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报纸研究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1-11-30 10:44:1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北京日报:报纸消亡其实是个传说

2011年11月25日10:04  北京日报

  一段时间以来有种说法甚嚣尘上,核心观点是报纸正在迅速消亡。有人甚至拿美国说事儿:“人家全电子了,已经没有纸报了!”笔者最近赴美实地考察,走访了《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与其管理层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所闻所见却与传言大相径庭。

  今天的美国,报纸仍是人们生活中极其自然的一部分——机场设有自动售报机;酒店前台及各楼层都有报纸取阅处,每天清晨报纸就已摆放在房间门口,不需要送报的房客反倒要向前台打招呼;街头,各色报箱随处可见;餐厅,报纸和咖啡同样是许多人早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纽约时报》拥有逾百万的订户,《华盛顿邮报》发行量虽在下滑,但仍有50多万的订户。如此庞大的读者群,其影响力及由此而生的广告与发行收益可想而知,谁会轻言放弃呢?也正因为如此,在美国,和在中国一样,我们都没有见到报纸溃不成军。由此可见,新媒体时代报纸虽然受到不小冲击,但依然拥有广大的读者,印刷版报纸仍是报业公司所坚守的主业和盈利的主体。所谓报纸被电子媒体彻底取代只是遥远而模糊的远景。

  在坚守主业的同时,美国报纸一直在对新媒体进行积极探索,这种努力已持续了多年。上述两家美国大报都成立有数字产品开发部门,网站、手机、IPAD、电子书、推特……触角涉及人们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电子终端和形态,电子版读者与日俱增。纽约时报电子版从今年春天起已经开始收费。但作为行业而言,电子产品的盈利前景并不明朗。由于“互联网信息是免费午餐”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各报的电子产品目前都还没有成熟的、被广为接受的盈利模式。《纽约时报》作为探索新媒介形式的排头兵,虽然已经拥有了几十万位电子版的收费订户,但相对百万的印刷版订户而言仍是“少数派”,其收益也只占时报整体收入中很小的份额。《华盛顿邮报》则仍有八成收入源自报纸。可见,报纸的电子化还处于摸索和基础建设的阶段,投入多产出少。从这个角度亦说明,报业去纸化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可以确定的是,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报纸的读者队伍必然是混合型的,忠诚的印刷版订户和年轻的电子版订户各得其所。在此期间,纸质为主,电子为辅是报业必然的经营之道。基于这一结论,引发出对中国报业更多更深的思考。

  首先,纸媒要坚定信心,对所谓报纸消亡说不必道听途说便妄自菲薄,更不可过度渲染、以讹传讹。优秀的报纸在长期的积累、调整和发展过程中,建立起了专业的采编队伍和成熟的报道机制,这是新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相对网络上海量但往往较粗糙的信息而言,报纸在有限版面上提供的报道是经过筛选和深加工的,有更多富于价值的信息和观点。相对于网络的情绪化,报纸更为冷静、客观。其实,不但报纸开发的电子产品依托于报纸上的内容,多数所谓新媒体上的内容也来源于报纸。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去年底公开的一项调查显示,重大新闻的最新信息或最早报道中,报纸及其网站的报道占61% ,纯网络平台的报道只占4%。这项研究再次说明:虽然如今新媒体快速崛起,但是报纸的新闻内容生产能力依然非常强大,保持着重要消息来源的地位。如果放弃了报纸,电子版便成了无根之木、无水之源,一无内容来源,二无群众基础,与搜索引擎、门户网站竞争有何优势可言?笔者曾询问纽约时报网站负责人,其网站何以成为世界最好的新闻网站之一。他笑答,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的报纸是世界最好的之一”。

  其次,纸媒应该做、也能够做的改变有许多。一方面,需要拓展服务,比如让报纸大踏步走进机场、酒店,出现在早餐桌上、超市门口等生活的各个角落,实现送报上门的无缝覆盖;拓展内容产品的深度开发和多次销售,改变新闻资讯产品过于单一的现状。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重视新媒体的开发,积极应对挑战。报纸的世界性衰退已是公认的事实——发行量日渐萎缩、广告收益每况愈下。在这种大背景下,电子产品所吸引的拥趸有助于增加读者量,扩大影响力。《纽约时报》的推特账号就吸引了1600万的粉丝。其中一部分为了及时得到新闻便于转发,而成为了时报的电子订户。电子产品相较纸媒的另一个优势是成本很低,既无纸张、印刷、发行投递等费用,亦可借用报纸的采编成果。《纽约时报》董事局主席、出版人阿瑟·苏兹伯格不无骄傲地告诉笔者,社交媒体是机会,不是对手。国内一些平媒也有很好的尝试,比如人民日报旗下的人民论坛网,比如北京晚报创办的图片网“北晚新视觉”,都各有特色,吸引了大批的粉丝。

  最重要的是,无论是纸质报还是电子版,都应内容为王,创意至上。随着科技的发展,传播手段日新月异,载体更新、渠道变化,“内容为王”的实质却不会改变。广播、电视出现时,报纸曾被一些人判过两次“死刑”,报纸虽受冲击,但至今坚挺,内容是存在的核心价值。作为内容和思想的提供者,传统媒体必须抓住当前机遇、主动出击,充分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开发报纸的内容优势,以新媒体为载体,实现数字化转型,适应不同读者的需求。

http://news.sina.com.cn/m/2011-11-25/100423524158.shtml
22#
发表于 2011-11-30 10:45: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金陵晚报携快拍二维码推出动感报纸

 2011年11月30日10:02  金陵晚报

  据悉,南京金陵晚报(微博)在感恩节这天推出一份"动感报纸",看报的用户通过使用智能手机上的"快拍二维码"扫描报纸上的二维码,就可以直接听到以"感恩"、"爱"为主题的流金经典音乐。二维码在报纸、杂志上的应用在国外盛行已久,在国内属于起步阶段。随着中国智能手机的普及,二维码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报纸二维码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方式

  金陵晚报是南京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金陵晚报创刊于1993年,时名为金陵时报,1994年1月1日起改名为金陵晚报。金陵晚报的报头由著名书法家赵朴初题。金陵晚报创刊以来,在办报质量上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在南京日报报业集团党委领导下,报纸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取得较快发展。金陵晚报立足南京,95%以上的读者在南京地区。为适应市场竞争,金陵晚报目前为每日凌晨出版。

  《金陵晚报》的二维码,通过使用智能手机上的"快拍二维码"进行扫描,可以在手机上听到《金陵晚报》提供的感恩节歌曲。二维码在传统媒体上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方式。通过眼睛直观的浏览文字,获取信息,以及在读取信息后,将杂志或报纸丢掉或者被回收,这样一种阅读方式渐渐的被改变,代替它的是一种新的阅读方式:看到感兴趣的新闻或者广告,你可以使用手机扫描后,在手机终端观看新闻的视频报道、视频广告、以及用耳朵聆听美妙的歌曲以及介绍。传统的以眼睛浏览为主要的阅读方式将被代替,你可以用耳朵去感受新闻,感受信息,这样一种方式加强了新闻以及信息的阅读效果,带来一种新的阅读快感。

