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奖项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5-4-22 16:22:5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美国小报摘普利策大奖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派记者 张朋辉 刘皓然】当地时间20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公布2015年普利策新闻奖获奖名单,最受瞩目的公众服务奖爆出冷门,5年来首次由地方小报获得。《纽约时报》成为2015年度的最大赢家,获得3个奖项。同样备受关注的还有弗格森的一家当地媒体获得现场新闻摄影奖。
  获得公众服务奖的是南卡罗来纳州的《查尔斯顿信使邮报》。这家报社只有80人,日发行量不足8.5万份,其获奖作品《至死不离》是一个有关南卡罗来纳州家庭暴力现象严重的系列调查报道。该报4名记者耗时8个月、采访100多名家暴受害者、家庭问题顾问、当地警员、检察官和法官,揭示该州的家暴现状——过去10年里,超过300名女性被枪击、刺杀、锁喉、杖毙、殴打致死,甚至有人被活活烧死。报道一经刊出,立刻引起州议会的高度重视,促使当局迅速对相关政策进行审查和修订,效果堪称“立竿见影”。
  获得地方报道奖的是比《查尔斯顿信使邮报》规模更小、日发行量仅6.3万份的加州媒体《每日微风报》。该报详细披露某教育部门负责人“过高的收入和福利”,这个人最终被革职。在这家报社庆祝的同时,有媒体爆料,最先展开获奖报道的记者库兹尼亚已经转行成为一名公关人员。据《洛杉矶观察》报道,库兹尼亚是一名有15年媒体工作经验的资深记者,曾获得加州报业联盟颁发的本地政府报道大奖。不过去年8月开始,他转行到南加州大学大屠杀基金会的公关部门。在普利策新闻奖名单出炉后,库兹尼亚承认自己为不再是记者心痛、懊悔,但表示在报纸媒体从业太难维持生计,他无法支付在洛杉矶地区的房租。
  弗格森的当地媒体《圣路易斯邮报》摘得现场新闻摄影奖,该报社在经历机构精简后,现在仅有8名全职摄影师和3名图片编辑。与其他媒体的热闹气氛不同,《圣路易斯邮报》在获奖当天与平时没什么两样。该奖获得者大卫·卡尔森表示,获奖让他百感交集,“因一名年轻人失去生命而获奖有些可悲”。
  在美国老牌知名媒体中,《纽约时报》包揽调查性报道奖、国际报道奖和专题摄影奖3个奖项。其中,国际报道奖的获奖作品是《纽约时报》对西非埃博拉疫情进行的一系列现场报道。此外,获奖的美国知名媒体还有《华盛顿邮报》(国内报道奖)、《华尔街日报》(调查性报道奖)以及首次获得普利策奖的彭博社(解释性报道奖)等。
  普利策新闻奖于1917年依照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的遗愿设立,现在被认为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普利策各奖项为获奖者颁发1万美元的奖金。公众服务奖没有奖金,获奖者领取的是一枚金牌。

来源:环球时报
http://news.sina.com.cn/m/2015-04-22/093831746358.shtml


52#
发表于 2015-4-22 16:24:3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2015普利策新闻奖:失落的新媒体
        1


  编译/郝思斯
  尽管本届普利策新闻奖仍然对杂志是否应有机会参与奖项的评选有所争论,而且媒体经营同新闻编辑部门的分裂依然存在,传统媒体仍然是第99届普利策新闻奖的最大赢家。当地时间4月20日,2015年普利策新闻奖获奖名单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揭晓,今年的获奖者有媒介巨头,亦有本地小报。从今年的获奖名单来看,我们可以有以下五个收获:
  小规模,大新闻
  美国南卡莱罗纳州的《查尔斯顿邮报》成为了继2010年获奖的《布里斯托前锋信使报》之后获得公共政策奖的规模最小的报社,日发行量只有约八万份。他们凭借一系列对南卡罗来纳州家庭暴力致死事件的报道,击败了更加大型的媒介机构——波士顿环球报以及华尔街日报,获得了这项殊荣。而加州托兰斯的《每日微风》,作为一份日发行量只有6万份的小报,同样凭借对贫穷学区普遍存在的广泛腐败行为的报道,将地方报道奖拥入怀中。
  彭博社实现突破
  为了获得更为广泛的受众群体,彭博社最近将其网站更名为彭博商业周刊,而这的确也收到了成效:在这次的普利策新闻奖中,他们凭借Zachary R. Mider的报道获得了解释性报道奖。这一系列报道正涉及到彭博社的独特领域——揭露大批美国公司逃避税收,立法者和监管者却无力制止的问题。他们也成为今年唯一非报纸类的获奖者。
  失落的新媒体
  尽管近年来新媒体从老旧的传统媒体中挖去了不少优秀媒体人,新媒体看似并未从评委会那里得到足够的认可。传统媒体席卷了所有奖项:无论是获得国内报道奖的《华盛顿邮报》,又或是获得评论奖的《休斯顿记事报》。只有一位最终入围者来自新媒体:独立的政治评论博客每日柯斯入围了了社论漫画奖。
  杂志纳入评奖范围
  今年的普利策奖将杂志和联合提名也囊入颁奖范围,导致了今年两类奖项提名量的暴涨:调查性报道的提名量从2014年的75个到了2015年的112个,增长了50%,特稿写作奖同样也有21%的增长,数量从去年的127到今年的154个,尽管它们最终都没有获奖。同样地,联合提名的媒体也没有成为最后的赢家,不过《纽约客》的作品《before the law》凭借对于布朗克斯的一个年轻人在因偷窃入狱后的三年小岛生活的描写,成功地入围了特写奖的最终名单。
  最终的致敬
  尽管于今年二月离开人世,备受喜爱的纽约时报评论员大卫·卡尔仍然第一次成为了本届普利策评论奖的最终入围者之一:他的确值得所有人的尊敬。

来源:搜狐传媒
http://media.sohu.com/20150421/n411619681.shtml


53#
 楼主| 发表于 2015-4-25 21:51:4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网媒为何惨败普利策奖?
|专栏 原创 2015-04-25 乔木  
商业周刊中文版

功能介绍 定位于“国际视野,全球商机”,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以新商业领袖为主的全球化新经济时代读者。






撰文:乔木(北京外国语大学传媒副教授,博士,专栏作家)
现在随着信息的泛滥,技术的冲击,新闻业总体记述、讲故事、说道理的水平面临挑战,越来越多的音、视频记录、碎片化文字、情绪化的语言以及所谓大数据的冰冷分析,似乎让文字的力量、思想的感染,以及相关的训练积累,不再像过去那么重要。



