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8285|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年暑期学生实习作品专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4 21: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篇:听见文字的声音
作者:陈虹宇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15/7/31 9:13:01

  三毛说:“当我的文章刊出来的时候,我们就是在默默地交谈了。”她用文字向读者诉说她的人生。我渴望的读书状态也是这样,能听见文字的声音。

  因为我的父母是教师,所以从小时候开始他们非常注重培养我阅读的习惯,不管是《鲁滨孙漂流记》《爱的教育》《堂吉诃德》还是《童年》,都让我感到非常震撼。读唐诗,感悟“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的禅理,赏“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的夜景。摹字帖,想象古人藏在字里行间的潇洒写意,在那时就已经感受到了每一个文字组合变换产生的奇特效果。

  可惜的是,这份震撼没能延续下去,不是因为文字不再吸引我,而是孩子的贪玩天性作祟。

  来自日本《蜡笔小新》里的那个不喜欢吃青椒、喜欢美女的坏小孩,来自美国《猫和老鼠》里相爱相杀的汤姆和杰瑞,还有中国《哪吒传奇》里那踩着风火轮、手拿乾坤圈的小小少年,都让我欲罢不能。声画并茂的动画虽比不上书籍思想深远,但胜在简单易懂。当时的我一点也不后悔,现在恨不得抢地呼天。

   慢慢地接触的人多了,其中不乏有爱书成痴者,不管在哪里都能抱着书,一副老僧入定状,我心里万分羡慕。鲁迅、老舍在茶馆也能旁若无人地阅读;老一辈们年轻时白天干农活,夜晚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依然能痴痴地读上半夜。文字的声音不同于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它讲给你的思想听,不会被周遭环境打扰。

   就在半个月前,遥远的冥王星第一次被拍出了完整的样子,有人形容冥王星孤独等待了千百万年,终于等到了来自地球的卫星,让世界看到了它的样子。我觉得文字就像逐渐远去的冥王星,在空旷的宇宙中呼喊:“有人愿意听我讲话么?我有很多好听的故事。”可是没有人回答了。微博的普及为文字的寂寞覆上了寒霜。同样是文字,140个字加上图片犹如故事梗概,不像是深入交谈,而像是见面打个招呼。这的确适合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但是我不喜欢。

虽然周边许多人都在读电子书,但我个人还是喜欢纸质的。阅读纸质书,就像是在炉边盖着毛毯喝着咖啡,听尊敬的长者畅谈人生。闻着书上的油墨味,读到感概处圈圈点点,精彩片段折个边角日后再回味,这样读完一本书,比读电子书更能感到餍足。

   去年我拜访了一位作家,他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时采访内容的纸质样刊还没有出来,我提出给他发送电子版,他说自己从来不看电子读物,还再三强调一定要给他寄纸质的。我尊重这位作家的选择,并尊敬他的坚持。想想在电子网络这么发达的今天,他的固执有多么不容易。

   婴儿的眼睛最清澈,那是没有受到任何外界影响的纯粹的眼睛,也是最脆弱的。我们每个人阅读文字都有这么一个婴儿期,充满好奇,能感受到书中想说的所有话。如果不好好保护,婴儿期很快就过去了,于是你变得浮躁,让人惋惜。我期盼着找回我的婴儿期,赤忱地面对文字,告诉它,我还想听它讲话,聆听它那天籁之音。


第二篇:华裔作家:用好故事征服中外读者
作者:杨雅莲 陈虹宇 李妍霈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15/8/7 7:43:08

