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学教育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2-9-15 09:54:1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媒介评弹【推荐给大家:24本含金量最高的世界新闻与传播学杂志】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轉發(805)
|
評論(55)
9月6日10:17
來自新浪微博
22#
 楼主| 发表于 2012-9-20 01:17:3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何镇飚传媒学院可以成为大小众传媒的坚强后盾。//@王君超: 这个肯定是下一步中国新闻学的发展方向。就像过去提出的“艺术为大众”的口号一样,新闻学也应当面向大众,研究/深化公民新闻,让新闻学走向更广阔的社会领域。
@唐润华【新闻学院向何处去?】纽约大学(CUNY)新闻学教授 Jeff Jarvis认为,除了向学生传授各种技能之外,新闻学院还应该做到(大意):不是自己包揽所有教学,而是与其他资源合作;教学面向更多的人,而不仅仅限于本校注册学生;与新闻机构一起为所在社区提供新闻;成为新闻实验室,为传媒业提供研发服务。


轉發(377) | 評論(59) 9月19日09:21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7)| 收藏| 評論(2) 9月19日23:02 來自新浪微博 |  舉報
23#
 楼主| 发表于 2012-9-24 23:07:1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中国经营报晏耀斌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题目。个人浅见:高学历对于新闻肯定是大有裨益,关键是如何与新闻这个行业融合,让高学历为新闻服务,而不是具备高学历当然就能成为一名好的记者。新闻做的好坏与高学历或者说知识的宽度和深度有很大关系,但记者必须具备基本的文字基础、采访沟通能力、逻辑思辨能力和个人品质

@林城的雨想当一个你这样记者,必须要高学历吗?@中国经营报晏耀斌轉發(4) | 評論(2)25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3)| 收藏| 評論(5)18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舉報


新浪微博社區管理中心舉報處理大廳,歡迎查閱!


  • 同時轉發到我的微博
  • 同時評論給原文作者 林城的雨


广石化浪子庄海荣:【新闻做的好坏与高学历或者说知识的宽度和深度有很大关系,但记者必须具备基本的文字基础、采访沟通能力、逻辑思辨能力和个人品质】 (7分鐘前)

回覆

中国经营报晏耀斌:回复@格锐杨:同意,在具备新闻基本能力之后,知识层次较高的往往在采访中会更有深度和高度,也往往更具备沟通优势,尤其现在媒体专业化越来越强,专业记者将是趋势。 (8分鐘前)

查看對話| 回覆

什早伟:学历要有,更要有水平//@中国经营报晏耀斌: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题目。个人浅见:高学历对于新闻肯定是大有裨益,关键是如何与新闻这个行业融合,让高学历为新闻服务,而不是具备高学历当然就能成为一名好的记者。新闻做的好坏与高学历或者说知识的宽度和深度有很大关系,但记者必须具备基本的文字基础、 (8分鐘前)

回覆

格锐杨:当年老总说记者写稿只需高中水平,现在招人都需硕士以上。相对而言,记者是脑体结合、以体为主的岗位,编辑要求更高些。 (11分鐘前)

舉報| 回覆

林城的雨谢谢你的回答! (14分鐘前)

回覆




24#
发表于 2012-10-18 12:41: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闻系课堂上演打假现场 老师学生智斗电话骗子