美国有三大新闻奖,全部由人名命名,并由大学的新闻学院评选,强调中立和专业。除了久负盛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普利策奖(Pulitzer)外,还有长岛大学的波尔克奖(Polk)、乔治亚大学的皮博迪奖(Peabody)。

普利策奖过去只接受报纸和通讯社的新闻作品,近些年允许网络新闻参评,今年则首次对杂志开放,全部按体裁(如新闻、评论、摄影、漫画等)、方式(调查、解释、特稿等)和属性(如公共服务、突发等)来设立奖项。波尔克奖比较综合,以报纸和通讯社为主,兼顾杂志、广电和网络新闻,按报道主题(如环境、医疗、法治、财经、教育等)来评奖。皮博迪奖则只针对广播电视节目。

普利策奖的影响

由于创办人报业大王约瑟夫渠利策的贡献、哥大新闻学院的盛誉、近百年的颁奖历史,普利策奖无可争议地是最有影响的奖项。实际上它是一个包括新闻、文学和艺术的综合大奖,由于普利策的身份,最重要的是在普利策奖总共21个奖项中,仅新闻一个类别就有14个奖项,占三分之二;其他小说、戏剧、诗歌、音乐等多个类别占了剩下的7个奖项,因此普利策奖通常又被称为“普利策新闻奖”。

普利策奖早期没有或只有很少的奖金,尽管后来每一项的奖金逐渐增加到现在的一万美元,份量最重的公共服务奖则只颁发一枚象征荣誉的奖章,但它对美国新闻界的影响,对国际新闻界的示范效应,却远远超越了金钱、跨越了国界。普利策奖独特的分类和评价体系,几乎涵盖了新闻报道的各个方面,成为媒体人的业务追求和价值判断的标杆。

像奥斯卡奖一样,普利策奖本来只是美国国内的一个非官方奖项,但是由于英语语言和美国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优势地位,使得美国的国内奖经常产生国际性的影响。特别是普利策奖所设的“国际报道奖”,颁给揭露外国丑闻或跨国问题的新闻作品,有时会引起外国政府的不满,封锁奖项消息和作品。但某种意义上,却像同样有争议的诺贝尔和平奖一样,越发引人注意。获奖报道所揭露的问题,既是世人谈论的热门话题,相关的获奖作品往往也成为国际新闻界的学习范例。另外,获奖候选人无需具备美国国籍,作品既可以来自美国媒体,也可以是其他国家在美国发行的媒体,这使得普利策奖具有一定的国际性。

2015年的看点

和奥斯卡奖靠一部电影或一个角色参评不同,普利策奖不可能靠一个撞大运的作品获奖,必须是上一年发表的若干篇系列、专题的作品,进行连续、深度的报道。这足见新闻工作的不易和普利策奖的标准之高。

不像去年有空缺,2015年的8 项文字类新闻奖(公共服务奖、突发新闻报道奖、调查性报道奖、解释性报道奖、地方报道奖、国内新闻报道奖、国际新闻报道奖、特稿写作奖)、3项言论奖(评论奖、批评奖、社论奖)、2项新闻摄影奖(突发新闻摄影奖、特写摄影奖)和1项漫画奖(社论漫画奖),总共14个奖项全部颁发。这些奖项看法如下:

1、负面报道绝对主流,揭丑新闻大行其道

和一些国家主流媒体报喜不报忧的“喜鹊新闻”相比,美国的媒体基本上是一团漆黑的“乌鸦新闻”,报道的选材以负面为主,最拿手的则是揭露丑闻的报道。美国新闻界的这一传统自然也会反映在普利策奖的作品当中。据统计,在普利策奖近100年的历史中,获奖作品几乎都属于负面报道。本届也不例外,14个奖项全部都是关于家庭暴力、灾害问责、司法不公、企业避税、教育腐败、特工劣迹、社会骚乱、传染病流行等问题,评论和漫画也是批评和讽刺的基调。

其中最有影响的公共服务奖,揭露了南卡罗来纳州严重、普遍的针对女性的家庭暴力问题,呼吁将如何解决家庭暴力致死事件提上国家议程。最见记者功力的调查性报道奖,曝光政治游说导致司法向有钱人倾斜的不公正现象。引起全球关注的国际报道奖,追踪西非埃博拉疫情的变化,问责政府防范和救治的不力。两项摄影奖中,专题摄影奖也是关于埃博拉疫情惨状的系列图片,突发摄影奖则是密苏里州弗格森市骚乱令人震惊的一幕幕画面。其他获奖作品也无一例外是揭露和批评,可见负面报道和揭丑新闻始终是普利策奖的主流倾向。

美国新闻界素有揭丑的传统,普利策当年的成功就是先在19世纪末,用耸人听闻的“黄色报业”吸引住读者,再在20世纪初转型为揭露丑闻、谴责腐败、呼唤正义与良心的“耙粪运动”。这一名称来源于当时的总统西奥多圠斯福,他把不断找麻烦、偏好揭丑新闻的记者比作英国约翰班扬的小说《天路历程》里的人物,埋着头拿着粪耙收集污物,而不愿抬头看天主。美国新闻界把这一称呼视作光荣传承下来,并不断发挥其“耙粪”精神,从美国耙到国际,热衷揭露丑闻和负面的新闻。

“耙粪运动”在监督权力、批判丑恶、呼唤公正和透明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普利策奖从创立伊始就具有揭露丑闻的传统,普利策本人曾说:“倘若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

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揭丑报道不但没有扰乱美国的社会秩序,反而加强了对舆论监督、社会责任感、民众知情权等的追求,这也是总有揭丑新闻获得普利策大奖的社会根源。

2、战争和暴力新闻下降,社会和灾害问题上升,体现人文关怀

普利策奖不光“丑态毕露”,还“杀气腾腾”,近些年普利策奖的许多报道都和战争与暴力有关。获奖作品从卢旺达到科索沃内战,从阿富汗到伊拉克战争,从911到波士顿马拉松恐怖袭击,甚至当年越战、韩战期间美军虐杀平民的新闻,也会在几十年后重新挖掘,获得调查报道奖。但是由于美国近年来没有卷入新的战事,在击毙本拉登后,除了恐怖个案,反恐局势总体有所缓减,因此美国媒体开始更多关注经济、环境和社会问题。今年普利策奖的许多报道就是关于财富分配、教育、医疗、干旱等主题。

