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与传媒有关的电影

[复制链接]
81#
 楼主| 发表于 2012-6-29 13:14: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2-7-6 16:39 编辑

白净在汕大
//@PhilipKuai: 追!//@DW_CH:同荐,第一部已看过,第二部是大爱的The West Wing的创作者新剧,义无反顾正要追
@蒋方舟推荐两部最近正在追的和新闻行业剧,一部是日剧《命运之人》,以日本1971年西山事件为故事原型,讲新闻自由和政府管制之间的关系,一部是美剧《新闻编辑室The Newsroom》,讲新闻理想和新闻现实之间的关系。都很紧凑精彩,是近几年追过的剧里最让我激动的,力荐。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轉發(874)
|
評論(210)
今天12:12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
收藏|
評論
2分鐘前
來自Weico.iPhone
82#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16:40:46 | 只看该作者
新闻编辑室.The.Newsroom...

83#
 楼主| 发表于 2012-7-9 12:35:55 | 只看该作者
新闻人艾君//@中国记者杂志:片子拍得不错,而且两个女记者都是新京报的,可见新京报受欢迎。明星纷纷做视频,这是要抢占舆论市场啊!@新闻实践
@姚晨
@搜狐视频【《姚望》 第1集:我是女生】演完《搜索》后让@姚晨
对记者这个职业产生兴趣,与搜狐一起,探望中国记者职业现状,成就5集纪录片《姚望》。http://t.cn/zWcfIj1



轉發(368)
|
評論(45)
今天10:38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3)|
收藏|
評論
84#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22:09:5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闻编辑室》:新闻人的理想主义2012-07-17 03:20:30 新京报

《新闻编辑室》讲述的是虚构的ACN电视台的故事,现实中还真有ACN电视台,不过全称是“美国收藏电视网”(America's Collectibles Network),2000年已改名为珠宝电视台。
  《新闻编辑室》The Newsroom
  编剧:阿伦·索金
  主演:杰夫·丹尼尔斯
  集数:10 播出电台:HBO
  这是部被美剧迷们冠以“神剧”称号的HBO新剧。说它“神”,一方面是因为它有位神级的创作人和编剧——阿伦·索金,他的作品有拿奖到手软的美剧《白宫风云》和奥斯卡大热门《点球成金》《社交网络》。另一方面,本剧神在勇气与情怀,以及连珠炮般的精彩对白以及海量丰富的信息量,该剧用一往无前的理想主义精神促使观众反思新闻现状,正视社会问题。
  《新闻编辑室》讲述了一群电视新闻人打破常规实践新闻理想的故事。毫无疑问,本剧较快的语速、密集的对白、较为复杂和深奥的理念交锋以及理解剧情所需的对美国政治、历史的大量知识积累,绝对会将大多数只想从美剧中求得娱乐快感的观众拒之门外。但本剧也是美剧中极为稀有的对美国电视新闻业进行深度剖析,切中时弊,能跟观众进行观点交锋、思想碰撞,给人以启迪和教益,促使观众反思现实、重新认识社会并采取行动的剧集。
  针对较为专业高端与严肃枯燥的新闻故事主线,本剧通过鲜活的角色和纠结的情感作为制造活泼氛围的调剂。而每集的新闻主线均聚焦对美国社会有着重大影响的真实事件,如第一集的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第二集的歧视移民议案,第三集的茶党崛起……通过对这些事件的报道,展现这群新闻人的专业素养、客观视角、不屈意志以及理想主义精神,同时折射美国电视新闻界为了收视率讨好观众与不迎合观众展现新闻个性之间,电视新闻服务公众、针砭时弊的责任与电视台广告收益、幕后利益之间的复杂矛盾,以及美国社会的种种问题,堪称了解美国电视界与美国社会的一面镜子。剧中朝气蓬勃的理想主义以及不向现实妥协的精神相信也会对国内观众产生某种触动。□列文
  ■ 编剧访谈
  中立并不总是对的
  记者:《新闻编辑室》中的新闻事件都将是来自真实世界的吗?
  阿伦·索金:是的,这样可以增加真实感。观众们就是希望看到真正的新闻是如何制作的,他们想到幕后去看看。当然由于电视剧制作周期的原因,我们选择的新闻在播出的时候已经没有那么新了,但这也有好处,一方面观众比角色们更了解这些新闻,看起来自有一番乐趣;另一方面也让这些角色在分析评价新闻的时候,表现得比我们当时更睿智。这里我还要澄清一点,这部剧里虽然新闻都是真实的,但角色并没有现实中的原型。
  记者:《新闻编辑室》核心主角威尔一改传统有线电视新闻主持人客观温和的播报方式,经常直截了当地传达出他自己的看法。有人说这是你在通过他的嘴表达你的政治观点?
  阿伦·索金:不是这样的。我只是一个说故事的,我不会给别人洗脑,对着观众说教。我所接受的培训和教育,以及所有的经验都是剧本写作方面的,我不擅长政治和媒体的那一套。如果真让我和正经记者辩论一番,我这个门外汉很快就会露出马脚的。我很多时候都在写比我聪明的人的故事,我笔下的这些角色比我知道得多,我能把他们塑造好是因为我可以模仿他们。我是在一群比我聪明的人中长大的,我喜欢他们睿智的语言。我可以模仿他们的那种语言,但这并不代表我自己有多睿智,只是鹦鹉学舌罢了。
  其实比起政治,我更为关心的是媒体在“客观报道”方面的偏差。现在没有人会用“撒谎”这个词了,突然间一切都变成“不同观点”。正如剧中威尔所说,如果哪一天众议院的共和党议员提出“地球是扁的”,那第二天《纽约时报》就会登出大标题“民主党与共和党未能对地球的形状达成共识”。我觉得中立并不总是对的,不是所有争论都有正反两方,我认为只有事实真相才是最重要的。看到新闻媒体对事实真相置若罔闻,刻意去追求表面形式上的客观中立,这让我很困惑。
  编译:尼莫
http://www.bjnews.com.cn/ent/2012/07/17/210705.html