  报纸二维码加速了信息的多平台传播

  通过使用手机扫描《金陵晚报》上的二维码,你不仅可以边看报边听歌曲,还可以使用"快拍二维码"将其存储到手机上,分享到新浪微博或腾讯微博上,发送给朋友,以及分享到人人网,让更多你的朋友、同学都可以听到,他们可以将此歌曲下载到电脑、MP3、Touch、PAD以及更多设备上。信息通过报纸传递到网络,通过网络传递到各种各样的终端设备上,此过程不要再经过麻烦的手动输入,只需要通过手机终端的转发功能即可实现。

  《金陵晚报》二维码的应用,对阅读媒体将带来更多的阅读快感,必将引起更多媒体的新变革。

http://news.sina.com.cn/m/2011-11-30/100223549803.shtml
23#
发表于 2011-11-30 10:47:0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北京开始整治非法报刊 严打假新闻

 2011年11月25日18:16  千龙网

  记者日前获悉,从11中旬至12月底,北京市“扫黄打非”办公室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打击非法报刊专项行动,重点打击非法报刊、非法报刊机构、假记者、假新闻“四假”现象。

  据了解,此次专项行动期间,全市各区县“扫黄打非”办公室将组织协调公安、工商、文化执法、邮政、报刊发行、城管等有关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辖区内各报刊批发市场、零售单位、投放场所进行全面清查,组织协调新闻出版、文化执法、公安、工商、城管等有关部门深入追查非法报刊来源,依法取缔未经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批准擅自设立的报刊社、报刊编辑部、报刊记者站及工作站,严厉查处非法报刊采编、出版机构。

  北京市“扫黄打非”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本次专项行动中将做到有案必查、有法必依、追根溯源、严查彻究,彻底捣毁其非法采编、印制、储运、发行窝点和网络,从根本上铲除非法报刊产生的根源。

  此外,全市各区县“扫黄打非”办公室将通过电话、网络、信函等举报途径,积极受理群众举报,认真核查举报线索。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对举报线索查证属实的,会及时反馈查处结果,兑现举报奖金,并对举报人信息严格保密。

http://news.sina.com.cn/m/2011-11-25/181623526496.shtml
24#
发表于 2011-11-30 10:48:0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五问非时政类报刊改革:体制到底能有多活

2011年11月24日15:00  《传媒》杂志

  五问非时政类报刊改革

  文/吴江文

  我国的新闻出版业从纯事业单位,到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经历了数10年的探索与实践,但迄今尚未完全实现市场化改革,距离实现“出版强国”的目标仍然任重而道远。

  回溯历史,我国报刊业在近30年内都在积极谋求改变,可以归纳为自发性推进和制度性推进两种。自发性推进包括资本直接介入与间接介入两个阶段:直接介入就是将一些资本直

  接投入到报刊运作中,介入报刊的日常编辑、经管管理;间接介入是一些资本为了规避监管,与报刊社联合组建经营性机构,通过经营机构的收益来维系报刊出版,其实质也是由资本

  控制报刊社的运营。制度性推进在本世纪方才开始,2003年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进行试点,2005年文化体制改革全面铺开,改变我国非时政类报刊数量过多、规模过小、布局分散、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力弱等制约报刊业发展的问题,通过明确市场主体和强化市场行为,提高市场竞争力,成为报刊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综观非时政报刊改革的背景,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本次改革是内外“挤压”的结果,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传媒产业形成迅猛的传播态势,使我国必须通过做大传媒产业获得应有的传播话语权;其二,从制度变迁来看,此次改革具有需求诱导和供给主导的特征;其三,本次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渐进式改革经验的又一次运用。基于上述复杂背景,结合我国新闻出版业60多年的发展历程,若想顺利推进非时政类报刊改革,势必要直面如下问题。

  问题一:体制,到底能有多活?

  将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为能独立承担社会法律责任的市场主体,使其走出过去“事业单位财政不给钱,企业管理没法人地位”的尴尬局面,是本次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但这,需要一套适应市场的体制和机制。

  依据什么决策?众所周知,企业具有趋利性,在“非禁即进”的理念下,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在不违背法律的前提下会自觉适应市场。也就是说,真正的企业,在一定大背景下,其决策标准是依据市场需求来判断“可为”与“不可为”的。但在新闻出版业,报刊社的职能与工作关乎国家大计,政府对其的管理并不是采用“禁入”,而是采用“可为”或“可入”,即并不划出明确的禁区,而是划出明确的“准入区”。两相对比,企业的决策依据是市场,而报刊社的决策依据更多的是政策规定与政策导向。

  谁来决策?我们知道,市场经济的特征之一是“用脚投票”和“用手投票”,前者是指消费者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认可;后者是指机构内部的决策机制。单纯的企业运作,由决策团队根据经验和市场调研做出对策,所做决策一方面对股东负责,另一方面对市场负责,最后决策者还要对自己负责。但在传媒业内,对报刊社负责人的管理,是通过“管人”或“管帽”来实现的。对于正在展开的非时政类报刊改革,其人事管理也主要采用这一方式,但其资本组织结构又是国有独资,这样一来,会不会形成换名不换人、换人不换标准的结局?

  问题二:结构,如何调整?

  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是我国新闻出版业存在的典型问题之一,主要表现为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和报纸出版周期发展不平衡。

  从报业资源的区域分布来看,沿海地区和京津地区明显多于西部地区。北京市虽然市级报纸仅35家,但200余家中央级报纸绝大多数集中在此,占到全国报纸资源的11%以上;沿海地区的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6省市拥有的报纸资源占总数的23%以上;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占报业资源总数的37%左右;西部12省区市占29%左右,其中新疆

  是出版报纸最多的省份,有99种。

  另一个问题是报纸出版周期结构不合理。我国的1900多种报纸中,日报率几乎占到一半的比例。但在报业发达的美国,日报的比重大致是17%,并且80%以上是周报,在全球最喜欢读报的日本,也只有120多家日报,而美国和日本的报业经营理论和成绩都优于我国。

  自2003年以来,我国的报纸资源配置已经突破了区域壁垒,2009年报纸退出机制在辽宁和河北两地试点,2010年又先后有《市场报》、《中国足球报》和《中华新闻报》退出……此次非时政类报刊改革明确提出,不具重组条件的报纸将退出市场,这就意味着将借助退出机制对报业结构进行调整,调整的重点之一即是对区域结构进行调整,一是要满足市场的需

  要,二是要保留区域内的传播能力。市场的需要就是不宜单纯地追求数量和出版量,而是根据市场消费能力,找到供给与消费的平衡点,是侧重日报还是侧重周报,还是互为补充;而

  保留区域内的传播能力,则要根据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需要,保证一定量的传播载体,否则会进一步加大传播能力的不平衡。

  问题三:整合,多少家合适?