而且除了类似水门事件或马拉松爆炸等负面新闻,普利策奖从来没有关于领导人出访、大会召开、赛事博览会成功举办的作品,绝大多数报道都是和普通人相关、普通人关注的问题。关注普通人命运和生活,引起读者共鸣,进而引起更大的社会反响,是美国媒体选题和报道的重点。普利策奖获奖作品切入点大都很小,民生新闻和公共利益问题占较大比例,体现出对普通民众和弱势群体强烈的人文关怀。

比如今年的突发新闻奖,是关于华盛顿州山体滑坡造成43人死亡的灾难报道。每一个死者都有姓名,有生前身后的故事,灾难的破坏,对生活的怆痛,救援的不力,官员在预警方面的责任等。特稿奖是一系列细腻的作品,讲述了加州中央河谷地区,持续大旱给人们带来的艰难困苦,文字感人,视角多元。

关注普通读者的生活,这和美国媒体的性质、地位和竞争有关。美国主流媒体产权私有,政治上独立于政府,自我定位是公众的看家狗(Watchdog),舆论的代言人。主张维护民众的权利和福祉,以求取悦大众读者,获得市场回报。

3、知名大报惨淡,地方小报风光;美联社一无所获,彭博社异军突起

过去普利策奖多数奖项归几家全国性大报和通讯社所有,《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美联社经常占据半壁江山。单年最多获奖纪录由《纽约时报》保持,在2002年它一家拿下7项大奖。但是近些年随着网络冲击和新闻竞争的加剧,大媒体包袱重重,转型困难。特别是网络时代媒体的扁平化发展,以及技术、公民记者的无处不在,冲击着权威媒体的垂直地位和自上而下的消息发布。

本次普利策奖,《纽约时报》拿到三个奖项,算是保住颜面。而《华盛顿邮报》和《华尔街日报》分别只拿到一个奖项。号称全球最大的美联社,则一无所获。与此相对的是,《西雅图时报》、《波士顿环球报》、《休斯敦纪事报》、《圣路易斯邮报》、《水牛城新闻报》、《微风日报》(Daily Breeze),这些知名度小的地方性报纸,纷纷摘得相关奖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查尔斯顿信使邮报》,这份名不见经传,发行量只有8万份的小报,由于在妇女处境和家庭暴力问题上“发人深省”的系列报道,获得了分量最重的公共服务奖。

和美联社的铩羽而归相反,彭博社大出风头,其旗下的《彭博商业周刊》首次参评,就摘得颇见功力的解释性报道奖。该周刊记者Zachary Mider系列报道的选题,正是彭博社的独特领域——揭露大批美国公司逃避税收,立法者和监管者却无力制止的问题。《彭博商业周刊》成为今年唯一非报纸类的获奖者。(该获奖文章中文版已在《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2015年第1期发表)

4、写作奖不再空缺,网络媒体缘何受挫

最近10年,普利策奖出现三次奖项空缺,两次是在2004年和2014年的特稿写作奖,另外一次则是2012年的社论写作奖。这三次空缺都和最考验文采的软新闻写作有关。新闻会包括事实、观点和文采三个部分,再准确的事实,再有力的观点,都需要很好的文采阐述出来。

但是现在随着信息的泛滥,技术的冲击,新闻业总体记述、讲故事、说道理的水平面临挑战,越来越多的音、视频记录、碎片化文字、情绪化的语言以及所谓大数据的冰冷分析,似乎让文字的力量、思想的感染,以及相关的训练积累,不再像过去那么重要。普利策奖几次在文采奖项上的空缺,说明评委们对候选作品并不满意,而普通读者对网络时代文字的滥用、碎片、语言暴力和情绪宣泄,也会有感觉。

但是和前几年Politico、ProPublic 、Huffington Post等网站大放异彩,连续得奖并斩获重要奖项相比,此次网络媒体的参评作品全军覆没。在全球看好网络新闻、尤其是移动互联媒体的今天,网媒怎么突然受挫?

在和曾任普利策奖评委的哥大新闻学院教授大卫克莱泰尔(David Klatell)的邮件交流中,他指出尽管普利策奖从2010年起吸收网媒高管担任评委,但绝大多数评委还是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高管和新闻院校的教授,他们熟知报纸和通讯社新闻的风格、模式,有丰富的研究、从业经验和成熟的评价标准。但每年并不固定的评委,对网络新闻的认知和接受时有变化,而且网媒在专业主义、权威性方面仍存在问题。

但新闻业界和学界人士仍看好网络新闻,认为此次只是阶段性的调整。“当大家都不买报纸,而是上网或通过手机看新闻时,当报纸在不断关张,或只保留网络版的时候,网媒和纸媒在内容上其实没有什么差别,但它的便捷更胜纸媒,很有可能取而代之。”克莱泰尔教授说。
http://mp.weixin.qq.com/s?__biz=NzgzNTc1NTIx&mid=206505520&idx=3&sn=dd65525e133452e71e7af0ceee5f340e&scene=5#rd



54#
发表于 2015-8-27 22:53: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张译允 于 2015-8-27 23:02 编辑

【案例】

“呲必中国”落选,领导人漫画获中国新闻奖


热腾腾的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今天新鲜出炉!中国新闻奖是经中央宣传部批准的全国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每年评选一次。跟着媒记君来梳理一遍,看看这届中国新闻奖中有哪些亮点,又有哪些去年曾引起轰动的大件事入选吧。

最意外
《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公示后落选


去年底,《辽宁日报》以“本报编辑部”名义发表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公开信《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文章呼吁,高校老师不能"呲必中国",抹黑现实。
此文刊发正值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不久,在网络上很快引起争议,支持者附和者有之,批判者有之。教授贺卫方评其“其思想和文笔的稚嫩,事实方面的捕风捉影,说理的粗糙浅陋,实在不忍卒读。”
今年6月,澎湃新闻发现,这篇充满争议的文章参评中国新闻奖,出现在网络公示名单中。“作品推荐表”指出,公开信引爆舆论场,中央相关主管部门对该报道给予充分肯定。
不过,今天揭晓的中国新闻奖名单中,这一文章悄然消失。


最呆萌
习大大新闻漫画形象获一等奖
去年11月5日APEC会议在北京召开,13日,荆楚网绘制了一幅各国领导人身穿特色中式服装站在APEC标志下的漫画肖像。作为东道主,习大大站在了这幅漫画的最中间,一副阳光形象。
这幅作品获评本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初评评语说,“新中装”漫画作品表现APEC各国领导人的“大合影”通过漫画形象的面部表情,表达了各国领导人的不同心理,特别是用漫画形象刻画了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的形象,这在中国漫画领域,也是一个开创性的效应,也反映我国民主的一种进步。