85#
 楼主| 发表于 2012-7-20 18:42:36 | 只看该作者
姚望第1集:我是女生


86#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22:09: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2-8-2 22:18 编辑

【案例】
[世界周刊]逝去的华尔街日报记者:《坚强的心》

 2007年05月27日 21:42 来源:CCTV.com

进入[世界周刊]>>
CCTV.com消息(世界周刊5月27日播出):点击观看视频〉〉〉
诱骗丹尼尔去采访的伊斯兰极端分子

丹尼尔的妻子

2002年2月底,美国驻巴基斯坦卡拉奇理事馆接到了一盘录像带,里面失踪了一个月的美国华尔街日报记者丹尼尔正在接受审讯,在人们还没来得及看清前,那个身着休闲服的男子已人头落地……
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如今被搬上了银幕,由丹尼尔的妻子的回忆录《坚强的心》改编的同名电影。

2002年2月底,美国驻巴基斯坦卡拉奇领事馆收到一个蒙面人送来的录像带。
在明晃晃的匕首下,失踪了一个多月的美国《华尔街日报》记者丹尼尔·珀尔正在接受审讯。
问:“你的使命?”
珀尔:“我的目的是和平、友善。”
问:“最终目的?”
珀尔:“使东西方的恶意得到善意的弥合,得到沟通。”
问:“家庭成员历史?”
珀尔:“我的父母和我都是犹太人,我的妻子是法国人。
话音刚落,突然,一个杀人镜头在录像带里出现,一个头发零乱、身着休闲装的男子头颅落地,人们还没来得及看清楚倒地者到底是不是丹尼尔·珀尔……
【康辉】2002年惊心动魄的这一幕也许您还有印象。那一年,有19名记者因公殉职。而到了2006年,美国打响反恐战争的第6个年头,这一数字增加到了一百人,其中不少是被武装分子绑架杀害的。
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最近被搬上了银幕。本周一(2007年5月21号),根据丹尼尔的妻子马利安妮的回忆录《坚强的心》改编的同名电影在戛纳电影节上举行了首映式。人们在感受那场由记忆碎片交织成的狂风骤雨的同时,也在感受着丹尼尔·珀尔夫妇坚强的心。
丹尼尔·珀尔,美国《华尔街日报》驻南亚首席记者,在家人眼中他富有爱心,在同事眼里他敬业有才。可是,谁会想到,2002年1月的巴基斯坦之行竟会成为他的死亡之旅。
2001年底,911事件阴云未散,美国的一个民航班机上,再次上演惊魂一幕。
将炸弹藏在鞋子里的英国人理查德·雷德试图在机上引爆炸弹被及时阻止并抓获。警方怀疑他的背后也有基地组织的影子。
调查这名“鞋子炸弹袭击者”的背景正是丹尼尔卡拉齐之行的主要目的。911之后,丹尼尔一直在追踪报道基地组织,还一度想去战火纷飞的阿富汗。不过,由于夫人有孕在身,丹尼尔将采访方向转向了巴基斯坦的一些秘密激进组织,试图挖出他们与基地组织的关系。当时,一位自称巴希尔的男子自称认识一位与基地组织有来往的穆斯林长老,并且能安排采访。
1月23日,巴基斯坦卡拉奇的大都市酒店,是丹尼尔和穆斯林长老约定见面的地方,谁曾料想长老没有现身,丹尼尔被接上了一辆白色出租车,走进了绑架者们设计的圈套……
在丹尼尔失踪四天后,1月27号,卡拉齐当地媒体收到自称为“恢复巴基斯坦主权运动”组织的邮件和丹尼尔被枪指着头的照片。邮件中指责丹尼尔是美国间谍。
1月28日,《华尔街日报》发表声明,声称丹尼尔与美国中央情报局无关,要求放人。
1月30号,绑架者要求美国释放关押在关塔那摩的几名嫌犯,否则将在24小时内处死丹尼尔。
2月1号,美国驻伊斯兰堡使馆收到绑架者邮件,索取200万美元赎金。
2月4号,已经怀有5个月身孕的丹尼尔的妻子玛丽安妮发表声明,恳求绑架者放人。
2月底,丹尼尔被斩首的画面在网上传播开来。
五星期后,在卡拉奇市郊的一处墓地,人们找到了丹尼尔·珀尔被斩首后留下的残尸……
据事后披露,在临死前,丹尼尔还拒绝下跪。在绑匪拍摄的照片中,他面带笑容,做出胜利的姿势。
玛丽安妮说,“我知道丹尼不曾向他们低头乞怜过。这就是我所说的坚强不屈的心灵,坚持信念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的人。”
【康辉】不少媒体猜测说,丹尼尔是因为过深地卷入了对基地组织的调查而招来谋杀。其实,关于丹尼尔的死因至今也没有明确的说法。不过,我们从他妻子的回忆录和这部以记实风格拍摄的电影里却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丹尼尔当年甘冒生命危险去追踪新闻的理由。
在与丹尼尔失去联系两个小时后,一个留在饭店里、已经怀有五个月身孕的玛丽安妮开始觉察出了异常。因为平时他们俩要是不在一块儿,总会时不时地通个电话,发个信息。
她与美国领馆联系,开始了寻找丈夫、追踪凶手的艰难过程。
不久,艾哈迈德·奥马尔·赛义德·谢赫落网。这位在英国长大的伊斯兰极端分子,就是以“巴希尔”的名字诱骗丹尼尔·珀尔前去采访的那位男子。但他说,他并知道丹尼尔的下落,因为他只管把丹尼尔诱骗上钩,其他的事由别人去做。
而另两位凶犯则供认得到了不同指令,一个说绑架是为了勒索钱财,一个说是为了向美国示威。
911后,美国对藏匿在阿富汗的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武装发动战争。
作为《华尔街日报》南亚首席记者,丹尼尔采写了巴基斯坦一些激进组织与基地组织有关的调查报道,这让他在西方名声骤升,也让他成了激进组织的眼中钉肉中刺。
丹尼尔·珀尔,出生于美国一个犹太人家庭。他在欧洲工作时结识了信仰佛教的法国记者玛丽安妮。两人结婚后,他的同事说,丹尼尔只关心三件事:新闻、老婆和没有出世的孩子。