  长期以来,我国的报刊出版资源存在报刊数量多、规模过小、布局分散、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力弱的问题。对资源进行整合、重新分配,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势在必行。

  具体来说,资源整合涉及区域内整合和跨区域整合,同行业整合和跨行业整合。在此次非时政类报刊改革中,可以采用的方式包括:以一家传媒企业为主,横向整合多个出版资源,并

  纵向延伸;多个出版资源抱团发展。然而,不管是哪种整合模式,我国目前现行的属地管理政策无形之中都成为了整合的障碍。

  目前,除先期已有的1069家非时政类报刊完成了改革,还有5000余家报刊社在为改革而努力。主管部门没有设定具体的改革数目,言下之意即是相信市场。但到目前为止,我国有报

  业集团、传媒集团逾百家,年产值过百亿的集团却并不多见。然而在报业发达的美国,80%的出版资源掌握在20%的出版商手中;全日本50%的报业收益集中在5%的报纸中。两相比较,即使按照新闻出版业“十二五”规划所提出的“形成10个左右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报刊出版产业集聚中心,打造10家左右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经营的大型国有报刊传媒集团,建设专业学科领域内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学术期刊群,实现期发行量超过百万份的综合性日报20种、期发行量超过百万册的大众服务类期刊30种,全国报刊出版单位数量减半、降至5000家以下”来判断,我国的报刊业市场集中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但是,由于报刊出版资源的不平衡和属地管理政策的局限,使得我国迄今尚无大型的跨区域的报业集团或期刊集团。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报刊出版资源的稀缺会导致现有一些报刊出版单位在此轮整合中,以占有资源为目的,前期积极整合、后期消极经营,最后导致换花样找政府托底的现象出现。

  问题四:资金,从何而来?

  对改革而言,从人员安置、改制注册到启动运营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中国文化报》是我国第一家整体改制的中央部委主管报社,其两笔改制支付具有代表性:一是投入千万元对原来的报纸进行改版;二是投入700多万元当做企业年金,后期每年投入100万元。如此投入,对于那些既没有钱又亏损的报刊社来说,无疑是望“改”兴叹,资金成为改革能否顺利

  推进的掣肘因素之一。

  自文化体制改革开始之后,我国先后出台过多个有关鼓励业外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文件。本次改革,报刊社与主管部门均对民营资本参与改革怀有期望。但2011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该文件再次明确规定非公资本不得设立报刊社。这样一来,报刊社剩下的资金来源就主要是业内资本

  和业外国有资本,此外还包括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委下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所提供的资金来源。三种来源中,业内资本是较好的选择,可以顺利地介入,但目前业内资本总量偏少,由其扛起整合和注资5000多家非时政类报刊的大梁不现实;多年以来,业外国有资本都在想办法进入媒体领域,他们坚信传媒业仍是一个暴利行业,但业外国有资本的介入面临谁来管理、如何对股东负责等问题;此外,金融业所持有的金融资本,由于融资组成复杂,甚至可以说是公众委托投资的一种形式,因而较前两种资本来源其趋利性更强。

  显然,对于大多数非时政类报刊而言,完全靠自身的经济实力完成改革将面临困难,而由谁来注资改革又必然不是一纸文件那么简单的问题。此处,有一简单的处理方法,即主管、主办部门对报刊社现有的固定资产进行切分、划拨,再适度引入货币资本,使改革能够启动与运行,但这种方法未必就是长远之计。我们知道资本结构的多元化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多方掣肘的平衡或许更利于发展。但不管怎么说,从目前情况来看,绝大部分报刊社改革的成本仍然需要国家支持。

  问题五: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多强?

  政策扶持曾是我国经济领域改革的经验之一,最典型的做法是税收优惠、先行先试、政府接盘等。纵观我国三十几年的改革实践,该办法确实行之有效。但这种“扶上马,送一程”的办法,其局限性也显而易见。一是,受优惠的单位可能只顾眼前利益,而不做长远考虑。以税

  收优惠为例,为发挥企业的能动性,我国曾试验建设各种不同类型的开发区,开发区内的企

  业均可享受相应税费优惠,但随之而来的是“游击企业”层出不穷,一部分企业在各个开发区游走,享受完税费优惠即搬离,而无心去长远发展。二是,有些企业借机占有国有、集体

  资产。1998年以来,在推进国有和集体企业改革中,出现为数不少的“零元兼并”,一些企业为了达到侵吞国有或集体资产的目的,利用异地壳资源,以接纳原有企业职工为条件,低

  价或无付出的兼并国有或集体企业,在获得企业资源的同时,还获得在职工养老、医疗等方面的补助,当资产过户到位后即破产或变卖,将企业包袱又丢回当地。

  尽管,非时政类报刊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存在明显不同,但由于传媒资源的特殊性,是否会出现表面重组、背后靠财政的问题不得而知。笔者认为,在稀缺资源面前,地方政府和相关行业都会有“占有的欲望”。换句话说,面对可能会被注销的报刊出版资源,地方政府一方面会鼓励重组,另一方面则可能改换方式给予财政补贴,最终出现换名称不换性质的结局。如果是这样,那改革之后,传媒行业的活力将仍然欠缺。此现象的最好例证是,2003年我国报刊实行“管办分离”、“两脱钩”,将677家报刊停办,绝大多数县级报纸注销;可现实的情况是,各个区县都通过创办内部资料的形式创办了其区域报刊,这些报刊的生存仍然是靠财政维系。

  综上所述,非时政类报刊改革在进入“深水区”之后,将不得不面对如上五大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改革的顺利推进,更关系到我们传媒产业的壮大与传播能力的提升,值得传媒业界与学界进行深入思考,并将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予以推广。

  作者系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

  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

http://news.sina.com.cn/m/2011-11-24/150023519363.shtml
25#
发表于 2011-12-7 11:11:0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数字时代纸媒坚持深度报道是核心竞争力

2011年12月06日10:28  新浪传媒

  新浪传媒讯:据美国《赫芬顿邮报》11月23日报道,近期,本文作者一直在尝试从服务行业,以及从商业角度去审视报纸行业的发展。有一些事情正变得越来越清晰,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而这个现状反过来可能会对报纸业务造成挑战,因为报纸行业对报道内容的深刻见解和人们对报纸的信任依然像以往一样稀缺。的确,在数字时代,对所报道内容持有深刻见解和提供值得信任信息的意义,相较以前得到了大幅提升。

  由肤浅的封面和相关分析新闻稿组成的“商品新闻”,充斥着整个网络。但是,一些出版商只是希望从这些报道中获取盈利;所以,在这些报道中间严重缺乏对问题进行深刻的理解和分析。因此,《金融时报》和《经济学家》摒弃掉这些零成本替代品,选择仍然保留这些必备读物。只有花费巨大开支设立新闻工作室,并聘用那些具备专业知识、拥有巨大新闻资源人脉的老手来工作,才能做出这种深刻并且具有解释性的新闻。如果,一份新闻报纸想在数字时代获得一片生存空间,那么它的新闻工作室就必须具备一定水平,且拥有其他新闻工作室不可能具备的专长技能。

  同时,虽然当下网络能提供的信息量十分充足;但是,在这些信息中间,值得信任的消息还是很稀缺的。所以,对那些在业界举足轻重的新闻报纸来说,他们的核心力量和读者信任度之间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密切。在这样一个充斥着各类相互竞争声音的世界中,“记录的报纸”是一种引人注目的产品。这些报纸不仅仅是一个过滤器,同时也可以看做是一种规范。