最火热
抗战题材报道非常集中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不过各大媒体显然在去年就开始就对抗日题材的新闻选题进行了深度挖掘。这次公布的中国新闻奖一等奖48件中,有4件抗日题材的报道稿件,二等奖中也有6件,题材从网络专题到广播专题、深度报道、报纸版面等,均有呈现。涉及的报道内容则有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侵华日军731部队老兵证词、抗战老兵回访、日军投降视频首次公布等等。


最正义
多篇冤案拨正法治报道获奖

新华社记者汤计关注九年呼格吉勒图案,去年终于被定性为冤案,新华社“呼格案再审”系列报道也通过独家掌握的一手调查内容,三篇翔实、准确、客观的调查性报道,获得了此次新闻奖一等奖。
而中央电视台的电视专题《念斌:从死刑到无罪》,讲述福建平潭的一名普通人念斌因涉嫌投毒杀人,四次被判死刑,最终在法治进步的背景下,终获无罪释放的新闻,此次也获得三等奖。
央视《念斌:从死刑到无罪》的初评评语中说,报道拉开了2014年纠正冤假错案报道的序幕,为之后呼格吉勒图案再审和聂树斌案复查营造了舆论氛围,对此后同类事件的报道起到了一个开拓和“脱敏”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期节目的制作和播出显示了一个媒体的担当和勇气,也向全社会传递出了中央深化司法改革的决心。


最服气
“廖厂长”不再寂寞,多篇引起舆论轰动报道获奖

除此之外,去年多篇曾引起轰动的报道也获评中国新闻奖,如《人民日报》讲述清华化工系学生与恶意篡改PX网络词条的网友作斗争的通讯《PX,一场特殊的“科学保卫战”》、《三湘都市报》讲述财经作家吴晓波25年前收到陌生人“廖厂长”资助考察的文字系列报道《寻找廖厂长 对话吴晓波》等,均获得了三等奖。
本届中国新闻奖还有4件稿件获特别奖。众所周知,中国新闻奖别等奖一贯以高冷形象示人,这四篇稿件,你听说过么?


附中国新闻奖获奖名单,名单比较长,要有耐心喔~


























55#
 楼主| 发表于 2015-8-29 19:46:2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石扉客2014
那篇试图在文教领域吹响文革号角的烂稿未入选中国新闻奖,当然不是坏事。但学界一片由衷赞叹声,就显得既夸张又矫情了。试问该奖早被称为正面报道奖和评职称升官奖还是秘密吗?又试问真正致力于新闻专业主义道路稍有尊严的体面人有几个会鸟这个烂奖?再试问每年入选该奖的稿子有几篇不是假大空的烂稿?



60分钟前 来自 iPhone 6 Plus


56#
 楼主| 发表于 2015-9-2 08:29: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普利策奖获奖作品《雪崩》为什么引起新闻界震动

作者:陈力丹 向笑楚 穆雨薇 来源:新闻爱好者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陈力丹教授和向笑楚、穆雨薇同学最近就去年获得普利策新闻特稿奖作品《雪崩:特纳尔溪事故》(Snow Fall:The Avalanche at Tunnel Creek)进行了专题讨论。

该作品报道了16名滑雪爱好者遭遇雪崩的经过,在报道技术上颠覆了传统报纸的新闻呈现方式,把文字、音频、视频、动漫、数字化模型(DEM)、卫星模型联动等集成,发表在《纽约时报》的网站上。

引起关注的当然不是报道的内容,而是它将各种网络传播的新技术运用于报道新闻。



陈力丹:《雪崩》到底是怎样一个报道?为什么后续会引起大量关注和褒贬不一的评价?从新传播技术对传统新闻报道影响的角度看,未来新闻报道的形态将向哪个方向发展?《雪崩》是否能够代表未来新闻报道的发展方向?这里请两位同学对此做专题讨论。
向笑楚同学用文字介绍这一新型新闻作品的特征和展现方式,穆雨薇同学则论证这一作品的问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向笑楚:《雪崩》的展现方式与制作团队

打开这个作品的新闻网页,呈现在眼前的首先是全屏循环播放的积雪滚落下山坡的视频,往下滑动页面,文字穿插于视频、照片和信息图之间。

颠覆性的新闻呈现方式背后,是整个新闻制作团队之间的默契配合,因此这个普利策特稿奖不单属于组织者约翰·布兰奇(John Branch),还应该属于整个团队。

这个新闻奖不同于一般的奖项,它引起新闻界的震动,使未来新闻的形态和发展方向,以及新闻报道如何跟进新传播技术的应用等问题被再次提上日程,出现了比以往更为激烈的讨论。

2012年12月20日《纽约时报》推出特别报道《雪崩:特纳尔溪事故》。这是一件完全孕育于新媒体技术的新闻作品,它先在《纽约时报》网站上发表,6天之内就收获了350万次页面浏览,3天后才在印刷版报纸中刊出。

该奖评审委员会在颁奖词中丝毫不掩饰对于它的喜爱:“《雪崩》对遇难者经历的记叙和对灾难的科学解释使事件呼之欲出,灵活的多媒体元素的运用更使报道如虎添翼。”可见,除了高水平的写作、原汁原味的内容、连贯统一的行文,融合了多媒体的“三维特稿”才是记者约翰?布兰奇和他的团队带给读者们的最大惊喜。

提供多媒体交互的现场感体验,是这部作品的显著特色。它报道的是发生于2012年2月19日美国史蒂文斯?帕斯滑雪场的一场灾难,包括6部分惊心动魄的故事,集合了新闻事件回顾、滑雪者的罹难口述、雪崩的科学原理等多个视角。

全景地图、采访视频和音频、交互图片与知名滑雪者的传记在该作品中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小的视觉高潮。

点开《雪崩》报道首页,一大幅雪山的动态画面立刻映入眼帘,寒风吹过雪山,白雪飘飘令人寒意顿生。画面空白处显现报道标题“Snow Fall:The Avalanche at Tunnel Creek——By John Branch”,好似大幕拉开,电影即将上演。

随着光标向下拖拽页面,全篇特稿徐徐展开,伴随着视频、动画和图片集锦均匀流畅地嵌入行文之中,整体感觉简洁大方,自然不生硬。在表现滑雪者逃生时,读者眼前出现了一个全真模拟雪崩发生现场的动画,甚至还可以听到大雪球沿山坡滚下时发出的咆哮声,情景逼真令人凝神屏息。

作品还有一处很细心的设计:在每位采访对象出现后,就会在网页的右边出现以该人物头像为标志的背景信息框,点击即可了解这个人的具体信息,包括他们的年龄和职业。

笔者认为,这正是新闻专业主义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独特呈现。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报道信源”的精准无误,而强调被采访对象的信息正是以一种更为生动和直观的方式来凸显这种专业意识。