   谭恩美、邝丽莎、韩素音……在这串极具分量的华裔作家名单中,又增添了几位,即伍绮诗、特德·姜、刘宇昆……谈及华裔作家,不得不提他们作品中的东方文化元素。只不过,有的直接讲述华人故事,有的把东方元素更多地渗透到作品的基调和底色中。虽然“华裔作家”身份是他们的重要标签,但他们笔下那打动人心的故事,是跨越国界、语言、种族、性别和年龄的,这也是征服东西方读者最重要的原因。
更多年轻作家脱颖而出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小说《无声告白》为刚刚声名鹊起的“80后”华裔作家伍绮诗的处女作,荣获包括2014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第一名、美国国家公共电台年度最佳图书在内的诸多奖项。这本书在美国走红以后,先后被输出到20多个国家,表现十分抢眼。日前由上海读客图书有限公司引进、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无声告白》的故事发生在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一个混血家庭里,16岁少女莉迪亚的父亲詹姆斯是中国移民的第二代,作品探索了身份危机、人生成就、种族、性别、家庭以及个人道路。
   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无声告白》特约编辑杨菊蓉说:“这本书的主题其实杂糅了许多元素:华裔、混血家庭、家庭伦理、悬疑、青春、女性……如果仔细阅读西方读者的评论,可以知道,他们并没有太着重强调书里‘中国’的部分。打动他们的,是伍绮诗优美的文笔,老道的架构故事的能力,以及用一个既不复杂也不宏达的故事,讲出了每个人在生活里都会遇到的一种困境:被人爱、被人期待,但往往也因此背负了许多难以承受的重量,以至于迷失自我。我相信,真正打动读者的故事内核,是跨越国界、语言、种族、性别和年龄的,这才是《无声告白》能够征服中外读者的原因。”
   作为香港移民第二代,伍绮诗在美国长大、自哈佛毕业,从小受西方教育的同时,在父母的熏陶下,思考着华裔身份的处境。她的父母一直教育她,要在学校好好表现,要待人和善,否则别人可能对中国人有不好的看法。“原本我没打算写美籍华人的故事,因为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个中国文化的局外者:我出生在美国,也不会说广东话。但随着我对这个家庭故事的写作逐渐深入,我意识到,文化是他们故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我得把它加入到小说里。”伍绮诗说。目前,伍绮诗正在创作她的第二本长篇小说,主题与《无声告白》相互呼应,但题材可能有所不同。
   在杨菊蓉看来,伍绮诗的风格与上一代华裔作家的最大区别,可能就是西方文化的影响以及写作上的训练。伍绮诗念过创意写作课程,掌握的是很纯正的西方写作技巧;她用英语写作,内容上并不会特意从华裔的视角出发,这其实是她最有特色的地方——是美国人,但也不仅仅是美国人。多元文化影响下的作家总是会显得更有趣更多姿多彩,这也是她能在西方文学界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伍绮诗能够成功,首先因为她是一个出色的用英语写作的作家,然后才是一个华裔作家。”杨菊蓉说。
东方元素渗透作品基调中
   虽然在欧美文坛深具知名度的有多位女作家,但一些男作家的成就同样不可小觑,写科幻小说的美籍华裔作家特德·姜、刘宇昆就是其中的两位。
特德·姜的作品不在数量,但胜在质量。自1990年创作《巴比伦塔》至今,特德·姜只出版了14篇中短篇小说,却四获“星云奖”,四获“雨果奖”,以及其他多项重量级的科幻大奖,真正是“拿奖拿到手抽筋”。在2012年“雨果奖”颁奖典礼上,荣获最佳长、中篇小说的美国科幻女作家,在颁奖致谢时就说:“我要感谢特德·姜今年没有长、中篇出版。”
   特德·姜的作品《你一生的故事》《软件体的生命周期》(译林出版社),收录了《巴比伦塔》《领悟》《赏心悦目》等作品。特德·姜以科幻故事的形式探讨诸多严肃主题:上帝与人类、智慧与道德、情感与理性、信仰与爱、语言学与时间因果、命名学与物种存续、审美与偏见、超级智力与未来科研、自由意志、时间循环……他的作品,充满对人性的反思和对价值观的考问,科学性、故事性与文学性兼备。他善于按照自己的规则制定出一个个异彩纷呈的世界。这些世界出于我们之间,又在我们之上。