“我和我的妻子因为共同理想而相爱,我们决心这一辈子要努力为不同文明之间搭建对话的桥梁。”丹尼尔在接受有线电视新闻网的采访时曾袒露自己的心声。
他希望多做一些采访,多写一些有分量的稿件,让美国人对阿富汗周边的情况多一些了解。
不过在反恐大背景下,他的犹太人美国记者的身份已成为某种标签。“美国中央情报局特工”、“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的间谍”、“印度派来的奸细”等等,这是绑架者对丹尼尔的指控。尽管《华尔街日报》多次出面澄清,但事与愿违,丹尼尔最终遭遇了不测。失去丈夫的玛利安妮真切地感受到了恐怖主义离她有多近。
但在随后发表的声明中,她理性地说,无论是公众还是个人,都应当检讨对恐怖主义泛滥的责任。而这也正是她同意拍摄〈坚强的心〉这部电影的初衷。
玛利安妮·珀尔:我觉得这部电影不仅仅是关于我和丹尼尔,也不仅仅是拍了一部电影,不是为了出名或者是赚钱,而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意识到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的真实状况。
(English) MARIANE PEARL SAYING::" I feel that, that was what I felt from the beginning, that it is not about us, it is not about making another movie, or it is not about being more famous or making more money or any of that. I think that it is about a situation in the world that everybody is aware of."
【康辉】这个世界的真实状况是什么?在2004年的一次演讲中,玛丽安妮对此有过一番阐述。她认为这个世界上既有文明之间的偏见和分歧,也有文明之间共通的地方,那就是善良、宽容和正义。她不同意所谓文明的冲突的说法,而是相信以宽容的心态、坚定的信念不懈地去沟通,最终可以弥合分歧。
2007年5月21日上午,玛利安妮带着她与丹尼尔的儿子、5岁的亚当出现了在影片《坚强的心》的首映式上。在记者招待会上,出现了一个意外的片断。
美国cnn记者恳请玛丽安妮的原谅,因为他5年前在丹尼尔遇害后问了玛丽安妮这样一个问题,你是否看过你丈夫被斩首的录像带。
问:“你现在能否原谅我,当时,我做了一件记者必须做的蠢事。。。”
答:“我接受你的道歉”
玛丽安妮的宽容赢得了现场的掌声。“他们要扼杀我的欢乐,因此,我将再度展现欢容。他们要让我瘫痪,所以我将行动起来。他们要使我噤声,所以我将大声疾呼。”——玛利安妮
在片中扮演马利安妮的安吉丽娜·朱莉对马利安妮的宽容大度感慨不已。她说,马利安妮是最有理由心怀仇恨的人,可是她没有。
安吉丽娜·朱莉:我的天啊,我真的不敢想象。自己如果处在当年玛丽安妮的状况下会怎样。要渡过那段日子,还要面对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对一个不习惯这样的人来说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更何况她本人还是一名记者。
(English) ACTRESS ANGELINA JOLIE SAYING:"There where the scenes that where paparazzi and I felt sorry for her, because thinking about ... my God what this must be like in that situation that I really can't imagine. Going through that and having that amount of media coverage for something as difficult as that and for someone who is not used to that and somebody who is a journalist herself. I was more fascinated but I really couldn't imagine it."
朱莉说,正巧她在拍戏时也有六个月的身孕,所以对马利安妮当年的处境更有感触。
安吉丽娜·朱莉:拍这部电影改变了我对生活的态度……也改变了对狗仔队的看法……
变得更加坚强的还有两位老人。
2007年3月15日,关押在关塔那摩美军基地的嫌犯哈立德·穆罕默德供认,他亲手执行了对丹尼尔·珀尔的斩首。
得到凶手的消息,丹尼尔的父母并没有预料中的激愤。他们说,现在他们的任务是管理好丹尼尔·珀尔基金会,希望能消除夺去他们儿子生命的仇恨和误解。
丹尼尔·珀尔基金会,是马里安妮和丹尼尔的父母在他死后设立的。目前,基金会开设了针对穆斯林新闻工作者的奖学金,组织音乐会和各种交流活动,以促进犹太人、穆斯林和其他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
【康辉】丹尼尔·珀尔走完了他38年的人生之路,他的家人正努力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他的事业。丹尼尔的姐姐塔玛拉说,对于丹尼尔的死,人们可能会产生两种不同的反应。一种是从此对这个世界抱有恐惧之心,还有一种是陷入复仇的火焰中不可自拔。这两种反应都在无意中继续制造世界上的不合与分裂。而这并不是丹尼尔所希望看到的。