正在讲授电视节目制作的华侨大学老师郭艳梅怎么也想不到,一个活生生的案例忽然就落进了教室里。
  9月12日傍晚,她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福建某新闻社社长,人在厦门,号码更换,特此通知。郭艳梅与这位社长相识,听声音也像,便盛情邀约:“从厦门返省会反正也途经泉州,不如华大一叙?”
  得到应允挂机后,她即刻向所在文学院院长、副院长们汇报。招待饭店被迅速地定下,接待人员被麻利地安排,“那位社长是我们学院的特聘教授”,郭艳梅介绍说,“也是学校宣传部赵小波副部长的老同学。”
  第二天上午,这位女老师有课,讲的是4节连堂的电视节目制作。她琢磨着老同学肯定要先会老同学去,自己安心上课就好,不用着急。
  然而就在第一节课间,郭艳梅的电话响了。“我出了点事。”电话里,浑厚男低音带着点儿焦躁。乍一听,她吓了一跳。
  “社长”接着往下说,昨夜酒驾,已被厦门市交警队拘留。然而通过“私交”已与副队长谈妥:交2万元即可走人。一万元朋友已经搞定,求借另一万元,切莫张扬。
  郭艳梅一听酒驾就懵了,再一听借钱又清醒了。她先安抚了几句,挂下电话,马上联系“老同学”赵小波。
  “以我对那位社长的了解,不管酒驾或借钱,他都不会的。”郭艳梅自信地表示。然而,“老同学”拨出电话,却听到优美的中英文“已关机”。
  此时的郭艳梅尚存疑虑,但她仍然决定,来一场真实版的“现场直播”。成为大学老师之前,她曾经是电视台的出镜记者;现在,她轻车熟路地走上讲台,架好话筒,打开电话免提——一切再熟悉不过了,只是这一次观众并不在电视机前,而是和她面对面。
  电话那头,冒牌“社长”还对即将到来的一场大战一无所知。
  当电话再次响起的时候, 郭艳梅一句“小波问你开的哪台车,他去接你?”轻松取得第一回合。
  “叫小波给我打电话。”骗子答不上来,虚晃一枪。
  观战的新闻系学生们一下子全成了军师,经过热烈推举,他们选出了“赵小波”的扮演者。
  小廖同学走上讲台,他曾无数次地走向跨栏比赛的起点,对于战斗、欢呼和围观再熟悉不过。“我不怯场,我以前也耍过骗子,很好玩的。”这个梳着时髦发型、身材高大的小帅哥表示。
  第二回合,假小波对假社长。号码一拨出去,小廖的手机上便显示“海南海口移动”,而当听到这个明显年轻的声音后,“社长”挂下了电话。包括郭艳梅在内,所有人都以为,要鸣金收兵了。不料金钱诱惑难抵,没过多久,“社长”又打来了。
  一边推说附近没有银行,一边又说要过去送钱,“小波”和“社长”斡旋着。写满策略的小纸条不断从台下飞到台上,数台手机、iPad摄像头也被打开,对准讲台。大家商量着,要把社长“请来”华大,好好“招待”。
  按照郭艳梅的说法,此前她带过的学生曾有过被骗的经历,她一方面想给学生增加点儿社会经验,一方面也想趁着这个可遇不可求的机会,训练他们拍摄、制作电视新闻专题片的能力。眼下,一条社会新闻正活生生、热腾腾地真实发生着。
  差不多两节课后,“社长”终于发现,不断说着要去接他、救他、让他来取钱的“小波”只不过是在戏耍他。他恼羞成怒,爆了一句粗口。血气方刚的“小波”毫不示弱地回骂一句,然后又故意问道:“到底要不要我去接你啦?!”
  郭艳梅当晚就收集了5位学生录制的音频和视频,第二天又补了几个交代场景的空镜头,在一位小龙同学剪辑的基础上,编出一条电视专题片,挂在视频网站上。她并没有剪掉对骂的镜头,她觉得,从一个小伙子嘴里冒出来,又可爱,又解气。
  尽管是20岁出头的学生扮演年近半百的大叔,“躺着中枪”的赵小波看完视频还是觉得,小廖的语气、语速模仿得挺成功。但他认为更重要的是这场特殊的“新闻实践”本身,值得称赞。
  彼时,真社长其实正关了手机,在北京的会场开会。后来他收到郭艳梅发来的视频,连下班也顾不上,一口气看完。
  “喂!那声音一点也不像我嘛!”社长半开玩笑地抱怨着。
  在网络上,这条片子激起热议。有人感慨新闻课堂之生动,也有人嘲笑骗子竟然敢冒充新闻人,结果关公面前耍大刀。还有人认为,小郭老师和小廖同学都还嫩了点儿,要戏耍骗子,手段多了去了。
  小廖对自己的表现不太满意,他觉得“好几次都有点儿掉沟里了”。
  在大戏落幕后,所有“演职人员”都发表了感言,只有那位电话里的“社长”,他的手机始终处于“停机”状态。
  他发给小廖的最后一条短信,只有四个字,“你真厉害。”
  “中午吃什么?”小廖回他,还在戏里。记者:秦珍子
(原标题:新闻课堂上的打假现场)

