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介批评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621#
 楼主| 发表于 2023-12-9 23:33:4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洪韵

622#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9 23:50:4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杂文选刊》明年休刊!很多人在惋惜,也有人在叫好

*李伟明、郑连根相关内容节选自新黄河12月6日报道

近日,有“真话讲坛”之称的杂志《杂文选刊》发布休刊启事。


一篇由江西作家李伟明撰写的杂文《是谁和你过不去》出现在了休刊之前的最后一期杂志上,李伟明感觉“很有纪念意义”,对于像他这样的杂文作者兼铁杆粉丝来说,《杂文选刊》的休刊,意味更多。


然而,也有读者认为中国现在已经不需要“杂文”,《杂文选刊》早就应该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而消失。这种观点的背后,反映了社会对于杂文这种文学形式的认知和态度。


01

创办35年,收获鲜花与掌声


12月4日上午,杂文选刊编辑部发表文章《致读者》,宣布《杂文选刊》自2024年1月1日起休刊。


其表示,《杂文选刊》自1988年创刊,至今已经和读者朋友们风雨同舟三十五载。《杂文选刊》从无到有,再到逐渐发展壮大,离不开读者朋友对我们的喜爱与支持。

“望来时路,我们收获了很多鲜花与掌声。这里承载着许多人的文学梦,见证着好多作家从青涩走向成熟,记录着许多人的欢声笑语。在这里,感谢三十五年间一直陪伴我们的读者朋友,感谢一直为我们提供优质稿件的作者,也感谢一直努力工作的杂志社同仁,因为有你们的参与,才让我们的每一期杂志都精彩纷呈!三十五载,足以让少年续髯,将中年的双鬓染白。山高水长,道一声珍重。”

《杂文选刊》曾辉煌一时。其以“针砭时弊 批评世俗 反思历史 解读人生”的定位,“公正深刻 辛辣幽默 雅俗共赏 生动鲜活”的风格吸引着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爱好的读者,被广大读者誉为“真话讲坛”“人生宝典”“风雨中的玫瑰”,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杂文界权威杂志”。

2001年,该刊被当时的中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定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佳)期刊”。


02


最后一期大受好评

有人惋惜有人叫好


《杂文选刊》宣布休刊的消息,像《爱格》在90后心中一样,唤醒了许多读者的记忆。今天,最后一期杂志封面在各大微信群中流传,5篇杂文被选在了封面上,标题从上到下依次为《演戏和看戏》、《什么样的“饼”能充饥?》、《“爽”的标签》、《专注的力量》、《度牒的生意经》。

此外,一幅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杨树山创作的画作《扎堆儿》被选为最后一期杂志封面。





杨树山在其个人微博上介绍,《扎堆儿》创作于2015年,时隔多年被《杂文选刊》编辑发现,用在了今年12月杂志封面。






虽然该博文只有寥寥可数的7条评论,但清一色地都是网友们的赞美。




曾经很火爆的杂志《杂文选刊》走到了休刊的地步,李伟明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传媒业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另一个原因则是“很多人对杂文有一种误读,以为这是惹麻烦的文体,尽量回避它”。


对《杂文选刊》同样有着深厚感情的山东作家郑连根,也发表了自己对于杂文发展为何没落的看法。

他称,“其实很像新闻调查的辉煌和没落。对一些社会丑恶现象的揭露和批判,其实我感觉是需要有专业人士来做的,不能光靠网民,网民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评判往往情绪性比较大,而在《杂文选刊》还比较繁荣的时代,或者在新闻调查比较繁荣时代,这些问题是由媒体人来承担的。媒体人是经过训练的,由新闻记者和评论家来做这些事情就会相对理性和客观很多。”


不过,在一片惋惜声中,也不乏有读者为《杂文选刊》的休刊而拍手叫好。传媒见闻发现,公众号“广说”是其中一个代表,他在相关文章中表示,《杂文选刊》早就没有办下去的必要了,因为中国社会在飞速发展,欣欣向荣,“假丑恶”已肉眼可见地越来越少,“真善美”则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滋长。在这种情况下,以批评、揭露社会问题为使命的“杂文”想要鸡蛋里挑骨头自然也就变得越来越难,如果它又不甘于发些不痛不痒乃至表面批评实为赞美的文字,那么,《杂文选刊》这样的刊物逐渐式微直至最后停刊便是必然的趋势。




你是否看过《杂文选刊》?你认为这是一份怎样的刊物?


