经过这么多环节的监督,有毒的塑胶跑道还是进入了校园。这说明了我国塑胶跑道从生产的工艺开始,到招投标采购,再到建筑施工等各个环节都存在严重的问题。
  塑胶跑道有毒,首先应该问原料厂家的责,无良厂家使用有毒材料导致了这一问题。而塑胶跑道中的有毒物质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塑胶跑道中使用的溶剂中会挥发含有毒性的甲苯、二甲苯,该物质具有刺激性异味,会造成皮肤瘙痒、头晕等症状。二是劣质塑胶跑道中含有重金属催干剂——铅盐,若儿童的皮肤与这种塑胶跑道长期接触,铅会渗透进身体内部,造成血铅超标,也就是铅中毒。三是使用有毒塑化剂,该物质的危害是最大的,过量使用有可能导致男孩绝育。我国制造塑胶跑道已有多年丰富的经验,如果使用好的材料,完全能修建出一条好的塑胶跑道。但由于近几年劳动力价格上涨、原材料价格上涨,制造塑胶跑道行业竞争大等原因,致使一些不良厂家想尽办法缩减成本,为了追求利润而使用有毒材料。
  其次,建筑公司也是有责任的。承包塑胶跑道建设的中标单位多为建筑公司,而建筑公司中标后又会进行层层转包,在这中间经过了无数的环节,难免有人从中做手脚。建筑公司为了得到最大的利润,就会选择使用劣质材料,或是偷工减料。而且能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的监理公司也缺少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根本无力对塑胶跑道材料的优劣进行辨别。这些漏洞,给了建筑公司在建设中对材料等做文章、掉包的机会。
  最后,造成这个问题最大的原因还是我国的室外塑胶跑道的有毒检测是一项行业空白。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校园塑胶跑道的化学毒性检测标准和专门的检测机构,没有相关的检测标准,相关部门就没有资格对其进行检测。所以制订室外塑胶跑道的有毒检测标准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有了标准,相关的部门才能严格地执行,监理公司等才能有监管的标准,原料厂商、建筑公司才不会有空子可钻。
  塑胶跑道的建设,本是为了让人们能够更好地锻炼身体。但是如果使用的是有毒的塑胶跑道,反而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那么塑胶跑道修建的意义何在?尽管目前有许多的有毒塑胶跑道出现,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还是需从根本的原因找起,解决塑胶跑道有毒的问题。
30
幼儿园到底应该教什么
十一长假,李女士孩子所在的幼儿园布置了一份作业,让孩子做一份简报,要包括不同肤色的小朋友、中国的名建筑等内容,这让专业编辑出身的李女士感到头疼。最终,李女士找到自己在广告公司做美编的朋友帮忙,才完成了孩子的作业。(华西都市报,1015日)
  幼儿园的孩子大多都只有三至五岁,在我的记忆中,幼儿园还是孩子玩耍的天堂,孩子每天只需要做游戏、唱歌跳舞等,哪里有什么作业。而现在的幼儿园,动不动就给孩子布置一个“高大上”的作业,什么设计菜谱、写诗,甚至是做能看能发声的电视,这是幼儿园的孩子能完成的事吗?
  幼儿园的出发点是好的,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加孩子和父母相处的时间。然而幼儿园给孩子布置的数学题,“变态”的手工题,明显不是孩子能完成的,给人感觉是在考家长。
  素质教育是很重要的,但是不能胡来。幼儿园可以适当地给孩子们布置一些“手工作业”,让孩子能够自己动手完成,这样可以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同时,有一些难度稍微大一点的作业需要孩子和父母一起完成,这样也可以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现在的家长普遍都比较忙碌,很少有时间陪孩子,通过帮孩子做作业这样的方式,能让父母抽出一点时间和孩子在一起,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不过作业如果太“奇葩”,不符合孩子的能力水平,让家长变成的做作业的主力军,这样不仅锻炼不到孩子,也使得作业成为了家长的负担。
  家长们对于幼儿园布置的作业吐槽不断,许多家长“求放过”,难道幼儿园不该反思吗?如何布置作业才能锻炼到孩子,而不是让“锻炼”家长?幼儿园在布置作业之前,可以先和家长沟通。家长如果对作业有意见,也可以主动和老师说,尽量和老师达成共识。对于要做的手工作业,可以事先在幼儿园给孩子示范操作。对于家长来说,孩子的作业千万不要“越俎代庖”,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多用启发式的提问让孩子逐步找到解决办法,或者给孩子示范,鼓励孩子自己完成。
31
养宠物为何如此盛行?
  1022日,一位网友在网上发布信息寻狗,并声称“捡到此狗者将狗带回,本人愿赠予大明宫全新地铁房一套”。(华商网1022日报道)
  看到这样的新闻不禁让人感慨,寻条狗就能得套房子,这可能比许多寻人启事给出的报酬还高吧。其实仔细想想,近些年像这样的寻宠物启事还真不少,而且都附有丰厚的报酬。那么问题来了,为何现在有如此多的人选择养宠物?而且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花大量的钱在宠物身上?
  养宠物的人大致分为这样几类:孤独老人、单身男女、年轻夫妇、富人、孩子。老年人养宠物主要是为了排解寂寞,一些老人的孩子不在身边,宠物就成了另类的“孩子”,宠物与老人相伴。同样,单身男女养宠物大多也是因为孤独,想要一个伴。而小孩养宠物多是因为喜爱,计划生育使得每家每户都只有一个孩子,小孩的成长中是孤独的,因此小孩会把宠物当做自己的小伙伴。而富人养宠物,无非也是因为有钱但是寂寞,而且这一类人也是最舍得在宠物身上花钱的。其实总的看来,大多数人养宠物都是因为寂寞,想要有个伴陪伴自己。
  喂养宠物有许多的好处,比如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与宠物相处也可以舒缓压力。对老人来说,养宠物有益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可以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充实。对于一些单身的老年人在家发生意外情况时,一些宠物甚至能起到报警的作用。据调查显示,养宠物的老人比一般老人心理更健康,而且大多更加长寿。而对于孩子来说,现在的孩子大多自小都是家里的“宝”,通过喂养宠物,可以让孩子学习到如何照顾和关心他人,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养宠物虽然有许多好处,但还是要注意有个度。比如用一套房子来换一条狗这种行为就太不理性了。也有人因为宠物的离去而寻死觅活,离开了宠物就无法正常生活,这样的过度依赖是要不得的。无论是哪一个年龄层次的人,都不要把生活的全部重心放在宠物身上,要多发掘自己的一些兴趣爱好,多交些朋友,多与人沟通,多找些方式消磨时间、排解寂寞。毕竟社会的主体还是人,不要过度依赖宠物。
32
高端礼仪课程市场为何如此火爆
  近日,CNN发表一篇文章称,如今中国富人已不满足于看起来得体,中国富人对高端礼仪的重视让高端礼仪课程的市场逐渐形成。(环球网,1021)
  英国的高端礼仪课多由外国人修办,礼仪课从穿着礼仪、商务礼仪、宴会礼仪到如何向人自我介绍、如何在晚宴上正确使用刀叉等问题都有教授。不仅如此,还教人如何鉴赏红酒和艺术作品。为什么英国高端礼仪课在中国会如此受欢迎呢?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不仅仅满足于去追求外在的奢侈品、珠宝等,而是更加讲究追求精致的生活、提高自己的品味。经济的全球化也使得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出国旅游。因此,了解西方文化、礼仪是在所难免的。而想要学习礼仪的中国人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年长一点的人,他们把西方礼仪看作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但是他们在学习西方礼仪后并不会有什么改变;二是年轻一些的人,特别是准备去海外学习或者生活的人,他们学习西方礼仪是有用的;三是中年的家庭妇女,她们对名媛淑女的社交场合礼仪兴趣很大。
  中国人都忙着去追求高端大气的英国礼仪,而忘了中国本身的礼仪。在这一刻,中国五千年的文明礼仪显得不堪一击。学习礼仪是为了让自己更有修养,学习高端的西方礼仪确实能够达到这一目的。但是许多人都忘记了,英国有绅士,中国也有自己的君子,绅士和君子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而且无论是绅士还是君子,都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穿着举止,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想法和态度。中国的文明礼仪比起英国来拥有更长的历史,但是中国几千年文明铸就的礼仪文化,却没有能够很好的延续下去。如今出境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但许多外国媒体对这些中国游客的评价却是举止粗俗、缺乏教养,这也许是国人宁愿选择学习西方礼仪也不愿学习中国礼仪的原因。
  学习英国的高端礼仪本身是没有什么错的,虽然没有办法学到根本的绅士教养,但可以学点表面的礼仪也是很好的。只是别把英国礼仪当作是自己的根本,只当作学习、见识另一种生活方式还是可以的。作为一个中国人,还是应该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的文明礼仪。
33
杜绝“标题党” 不能只靠网站
  1013日,北京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组织北京地区17家重点网站召开“网络新闻报道标题规范及要求”评议会。明确了网络新闻报道中新闻标题的使用规范和要求。(《京华时报》,1016日)
  新闻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真实性,而新闻标题是一条新闻,甚至是报社、网站的门面。而现在的新闻为了赚取点击量、吸引眼球,全然不顾新闻内容是否真实。随意臆想观点、虚构事实,甚至以偏概全地篡改新闻原文的本意,炮制出骇人听闻的新闻标题。例如今年8月,在北大军训期间,学生们在紧张的训练间隙稍作休息,通过手机看新闻、与家人联系,却被“标题党”写成了《北大新生军训,低头族随处可见》,这类新闻标题实在与事实有出入。
  那么这种骇人听闻且不真实的“标题党”为何能够盛行呢?一是互联网的特点就是以点击量来决定一篇新闻的价值。网媒过于急功近利,一心只想要赚取点击量,只要有点击量,他们不会在乎社会的谴责。二是从受众的角度来说,如今的生活节奏太快,很少有人能够有耐心去读完一整条新闻,都是先看标题,从标题了解新闻。三是因为互联网拥有海量的信息,若想要从茫茫的信息海洋中脱颖而出,取一个显眼的标题是非常重要的。四是对于“标题党”的监管缺乏应有的科学管理措施,网络新闻媒体缺少严格的管控制度和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网络媒体应当承担的社会和法律责任。
  这些“标题党”对新闻本身,对受众,对网站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标题党”成为了一种网络公害。政府也多次采取措施想要杜绝“标题党”的现象,但未能取得成效,“标题党”依旧盛行。为了维护新闻界的良好秩序,北京各大网站决心杜绝“标题党”,这种举动令人称赞。
  网站承诺杜绝“标题党”的行为虽令人叫好,但我们也不得不理性地思考,单靠网站的努力能够真正地杜绝“标题党”吗?只要有读者要看“标题党”新闻,这种新闻标题就杜绝不了。若网站只是单纯地禁止“标题党”新闻通过审批,那么许多新闻都没有了受众,网站又该如何生存下去?
  既然想要从根本上杜绝“标题党”,单靠门户网站的杜绝显然是不行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么呢?首先,需要从法律上采取行动,确立严格的管控制度和法规,依法明确网络媒体的责任。其次,作为“标题党”的作者,要提高自己的新闻写作水平,不要夸大事实,要从新闻本身中深入挖掘,写出既符合新闻事实,又引人注目的新闻标题。快节奏生活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的便利,但其弊端也是不可忽视的。作为新闻的受众,应该改变自己的阅读习惯,这样才能减少“标题党”的存在。
  要想杜绝“标题党”的存在,单靠网站的努力是不行的,需要每一个社会主体的共同努力。
34
养老院养老是一种好的选择
  昨天,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钱理群先生出现在昌平区一家养老社区的重阳节活动现场。据悉,钱老已卖掉住房于今年6月底入住昌平区一家养老社区。钱老认为自己适合养老院生活,住进养老社区后,大量时间可用来写作,不用再操心做饭等日常琐事。(《京华时报》1022日报道)
  目前,在我国像钱老一样自愿住到养老院的老人却是不多。中国传统观念深入人心,许多人认为住进养老院的老人是因为没儿没女照顾,是子女不孝,觉得住养老院是一件没有面子的事。在我国,因为大部分老年人都拥有自己的产权住房,所以居家养老的意愿始终占据主流。而且养老机构存在的一些弊端不可避免,比如养老院无法满足每一个人的具体要求。况且无论是老人还是子女,都更愿意老人生活在熟悉的社区和家庭。而老人们不愿意住到养老院的原因,除了“养儿防老”、“面子问题”等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外,收入低、支付不了养老院费用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让老人如何安享晚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虽然住进养老院有许多弊端,但我还是觉得到养老院养老其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养老院老人首先能有充裕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其次,在养老院里老人能够享受到良好的服务。现在有些养老院甚至还配有优良的医疗条件,有医生、有护士,24小时都有人值班,为老人的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在养老院里老人能够过上有规律的生活,饮食、活动、休息都是有规律的,这使得老人能吃得香、睡得好,精神也十分好。在养老院里也更容易让老人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现在的孩子工作都很忙,老人住进养老院也是给孩子减轻负担。当然,让老人住进养老院的好处并不止这一些。
  但是想要更多的老人愿意住进养老院,就必须先改善养老院的居住条件。加大养老院基础建设和内部管理力度,改善卫生条件、饮食调节、医疗条件等。让老人在养老院也能感受到如家一般的温暖。大多数子女不愿送父母到养老院,或老人不愿到养老院都是因为现在的养老院条件太差,如果能够改善养老院的条件,人们的思想才能跟着改变。除了硬件设施的改善,养老院也可以多请一些护工照顾老人。还有最大的问题是价格,现在好一点的养老院都太贵,让老人住不起,政府应该给养老院补贴,降低住养老院的费用。
  老人养老也有多种方式,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安享晚年吧。
35