25#
发表于 2012-10-21 09:51:5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我国新闻传播界首部教改著作面世


《新闻教育改革论》封面
  我国新闻传播界的首部教改著作,张昆教授的《新闻教育改革论》于2012年9月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计35万字,定价49.8元。该书由原武汉大学校长、著名教改专家刘道玉先生作序。全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为“人才培养论”、中编为“教学改革论”、下编为“学科建设论”,共收录论文、报告、规划等34篇。
  《新闻教育改革论》厘清了长期以来在新闻传播教育方面的一些认识误区,如,针对长期困扰学界的新闻传播学学科定位问题,作者给出了“文科中的工科”的答案;又如,针对甚嚣尘上的“满足业界需求是传媒教育的目标”的观点,作者进行了批判,进而指出:“新闻院系培养的人才既要具备业务技能,还要有社会批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将“批判精神”置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首位;再如,针对“盲目追求实验装备的高、尖、新、全”的不良心理,作者给予了警示:“目前我们经常看到的是:一个个先进的实验教学示范中、一座座豪华的办公与教学大楼拔地而起,一个个面子工程相继落成,社会有限的物质资源被大量消耗在硬件建设上。这样做固然有其一定的必要性,但是否超过了必要的限度?”。此外,该书还就当下新闻传播教育界存在的若干乱象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如,针对当下新闻传播教育千校一面的现象,作者提出了“按订单组织生产”的建议,即“引入个性化设计理念”,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媒体、不同组织的人才需求”来培养人才;又如,针对新闻传播教育“疯长”的局面,作者建议“赋予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以监管之责,令其对全国范围内的新闻院系及所属专业进行评估”,以保证新闻传播教育的健康发展。再如,“鉴于国内新闻院系相对封闭的环境”,作者建议“从国外一流大学新闻传播院系引进有实力的教授和高水平的博士”。全书观点精彩纷呈,但囿于篇幅,不能一一枚举。
  《新闻教育改革论》除了是我国新闻传播界的首部教改著作之外,还至少具有以下三点显著特征:其一,全面性,该书涉及新闻教育改革的方方面面,大到学科发展,小到课堂教学,应有尽有。其二,务实性,该书立言不尚空谈,整个论述统统围绕我国新闻教育现状展开,且不发虚论,所有观点均系作者心声,有的甚至是作者拟定的工作思路。其三,前瞻性,该书提出的若干改革目标和做法,并不仅仅只是满足当下的需求,有不少是立足长远的打算。
  《新闻教育改革论》能有精彩的观点、鲜明的特征,一方面,与作者本人在新闻传播教育方面的丰富经历密不可分。他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较早的一批新闻高级人才;他从事新闻传播学的教学工作已逾25年;他长期担任新闻院系的管理者:自1998年担任武汉大学新闻学院院长以来,从未离开过院系领导岗位;他是多个国家组织和学术机构的重要成员或主要领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新闻传播学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闻学科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学会副会长等。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作者几乎是全程式参与、多样化体验。如此经历,既让作者对新闻传播学教育有着高屋建瓴的宏观把握,也让作者对新闻传播学教育有着细致入微的个人体悟。另方面,与作者在新闻传播教育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密切相关。他主持过多项国家课题,并担任过国家重大招标课题的首席专家;他所主讲的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并入选国家首批精品视频公开课;他所编写的教材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他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以及多种省部级奖项;他是湖北省教学名师;他所主持的新闻院系蒸蒸日上。这一切,都被高度浓缩于该书中。
  正如刘道玉先生在该书“序言”中所指出的那样,“这部专著名副其实,书中确实在诸多方面体现了改革和创新精神”。
(原标题:我国新闻传播界首部教改著作面世)