来源:传媒见闻(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rY16yNdVOH5a_oDLx2VSA

编辑:覃韵琪


623#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2 22:52:17 | 只看该作者
新闻专业遇冷的11条思考


1、新闻是社会生命体重要的自我净化功能,歌功颂德不是新闻主要职责。新闻工作者需要发现社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深度思考。让社会大众认知并解决。促进社会的进步。
2、实事求是的新闻工作中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但这些年来,因为追求实事求是牺牲的人太多了。
3、为众人抱薪者,大家看他冻死,是新闻理想泯灭的原因,也是新闻专业看不到前途的原因。
4、报道犬儒化,渠道粉末化,前者导致价值缩水,后者导致收入缩水。
5、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传播效率而言,视频胜语音,语音胜文字。报纸衰亡势所必至。
6、揭黑揭丑给当事人造成的压力巨大,也因此对负面新闻的压制打击不遗余力。记者所受报复,全凭自己承担。
7、应该出台《媒体采编保护法》,则新闻才有希望。随着社会阶层的固化,特权阶层与先富阶层结盟,社会不可避免的走向周期律的下半场。美国其实不懂中国,中国不可能被打压衰落,中国只可能是腐化衰落。因此,站在敌人的立场来说,最好的策略,就是“骄之”,加速特权阶层和先富阶层的腐化,脱离民众,二元对立,将来打仗,就不会有像70年前那样拼命的兵。
8、形式主义的扩张,肯定会压缩独立思考的空间。
9、依靠群众,发动群众,鼓励群众,保护群众。媒体记者其实是群众的先锋。会来吗?
10、司马氏建立的晋朝一度何其强大,灭蜀吴统一后,腐化速度一日千里。然后迎来汉族最黑暗的战乱300年,生灵涂炭,不可胜数。励精图治需要超越人性。但那些过惯了好日子的新老贵族可不会这么想。
11、所以新闻专业的问题,扩大视角是新闻行业的问题,再扩大视角是社会生态的问题,再扩大视角,是时代与历史周期的问题。


来源: 思考的学哥
编辑:覃韵琪

624#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8 21:37:46 | 只看该作者
南方周末,以后别新年献词了
今天一上午,整个朋友圈都在转两篇“新年献词”。一篇是南方周末的
《守住不惑的底线,选择做最值得的自己》,另一篇是华夏早报的《每一个醒着的你,都是这个世界最大的温暖》。
曾几何时,南方周末的《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是每一个码字的惊艳,不得不承认,虽然那也是鸡汤文,但是它带着那个时代的激情、信任和真诚,确实曾经激荡了许多良心未泯、热情未熄的年轻人。
也许新年献词这个行为,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成为时代的流行,成为每个文化团体的必要仪式。即使时过境迁,大家依然亦步亦趋地重复着这一行为——你们还想借着它做些什么?
满屏的转播有时候会让你自我怀疑:是不是自己得了老年痴呆症,阅读力直线下降,居然把一篇经典明文,读成了普通垃圾文?
但以我能够解读《存在与时间》和《中庸》的阅读力,认真浏览全文,我依然只读到了琐碎的零碎的华丽词语,却没读到任何一句媒体的担当。我甚至不想批评,无论是其中的某一句或者全文。
写不出来就别写了,为什么非要憋出内伤?
我自然知道,这个时代并不是所有的话都可以写成文章,但这并不是什么理由,假如这个理由可以成立的话,每一个中国人都有权申请诺贝尔文学奖了。
不真诚就别做媒体人,不犀利就不可能再是南方周末。
幸亏,还有一篇被404了的《每一个醒着的你,都是这个世界最大的温暖》。这是这个日子的良知,是2023年人性未泯的见证,我反复删除怎么也无法成文的2023年叙事,似乎借着这样的文字,无论能不能写出来,写出来后能不能存活,都有了继续写下去的需要。
对了,敬告南方周末君,四十不惑,是孔丘先生努力一生才在四十来岁抵达的生命境界,并不是只要自然年龄到了四十,就油然而不惑了。如果你写作《南周四十,既满怀迷惑而难以抵抗诱惑》,倒也算是引用得当了。
来源:狂且痴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Teuz5iBwfDaGX3HvUIzEGQ
编辑:程博