更为神奇的是,《雪崩》网页还会根据读者鼠标浏览动作的快慢,自动调整视频的播放速度和对应内容,真正实现了实时互动。如果读者十分喜爱这个作品,便可以通过网站顶端的社交媒体链接进行分享。

一位名为“Cal”的网友评论道:“这个作品太打动人了,我对它的喜爱难以言表。感谢记者约翰,你为我们带来了媒介融合的强烈心灵撞击。我已将链接分享给所有爱好滑雪的朋友。”

的确,在影音、图片、视频和动画的交织行进中,读者已不知不觉阅读完近1.8万字的特稿。稍微感到枯燥乏味的时候,这些多媒体元素都能将读者重新吸引回特稿上面。

读者已经不是在看新闻,而是以更加直接的方式触碰新闻,以身临其境的状态感知事实。听其音,观其形,《雪崩》为用户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用户体验。

《雪崩》的制作团队颠覆了传统的新闻报道组织模式,它由十几人组成,分为3个小团队,分别是采写组、多媒体制作组和技术发布组。采写组以记者约翰·布兰奇为核心,辅助他进行报道的还有体育主编乔?塞克斯顿等6人。



多媒体制作组由图形主管史蒂夫·都依内斯(Steve Duenes)带领杰米利?怀特(Jeremy White)等5人组成。技术发布组的架构与多媒体制作组相仿,由数字设计副主管安德鲁?库尼曼(Andre Kueneman)带领艾伦?麦克莱恩(Alan Mclean)等4名成员协作完成。

《雪崩》制作团队打破了以往传统媒体中从记者到执行主编的垂直型的采编架构,代之以全新的“分组互动写作模式”——采写组、多媒体制作组和技术发布组缺一不可,这可以看作是编辑部为了应对新媒体冲击而进行的生产方式的变革。

变革后的编辑部能够更好地满足受众多元化的阅读需求,媒介融合下的新闻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笔者认为,普利策新闻奖不应只颁给记者约翰·布兰奇一人,而应颁给整个团队。

此外,制作团队的大数据新闻生产也值得关注。该事故发生后,在推特(Twitter)和脸谱(Facebook)上迅速发酵,关于救援进度、天气状况、遇难生还名单、雪崩的科学知识等,被迅速转发、评论和分享。

制作团队通过数据扒取和挖掘工具(即利用大数据),通过对热点话题和关键词的搜索,获得了大量的数据,从中分析出受众的关注点、知识盲点分别是什么,随后才着手策划这个新闻专题,非常有针对性。

《纽约时报》对于发行渠道也进行了创新,他们率先将“雪崩”转制成电子书,一本卖2.99美元,其原版内容均为《纽约时报》的优质新闻报道。

网站前期大量的点击和浏览为纸质报纸和电子书的销售做了宣传和铺垫,后者更像是对于网站内容的实体化珍藏版本。

《雪崩》似乎成了一块可以垦荒的孕育着无穷商业价值的宝地,知名技术博客Gigaom.com创始人奥姆?马利克(Om Malik)提出更大胆的想法:“为何不在特稿当中植入雪橇和羽绒服的广告呢?”



穆雨薇:关于《雪崩》的褒贬不一的评价

《雪崩》为沉寂已久的传统媒体走出困境带来了新的生机。当很多报社都将网络媒体当成纸质媒体的复制品时,《雪崩》对此做出了突破性的表率,它并非简单地将文字、图片、视频拼凑在一起,而是真正实现了“报网融合”,通过流畅的连接和叙事,将事故发生的背景、过程、后续处理以及每个当事人的口述娓娓道来。

《纽约时报》的图像主管史蒂夫?都依内斯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们一直在尝试对《纽约时报》网站重新设计,开创更多类似于“雪崩”的项目,将多媒体元素整合在故事当中,形成一个连贯的框架。

《雪崩》的成功证明了互联网的交互性和用户体验,都是纸质媒体所无法媲美的,这也能够让许多纸媒从业者开始重视网络新闻媒体的巨大潜能。美国新闻主编协会(ASNE)称它“为在线报道树立了新标准”。

科技博客创始人奥姆?马利克兴奋地称:“《纽约时报》的管理层真该赌一把:斥资2500万美元打造100个类似‘雪崩’的项目吧!”

但也有很多人对《雪崩》持质疑态度,认为它不能代表未来网络新闻的发展方向,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的新闻奢侈品。《大西洋月刊》撰文写道:“雪崩不会是新闻产业的将来,它仅仅是一个创新罢了,而并没有为新闻报道带来彻底变革。”

对于这一新闻作品的质疑,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


其一,过于高昂的制作成本让媒体人望而生畏。

《纽约时报》拒绝透露《雪崩》的制作成本,但有传闻称花费了25万美元,因此被戏称为只有《纽约时报》这种“高帅富”媒体才能玩得起的奢侈品,而该项目能否实现收支平衡仍是未知数。

全球著名媒体与软件公司Atavist就曾有过失败经历,他们先于《纽约时报》两年尝试制作多媒体故事,每个故事同样售价2.99美元,但最后因为入不敷出而停止该项目。


其二,类似《雪崩》的作品很容易让读者陷入审美疲劳。

《雪崩》之所以能够轰动一时,是因为别具一格的多媒体呈现方式吸引了读者的眼球。但交互式的制作模板很容易被模仿,新鲜劲过了,读者的兴趣度也会降低。

Scroll Kit公司的联合创始人科迪?布朗仅用一小时就复制了另一个版本的雪崩,这还引发了一场与《纽约时报》的版权纠纷。

而且在浏览《雪崩》时,读者更倾向沉迷于变幻莫测的多媒体元素而非特稿本身,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其三,《雪崩》的策划耗时半年,这有损新闻的时效性和新鲜性。





陈力丹教授定义“新闻是对客观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叙述”,从这个角度来看,《雪崩》这个作品不能严格算作新闻作品,更像一个由新媒体精心打造的艺术品。

但笔者认为,对《雪崩》的这点质疑或许有失偏颇,它的各方面价值被忽略了。事实上,读者们能通过这篇特稿了解到雪崩发生的原理、可能出现的雪崩情况以及自救措施。

《雪崩》不仅是一个好看的花瓶,而且是一则以公众利益为出发点的报道,为以后传统的新闻报道形态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方法和技术手段。

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越来越倾向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这使得信息变得短小而精悍,也让现代人的阅读走入了碎片化,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所言:“信息消耗的是接收者的注意力。”我们本以为读者面对着长篇累牍、含义深刻的新闻特稿早已丧失了耐心,而《雪崩》则让传统新闻人看到了创新和变革的希望。“内容为王”固然应当继续被奉为圭臬,而玩转多媒体似乎也成为生存下去的必备法宝。

未来充满着挑战,正如《大西洋月刊》的评价,虽然《雪崩》已经在新闻作品的内容生产上实现了漂亮的飞跃,但依靠发行和广告的传统盈利模式的禁锢仍没有被突破。新闻界能否“雪崩”出更多具有颠覆意义的新闻产品?一切尚待观察。



陈力丹:中国的传统媒体能从《雪崩》的成功中获得什么?