  灾难的例证:先是时代镜报集团(Times-Mirror Group),然后是论坛报业集团(Tribune Company)妄图使《巴尔的摩太阳报》成为吸金器。

  《巴尔的摩太阳报》就是一个反面典型,在1986年时代镜报集团从阿贝尔家族手中买下了这份报纸的所有权。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时,这个报纸的新主人为了增加报纸的盈利空间,发起了几轮自愿退职活动。这些裁撤的人员中有一些人是曾经在《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工作过,后来加入《巴尔的摩太阳报》的新闻界老手。

  自此,《巴尔的摩太阳报》的新闻工作室开始走下坡路,该报也在美国报纸发行量达到顶峰的这段时期,丧失了创作具有深度新闻的能力。正如西蒙写到的那样:

  在被买断了之后,《巴尔的摩太阳报》失去了它原有大部分的机构记忆、开展专题报道的结构;同时,也失去了它原有对各类机构进行渗透获取资料的能力。从而,它就不再具备看透各类新闻题材的表象,更深入的从引发问题的根源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专题报道和任何对问题进行严肃、系统的调查和审视,都不会因为遭遇“有影响力”的新闻报纸,或者特殊项目而改变自己的立场;也不会因为追逐普利策奖而让自己的立场产生偏移。

  从这样的观点考虑,当一个新闻工作室被剥夺了进行深度报道的能力;它所报道的消息便和网络上大量传播的新闻资源一样,没有了层次和区别,网络传播就这样开始迅速扩展。在1994年后期和1995年中期这段时间内,网络使用者的数量从340万增长到1280万。随着网络使用人数的增长,报纸的发行量开始下降。到2009年时,美国的报纸发行量就从它1995年的6200万,下降到和1958年持平的4680万。

  为了解决这种下滑的趋势所采取的行动,却导致事情却越变越糟。Times-Mirror Group在2000年时被论坛报业集团收购;而在这之后,《巴尔的摩太阳报》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裁员行动。2007年时,房地产商塞缪尔-泽尔(Samuel Zell)获得了这家公司的控制权。泽尔基本上漠视了新闻作为一种公共事务的实质,他指派了一名电台脱口秀主持人来指导公司的改革。泽尔在他旗下《奥兰多哨兵报》的一次采访中,回复了记者的问题,表明了他对高品质新闻的认识和态度。

  泽尔掌管公司的这段任期,以一个非常糟糕的结果画上了句号。泽尔和其他追逐利益的报纸拥有者所没有意识到的问题是,与当初没有互联网的时期相比较,业务素质水平高的新闻媒体和具有深度的新闻编辑部在当今时代是更加必不可少的。(斯年)

http://news.sina.com.cn/m/2011-12-06/102823583356.shtml
26#
发表于 2011-12-7 11:15:0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华盛顿邮报CEO:让“平民记者”们参与新闻工作

  2011年12月05日14:19  《中国经济报告》杂志
  本刊记者  孙 超

  在“影响力不亚于美国总统”的传奇人物《华盛顿邮报》女总裁凯瑟琳·格雷厄姆去世7年后,2008年,她的孙女、42岁的凯瑟琳·韦莫斯(Katharine Weymouth)开始接手这家报纸,担任《华盛顿邮报》的CEO。

  创办于1877年的《华盛顿邮报》,是一家立足于华盛顿特区、面向世界的时政类日报。1970年代初通过揭露水门事件和迫使理查德。尼克松总统退职,《华盛顿邮报》获得了国际威望,是继《纽约时报》后美国最有声望的报纸,而带领《华盛顿邮报》走向巅峰的凯瑟琳·格雷厄姆,被誉为美国新闻界“第一夫人”。

  2008年《华盛顿邮报》独揽14个新闻奖项中的6项大奖,成为该届“普利策”奖最大赢家。这一年上任的凯瑟琳·韦莫斯也雄心勃勃,这位哈佛大学本科毕业、斯坦福大学法学院硕士毕业的曾经的律师,希望能够扛起家族的旗帜并重振整个行业。作为凯瑟琳·格雷厄姆的孙女,韦莫斯也是这辈人唯一留在家族里面工作的,同时,她还是有三个孩子的单亲妈妈。

  几年过去了,盛名之下,没有人比韦莫斯更能体会报业正在经历着的“转型”。受经济危机打击,以及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冲击,美国纸质媒体近年来不断走下坡路。读者、媒体人、投资者都在一遍又一遍地拷问韦莫斯——十年后,报纸能够带给我们什么,让我们依然需要它,觉得它无可代替?

  在她的脑海里,十年后的报纸和今天的可能没有太大分别,问题在于读者想要投身于什么样的平台。报纸是一样非常棒的东西,她无法想象离开它的生活。但是,选择什么样的平台最终是要由读者自己决定。报纸总是出现在第二天清晨,邮报不会讲述太多昨天发生的故事,而更多的是“它意味着什么”,“我为什么要关注”⋯⋯因此,它是一种新闻分析以及新闻的价值所在。韦莫斯认为,每个平台都是不同的,而在新闻分析方面,报纸再好不过了。另外,读报纸也是一种很好的放松体验。只需花费10分钟、半个小时或星期天的一个小时,可以和家人聚在一起分享,也可以独自埋头看完一整份报纸,这是大多数人经常采取的一种方式。

  不久前,笔者在美国与韦莫斯女士就《华盛顿邮报》以及传统媒体的未来与创新进行了交流。她说,邮报的承诺一直都是追求精准、卓越和公平。这需要有洞察力的分析、有挖掘爆炸性新闻故事的环境、有捕捉敏感事件的能力。真正的新闻记者深知新闻伦理,也知道如何将事实与炒作区分开来。在韦莫斯的眼里,新闻工作是一个行业、一项专业技术,同时也是一门艺术。

  80%新媒体链接指向传统媒体

  对于究竟发生了什么改变影响了整个传统媒体,韦莫斯认为发生改变的是用来讲述故事的工具。今天,报刊记者已经能够用影像来生动地讲述他们的故事了。就这点来说,《华盛顿邮报》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络(CNN)之间的功能差异已变得十分模糊了。

  韦莫斯表示,报纸会犯大大小小的错误,有些美国人可能还记得发生在1948年著名的“Dewey Defeats Truman”(杜威击败杜鲁门)标题事件(注:1948年的美国总统选举,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时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从竞选开始就落后。所有的舆论,历次民意调查都显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杜威将以无可置疑的优势轻松赢得选举。就在选举日结束的当天,《纽约时报》的编辑们陷入困境:他们必须准备明天出版的报纸头条新闻,而此时官方尚未公布最后的选举结果。他们一咬牙,顺从民意测验的结果,选择了这样的标题:“杜威击败杜鲁门”。报纸发出去了,万没料到,最后是杜鲁门赢得了总统选举),当然,还有很多其他错误。