625#
 楼主| 发表于 2023-12-30 22:48:28 | 只看该作者
人民日报评论员: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开了崭新局面
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开了崭新局面
——写在改革开放45周年之际①
  九万里风鹏正举,新征程气象万千。开局之年,我国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令人振奋的成绩。经济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放眼今日之中国,神州大地蒸蒸日上;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阔步前行,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5周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启了气势如虹、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开了崭新局面。栉风沐雨、春华秋实,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我国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生机活力的体制制度保证。
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东渡港区,一艘货轮向码头靠拢。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这是举旗定向的思想指引。“现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201212月在广东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话语铿锵。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强调“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理论创造力,科学回答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
  这是高瞻远瞩的战略擘画。“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结束时。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动力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201710月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全面依法治国的部署,推动改革与法治同频共振、相互促进;从党的十九大作出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部署,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门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作出决定……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把全面深化改革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顶层设计,又强调突出抓好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推动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
  这是义无反顾的勇毅笃行。“改革关头勇者胜,我们将以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决心,义无反顾推进改革。”20159月,习近平总书记这样郑重宣示。新时代以来,面对千头万绪的改革任务和空前巨大的改革压力,亲自主持召开40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和30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讲方法、明路径、指方向;面对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迎难而上,确保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目标任务总体如期完成;面对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逆流”,勇开顶风船、无惧回头浪,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扎实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正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我们党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新时代以来,我们党推动的改革是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取得的成就是历史性、革命性、开创性的,中国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全领域的。放眼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和政党,能有这样的政治气魄和历史担当,敢于大刀阔斧、刀刃向内、自我革命,也没有哪个国家和政党,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推动这么大范围、这么大规模、这么大力度的改革,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实践充分证明,“两个确立”是新时代引领党和国家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政治保证,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只要我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在深化改革开放中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把准方向、守正创新、真抓实干,我们一定能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创造事业发展新辉煌。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程博

626#
 楼主| 发表于 2024-1-2 21:52:5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郑程程
627#
 楼主| 发表于 2024-1-3 21:38:5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压力给到了海南台


文丨柯锦雄

日本地震报应论让这位地方台主持人得到了“报应”,但下一个遭“报应”的可能就是“报应”他的单位。
2024年第一天,地震频发的日本又遭遇地震。本来在日本也算常事,也没有中国人受灾,照理说一条国际快讯差不多了。
不过一位同样来自海岛的地方台主持人,用“天人感应”的一套封建迷信成功炒热了这条新闻。
“报应论”截图刚刚开始流传的时候,大家还以为又是哪个不懂政治的自媒体蹭流量,但随即就被告知是海南广播电视总台的主持人,好像还是新闻节目的。

说实话,这位主持人也就说了不少微博、抖音、B站、快手等等网友的心声,比他说得难听的人多了去了。也没见平台有什么限制和处理,从这个现象来看,骂日本不是什么大问题,甚至可以说是网络上的政治正确。
但这位主持人一天后就被暂停了工作。这个处理很显然激怒了很多人,海南台竟然这样对待一位“爱国者”。
暂停工作严格来讲算不上什么处理,爱国人士大可不必对海南台有什么意见。海南台说的是针对发布不当言论一事,正组织核查。这个说法本身就留有余地的,这个“不当”是针对言论内容呢,还是针对言论行为呢,这有很多解释的空间。