别让“老年漂”老人感到孤独
  在宁波,存在着这样一群“老年漂”,他们辛苦了一辈子,到了该享乐的年纪,却因为要照顾孙子、孙女被孩子接进城,而在城市里,他们遭遇着语言不通、异地社保、医疗等各种困扰。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老年漂”并非个案。(《现代金报》1021日报道)
  这样一群年过半百的老人,本应在家乡安享晚年,却被迫来到陌生的城市。这些老人大多数都是因为孩子在城市里上班,没时间带孩子,便将他们接来城市照顾孩子。他们每天的生活就是照顾孙子、孙女,操持一家人的衣食住行。有些老人更是因此和自己的老伴分居两地,自己在大城市里又语言不通,没有朋友,因此感到格外的孤独。
  父母有义务带孙子吗?答案是很明显的,年轻人也都知道,父母没有义务带孙子。但是无论是出于自愿还是被迫,由父母帮忙带孩子还是大多数年轻人的选择。老人们背井离乡进城,一方面是年轻人在城市里拼搏,没有时间回家、没有时间带孩子,是年轻人离不开老人们;另一方面,将老人们留在家乡,使父母变成空巢老人,也是父母需要年轻人。归根结底,这其实是传统观念中对“家”的需要。
  老人们的身体健康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老人们到了城市,却没有当地的户籍身份,老人们的社保、医保问题都无法得到解决。一旦生病,需要花许多钱去看病而无法报账,这让老人们不敢生病。同时,老人们的心理健康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老人们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语言不通,没有熟悉的朋友,这很有可能使得老年人的心理产生问题。
  作为社会政策,应该尽快实现全国医保、社保互通,让“老年漂”的老人不再面临看病难的问题。给予“老年漂”老人当地市民身份,享有与当地人同等的待遇。作为老年人自己,自己的晚年生活应当以自己为主,而不是围着儿女、孙子转,同时也可以多参加社区活动,常与街坊邻居交流。作为年轻人,孩子最好还是自己带,如果实在需要父母带,就要与父母多沟通,多为父母想想,多关心父母。
  多投一些关爱的目光到“老年漂”,对于老人来说,情感上的关爱比物质更重要,别让老人感到孤独。
36
别用你的眼光来看孩子的诗
  今年8月份,北京9岁男孩铁头出版了他的个人诗集《柳树是个臭小子》,其中收录了他150多首诗作。近日,铁头的一组诗作在网上广泛传播,其中《爱情》、《如果妈妈是只小贱猫就好了》《出口》等作品引起广泛争议。(《京华时报》1029日报道)
  有人推崇铁头的诗,但也有人质疑铁头所写的不是诗歌,“是段子”,甚至有人觉得其中一些词句显得低俗。但是我不这么认为,我们成人从我们的世界出发,去看孩子的诗,我觉得反而是我们“低俗”了。比如孩子写的“贱猫”、“爱情”,是发自儿童视角的真实表达,是孩子对这个世界最初始的印象,而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复杂、低俗。
  既然有人批驳铁头的诗,我想他的诗确实还是存在问题的。现在的孩子因为外界的原因,都比较早熟,也许不如以前那么单纯,所写出来的诗也许并没有那么好。写诗本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家长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不要让孩子有了功利心,为了某种目的而写诗,这样写出来的诗一定不会受人喜欢。孩子相较于成人来说,纯真就是他们的优点,家长要保护好孩子,别让他们失去了纯真。
  铁头的诗也许还不够好,还需要继续学习,他需要继续体会人间百态,这样写出来的诗才会被大众所认可接受。但是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每个人对于生活都有他自己的感受,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权利。无论如何,孩子学写诗都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事情,写诗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创作能力;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让孩子的心思更加细腻,表达更加温和……总之,写诗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
  孩子有自己的世界,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写诗,而不是抨击他们。无论孩子写出什么内容的诗,都别用我们的想法来揣测孩子的世界,不要用我们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写的诗。对于孩子,我们要宽容。