http://news.cctv.com/world/20070527/101544.shtml
87#
 楼主| 发表于 2012-8-16 11:04:02 | 只看该作者
鄢烈山回复@麻团麻花的老爸:多谢支持个人写史,见证中国。 //@麻团麻花的老爸:在方所买了白纸黑字
@鄢烈山周实先生的小说「闲人外传」出版了,可惜是在台湾!写了九个终生献给新闻出版管制的公务员,自以为伟大实则可悲可怜猥琐。作品纯属虚构,却极写实,也只能在那边出了。在内部杂志上发过,所以真想看的可上 龙源期刊网 轉發(51) | 評論(20) 8月15日11:21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1)| 收藏| 評論 11分鐘前 來自红围脖iPhone客户端 | 舉報
88#
 楼主| 发表于 2012-9-23 11:17:5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柴继军你想申请美国大学新闻专业吗?一起来看看美国新闻专业著名院校,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推荐的50部与传媒相关影片。  据美国著名媒介评论杂志《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刊文称,在这个新闻业发展的艰难时代,我们(全文见图)... ...(
@长微博开发者
)
http://t.cn/agNkYL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轉發(184)
|
評論(24)
9月22日23:19
來自分享按钮
89#
 楼主| 发表于 2012-10-8 01:25:21 | 只看该作者

徐金琪真相至上!

@电影集结号【美国电影《真相至上(Nothing But the Truth)》】:凯特·贝金赛尔、马特·狄龙主演。这是一部充满谜团的惊悚之作,充满智慧而且震撼人心,非常具有戏剧张力,而且主角的表演令人眼前一亮,非常棒!!!http://t.cn/zO4Dmqw

轉發(387) | 評論(52)10月7日22:00 來自时光机

轉發| 收藏| 評論14分鐘前 來自iPad客户端

90#
发表于 2012-12-24 23:05: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海明 于 2012-12-24 23:07 编辑

《爆炸性新闻》http://static.video.qq.com/TPout.swf?auto=1&vid=e0011zvpvsh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