有些人认为是言论内容不当,毕竟古语有:邻有丧,巷不歌。邻居发生地震了属于天灾,不慰问就算,还说是报应,这个有点没人性。但这个说法海南台很显然是没有完全采纳的,要不然就不是组织核查。
当然海南台也可能仅仅只是认为这个时间发表这个言论的行为不当,内容还是可以的。为什么说行为不当呢,简单说就是时机不对。几个月之前这么说肯定没事,这一点这位主持人真得好好跟媒体前辈胡锡进同志好好学习学习。
当初日本执意核污水排海,中国各种场合口诛笔伐。排海第二天就有地震了,虽然离日本本土老远了,几乎没什么影响,但不妨碍老胡骂一声“天谴”,跟“报应”差不多意思。一点事情都没有,当然老胡是退休人员,没有单位暂停其工作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这一次老胡可没有说“天谴”,不仅如此还反对别人说“报应”。老胡这时候算是想起来自己是“有些名气的中国媒体人”了,对日本的灾难新闻表达同情。老胡的同情遭到一些情绪激烈的网友的指责,但他认为这是他可以承受的。


老胡之所以能承受,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其对于政治气候的把握,这绝不是在地方台当主持人能具备的。要知道这一次地震之后外交部第一时间就表示了慰问,毕竟前不久甘肃地震日本首相表示了慰问,礼尚往来也不能随便骂日本了。

这一点改变胡锡进发现了,地方台的主持人没发现,还以为这点爱国流量可以蹭一蹭,没什么事。如果是一个普通自媒体蹭流量确实没什么,毕竟爱国生意都在做。但尴尬之处就在于官媒主持人的身份,这就让这个言论有点官方的色彩。
地方台的报应论与外交部的慰问信,两相比较就让中国的对外形象很尴尬,会让人觉得虚伪。人前说好话,背后说坏话。
要说海南台还是有政治意识强的人,这个时候成为舆论的中心是没必要的。处理速度非常快,处理方式非常轻。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一种保护,毕竟地方台主持人能有这种流量,约等于海南台的“董宇辉”(董宇辉粉丝见谅,比喻一下而已)。
不过海南台的这个处理应该没有得到爱国人士的认可,有人说骂日本不仅不应该暂停工作,还应该升值加薪。压力算是给到了海南台这边,如果组织调查后处理估计会迎来更多的骂声,如果组织调查后不处理,那说明没问题,到时候依然会被质疑暂停工作没道理。反正是怎么做都会有人骂的。
政治正确有时候是不讲道理,不讲事实的。这么多年日本在中国算是尽力打造自己的友好形象,捐钱积极,慰问及时,四年前的疫情援助,“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一时传为佳话。但奇怪的是,努力的效果有“尝味期”。在骂日本的政治正确前,日本差不多也是白努力。
海南台舆论感知力还有待提升,对一些风向的把握还是太青涩了,相比胡锡进这样的老油条,收放自如,进退有据,先立后破,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毕竟爱国这门生意,也不是那么容易做的,造神毁神一瞬间。

来源:晶柯喻律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g9Qx8nA4Bi2FRUnNuFX6mQ
编辑:郑程程

628#
 楼主| 发表于 2024-1-3 21:53:0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日本地震是报应?中国媒体的堕落不是这一家,也不是今天才开始


海南广播电视台的一位主持人说日本地震是报应,官方发布消息对其调查,先停职再说。

这不是说他们领导价值观多好,而是因为这种机构媒体的行为,如果引起外交争端,地方媒体是惹不起的。

观察者网视频号在发布这个处罚消息时,关闭了评论——网友和他们的粉丝,很大概率也是恨日本的。

看一下观察者网就知道,他们是民族主义的大本营,是环球时报之后的新势力。

环球的胡锡进最近喜欢理中客,呼吁基本底线,但是在过去十几年,他又是怎么做的?这些读者不就是他们培养塑造的吗?

这种“狭隘民族主义”风气,其实现在已经是主流。不要说海南台和各种地方融媒体,看一下市场化媒体的标杆新京报和红星新闻(也许澎湃新闻稍好),又是怎么报道国际新闻的?