  用韦莫斯祖父菲利普·格雷厄姆的话说,“报纸是记录生活中大事小事的初稿”。今天的报纸继续履行着这项职能,只是它们运用了新技术。之前,人们只能从早间报纸的标题中得知消息,而现在,一篇推文(Twitter,美国流行的社交网站)就可以将一个故事传播开来。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发生了改变,那就是经营模式,即那种在新闻编辑室背后支持投资的经营模式,而这种新闻编辑室创造了人们口中所谈论的新闻业。如今报业公司在挣扎着适应他们随环境而做出的改变,而旁观者能够更容易地参与评论。

  韦莫斯表示,过去报业在接受网络方面步伐比较慢。报纸的高管们通常都是些上了年纪的人,他们高谈阔论,抱着过去美好的时光不放,盼望着所有跟因特网相关的东西能够赶快消失。不过,鉴于一直以来报业在美国的优势和盈利能力,《华盛顿邮报》是最早投资网络的主流报纸之一,而且投资力度相当大,这点要归功于韦莫斯的叔叔唐纳德·格雷厄姆的推动。邮报不仅对网络进行了研究,并且愿意试用新方法,通过网络展示新闻工作。

  韦莫斯说,传统媒体其实是新媒体的基础。虽然,现在调侃所谓的“传统媒体”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一项近期调查发现,事实上80%新媒体链接的终端都是传统媒体,这很有趣,但一点儿也不令人吃惊。那些具有“传统新闻业价值”并创造原创内容的新闻机构,正准备通过转型获得重生。同他们一样,邮报必须适应这样的趋势,同时要保留自己的价值,继续投入和出版一流的新闻,创新性开发新平台,采用新工具,用越来越令人信服的方式吸引新老读者。

  好点子可能来自大公司,也可能来自全职妈妈

  创新已成为这个时代的呼声。韦莫斯经常听到编辑们和广告商们谈论这一话题。每个人都想凭借闪光而新颖的工具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每个人都想让别人把自己视作尖端。但是,韦莫斯认为,那些能够带来巨大影响的创新,通常都不是敲锣打鼓地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而是悄然出现的,直到你认出它们。它们不是革命,而是进化。最生动的例子就是苹果公司和谷歌公司。

  在韦莫斯看来,史蒂夫·乔布斯是独一无二的。他有一种真实、而且在她看来无法效仿的天赋,这种天赋让他能够创造出连消费者自己都不知道的需求。记得iPad问世之初,所有唱反调的人都说:“哼!谁会花800美元去买一个不带摄像功能的东西,又不能当手机用,与普通手机比,又大又古怪。”后来,iPad的销量达到了2500万台。乔布斯以不做市场调查而只是跟随自己的直觉而著称,这很管用,因为他的直觉太准了。大多数想要效仿他的人和公司都失败了,而且败得很惨。

  对于其他人来说,更聪明的创新方法是重复。谷歌公司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他们看到了需求并创造了能够迎合这种需求的产品,而不是秘密地研发新产品。谷歌能够较早地将想法付诸于行动,且通常只进行少量的β测试。有时候,在推出完整版产品前,他们会进行18个月的β测试。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会到处推广自己的产品,直到他们不再处于β测试阶段。而此时他们已经消除了故障,纠正了错误,并使产品具有趣味性,以满足其受众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客户会了解他们的产品,并开始依赖这些产品。不知不觉中,他们便进入了一种优秀产品的现有市场,并促使它扩大成为一种顶级产品的市场。这不是为追赶潮流寻找魔箭,而是在创新式地利用现有资产。

  迈克尔·戴尔不是电脑的发明者,但他改变了电脑买卖的方式,使消费者能够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帕克也不是推特和脸谱网的发明者,但他们却改变了新闻工作者使用社交媒体和新闻工具的方式,并以此做出更好的新闻报道。美国第二大团购网站LivingSocial也不是Groupon(美国团购巨头,其独创的网上团购模式特点为:一天只促销一款商品或服务,促销折扣力度极大,通常为原价的2到4折)的发明者,但他们发现了这种概念并重创Groupon。

  在谈到创新时,无论涉及出版、网络或移动设备,人们应该都不只是在谈论首席创新官的工作,而是在谈论这个行业内所有从业人员的工作。例如,斯宾塞·西福,也就是易事贴的发明者。正是这位化学家发明了一种可重复粘贴且只能黏着在纸上的胶,他本以为这是一种失败,直到他把它涂在笔记本的背面,才发现其巨大的便利。现在,易事贴已带来了十亿美元市场,其每年的销售额达300万美元。而“智必星”(Jibbitz,最初只是小鞋扣,后来衍生出各种饰品)的发明者是一位全职妈妈——她当时只是想给孩子们做些东西,而现在,她已经是百万富翁了。

  韦莫斯表示,好点子随处可见——可能来自大公司,也可能来自全职妈妈们。通常,最好的点子会出现在现有市场上,例如记事本或卡路驰鞋子市场,并促使市场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新闻机构也一样,开发新点子不只是创新官或首席技术官们的工作。它们应来源于每一个人——从执行编辑到记者、从人力资源部门的员工到IT部门的员工。

  新闻机构发展成为全天候运营机构

  韦莫斯始终认为,媒体行业并没有经历着大爆炸式的变革,而是把原来早报上的内容拿来并生动化了。如果你已习惯每天出版一期报纸的模式,那么,现在就要投入全天候的新闻运作。实质上,现在记者确实要全天候工作。在工作时,邮报的团队也非常担心工作有疏漏,担心疏漏到达读者前,没有被及时发现。这依然是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

  韦莫斯说,“今天,我们想的不再只是星期天的报纸上要刊登什么样的故事,而是如何通过视频、音频、照片、出版物及推特来讲述故事。这的确是一种进步——新闻机构从报纸机构发展成了全天候运营机构。通过这些新的途径,我们报道了各种各样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新闻,但是,常被引用的那些新闻都是我们最擅长的调查性内容。不过,有些新闻很令我骄傲,那就是我们每天及定期的独家报道,不管是关于区域犯罪的,还是关于政治的,它们都是我脑海里想要的新闻,每次你快要被新闻淹没时,有些东西会抓住你,有些东西会引起你的兴趣,还有一些东西是你想要和朋友分享一下的,有些是你想传递给别人的,这就是让我最骄傲的东西。”

  “新闻和内容是我们工作的核心,也是读者最期待的地方。如果内容不属于我们的核心范畴,读者就不会关心写报道的人是谁,信息来源于何处,那么我们肯定会搭配某些东西或给它们贴上标签⋯⋯因此,我们试着做出更明智的选择。我们必须要巧妙地安排有限选择的内容以及将我们的资源投入到哪些地方。总之,我们要掌控这些核心的领域。”

  韦莫斯说,“我们要恪守我们对读者的承诺,尽我们所能用现有的、最具创新性的工具为他们提供最精准、最有洞察力、最中肯和最即时的新闻报道。因为,这归根结底是我们的信誉,它源自我们每一天的工作、我们出版的每一种刊物以及每一位读者。”

  让“平民记者”们参与新闻工作

  韦莫斯说,配有手机和推特账户的“平民记者”们并不是传统媒体的敌人,反之,他们是现场的信息来源,因为他们更早地出现在现场。只要运用得当,他们的照片和言语会丰富新闻,也会加深读者对正在展开的故事的理解。可以想一想海地地震受灾群众在停电的状态下发出的推文。