   另一位华裔科幻作家刘宇昆,11岁那年跟随家人移居美国,目前职业为程序设计员与律师,这为他的作品增添一抹理性色彩。作为“雨果奖”和“星云奖”双冠得主,他的作品结合东西方文化精粹,在描写技术进步影响社会的同时,充满浓郁的人文关怀。除创作外,他还是刘慈欣《三体》英文版的译者。《三体》在海外大放异彩,与刘宇昆流畅的翻译密不可分。亚马逊上的不少评论都提到了他出色的翻译,有读者留言道:“本书的英文翻译不可思议的好,流畅得如同我想象中的中文原著一样。译者在本书中插入了大量很有用的注脚,让读者了解到本书中基于中国历史的人物、地点和事件。”
  刘宇昆几个月前刚出版的新作《杀敌算法》(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收录了近期创作的12篇科幻作品,其中有冲突,也有包容;有悔恨,也有希望;有令人哑然的黑色幽默,也有感人至深的自我牺牲,充分展现了刘宇昆对科技与人性关系的思考;他去年年底出版的另一本作品集《思维的形状》(清华大学出版社),从外星人的思维之谜到机器人的道德困惑,从为人父母的情感之路到奇点时刻的真正降临,为读者呈现了广阔的科幻创作视野。对他的作品,刘慈欣这样评价道:刘宇昆的科幻小说,很可贵地做到了文学诗意和科幻诗意完美地融合与统一。在讨论刘宇昆作品中的文学诗意时,不能不谈到其中的东方文化色彩。东方文化元素更多地渗透到作品的基调和底色中,刘宇昆小说那种宁静的诗意,那种对生活细腻的感受,正是东方文化在其作品中最深刻的体现。
   正如科幻作家郑军所说:“特德·姜在美国土生土长,刘宇昆在中国出生,随父母移民美国。这些跨文化经历,使得他们的作品不同于中国科幻也不同于纯粹的美国科幻,是新一辈的专属。”
多种文化相互融合与补充
   与年轻华裔作家相较而言,前辈华裔作家作品中的东方色彩更加浓郁,文化旁观者身份更加明显。
   比如谭恩美的《喜福会》,小说描写了4位性格、命运各异的中国女性抛却国难家仇移居美国,以及她们各自在美国出生、成长的女儿的生活经历。作为第一代移民的母亲们虽已身在异国,却仍是彻头彻尾的中国女性,国难家仇可以抛在身后,却无法抛却与祖国的血脉亲情。而在美国出生的女儿们,虽外表看来与母亲非常相像,却是在他国的价值观与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不得不承受两种文化与价值观的冲撞;仅有1/8中国血统、有着高鼻深目的美籍华裔作家邝丽莎,她一直致力于写华人故事,取材于湖南“女书”的《雪花和秘密的扇子》,宛如从尘埃里开出的花朵,讲述了一个美丽却令人心碎的故事。邝丽莎曾被美华妇女会授予“最佳母亲奖”,感谢她锲而不舍的寻根之旅对维护华裔传统所作的贡献;“我虽入英籍,但我的根在中国。”英籍华裔作家韩素音一直表达自己赤忱的爱国之心,“我的一生将永远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之间奔跑:离开爱,奔向爱;离开中国,奔向中国。”
   与她们相比,伍绮诗、刘宇昆、特德·姜这些年轻作家,他们的视野愈发宽广,除了具有中国及东方元素外,同时也有很地道的美国文化背景。在强调文化冲撞的同时,更突出文化融合。
   刘宇昆的作品中,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不是呈现对立的状态,而是相互融合与补充。刘慈欣曾经这样评价:作品中的东方色彩是美国文化多元化的一种表现,是建立在作者对东西方文化深刻而广博的理解上的。正如刘宇昆在一次访谈中所说,他的作品与其他美国作家不同,仅仅就像每一个美国人都与其他人不同一样,这种个体差异是作为美国人所必有的。
   “就西方文坛来说,读者也好,媒体也好,对移民作家一直十分关注,近年有许多非常成功的青年移民作家。他们也跟伍绮诗一样,都是极优秀的作家,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首先都是优秀的作家,其次才是优秀的少数华裔作家。希望今后也能有新锐华裔作家像伍绮诗一样,用好的故事来征服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的读者。”杨菊蓉说。