26#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1 13:17:5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媒介评弹(設置備註)





http://weibo.com/media2012


█海外
標籤: 正能量社交媒体网络新闻直播记者媒介

更多資料嬀/url]簡介: 『一介传媒解构者,专注媒体,评弹媒介,别无旁骛。』



私人訊息

發私信| @他| 設置分組| 更多




驻外记者       
舉報身份  申請認證















【数字惊奇:中国设立新闻专业的高校已突破800所】新闻学专业在校本科生超过17万,硕士研究生超过4万,而目前编辑记者的岗位要求仅为25万人左右,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存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但毕业生就业尚乐观”……详见新华社报道:http://t.cn/zlEVDm3



(1)| 轉發(951)| 收藏| 評論(230)
今天 07:05來自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社區管理中心舉報處理大廳,歡迎查閱!





  • 同時轉發到我的微博


全部 | 認證用戶 | 關注的人 | 陌生人
朱至刚在厦门:回复@小螺号低低滴吹:专业精神,通常要建立在全面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之上。如果连专业知识都教得不够,甚至教师自己就是二把刀,那就更不堪了。事实上,现在全国高校里,文科教师在教授的专业和课程上,连半桶水都没有的,可能是多数。新闻专业在这点上,算是更加严重的。        (3分鐘前)
女大学教师://@王锡苓: @民意与传播研究所---iPoc //@张晓锋00:在已经设立的新闻学硕士点中,导师的数量与质量,达到及格水准的,也许不足两成。教史论的没有相关论文,教实务的没有相关作品,根本没有经过同行的检验和认可。更要命的是,那些其实离及格线相距很远的院系与导师,颇多根本不知道自己不合格        (5分鐘前)
成杰思汗:在校生共21万,岗位要求25万,这其中应该不包括已经在职工作了的,是专业虚火还是社会潜在需求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7分鐘前)
彭进同学:可以请教@范以锦 院长 这是产能过剩吗?//@烁晴: //@朱至刚在厦门:在已经设立的新闻学硕士点中,导师的数量与质量,达到及格水准的,也许也不足两成。        (8分鐘前)
Louis公民意识:但中国只有喇叭,没有新闻台        (13分鐘前)
岭南星月:虽然早已不是第一次听说,但还是震惊了。。。        (15分鐘前)
杉上秋雨声:回复@天生闲不住:好吧        (17分鐘前)
天生闲不住:回复@杉上秋雨声:        (18分鐘前)
天生闲不住:回复@杉上秋雨声:真有毅力,饿了就吃了吧。在不吃就没机会了        (18分鐘前)
杉上秋雨声:回复@天生闲不住:        (19分鐘前)
天生闲不住:回复@杉上秋雨声:        (19分鐘前)
Simon_2009:与华水无关//@只舟://@格格万里云: //@老个:进机关,写总结,吹牛皮,需求大~ //@庄稀海:新一轮文凭批发,必将洗牌! //@彩色菜帝: 同意谭教授 //@谭天论道:现在的新闻专业不是只培养记者编辑的 //@初广志_传媒大学: //@石河子大学熊建军:中国的新闻合格吗? //@李正谚:很多新闻学院仅仅是培养了人手,和人        (20分鐘前)
宽幅海景:还有播音专业。是个学校就设,毁人无数。这个专业估计也只有我们国家才有,还炙手可热。悲哀啊        (21分鐘前)
杉上秋雨声:回复@天生闲不住:还存着呢,一会儿不回来再吃吧        (22分鐘前)
小螺号低低滴吹:回复@朱至刚在厦门:是啊,更要命的还有相关专业知识的欠缺,综合知识的欠缺。把这些欠缺补起来也不是一朝一日之功。真是搞不懂,这类专业为什么要设置本科?甚至还有专科,这不祸害人吗        (22分鐘前)
人生如戏1010戏如人生:新闻专业不是为了解决需求而是为了解决大学的收入,新闻体系内就业问题 新闻毕业生很多都是新闻系统的子弟 都是预订了位置的 没资源就只能和不并非新闻专业的人竞争 这就是现实        (23分鐘前)
天生闲不住:回复@杉上秋雨声:余粮呢        (24分鐘前)
杉上秋雨声:回复@天生闲不住:你不知道就不知道吧        (24分鐘前)
杉上秋雨声:回复@天生闲不住:就算是吧        (25分鐘前)
彪悍的豆腐:回复@朱至刚在厦门:我也这么理解过,但问题是,如果真这么理解,难以想象最后为什么要来一句毕业生就业乐观,这是咋乐观起来的?显然调查不够细致深入呀,这孩子是抢着发稿子还是随便拿点数据就交任务了?        (25分鐘前)
...       