  韦莫斯认为,听华特尔·克朗凯特(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前新闻主播)说“就是这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人们需要亲眼看看。人们会想读读从俄语直接翻译过来的关于莫斯科爆炸的文章,想看看关于阿拉伯世界对本·拉登之死的实况视频,人们想要加入推特上关于“9·11事件中双子塔倒塌时你在哪?”的讨论。这个话题传播很快,24小时内便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回应。

  《华盛顿邮报》的读者参与过上述列出的所有活动,韦莫斯说,因为邮报想超越传统界限,创造由受众驱动的有意义的体验。社区论坛或者是社交网站不仅仅是用来发布对文章的见解的,它还意味着用数字工具来创造更宽泛的对话机会,让新闻记者与读者和用户建立起更好的联系。让读者能够读完如潮水般涌入的信息,将新闻与炒作区分开来,并将轰动的新闻放到大背景下,以前从未有过如此大价值。

  在《华盛顿邮报》公司里,无论是印刷版还是在线版,要靠每一位员工通过使用包括推特和脸谱网等在内的新闻工作工具,来快速地连接各地的受众,并把内容推向更高级别。利用现有市场获取事实和准确的新闻及分析,然后将产品做得更好,从而创造一个更广阔的跨平台的社交网络,并与各地的读者建立起联系。韦莫斯说他们正在将作为新闻工作者的专门技术与读者的意见进行融合,就如丹·吉尔伯特在其书中所写的那样:“把过去那种单方向的演讲转变为一种对话”。

  韦莫斯认为,新闻工作应该做的是让大众获得足够的信息并参与其中。借助如今的创新,邮报将继续发掘和出版更好的新闻,并使全世界的受众参与到邮报的对话中来,这种对话的亮点是邮报从未拥有过的。

  邮报的未来:改进工作比获得称赞更重要

  面对很多人质疑《华盛顿邮报》公司是否正在关闭其分社,韦莫斯解释,他们正在关闭的是字面意义上的“办公室”。“因为,事实上,对于记者而言,办公室在哪并不重要,而且公司并不想他们一直呆在办公室里,而是希望他们能够走上街头,去和民众交谈。地方新闻仍像以前一样重要。地方新闻和时政新闻是邮报的立足之本,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视地方社区群体,也更重视相关新闻的采访,只是让大家走上街头是一种更明智的选择。”

  对于公司的未来,“希望不是一种战略”,韦莫斯说自己试着不让邮报的未来寄托在“希望”这样的字眼上。在许多新闻机构不得不动摇他们投入到新闻业的资源时,并没有多少新闻报道机构拥有像《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和“彭博资讯”在这个领域所拥有的那样多的资源。

  韦莫斯说,“我想我们都在努力克服恐惧,改进我们的工作比获得评论家的称赞更重要,我们要适应。我们不能原地踏步、不能只是祈祷‘哦,上帝啊,如果经济发展得更好一点就好了,如果从前的辉煌能回来就好了’,他们是不会回来的,对吧?人们经常问我‘你遇到的最大的竞争是什么?’我的答案是:一切,包括我们的竞争对手,只要你能说得出。所以,竞争来自于四面八方,这样的事实也不会发生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适应我们所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

http://news.sina.com.cn/m/2011-12-05/141923577427.shtml
27#
发表于 2011-12-10 11:23:5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都市快报:呼唤温暖力量的报纸

2010年11月16日13:52  温州网

  都市快报副总编姜贤正    “人对生活的理解,大多来自于参照物的对比,在对比中,更加了解自身的状况。我将自己放入情境中去设想,假如我是他们,我会怎么办?我是不是会具有那种乐观和坚强?在比较中,我不禁一次次感慨,生活本真的幸福。”

  都市快报每周都有一期特稿,选择比较软的题材做报道,我们一直希望推广一个概念,就是“生活因温暖而美好”。希望报纸上有一些可以打动人心的内容。

  很多时候,批评和结构是很容易的,但是建立希望和信念却是艰难的。所以我们一直希望可以通过持续的风格,让读者更多的感受生活,因温暖而美好。

  在记者将选题报上来之后,甚至我都不了解,渐冻人究竟是个什么样概念?又是什么样的人群?这群人的数量究竟有多少?这些都不清楚。

  显然,这个选题并不是大众了解的。这样小众的一个人群,能否引起人们的关注?这是我最初的疑虑。

  然而在材料中,“眼看着自己生命消亡”这句话打动了我,我通常在选题会中的衡量标准是反推,我把自己还原成读者。我始终相信一点,能够打动我的也可以打动大多数读者。

  在选题之初,我们曾有这样一种设想,就是从渐冻人推此及彼,来关注一系列的其他的这种小众的病。当时收集资料的时候,也罗列了不少奇怪的病证。这些病例都很罕见,也非常的小众。但是在采访的过程中,最后还是决定将其他的病例呈现放弃掉。因为当太多的病例堆积之后,会冲淡渐冻人带来的心灵的震撼。

  在一组报道中,只能有一个焦点。

  记者出发前,我希望表现手法是多样化的,我要求他们带上DV、录像,来实现全媒体的记录。虽然有些视频内容作为纸媒发表有所限制,但是可以作为影像资料进行保存。
在报道出来之后,作为第一读者,我仍然把自己还原成一位读者来阅读这篇文章,事实上,我的确被震撼和打动了。

  人对生活的理解,大多来自于参照物的对比,在对比中,更加了解自身的状况。我将自己放入情境中去设想,假如我是他们,我会怎么办?我是不是会具有那种乐观和坚强?在比较中,我不禁一次次感慨,生活本真的幸福。

  作为一个媒体人,对这样一群媒体关注真空的,需要帮助的群体,我希望我们在做这样的报道之后,希望人们可以对这些人予以关注。因为少数人也同样拥有被尊重的权利。同时,我也希望我们的读者能够从他们的生活中,重新体会生活和幸福。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11-16/135221480108.shtml
28#
发表于 2011-12-10 11:26:21 | 只看该作者
很多内容通过画面表现很无力

2010年11月16日14:54  温州网

  都市快报 贾代腾飞 “我也试图着用镜头讲述张红的抗争和生命的凋逝。试图片子可以流淌一种淡淡的忧伤。无奈怎么都把握不好,除了自己功力不够,也感叹静帧影像在生命力量中的苍白无力。”