在网络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媒体如何应对已是现在的热门话题。历史上新的媒介形态冲击原有媒介形态的事情已经很多了,但是这一回不是一些媒介形态是否替代另一些媒介形态的问题,而是不同媒介形态的有机融合。我们较多的传统媒体只是简单地以建立自己的网站来应对新媒体的挑战,这显然是无效的。

这里介绍的获奖新闻作品《雪崩》,就我国传媒的观念认识和技术水平来说,并非可以直接搬过来,不过我们从中应看到观念上与外国同行的差距。

观念不解放,即使有钱也做不出像样的作品。新华社前些日子做了一部不亚于《雪崩》的作品《三北防护林》专题片,由于软件技术上的实力不够,靠巨大的人力、物力一点一滴地堆上去精工细作,花费天文数字的钱,做出来很好看,但没有新闻时效,技术上无法推广。

现在新闻报道的新媒体方式已经多样化了,但我国传媒这方面的创新还很少。《雪崩》整体上我们难以效仿,但每一类具体的表现方式,我国的传统媒体都是可以在网上呈现的,问题在于我们想到了吗?关于某一连续性事件的网上四维(立体空间+纵向时间)报道模式、网上新闻图片的游戏报道方式、新闻“众包”或“众筹”的采访模式,在外国已有不少成功的案例,而在我国的传媒界目前尚没有看到。

每当我们看到人家的关于新闻报道的最新样式之后,不能总是惊叹一番,而要给自己提出问题:我们为什么没有想到,为什么在创新思路上总是跟不上?目前至少可以做的是:看到人家的最新报道方式后,想一想在已有的条件下,我们能够借鉴哪些?例如“大数据”,这个词我们说了不少了,其实真正运用大数据进行新闻报道的传媒案例很少。

我们在技术上是可以做到的,问题在于我们的传媒人在既定的报道模式中安闲惯了。

今年春运和春节期间,央视与百度配合,通过电视新闻展现了春运、春节期间全国人民生活生产中各种类型的大数据。

例如当下全国铁路运输中最热、次热的铁路线在哪里,乘坐火车的人的年龄、性别结构,甚至当下春节年夜饭吃什么、春节红包发放特点、多少人春节相亲、多少人过节陪父母、商圈的热力图、烟花燃放情形等全国宏观图景,以往我们是无法即刻、精确地获悉的。

所以,每年传媒关于春运和春节的报道,充斥大同小异的情感个案,连报道者自己都觉得厌烦了,何况受众呢。现在通过网上大数据,可以轻而易举地即时获悉,电视台再以形象化的动画方式加以即时、宏观而精确的展现和报道。

然而,除了今年央视《晚间新闻》节目在春运和春节期间集中采用了大数据外,至今几个月了也没见到新闻报道中再有什么新思路、新动作。想不到,还能谈得上做到吗?

通过观看《雪崩》,应该想到很多、学到很多。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stxPi%2BSk9Re1RrXH8

57#
发表于 2015-9-8 23:22: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殷玉鑫 于 2015-9-8 23:28 编辑

【案例】
中国记协主席田聪明:设立专家审核委员会 是保证“两奖”权威性的重要举措

           长期以来,全国新闻界对“两奖”(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的普遍期望是要不断提升各个奖项的权威性。这无疑是正确的,我从担任评奖委员会主任开始,就一直在为此而不断学习、调查、思考,适时集中可行意见来改进评选工作。
何谓权威性?
一般来说,就是评选出来的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和获奖者都能够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新闻界大多数人的认可。
获奖作品,从新闻角度讲,应该是精品;从写作角度讲,应该是范文。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应该是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的代表。
那如何保证权威性?
其基础是提交定评委员会投票的候选作品和候选人,个个都要能树得起,站得住。也就是说,要通过层层审核选拔,尽可能把那些确实优秀的报上来、留下来,而把那些相形见绌特别是“有毛病者”挡在外面或者淘汰出去。从而保证定评委员会委员投票时,真正能够做到“好中选优”。
这个能不能做到?我认为比较难,但通过不断改进《评选办法》和努力工作,可以做到越来越好。
那用什么办法呢?
根据这些年的实践,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好定评会前的审核工作。
这项工作包括制定比较符合实际、全面和有可操作性的评审标准,然后严格按照标准组织审核、确定候选作品和候选人,从而确保每个参评作品、参评者都是符合标准的。这样到了定评会上,再经各评委仔细审看、审听,进行分组和集体讨论评议,作必要筛选淘汰后通过无记名投票评选。这样,无论评上哪一个至少都是合格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定评会的投票主要是履行评选程序,即“好中选优”。
从这些年“两奖”评选工作实践来看,我想着重强调两点:
第一,近七八年来,“两奖”评选的审核工作是逐步加强的,而在定评会前设立专家审核委员会这一程序,既是历年各项审核措施的延续,也是进一步加强审核工作的重要举措。
专家审核委员会有两个显著特点:
一是审核委员比较专业和超脱。委员们都是来自新闻教学研究机构和新闻媒体的专家学者,以及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经实践证明有所造诣的专业人才。他们中很多人专业水准高、责任心强,并且与参评作品、参评者没有直接的个人利害关系。所以,即使参评作品、参评者中存在一些之前没有被发现的“毛病”和“瑕疵”,一般也难以从他们手上“滑过去”;
二是委员们都按照《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办法》(以下简称《评选办法》)规定的评选标准,对参评作品、参评者进行全面审视,包括政治问题、导向问题和专业技术性问题等。每个委员都可以畅所欲言,讲审核意见和依据,包括对同一件作品、同一参评者的不同意见和依据。这些意见和依据不管全面与否都允许,并都将如实提交评奖办公室。而评奖办公室则本着既充分尊重审核委员会各委员的意见,又充分尊重新闻工作者劳动的原则,将参评作品、参评者的实际与《评选办法》之规定反复比对、与报送单位和推荐者充分沟通下判断、作处理。对规定不明确或分歧大的,则提出处理意见向定评委员会报告。