http://weibo.com/1908241921/z1s6Ng9vE











27#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0 13:02:5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楊志弘
廣告反映當代人的生活,是最具影響力的文創產業之一,值得珍惜。

@尼尔森网联官方微博
【传媒博物馆】国内首家传媒博物馆27日在中国传媒大学正式开馆对公众免费开放,包括广播、电视、电影、广告、动漫等10个专题分馆,展览面积3000平方米,馆藏1.5万件藏品。在这里我们能看到比洗衣机还大的收音机,套在木头箱子里的电视机,上世纪初的国外广播广告,二三十年前引领潮流的国产电视剧...



| 轉發(9) | 評論(3)
今天10:36來自专业版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3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手机版       


28#
发表于 2012-11-1 23:50:1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张志安
辛苦啦!//@落魄书生周筱赟: 我前天熬夜备课、昨天整天上课,今天累得睡到下午才醒。感谢@中大传播与设计学院@张志安 教授邀请,在新闻写作课做模拟新闻发布会,谈我要求铁道部公开12306订票网站5亿投入的招标详细信息。我从未学过新闻,但感觉此前新闻教学和新闻实践脱节太远。

@张志安
#新闻实战课#感谢@都市时报 @新快报 @东方早报 @新快报 @江门日报 等媒体,昨日对@中大传播与设计学院 「新闻采访与写作」邀@落魄书生周筱赟 举办「模拟发布会」采访实战活动的支持与报道。我们会继续努力,加强业务教育与业界的无缝对接,下月初将正式推出新闻实践教学常态化的改革机制。



| 轉發(19) | 評論(9)
今天09:32來自iPhone客户端


| 轉發| 收藏| 評論
9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29#
发表于 2012-11-1 23:54:0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李晖偈
【20世纪最重要的100本社会学著作】1997年,455位国际社会学协会的成员每人投票选出5本20世纪出版的对自己最有影响的社会学著作,最终共有978本社会学著作上榜,其中有100本著作被4位以上的人提到。被提到最多的著作是韦伯的《经济与社会》。详细榜单:http://t.cn/zlra5GF



| 轉發(1553) | 評論(141)
10月30日21:32來自新浪微博


30#
发表于 2012-11-2 11:00:5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思想聚焦
【耶鲁大学6个理念】1、不要想太多,定时清除消极思想。2、学会忘记痛苦,为阳光记忆腾出空间。3、敢于尝试,敢于丢脸。4、每天都是新的,烦恼痛苦不过夜。5、面对别人的优秀时,发自内心地赞美。6、做人最高境界不是一味低调,也不是一味张扬,而是始终如一的不卑不亢。



| 轉發(7) | 評論(2)
50秒前來自iPad客户端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