37
取消60分及格线 并不适合所有学生
  1025日上午,四川大学举行“探究式——小班化”教学竞赛决赛,院长谢和平发言表示,今后,川大的考评或许用ABCDE几个等级来替代,实行非标准答案考试。谢和平表示,这是为了考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协作精神和社会担当能力。(中国新闻网1027日报道)
  在应试教育的制度下,分数就是一切。四川大学率先打破传统考试方法,用ABCDE几个等级来对学生进行考评,而不是用数字来衡量。这种做法是令人称赞的,这也许能够让家长、老师不再用分数来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这是教育的进步。但是,这种取消分数,用几个等级来考评的方法真的就适用于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生吗?在我看法,并非如此。
  川大要求学生在课前要自主学习,课堂上不再以老师讲课为主,而是同学们来讨论分析问题。同时,川大也改变了课堂评价体系,学生的成绩不单看期末成绩,课堂上组织的每一次讨论,课后作业,随堂测验,都会按照一定比例计入学生的总成绩。这样的做法在学习氛围好的学校里当然能推行下去,对学习习惯好、自觉的同学来说肯定也是有利的。但是如果在一些学习氛围比较差的学校推行这种学习方法也合适吗?试想一下,如果在学习氛围差一点的学校推行这样的学习方法:首先,老师要求同学们上课前自主学习,可能一个班就只有几个人会去自学;然后等到了课堂上讨论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人发言,讨论无法进行;最终这样的学习根本就进行不下去,还是只有等老师讲。对于不爱学习的同学来说,这种取消60分及格线的做法更是符合他们的心意。以前有个分数压着他们,他们多少还会觉着有压力,至少在期末考试之前会临时抱佛脚。而现在呢?他们只需要跟着爱学习的同学假意讨论讨论问题,在老师面前表现得好一些,甚至都没有了不及格的压力。
  教育应该因材施教,就算是川大这种名校,也不可能每个学生都是勤奋好学的。如果在全校范围内都取消了60分及格线,那总有些不爱学习的学生浑水摸鱼。而川大的改革是适合自己学校的,其他的高校千万别随意跟风,到时候得不偿失可别怪别人。
38
学生不记笔记该怪谁?
  今年国庆期间,哈尔滨工业大学官网刊载了该校校长周玉的署名文章《让记笔记成为人生的必修课》。1028日下午,在一所高校里,老师一边讲解,一边翻动投影仪上的PPT软件,并未进行板书。上课的学生,至少有三分之一拿起手机,翻拍PPT上的内容。而用笔和纸进行记录的寥寥无几。(《新文化报》111日报道)
  记得我们的小学时代、中学时代,都是靠手写记笔记过来的,但是好像进入大学后,就没有多少人还会记笔记了。毫无疑问,用最传统的手写方式记笔记对学习是有很大好处的。记笔记可以让你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可以在记笔记的过程中思考问题。因此,笔记不仅是在听课过程中记录的重点和难点,更是自身思考和总结的智慧结晶。
  记笔记不只用纸笔记这一种方法,用手机拍下老师的PPT也是一种记笔记的方法,并不能说这种方法就是错误的。在国外的大学,学生也会充分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来做笔记。为何这种记笔记的方法在国内就会被批评?区别在于国内大学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学生,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被动听讲解,互动能力低,原本的高效率学习模式变成了懒惰。
  但是,许多人把不记笔记的原因一味归结于学生的“懒”,我觉得是不正确的。首先,学校占了很大一部分责任。高校专业课课时减少,以前一门课68学时,一周上两次,现在只有50学时每周上一次半,然而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却一点没减少。这种削减学时的做法,不是逼得老师每节课抓紧时间讲课吗?其次,难道老师没有责任吗?教授文科或者理论课的老师讲课全用PPT,没有板书,一节课讲几十页内容,学生不拍照更追不上老师讲课的节奏。最后,学生自身肯定是有问题的。进入大学后,考试的方式变了,紧张的学习节奏也变得轻松,许多学生放低了对自己的要求。上课不认真听讲,更别说记笔记了,只等着考试前“抱佛脚”。
  其实高校学生不记笔记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既然老师无法减慢讲课速度,学生也来不及记笔记,何不找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9
游客参加“低价游”将受罚,合理吗?
  针对“不合理低价游”导致旅游纠纷频发甚至暴力冲突,1025日,国家旅游局官网上刊出了一则旅游提示,今后“游客参与‘不合理低价游’也将受到处理”。(央广网1026日报道)
  最近一段时间,因为旅游而发生的事故还真不少。今年101日,一位上海游客在桂林旅游,买了几把天麻用了近6000元;不久前有游客到香港旅游,他们一开始进了一家珠宝店,然后门就关了,把游客关在里面买东西,买过后登记了才将游客放出来;同样也是10月,以为黑龙江游客在香港疑因购物纠纷导致其死亡……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出了这么多事,实在是给我们的旅游业敲响了一记警钟,而国家旅游局发出的这样一则提示,其出发点也是好的,整治旅游业势在必行。但是游客参与“不合理低价游”也会受到惩罚,这样的规定合理吗?我也是爱旅游之人,记得去年在云南旅游时,一时头脑发热参加了到香格里拉的团,我还报的是最贵的团,然而在旅游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导游威逼我们参加活动、购物的事。所以作为一名普通的游客来说,我们并不了解旅行社的运作,无论什么价格都是旅行社规定的,我们并不知道这个价格是否合理,也不知道什么才算是“低价游”。“低价游”之所以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旅行社,而国家旅游局无法从旅行社着手,解决问题,却拿游客开刀,这样的“作为”不得不让人鄙夷。
  事实上,对于“不合理低价游”,我国《旅游法》早已明令禁止,但多年来禁而不绝。究其原因,首先还是因为旅行社之间竞争大,导致旅行社进行行业间的“杀价”。其次,监管部门监管不力的现象也并非一天两天了。最后,游客也是有一定责任的,没有需求就不会有市场,有些游客为了贪图便宜参加“低价游”使得“低价游”市场持续火热。但是造成“不合理低价游”泛滥的主要责任还是在于旅游社,因此主管部门这种不问缘由,将游客同罚的一刀切做法,实在是不合理。
  在旅游乱象屡禁不绝的现状下,相关部门决心整治旅游市场其实是令人称赞的。但是要想彻底解决“不合理低价游”是急不来的,千万不能“病急乱投医”。国家旅游局应当做的是加大对旅行社行业的管理与监督,对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无良商户进行坚决取缔及大力处罚,而不是去惩罚同为受害者的游客。这样做,才能让民众真正地叫好。
40

整容无罪 修养更重要

  现在整容已经越来越趋于平常化了,不少大学生都选择了在毕业之后整容。前不久,就有位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家长,为了兑现生日礼物,带着22岁的女儿前往医院隆胸。(《山西晚报》,11月20日报道)

  记得从前人们的观念都是认为内在美比外在美更重要,有人割个双眼皮、隆个鼻也都偷偷摸摸、遮遮掩掩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整容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而且整容的群体也在逐渐年轻化,有些初中生、高中生也在整容。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觉得首先是一些韩剧等偶像剧的影响,众所周知,韩国是整容大国,许多家长都会给孩子准备钱整容。近年来韩剧在中国的火热流行,也将整容这个观念灌输了进来。其次是一些明星的影响,许多明星都整了容,这也会给青少年带来影响。还有就是现在人们对美的认知越来越强烈,而且长得美在这个社会中越来越重要,颜值高更容易让人产生好感。在找工作的时候,颜值高机会也确实会更多。这些都是导致整容越来越流行,且越来越年轻化的原因。

  不可否认,外在美有很大的作用,可以给人留下比较好的印象,在找工作、找对象的时候机会也更多。而且爱美本身也没有错,甚至每个人都应该爱美。但是平心而论,我还是觉得内在美更重要,一个人如果天生长相不好,也可以通过化妆等来改善,不一定要整容。而且我觉得一个人的外在不一定要到美的地步,只要你的外表干净、整洁,也可以给人留下很好的印象。在找工作中,没有人会因为你的漂亮就录用你,更多的还是要看你的知识、你的修养。

  与其花大价钱去做有风险的整容手术,还不如花时间去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比如可以多看书,看书可以增加你的阅历、知识,丰富你的内涵。比如可以了解宗教,无论是基督教还是佛教,其中的很多理论都是很有道理的。多接触一些地理、历史、艺术等各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多注重自己的礼仪。做好了这些,提升了自己的内在修养,比改变自己的外表更有用。

41

高校要充分利用名人资源

  近年来,许多主持人、明星等名人辞职后,高校成为了他们就职的首选。央视著名名嘴李咏、崔永元跳槽去了中国传媒大学,但是据中传学生反映,在学校见到两位老师的机会并不多。李咏所在的播音学院6个年级本学期均没有他开设的固定课程,而崔永元只开有一门选修课。(《北京青年报》1110日报道)

  其实,对于高校来说,名人老师是一笔珍贵而难得的财富。名人老师与普通的高校老师相比较,他们的实践经验更丰富,他们能够教给学生普通老师无法教的知识。这些名人老师能够进入高校任教,说明他们本身是有实力的。而如李咏、崔永元等人一般,他们明面上虽是高校的老师,但是几年下来几乎没有给学生上过课,这不得不说是高校的资源流失。而对于名人老师来说,既然他们选择了到高校任教,那他们就不是为了贪图安逸,而是想有一番新的发展。高校这样不重用这些名人老师,其实也是对这些老师的不尊重。

  要将名人老师“物尽其用”其实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作为名人老师自身来说,既然选择了到高校任教,拿了高校的工资,就应该把教学这件事作为自己的第一职业。而名人老师们大多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知识稍有欠缺,他们自己可以选择偏实践一点的课程来教授;也可以选择继续读书深造,加强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到时可以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地给学生讲学。

  作为学校来说,不应该把这些名人老师当做花瓶摆设,要充分利用他们的资源。而且学校是以教师的身份引入这些名人的,就应该以与其他教师相同的标准去考核他们。如果这些名人老师一学期下来都不用上几节课,而拿着和其他老师一样的工资,是不是会造成不公呢?因此,高校应该合理地给名人老师安排教学计划,并且对这些名人老师进行教师考核。针对名人老师的弱点,学校也可以安排理论知识丰富的老师和名人老师一起讲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也能受到学生的喜爱。

  名人老师有普通老师不具有的优势,如果高校将他们所具有的资源充分利用好了,他们一定能够成为优秀的老师。
42

中国式教育需要更多的“全科”试卷

  昨天,南京一小学的新颖试卷在网络上意外走红,这张试卷语数外分值只占60%,音乐、美术和品社等学科考题也出现在同一张试卷上,堪称“全科”试卷。试卷附加题部分还设置了“你平时每天睡觉时间大概多少”等调查问题……(《扬子晚报》117日报道

  近年来,虽然我国一直在强调要给中小学生减压,也拿出了相应的政策,但是却不能真正地落实。说好的不给一二年纪的学生布置作业,也只是从明面上的作业,变成了第二日的测试。记得每个学校都号称要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但是又有几个学校能够做到呢?我们现在从学校毕业学生,大多数除了高考必考科目外什么都不会。只要我们的教育体制不改,只要我们还拿成绩来评价孩子,老师、家长、孩子的学习重心就依然放在语数外等主科上。

  “全科”试卷不是一张普通的试卷,其中的音乐、美术和品社等学科考题考察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这方面的考题,让平时堪称学霸的孩子,也大呼“复习不到”。如“品社”科目的题目,都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型题目;而科学学科的题目则与“大自然现象”密切相关;美术科目的考试更是让一些爱好画画的孩子有了施展水平的机会。“全科”试卷的出现可以让学生,甚至是老师认识到主科外的科目的重要性,也可以引导发现孩子的兴趣特长,使孩子可以全面发展。其中的生活调查也可以让学校了解到孩子学习和生活的真实状况,根据孩子的状态控制作业的多少等。

    这份别开生面的试卷也给了家长们一个警醒,让家长除了要关注孩子主科的学习,更要注重全面发展。同时让家长关心孩子学习以外的东西,比如有些孩子学习到半夜,除了要完成学校的作业,还有补习班的作业,家长应该自我反省。社会需要的不是只会死读书的人,应该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43