第三篇:马季:他们的成长刚刚起步
作者:杨雅莲  李妍霈  陈虹宇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15/8/7 7:49:13


   越来越多的华裔作家受到欧美文坛关注,其中不乏“80后”作家。在文化日益融合的大背景下,我们有理由期待华裔作家中出现大作家,出现更多优秀的作品。就华裔作家的创新、成就,《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对话文学评论家马季。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相较谭恩美等老一辈华裔作家,更多的“80后”华裔作家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他们在写作风格和文学思考方面有什么不同之处?

   马季:新一代华裔作家,比如美国华裔作家伍绮诗、林韬、刘宇昆等,他们有的初显锋芒,有的已经进入主流作家行列。这些作家有别于前辈华裔作家的共同特征为:或是幼年移居海外,或是直接出生在国外的移民二代,已经自然地融入其他民族的文化之中。因此,他们不再自视为“他者”,看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都发生很大变化。他们的作品大胆切入当地社会,揭示现实问题,比如林韬,作品里出现了对互联网等许多富有时代特征的问题进行探讨。伍绮诗则更加突出地显示出在使用英文时的“语词玲珑”“文采飞扬”,这是移民一代华裔作家很难做到的。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您如何评价华裔作家在海外的影响力以及创作成就?

   马季:我认为华裔作家新一轮的成长才刚刚起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们目前产生的海外影响力和过去相比有所增强,但高峰仍未出现,反而是他们的作品被译介回到中国后产生的影响更为强烈。因为华裔作家的创作既有中国文化的背景,也有国际化的视野,这无疑给中国本土作家提供了新的参考坐标,也使得中国当代文学更加丰富和多元。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华裔作家写中国人的故事,和本土作家讲中国故事有什么差异?中国文化对华裔作家的影响表现在哪些地方?

   马季:华裔作家和中国本土作家讲中国故事当然是有差异性的,首先,读者的目标群不一样,华裔作家必须考虑故事的语境要让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读者能够接受;其次,华裔作家受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势必在选择故事,及其讲述方式上都会自然而然发生变化。中国文化对华裔作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文化趣味和意境方面,中国文化以含蓄、婉转为美,以细腻为手法,注重对人的心灵世界的刻画和描述。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华裔女作家比男作家更受读者青睐,您觉得受哪些因素影响?

   马季:相对来说,女孩适应新的语言环境的能力比男孩强,这会给作家的心理带来暗示,在创作上表现得更加自如,得心应手。一般来说,男作家习惯思考和表现人类普适性的、社会化的问题,如果没有相对深厚的积累往往难以有大的突破,而这对移民作家来说,是很严峻的考验。


第四篇:名家齐聚上海书展
作者:陈虹宇  李妍霈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15/8/14 10:55:33

   每年的上海书展,都是名家汇聚、阵容强大。本届上海书展,将迎来包括华裔作家任璧莲、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恩里克·比拉-马塔斯、军旅作家王树增在内的多位名家。书展期间,他们将参加论坛、文学对谈以及与读者见面等多项活动。

   能够现场聆听名家的创作感悟,收藏一本珍贵的签名书,对读者来说,亦是爱上书展的一大理由。本版选取10位作家,对他们的作品、活动进行介绍。

国 际

任璧莲

   作为美国华裔作家,任璧莲认为双重身份有助于了解两种文化,但是片面强调族裔特性是不够的,必须要有过硬的能力支撑才能获得真正认可。

   任璧莲的《典型的美国佬》,描写了3位中国移民在纽约的经历,他们满怀梦想和希望来到美国,投入到美国社会;她的《谁是爱尔兰人》,以一个在美国的华裔老母亲为第一人称,讲述了她对西化了的女儿和爱尔兰小伙子结婚后生下的混血外孙女的生活方式的看法,展示了华人、爱尔兰人之间生活中互相融合的美好状态。

    出席活动

    8月18日(周二)14:00~18:00 上海国际文学周主论坛——在东方

    8月20日(周四)19:30~22:30 上海国际文学周诗歌之夜

    8月21日(周五)18:30~20:00 华裔作家在美国:我的生平与创作——任璧莲新书签售

    8月22日(周六)13:30~15:30 文学对谈:美国故事:活在其中,写在其中

恩里克·比拉-马塔斯

   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西班牙作家恩里克·比拉-马塔斯已经出版了近30部著作,体裁包括短篇、小说、随笔和论文集。随着作品《巴托比症候群》的成功,比拉-马塔斯的影响力迅速扩大,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球发行。

   巴托比(Bartleby),为美国作家梅尔维尔笔下一位在律师事务所工作的职员。比拉-马塔斯以此形象杜撰出“巴托比症候群”一词,特指那些对文学创作持消极态度,甚至拒绝继续进行创作的作家,并写成小说《巴托比症候群》。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提及的绝大多数作家并不是比拉-马塔斯虚构的,而是真实存在、有证可查的知名作家。

   本次书展,比拉-马塔斯带来了代表作《巴托比症候群》《巴黎永无止境》和《似是都柏林》3本书,想与读者们交流探讨他的神秘世界。

    出席活动

    8月22日(周六)10:45~11:45 签售:《巴托比症候群》《似是都柏林》《巴黎永无止境》

    8月22日(周六)16:00~18:00 文学对谈:城市,作为想象的迷宫

    8月23日(周日)16:00~18:00 文学对谈:文学的“病毒”想象

米歇尔·康·阿克曼

   作为歌德学院北京分院前任院长,米歇尔·康·阿克曼断断续续地在中国生活工作了多年,娶了一位中国太太,生了两个混血女儿,是一个地道的中国通。

   歌德学院是德国在世界范围内积极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学院,阿克曼希望借由多种创造性的文化交流,向中国公众展示德国人会玩儿的一面,一改以往仅仅是细致、可靠,甚至无聊的公众形象。

