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伦理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0-7-10 09:44:05 | 只看该作者
韩家瑞 :“无一人死亡”此事非同小可吗?如此不专业的向党中央汇报,表功之心太切,为民之心太泯!!!
32#
 楼主| 发表于 2010-7-10 09:44:35 | 只看该作者
summer初夏 这个招数最狠 漏了最凶猛的一个,地方领导直接带队找报社。

地方宣传部三部曲:1、查记者证,或曰你是省外媒体,不允许搞异地监督;2、上述招数不灵了,找人紧跟你,美其名曰提供服务,实为监视;3、前两招还不灵了,给你塞钱,或者塞妓女;4、统统失灵,只好栽赃,或者上黑社会。
33#
 楼主| 发表于 2010-7-10 09:45:18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凤凰的新闻在决堤的第二天就报道有人被大水冲走了.镜头里的采访对象都是有名有姓的.
34#
 楼主| 发表于 2010-7-10 09:45:37 | 只看该作者
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每个人努力的结果,有众人的支持才有更多的人站出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0-7-10 09:46:07 | 只看该作者
第一:坚决支持你们!并致以敬意!!

第二:你们也该被骂,虽然这彰显了他们很嚣张。毕竟你们的做法不江湖,呵呵。黑帮是不能容忍这种拿钱不办事的行径的。
36#
 楼主| 发表于 2010-7-10 09:46:46 | 只看该作者
江西的奇迹比山西一点都不小!
37#
 楼主| 发表于 2010-7-10 09:47:03 | 只看该作者
38#
 楼主| 发表于 2010-7-18 09:13:0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剽窃者将照片旋转一个方向就获得国际摄影大赛特等奖(组图)2010-07-18 06:32:00 来源: 华西都市报
  获奖作品原作者提出申诉后,组委会取消获奖资格并致歉

  7月14日,兰州某报社摄影记者任世琛上网时,发现2010年“人与水”国际摄影大赛公布了获奖名单,他点开一看,却被一张获得特等奖的摄影作品惊呆了。“我明明没有报名参赛,为什么我的作品会得特等奖。”看到获奖作品和自己原来那张内容一致却方向相反,他才知道自己的作品被人剽窃了,而修改版的作者则是来自成都的张子平。

  作品“被”参赛还得了特等奖

  7月14日,“2010‘人与水’国际摄影大赛网友获奖名单”的消息吸引了任世琛的注意。“这个摄影大赛以前举办过两期,我都参加过,还拿过奖。”任世琛说。

  任世琛点开了作品展示的网页,一张名为“千里寻水”的作品猛地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明明是我的摄影作品,怎么会出现在这里?”任世琛仔细一看,发现该作品虽然内容与自己所摄的完全一致,但是构图方向却截然相反,他很快意识到,自己的作品被剽窃后修改了。

  为了这张照片他守了6天

  这幅作品是任世琛10年来拍摄的《旱区的孩子》中的一幅而已。

  1999年以来,任世琛花费近10万元,深入到甘肃、宁夏、陕西等地的100多个干旱乡村,拍摄了3000多张有关干旱少雨导致孩子饮用水困难的纪实图片,该组专题图片还在国际国内多次获奖。

  “这张照片我在2007年2月22日拍摄于甘肃省正宁县,当时听说这里的人们经常为了取水打架。”任世琛说,因为干旱,当地的机井没有水,人们都到山下的山眼泉里去挑。等到第六天,他站在村民取水的山路上观望时,眼前出现了照片上的一幕,他则毫不犹豫地按下了快门。

  组委会致歉获奖资格被取消

  接到任世琛的举报电话后,大赛组委会迅速调查,在张子平未提供任何证据证明对作品的著作权后,组委会遂于7月16日在网上发表声明,取

  消了其获奖资格,并向任世琛发去了一封致歉函。

  “这次投稿参赛作品有2000多张,我们人手有限,所以不能一一核实。”大赛组委会工作人员李景峰说,他们对照片的审核是非常严格的,现在也只是把获奖作品放在网上公示,就是为了接受社会的监督,如果有人对作品提出了质疑,组委会会在第一时间进行调查。