他们报道这次日本地震,会在一个标题里把地震、火灾、核电站都集中起来,再加上大大的感叹号——这就是现在国际新闻的典型风格。

因为他们知道,这是有流量的,而且是安全的。在当下的媒体工作中,有且只有一种题材能够同时买足这两个诉求,而且还会因为“亮剑”而得到嘉奖,那就是攻击日本和美国,甚至不会有人在乎是不是事实。

过去十几年,中国媒体就是一步步走到了今天。“国际新闻”已经没有什么客观可言,单纯转载新华社信息没人看,而大多数媒体又都没有国际新闻采访权,添油加醋整合一些信息,就成为主流。

这种整合催生出一种特别的国际报道形式:不以传播事实探究真相为目的,而是把自己融入“国家”,变成“斗争”话语的一部分。

这种自觉未必是官方统一要求,而是一种流量思维下对民众的迎合。相比之下,新华社反而显得可信。因为它根本不用考虑流量。

反过来说,被媒体塑造的一代,对极端话语也有更饥渴的需求。海南电视台这位主持人,就是被推动到了这样的位置,立在了潮头。

一个典型是佩洛西访台,从胡锡进开始,大量媒体机构都煽风点火,暗示解放军会击落美国议长的飞机,而且进行所谓直播。

实际上,他们自己知道,绝对不可能发生击落这种事,但是作为一场戏,已经没有办法收场,只能继续演下去。

这和一百年前的日本媒体有点像。迎合民粹和军国主义的报纸,销量会更大,这就是那个时代的流量思维,没几个媒体社长能抵挡住这种诱惑。

所以胡锡进搞环球时报,可以很自豪地说自己“赢得”了市场,是读者一块钱一块钱地购买,才让他走到了今天。

这种趋势如何遏制,当然是一个问题。胡锡进有一点“转向”,因为通常跑在最前面的他,感觉到了危险。

有一点要明白,最坏的那一天到来之时,媒体从业者不要假装无辜,也不要怪民众太狭隘太极端,因为你们已经深入参与了历史。

来源:王不留行(知乎)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675818749
编辑:郑程程


629#
 楼主| 发表于 2024-1-17 19:23:1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不看别人笑话的山东台成了别人的笑话