明辨是非黑白 切勿矫枉过正

  今年11月14日,云南丽江一位导游接待一个老年团队游览玉龙雪山,团队在到达玉龙雪山景区大索道检票口时,因不时有其他人员插入到自己的团队中,导游向插入团队的客人进行了交涉并发生争执。最终,这位导游被要求向游客道歉,并书面检讨。(中国新闻网,11月21日报道)
  其实这本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排队与插队,很明显插队的人是不对的,是应该道歉的。但是因为这件事牵扯到了一个最近比较敏感的群体——云南导游,因此变得不简单了。明明是游客插队,导游处于正义方在维护公共秩序,最终却被要求向插队的游客道歉,这样的结局让我们这些看客表示不服。
  云南旅游乱象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云南的游客和导游之间积怨已久。这还得归结于2013年10月和2014年年初,云南接连发生“香格里拉导游强迫游客消费”、“丽江、石林导游辱骂游客”事件等事件的发生。在这些不良事件被披露出来以后,云南省旅游、监察、工商、宗教、物价、交通等10个厅局联合整治旅游市场,对云南导游做出了许多规定。在我看来,云南省政府的这一系列整治手段是好的,是有利于整顿云南旅游市场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之前有许多恶性事件发生,就矫枉过正、不左即右了。要知道,不是所有的导游都是“黑心”的,而就这件事的本身而言,的确是这位插队的游客不对。在景区,人人都遵守秩序,选择排队,而个别人要搞特殊要插队,这也会激起其他游客的不满。导游这样做是在维持景区的秩序,也是在维护其他游客的权益。云南省旅游局不问是非黑白,就因以前的那些事就给这次的事件定了性,让导游向插队的游客道歉,也不怕寒了这些好导游的心吗?
  排队与插队本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事,在此次事件中却被颠倒了黑白。希望每个人都能有素质地排队,也希望以后再有此类事件发生时,上级领导能明辨是非,切勿矫枉过正。


23#
发表于 2015-12-15 21:28: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陈选斌 于 2015-12-15 21:46 编辑

                                                                  1.治污不力,百姓可不能为“公仆”买单
   秋收季节秸秆焚烧是产粮大省河南每年都会遇到的问题。今年河南省尢为重视秸秆禁烧工作,因秸秆禁烧不力,河南10多个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被集中约谈,国家级贫困县周口市太康县更是因此被先期经济处罚2000万元。(10月14日中青在线)
   河南省是中国传统的粮食大省和人口大省,今年4月到6月,在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排行榜上,郑州接连成绩不佳。前段时间的环保部约谈和阅兵倒是给河南人民看到了几天蓝天,但随着秋季来临,蓝天再度“失守”,河南省秋收比夏收产生的秸秆量更大,收种时间更长,秸秆焚烧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更大。
   河南省政府这次对秸秆焚烧污染下狠手不可谓不快、准、狠。此前河南政府就发出通知,一个火点就对地方政府扣拨50万,这也就是贫困县太康被罚2000万元的引子,抛开被罚面子上的挂不住,相信各地方政府更担忧的是自己的财政袋子缩水。
   目前河南省秸秆焚烧已罚款2.34亿元,一个贫困县更是出了2000万元的“大力”,如此小罚积累起来就可能导致地方的财政赤字,如此影响经济运行和自身利益的情况想来各地方政府也不愿出现,地方政府的解决办法无非就俩,羊毛出在羊身上,上面罚我,我就加大农民个人私自燃烧秸秆的罚款;另外一个呢,既然把罚款和部门利益挂钩,那环保部“掉”的钱就得由其它部门给补回来,交警、计生局这些部门就得增加“业务量”了,而执法部门执法带上圈钱的目的,腐败贪污也就接踵而来。地方政府是有固定财政预算的,因为罚款而扣拨预算,势必导致医疗、教育这些民生部门的投入的减少。不管怎么算,这笔账最后都是落在了老百姓头上。
   禁止秸秆燃烧的标语贴了那么久,口号喊了那么多年,不少农民还是冒着罚款危险跟政府打“游击战”,小小的秸秆又是为何成为政府的心头病,随着农村天然气的普及,秸秆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就地焚烧用来肥田就成其最经济的用法,倘若政府通过政策号召农民把秸秆收集起来,让技术升级使秸秆“变废为宝”,农民有何至于此,有时甚至闹出拘押燃烧秸秆农民的事件,更是在社会流出这样的声音:“城里人天天排尾气不管,乡下人烧点秸秆就往死里赶”。
   对于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农民,燃烧秸秆这事还是宜疏不宜堵,宜劝不宜罚,政府下狠手治雾霾,我们一百个赞成,但如果最后这狠手是打到基层的农民身上,那就是一千个不答应,“公仆”不力可不能百姓“买单”。“不着一把火”的愿景最后只能依靠“公仆”们的责任意识和百姓的环保意识。


                                                                          2.对党员处罚要过“法律”“党纪”双道关
       如今的公款消费问题要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重视和严重,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一年以来干部的作风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对于一些用公家成瘾的官员来说,用自己的钱去支撑以前的高消费,他们无力也不甘心,于是他们的公款消费更加隐形低调,挖空心思让食堂“变身”、茅台酒“变脸”,纪检部门除了要有“火眼金睛”的本领更要有杀一儆百的霸气。但就目前不时见诸报端的公款消费事件来看,本领不足,霸气不够。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中央纪委驻环境保护部纪检组接到群众举报,反映赵永明利用开会之机打牌赌博有关问题。环境保护部直属机关临时党委近日给予辐射源安全监管司副司长赵永明党内警告处分。(人民网9月22日)
      消息本身是大快人心的,但最后的处罚却是令人错愕的,三位官员一晚上光房间和茶水就消费1880元,这样棋牌室的消费水平能和澳门赌场相比较了,相信还是当晚某位财运不通的官员用公费来补贴自己的“精神损失”和“熬夜费”了。
     接近两千的公款用于打牌已属聚众赌博和挪用公款,这样没皮没脸的行为却只得来党内警告,和酒宴中“自罚三杯”的含义差不多。想起前不久八名大学生在宾馆玩一元“炸金花”的新闻,警方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了8人治安拘留15天、罚款3000元的处罚,这件案例中920元的赌资还不及三位高官的一半,论对社会的恶劣影响也是远远不如,处罚结果差异之大令人咋舌,官员违了党纪却逃了国法,党纪严于国法、国法高于党纪本就是当今法制中国的基本政治常识,两者没有谁凌驾于谁之上之说,也不是矛盾两方,两者相辅相成,割裂两者的联系就会出现如今的“同罪不同罚”“官罪比民轻”的情况。
   党员的政治觉悟高于普通民众,就决定了必须用更严的党纪来约束他们,但有时候我们却走入了党员由党纪管,群众由法律管的认识误区,而这样往往导致一些差异性情况出现,要解决这样的情况就必须确立一个先后秩序,党员干部的身份是建立在普通民众的基础上,法律必须成为检验他们成色的第一道关,党纪作为严于法律的存在更应该履行好监管党员的职能,切不能出现党纪高于国法,松于国法的状况出现。这对党纪制定者提出考验,党纪的制定必须来源于具体社会实践,来源法律。
   因此,对于官员公款消费问题,相关执法部门切不能局限于党纪,只有“法律”、“党纪”两把利剑同时挥下,才能斩断伸向公款的罪恶之手。

                                                                        3.法制节目也该“犹抱琵琶半遮面”
  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以来,法制节目现身荧屏并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一大电视门类。本身节目的设立是以普法为目的,以一种人文关怀的方式让法律深入人心, 但随着各个都是频道开始血拼收视率以获得更高的广告收益,法制节目的尺度也越来越大,创立的初衷也逐渐“变味”。咸阳一夫妇看法制节目学抢劫 45秒抢金店115件首饰。(腾讯新闻9月19日)
  本身是提醒人们防微杜渐,远离犯罪却成了犯罪教科书,这是何等的讽刺,不禁想起前段时间,北京电视台《法治进行时》称"名侦探柯南"暴力血腥 "打着动漫旗号,其实是犯罪教科书",可动漫里天马行空的犯罪手法哪比得上真实案件的犯罪细节刻画给罪犯更来得“震撼”。通过向法制节目“拜师”,将案件中的犯案手法“发扬光大”的事件实在数不胜数,准大学生无钱请客仿效法制节目案例抢劫﹑模仿法制节目案例的犯罪方法,男子调虎离山诈骗数起﹑浙江两名空巢老人遭远亲劫杀 嫌犯热衷法制节目……,案例重现一起模仿一起,法制节目似乎陷入了怪圈,向公民普及法律的必要性证明法制节目存在的合理性和长期性,但以目前的情况看无疑是在缩短它的“寿命”。
   现今的法制节目多以警察视角铺开整个犯罪事件,过多的呈现警方的侦查手段,不仅无形“培养”了犯罪分子的反侦察意识更不利于警方后续案件侦破。在法制节目中刑事案件占了很大比重,而观看过多此类案件显然不利于健全人格的树立,对于犯罪手法和过程过于细致的描述很容易引起观众的猎奇心理,对喜爱尝试新鲜事物的青少年的影响则更是巨大。
   对于节目制作人来说,他们应该尽可能抑制住自己的“曝光欲”,对于犯罪细节更对采用艺术化的处理方法带过,对于犯罪现场还原采用动画演示和“马赛克”处理,将节目的重点放在罪犯的犯罪心理分析和道德批判,给那些别有用心的犯罪分子留下“学习难度”。
   即使是在法治社会,犯罪也是无可避免的现象,我们更多的是通过教育来将罪恶扼杀在摇篮里,法制节目明显充当了这个角色,但如果现今的法制节目为了拼收视率而忘记普法的初衷,它无疑就转变成了助恶的反面角色。法制节目引发的犯罪学习风如今正在引发社会热议,相信同样也引起广电总局的重视,法制节目改革必然在议程之内了。
  