  “我们还没有给剽窃者颁发任何证书和奖品。”李景峰说,因为任世琛举报及时,他们还考虑对其提供一定的物质奖励,但具体细节还需与任世琛沟通。

  改版者来自成都摄影界称不知其人

  修改任世琛作品后并拿去参赛得奖的人名叫张子平,来自成都。

  “他将我的作品从网上下载后,

  再经过处理图片的软件旋转方向后,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任世琛说,自己辛苦换来的作品,被人轻松地拿去参赛。他希望张子平能够道歉,并对他著作权和名誉权造成的损害作出赔偿。

  记者在网上搜索“张子平”的信息,发现该人曾多次参加国内的各项摄影大赛,还有不少作品获了奖。但当记者询问川内摄影界多名知名人士时,他们均说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

  昨日下午5点半,几经辗转,记者终于拨通了张子平的电话。当听说记者所询是“剽窃”一事时,张子平称自己不愿就此事发表评论,随后匆匆挂断了电话。 记者薛小龙图由受访者提供 (本文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

39#
 楼主| 发表于 2010-7-18 09:15:05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所谓大赛就是个笑话!

网易欧洲网友 ip:110.251.*.* 2010-07-18 08:59:18 发表
剽窃不惩罚,本身就是鼓励剽窃!

http://news.163.com/10/0718/06/6BRT0F4800014AED.html
40#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 23:08:0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url=]“维稳”可以致富,“言论自由”可以卖钱[/url]2010-09-17 01:48:52
归档在 民主自由 | 浏览 24541 次 | 评论 99 条

哈维尔在《无权者的权力》一文中讲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卖洋葱、胡萝卜商店的经理在陈列橱窗上帖了一幅标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他贴这个是因为上级党的领导把这个标语与胡萝卜一起发给他了,贴出这样的标语是政治任务。当然,贴了这个标语,虽然对他商店的生意没有什么影响,但他也借此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证明他是站在政府和无产阶级一边,不是敌对分子。而这条标语本身,无论是经理,还是他的顾客,都会熟视无睹,他们都知道,这标语绝对不比一个西红柿更有意义。
  


这就是哈维尔描述的后极权时代特征,不久之后,那个时代就结束了。但是,在这种状态之前呢?情况当然并非如此,在极权时代,那种标语曾经牵动着亿万人的心,也有人借标语后面的意识形态而让成千上万的人生灵涂炭。中国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基本上都属于那样的时代。任何一条标语都代表一场运动,无数人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然而,我们很快就过度到今天的时代。虽然今天这个时代,与哈维尔所处的那个时代本质类似,但却并非完全一样,这不一样就是我们的特色,也是我们一直关注却总是看不清的地方。那么,最大的差别在哪里呢?一本厚厚的学术书可能都说不清楚,不过,我还是用我特有方法:我们不妨从一个挂在我所住小区墙上的标语说起,希望引起大家的更深的思索……

我住在番禺的一个小区里,这里环境幽静,树绿水秀。房价不高,小区中有大量北方来的离退休老人。他们虽然退休了,但起得却比谁都早。起来后就到小区里的绿化带锻炼,扭腰摇屁股的占多数,但也有一些不知道在练习什么功,能够连续不停的拍手踢腿十几分钟。小区面积不大,绿化带也就在居民楼下面。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天刚刚亮那段时光,可是广州最适合睡觉的时候,一群老人在你楼下“噼里啪啦”拍巴掌,你能不被吵醒?