  去西安前,我把120相机塞进包里,想着,这么一个乐观坚强的人,是值得静下心来,用胶片,细细记录一点一滴的。

  第一眼见到张红,便有种莫名的亲切感,一是她与我父亲同年,二是很像我好友的母亲。

  于我而言,张红算是最难拍的对象。

  因为不能动,她几乎没有任何肢体语言,脸部肌肉也有些变形。

  因为不能动,就不再是我们去迁就光线,而要光线来迁就我们。

  因为不能动,整个拍摄,全在小小的客厅里。

  平心而论,我对自己的图片没有丝毫满意,也不想用夸张的镜头去刻意渲染凄苦的气氛,我只想用图片淡淡地记录她的生活,然后好好给她拍张肖像。

  想起那部电影,15位世界电影大师,各拍10分钟,讲述《十分钟,年华老去》。或者那个记录死亡的德国摄影师。

  我也试图着用镜头讲述张红的抗争和生命的凋逝。试图片子可以流淌一种淡淡的忧伤,无奈怎么都把握不好,除了自己功力不够,也感叹静帧影像在生命力量中的苍白无力。

  其实,她最精彩最感人的内容,全在博客中,她用细腻的文字感悟人生,而这些我都无法转化为画面。

  所以,在她家采访的3天里,更多的是坐在她身旁,陪她聊天,看她在屏幕上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点出自己的话。

  离开西安到北京后,看到张红把签名改了,贾代让我知道了,原来男孩子也可以如此可爱哦。还留言给我,“今天起来感觉身边缺少了什么,心里空落落的。仔细一想,原来贾代走了。爷爷奶奶也念叨着你们。”

  还有什么能比这更让人欣慰的事呢?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11-16/145421480483.shtml

令人恐惧且残忍的报道

 2010年11月16日14:14  温州网

  都市快报记者 汪再兴  “数十年后,待我们年老,我们也许会问自己一个问题,什么是幸福?现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幸福在于,理想、财富、爱情……而对于西安渐冻人张红的幸福在于,让生命重新拥有力量。”

  这是一个令人恐惧而且残忍的报道,现如今,每天渐进的时光仍然在继续抽走这群人最后一丝力量。

  渐冻人,最早是由台湾人取的名字,顾名思义,

  得病的人像被冰雪冻住一样,丧失任何行动能力,但这个过程不是迅速的,而是身体一部分、一部分地萎缩和无力。

  今天是腿,明天是手臂,后天到了手指,连控制眼球转动的微少肌肉也不例外。最终等待他们的是呼吸衰竭。

  而且,最残忍的是这一切都发生在他们神志清醒、思维清晰的情况下,他们清晰地逼视着自己逐渐死亡的全过程。

  选题前,我问自己,如果有一天生命不可逆转地滑向谷底,我会做些什么?然而却发现,这些追问毫无价值和意义,你显然无法体会那种意识清醒,却逐渐丧失力量的恐惧。我无法想象一个人逼视死亡是什么状态。 

  在筹备资料的时候,我一度陷入了一种非常低迷的状态,甚至想不清楚,这样残忍的一个题目,要如何报道。阴郁和恐惧压在心头,无法排解面对现实的时候,悲伤的情绪也一直伴随我左右。

  无可奈何的生活

  第一个采访对象,在杭州某小区,从进门,姐姐絮絮叨叨毫不掩饰地在弟弟面前说,“这种病是绝症,没药救了。”

  弟弟表情平淡地在看着股市,曾经是调酒师的他如今双腿已经没有丝毫的力量。唯一证明这个年轻人过往的活力是橱柜上的照片,照片的他用手高举着葡萄酒的高脚杯,杯子中的酒红绿分层。

  他曾是一名高级调酒师,从照片中我试着回想他曾经“朝酒晚舞”的生活。

  可是现在坐在电脑面前的他面色惨白,任随别人摆布着肢体,这种变化仅用了六年的时光。

  姐姐对我说,家中除了弟弟还有二姐,大哥相继得病,再向上追溯,这个家庭的母亲、舅舅也有这种遗传病。

  家族的依靠只剩下这个60岁的大姐,每天她在埋怨中继续地抱起弟弟洗漱,上厕所,不足一米5高的她身心疲倦时就肆意地发泄,肆意地吵闹。声嘶力竭后,她会哭,哭完后,她又要继续面对。

  因为这种病在这个家族中呈遗传性,她终身未育。

  一天,弟弟上大学的儿子给姐姐打来电话,“姑妈,我腿有些疼。”她一下瘫坐在地上,抱头痛哭。

  第一次接触渐冻人,竟是如此惨烈。出了采访对象的家,我深呼吸,对自己说,活着真好。

  不抛弃希望

  到了西安,见到渐冻人张红,她被五花大绑地捆在电脑桌上打字,交流中,我不时望着电脑上的照片,

  照片上的女子,高跟,黑丝、短裙、年轻的身体充满朝气。

  如今看着她已经干瘪下去的身体,曾经在北京有车有房的她说,没想到会这样。

  我不禁在想,这就是生命的谷底么?

  每天下午,张红都要上呼吸机,西安的阳光很好,追光打在呼吸机面罩上,张红对我,笑。那个场景美极了。但这个家庭的气氛无疑比对正常家庭多了些压抑和无奈。

  深夜,丈夫喝多了之后跟我说,“这种病,就一样,没治,等死就别怕。”就算是朝夕相处的保姆也会当着张红父母的面抱怨,真是干不动了,太累了,想回老家给丈夫做饭。

  但这些并不意味着抛弃。

  每天上午8点以后,张红80岁的母亲总要早早在厨房中给女儿准备午饭,张红已经没有咀嚼力量,做饭也开始变得艰难,所有的食物都必须煮到最烂,但又必须保持一定的口味,整个上午,老人都在厨房中左右腾挪渡过。

  一次我问奶奶,想过以后吗?

  她转过来说,我现在就想什么好吃就给女儿多做一些,只是我不会做,做不好。

  老人经常想女儿有一天要切开气管,要上呼吸机,

  有一天,女儿控制呼吸的肌肉也会被冻住,生命到了最后。只有这一刻,老人的眼角会掉落一滴泪,很快她会转过身去,偷偷擦掉。

  午后,厨房的一角,奶奶一点点艰难地将螃蟹腿敲开,再一丝丝地从腿中敲出肉丝来,她说,生活和女儿都会好起来的。

  选题做完之后有一段时间我都侵染在悲伤的情绪里。有一天,上楼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同事问,“你不会渐冻了吧?”我的掌心渗出了汗。

  我至今仍无法想象倘若我面对这样的病状,眼看着自己的力气被抽离而不可逆转,我不知道我会不会有张红那样的乐观,是否还具有追求生命力量的动力。数十年后,待我们年老,我也许会问自己一个问题,什么是幸福?