                                                                        4.用特产叩开旅游市场大门
     11月13日,2015广西特产行销全国·防城港市北京特产推广周在北京广西大厦拉开帷幕,防城港市副市长朱胜勇亲自带队组团进京推销防城港特产。据了解,此次防城港市展销主要有包括金花茶、铁皮石斛、海鸭蛋、黑皮花生在内的十多种特产。(中国商务新闻网11月13日报道)
     继柳州副市长亲自带队进京卖特产后,防城港市副市长也“跟风”走上这条特产进京之路。相较于柳州第一特产螺狮粉,由于防城港市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其特产种类更加繁多,“特”味更浓,尤其是防城港市的金花茶近乎国内独有,借助“市长效应”,防城港市的金花茶“旋风”有着刮遍北京,刮向全国的美好前景。
     防城港市是我国西部唯一既沿边又沿海的城市,同时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桥头堡,防城港市注定有着广阔的海上销路,防城港市农民收入常年排列广西各市第一。行销东南亚国家是不错,困于东南亚也是现存问题,93年建市的防城港市在国内缺乏知名度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在维持海外市场的同时打开国内市场,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成为了防城人的老大难问题。
     这次副市长带队进京推销特产这一带有防城特色的产品,扩大农产品销量,提高农民收入是其主要目的,但其更重要的使命还是透过特产让国人认识防城港这座城市。
     防城港市作为一座年轻的海湾城市,拥有580公里的海岸线,具有“海洋在城中,城在海中”的全海景生态海湾城市景观,是全国沿海最干净的水域之一,也是国家级金花茶自然保护区和全世界三大海湾红树林示范区之一,享有中国氧都、中国金花茶之乡、中国白鹭之乡、中国长寿之乡等美誉。同时,防城港市的东兴京族三岛是中国唯一海洋少数民族——京族聚居地,如此多的特色表明防城港市是值得开发的旅游热点。近年来防城港市第三产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但与其它沿海发达城市相比,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值逐年下降,产业升级转型是当前防城人亟待破解的难题。
副市长带队进京推销防城特产为解决这个难题树立了一个好榜样,用特色农业来宣传旅游业,旅游业反过来促进特色农业发展,加快产业升级,实行双赢。希望在副市长之后,能有更多的防城领导们在开拓国内市场上“跟风”,下心思,提升城市知名度。

                                                                    5.给恶人唱赞歌,伤的是法律的“心”

   1999年12月5日,5名嫌犯持枪闯进郑州城市合作银行管城支行中药城批发市场分理处,在重伤两人,抢走208万现金后潜逃,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该案在当时震惊全国。时隔16年后,10月27日,郑州警方宣布“1999·12·5”特大持枪抢劫银行案成功告破,5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郑州晚报》10月29日)
   这次引起热议的就是12•5抢劫案的主犯石二群,不仅在于他策划了那起轰动全国甚至让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亲自批示的银行抢劫案,更在于他抢劫后身份的华美转变,一个亡命天涯的逃犯到了今天,成了当地的亿万富豪,更是豪言要在58岁前赚够15亿。放眼网络评论,网友近乎一边倒的表达了对抢劫犯石二群近乎崇拜的感情,类似于“胆大心细高智商”、“重情重义可比宋江”这类溢美之词完全是不走脑的扔下。
能让这么多人不约而同唱赞歌,我不否认此人的确有其个人魅力,一个抢劫犯的个人魅力,听起来也确有些可笑,不妨分析一下他的魅力来自哪里。在乡亲们眼中:他有了钱,不给自家盖房子先修路。他很少回村儿,每次回来,一到村头就下车,见人就让烟;在合作伙伴眼中:他不吸烟,不喝酒,可爱请客,出手大方,尊重别人说话,听得进意见;在子女眼中:他教育严格,喜欢讲做人道理。综合各个方面,我们都能给出他是个成功的商人、负责的父亲、谦逊讲理这样的评价,但就是这样实打实的好人干下了罪恶滔天的罪行。但仔细一想,一切又是那么的合理,皆因众人只见其善却忽视其恶
这样一个“好汉”,缺钱就持枪重伤两人来搞钱;这样一个“好人”,面对记者的镜头,提起当年的那起抢劫案时,他却声称“不后悔”,并在对话中不时的笑出声来;这样一个“好商人”,在驻马店市区多处搞房地产开发,大都手续不全,大都是“小产权”房,难道没有行贿腐败,官商勾结;这样一个“好爸爸”,当地人都知道他有三个情人,孩子无端与他人分享父亲,更别说摊上一个抢劫犯老爸带来的嘲笑。从他人发家事例中汲取能量本无可厚非,但这能量必须来得正,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世间,其每个毛孔都渗透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别盲目敬仰每一个亿万富翁。
引用一段影响我很深的电影独白:什么是人?在我眼里,人是神性和动物性的总和,就是它有你想象不到的好,更有你想象不到的恶。所以说,法律特别可爱,它不管你能好到哪儿,就限制你不能恶到没边儿。法律更像是人性的低保,是一种强制性的修养。
无意挥动社会退步,人性缺失的大棒,一个坏人做了好事的确更让人容易感动,但记住:法律的底线在那里,不因你的无脑敬佩而减退丝毫。


                                                                     6.化妆品广告别想了纯天然还要不刺激
 近日,化妆品品牌法兰琳卡再次因为一段仅15秒的广告被舆论讨伐。这段广告不断地重复着“我们恨化学”这句话,但7月在湖南卫视播出后就一直风波不断。近日,央视8套也开始播这则广告,这引起了北大教授周公度的注意。 11月19日,网友爆料周公度递交声明要状告CCTV-8。(11月22日观察者网)
   在原广告中,代言人梁静茹被一团污浊空气包围着,只见她高喊三次,我们恨化学!我们恨化学!我们恨化学!”,迷雾立马散开,本土化妆品品牌法兰琳卡最新推出的广告似乎是腆着脸代表着“我们”这个团体来憎恨化学这门学问,还给了真正的我们化学是雾霾天气根源的错误引导。不化妆的北大教授怒了,很正常,甚至“我们”这些消费者看见恐怕也会小气一下,因为被人当傻子看了,一家化妆品公司一边卖着产品一边谈恨化学,好听点是在玩幽默,不好听就是当了那啥还想立牌坊。
   此前的化妆品广告都是类似天然草本,纯天然不刺激这样的隐形广告词。意思就是告诉你,我家的产品跟化学不沾边,你想抹多少都在适量范围内,抹完一瓶好接着买第二瓶。这样隐形而委婉的广告词我们也是笑而接受的,但这次的新版广告是如此的与众不同,格格不入,奇葩之名当之无愧。讨厌化学,你的纯天然植物是怎么萃取的?讨厌化学,你的包装是凭空变的吗?讨厌化学,你的产品能在货架上摆上几年?
   爱之深也会恨之切。显而易见,又是一次奉行了“不出位,毋宁死”理念的广告营销,通过一遍遍“我们讨厌化学”这样的洗脑加反科学的广告词,一款新产品就这样打入消费者脑海中。
   资本是要逐利,但何必要踩在科学的脸上,这样一则反科学,破坏化学教育的广告登上中央电视台,往大了说,难言对未来中国化学教育带来的损害;往小了说,伤害了多少奋斗在化学科研教育线上的那些“我们”。
   商家应该被追问自身的业界良心,而广告审核机构和播放平台更应该被问责。广告审核人员的无知愚昧和电视台的见钱眼开给反科学广告打开方便之门,联想央视此前在3•15晚会曝光虚假广告的大排场,央视播放如此反科学的虚假广告,更像是扇了自己一记狠狠的耳光。作为国家媒体,央视还是要有垂范其它媒体的觉悟。
   一味反科学的强调“纯天然”,必然会刺激到那些科学卫士们,靠打嘴仗的营销走不长,化妆品公司们的最终之路还是“拥抱”科学,通过科研技术来提高产品自然纯度,真正做到“纯天然,不刺激”。

                                                                  7.职业教育怎可成为“连坐”的陪葬品

  “连坐”是中国古代因他人犯罪而使与犯罪者有一定关系的人连带受刑的制度,尽管诉诸家族主义的“连坐”在制度上被废除,但“连坐”的文化传统似乎一直在中国人的心中挥之不去。
近期汉中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校长”让女学生陪酒事件,汉台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已解除与“校长”杜某的委托管理协议,并撤除汉中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中国新闻网9月12日报道)
     事件中的杜校长相当果断的承认了照片的真实性,交代了事情的发生经过。本来按照以往的惯例,对当事人处以撤职处分,下令全校领导班子开展集体学习,这次的事情也就可以告一段落了,但当地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宣布撤除事发学校,本来与事件无关的师生无辜受到这次事件的牵连,将现有学生分流到其他学校看似给他们安排了一个着落,可是否又考虑他们去了新学校后的学业对接和心理问题?
    出事职高从2005年起以委托管理形式引入社会力量办学,委托杜某为管理者,而杜某既非教职工也非专业教育从业人员,如此管理学校的方式,换句话说,有钱就能上位当校长,而管理者的个人素质也被全然忽视,而杜某为校长之位花费的重金流向何处我们不得而知,当地卫生和计划局如此匆忙的撤销该校,如此看来更有种毁尸灭迹的味道,而那些不明真相的学生俨然成为了“陪葬品”。
   中国的职高教育向来是不受社会重视甚至是备受歧视,绝大部分职业院校的学生对自身前途不抱希望,毕业出来搬砖不仅是他们的自我调侃如今更像是他们的真实写照。学校消费,校长作乐,女学生陪酒,教育的潜规则在职高被明目张胆的变成了明规则。这次被撤销编制的是一所职高,但我们试问如果出事的是一所大学,一所高中,最后的命运会是相同的吗?我们提倡的教育的均等化在目前看来还远远未能实现,相比于国家资金大力支持的高校教育,备被社会歧视的职高教育又该何去何从?