   阿克曼同时也是著名的汉学家,尤其对当代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上世纪80年代初,阿克曼成为第一批从事中国文学的翻译家,曾翻译过莫言的《枯河》、张洁的《沉重的翅膀》、王朔的《动物凶猛》等名作。阿克曼也与刘震云、阿城、张洁等很多中国作家是好朋友。在德国还曾受邀写过一本介绍自己在中国的经历的书,在西方发行之后引起轰动。

    出席活动

    8月18日(周二)14:00~18:00 上海国际文学周主论坛——在东方

    8月20日(周四)14:00~16:00 文学对谈:中国想象与中国书写

    8月20日(周四)19:30~22:30 上海国际文学周诗歌之夜

马海默

   作为德国著名中文翻译学者,从2002年起,马海默开始从事自由翻译职业,翻译了一系列中国当代小说,包括阿来、毕飞宇、刘震云、苏童和徐则臣等作家的作品。他还出版了自己的儿童文学作品,在这部作品中,马海默实现了自己通过一个文学形象进入中国传统国画境界的梦想。

   马海默在基尔大学学习德语语言文学,后来又在复旦大学和波恩大学学习中文。他认为,译者首先应该更好地掌握自己要翻译出来的语言,这比掌握作品原来的语言更重要,译者的语言能力不能逊于作家。

    出席活动

    8月18日(周二)14:00~18:00 上海国际文学周主论坛——在东方

    8月20日(周四)14:00~16:00 文学对谈:中国想象与中国书写

    8月20日(周四)19:30~22:30 上海国际文学周诗歌之夜

西蒙·范·布伊

   因爱上惠特曼等诗人的作品,从而开始创作的西蒙·范·布伊,著有短篇小说集《因为·爱》和《爱,始于冬季》等,以及长篇《美丽的事物之后发生》。其中,《爱,始于冬季》荣获2009年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在他的小说中,爱始终是一大主题:克服悲剧的爱的力量、对爱的渴望、爱的真谛、爱如何世代相传。

   西蒙·范·布伊擅长书写孤独和过往,经常在旅途或城市漫步中找到故事人物的灵感。他的爱好很多,喜欢读书、独自旅行、巴赫的音乐、在广场闲逛、跑步、意大利和法国电影。对他来说,读者阅读他的每一篇故事,“都是我们共进的一顿无言的晚餐”。

   本次书展,西蒙·范·布伊将携新作《分离的幻象》等,以“虚构中的真实与谎言”为题,讲解作家怎样把真实的素材与作家的想象融合在小说中。

    出席活动

    8月18日(周二)14:00~18:00 上海国际文学周主论坛——在东方

    8月19日(周三)19:00~20:30 文学对谈:隐身在小说里

    8月20日(周四)13:15~14:15 签售:《分离的幻象》《黑暗中的绽放》《美,始于怀念》《爱,始于冬季》

    8月20日(周四)19:30~22:30 上海国际文学周诗歌之夜

    8月21日(周五)19:00~21:00 “书香·上海之夏”名家新作讲坛:虚构中的真实与谎言

    (陈虹宇)

国 内

刘庆邦

   有着多年矿区生活经历的刘庆邦,十分注重现实主义写作。他曾说:“我每年都要回家,那不叫深入生活,那是回家。一个作家如果是从农村出来的话,那么最好的深入生活方式就是回家。”

   刘庆邦倡导朴素的人情人性,其实一直都是他的创作核心。这与他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让他能够切身体会底层百姓的生活状态。

   上海书展期间,刘庆邦将携最新长篇小说《黑白男女》与读者见面。以“一个由来已久的心愿”讲述底层百姓的生活,其中有生活的辛酸也有人心的温暖,有命运的重压也有人性的尊严,都展现出美好朴素的人性。