  现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幸福在于,理想、财富、爱情…对于西安渐冻人张红的幸福在于,让生命重新拥有力量。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11-16/141421480173.shtml
29#
发表于 2011-12-10 11:48:4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解析读图时代报纸的图片运用

2011年12月09日11:56  中国新闻出版报



解析读图时代报纸的图片运用

  这是《第一财经日报》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期间的一个版面,整个版面只用一张图片,占据了整个版面的一半,并且放至版面中间靠上的突出位置,照片是一张特写镜头的局部。通过这张特写图片,让整个版面既凝重,又生动,为报纸添彩不少。
  有学者提出,在现代社会,报刊使用图片的多少和大小,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国家大众传播媒介的进步程度。但当我们在为读图时代的到来欢呼雀跃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编辑在新闻图片运用上存在着一些误区。如何在版面上正确地使用图片,正日益引起业界的重视。
  片面贪大求多滥用图片现象突出
  有一种观点认为,既然已步入读图时代,报纸就应该尽量多用图片,在选用图片上片面贪大求多,搞图片堆砌,这实际上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图片的真实、直观及其典型瞬间的优势当然是文字所不及的,但它也受到许多限制。例如,它只适合表现形象感强的事物,而且受到时空的制约。而数千年来一直担当着传播信息重任的文字,则具有详尽、优美、可表现事件过程和强烈感情色彩等优点。可以说,图片与文字互有长短,只有两者互相配合,才能相得益彰。如果无节制地往版面上堆砌图片,不仅会造成信息量减少,报纸也将不成其为报纸,而是画报了。
  片面追求版面美观将图片随意变形
  近几年来,一些报纸在使用新闻图片时常常出现随意变形的问题,且大有蔓延之势。新闻图片大多以人物为中心,有的编辑在组版时,为了片面追求版面美观,将图片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水平翻转,随意改变人物面孔朝向,将位于版面左侧或右侧的新闻图片人物的视线聚集到版面中心;有的编辑在处理版面时,为了图省事,将照片拉长或是压扁,使照片变形,借以填补空白;还有的编辑为了把成组的照片做成一样大小,不在照片剪裁方面下工夫,却把照片在电脑上拉长或压扁……这些编辑在做变形处理的同时,把被报道对象的真实、客观的形象也改变了,影响了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要想走出上述误区,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优化报纸版面的图片运用,从而实现信息的最佳传递。
  版面设计应以新闻图片为中心
  众多研究表明,版面的吸引力,首先是图片,其次是标题,然后才是文章内容,新闻图片就像是报纸的眼睛。新闻图片丰富了报纸的报道形式,同时也增加了报纸在视觉上的立体感和动感。因此,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读者对于新闻图片越来越关注,要求报纸在版面设计上将图片作为版面的中心,作为版面上最常见的也是最有效的形成视觉中心的元素。
  在新闻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我们对可读性、必读性有了足够的重视,但对易读性并不了解,更缺乏用以指导采编实践的自觉。我国著名报人戈公振曾对图片有一番精辟的阐述:"图画为新闻之最真实者,不待思考研究,能直接印入脑筋,而引起其爱美之感,且无老幼,无中外,均能一目了然,无文字深浅、程度高下之障碍。"这句话直接诠释了新闻图片独具魅力的视觉功能及其易读性。
  要以图片位置确定文字稿件摆放
  在读图时代,图片已成为人们打开报纸后的"第一视点"。图片的功能也从过去简单的一种新闻形式、一种版面美化手段,上升为争取读者注意力、提高报道现场感和贴近性的一个亮点,成为增强报纸竞争力的一大要素。在进行版面设计时,首先确定一张或一组新闻性、现场感强,有较大视觉冲击力的新闻图片作为版面的"视觉冲击中心"。然后根据人们阅报时的视觉中心和视觉移动规律,安排其他新闻图片和文字稿件在版面中的位置,使它们在版面上与大照片形成依存和呼应关系,维持版面的平衡和协调。
  协调图片报道的独立与从属关系
  图片在版面上功能很多,但最主要的是用来传播新闻信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读者已习惯于接受一目了然的信息,因此,清晰而明了的图片报道也日益受到欢迎,图片独立报道的价值得以发挥。然而,独立与否并不是衡量图片价值的唯一标准。媒介工作者的任务之一是让读者可以更容易地找到并接受新闻信息。因此,图片是独立报道还是从属文字,主要取决于哪一种形式更容易将信息告知读者。形象生动、要素简明的新闻适合于用图片独立报道,而对较为抽象或是信息含量丰富、涉及范围较广的新闻,则应以文字为主,再配以照片。同一新闻事件,是文配图,还是图配文,是弃图留文还是弃文留图,要按照新闻规律来衡量,要看图片和文字稿件的质量。
  一个优秀的图片编辑,对图片优劣的准确判断和设计显然是必要条件,但也要树立读者至上的观念,以读者的立场和角度来反观自己的工作。新闻图片无论有多精彩,如果没有合理的编排,不能吸引读者,不能在读者中产生共鸣,它的信息就不能很好地传递给读者。我们必须尊重新闻摄影独特的规律,使新闻图片在版面上得到充分的表现,才能向读者传递图片新闻事件的所有信息。这样,新闻图片在报纸上既不会成为美化版面的配角,也不会成为空无一物的喧宾夺主者。(作者单位:人民铁道报社)

http://news.sina.com.cn/m/2011-12-09/115623605037.shtml

30#
发表于 2011-12-10 11:50:1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英国《观察家报》创刊220年 秉承自由新闻传统

2011年12月07日19:16  新浪传媒

  新浪传媒讯:据英国《卫报》12月3日报道,英国著名报纸《观察家报》自1791年12月4日创刊以来,220年来一直在新闻报导上不懈追求,力求真实,精益求精,二百多年来经久不衰。

  诞生于欧洲史上著名的“启蒙运动”时期,与举世闻名的托马斯-潘恩(Tom Paine)及其《人的权利》处于同一时代,目睹了自由贸易和流血革命,久经历史的《观察家报》(the Observer)迎来了220岁生日。

  1791年12月4日,一位年轻的爱尔兰企业家WS Bourne,对他的新读者致辞:“目前这个非凡的时代,将会向我们打开一个惊奇的世界”;遗憾的是,这份报纸并没有给他带来所谓的财富。相反,很快他便负债累累,于是不得不将报纸卖给哥哥;之后,这份报纸又在1814年被转卖给一位早期的媒体大亨William Innell Clement。Clement是最早明白生动报道及简要插图重要性的人物之一,但他的编辑Lewis Doxat却坚持“无论何种情况,无论任何话题”都不写文章,并以此为傲;这个有趣的决策一直持续了近50年。

  《观察家报》在整个19世纪不断摸索前行,对早期的改革运动进行了报导。

  上世纪初的媒体大亨诺思克利夫勋爵(Lord Northcliffe),就像他所说的,在20世纪早期将《观察家报》“从舰队壕沟中”提拔了出来,任命JL Garvin为编辑,而这一任就是48年。Garvin是一位完美的新闻工作者,引进了严肃的政论文章、书刊评论及音乐写作等;而且在环境方面进行了首次报导,Garvin还是伦敦舰队街的第一个电影评论家。

  但是,与《观察家报》联系最为紧密的一个名字是大卫-阿斯特(David Astor)。在他作为主编的1948年至1975年间,《观察家报》找到了她自由主义的灵魂;在对欧洲报导,对发展中国家及英国殖民利益报导等方面,都建立了新的标准。《观察家报》在英国的全球地位上,挑战了读者的假设,而且关于生活在由两个超级核大国主宰的战后世界,提出了不少尖锐问题。后来继承的各个报纸领导人,也都秉承了其自由新闻的传统;直到今天,皈依于卫报传媒集团(Guardian Media Group)的《观察家报》依旧坚持这一传统。

  当今时代与1791年那个“惊奇的世界”相差无几,但愿《观察家》能够继续她的观察之眼。(斯年)

http://news.sina.com.cn/m/2011-12-07/191623593122.shtml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