                                                                  8.蓝天为何沦为政绩工程的“宠儿”
   政绩工程,又称面子工程,是某些领导为了个人或小团体的荣誉和利益,不顾群众和当地实际,利用自身职权强行要求下级遵照自己的意志干的工程,而这些工程往往外表光鲜浮华而实际劳民伤财。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9月9日报道称,法新社引述上海市经及和信息化委员会公布的消息称,为了明年上半年上海迪士尼主题公园顺利开幕,上海市政府决定关闭迪士尼公园周边的153家工厂(凤凰资讯9月15日)
   2011年左右开始,美国大使馆持续播报 PM2.5 的行为终于引发了社会关注,加之政府终于承认了 “雾霾” 一词,“雾霾”成为了当代中国不得不面对的环境问题,在一些靠矿产资源为生的城市其甚至上升成了生存问题,于是蓝天成了很多人每天起床后翘首以盼的东西。有钱也不如身体健康来的让人幸福,在用幸福感来衡量城市发达与否的今天,天气是蓝是灰也成了考量领导政绩的重要指标。
   据说上海市政府这次是仿效北京“阅兵蓝”计划,北京上次的“阅兵蓝”确实是颠覆很多国人对于北京雾霾遮天的认识,在外国时常调侃中国雾霾天气的今天,在阅兵的重要时候露一手“蓝”,确实是很长脸,但为了这次长脸限制北京市民几天的出行自由到底是利民还是劳民呢?也不知从何时起,中国的蓝天不再是那么“纯洁”,“APEC蓝”、“阅兵蓝”、“迪士尼蓝”这些带着人为功利性色彩的“蓝”往往只是昙花一现,却被很多领导狠狠的记在他们的功劳簿上。
   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且循序渐进的,而政绩工程这种忽视客观规律的项目往往留有很大的纰漏。报道称,上海迪士尼开幕后首年将迎来2000万游客,其后每年将带来3000万人次的稳定客流,并带来超过200亿元人民币收入,对153家高污染、高耗能企业进行调整也确能改变上海的环境情况,乍一看这明显是造福万民的好政策,但这些企业背后上万名员工又该何去何从,由此引发的民生问题上海市政府是否有应对之策,而这些高污染企业究竟是倒闭了还是搬向那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一系列的问题在政绩的光辉下被选择性遗忘了。
   经济转型的事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盲目追求速度,那些根基不稳的面子工程最后的结果必然是轰然倒塌。如果蓝天沦为了某些领导彰显自身政绩的工具,这样昙花一现的蓝天,不要也罢。


                                                             9.同性闹市求婚,真爱还是又一场营销
  在中国,同性恋婚姻是不被法律允许的,但这也阻挡不了部分男男或女女相恋。近日,四川绵阳街头上演女孩向女孩求婚一幕,视频被现场网友拍下来传至网络,引来不少人围观。(9月26日新浪网)
  近些年,随着国外开放思想的融入,我们的思想逐渐由保守变为开放,由共性变为个性,同性恋话题也不如以前那么忌讳,同性恋这个特殊团体呈一种年轻化、扩大化的趋势,虽说在国内,同性恋婚姻依然不合法,但在很多西方国家已经对同性恋婚姻亮起了“红灯”,笔者作为传统“直男”,对同性恋向来是一种反对但不反感的态度,但对于今天两位女生在闹市街头公然拥抱亲吻求婚的景象,依然是有些难以适从。
  现场,求婚女子承诺要爱她一辈子,并称“我有房,每月收入7000,我只留500元,剩下的你想什么就买什么。”不但如此,两人还计划向社会征集一名合适的男性来帮助她们自然受孕,争取同时受孕同时怀孕同时生产,组成幸福美满的百合家庭。据称,这两个女孩已经在一起七年时间。先不说她们婚姻计划的实际操作性,听起来还是相当的辛福美满,但从现场的照片和她们的话语中依然不免发现一些问题。求婚女子自称有房还月收入7000,从照片上来看该女子也就刚毕业的应届大学生模样,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收入,对绵阳这座中国普通的三线城市来说还是有些“虚高”了。
  除此之外,从现场曝光的几张照片来看,某运动品牌专卖店一直出现在照片中,求婚地点又选在该城市最繁华的地带,联想到前面的“优衣库事件”,营销的怀疑自然落在这两位“女同”头上。随后又有人在网上发布消息称:这次两女求婚的事件是学校戏剧与影视表演专业的新生课程之一,由此看来此次事件更像是一次故意策划的营销。
  同性求婚的新闻向来是很博人眼球的,前不久,上海惊现男男“同志”求婚,满车玫瑰甚至还当众激吻,如此高调实在有违目前的社会伦理道德更不利于社会对同性恋这个群体改观。
  喜欢就会放肆,但爱是克制。人人都有追求爱情的权利,但无论是“同志”还是“百合”,高调求婚依然不是他们目前能够享受的权利,冲破世俗的眼光自然是他们的必经之路,但高调求婚则显得太过作死,如此做法只会给自己的家人带来背后的指指点点,给你们的爱情添堵,也是给整个同性恋群体抹黑;对于某些想借同性恋话题达到目的人,他们应该反视自己的内心,究竟谁心里有病?同性恋不是社会的怪胎,请记住:不论是为了博人眼球、提高人气还是其它任何盈利,都别踩在同性恋那本就羸弱的肩膀上。


                                                      10.去城管的妖魔化更需社会的理解
  城管暴力执法,强拆,殴打小贩似乎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统一印象,网络段子手们把城管的形象逐渐的妖魔化,媒体的舆论传播,都使得城管部门如今看来更像是欺行霸市的黑社会组织,这些认识显然阻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对当今城管的认识需用理智,清醒的思维去客观评价。
  16日,在长沙岳麓山脚下的登高路上,一辆车牌为"浙·J1535警"的吉利帝豪车被城管扣留。扣车单位为长沙市岳麓区城管综合执法大队橘子洲中队(九派新闻9月16日)
  这本身是令人称道的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六条机动车应当在规定地点停放,禁止在人行道上停放机动车。长沙城管不看其是“公车”而放其一马,依法处理的做法本该引来阵阵喝彩,但网上的评论多以“怪责”“嘲讽”居主,如“城管越权管理机动车”、“城管收复台湾钓鱼岛有望”、“本地的车敢扣吗”等等。城管是城市管理中负责综合行政执法的一个部门,而停车管理作为城市管理的一环,长沙城管扣留违规公车完全于法有据,质疑嘲笑的声音的出现还是源于社会对于城管近乎病态的误解。
  作为城市居民的一员,我相信没有任何城管希望整天去殴打小贩。他们的目的是制止所有的乱摆乱卖的违法行为,让街道不再被小摊肆虐影响大家出行和城市整洁。人类天生有同情弱者的情感,小贩作为被执法的一方,他们违规占道,抗拒执法的行为更容易受到人们的原谅同情,而执法一方的城管却很容易被贴上“霸道”“冷血”的标签。
  当然暴力执法是存在,而且这也不是城管随意使用暴力的理由,但近年来网络舆论的监督已经大大约束城管的执法行为。前不久发生的城管与小贩互跪事件也表明现今城管人员的无奈和悲凉,往往人群中一句“城管打人了”就会引来无数“正义之士”参与对城管的围殴,而谁对谁错往往扑朔迷离,给更多的城管人员配备警方一样的执法记录仪也许能少很多的扯皮和谩骂。
   要提高社会对城管的认同感必须要加强舆论引导,每个公民要遵守网络守则,不被莫名的言论带成不知所谓的愤青,看待事情冷静理智,从双方立场和角度多想一想,“除妖”还得心正。



                                                                    11.平头百姓还是树立自备干粮的斗争意识为好
   昨日,刘晓庆在微博晒出一组自拍,并自曝在机场吃天价面条的窘况。刘晓庆称平均每根面条3块钱,价格太离谱,连身为明星的她都忍不住吐槽。(10月24日网易新闻)
   刘晓庆在微博称:“机场一碗面条78大洋!不是7.8,是78元!平均每一根面条3块钱!从明星的物价观来说,能出声吐槽机场天价食物已属不易,能较真到细数面条的根数更是难能可贵,可对这种事情更敏感的恐怕还是我们这种存一年钱在银行还要用计算机担心亏多少的平头百姓,毕竟一根面条的价钱保不准就够我们一顿早饭了。
   机场的东西比外面贵,那是众人皆知的,原因大家也是心知肚明的。一来,能消费飞机而不去选择坐火车的,说明他本身就有可宰的资本;二来,机场里面可不是实行“市场经济”,玩的就是垄断经营,爱吃不吃,不吃拉倒。再者,机场的商店不需要回头客,做的是“一次性”生意,这样也就没有了坑人的后顾之忧。
   机场是城市形象的窗口,因为它是一个异地人光临一座城市首先落脚的地方。一个机场物价畸高损害的不仅是地方形象更多的还是国家形象,毕竟国人对于机场天价食物早已了解且麻木,可那些外国旅人可不是从这样“高贵”的机场来的。经常往返世界各国机场的人就会发现中国机场的东西实在贵得离谱,上海浦东机场的一瓶矿泉水都卖二十元以上,而在南美干旱的墨西哥机场也要不到两美元;在日本,机场专卖店和餐厅里所卖的用品、商品以及食品的价格基本和市面上没有太大差距,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这样的亚洲国家机场也是走的物价亲民路线。
   机场的食品敢这样无法无天的标价,难道就没有违反物价局的规定吗?法律规定,机场有权利自己经营管理其设施和财产,而机场通常是将商业设施的经营权外包给商户,由机场与承租者来制定价格约束,商户们削尖脑袋往机场里钻,所花费的承租费不菲,自然是尽可能的提高商品单价以期早日收回成本。层层剥削下,最终倒霉的还是消费者。
此前,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在首都机场见识过标价88元的咖啡后就表示,机场商品价格离谱在全国都具有普遍性,如果机场方面不引进竞争机制,价格离谱的现状还会持续下去,仅仅从单纯的政府管制上,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这样做的结果很可能是,价格降下来了,但服务、商品质量等其它方面也跟着降下来了。
一只大虾让山东旅游业蒙受耻辱和几亿元的损失,而3元钱一根的面条又能否让机场警醒呢?机场要扭转“天价吃喝吓倒旅客”的局面,还是要减少其垄断特性,多引入市场机制,让价格的天平向百姓倾斜。
机场如果要继续我行我素,我们当然是无可奈何,但会让更多的人树立自备干粮的斗争意识,最后损失的还是机场和其下的商户们。
   