    出席活动

    8月18日(周二)14:00~18:00 上海国际文学周主论坛——在东方

    8月21日(周五)9:30~11:30 “书香·上海之夏”名家新作讲坛:一个由来已久的心愿——我笔下的《黑白男女》

    8月22日(周六)13:10~14:00 尊重人性 温暖人生——刘庆邦长篇新作《黑白男女》媒体见面会暨签售

李洱

   凭借在德国大卖的小说《石榴树上结樱桃》,他曾被德国总理默克尔“钦点”:要与他对谈。李洱的作品获得了德国媒体的高度赞扬,《普鲁士报》称“配得上它所获得的一切赞誉”。

   李洱曾说:“真正的力量,是雪被下面的草尖,是小鸟的红喙,看上去很微弱的,只是我们往往不知道爱惜。”正因为此,他的作品在幽默之余也充满人文关怀。

   虽然作品很受国外读者好评,但李洱表示:作家写作,肯定不是为了走向你所说的那个西方世界。一个称职的作家,他的写作,首先是为了走向自己的内心生活,并且在反省的意义上忠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生活。至于这部作品能不能走向那个世界,它真的不是作家要考虑的问题。

    出席活动

    8月18日(周二)14:00~18:00 上海国际文学周主论坛——在东方

    8月20日(周四)14:00~16:00 文学对谈:中国想象与中国书写

    8月20日(周四)19:30~22:30 上海国际文学周诗歌之夜

金宇澄

   他以一部满纸沪语描写上海市民生活的长篇小说《繁花》,获得“2013中国好书”在内的诸多奖项。计划将《繁花》拍摄成电影的王家卫,如此评价这部小说:上海的“清明上河图”。

   在这位资深编辑的眼中,文学“必须强调个人特征,只有个性才有生命”。被小说界称为“潜伏者”的金宇澄说:“生活永远走在前面,自有其规律。”在《繁花》这部小说里,他在语言上的雕琢,过滤出的文字带一股浓浓的上海味儿,是他的个性特征。充满记忆味道的地域小说,在时空交错中展现了不同年代的上海风貌。

   作为上海本地人的金宇澄,上海书展更是一场不容错过的与读者心灵交流的机会。

    出席活动

    8月18日(周二)14:00~18:00 上海国际文学周主论坛——在东方

    8月19日(周三)10:00~12:00 文学对谈:木心谈木心——《文学回忆录》补遗本《文学演奏会》

    8月20日(周四)14:00~16:00 文学对谈:中国想象与中国书写

    8月20日(周四)19:30~22:30 上海国际文学周诗歌之夜

李娟

   生在四川,长在新疆的女作家李娟,曾在阿勒泰山区跟母亲做裁缝、卖小百货,还与牧民一起经历过游牧生活,妈妈和外婆是她故事里的主要人物。阿勒泰山的那个小角落承载了她的文字梦想,一株不起眼的小草在她笔下也许都会有别样的风采。

   在浩瀚宽阔的沙漠,宁静平淡的湖泊中,李娟凝练出了清新质朴的文字,不加任何世俗雕琢的语言,又带着孩子般的童趣观察世界,娓娓道来世界的美好与宁静,描绘充满温暖和感动的生活。平和、安宁的状态让人找寻到那些丢失的真实,如明媚而又自然的雨露,洗礼了多少心灵。让读者通过她的眼睛,重见这世界肌肤深处的秘密。

    出席活动

    8月18日(周二)14:00~18:00 上海国际文学周主论坛——在东方

    8月20日(周四)19:30~22:30 上海国际文学周诗歌之夜

王树增

   有着数十年军旅生涯的著名作家王树增,他的作品主要以中国革命史和中国近代史为题材。这也使得他专注于非虚构类文学的创作,被认为是开创了当代中国历史纪实文学中以细节还原历史原貌的写作范式。

   上海书展期间,王树增将携长篇新作《抗日战争》与广大读者见面。为了尽可能写好这部文学作品,王树增广泛搜集资料、史料研读,花费很长时间,尽可能地查阅文献、踏勘战场、采集、比对、甄别,力求真实。

   王树增曾说,当代青年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解读还远远不够。我们的青年,无论如何不能丢失信念和信仰。中国人一直是生存信念最坚定、生命力最强的一个民族。他希望青年人通过自己的作品能够读懂历史。“《抗日战争》的创作和我的其他‘战争系列’作品一样,就是为当代读者的精神状态而写,是为当代中国青年而写的。”

    出席活动

    8月22日(周六)17:00~19:00 《抗日战争(二)》全国首发式暨读者见面会

    (李妍霈)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