我对审核委员会还有一条期望,就是当届审核工作结束后,要通过综合分析,对年度新闻报道总体评价,对采编队伍的培养提高、对采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如何改进等提出意见建议。去年的报告我们已转发到各省区市记协、各新闻单位及各新闻教学研究机构,供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参考。


2008年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束后,评奖办公室就集中精力修订《评选办法》。经反复调研论证,广泛征求各省级(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记协和新闻单位的意见,于2009年报中宣部批准实施,为审核评选确定了“准绳”,并得到了比较严格的坚持。
几年来,《评选办法》的基本框架没有变,但由于每年都会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反映出一些新问题,所以一般要在下年《评选办法》中作些完善和调整,主要是加强审核工作。比如:
——不断强调所有平面、广电、网络媒体,不论是参评新闻作品还是参评人选,都可以按照《评选办法》规定的评选标准进行推荐和报送。这是“入口”,既鼓励广泛参与、踊跃推荐、报送,又坚持严格执行标准。
—不断强调]“宁缺毋滥”,就是所有奖项数额“上要封顶、下不保底”[size=1.0625]。还实行了退出机制,就是不论什么时候获得的哪项奖,只要发现确有问题即取消其获奖资格。这是各级审核工作中必须坚持的大原则。
——除5家中央新闻单位直接报送外,其他单位的参评作品、参评者全部实行推荐、报送、定评三级评选制。其中,在大小新闻单位内部,必须经过全体编辑记者民主推荐、领导班子集体研究、评委会评选,这是最基础的审核。
——推荐单位、报送单位评选出参评作品、参评人选后,都要在本单位、本地区网上公示不少于5个工作日。评奖办公室在定评前、定评后再各公示一次,每次不少于10个工作日。对公示中的举报都进行认真核查,凡属违背《评选办法》规定的都“拿下”。这是不同大小范围的公开审核。
——规范了评委会构成和评委条件、推荐程序和回避制度,规定了评委在评选活动中的纪律、罚则等,最后公示名单。这是审核工作的组织保障。
——定评会从各省区市记协轮流承办改为集中在北京举行,以减少评奖办公室和定评委员会受到的干扰,能够自主、公正地按《评选办法》行使审核和评选职能。
——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规范的“秩序”,主要由《评选办法》《报送通知》《评选细则》《日程安排》等构成。这就可从实体规定和程序规定上保障审核评选工作的顺利开展。
去年,我们又采取了进一步加强审核工作的新措施。主要措施有:一是把自荐、他荐到评奖办公室的参评作品、参评者交由相关报送单位审核,改为由评奖办公室直接审核并与自荐、他荐者及所在单位沟通,纳入评选程序。这样既可避免在某个环节上将好作品和优秀参评者可能被以种种名义挡在外面,又加强了审核工作。
二是新增了11家新闻教学研究机构作为参评作品的报送单位,既增加了优秀作品报送的新渠道,又可探索一些推荐、报送、评选工作的新的做法和经验,以完善审核工作。
三是在定评会前增设专家审核委员会,这是保证评奖权威性的一个重要举措。
在整个审核和评选工作中有一个问题常常不被一些人所理解。在今年参评材料公示中就有一条批评意见,说中国新闻奖存在“照顾”的问题。
所谓“照顾”,就是在“统筹考虑”中强调在同等条件下,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欠发达地区和地市的参评作品、参评者适当作些倾斜。还有就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各省区市最好“不要剃光头”。实际上,这个“照顾”是有前提的,就是“同等条件”下,而且一般是三等奖,数量也有限。
我从来不回避,“两奖”的评选中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问题,我们虽然在《评选办法》中做了些规定,但目前还不具备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条件。如中央和地方新闻单位、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新闻单位,在新闻资源、传媒人才等方面确实存在不可比的情况,竞争不够平等。这与高考中对少数民族考生适当加分一样,我觉得还需要保留一个时期。因为我们评奖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要通过评选活动并按年度评选出优秀作品和获奖者,能够树立榜样、增强凝聚力,以激励全国的新闻工作者更积极主动地为做好新闻宣传事业而共同努力。
第二,几年来加强审核工作的各项措施是正确的,是符合实际的,也是有成效的。
评奖办公室同志跟我说,今年加上自荐、他荐作品比去年增加了200多件,但评奖办公室审核出的问题和公示中收到的举报均大大减少,作品的整体质量明显好于以往。在去年中国新闻奖评选中,中国记协首次增设审核委员会,从742件参评作品中审核出
338件参评作品存在明显瑕疵,占参评作品的45.6%。今年,审核委员会从856件参评作品中,审核出300件作品有差错,占参评作品的35%,比上届同比下降了10个百分点。这中间既有几年来不断加强审核工作的效果,也有去年增设专家审核委员会这一重要举措以来的积极作用。这也说明社会各界特别是新闻界对新闻评奖工作的重视程度在逐步增强,“两奖”的权威性也在逐步提升。

这个效果主要是导向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过包括专家审核委员会在内的各级、各种审核工作,不断为定评委员会的评选真正做到“好中选优”而努力,“一般中选好”的情况在逐步改变;二是促使各推荐单位、报送单位在组织评选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本级评委会投票前的审核工作;三是更重要的影响,通过剖析各级审核出来的各种问题,进一步提升了新闻报道的采编质量和新闻工作者自律的自觉性。每一条认真的审核意见都会迅速通过各种途径传到广大编辑记者那里,使他们从中得到了警示:新闻工作者和做采编工作必须严谨才行!这是一个重要的职业精神导向。
中央现在正在开展“三严三实”教育活动。我的理解,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就是要使我们每个人“精心做好自己职责内每一天的每一件事”
对审核工作来说,对参评作品和参评者的推荐、报送材料,必须“一字一句一标点、一分一秒”地审看、审听,这就叫认真、唯实。“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啊!
现在我们有一些编辑记者乃至负责人,浮躁情绪比较大,往往忽视“严”和“实”。前年有一件省报的参评作品很不错,但把诸葛亮《出师表》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中的“勿”,写成了“莫”。语意总的没错,但一个字写错了。如果在审核中不是很严、很实,就很容易“滑过去”。我接到评委意见后就问用引号没有?一查用了,我就说那就是“硬伤”。按《评选办法》一等奖是得不了了。

中国新闻奖评选工作中贯彻“三严三实”精神,就是要继续解决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和失之于“人情”关系等问题,切实把《评选办法》的各项规定真正落到实处,进一步增强“两奖”的权威性。
根据中国记协主席、中国新闻奖评选委员会主任田聪明在7月14日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审核工作会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录音整理)