                                                            12.社会不能流行武力比法律更有效的悖论
  在上海地铁8号线上,说普通话的男子因随地吐痰遭一位女士指责后,不但不知悔改,还不断用污言秽语咒骂其他乘客,并不顾及坐在他身边的老人和小孩。该男子的言行激起众怒,最终被一名壮汉出手教训。(10月17日《新京报》)
   从本次事件始末来看,一个拥有完整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男子在公共场合吐痰本身是十分羞耻的事情,最令人愤慨的是他不听劝告反以秽语相向更是罔顾身旁的未成年孩童,显然,他已经触碰到了众怒的界线了,于是另外一个拥有完整刑事能力的成年男子便迫不及待的化身执法者挥动着他道德的拳头。
   事件视频曝出后,网络上一片“打得好”之声,众多网友们则是肾上腺激素飙升,纷纷表示要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惩恶扬善,有些网民言论中更是表达了企图用个人意志和暴力代替法律的想法,在宣扬法治社会的今天,居然还有这么一群网络暴民宣传如此暴力理念,真是让人不寒而栗。
   根据《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对于车厢内吸烟、随地吐痰、便溺,乱吐口香糖渣、乱扔果皮、纸屑等行为,乘客若有发现,可通过拨打地铁服务热线反映,由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道德与法律在某些情况下是互相抵触的,随地吐痰,辱骂旁人作为道德事件,当事人顶多受到罚款和舆论谴责的处罚,根本无法伤其筋骨,于是太多人会选择以暴制暴的办法来满足内心的正义感。
   但用不文明调侃不文明,用傲慢偏见来制止无礼也称不得是什么高尚的事情,联想前面发生的“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同样是以暴制暴,同样是叫好声一片。“文明是打出来”的论调在一件件道德与法律之争事件下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如果打出来的也叫文明,那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不就是最高度发达文明社会,满身毛的猿人又岂不是比现在的我们更像是文明人,显然文明不是打出来而是通过讲道德,讲法律,讲出来的。
   道德和法律没有孰轻孰重的关系,它们之间只能是相互弥补和相互平衡的关系,但就目前我国两者的现状而言,它们更像是两座孤岛,中间缺少一座的桥梁,而暴力也就时不时的出来充当桥梁的角色,这样的桥梁显然是不稳固的,跌入海里的可能性更大。
   类似于随地吐痰这种道德事件,五十罚不痛你,就罚一百,一百罚不痛你,就治安拘留你,而对他人进行人身伤害的直接就会有法律来治你。法律的涵盖面不如道德,在法律的空白区域道德又不能完全替代法律,这个时候我们只能加大法律的力量而绝非假借暴力之手。
   任何人都不应该受到公众的审判,在法治社会,对当事人进行审判、处罚、剥夺个人权利的权力只能属于司法机关而非个人或群体,武力强于法律的悖论早该亡矣!



                                                                13.生命不保,谈何教育
  9月13日晚9时许,兰州城建学校发生一起校园暴力事件。该校2014级建工班30余名学生,结伙殴打了2014级道桥班3个宿舍20余名学生,其中4人伤势较重,被送往医院治疗。( 《兰州晨报》9月15日报道)
  伴随开学季的来临,“蛰伏”了一个暑假的校园暴力事件又接连不断的向我们涌来, 曾经的同窗之情如今正变得相互猜忌,拳脚相向。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团体,社会经验欠缺易受外人蛊惑,意志薄弱易受不良影视作品影响,学校除了教书育人外还要不断补全他们所欠缺的这些东西。然而从不断爆出的校园事件来看学校及其管理者在这方面做的远远不足,有的甚至保证不了学生基本的生命权。
  30余学生夜闯宿舍持械打伤20多同窗,且放下他们之间的恩怨不说,手持棍棒和钢管等危险器械掀开铺盖就朝对方头部敲去,这是怎样的一群“悍匪”?在当今社会如此重视教育的今天,这群学生又是接受的什么样的素质教育?在他们身上我们又为何看不到本该属于这个年纪意气风发的青春活力,恰恰相反尽是“凶残”和“暴力”呢?我们能追究的只有那些高高在上的教育者,而这些教育者在事发和事后又做了些什么?
   几名家长和亲历此事的学生称,事发时宿舍楼管并未制止,两名学生被打休克后,还拒绝其他学生抬伤者出门,事发后校方回应称,他们“对局面控制得还可以”。学校作为管理方扔出如此无耻冷血的言论也确实令人咋舌,打架双方的冲突几天前就有征兆,学生向校方反映为何不被重视?几十名学生手持的器械来自哪里又为何没被学校查缴?楼管人员为何不在斗殴时上前制止又为何不让其他学生抬伤者出校?难道这些就是校方所说的控制得可以的局面,太多的管理漏洞需要弥补,太多的管理者需要重塑教育人格,说一千道一万最终还是离不开法律的监督,法律才是一切的终止符。
  制裁校园暴力最理性的外界干预应该来自司法,增加参与校园暴力者的违法成本,对校方的领导缺失行为入刑,用外部的压力促使校园内部的变革。育人先育德,教育方和受教育方只有先树立尊重他人生命的基本意识,才具有参与教育的资格,否则,净土不存,教育将亡。


                                                       14.失了民心的红十字会还能在中国走多远?
昨天,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发布《2014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报告》显示,红十字会系统接收捐赠降幅近两成。(《北京青年报9月12日》)
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红十字会,是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的成员。其前身可追溯于1904年3月10日成立的上海万国红十字会。本身一个慈善组织能在一个人口大国存在这么长时间,足以说明它在慈善方面的权威性。但自2011年,一个叫“郭美美”的出现让这个中国最大的慈善组织一下被推向风口浪尖。2011年8月8日,《博客天下》杂志副主编吴晨光在微博上爆料称,红十字总会的车库停着若干豪华公车,红会司局级以上领导每人两辆。之前被群众百分百信任的组织一下引发信任危机,更多的质疑伴随这次危机而来。红十字会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便是信息的不公开不透明,而最本质的原因还是法律法规在监控慈善组织这方面的空白,监督的缺失必然导致权力的滥用。
  2014年,红十字会系统接收捐赠26.43亿元,占比2.5%,根据去年此时发布的报告,红十字会系统2013年社会捐赠收入共计32.02亿元,可以看出,红十字会系统接受的捐赠减少了5.59亿元,同比下降17.4%,降幅近两成。人的善良并不会随世界的发展而减少,那么其它的捐款又去哪里了?公众对红会的失望自然让他们把信任交给其它的民间慈善机构,许多民间慈善组织通过自身力量在开展慈善救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善心人士也不再把善心放在一个“篮子”里。
  任何的国家的公益组织都不可能完全避免丑闻,我们也不能因为一件丑闻而丧失对慈善机构的信心,毕竟我们的善心需要一个渠道汇聚,但如果红会继续不透明不公开的操作,那它将丧失在中国存在多年的群众基础,失了民心,聚不了善心的红会最终也只有“寿终正寝”的下场。

                                                           15.市场化背景下的党报该何去何从

      2016年度党报党刊发行暨报刊发行秩序专项整治工作视频会议22日在京召开。会议强调,一手抓重点党报党刊发行,一手抓违规发行专项整治,10月份开始启动报刊强制、摊派、搭车等违规发行专项整治行动。(10月22日新华网)
       时下又到了报刊集中订阅时间,各家报社又得使出浑身解数来迎接一年比一年严酷的征订季。在人才是金的时代,报社人要生存看来还必须懂点市场营销的手段,毕竟发行量是报纸生存的指标。与前景黯淡的市场化纸媒相比,党报的日子则显得是好过太多。根据《2015年传媒产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党报的发行量不降反升0.3%,在报纸停刊风潮的当下,它究竟依靠什么护身法宝立于不败之地?又有什么样的大伞在为它挡风遮雨?
        显然,能让它特殊于其他报纸不过就是它的身份。作为党的喉舌和主流舆论宣传工具,党报有着天生的销售渠道—从上往下一级一级地强制性发行,也就是所谓的摊派。中宣部这次发声将专项整治报刊摊派行为,矛头直指党报,这样的发声听起来铿锵有力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徒有其表,每年都会发一个,在业内人士看来不过是走不完的过场而已。
        党报很有这么“顽强”的生命力还是因为它的“消费者们”―众多事业单位对其的“大力支持”。在中央大力号召反对铺张浪费,狠刹公款消费的背景下,各单位的办公经费也是持续缩减,党报的征订费用通过财政部财政局直接划扣单位办公经费,同时将其作为政治任务向各单位施压,各单位自然怨声载道,但毕竟是党的“喉舌”,得罪不起;此外,部分领导好大喜功,由于党报订阅任务与自身政绩挂钩,为追求虚假政绩,表忠心,甚至向上要求增订报刊,最后换来的不过是一堆铺满灰层的废纸。
         党报能如此强势,就是因为它传递着党的大政方针,站在舆论的顶端。但我国自决心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后,强买强卖这样的行为就不容存在,党报搞摊派就是对市场经济的反动,强行摊派只会招致众人的厌恶,损害党的形象。
         纸媒改革背景下,党报没有资格利用自身优势耍特权,它应该融入改革洪流中,和其它市场化报纸来一场公平的“厮杀”,改变你可以不看但不能不订的办报思路;改变局限于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的发行方式;改变一味“歌功颂德”,脱离群众的文字内容。去匪气,立正气,重树党报在人民心中的美好形象。

                                                       16.政治错误的“大锤”别给记者随意抡下
  作为记者,把重要信息核实正确本就应该是基本素养。出了错,罚是天经地义,重罚也无可厚非,可关键是因何而罚,像写错领导名字这样的技术性失误贴上政治倾向错误的标签,那就是欲加之罪了,还带有一丝“文字狱”的复古味。6日在微信朋友圈爆出江苏某报将国家领导人的名字弄错了,尤其还是在一版报眼的位置,7日,某中央网站也惹上大麻烦,大标题是:实时播报,两岸领导人在新加皮会面。
  两家媒体显然都栽在五笔输入这个坑上,但总编和责任编辑是在打瞌睡吗?采编审的三重审核是在走过场吗?显然,记者和把关的编辑应该为他们的专业素养缺失买单,写检查、罚款自不在话下,再三犯者停职处分也不为过。
  出错误不可怕,就怕有人上纲上线。记者写错领导名字就非要跟政治挂上钩,被当作政治错误处理,这就是明显的“官本位”思想作祟。在一些地方报纸上,领导拍照要注意表情角度,排位要严从官阶,写错名字更是官家大忌。
  某些地方干部习惯摆不正位置,带着权力优越感认为干部是不容冒犯的,名讳是不能玷污的,问题是这样的领导都已经把自己摆在高人一等的位置,还能指望他俯身为群众服务呢? 做领导和做“宰相”道理是一样的,首先要肚里能撑船,一点容人之量都没有,又怎么能容纳一个村、一座城。
   媒体圈里因为写错领导名字而被重罚也不在少数,发现的快就是收回全部报纸销毁,发现的慢那就是人员重罚,报社整顿。如将“李鹏总理”写成“李鹏总经理”,“李瑞环”写成“李瑞坏”,“习近平”错成“习进平”或“刁近平”,“温家宝”的名字打成“温家室”。而这样的中央领导大多一笑过之,犯不着跟小小记者为难,但报社的领导却不能“忍人所能忍”,对涉事记者和编辑通过重罚来表达对领导的重视,向上表忠心,向下抡大锤。而带着政治错误光辉的大锤抡下,可能就意味着一个记者新闻生命的终结。
   在任何报社,打错领导名字和打错普通民众名字处罚是不同的,这是无可批判的,因为领导名字是为大众所共知的,是一份报纸里的重要信息,越是重要却越是容易被忽视。记者要有行走在刀锋上的自觉,收起对专业技能盲目的自信,珍爱自己的新闻生命。
   对于报社领导和一些爱面子的领导来说,给记者们一个宽松环境,只要不犯政治倾向错误,不妨多些宽容和鼓励。