      今天有一条新闻成了新闻,山东广播电视台台长吕芃在第四届中国短视频大会主论坛发表了一篇题为《强化短视频引擎作用,赋能主流舆论宣传》的文章。此文内容不做赘述了,相当于一份工作总结,吹嘘一下工作成绩,大家都懂。之所以这份工作总结能成为新闻,是因为这位台长做了这样一段表述:
      『  但是有一点我必须向各位领导们汇报,闪电新闻从来不做跨省的舆论监督,我们从来不看别人的笑话,我们从来不转播任何灰色地带的东西,我们只转发正能量。因为山东广电是孔子家乡的电视台,我们牢记孔子有一条被全人类各个民族共同接受的金科玉律般的格言,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人尤其做山东人,一定要厚道,这是我们的基本原则,我们从来不看别人的笑话。  』
       闪电新闻应该算山东台孵化的一个融媒体项目,至少从数据上看算得上优秀,吕台长这段表述恰好衔接在展示闪电新闻各项数据之后,怎么理解呢?或许他想表达的是,我们不需要舆论监督,只靠正能量就把数据做到了亿级?
       无论他的初衷是什么,这种话出说口,总觉得哪里不太对。这段话里或许隐含了两层含义:
       1、这位台长认为跨省的舆论监督是灰色地带,相当于看别人笑话。
       2、我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山东,孔子之乡,做人厚道。
     这是个很奇怪的观点,因为无论是西方新闻学的观点,还是中国特有的党报理论,舆论监督从来都是媒体的一个重要手段,并且,这是宪法赋予的一项基本权利。
       我很好奇的去查阅了一下他的个人履历,山东大学中文系,一路从山东台的普通编辑做到总监、台长,而且还做了山东大学新闻学院的教授,可以说这是一位既有新闻实战经验,又有理论功底的台长。
       很吊诡的是,有如此新闻功底的吕台长何以把这项宪法赋予的权利视为灰色地带呢?更别说他觉得舆论监督是“看别人笑话”这种可笑又可悲的观念。
       我有好奇的去看看了这个成绩优秀的闪电新闻,很意外的发现,他们并不像吕台长所述从不转播灰色地带的东西,闪电新闻同样做了很多外省的舆论监督。那么您口中说的孔子之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厚道的原则又从何而来?
       其实,说到舆论监督,中国媒体和媒体人曾经过度了一段黄金期,那段日子里,都市报风生水起,电视台、电台的舆论监督节目也层出不穷,通过媒体的舆论监督,中国基层的很多矛盾得以化解,似乎大家谁也不会觉得是“看了谁的笑话”。
       何为记者?记录者?瞭望者?批评家?新闻人?大抵这一类的定义,但都逃不过一个“敢”字,诚然,必须敢于正视,进而敢于讲话,敢做,敢当、敢说,这是一种勇气,倘若没了这勇气,便也没了存在的意义。
       不幸的是,这种勇气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却愈发的稀有,以至于我们不得不闭上嘴,合上眼,享受这“来之不易”的天下太平。
       中国的新闻人,对于新闻——至少是对于揭露社会问题的事件,向来就多没有正视的勇气。再加之我们独有的审核机制,“非礼勿视”可谓由来已久。而这“礼”又是非常之严苛,不但不能“正视”,连“平视”、“斜视”也是不许的。这便是规矩,规矩自然是人定的,自打这规矩定下来,便生出一大撮低眉顺眼、卑躬屈膝之辈,——至于说对外却有大力量,那自然是别有他图。由此,对内则无问题、无缺陷、无不平,也变得无解决、无反抗。但凡有“不合时宜”的言论,免不了要受人指摘,甚者会引来牢狱之灾。
       记得当年在求是《小康》杂志社工作时,我曾经接到一个上方派发的采访任务,到浙江为当地缉毒警写一篇特稿,对于此类选题,我向来是有些抵触心的,毕竟这又是一篇“吹牛稿”,于是便按部就班地草草了事交了差。至今,我都记得在事后的评刊阶段,我的总编辑舒富民对我的批评,我们在做这类选题的时候,不是为了单纯给他们做宣传,而是要有所突破,否则便失去了记者的意义。是的,深以为然,受用至今。
       中国的新闻人太久于习惯闭眼看社会了,这实在是一种悲。有时候这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从不得已而为之变得愈发自然而然。当我们不敢正视各个方面,用瞒和骗,编造出各种奇妙的太平盛世来,还自以为是正路,这种怯懦、懒惰、滑巧的心态,终究会把我们引向裹足不前的堕落中。
       新闻人是不同于普罗大众的,新闻人是国民精神所发出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倘若新闻人都不敢于睁开眼睛,一天一天的满足着,一天一天的堕落着,这火光恐怕不会成为照亮未来的灯,而是会变成燎原的厉火。
       但偏偏现在越来越多的新闻或不能正视,或闭着眼睛布道,只剩瞒和骗,由此也生出瞒和骗的文章,由此文章,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至于自己已然不觉得,整日沉迷于各种颂赞中不能自拔。
       如今,气象似乎又变了,这不仅仅是固有的“礼”愈发严苛,就连一个卖课的培训老师都可以调侃“新闻学”,无论说什么,我都觉得有些悲伤。
       我想,吕台长似乎是深耕此道,也许他的此番发言也讲的是实际情况,但终究有那么一点违背新闻人的本心吧,您可以不做舆论监督,播发正能量也当然无可厚非,但把舆论监督视为“看别人笑话”这种滑稽的论调,总不该是一个新闻人所能说出口的。
       今天,不看别人笑话的山东台真的就成了别人的笑话。
      讲一段自吹自擂的小事作为结尾吧。十几年前,当我突破重重封锁,抵达广东乌坎采访时,面对一脸诧异的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的前辈同行,他们说,你是第一个进来的内地记者,为什么?我回答,总要想办法让外面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

来源:空瓶子微信公众号
编辑:程正元
编辑:程正元


630#
 楼主| 发表于 2024-1-17 20:05:2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吕台长成了全网最大的笑话

宾语|文
宾语观世|出品
2024年第一个新成语横空出世:
成语解释——吕不跨省,是说媒体只栽花,不栽刺,不搞异地监督,只做好好先生,你不监督我,我不监督你,相互之间不看对方笑话,把问题全部掩盖住,也就没有了问题。