于是,一条红色大标语被挂了出来,这是我今天跑步时拍下来的:“和谐社会齐参与,晨运拍掌要小声”。这个标语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都是同一类的,然而,却又有了本质的区别。当今到处可以看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标语,这也是上面要求的政治任务,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一样。
  

我们小区这个标语的不同就在于,一个13亿人的远大政治目标,到了我们小区,和一群老人晨运拍掌的声音联系在一起。你能说没有道理吗?晨运拍掌声音太大,楼上的人就会打开窗户制止你,甚至出言不逊,然后双方就要吵架、打架,当然,这个社会就不和谐了……

这是一条充满了喜剧趣味,也具有积极意义的标语。如果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这种中国特色当然无可非议,我们皆大欢喜,可这只是故事的开始,也只是故事的皮毛而已。这条标语之所以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其实和我这两个星期的北京上海行有关。
  

在北京和上海,有几位忠实读者找到我,带来了一些让我颇不舒服的“材料”,其中两位白领分别在公京和上海的公关公司工作。他们各自带来了一大叠偷偷从自己公司财务处复印的“支付公关费用”的清单。我看到很多熟悉的媒体以及在那里工作的记者和编辑的名字在上面,他们是使用了公关公司提供的稿件,也就是常常说的有偿新闻,稿费最高的达到一千个字的稿件竟然支付了两万元“稿酬”。不过,这些我早就知道,而且,我当即原封不动地让他们收回那些材料,并告诫他们,这是公司秘密,你们如果向我反映一种情况和社会形态,那么,我已经知道并理解了。但是,我不会去揭发,因为这是一个社会现象,是涉及到制度层面的,揭发一两个公司,会让你们自己的处境非常糟糕,而且,于事无补。

可是,另外一些公关费用却让我震惊不已:某某总编、副总编、编辑、记者,帮助删除帖子XX篇,支付“公关费”X万元,更离谱的是,还有一些支付给某些主管新闻单位的“好处费”……当然,和这些一起的,还有付给某市药监局副局长的“礼金”,不过,我更关心的是那些接受“公关费”而去网络上删贴的。大家也注意到,不久前在宣判那个写色情日记的烟草局长时,判决书里说他曾经行贿15万给一个人,帮他删除对自己不利的帖子。这是什么人呢?公民的言论自由竟然成为他们买卖的一种商品?价高者,就可以任意删除?而且,言论自由真是越来越值钱啊,删除几个帖子,竟然收费15万元?

更离谱的是,在一个财务栏目里,竟然出现了“维稳”的字眼,一个公关公司受到某委托人(这个委托人并不是政府部门)的委托,用一笔“公关费”打通了政府或者政府的某媒体主管,删除了一些不符合这位委托人利益的言论——两位说,这已经是公共公司最主要的业务之一。而可怕的是,所有这些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纯商业”运作,竟然都是打着“维稳”的旗帜。

维护稳定应该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愿望,经历了三十年的经济持续发展的中国人,有几个真正想要动乱?所以说,党中央推出“维稳”应该是有民意基础的。可是,这个“标语”到了下面,就被注入了“新鲜血液”:野蛮拆迁者让你投诉无门,走投无路,只能自焚;毒奶粉制造者一边用毒奶害你孩子的方法赚钱,一边用赚来的钱让你闭嘴,却符合“维护稳定”的大政方针;有人不喜欢你的文章和你的书,他们就不惜以违反这个国家宪法的方式而钳制你的言论自由……保安公司里雇佣的大多是身强力壮的转业军人与找不到更好工作的青年,他们自己在未来的岁月里要踏上上访之路的几率绝对高于其他群体,可是,他们却成为“截访”的主力军,他们在“维稳”……

与几十年前东欧的后极权时代不同的是,当“让我们联合起来维护稳定”的标语打出来后,大家不是漠不关心,而是所有的利益集团都行动起来,都要分一杯羹。结果弄得全中国上上下下,几乎都在“维稳”,弄得有人类历史以来第一次,一个国家的“维稳”费用,竟然高于国防开支……而我们举目四望,找不到敌人,“维稳”本身已经变成了最不稳定的因素:正在与人民为敌,正在掏空国库……

今天我只是提一个现象,大家不妨和我一起思考一下。为什么任何一个政策(标语)出来之后,总会被利益集团劫持?为什么一些年轻人在看不到前途的时候,甚至怀念起那种“纯粹标语”的时代?以及,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和古今中外的历朝历代有什么不同?路又在何方?

杨恒均 2010-9-16 广州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