                                            17.央视盗用素材寒了谁的心
   微博网友王源宗被央视CCTV-7台《美丽中国乡村行》栏目盗用延时摄影素材,却被告知:“央视用你素材又怎么了?” (新浪新闻网9月11日报道)
   一般小偷被人脏抓获时的形象往往都是跪地求饶免得一顿毒打,但遇到横的化身为强盗那你也只有无可奈何了,央视这回充分给各位观众演绎了由小偷到强盗的角色变化。央视的身份自然不屑于做一般的蟊贼小盗,工作人员回复的:盗用你的素材是为了提供给全国观众,何尝不是一种”盗亦有道“呢?
   其实摄影素材被盗用在行内并不是鲜见的事情,绝大部分作者都会选择默不发声,一来是很多作者的版权意识薄弱;二来得罪了电视台媒体,面临的很有可能是被封杀的困境。央视这次”意外“碰上了硬茬, 当事人爆出录音通话在网上立马激起千层浪,网友的一边倒的指责其霸道野蛮,央视立马在随后声明中道歉并表示严肃批评接听电话工作人员,最后表明自身在尊重版权的一概立场。但想来这在已被寒了心的原创者眼中还远远不够,如何杜绝媒体侵犯版权,给予作者基本尊重才是每个原创者希望得到的答复。
   央视最为国内最有权威的电视台,本应该肩负传播正能量,宣传法理的重任,却在版权问题上一次次的栽下跟头,前不久,央视动画《新大头儿子》被判侵犯著作权并赔偿原告126.612万元;12年中国作协会员马明博起诉央视,央视编著并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和凤凰传媒出版的《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书名及主题与两人汇编作品相同,且抄袭其中15篇散文,行为已构成严重侵权……,央视如此法盲更不如说其是知法犯法,与其事后赔偿大量版权费何不给原创者分一杯羹?
   版权保护这事更应该是三方共同参与捍卫的事,国家版权局要努力推进版权保护为创新型国家服务,对侵权盗版形成“立体打击”;使用他人版权方要牢固树立版权意识,支付作者应有报酬并对采用素材标记出处和署名;版权方不仅要有版权意识更需要的是维权意识,通过为自己作品加盖“时间戳”的方式为日后维权留取凭证,任何一方的缺失和软弱都是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伤害。
   法治社会不容“强盗”横行,如果央视任由自身野蛮霸道的形象深入人心,得来的不仅是更多的“张泉灵们”离职,还会是赖以生存的观众的唾骂。失了民意,寒了民心的央视如今迫切的是追求自身形象转型,自己走下神坛总比被人拉下要好看的多。

                                    18.营销的舞台倒了,砸的还是自己的脚
任何的导演都希望把场子围圆,把人气做足显示其豪华排场,但一个舞台能承受的重量始终有限,当越过这个量,台子倒了,伤的不仅是演员,扫的还是导戏人的面子。
2015年9月12日,山东滨州,一家超市搞开业促销活动,引发近万名市民疯狂抢购,场面火爆异常一度失控。当地甚至出动30余名特警维持秩序(新华网9月13日报道)
营销活动在我们眼中早已见怪不怪了,但这次滨州这家超市似乎把戏做的太足了,从营销学角度来说,这次的营销活动还是相当成功的,吸引了万余名的演员,还“请”来了30余名特警友情出演配角,迅速吸引全国目光堪称病毒营销的“典范”。
中国人爱凑热闹,捡便宜早已是深入骨髓了,这本身是无关痛痒的喜好但却经常成为大型事故的引源。好了伤疤忘了痛同样也是我们的一个习性,2015年12月31日晚23时在上海外滩因跨年夜活动发生的踩踏事件不知还有多少人记得,36条生命在烟火的狂欢的逝去。此事件后,在中央的指示指导下,各个地方都出台文件要求组织大型活动需向公安、安监备案,这次促销超过万人的规模也称得上大型活动了吧,本次活动是否备案笔者不得而知,但就算批准了,公然动用公共资源帮商家谋私利,商家在没有保证持续安全的前提下开展促销活动,公安、安监部门为何批准?还出动特警为其保驾护航,“阴谋论者们”或许又会猜测官商勾结,利益均摊,当地公安、安监部门以后在审批方面还是上点心,毕竟舞台倒了,他们作为“监制”也难逃干系。
营销确是一群人的狂欢,但我们还是得小心乐极生悲,毕竟上海的踩踏事件警醒我们:我们只是那些导戏人眼中的群演,永远不会给你特写镜头,舞台倒了,首当其冲的还是你自己,所以还是离那些“热闹”“便宜”远些吧。


                                         19.中国的“狗患”问题能够寄托在一根拴链上吗?
   近日,四川会东县政府发布通知要求除司法机关因侦察需要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犬只带至公共场所。携犬只户外活动时,必须由主人栓链跟随,如犬只未栓套出现在街道或公共场所,一律按流浪犬只捕杀处理。 (环球网9月9日报道)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隶属于凉山州的会东县发布的这条通知立刻引发全国热议,护狗人士自不必说,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十分拥护这项决议,大有希望向全国推广的劲头,又一场网络骂战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因为一条狗而让中国人恶语相向的事件实在是屡见不鲜,“能吃不能吃”“能打不能打”成为了人性伦理道德和人身安全需求的矛盾点。
会东县这次毫无疑问站在了保护人身安全这一方,这一立场并无过错,但未栓链犬只一律按流浪犬只处理这一明显具有法西斯倾向的执法方式,选择惩罚的是没有自我管理意识的狗而不是那些负有管理责任的狗主,就算是没有狗主的流浪狗也应该是送往犬只收容所而非盲目扑杀,这才是这一通知的法理缺陷。近几年,随着犬养殖数量增加,狂犬病疫情呈上升趋势,犬只管理也成为了民生热点,每年投入约245亿元的狂犬病预防资金和大量人力在层出不穷的流浪狗伤人事件下看来,仍是收效甚微,中国在实现世界卫生组织倡议的“到2020年纪消除人间狂犬病”这一目标上还任重道远。纵观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对于流浪狗的处理办法,绝大部分会选择将抓捕的流浪狗放在收容所七日等待狗主认领或领养,在无人领养情况下,再对其实施安乐死。这样人性的管理办法既保护了人身安全也照顾了爱狗人士的心理需求。
在国情复杂的中国,一切小问题都显得如此艰难。每年245亿元的资金用在狂犬病防治上为何不更多用在狂犬病根源上呢?增加流浪犬只收容所,加大对伤人犬只主人的惩罚力度乃至入刑,犬只管理办法出台后加强立法机关和执法机关的协调和执法反馈,只有这些才有助于解决中国的“狗患”问题,这绝非是一根小小栓链所能解决的问题。

                                        20.中的少年班为何成为美国人才的“摇篮地”
  前不久,一部叫做《少年班》的电影向我们揭秘了“少年天才”这个特殊的知识团体。1978年3月,中国第一个少年班在中国科技大学创办30年里,科大少年班每年招生一个班,共1220人,平均每年40人左右,少年班要不要高考?少年班是造就大师还是扼杀天才?少年班是特权教育还是特殊教育?……太多的争议围绕这个精英群体。
  9月初,美国哈佛大学物理系网页上发布了一条一句话消息“尹希晋升到正教授”(新华网9月18日)
  刚晋升哈佛大学正教授的尹希,未满32岁,超越他的学姐庄小威(87级少年班,34岁出任哈佛大学正教授)。他创造了科大人出任哈佛正教授的最年轻记录,也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哈佛华人正教授之一,出类拔萃的少年班学员当然不止他们两个,中科大少年班78级毕业生张亚勤现任微软公司副总裁﹑西交大少年班锁志刚任哈佛大学教授,07年当选美国工程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少年班蔡巍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05年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 这群精英人才在美国各界闯下一片天本该让国人为之骄傲欢呼的,可一想想他们的美国国籍心里又不免有些心头添堵。一个国家花费专项资金的培养人才小组最后走出的精英,却远走他乡为他国的科研经济事业添砖加瓦,这样看来还很心酸泪流。
  可是心酸的又何止我们,别人通过自身努力出国考取学位,其间的辛酸故事又岂是我等“看热闹”的人可懂的,往往最后还要被背祖忘宗的舆论所指骂。少年班的入学资格往往是十五周岁以下,而这些天才在跳级学习中不能接受完整系统的教育,而爱国教育在这其中往往缺失遗漏,传统的“忠君爱国”思想也就不能限制他们走出国门的步伐了;我国的职称评定往往与年纪经验和论文发表挂钩,少年班的学生们毕业后岁数大都未满二十岁,论文发表自然轮不到这些“初生牛犊”了,更别提现在国内恶劣的学术环境,自己的成果很有可能成为那些“老学者”的“嫁衣”,内外因素推动了他们的“叛离”,而学术环境宽松自由的美国自然成为他们心向往之的“圣地”。
  时至今日,“钱学森之问”仍在考问中国教育界的良心,少年班在争议中度过三十载,因材施教的特殊性还会支持少年班的继续存在,特殊人才总归是要特殊待遇,对天才的过高期望却只给他们平凡人的待遇,只会重复一个个“方仲永”的教训,改变“中国栽树美国乘凉”的现状这事还得溯源到体制上。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