出处:山东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吕芃在第四届中国短视频大会主论坛发表题为《强化短视频引擎作用,赋能主流舆论宣传》的发言中说,闪电新闻从来不做跨省的舆论监督,我们从来不看别人的笑话,我们从来不转播任何灰色地带的东西,我们只转发正能量。因为山东广电是孔子家乡的电视台,我们牢记孔子有一条被全人类各个民族共同接受的金科玉律般的格言,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人尤其做山东人,一定要厚道,这是我们的基本原则,我们从来不看别人的笑话。
正在吕台长为这段精彩演讲——公羊拉着母羊的手——洋洋得意时,从来不看别人的笑话的吕台,成了别人眼里的笑话。
朋友圈(知名网友):古有吕不韦,今有吕不督。

朋友圈(资深媒体人):他不看别人的笑话,别人就看他的笑话。

朋友圈(前法制晚报记者杨国华):一家重要的主流媒体,不做监督,居然成为公开炫耀的资本……可笑!把正常的舆论监督职责,理解成为看笑话,结果,硬生生把自己搞成了业内的笑话

杨国华说,所谓德不匹位,必有灾殃,爬到了高位,但思想觉悟格局跟不上……结果暴雷了。
大家笑话吕台长什么呢?
一是不讲政治。
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和实际的新闻和宣传工作,把正面宣传理解为只能报道好的一面,回避社会丑恶现象,回避群众意见大反映多的问题。最高领导在党的新闻舆论座谈会讲话里,把这个被误读的新闻和宣传工作指导方针梳理清楚了,他说: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
最高领导要求两个直面: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两个积极关注:积极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意见大反映多的问题,而不能持回避态度。同时,对报道的落脚点也讲得很清楚,即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及时解惑,引导心理预期,推动改进工作。做到了这些,推进了工作,该报道就是正面报道,因为传播效果是正面的。
显然,吕台长把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片面理解成了看别人的笑话,是极端错误的。
二是缺少本领。
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不然怎么联系群众呢?领导干部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吕台长把从来不做跨省舆论监督当成基本原则,显然是缺乏、缺少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运用网络了解民意的这项本领,应该让让位了。
三是自我阉割。
中国记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刘思扬2023127日在中国记协新闻道德委员会全媒体时代如何做好舆论监督专题评议会上讲话时指出,舆论监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人民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重要要求、赋予的神圣职责。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对弘扬社会正气、理顺公众情绪、维护安定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闻媒体的权威性正是体现在准确、全面、客观、公正的基础上,只有做到了准确、全面、客观、公正,你反映的是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的真实面貌,受众才能与你建立信任。作为一家省级主流媒体的负责人,吕台长把媒体的监督功能给自我阉割了,受众还会把你传播的东西当回事吗?
四是辱没圣人。
吕台长说,因为山东广电是孔子家乡的电视台,他们牢记孔子有一条被全人类各个民族共同接受的金科玉律般的格言,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吕台长拿孔圣人的话为自己所做的不齿之事背书,真是辱没了圣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本意是强调做人做事要自律,吕台长用在这里,是对先哲的亵渎。
因为,孔子说过,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意思是,国家政治清明时,要居安思危,多提建议,多讲问题,不要歌功颂德,报喜不报忧;国家遇到困难时,说话要谨慎,言语要谦逊,但不是不说话。
如此曲解孔子,吕台长还好意思大言不惭地说山东广电是孔子家乡的电视台,山东家乡的电视台不更应该多提建议,多讲问题吗?
在道德修养方面,孔子主张士应当仁义正直。他主张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意思是君子出仕为官,其根本目的就是践行仁义之道,这是孔子对官员的根本要求。
吕台长,你配吗?(作者:宾语)
出品 | 宾语观世
链接: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urlext=%7B%22cuid%22%3A%22_8Ss80aH-flOPHimlaStu_agHujVi28Iguvmig89StKu0qqSB%22%7D&rs=3921504769&ruk=vA4YWYH4J5mg5SR4Co8dJQ&sShare=1&isBdboxFrom=1&pageType=1&sid_for_share=&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058118123493952661%22,%22sourceFrom%22%3A%22bjh%22%7D
编辑:程正元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