来源:中国记协的微博
http://card.weibo.com/article/h5/s#cid=1001603884853291563762&vid=3738707242&extparam=&from=&wm=0&ip=171.220.56.8


58#
发表于 2015-11-2 21:04:2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揭晓
新华网北京11月2日电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评选11月2日揭晓。来自全国报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新闻网站的294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其中特别奖4件,一等奖47件(含10个新闻名专栏),二等奖91件,三等奖152件。
    获本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的解放军报、新华社通讯《生命线在强军兴军伟大征程中闪耀——习近平主席、中央军委领导和推进新形势下军队政治工作纪实》主题重大、气势恢宏,文章系统深刻地阐述了习近平同志建军治军的重要思想初步实践成效,是新闻性、思想性、艺术性高度融合的新闻精品。人民日报评论《标注共产党人的精神坐标》有机结合来自基层一线的深入采访实践与精辟理论辨析,从价值追求的角度,刻画政治生态的变化,挖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内涵,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新华社通讯《更高举起改革开放伟大旗帜——写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史料丰富精准,事例典型,写作精到,历史纵深与现实画面自然呼应,是纪念小平同志诞辰的代表作。中央电视台电视系列《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用深入基层的采访,客观真实的记录,大胆创新的手法,向海内外观众生动展示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发了公众对传统家教和“家国情怀”的强烈关注与思想共鸣。获一等奖的江西日报文字消息《项目审批“长征”698天 泰豪动漫变“动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专题《巡航钓鱼岛亲历》、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电视访谈《住在涵洞为讨薪》、北方网网络访谈《“当代鲁班”的中国梦》等作品采访全面深入、报道生动鲜活,彰显了记者敏锐的洞察力和专业的新闻素养,展现了主流媒体对中国改革发展进程的深入观察思考。获新闻名专栏的中国纪检监察报《方圆谈》、新华日报《漫说快评》、西藏人民广播电台《驻村夜话》、新华网《数据新闻》等栏目紧扣社会热点,主动设置议题,创新报道语言,立足小切口,讲好大故事,体现了媒体敢于发声、引领舆论的责任担当,展现了良好的品牌影响力和传播力。
    据悉,中国记协将于11月8日记者节举办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颁奖报告会。

来源:新华社
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5-11/02/c_134775536.htm


59#
发表于 2015-11-10 22:56:5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摄影记者退出新闻奖评选 涉嫌用技术修改图片

中新网11月10日电 据外媒报道,被誉为“澳大利亚普立兹奖”的澳大利亚新闻摄影最高荣誉“沃克利奖”,将于下月3日公布年度摄影记者得主,但入围最后3强之一的新闻集团旗下《先驱太阳报》摄影记者凯尔德,被揭发其中一幅作品经过改图,日前主动退选。

据悉,这次涉嫌用电脑改图的新闻图片,于今年3月在墨尔本动物园拍下,显示小猩猩Kimye趴在一只大猩猩身上。报道称,凯尔德利用名为“复制”的技术,将原照片中的一条稻草删掉。拍摄同一场面的另一名摄影记者发现此事,向主办单位沃克利基金会投诉,指专业摄影师不应利用技术改图。

基金会署理行政总裁格雷厄姆表示,凯尔德其中一张参选作品经过修改,违反大会规定。格雷厄姆重申,摄影记者有责任如实记录历史时刻,故大会要求摄影记者提交准确及未经修改的相片。

这是沃克利基金会数月来第二次失误,传媒机构Fairfax早前被指参选图片的描述涉嫌抄袭澳大利亚《时代报》同一新闻故事的图片。


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www.mediaob.com/overseas/2015/1110/3890.html
60#
发表于 2015-11-11 11:24:4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羊城晚报“红色娘子军”报道获两项中国新闻奖

《羊城晚报》2014年4月20日头版荣获中国新闻奖报纸版面一等奖

  昨日,第十六个中国记者节,羊城晚报政文部编辑孙焰在北京参加了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颁奖报告会,现场聆听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致广大新闻工作者的节日问候。
  羊城晚报2014年4月20日一版荣获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报纸版面一等奖,孙焰是版面编辑。而羊城晚报文字系列《红色娘子军精神·薪火相传》获得了二等奖。
   不解的情缘
  两个奖项都与红色娘子军这支神奇的队伍有关联。
  红色娘子军与羊城晚报有不解情缘。
  1980年《羊城晚报》复刊,海那边的几十名红色娘子军战士就开始通过别人为她们读《羊城晚报》了解国内大事。听人读《羊城晚报》,一听就是几十年。2007年10月1日,《羊城晚报》创刊50周年之际,王运梅等11位红色娘子军老战士托人捎来了联合署名的贺信,信中称:“羊城晚报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玫瑰,她在我们晚年的精神生活里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芳香而迷人。”
  除了贺信,还有11位老战士亲手编织的红军斗笠、亲手收种的胡椒粒,“希望羊城晚报像斗笠一样,永远为广大读者遮风挡雨,撑起一片蓝天;希望晚报人像胡椒一样,生动辛辣地反映民生。”
  2007年11月,羊城晚报记者专程赴琼,探访红色娘子军。2011年,红色娘子军组建80周年,时年102岁的王运梅、99岁的卢业香、99岁的潘先英、97岁的符月雅说出了她们共同的心愿:到广州去,面谢《羊城晚报》。这一年的8月24日,“红色娘子军后代亲友团”来到广州,向羊城晚报送上了4位红色娘子军老战士的感谢信。
  2014年1月初,最后一名红色娘子军卢业香老人病重入院。听到消息后,羊城晚报的新闻工作者陷入了思考:面对这样一支神奇的队伍,我们到底可以传承什么?
   一样的信仰
  于是,羊城晚报派出精干力量三赴海南,上北京下深圳,追寻着红色娘子军当年的革命足迹,梳理了这支队伍的传奇历史,寻访了红色娘子军的后人、党史专家、艺术家、琼海市领导,让红色娘子军的精神穿越时空,光照当下。
  在追寻的过程中,羊城晚报的年轻记者们也一步步清晰起来——她们所追求的,是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中国;她们所期盼的是一个“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她们离我们并不遥远,即使时代有所不同,但她们与我们同样实践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做人准则。
  这是红色娘子军的信仰,也是羊城晚报新闻工作者的信仰。
  此时此刻,故人远去,但我们相信,精神永存。
来源:羊城晚报
http://news.sina.com.cn/m/pm/2015-11-11/doc-ifxknutf1684129.shtml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